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无语)-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只是高度优势,还有速度优势,仗要就是这么打的,否则我们就甭想赢,日本能损失起一万架战斗机,但是咱们损失不起一万架轰炸机。”

“所以,只能靠h6了?”

“至少现在,航空队需要h6,而且h6可以利用穿云雷达实施夜间轰炸,总之它有很多优势。b17、b24实施夜间轰炸的效率并不高,即便是编队绕过朝鲜,日本人仍然会在海上实施拦截,所以,现在拥有速度、高度优势的h6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可是咱们只有几十架!”

“没有别的出路。所以,现在航空队催的很紧,几乎每天都要打几个电话询问生产进度,他们已经训练了超过100个机组,就等着咱们的轰炸机。”

一位穿着工作服的工程师走到梁玉杰的跟前,对他讲。

“梁工,您的电话。”

他一拿起听筒,就感到有些异样。他说不出来什么感觉,只觉得心怦怦跳。

“喂,我是梁玉杰。”

“哥,我是玉伟。”

听到这个名字,梁玉杰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一丝笑容。玉伟是他的弟弟,在航空队服役,如果没错的话,一个月前,他还在信中提到,于中亚的战斗,甚至还提到他曾在空中遭遇了德国飞机,他怎么会给自己打电话?难道,现在中亚到国内的长途电话已经通了?

“喂,玉伟,你在哪里?”

“我在威海。”

“威海?”

听到这个名字,梁玉杰才意识到,现在弟弟竟然离自己这么近,他什么时候到的山东?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早来封信?”

“今天上午刚到。”

“那你有时候回家?”

梁玉杰急迫地问,父亲总是会询问弟弟的消息,现在他离济南这么近,只有几个小时的路程,他完全可能趁休息时来济南一趟。

“来不及啦,我们要进行训练。”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有些遗憾地声音。

“我们都调了过来,马上要……”

电话那头变得沉默了,显然是涉及到军事机密。

其实不用猜,梁玉杰也知道他调到这里的原因,弟弟所在的部队装备的是h…5攻击机,那种战术攻击机的速度快,载弹量大,是对朝鲜的日军机场实施攻击的最有力的武器,实际上也是最好的战术攻击机,显然他们这个时候来到山东,就是为了对日军机场实施攻击。

“好了,我知道了,如果有时间的话,回家一趟!”

然后像是怕弟弟担心似的,梁玉杰又补充道。

“爹娘的身体都不错,你不用担心,只是咱们很长时间没见面了,如果你没时间的话,我看看最近什么时候去威海一趟!”

在哥哥挂断了电话之后,梁玉伟的电话还久久握在手里,在宿舍的窗外,一架架起飞的h5攻击机正在起降着,他们正在进行适空训练,尽管他们都经受过中亚战场的考验,但中亚的战场环境,毕竟与这里有所不同,几乎是在他们刚刚降落在威海基地,基地主官便督促他们尽快进行训练,以尽快投入战斗——彻底摧毁朝鲜半岛的日军机场。

“哎呀,真是的,其实解决朝鲜的问题,很简单,只需要把地面部队派过去,三下五除二的,就能解决问题了!”

这会一旁传来了一个有些抱怨的声音,显然在所有人看来,解决朝鲜问题的关键在于地面部队没能急时的进攻朝鲜,机场被占领了,日军特攻队自然不可能继续撞击轰炸机了。

“不是东北方面军群不愿意进攻朝鲜,是现在主攻方向的问题,现在对于咱们来说,最重要的尽快光复东北,然后切断西伯利亚方面军的退路,如果今年这个冬天能光复东北,那么大陆日军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你们说,那北方方面军群又在干什么?他们除了在蒙古干瞪眼外,几乎没打过什么仗!”

“你不懂,等到东方光复了,西伯利亚的近百万日军根本就不用打,……”

“就瓮中之鳖,到时候,咱们要做的就是瓮中捉鳖!”

对于战友们的抱怨或者说对战局的点评,梁玉伟自然没有任何兴趣,作为一名军人,他把自己的位置摆的极正,无非就是服从命令,至于战局如何进展,参谋部如何制定计划,他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在他看来,参谋部所有作战计划的制定,都是极为出色的,就像在中亚碰到的一位陆军上校说的那样。

“玉伟,你在想什么?”

突然,梁玉伟的耳边传来一句话,扭头一看,是他的副驾驶史国威,他平常很喜欢和其它人一同在那里“指点江山”。

“我想什么?”

先是一愣,梁玉伟稍作思索后,看着身边的战友说道。

“战争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击败敌人,而击败敌人,并不一定非要硬拼,关键是要找准一个着力点,打准了,一下子就能压的敌人喘不过气来,战场优势自然也就是咱们的了,我觉得,参谋部,这么干没错,东北就是大陆战场的关键,谁能赢了那,谁也就赢了这场战争,西伯利亚有百万日军精锐又能怎么样?现在不也是在那干瞪眼,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咱们把东北给光复了,把他们的后路给断掉!”

就在梁玉伟引用那个陆军上校的话,试图说服战友们的时候,宿舍的门外的走廊上,一名地勤军官满面惊色的跑着,只听他一边跑,一边喊着。

“快,快听收音机!”

什么,收音机?

有什么大新闻吗?

第1162章向世界宣告

天上落着稀疏的雪花,长安街,人马渐渐稀少起来。坦平的柏油马路上铺着一层薄雪,被街灯照得有点闪眼。偶尔过来辆汽车,灯光远射,小雪粒在灯光里带着点黄亮,象洒着万颗金砂。新华门的门楼,南海的红墙,都戴上了素冠,配着朱柱红墙,静静的在灯光下展示着故都的尊严。此时此地,令人感到北平仿佛并没有居民,直是一片琼宫玉宇,只有些老松默默的接着雪花。

在铁狮子胡同的公署办公室内,暖气使得室外的寒意无法侵入室内,在温暖的办公室中,台灯散发出柔和橘色灯光,在灯光下,管明棠正在翻看着的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是航空队远程轰炸机部队的报告,尽管很高以前,航空队便建立了亚洲规模最大的轰炸机部队,但是远程轰炸机部队,不过却刚刚组建,这因为,真正的远程轰炸机,不过刚刚服役——h6轰炸机。

相比于b17等飞机,h6轰炸机可以说是真正的远程轰炸机,他可以携带2吨炸弹飞行一万两千公里,尽管他是在b…29的基础上加以研制,但实际上,在管明棠看来,其性能更接近b50轰炸机,只不过他飞的更远、载弹量更大,速度更快。

“终于有了载机了!”

凝视着报告上的照片,管明棠的脸上露出些微笑。

尽管早在两个月前,在蒙古的秘密基地中,就已成功进行了人类史上第一次原子弹试验,随后基地内属工作更是制造了三枚可投入实战原子弹,但是在载机上却碰到了问题。当时h…6轰炸机正在试飞,而b17经过改造后虽可搭载重达4000公斤的原子弹,但考虑升限、航程等因素,航空队还是排除了用其搭载“特殊炸弹”的可能,h…6远程轰炸机则成为唯一的选择。

对此,管明棠当然没有任何意见,毕竟在另一个时空中,对日本的两次核打击,都是由h6的同胞兄弟b29实施的,至于性能与其类似的b50轰炸机,则是美国在战后初期用于对苏战略轰炸的主力。

在另一个时空中,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于1948年制定的“半月”作战计划,一旦美苏间爆发战争,由b…50、b…29和b…36组成的庞大机群将从英国、埃及、葡萄牙和日本冲绳的机场起飞,先用核弹对苏联境内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目标进行轰炸,摧毁对方的战争潜力,再携带常规炸弹攻击苏联在其卫星国的驻军,瓦解对方的陆军优势,最终赢得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现在,自己有了弹,也有了机……”

轻声念叨着,瞧着文件上提到的第一远程轰炸机部队已经实施了超过100次模似投弹,管明棠笑容变得更加灿烂起来,如果说,一年前,他还担心未来的走向,那么,拥有了原子弹之后,他却压根就不需要考虑战争的胜负问题,拥有了原子弹的中国是不可能战胜的,至少在各国拥有原子弹之前。

一但与德国发生冲突,上百架h6远程轰炸机,可以从中亚机场起飞,轰炸欧洲境内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目标,从而从根本上瓦解对方的战争潜力。原子弹的发明,已经完全改变了战争的格局。即便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可以采用空中加油的方式,对其实施战略轰炸。

“核讹诈!”

念叨着这个曾无比熟悉的名词,管明棠微微一乐,他能够想到,当原子弹的威力尽显之后,美国、英国以及德国等国的震惊,那时,中国完全可以通过谈判桌去解决许多问题。

“只需要展示一下!”

如何展示呢?

视线投向一旁的那张世界地图,盯着一海之隔的那个岛国,没有比他更合适的目标了,对于那个追随强者民族来说,只有彻底的将其击败,才能确保中国在亚洲的利益,而且……

“只有战场展示了它的威力,才能够迫使我们的敌人屈服!”

突然,管明棠的脑海中浮现出两年后,另一个人作出轰炸日本的决定时所说的一番话,是的,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充分展示它的威力,进而让没有核武器的国家屈服于它的威慑之下,如果没有广岛的惨状,仅仅只是在试验场上展示它的威力,谁又能够铭记于心呢?

“日本、日本……”

喃喃着这个名词,管明棠脸上的笑容转之为冷笑,对于原子弹的轰炸会给日本带来多么大的伤亡,那不是他需要考虑的,同样也不是他会去考虑的,对日本实施原子弹轰炸,是结束战争的唯一选择。

就在这时,门突然被推开了,闯进来的是杨永泰,只见他神情慌张的走进来说道。

“先生,俄国、俄国战败了!”

“什么?”

诧异的应一声,俄国战败了?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在听到这个消息时,管明棠依然感觉震惊不已。

“乌法陷落了,俄国政府已经宣布流亡印度,将在印度继续指挥……”

够了!

只有这个消息就足够了,在片刻的惊讶之后,管明棠看着杨永泰说道。

“畅卿,立即给耿光打个电话,请他过来!”

是时候下定决心了!

不用管明棠打电话,在得知俄国政府宣布流亡后,杨杰便在第一时间赶了过来,或许,对于他人来说,俄国只是一个没落的帝国,但是作为北方军参谋长的杨杰却深知,俄国战事的结束对于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先生,您已经决定了!”

面对管明棠的命令,杨杰沉默良久之后,迎着他的目光询问道,或许,原子弹不过在两个月前才刚刚进行试验,但是对于它的威力,通过记录电影,他已经有了最为直观的了解,那是一种可以改变战争进程的武器,足以摧毁世间的一切。

“是的!”

默默的点了点头,如果说先前还有那么些犹豫不决,那么现在,已经不能再犹豫了,再犹豫下去,中国将不得不面对一个空前严峻的局面。

“现在,必须要下定决心,结束战争!”

结束战争!

只有原子弹才能结束与日本之间的战争,

“耿光,出于快速结束战争的要求,使用核武器是不可避免的!”

管明棠用颇为肯定的语气的说道。

“至于在德国和日本之间,我们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究竟是轰炸德国,还是轰炸日本!轰炸德国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第一,我们和德国并没有直接的冲突,第二,在某些方面,我们同德国有利益的共同,第三,我们不可能为了欧洲人的利益,向德国占领的俄罗斯发起进攻,所以,我们将来极有可能进行和谈,进而通过谈判结束欧洲的战争……”

杨杰静静的听着,作为计划的参与者与实施者之一,他对其中的内幕自然有所了解,他深知,无论是南京也好,北平也罢,都无意与德国为敌,相比于南京偏重于感情,北平所看重的却是实际。

一但德国被击败,那么对于英美而言,在世界范围内只有一个竞争对手——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保留一个德国作为美英等国的主要敌人,反而是符合中国利益的,在这一政治格局下,中国可以在国际事物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决定性的力量又可以左右逢源争取国家的利益。

“那么也就只剩下一个敌人了!”

“日本”。

“是的,利用核武器轰炸日本,不仅可以促成日本的快速投降,同样的,还可以对德国形成一种威胁,现在德国人已经从东线基本抽身,尽管我们无意与作战,但却不得不考虑到他们对我们的威胁,当我们在日本展示了原子弹的威力之后,我们西方边界安全就能够得到保障,未来很长时间内的国家安全同样也将得到保障……”

这种保障是建立在共同毁灭的基础上的,当然,现在管明棠并没有说出这句话,现在的中国并没有挑战世界的能力,中国所需要是三极世界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确保在亚洲的领导地位。

“之所以选择日本,是因为他们对我们的威胁更大,现在我们需要尽快结束战争!并尽可能的争取属于我们的利益。”

稍作沉默,管明棠凝视着窗外,然后默默的说道。

“近代以来,我们中国如板上之肉,任人欺辱,现在是时候结束这一切了!是时候争取我们的利益了”

神情中带着一丝凝重,管明棠又接着说道。

“只要我们炸了日本,谈判桌上的主动权就在我们的手中了,到那时无论他们是否愿意都必须面对一个事实——拒绝我们的代价是,他们将输掉战争,我们作为德国的盟友,可以用原子弹把英国夷为平地,作为美国的盟友,可以把德国夷为平地,现在,我们就是决定性的力量,所以,我们所需要的就是……”

杀鸡给猴看!

杨杰瞬间便明白了先生的用意,一定要杀鸡的话,毫无疑问,他要杀的肯定是日本的,和许多人一样,内心中充斥着民族主义情绪的管明棠,骨子里反日、仇日,至于究竟为何这般仇日,没人知道,或许是民族主义使然,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在亚洲,至少在东亚,只能有一个领导者。

“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力量,现在……”

视线外投,管明棠突然又是一笑。

“开普敦那边也需要这一声雷鸣!”

第1163章三巨头初会

“谁来担任我们这次会议的主席!”

大家刚刚坐定,丘吉尔便从嘴上取下雪茄。

这句话他说的很快,像是怕被别人抢先说了一般。

“我提议由罗斯福总统担任!”

蒋介石毫不迟疑的回答道,实际上这或许是中英两国唯一可能达成的共识了。

“英国代表团支持这个提议!”

丘吉尔说着擦亮火柴,点着雪茄,当烟味飘来的时候,蒋介石的眉头微微一敛,并没做任何反应。

而罗斯福并没有作声,对此他并不怀疑,他依次看了看坐在前排的人,自己身边的是赫尔、蒋介石、宋子文、王宠惠、李直民、丘吉尔、艾登、艾德礼,所有人都没有作声。

丘吉尔看来对这种拖拉感到有些不满,他叼着嘴里的雪茄,大口的喷吐着烟雾。

会场内鸦雀无声,警卫人员,中国的、美国人、英国的、穿着军装或者便装的,都默默的站在墙边和门旁。

墙外,在面向着桌湾的玻璃窗外,站着三国的警卫,海面上停泊着三艘分别挂有中国、美国和英国国旗的军舰,军舰都是巡洋舰,望了望舰艇,罗斯福沉默着,他想延长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他看了一下表,时间是上午九时十五分。

这是决定历史的一刻!

在短暂而对漫长的沉默后,罗斯福开口了。

“我接受大家的推举,担任我们这次会议的主席!”

他说这句话时,神情没有任何变化,语气显得冷静而干练,仿佛这次会议不过是普通的、日常的事情,由他主持会议也是理所当然的。

“我要冒昧的向大家提出我们会议前堆积起来的急待研究的问题!”

罗斯福马上转入正题。

“然后我们再讨论这次会议的议程!”

于是没有任何祝词,没有任何类似祝酒的客套,开口便切入了正题。

“我希望……”

取下雪茄,丘吉尔看着罗斯福说道。

“我希望我们有权对议程提出补充意见!”

罗斯福朝着蒋介石看了一眼,试图了解到他对这一插话有什么反应,但是,蒋介石却安静的坐在那里,从所有的迹象来看,他同丘吉尔是不同的。

“目前,最尖锐的问题是,随着俄国的失败,同盟国的事业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德军已经占领了乌法三分之一的地区,在未来的一至两个月内,俄国的失败已经成了必然,在东线战争即将结束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呢?”

罗斯福说了很久,而随着他的话,丘吉尔则大口的吸着雪茄烟,罗斯福的每一句话都深深的刺激了他,尽管他的骨子里还保留着大英帝国的骄傲,可骄傲并不能解决不列颠面对的危机,根据英国情报部门获得的情报,希特勒已经重新启动了“海狮计划”在从英吉利海峡直至波罗的海的一座座造船厂的船台上,登陆舰、运兵船以及军舰,正在源源不断的建造着,被俄国人自沉的军舰已经被重新浮起,德国正在为进攻英国作着准备。

现在英国需要美国的帮助,否则英国只能流亡加拿大,如果可能的话……丘吉尔用余光看了眼蒋介石,他可以放弃东南亚,从而换取蒋向德国宣战,但是他们会向德国宣战吗?

这恰恰是丘吉尔最大的疑问?他无法保证在英国濒临灭亡时,中国是否会站在德国的一方!

“正是本着这种精神和这个方针!”

在结束自己的发言时,罗斯福说道。

“我拟定出了关于设立外交委员会的草案,现在提请大家研究!”

罗斯福发言的时候,大厅里一片静寂,这种静寂只是偶尔的为翻阅文件的声音打破,从三国代表团的房间里不时走出人来,他们一声不同的接过文件,对文件进行核对,尽管宋子文、王宠惠、李直民都能够熟练的说写英文,但还是有一名随员进入房间将文件译成中文。

在这一过程中,丘吉尔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焦燥,他皱着眉,雪茄在嘴角上不停的抖动着,他知道这次会议的核心是什么。

是保卫英国!

不!

是结束亚洲的战争,尽管最终的目标是为了“更好的保卫英国”,而这意味着,美国将把更多的军队、物资用于亚洲战场,他们所谋求的在未来的一年内,彻底的结束太平洋战争——击败日本,从而为全力保卫英国铺平道路。

但是在另一方面,丘吉尔却深知,在未来的一年内,极有可能发生太多的变化,比如,德国,在明年会不会对英国发起进攻呢?

还有,蒋介石……

丘吉尔看着沉默不语,端坐在那里的蒋,在对日本的战争结束之后,他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会不会背叛同盟国的事业呢?

哦……他们还不是同盟国的成员!

“我提议!”

终于,丘吉尔从嘴上取下雪茄,看着罗斯福说道。

“把这个问题交给我们的外长们去讨论,在下次会议上提出报告!”

“同意!”

蒋介石点了点头,表示了同意。

“现在,谈一下对日战争问题!”

终于会议进入了正题,对日战争问题是这场会议的核心,同时也是其它问题的铺垫,而在罗斯福提到这一问题后,又提到了有关东南亚作战的问题时,丘吉尔恼火了。

英国失去了东南亚!

在日本人像是一群强盗似的闯进英国的东南亚花园,把那里的一切都砸的粉碎的之后,中国人又以解放者的名义,进入了东南亚,原本英国还希望中国人能够把一切都归还给他们,可是结果却出乎他们的意料——中国人帮助缅甸人建立了**政府,在海峡殖民地,一个由华侨组织的南洋共和国临时政府,已经开始在南京运作。

中国人根本就没有把殖民地归还英国的打算,利用罗斯福的话声稍顿的功夫,丘吉尔满面不满的说道。

“总统先生,东南亚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有时间进行讨论,因为这些问题上我们的立场很不一致,目前,中国确实赶走了缅甸的日本人,可是他们却承认了日本人扶持的所谓缅甸政府!”

想起英国在亚洲遭受的损失以及耻辱,丘吉尔的火气愈来愈大。

“甚至于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在日本人可耻的偷袭之前,我们在东南亚就不得不面对有些国家的趁火打劫,在太平洋战争后,同样也是如此……”

显然,丘吉尔指的是战前中*队进入有争议地区以及出兵香港的问题,这时艾登却急急的写了一张纸条,然后把纸条放到了丘吉尔的面前。

“冷静,首相先生!”

看到了纸条上的字,丘吉尔一把推开了,带着毫不掩饰的不满讲起了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利益,以及日本的入侵给英国造成的损失,当然同样也提到了英军是如何英勇的抵抗日军的进攻,甚至还提到了,英国是如此的委曲求全,在争议地区保持克制,在香港问题上,作出巨大的让步,同意中*队进入。

“我们对亚洲持有最良好的愿望,但是,我希望美国必须充分考虑到英国的利益!我们之所以进行这场战争,正是为了阻止日德意三国的扩张政策,同时也是为了阻止其它国家的扩张政策!”

丘吉尔不再作声了,他沉默了,在一片靛中,响起了蒋介石那带着浓浓奉化口音的声音。

“我们认为,我们之所以进行这场战争,并不仅仅只是为了阻挡他国的扩张政策,而是基于自由与奴役之间的对抗,我们相信,自由最终一定能够击败奴役,而殖民地这一象征奴役的旧时代的产物,也必定将得到终结,总统先生!”

蒋介石将视线投向罗斯福,用平静的口吻说道。

“当美国人民要给欧洲送去自由的时候,难道我们要忽视亚洲民族的心声,继续将违背其民族意愿的殖民主义强加于其吗?难道亚洲人民不应该享有与欧洲人民相同的获得自由的机会吗?”

或许蒋介石的话声不大,但是他的这一连串的反问,却像是号角的鸣响一般,在整个会议室内响起,在每一个人的耳边回荡着。

“无论是英国、亦或是美国,都不曾体会过遭受奴役的痛苦,正是深知其间痛苦,我们才决定在国土尚未解放之时,我们派出了最精锐的远征军,进攻占据东南亚的日军,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接管英国、法国的殖民地,而是为了给予东南亚民族以自由,让他们能够尊严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并公平的以**国家的身份与各国展开合作!”

在蒋介石的话声中,李直民只是静静的听着,他偶尔的会动一下笔尖,没有人知道他在记录什么,他只是坐在那里,在蒋介石的话声落下后,他看了一眼罗斯福,罗斯福不露声色的点着头,而丘吉尔的脸上却变得极为难看。

看着他们,李直民的心中却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如果,当他们知道了那个消息,那么他们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呢?想到这,他又把视线投向蒋介石,在心里想到,他在获得这个消息后,又将作何表示呢?

第1164章中正之忧

12月11日,“三巨头”会议正式展开后的第三天,

在中国代表团下榻的宾馆内,这天傍晚,当李直民和几名华北方面的代表一起站在摆满菜肴和饮料的餐桌旁,心里想着白天举行的会议上讨论的问题时,突然,他的耳朵里传来一句轻轻的耳语声。

“电报,先生!”

李直民转过身来,看到一名特勤局的特工的站在他的面前,接过电报,扫视了一眼,李直民便往后一退,悄无声息的离开了餐桌,快步向门口走去。

几分钟后,从私人房间内走出来的李直民来到了主席居住的楼层,通往电梯的大客寄门敞开着,从那里传来的钢琴的琴声。

“你来晚了,仲民!”

一见到李直民,蒋介石就高兴地大声招呼他,但是旋即顿住了,他看到李直民的手中拿着一个文件夹,当然,什么都可能装在里面,东北的战报、管明棠的报告……但是直觉告诉他,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李直民才会拿着文件夹出现在他的面前。

“有事情吗?仲民!”

然后蒋介石又大声说道。

“你还不知道吧!一个小时前,柏林的广播宣布了一个消息,德军占领了乌法!苏联政府宣布将流亡印度!”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后,李直民终于明白了,明白了原因所在!原来是因为……而这时,蒋介石的双眼却看着李直民手中的文件夹,在李直民的震惊中,他们便过聚集着中央代表官员的,充斥着欢乐与笑容的客厅,然后,走进了间办公室。

“主席,根据公署授予我的权力,我有职责在这个时候,向你作一个简单的汇报!”

说着他打开文件夹,把一张纸放到了蒋介石的面前。

蒋介石一把抓起了这张纸。

“致李直民主任:医生刚回,小孩同他的哥哥一样,活泼伶俐,他将于近日踏上旅程……”

把这份电报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可是蒋介石却还没有看明白这电报有什么意义,于是他疑惑的问道。

“这是什么意思?仲民!”

“一切都很简单,主席!”

李直民的话声一顿,看着蒋介石,沉默了片刻。

“哥哥,是指我们在9月底,于蒙北试验的原子弹!”

什么?

“原子弹?”

蒋介石有些不解的看着神情严肃的李直民,尽管他没有听说过这个东西,但他下意识的意识到,这是一件非常历害的武器,不过他们为什么在试验后的两个多月才告诉自己?

“是的,原子弹!”

点点头,李直民向蒋介石介绍起了原子弹,他从文件中拿出了几张照片,有蘑菇云的,有试验场的,看着那些照片,蒋介石似乎不在需要他解释什么利用原子的力量了,作为军人,对于2万吨tnt当量是什么概念,尽管没有直观的了解,但却不难理解。

“……而小孩,就是指可供使用的第二枚原子弹,可以用飞机空投的!”

“你是说,现在,”

现在管明棠的手中有一种威力强大的,可以将一座城市夷为平地的终极武器,想到这里,蒋介石的脸色微微一变,他盯视着李直民,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告诉他这个消息?

“我们有了!”

对蒋介石的神情变化,李直民装做没的看到似的,有些激动的说道。

“我们有了!我们有了可以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力量的武器了!”

李直民特意强调了“中国”两字,似乎是在告诉他,这种武器是中国的,并不仅仅只是华北的,而蒋介石却沉默了,而李直民又继续说道。

“现在,这场会议已经进行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主任已经决定,在最近几天,对日本实施轰炸!”

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