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河血(无语)-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亚克大声喊叫道,战士们在他的指示中,将烟雾弹甩向中国坦克的后方,在隔离中国步兵的视线。
“快!干掉他!”
在中国步兵的视线被遮挡的时候,诺亚克少尉咆哮着大声喊道。
“给我一枚手榴弹!”
他身边的一个战士摸出一枚长柄手榴弹丢给他。此时眼中只剩下这头史前巨兽的诺亚少尉接过手榴弹,然后便在烟雾弹的掩护下,朝着这头史前巨兽冲去,他并没有直接把手榴弹丢过去,而是从它的后方跳上战车,然后观察着车体后方的那百页窗式的散热窗,把手榴弹卡在其上,然后拉着导火索,随即,他跳下坦克,在地上翻滚着。他逃离得恰是时候,手榴弹的爆炸并不算猛烈,但是这一次爆炸却让原本看似永远不会停止进攻的中国重型战车,突然猛的一顿,停了下来。
“该死的,他们炸毁了咱们的发动机!”
在战车内,戴着战车帽的雷跃鹏大声喊叫着,尽管战车内依如车外一般的寒冷,但他这会他的额头却冒出了汗来一一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原因非常简单,他指挥的这辆301号重战车的履带被地雷炸毁了,待他和车组成员修好履带之后,这个步兵连的连长请求他们帮个“小忙”——协助他们摧毁这股苏军的防御。
可谁曾想,接下来的战斗会演变成这个样子。
左手旋转着观察窗口,雷跃鹏隐约可以看到有敌军正如猎人一般的从四周扑来,而那些应该掩护他的步兵,这会却被苏蒙军用大口径机枪死死的压制在烟雾的后方,不能给予他任何掩护。
大口径机枪压制敌方步兵,不能不说苏蒙军的学习很快,这原本是邯彰军特有的战术——营机炮连装备的大口径机枪在战时加强于步兵连,直接压制敌方机枪手,而现在,他们却在这里遭遇了同样的打击。
“车长,再这么下去,咱们肯定会被他们干掉!”
在炮长不断的调整射界,用并列机枪扫射着逼近的敌军时,装填手紧张的喊了一声。
可不是嘛!
要想个办法!
“这是什么坦克啊!”
趴在弹坑中,盯着陷于障碍中,发动机舱冒着黑烟的史前怪兽,趴在弹坑边的冰冷的冰雪上,的诺亚克的额头同样急出了汗来,就在这时,又有一个战士以娴熟的技巧在几米开外将一捆**扔了进去。
一道刺目的闪光,一声巨响,在硝烟中那个怪兽的炮塔依然转动着,并仍然在射击着,甚至偶尔还会用坦克炮进行轰击中。
“真是个不可战胜的……”
尼古拉完全被眼前的这一幕给惊呆了,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重型战车会成为战场上的恶梦,这样的坦克会是所有人的恶梦。
“你看看……”
他的话还没说完,战场上的态势却发生了改变,随着烟雾的消散,一直被死死压制的中国步兵,立即使用一切武器还击着苏蒙军,并试图保护那辆已经停止不同的中国坦克。
又过了一会,烟雾再一次弥漫于战场上,而诺亚克和他的战士们,却几经尝试,试图击毁这辆战车,可是他们的武器却无法毁灭这辆拥有厚重装甲的史前怪兽。
“嗖……”
贴着头皮的掠过子弹诺亚克迅速趴下在弹坑中隐蔽。这次他们运气很不错,能够顺利的围攻这头巨兽。
而唯一的遗憾就是这头巨兽未免也太过去坚固了,以至于几乎达到无法凭借摧毁的地步。
一群精锐步兵,对一辆战车的战斗仍然在进行着,而战斗却陷入了胶着,失去动力的战车无法击退身边的敌人,他身后的掩护者们被敌人的大口径机枪火力死死的压制着,这种胶着已经持续了一两分钟,但看似短短一两分钟,对于双方而言,无疑都是极为漫长的。
“车长,要不给我一支冲锋枪,我从逃生舱出去!收拾掉他们!”
装填手在那里嚷喊着,在他的脚下就是逃生舱,他相信在底盘下方借助负重轮间的缝隙,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战车。
而就在这时,战车外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在观察镜中,雷跃鹏看到苏蒙军的防线完全被烈焰所笼罩,隐约的甚至可以听到一阵空中传来飞机的引擎轰鸣声。
是航空队的攻击机i在两架攻击机将四枚凝固汽油弹投在苏蒙军的防线上的同时,苏蒙军原本看似顽强的防御瞬间便被瓦解,曾经被死死压制的战士们立即实施了反攻,终于缓下一口气的雷跃鹏,这时才开打舱盖的内锁,掀开战车舱盖时候,他望着天空中高速掠过的战机,脸上全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第三百五十三章坦克战
从北方吹来的寒风,依然在大草原上肆虐着,天空中的骄阳将地面的积雪耀出一片刺目的白光,此时,天地间的一切都显得是如此的寂静。
突然,数十辆战车的强力的轰呜,立刻使大地震颤起来。先头战车抖动了一下那长长的炮筒,就地起动,车尾喷出一缕缕的兰白色的浓烟。
此时远程重炮在旁边什么地方沉重地雷呜般地轰响着,在猛烈的炮击下大地震动得直打哆嗦。
在远程炮火的掩护下,第五装甲旅的第五重型战车营的55辆26式重型战车开始朝着敌军的防线发起了进攻,战车越过平坦的冰原,随后又越过一道丘岭。
就在重型战车营越过那道起伏的丘岭时,苏蒙军设立的隐蔽在伪装良好的阵地上的反坦克炮,立即在近距离内开火射击。第一轮射击打响后,第五重型战车营辖下的三个战车连立即迅速散开成一个宽大的正面。而搭载着机械化步兵的半履带装甲车则迅速向前冲去,以保护装甲部队的侧翼。
这是一个精心设立的反坦克步兵阵地,除去大量的45毫米反坦克炮外,苏蒙军还布设了数十门76。2毫米野战炮,以用于阻挡这支重型坦克部队对苏蒙军主力的包围,尽管苏蒙军不断的将炮弹朝着坦克车体上轰击,但却没有任何意义,穿甲弹不是崩飞,就是被弹飞。
正当快速推进的战车部队即将冲垮苏蒙联军的防线时,突然,数百米外山丘上出现了上百个绿色的黑点,那是苏蒙军第7、第11坦克旅的近三百辆坦克!
一场坦克战开始了,这场战斗或许将永远载入史册——人类史上第一场大规模的坦克战,即将打响,或许苏蒙军的坦克部队装备的坦克性能远逊于中**队,但是他们的行动相当熟练,他们在步兵部队的掩护下,试图从侧翼或后方击溃这支中国人的坦克部队。
“近可能的靠近他们!”
t26坦克炮塔上半露着身体的指挥员发出了旗语信号,尽管他们每一个人都清楚的知道,45毫米炮几乎不可能击穿中国人的坦克,但他们还是想尝试一下,以证明苏联坦克部队的勇气。
与此同时,几乎每一辆26式重型坦克的车长都通过无线电台收到了一个信号。
“发现敌军大量战车,各单位注意节约弹药!”
节约弹药,这是因为26式战车携带的相对有限的弹药,每辆26式重型坦克仅只能携带不过58枚炮弹,相比于t26等坦克动辄上百发的弹药量,它们的炮弹无疑是非常有限的。
就在这时,作为炮手雷民升在他的坦克里听到车长激动的喊声。
“敌军坦克!炮塔十点钟方位,穿甲弹,开炮!”
在车长调整炮塔射界的同时,雷民升开始透过瞄准镜瞄准那辆坦克,在瞄准那辆四五百米外的坦克时,他轻轻的推动了击发杆。
“轰!”
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88毫米炮弹脱膛而出,也许只过了一秒,那辆原本正在驰速奔驰的bt5快速坦克猛的一顿,车体内猛的炸出一团黑烟。
战斗不过是刚一开始,苏蒙军的坦克部队就接连不断的被击中,一时间,战场上到处布满了苏蒙军坦克残骸,燃烧的坦克冒出雄雄烈焰,滚滚的黑烟伴着弹药爆炸使得坦克的炮塔被炸飞上天,就像是它们在对这些重型坦克脱帽致敬一般。
但惨重的损失并没有阻挡苏蒙军坦克的冲击,尤其是那些bt5快速坦克,更是试图利用它们相对较高的速度,试图逼近这些中国重型坦克,终于少数几辆坦克逼近到了距离中国坦克不过百米的位置,他们立即朝着中国坦克侧后方开火。
“直接命中!”
帕地瓦奇上士喊道,但中国人似乎没有意识到已被炮弹命中,毫不在乎地继续向前驶来。第9坦克连的两辆,三辆,然后是四辆坦克在一两百米的距离上包围了一辆冒进的中国战车,它立即朝着它开炮射击,但没给对方造成什么损害。
“解决掉这些小麻烦!”
随着车长的命令,这辆遭受围攻的战车停了下来,它的炮塔转动着。伴随着一道闪光,它开炮了,在猛烈的炮口冲击波中,一辆苏蒙军的bt5型坦克被击中了,击中它的并不是穿甲弹,而是一枚高爆弹,在爆炸的瞬间整个坦克几乎被炸成了一堆扭曲废铁。
其它的苏蒙军坦克手赶紧让自己的坦克避开对方的射击线,但是这时,他们却遭到来自其它方向打击,相比于凌散的苏蒙军战车,或许第五重型战车营的战车偶尔会有冒进现象,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他们依然保持着相对集中的队形,几乎是在一辆战车被包围的同时,几辆友邻战车,立即对其发起了攻击。
而于此同时,苏蒙军坦克部队仍然试图凭借着数量优势,以阻挡这支重型坦克部队的进攻,“开火!”
在震耳的吼声中,迫近到数十米,甚至十数米的苏蒙军坦克的车长们不断的嚎叫着,但是他们眼前的钢铁巨兽却似乎把炮弹弹飞了。它那宽宽的履带上裹满了冰雪和被碾压出来的枯草,发动机的轰鸣声越来越响。在苏蒙军的的围攻中,战车驾驶员驾驶着战车全速行驶。这种结构坚固的战车,操作起来并不那么轻松,可以说是极为费力的,但是他们完全不顾周围苏蒙军坦克的袭扰,而是一面旋转炮塔攻击苏蒙军的坦克,一面继续朝着苏蒙军的防线实施冲击。
一辆领头战车更是径直朝一门苏军的反坦克炮扑来,苏蒙军的炮手则操作着野战炮朝着逼近的中国战车开炮,在极近距离打出的炮弹撞击装甲板时发出震耳的金属轰鸣声。
只有20米了,10米,只有5米了!
战车终于碾上了这门反坦克炮。在一名炮手被坦克履带碾压过身体的时候,其它的炮手急忙四散奔逃着。而这辆战车像只巨兽一样压过那门火炮。然后它稍稍向右转动,继续向前行驶,越过苏蒙军防线,朝着后方的重炮阵地冲去。
这场坦克大战一直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燃烧着的坦克怪异地停在雪原里。坦克内的弹药不断的随着燃烧的火焰发生殉爆。
几乎是从整场战役打响的第一天起,以重型战车营为核心的装甲旅就一直牢牢的控制着战场,谁控制着战场,谁就是胜利者。
沉默!
当战线随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坦克大战的结束而陷入沉默的同时,苏蒙联军指挥部内同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默之中,此时朱可夫的神情显得有些呆滞,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战争竟然会发生如此根本性的逆转——曾经的包围者变成了被围的一方,现在的苏蒙联军不仅被包围了,而且被分割成了两个部分。
“……与我们不同,中国人更擅长集中使用坦克,他们集中使用坦克,在指定的地段撕开我们的防线,破坏我们的后方交通,深入我军的腹地,而且他们还有大量的重型坦克,而重型坦克根本就是不可战胜的……”
悲观的言论在指挥部内弥漫着,错误的战术、错误的……总之,最终,所有的一切都回到了一个问题上——战车!
中国人拥有绝对的战车优势,相比于苏蒙军错误的坦克战术,或是零打碎敲地使用坦克,或是用于支援步兵,而中国人使用坦克的战术原则则显得极为简单——“集中,绝不分散!”
“我们还没有失败了!”
相比于其它人的悲观,朱可夫依然在坚持着。
“现在,我们还有超过五百辆坦克,还有超过二十万军队,我们还有大量的弹药,还可以……”
在盘点着自己的家底时,朱可夫的眉头紧锁着,此时他发现自己手头的资本是如此的薄弱,自从天气好转以来,中国空军就不断的对他的部队的实施攻击,大量的坦克被敌人的飞机击毁,相比于坦克,在朱可夫看来,真正的威胁是中国人的航空队,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轰炸正在一步步的把他的部队推向毁灭的边缘。
如果仅仅只有中国人的坦克,这并没有什么,中国人可以集中使用坦克,他同样也可以集中使用坦克,但是问题在于,现在他根本就不可能把分散于各地的坦克部队集中在一起——因为他失去了对部队的指挥,更准确的来说,他的命令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的下达给各部队,即便是勉强将命令下达下去,中国人的航空队,也不会准许他把手头的坦克完全集中在一起,
“我们还有机会!”
又一次强调着自己的观点,朱可夫凝视着地图上的部队分布,在过去的几天间,他通过最原始的通信方式——传令兵,一点点的恢复着对部队的指挥,而在陷入包围后,他终于能够用电话加以联络,但是对于被分割的位置南方的部队,却依然没有恢复无线电联络。
“也许,从一开始,自己就陷入了他们的陷阱之中!”
突然,朱可夫的心中冒出这样的念头,是的,相比于苏蒙军对中国人的了解,中国人更能准确的了解到他的部署情况,从而在最薄弱的地方发起进攻。
“为什么,中国人的表现就像完全掌握了自己的部署一般?难道他们破译了自己的电报?”
第三百五十四章情报
情报
在战争中情报占悳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战场上,情报兴地总给正确的,各个来源,各个方向给的情报很多都自相矛盾,这就需要将领准确的判断哪些是欺骗的,哪些是有用的,并及时做出相应部署。
有效情报在军事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甚至决定着一场战争成败。从历史的战争中来看,情报的失误会让领悳导层做出错误的决策,进而最终导致失败,而准确的情报可以准备摸清敌对方的意图,进而由此做出正确的应对决策,由此可见情报对军事战争的重要性。
如果情报失误,战争就很难取胜,有时甚至可以说必将失败,没有绝对优势的武器可以,但绝对不能没有绝对优势的军人和军事情报,有了后者,及时前者不利,也仍然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情报直接决定战争的成败
对于这一点,作为一名情报分析人员,姜新伟有着自己的体会,作为调查局电讯破译中心“苏俄组”的组长,他是组内少有的几位曾在苏俄学习的留学生,不过在苏俄的留学经历,并没有使他倾向于苏俄,反而因其对苏俄的了解,使得他成为坚定的反苏分子,或许,这正是其能够通过重重甄别进入电讯破译中心,这一绝密机构的原因。
而其对苏俄文化的了解加之数学背景,使得他迅速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密码破译人员,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局里提供了苏俄军事密码的编译规则资料,正是得益于这份资料,使得他和他的小组能够破译苏俄军事密码情报,从而为战争服务。
而在过去的几个月间,数以十万计的苏俄军事电报被破译,以至于造成了一种结果北平绥靖公署甚至比斯大林更早获得苏蒙军的报告,而这就为参谋部就战场上的态势作出判断铺平了道路。
“情报中断了”
从一周前实施反攻,直到现在,电讯中心就没有接收到来自前线的苏蒙军电讯信号,甚至前线亦无电报转回,如果说是一个月以后,他或许会庆祝,华北集群已经赢得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但是现在,反攻不过只是铡刚开始。
但,为什么苏军的无线电信号中断了呢?
百思不得其解的的姜新伟站在电讯中心的楼顶,默默的吸着烟,从楼顶朝对面的山坡看去,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条条接收天线和高大的接收塔,这座电讯中心还有一个伪装“华北电电公司信号分公司”。
这座电讯中心,每天都接收截获数以十万计的电报信号,现在尽管它仍然截获苏俄的外交电报以及莫斯科等地发出的电报,但是却无法获得苏蒙军第一集团军群的电报。
“失去联络”
不仅是他倍觉疑惑,就是莫斯科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惶之中莫斯科亦失去了与苏蒙军的联络,几乎每天,赤塔以及乌兰巴托的苏蒙军电台都在呼叫着第一集团军群,但是第一集团军群却像是“消失”了一般,完全没有任何回应。
若非电讯中心经常截获来自前线的短波信号,从信号中传来的战士们激烈的呼叫声,姜新伟不知还会怎么想,可前线的激战越是激烈,他却越觉得有些诡异第一集团军群完全与外界断绝了联络无线电、有线电话,几乎所有的联络都中断了。
“电子干扰……”
默默的吸着香烟,姜新伟的眉头紧锁着,自反攻实施以来,电讯中心侦听到一系列的电子杂波,而覆盖波断正是苏联军用电台的信号波断。
“难道现在军队是通过对苏蒙军实施电子干扰,以切断其对外联络吗?”
深吸一口烟,姜新伟意识到,也许有这种可能性,在去年的培训课上,他曾听电子研究所的专家们介绍过一种新型的设备,一种专用旨在的压制敌方无线电联络的专用设备。
“看样子,现在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了”
尽管在内心中欣喜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却显得有些失落,作为一名情报破译人员,他清楚的知道,电子干扰是一柄双刃剑,在压制敌方电台,屏断敌军相互联络的同时,已方亦失去了有效的情报来源。
“也许,应该向局里提个建议”
心底这么想着,将烟蒂按灭于扶栏住,姜新伟再一次离开了天台。
“打开一个窗口”
放下手中的报告,杨杰有些诧异的看着面前的罗森,罗森是军事情报处的负责人,和华北的大多数情报官员大都出身于“公司调查部”不同,罗森是真正的由军队培养的情报官,他三年前毕业于北方商学院,从那时起,他便在军事情报处任职,四个月前,被任命为军事情报处处长,也正是从那时起,军事情报处开始真正成为“参谋部的军事情报处”,而不是“调查部的军事情报分处”。
政治从来都是无处不在的。
“是的,现在我们对苏蒙军的电子压制,固然效率极高,完全阻断了苏蒙军第一集团军群与外界的联络,但是,这同样也为我军的军事行动带来的不便,参谋部不是不依赖来自前线的互相矛盾的情报的作出判断,因此,情报处的分析专家认为,每天小时的电子干扰,或许可以适当的放出一两个小时的窗口,从而令其恢复无线电通讯,进而对其进行破译,以获得敌军最新的情报”
作为军事情报人员,罗森深知军事情报处的工作必须紧紧的围绕着自己的职责“军事情报”,但是军事情报所涉及到的方面却又是极为广泛的,在失去了准确的电讯情报作为支持后,有限的分析人员使得军事情报处的工作正陷入新的僵局之中如何准确的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情报。
“是不是因为处里的分析人员不足,所以,才会希望打开窗口,这样的话,透过精确的大局分细节
一语点透下属的心思,杨杰的心里同样也在犹豫着,从过去的邯彰军到现在的华北集群之所以能够很少打败仗,准确的情报供应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现在,在实验新战术的过程中,确实因为电子干扰的问题,失去了许多情报来源。
“格翔,你看一下这张报纸”
沉默片刻,杨杰将桌上的一张报纸递到罗森的面前,在报纸头版依然是满篇的广告,而在第二版的某一种角落中,罗森意外的看到了一个新闻。
“具信……朱可夫正试图通过谈判投降……”
这是一个只有一百多字的新闻,完全没有任何来源,没有任何佐证,不过只是记者的一面之词,但罗森还是从这篇语焉不详的新闻中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参谋长,这……”
难道这是参谋部的计谋?
“消息是假的,不是出自参谋部”
摇头否认着,杨杰的眉头中带着些许的无奈。尽管这并非是出自参谋部的手笔,但是他仍然能够隐约的猜测出,这一假新闻,绝不是出自三流记者假新闻,如果没错的话,肯定是有人刻意为之,会是谁呢?
“不过只是三流小报的三流假新闻,可问题在于……”
在于这个假新闻,万一有人相信的话,那么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
“如果莫斯科方面与朱可夫的联络畅通的话,这个新闻不过只是一个可笑的,甚至不值一提的假新闻,但是现在……”
现在万一让多疑的斯大林注意到这篇新闻的话,他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呢?毕竟,现在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同第一集团军群的联络,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小道消息,都有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今天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初时他只是有一笑了之,但是联络到第一集团军群与莫斯科方面失去了联络,他隐约意识到,这个百多字的假新闻的背后恐怕藏着一个惊天的阴谋,至于是什么样阴谋,恐怕只有阴谋的设计者才会知道。
“参谋长,斯大林是一个极为多疑的人,而且……”
在心底默默的联系着军事情报局掌握的苏俄方面的情报,罗森的眉头猛然一锁,然后沉声说道。
“其进行的“大清洗”不仅使得大量的苏联高中层军官被屠杀,而且其进行的“大清洗”势必会造成苏联军方内部的不满,而这种不满情绪或许没有任何人敢于表露,但是……”
话声突然一顿,罗森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惊讶之色,他突然意识到,这种不间断干扰所带来的另一个负面效应加剧斯大林内心的疑虑,从而进一步分裂其与苏俄军事团体之间的信任,或者说,彻底的瓦解两者间的信任。
“但是,不满的情绪依然会存在,而这种不满的情绪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这又是无法预知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假情报,假新闻,都有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
话声微微一顿,杨杰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我想至少现在,我们不仅不应该开启窗口,反而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苏蒙军的电子干扰和信息屏断的力度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料未来”
第三百五十五章焦虑的斯大林
全世界——包括几乎所有的苏联人——都相信斯大林是住在克里姆林官一所由三个房间组成的小住宅里。
但是斯大林虽然在克里姆林官有住宅——利用旧枢密院重新装修的大厦,里面有很厚的墙和很高的天花板,内部重新装修过,——可是他实际上已经多年不住在里面。
从三十年代开始,他喜欢常住的房子是莫斯科近郊的一所别墅,在孔策沃市旁边的沃伦镇上。斯大林的办公室和他的克里姆林宫住宅在同一座大厦,办公室在二楼。
斯大林的正式办公时间在晚上七八点钟结束——因此,下办公后,斯大林就到楼下吃午饭。
午饭的时间通常总要延长一些一斯大林不欢喜孤独,难得独自一人回去,——但不管怎样,他可决不在克里姆林宫住宿,到晚上十一点钟前后他就从桌边站起来回沃伦镇去。
一长串黑色小汽车从克里姆林宫的保罗维茨门开出来。其中有一辆小汽车里面坐着斯大林。汽车出了市区,顺着陀罗格米洛夫妇街开到近明斯克公路的时候忽然转向左面的一条平行的林荫道疾弛。
林荫道的入口拉着一块“砖头”——阻止某种车辆通行的标志。
这些黑色小汽车开足马力飞也似地在林荫道上疾驰,接着向左拐弯,转上另一条垂直的林荫道,然后再向右开上策三条通山里的林荫道……
汽车爬完山,开到两扇很高的木板门前面。门上装有监视孔。汽车一开近,门就打开了,不用耽搁一点工夫汽车就开进里面去了。
这里靠近莫斯科,而远离市区的喧嚣,一带高高的木栅栏几乎和茂密的树林相衔接,栅栏里面是一座木房,近几年,斯大林每天早晚和夜里都在这里住。
……那天夜里,他象往常一样,坐在那长餐桌边一直工作到两点半,餐桌的一头堆着文件和报纸,平常就算作斯大林的办公桌。
斯大林习惯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半夜三点钟左右他走进小房间,房间里的墙壁正和他克里姆林宫办公室里的一样——贴着仿浸染柞木的胶合板,再上面一点的墙上贴着漆布,——夜里就在作为床铺的沙发上躺下睡觉。旁边小桌上,放着几架电话机,但是夜里这个时候,他通常是不用这些电话的。
他要睡很长时间——睡到中午十一二点钟起身,然后走到花园里的一座亭子里。早饭、报纸、上午的邮件,都给送到那里。
但是现在,当从海吹来的寒风在莫斯科的大地上肆虐的时候,他却怎么也无法安然入睡,甚至已经到了凌晨六时了,他依然没有一丝的困意。
“第一集团军群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这种疑惑在过去的十天间,演变成了深深的怀疑,现在,他甚至怀疑朱可夫,甚至整个第一集团军群的所有人,是不是已经背叛了苏俄,背叛了他。
失去联络!
今天是第十天了,在第一集团军群失去联络后的第三天,他对蒙古战场的担忧甚至超过了对进展并不顺利的芬兰战事的关心。
灾难性的!
此时,斯大林的脑海中浮现出这个词汇,今年的岁末对于苏联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先是在远东“投资”的失败,中国不仅没有按照苏联的计划与日本继续将战争进行下去,反而在各国的调停下宣告停战,苏联的远东局势再一次恶劣起来。
尽管通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及相应的附加条款,苏联与德国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结盟,并联手瓜分了波兰,但尚未急庆祝西方的胜利,在远东,因蒙古边境纷争导致中苏发生边境冲突,接着对芬兰的“解放”更是导致了苏联被资本主义的国联开除,而现在呢?
本应解决苏联远东问题,迫使中国重新将视线对准日本的第一集团军群,却在战事极为顺利的时候,突然与莫斯科方面失去了联络,现在,作为苏联的领袖,对于朱可夫和第一集团军群他唯一所了解的是——他们陷入包围之中,这是驻蒙苏军以及驻中国的情报机构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得到的确切的情报,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了任何其它信息。
“难道朱可夫背叛了苏联?”
手中握着烟斗,斯大林的眉头紧锁着,无论如何,他都无法相信自己亲自选择的第一集团军群的司令官,竟然背叛了苏联,不仅如此,甚至可能整个第一集团军群包括政治委员在内的所有人都背叛了苏联。
这可能吗?
对于疑心病极重的斯大林而言,他怎么也无法相信这一事实,但假如他们没有背叛苏联,那么为什么会失去联络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切?”
深吸一口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