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无语)-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讯军官看着盛怒中的师长,尽管天气寒冷,但是他的额头上还是冒出了些许汗水。

“我们现在已经和指挥部失去了联系!”

“什么!”

睁大眼睛,纳达耶夫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怎么可能呢?

“快,立即派出传令兵,把我们这里的情况向指挥部加以汇报!”

“咯吱、咯吱!”

在白茫茫的雪地间,十几名穿着白色伪装服的战士在行进时,这队成搜索队形披着白色斗篷的士兵背着枪穿着雪鞋在这片冰原上艰难的行军。他们时而警惕的的观察着白色地冰原,似乎是想从寂静的冰原上找到一些异动,但是结果却令他们感觉失望,冰原仍旧是那个寂静的冰原,随着指挥官的命令,他们便停止了前进的脚步,随后半蹲在雪原上,随后仔细的观察着远方那条被压实的冰路,这是一支在清晨时分空投至此的敌后分队,与普通的侦察部队不同,这是一支精锐的伞兵部队,他们被空投至此的原因非常简单——切断敌军的有线电报、电话,阻断敌军传令兵,从而从根本上让敌人变成聋子、哑巴。

对于华北集群而言,这场战役并非仅仅只是一场简单的战役,同时也是一个练兵场,一个个机械化旅将在这里演练着过去的一年中试验的步装协同作战战术,同时还将试验一系列的新式战术,而切断阻截敌军通信则是其中之一,为了上百支战术小分队被空投至敌后,实施这一任务。

“……十一、十二……十九”

默数着枪托上的用刺刀划下的小坚道,朱其峰的心里有些得意,作为一名狙击手,从狙击学校毕业之后,在这一场战斗中,他不仅实现了“0”的突破,而且还即将击毙20个敌人。

只要杀死20个敌人!

到那时,三级狙击勋章自然也就到手了,不过作为一名狙击手,现在他所使用的并不是狙击步枪,而是一支加装瞄准镜的12。7毫米半自动战防枪,这是根据“夏季攻势”的经验配置的,在小分队作战中,相比于狙击步枪,加装瞄准镜的战防枪用途更为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压制敌军火力点,而且可以击穿诸如墙壁、碉堡直至装甲车、战车之类的防护目标,从而令分队不至于在遭遇这些目标时,因武器的限制而力不从心。

“2点方向发现敌装甲车一辆!峰子,干掉它!”

“是!”

朱其峰立即背着半自动战防枪,在战友的掩护下,朝着公路的方向奔去,在距离公路百米的位置,停了下来,在他作好射击准备的时候,装甲车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在满是冰雪的草原公路上,一辆小型装甲车疾速行驶着,随着装甲车的接近,趴卧在雪原中的朱其峰,则透过瞄准镜注视着那辆装甲车,同时在心里默默的估计着最佳的射击角度,对于装甲车的攻击应该首先攻击发动机或者驾驶舱,

在装甲车越来越近的时候,朱其峰扣动了扳机,在战防枪的后座中,枪口处地面上雪花被枪口冲散开来,原本正在行驶的装甲汽车方向猛的朝着路边一拐,撞在路边的积雪中行驶了十数米后,便陷入积雪中,而装甲车陷入雪中的同时,没有任何犹豫,朱其峰接连朝着发动机舱扣动扳机,数枪之后发动机舱冒出一团团黑烟,失去动力的装甲汽车并没有任由他人的攻击,装甲车上的机枪开始漫无目标的扫射着。

“等的就是你!”

几乎是在装甲车上的机枪扫射时,朱其峰便开始朝着操纵机枪的车长的位置的扣动扳机,根据情报显示,这种d8型装甲车只有两名驾驶员,他没有炮塔,因此射角极为有限,在朝着副驾驶席连打数发子弹之后,装甲车上的机枪停止射击了,原本掩于雪原中的小分队立即你侧翼朝着装甲车逼近,几分钟后,小分队的战士打开了装甲车的车门,车内的两名乘员都被击毙,车长的脑袋更是被打飞了半截,脑浆崩飞在车厢厢壁上,不过对于车内的惨状敌后分队的队员们并没有任何感觉,他们只是在装甲车内搜索着公文包,像这种小型装甲车出现在这里,只有一种可能——传递命令。

在车长的腰间,一个队员发现了一个沾满血污的的公文包,而在公文包内除去几张地图外,还有一份文件。

“队长,发现一份文件!”

穿着伪装服的队长接过文件,尽管俄文文件他们根本就看不懂,但队长还是立即通过电台同后方取得了联系,随后他们便在冰原上支起两个架子,而在架子中间则用钢丝绳悬挂着情报包,仅仅只过了半个小时,一架低飞的低速上单翼拖着引擎的轰鸣声掠过情报架,回收了半个小时前刚刚缴获的情报……

第三百五十章屏断

“进攻!不停止的进攻!”

几乎所有的部队都接到了相同的命令,命令非常简单——进攻!

或者,更为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反攻,在第五装甲旅从苏蒙联军防线中的一处不到15公里的防御间隙中穿过,并向侧翼的苏蒙军发起进攻的同时,航空队的数百架飞机呼啸着扑向敌人,向两侧的苏蒙军发起了攻击,而在地面上,多管火箭炮的欢呼声与重炮的轰鸣声更是汇成一团。

在地面与空中火力的掩护下,原本似乎陷入包围的步兵部队,立即开始实施跃进,所有的进攻命令都有装甲旅、战车团承担,至于步兵,现在最重要的是跃出苏蒙军的包围,以配合主力部队,对敌军纵深实施打击。

为了快速推进,几乎每一个的连队都组建了一个用马拉雪橇改制而成的运输队,那些从蒙古牧民的那里征用的蒙古马和马车的轮子上被绑上了雪橇。只有极少数的连队队中有几个真正的雪橇车。其它的雪橇大都是工兵部队临时赶制的。尽管这些雪橇车只是在车上运的是炮弹和手榴弹,但是配合着越野卡车,却能够最大限度的加快步兵的行军速度。

虽说如此,但依然有一些步兵因为交通工具不足的原因,不得不选择徒步行军,他们缓缓地向离开的战友们挥了挥手,而他们的双脚深深地没在积雪中。

虽然华北集群的防寒军靴的防水、防寒性能非常好,即便是在零下四十度亦不需要担心出现在冻伤,但它们毕竟不是为在半米多厚的雪地中行进而设计的,更准确的来说,没有任何军靴的设计是用于在厚厚的积雪中行走的。

穿着雪鞋的战士们很快就感到力不从心了。他们不得不抓住马的鞍子或是雪橇的边,把那里当作是自己的拐杖。李佩峰在试图抓住马鬃时还扭了手指。由于马的速度要比他们快,所以他们都不得不尽力赶上马跑的步伐,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

“坚持住!”

连长大声喊叫着,若是有那一个战士力竭了,就会被命令躺到雪橇上,对于他们而言,战斗不过只是刚刚开始,大家都必须轮流在雪橇上恢复体力。

“咱们这次要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在连长吼喊声中,远处则不断的传来炮声,此时重炮的轰鸣声已经停止了,重炮部队是已经在重型牵引车的牵引下,开始转移阵地,跳出包围圈,变被动为主动,被包围部队直接向敌纵深实施打击,或许,在世界战争史上从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实施过如此大胆的战术,但是现在,临第一集团军却正在实施着这一战术。

当步兵部队在装甲机械化部队的掩护下,开始跃出包围圈的时候,在半履带指挥车内的于秋扬脸上带着笑容,在奔驰的半履带车上,他的双眼盯着地图,一个个部队正在跃出的苏蒙联军的包围圈,以第五装甲旅为拳头,向苏军形成了一个漂亮的“左勾拳”。

“为了向咱们的纵深实施进攻,苏蒙联军将80%的机械化部队投入到两翼,也就是在这里、这里……”

在地图上画出几条线,于秋扬的神情显得有些得意。

“现在,我们所需要面对的不过只是一群中世纪的蒙古骑兵和苏俄步兵部队,或许,咱们的手里的机械化部队只有两个装甲旅、四个步兵师,但用来解决掉这些步兵,已经够用了!”

软肋,什么是苏蒙军的软肋,苏蒙军的软肋就在于——后方的空虚!

在表面上,苏蒙联军在后方有近二十万军队,但是实际上,他们的后方那支庞大的部队却是由一群步兵和骑兵组成的部队,这支部队根本无法阻挡装甲部队的进攻,更何况……

更何况第五、第六装甲旅还配属有两个重型战车营,或许,在抗战期间重型战车营曾遭遇过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道路的问题,但这一切在蒙古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蒙古没有任何一条河流能够阻挡重型战车,而在冬季,那些水深不过一米左右的河流大都已经冻结了,更何况在达里冈爱,更没有那怕一条真正的“河流”,一马平川的大草原,能够令重型战车充分发挥它的威力。

“长官,从特战分队目前发来的情报来看,我们的屏断作战效果极为显著,苏蒙军绝大多数部队都已经同指挥部失去了联系!他们的传令兵亦不断遭受分队的伏击,现在60%以上的苏蒙军实际上已经变成了聋子、瞎子!”

在参谋军官的报告中,于秋扬只是满意的点点头,唇角轻扬着。

“同后方联系一下,继续加大对苏蒙军电台的干扰力度,各特战分队务必保证……嗯,后天中午12点,保证在此之前,苏蒙军无法恢复正常通讯!”

唇角轻扬着,于秋扬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细缝儿,他的唇边更是不时的轻语道。

“朱可夫同志,现在,轮到你来尝尝我的左勾拳了!”

慌乱!

几乎是在电台中布满电磁杂音,电台台员无法看检测到可用的波断,有线电话、无线电开始失去作用的时候,位于苏赫巴托尔省省会的苏蒙联军指挥部内,便陷入一阵空前的慌乱之中。

“立即派出电话兵,不惜一切代价恢复电话联络,告诉格里耶夫少校,如果他不能够恢复与前线部队的电话以及无线电联络,就让他自己到军事法庭报道!”

光洁的额头上一滴滴并不明显的汗珠,将朱可夫内心里的紧张透露了出来,在几个小时前,他能够与前线的任何一支部队进行联络,包括向纵深挺进的机械化部队,电话车铺设的电话线保证了他甚至能够同最前线的连长进行通话。但是现在,他却仅只能同少数几个师取得联系,换句话来说,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对战场形势了解。

而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太多的问题,首先,作为战场最高指挥员,失去了对战场形势的了解,势必会造成一种结果——无法有效的指挥部队,从而导致部队陷入混乱之中。另外,这同样意味着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中国人在反攻!

尽管现在还没有收到确切的情报,但这一切却都是可以意料、可以推测的,而唯一的问题就是——中国人反攻的位置在什么地方,自己应该如何组织部队防御,从而阻挡中国人的反攻,如果与部队的联络没有中断,现在早都应该有大量的情报汇集于此,然后凭借各部队遭受的反攻强度,从而判断出中国人的反攻方向或者突破方向,从而调动部队,尽一切可能阻止他们,

但现在,朱可夫却根本无从判断,此时的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个瞎子、聋子一般,在原本就扑朔迷离的战争迷雾之中,更陷入了空前的迷茫之中,既然无法看到未来的发展,又无法听到任何声音。

“是突围,还是……”

盯视着面前的作战地图,额头已经涌现出豆大的汗珠的朱可夫眉头紧锁着,他试图透过地图分析目前中国人行动方向,从而把尽一切可能调整部队的部署。

但是在战争迷雾之中,面对扑朔迷离的战争迷雾,即便是有充分的情报,亦需要准确的判断以及丰富的经验方才能作出的判定,更何况是在几乎没有任何情报情况下?

此时,朱可夫面前的地图上的敌我态势,依然停留在昨天傍晚,至今已经有超过十五个小时,在这十五个小时之中,会发生太多的变故,甚至于中国人位于贝子庙一带的后备军亦都有可能投入战场,当然尽管在朱可夫看来,那是不可能的——距离与交通的问题,决定着那里的中**队至少要在五天后才有可能投入战场,而朱可夫原本就试图抓住这个时间差,包围并重创中**队,从而削弱中国人的力量,而为了阻止中国人的援兵,在过去的几天间,他一直在加强左翼的力量——将多个步兵师投入到左翼,待左翼完成纵深推进后,装甲机械化部队将担负起阻敌的任务,而右翼集群将担负起对敌实施穿插的任务。

现在,各部队大都已经进入了位置,如果我是于秋扬的话,假如,我要突围,我会选择什么位置呢?是左翼?还是右翼?突围后,我的突击方向会是什么方向?

“空军的侦察机带回结果了吗?”

又一次,在没有准确的情报作为支持,久久无法做出判断的朱可夫大声询问道,但是答案却依然显得有些沉重,侦察机刚一升空,就被击落了。

“我们正在同机场失去联络!指挥员同志!”

正在同机场失去联络,显然,中国人正在切断与机场之间的电话线,

“派出更多的电话兵去维修电话线路,派出更多的传令兵,要不惜一切代价,确保与机场的联络,恢复与各部队的联络,同时……”

盯视着地图,在沉默片刻之后,朱可夫开口说道。

“立即命令第52师,向中**队的阵地实施进攻,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三百五十一章审讯

“璞!”

伴着一声有些沉闷的爆炸声,突然,厚厚的积雪间跳出一个黑点,黑点瞬间在距离雪面一尺左右的位置发生了爆炸,在积雪中拖着沉重的脚步进攻的苏蒙军中顿时响起一阵惨叫声,在爆炸半径数十米的位置内,数十名躺在积雪间官兵的腰腹处不断的涌着血。

随着苏蒙军的进攻,一枚枚地雷被引爆了,这些地雷都是秋天时埋下的,此时它们大都被覆盖于厚厚的积雪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失去了作用,更为准确的来说,现在这些看不见的地雷无疑是更为危险的——既看不到,也无法排除,对于苏蒙军的士兵而言,此时,面对这些地雷,他们唯一能做的恐怕就是祈求上帝的保佑——如果他们相信上帝的话。

精细的绊发线在积雪间纵横交错着,随时都有可能引发成片的地雷爆炸,此时,这些完全掩于积雪中的绊发线与地雷一样,成为阻挡苏蒙军进攻最大的障碍,尽管如此,在指挥员们的督促下,苏蒙军的士兵们还是不顾一切的,在少量的坦克的掩护下,朝着中国人的阵地发起了进攻,而在进攻的时候,他们似乎产生了一种错觉——战争似乎发生了变化!

战壕是空的!

中国人的第一道战壕竟然是空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国人已经将战壕里的守军撤离了,只留下少量的观测员,用于引导炮击,而现在,那些观测员亦不知逃到了那里。

中国人修建的战壕又深又窄,小小的梯子靠在两侧的战壕壁上,每隔三四步就有有一个机枪巢,在过去,这些防线和机枪曾是苏蒙军战士的噩梦——每攻克一道战壕,苏蒙军都需要付出十倍甚至十几倍的代价,但是现在,当他们承受着地雷带来的杀伤之后,却轻易的进入到中国人的防线之中。

“中国人去那儿了?”

在疑问中,尤达耶夫大尉看着空无一人的战壕,在他的身边,t26坦克正在越过中国人的战壕,向前驶去,而更多的战士则跟随着坦克,继续向前进攻着,

“我们在这里修整一会!”

大尉看着整洁的战壕,在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他试图从战壕中寻找一丝珠丝马迹,但让他失望的是,战壕中中国人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可供参考的东西。

上午十点,当中国人的航空队对曾属于他们的阵地实施轰炸的时候,在明媚的阳光中,滚滚的硝烟与战场上弥漫着,此时即便是最无知的军人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中国人消失了!就像是从不曾存在一般。

他们在什么地方?

就在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几名战士押着一名俘虏,匆匆的赶到了第52步兵师的师部,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内,情报军官就开始对这名被打的鼻青脸肿的俘虏进行了审问。

“你所在的部队番号是什么?”

伊万。诺达耶夫用尽可能礼貌的口吻询问道。

作为一名内务部的军官,他曾参加过无数次的审问,但在他看来,这些中国人无疑都是“硬骨头”,简单的酷刑并没有太多的意义。

站在旁的穿着苏军军装的亚洲人模样的翻译立即将他的话重复了一遍。

“赵恩扬,华北集群陆军下士……”

又是一个简单的没有任何意义回答,几乎是在他作出这个回答的时候,一旁的翻译的眉头便猛的一皱,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他参与过上百次这样的审问,除去名字与军衔之外,所有人的回答显得都是一致的。

“我的士兵号是……嗯”

不待赵恩扬把话说完,他的嗓间就发出了一声痛哼,被固定在钢椅上双臂处的钢丝绳猛的收紧了。

“我知道,你们每一个人都接受过战俘训练,也许,你们可以承受一些刑讯,但是相信我,最终你们一定会开口的!”

伊万默默的点着一根香烟,他吐着烟雾看着慢慢收紧的钢丝绳。

“作为军人,你应该知道,只要条件合适,任何工具都可以切断人的四肢,比如说,现在,你的手臂正在死亡,正一点点的死亡……”

在他说话的时候,钢椅身后的内务部队的士兵正在不断的转组齿轮组,随着齿轮组的转动,捆着赵恩扬手臂的钢丝绳不断的收紧着,随着钢丝绳的收紧,甚至可以清楚的看到,钢丝绳的下方皮肤开始渗出了一丝血液。

“现在,你应该开始感觉到,自己手臂变得麻木,慢慢的你会失去感觉,无法意识到手臂的存在,是吗?”

汗水,在翻译不断的将伊万的话用流利的汉语道出的时候,满面痛苦之色的赵恩扬却把视线投向了那个翻译,他有一种直觉,这个翻译和自己一样,都是中国人,不,他和自己人绝不一样。

“你是中国人吧!”

忍受着双臂处的剧痛,赵恩扬反问道,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轻蔑。

“……”

沉默,面对军人的反问,翻译选择了沉默。

“我是中国人!”

在汗水不断的从额上冒出的时候,赵恩扬加重了这句话,他的眼睛盯着面前的不愿意与自己对视的翻译,又一次重复着这句话。

“我是一名中**人……”

我是一名中**人,我宣誓用我的生命去保卫我的祖国……一遍又一遍的在内心里重复着属于军人的誓言,在手臂麻木而没有感觉的时候,他甚至都没有去看已紧入血肉的钢丝绳,但是剧痛还是让泪水不时的顺着他的脸膛滑落下来。

“我叫赵恩扬,中华民国华北集团军群陆军下士……”

不断的重复着,重复着。就像是对自己的催眠一般,在这种催眠之中,陆军下士的手臂被一点点的绞压着。

眼前的这一幕让一旁的翻译默默的移开自己的视线,尽管已经习惯了这一切,但是他依然感觉到自己的目中似乎有一些水迹在晃荡着,一种不安在他的心中弥漫着。

但是他仍然不断的翻译着伊万的审训,尽管,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咯肢……”

伴着骨头的断裂声,战士的双臂终于断裂了,惨叫声中,一直进行着自我催眠的战士昏迷了过去,眼前的这一幕,让伊万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看着昏迷的中国士兵,看着那双被钢丝绳“锯断”的已经变成紫黑色的手臂,只无奈的说道了一句。

“给他止血,再换一种方法!”

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得到情报,这是司令部的要求。

“伊万同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穿着苏俄军装的亚洲人用冷淡的口吻说道,看着手臂处不断涌着血的战士,他的心底微微刺痛着,这些军人是他的同胞。

“他们连死都不怕,还会怕这些酷刑吗?”

他们不了解中国人,不了解东方人的心理,当他们选择死亡的时候,没有任何酷刑能够让他们招供,尽管有些人选择了招供,但更多的人却选择了宁死不屈。

“不,冯,相信我,最终,他们一定会招供的,因为,人类的忍受是有一定限度的,也许,是我太过于心急了……”

摇着摇头,伊万用感叹的口气说道。

“不过,你的这些同胞们,他们被资本家的谎言迷惑的太深,也许,我们更多的应该从阶级情感上着用,一边用酷刑一面诱使他们招供,但是……”

但是我现在没有那个时间!

是的,前线的战况导致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像过去一样,慢慢的审问这些战俘,他必须要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去审问这些战俘。

“我们还有其它的俘虏吗?”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伊万思索片刻,然后命令道。

“把他们的衣服全部趴光,然后扔到雪地中……”

在零下二十度的极寒之中,几名刚刚被俘虏的战士们浑身**的站在雪地上,无不是满面羞愤的大声咆哮着,但是他们遭受的却是更多的羞辱,尽管他们听不懂那些俄国人在说什么,但是对方的嘲笑、戏弄,却让每一个人只觉得一阵阵羞愤。

“妈的,有种杀死老子……”

“有种杀了我!”

“是个爷们就杀了我!”

一遍又一遍的咆哮声中,战士们被冻的意识慢慢的变得有些模糊,一些人甚至冻的跌倒在雪地上,而在他们的咆哮声中,伊万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他们咆哮的声音越高,意味着自己越容易得到情报,作为一名老牌的审问能手,他清楚的知道,这种咆哮往往是崩溃的前兆,而先前的那个的中国士兵,就显得非常冷静,用一种平静的心态去面对那一切,那样的对手才是最难缠的,而现在,在这种**的羞辱中失去了平静的战士,会很快的招供出他所需要的一切。

“你所在的部队番号是什么!”

“新编第7师第21团第3营……”

正如伊万意料的一样,一个小时后,他终于从一个战俘的口中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答案。

“……根据这名俘虏的交行,他们在清晨时分的部队主力即放弃了阵地,开始实施了反攻……”

翻译用平静的声音,将包裹着毛毯的俘虏招供的一切翻译成俄语后,他看着这个浑身瑟瑟发抖的俘虏,目光中忍不住流露出些许轻蔑之色,为什么,你就不能坚持下去呢?他甚至想嘲笑对方,但是他却知道相比于这个俘虏,他根本就没有一点资格嘲笑对方……

第三百五十二章来自史前的巨兽

“重型战车,才是真正的战车之王!”

重型战车,这个名词几乎与“tank”诞生的同时,便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尽管重型战车有着这样,那样的优点,那同样也有着诸多的缺点,什么才是真正的完美的重型战车呢?

厚重的装甲、强大的火力、较快的速度,但似乎没有任何一种重型战车能够完美的实现这三者的完美结合,世界各国的重型战车,似乎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不过对于华北集群装甲部队而言,他们却有一样法宝,曾在邯彰保卫战期间被寄于厚望,但后来却因种种原因其使用受到诸多的限制。

但在华北集群开始编建以装甲旅为核心的战术集群时,重型战车营仍然被定为“突击重锤”而重型战车营的装备26式重型战车,经过数年的改进,几乎已经达到了最完美的状态,26式重战是一款强大的装甲怪兽,战斗全重高达32吨,配备着从引进德国技术生产88公厘高射炮改进而成的战车炮,他的炮塔正面拥有厚度超过l20公厘的装甲,相对“薄弱”的车首亦拥有i00公公厘的装甲,尽管他披挂了厚重的装甲,但却依然拥有高达58公里的最高时速,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它都堪称为机械工程上的奇迹,一个完美的结合了装甲、火力与速度的重型战车。

没有任何火炮可以击穿他的装甲,而依托德国技术制造的战车炮和光学瞄准系统更使得它可以准确击中2公里外的目标,而他的速度甚至远远超过26式轻战车,这一切使得其在进攻中呈势不可挡之势,谁能抵挡这种完美的战争机器?什么武器可以击毁它?

在弥漫着滚滚浓烟的战场上,尼古拉少尉指挥的那门反坦克炮被敌人击中,炮组成员非死即伤,而在他的身边,几百名战士,依然顽强的准备着下一场战斗,就在这时,在硝烟中。一辆从未来见过坦克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之中,与其它的战车不同,它的炮塔就像是被切开的鸡蛋一般,粗大且修长的炮管直直的瞄准着前方,当它从被击毁的中国坦克边通过时,那辆中国坦克就如同玩具一般。

“重型坦克!”

下意识的,尼古拉少尉的心里冒出这么一个词汇,在红场阅兵上电影中,曾存在过重型坦克,但是阅兵场上的重型战车,却远不法同中国人的重型战车更具震撼性。

此时这辆出现在战场上重型坦克,就像压路机那样从他们的反坦克障碍上碾过,尽管那些反坦克障碍给他造成了一些困扰,但是他仍然缓慢的朝着前方推进,同时它仍在用它的大口径火炮轰击着苏军的阵地。

这是中国人的重型战车!

在过去的几天间,中国人的重型战车成为整个战线上的一个无敌的传说,为了击毁他们,炮兵、坦克兵几乎使用了一切武器,但无论附出多大的代价都无法阻挡他们的进攻。而现在,一辆重型战车,却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在另一边第75摩步团第三连的连长诺亚克,带领着十来个人朝那辆钢铁巨兽逼近,他们携带着汽油弹。一挺大口径机枪为他们提供掩护,但子弹在敌坦克的装甲板上像豌豆那样弹飞了。

尼古拉看到一名中士跳了起来,有一个战士紧跟在他身后,他们朝着敌人的坦克冲去,完全不顾对方步兵的机枪和坦克机枪火力。泥土和灰尘在他们面前飞溅,但他们设法到达了敌坦克机枪射界的死角。他们把一些手榴弹绑在一起,做成两个重型**。那个中士先投出了**,紧接着另一个战士也扔了出去。就在他们趴下身子的同时,一道闪光,一声巨响,在剧烈的爆炸中弹片四散飞溅。

在爆炸的硝烟散去的时候,人们却惊讶的看到,重型坦克完全没有一丝损坏,他的炮塔依然旋转着,并瞄准了进逼的敌人,用火炮边的并列机枪扫射着,将两名战士打倒在地

就像捕杀史前巨兽的猎人,诺亚克少尉的人端着步枪和机枪,趴在那辆重型坦克的四周,不断的用集束手榴弹,试图摧毁那辆缓缓于障碍中前进的史前巨兽,而这个史前巨兽并不是孤独,它的身边还有“狼群”作为保护,在诺亚克少尉率领着战士们“围捕”它的时候,群狼开始行军了起来。

“烟雾弹!”

诺亚克大声喊叫道,战士们在他的指示中,将烟雾弹甩向中国坦克的后方,在隔离中国步兵的视线。

“快!干掉他!”

在中国步兵的视线被遮挡的时候,诺亚克少尉咆哮着大声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