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河血(无语)-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根本就插不得手,再则相比于军装,军火的利润更大!
面对董事长的诧异,边际远,这个天津知名商人边守靖的本家却是苦笑了笑,一开始他也不相信,可到后来他却是不得不信。
“董事长,这看这件军装!这是那家洋行供给的军装。”
从包中取出一套军装放到茶几上,虽说还未展开,可不过是搭手一摸、扫一眼针脚做工,章瑞庭就知道这下怕是碰到对手了。
“不是东北军的衣款?”
看着展开的军装,看起来倒是和驻天津的那些美国陆战队的军装有点相似,和过去东北军用的日本款的军装截然不同。
“董事长,还是您见识广,一眼就看出来是美国式,可不就是美国式吗?”
轻拍董事长个马屁,坐在沙发上的边际远的面上却见不着一丝喜色,这一趟北平之行,算是让他彻底的死了心,甚至绝了望。
“一套多少钱?”
“两块!”
吐出这两字时,边际远面呈一副死灰之色。
“什么!”
双眼猛的一睁,章瑞庭惊讶的看着边际远。
“你确定是这个价?”
“没错,我也问过几次,就是这个价,听说,这个价钱还是洋行大班亲自和张主任谈出来的结果!两块钱一套!”
“不可能,不可能会这么便宜,美国人不是日本人,他们肯定不会做亏本买卖……”
喃语间望着几上的那套军装,紧皱着眉头章瑞庭全是一副凝神思索之色,在各国洋行中,亏本做生意的只有日本人,就像这几年日本人在华低价倾销人造丝、棉纱一般,他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挤垮竞争对手,但那是因为日本人有政府补贴,可美国人不一样,美国人……
“是美国洋行!”
虽是不忍心,但边际远还是如实的汇报道。
“是租界里的美和洋行,老板马德勋是美国人,原本他的洋行都快要倒闭了,谁知道……他却不知从那弄到一批美国的旧军装,所以才……”
叹口气,边际远的脸色显得很不自然,若是没有军装生意这恒聚德的日子也就算是到头了,甚至就连北洋纱厂也到头了,现在之所以能董事长在那苦撑着北洋纱厂,还不是因为有恒聚德在那撑着,可若是现在连军装生意都丢了……
“马德勋、美国洋行……”
反复念叨着这几个名词,章瑞庭站起身来,来回在宽敞的客厅内踱着步子,神情不时的变幻着,似乎是琢磨着什么,章家客厅随之陷入沉寂之中。
良久,章瑞庭方才开口说道。
“看来,这东北军的生意是到头了!”
此时章瑞庭的语间尽是苦涩之意,见董事长这副样子,边际远连忙出声安慰道。
“董事长,公署那边不过才采购几万套军装,他们能有多少旧军装,咱们恒聚德以后还有机会。”
这话虽看似在安慰着章瑞庭,可语间却没有一丝的底气,边际远自己都知道,这几万套军装不过只是开始罢了。看着边际远这位子侄辈的后生,听着他的安慰,章瑞庭摇摇头。
“你也知道,这话也就是说说罢了,若是他马德勋只有几万套旧军装,又岂会去见张汉卿?”
自嘲的笑着没想到自己竟然让一洋人抄了后路的章瑞庭长叹口气,然后如心死般的说道。
“你明天去和诚孚公司联系一下,和他们谈谈出售北洋纱厂的事情,价格低点没关系,还是那句话,宁可少卖钱,也不能把工厂卖给外国人,更不能卖给日本人……”
说出这句话时,章瑞庭像是在这一瞬间苍老了许多,和大多数商人一样,章瑞庭同样深受“实业救国”理论的影响,多年来一心想把民族工业做大做强,否则也不会在张汉卿的支持下,独资接办了已近亏损多年的北洋纱厂,而现在想着要放弃这一梦想的章瑞庭在道出这番话后,闭上双目,数滴老泪却是不自主的自眼间滑落下来……
第二百一十章新忧
五月初的阳光明媚。
在邯郸新市区专员公署11楼的专员办公室内,如同往常一样,管明棠等人正在处理着战争有关的事务。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从去年邯彰保卫战结束之后,整个第六战区几乎没有再爆发大规模的战斗,只是偶尔的有一些小规模的“冲突”但是作为第六战区大脑的专员公园内的这间办公室,却从没有远离战争,正面战场的防御、敌后战场的渗透与控制,把这间办公室变成了处理战争中发生的各种事情的指挥所,而战争在这里似乎成了每日必须处理的日常事务。
坐在沙发里抽着烟,管明棠的两眼望着办公桌上的一份报告,战区司令部民政长李璜和集团军参谋长王庚坐在两侧的沙发上。王庚正在就加强北部、东部防线的事情向管明棠作汇报,他的声音有些沙哑,而两眼现出血丝,看得出来,繁重的参谋部的日常工作使得他不知煞过了多少不眠之夜。
相比于其它任何战区,第六战区参谋部的工作无疑是最为繁重的,他不仅要负责战区内的军事事物,同样还需要负责协调部署东北、山东以及河北等地沦陷区敌后部队,同时,还必须同山西、河南、江苏等地**部队协调行动,繁重的工作几乎完全压到他一个人的肩膀上。
“四个月前,第一批从苏联运出的可以武装三个师的军火,便已在香港、广州靠岸,目前武汉方面,已经武装了十五个苏械师,同时,苏联亦提供了超过300架战斗机,并派出了大量的飞行员,如组织武汉防御的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有一个前提,我们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日军进攻武汉的脚步,拖至明年年初,至少是今年年底……”
在王庚汇报时,管明棠的脸上尽是沉思之色,相比于历史上的苏援,现在的苏援无疑更加的迅速,而且数量更为庞大,在过去的四个月中,苏俄向中国交付了多达十万支步枪、上万支轻重机枪、近800门各型火炮以及数万吨弹药,中央利用这些军火整编了15个苏械师。
利用苏援整编苏械师、甚至划定苏械战区都是以十六集团军司令部提出的建议,以保障部队或者战区的后勤保障,而中央则采纳了这一建议,毕竟根据两国达成的协议,在未来的几年内,苏联将向中国提供数亿元的贷款,以用于购买苏联武器,而按照中央的计划,到年底,将以整理师为标准整编30个苏械师。
如果这一计划实现的话,到年末,中央直属部队将由30个德械师、30个苏械师组成,以其战斗力完全可以确保华中不失,而唯一的前提就是,日军绝不能占领南京,进而向武汉推进。
“7个月!”
喷吐着烟雾,管明棠掸了掸烟灰,插言说道: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要为华中战场赢得7个月的时间,只要赢得了这7个月,明年,也许中央就有可能发起反攻!”
反攻,在目前的十六集团军甚至直至武汉内部,早已形成了一种共识——两年内中国可以实施反攻,当然唯一的前提就是——苏援如期到达,按照斯大林的承诺以及两国的协议,苏联将在三年内按苏军编制配备向中国提供60个师的装备,而若以整理师的标准,却可以调整为120甚至180个师,就像目前整编的30个苏械师,就是以苏联提供的十个师的武器加以调整后整编而成。
但,苏联有可以按照协议规定向中国提供60个师的装备吗?这是一个问题,就像一个星期前,苏联方面就提出欧洲海运成本过高,希望中国加快新疆铁路的修建工作,以便效率更高的向中国提供武器。
斯大林按的是什么心思?从调查局破译的情报来看,固然,斯大林是计划通过铁路向中国提供武器,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希望看到中国尽可能快的修成铁路。
“反攻?”
笑了笑,管明棠点头说道。
“也许吧,但唯一的前提就是局势能够稳定下来,朝着于我们有力的方面转变,而不是不利的方向!”
局势!
或许,这正是管明棠最得意的地方——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局,首先是华北战线的稳定,其次是南方战线的拖延,甚至直到现在,日军都没能抽调多余的兵力去占领广州,各战线的顽强抵抗,使得战线限入了僵持。
“捉襟见肘,可以用这个来形容目前于的日本,战前日军陆军共有17个师团,去“77事变”后,日军动员组建了l0个特设师团,同时又组建了7个新建师团,目前34个师团中,有13个用于华北,u个用于苏浙,9个部署于东北,而日本本土,仅只有一个师团,目前日本虽然正在组建第33…4l共十个师团,但是却无法提供足够的武器,新建的十个师团,火炮甚至采用架退的明治3l式火炮,至少在十二月之前,新设十个师团是不可能投入战场……”
听到王庚在那里提到日军兵力的捉襟见肘,管明棠只是微微一笑,日本战力强,但持续战争潜力不足,它的国土小,人口少,兵员不足,资源贫乏,经不起长期消耗,这正是当初南京方面决定在上海大打出手的原因之一,迫使日本分兵两处,从而化解其优势,避免了日军集中优势兵力,从华北一路南下。
现在两线作战的日军,比历史上更早的陷入捉襟见肘的地步,兵力严重不足的他们,于两各战线皆无法形成优势,而这完全得益于自己的努力,想到这,管明棠的笑容中露出些许得意,在历史上,华北战场的失败导致了日军得又从华北腾出手,将十数万精锐调往华东,但在这里,他们却必须把更多的兵力投入华北。
“不过也不能不防,毕竟日本动员效率高于我国,且现在日本已进入战时体系,其工业完全可以提供足够武器,若有不足亦可通过国际采购加以解决,因此,第31…4l十个师团的生力军,无论是投入华北,亦或是华东,都将形成局势优势,从而纽转战局,所以,参谋部考虑加强防御兵力,加强炮兵及高射炮兵,储备粮食弹药,如果有可能的话,除将预备军扩充至20个师之外,另外是否可组建战区国民自卫军……”
“组建战区国民自卫军?”
眉头微跳,管明棠知道国民自卫军是战区司令部制定的计划,其与骨干民团相当,每县皆设一旅国民自卫军,其平时务工或务工,每天集训三个小时,每周集训一天,自卫军既是战区兵力补充的根本,在必要时,又可防御地方。
“对,若是组建战区国民自卫军,我们至少可以多出万人的预备队,加上集团军、预备军,即便是日军将新建师团投入华北,我军在兵力上依然可以形成l8比l的优势……”
。
“幼椿,现在组建自卫军的时机成熟吗?”
扭头看着李璜,管明棠笑着问道,他是战区的民政长官,这件事自己自然需要问他。
“组建自卫军,在时机上到也成熟,毕竟,战区民团已经编成了近半年,只是政治上……”
政治,这正是李璜需要考虑的事情,无论如何,战区还是“国家”的一个战区,有许多事情,必须考虑到政治层面的影响。
“先不要考虑这个问题,民团都组织这么长时间,开战到现在,中央没给战区补充过一个壮丁,咱们只能在战区内想办法,现在也是时候成立自卫军了,还有咱们在山东不是还有一个纵队吗?”
心思有必要成立自卫军,管明棠便随口反问道。山东敌后纵队是去年山东沦陷后,预备军分六批向山东派出了三个师,目前于山东敌后作战的三个师膨胀为拥有107个团的“超级师”当然那些团大都只有一些轻武器,至多装备一些迫击炮。
虽说山东敌后纵队的装备差,但是在另一方面,现在作为沦陷区的山东却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未落入其它人之手。
“山东敌后纵队只大都只装备轻武器,只能像现在一样,对津浦路、胶济路实施破交战,大约可以牵制两个师团的日军。”
“哲勤,如果投入山东敌后纵队的话,会不会暴露战区在敌后的部署?”
一听要动用山东敌后纵队,李璜连忙反问道,敌后纵队是战区的一记“暗棋”河北的敌后部队大都是当初部队撤退时留于河北的,战区仅只能“协调”指挥,而山东敌后纵队却是预备军直接发展的,直接接受参谋部的指挥,但中央从未同意第六战区进入山东。
“暴露……”
沉吟片刻,管明棠把视线投向王庚,以征求他的意思。
“嗯……司令,山东敌后纵队的编制只存在于战区司令部内,他们还是隶属山东敌后游击司令部,受山东省代省长的指挥,而不是战区司令部!”
王庚的回答让管明棠笑了笑,突然他的脸色稍变,严肃的说道。
“那么好吧,那咱们进入下一个议程吧!”
第二百一十一章决定
“现在进行下一个议题吧!”
在话音落下的时候,管明棠已经开打了桌面上的文件,这份文件是由参谋部递交的,至于文件的内容,并不复杂,尽管它有上万字组织成,但实际上归根结底只有四个字——
轰炸东京!
“从这份文件上来看,轰炸东京是可行的,而且是可以实施的,对吗?”
不用问,管明棠都知道答案,因早在两年前,航空研究所便开始有针对性的研制了“远程邮政机”实际上也就是“yh—l”它是世界上航程最远的轰炸机,在经过多次改进之后,尽管重量有所增加,他仍然可以携带l000公斤**飞行5800公里,在航程上是可以满足轰炸东京需要的。
也正因如此,管明棠的心底才没有任何疑问,而唯一的疑问就是……
在管明棠又一次提到“轰炸东京”时,李璜的视线不时的移向那份机要文件,作为战区的民政官,他是管明棠的副手,负责战区内的民政事宜,实际上也就是没有头衔的“省长”或者说“专员mvp果战区有这个建制的话,而他之所以参加这次三人会议,是因为三人会议的最终决定,不仅仅只涉及到军事问题,同样也涉及到战区内一千七百余万民众的生活,或者说,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随着航空队的**落在东京,届时东京势必会对战区展开全方面的报复,势必将影响战区内民众的生活,而身为民政官,他需要承担太多的事物,难民的救助、军粮的筹措、兵员的补充等等,诸多的事物都压在他的身上,而这一切……
都是由轰炸东京所引起的,而轰炸东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泄愤?当然不是,的确,落在东京的**确实等于狠狠的抽了日本一个耳光,而我们所要的,就是要让日本人愤怒,要让日军对第六战区实施进攻!”
“现在,我们必须要守住南京,南京就是通往华中的一根钉子,只要我们牢牢的钉死在那,日军就不可能进入华中,而想要守住南京,我们就必须有所行动……”
想到多天前的争执,李璜知道,现在,所谓的“华北反攻”表面上是为了收复失地,但实际却是为了配合南京保卫战,尽可能的调动华东日军,迫使华东日军调往华北,实际上,说白就是“围魏救赵”。
“尽管现在,我们我们空军与日本空军相比数量还差得远,但我们在质量上处于绝对优势,鹰l式战机对96式战机形成全面优势,所以直到现在,我军可基本掌握华北空权……”
在王庚作着汇报的时候,茶几上已经铺开了一幅大型地图。
“目前各防线经过半年的修建、加固,已经形成六处要塞群各要塞群均以一座双联305公厘26式装甲炮塔提供直接重火力支援………”
拿着手中的照片,管明棠看了一眼照片上的铺有伪装网的装甲炮塔,所谓的装甲炮塔是由德国提供的一战时期的军舰炮塔、舰炮图纸,在德国工程师的指导下制造,目前已经制成了8座,其中两座计划部署于连云港,以用于加强连云港海防。
历史的变化,改变了很多事情,正如现在日军无法抽调那怕一个师团去占领广州一样,其亦无法抽调部队占领连云港,连云港依然在中国的控制之中,由于正规军俱部署于徐州一带,目前其是由连云市组织的苏北游击队的l0个总队负责防御。在连云港,这些装甲炮塔用于海防,而在这里却是用作防御作战中的远程火力支援。
过去的半年间,几乎是在邯彰保卫战结束之后,参谋部便不计代价的坚固防御工事,日军想要越过在要塞区为核心的半要塞化防御,必将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战区的自身防御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以六处要塞群为核心,配以大量永备工事,有十二个师实施防御就已经很够了,预计,日军欲攻克我们的防线,至少需要投入十五个师团!这样的话,我们至少可以抽出了十个师又四个特种旅,约二十万兵力实施华北反攻!”
听着王庚的讲述,管明棠点了点头,二十万只是初期数字,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进一步动员部队,以民团作为主力防御防线,这样可以抽调十个师作为战略预备队。而按照华北反攻计划,在计划的第三阶段,战区总共出击部队将超过50万,如果说去年保卫战时,自己曾为邯彰的人力不足而发愁,那么现在,就整个战区而言,却多出了数十万可供征召的壮丁,且大都已经完成基本训练。
“华北反攻的战役目标是在轰炸东京后,在日军尚未完成进攻准备前,对其发起进攻,从而达到重剑日军,迫使日军将华东部队调往华北,以解南京之围,但……”
话声稍沉,管明棠看着王庚说道。
“这并不反攻的战略目的,这次的战略表面上是为了解南京之围,但在另一方面,我们的战略目标非常简单,就是争取通过这一战,实现第六战区,与山东敌后根据地连成片,建立与连云港相连接的走廊地带,从而使我战区获得出海口,”
出海口,无论是战前对连云港的“投资”亦或是现在对连云港的关注,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出海口,只有获得出海口,第六战区才能真正拥有未来,或者说拥有未来的希望——进攻日本本土的希望,现在的连云港,码头、船厂都在建设中,尽管规模不大,但却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中国的海军将再一次从连云港。
建设海军与陆军不同,建设海军需要时间,需要时间建造军舰,需要时间培训海军军官,即便是从现在着手,没有十年之功,恐怕也很难建立一支能够出海与日本海军作战的舰队,但在另一方面,建设这支海军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为了同日本海军作战,而是为数年后收复东北,直至登陆日本作准备。
收复东北需要海军封锁渤海湾,需要船队将陆军部队运至辽宁,以缩短战线,甚至需要舰队把陆军部队运往朝鲜,对关东军形成多面夹击之势,而未来登陆日本本土,更离不开舰队,离不开海军。
在这个时空中,中国绝不能像另一时空中那样,几乎未对日本进行任何追究,而若想让日本付出代价,就必须登陆日本,否则,也许日本会如另一个时空中一般,轻易逃脱制裁,甚至在未来成为美国平衡亚洲的一个筹码,但不占领日本,就不可能获得发言权。
“出海口关系到,我们在美国定购的价值超过7。5亿美元的机器设备是否能够运抵国内,而这些设备,同样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赢得抗战,因此,无论如何,出海口都是必须确保的!”
“司令,在战役进入第三阶段之后,沿海的防御,我们考虑以连云港为核心加以防御。”
点头赞同时,王庚继续汇报。
“我们计划在第三阶段完成后,向连云港一带增派三个师,同时对苏北游击纵队加以整编,预计界时连云港一带防御兵力将达n8万左右………”
“我看可以……”
将烟蒂按灭于烟灰缸内,管明棠点头说道。
“另外,除了第三战斗机联队调往连云港外,我看可以把第一攻击机联队调往连云港,毕竟岸防炮并不能阻挡所有的海上威胁。”
“这件事就这么办了,下面谈谈南京战场的情况吧……”
在作出安排之后,管明棠对王庚说道,至少在华北反攻之前,南京战场还是最令人关注的地方。
接下来,王庚又将日前南京城内外目前仍然在守城部队控制的地区于地图上——指给管明棠和李璜,随后又将浦口一带**防御部署情况加以报告,当然自然也免不了邯彰对新一军补充新兵计划、长江防御计划、后勤补给工作等择要作了汇报。
最后,在一番详细的介绍之后,王庚又刻意补充道。
“最近,我们派往浦口的联络处汇报了一个情报……”
“什么情报?”
“为支援新一军防守南京,我们将新组建的炮十团调往浦口,与炮一团编成**第三炮兵旅,所以,有些人意见很大……”
“意见很大?”
“他们觉得,咱们邯彰都是把好武器留给自己用,别的战区想要一门大炮都没有,至多也就是拿一些缴获的日制山野炮和迫击炮打发要饭的……”
“打发要饭的……”
王庚的话让管明棠一愣,因为扩军急需榴弹炮以及野炮,受限于产能,北方公司除向中央提供了l2门155榴弹炮外,几乎未提供其它武器,第二战区的李宗仁就曾多次希望自己能够向第二战区提供一些火炮,最后他只得到了l6门日制野炮和一百多门迫击炮。看来是有人眼红自己啊!
想了想,想到现在日军正在向临沂一带发起进攻,徐州保卫战正在进行中,管明棠便点头说道。
“现在,咱们还离不开他们,支援南京还要从他们的地盘上过。嗯,派人同他们协调一下,可以向他们提供新式野炮,和过去一样用物资交换,矿物、农产品都行,实在不行,就是壮丁也行!毕竟,咱们也需要劳动力嘛!”
第二百一十二章战临沂
清晨的阳光下,日军的战车隆隆驶来,引导着步兵向守卫临沂的第三军团阵地发起了连续冲击。前面的被打倒了,后面的继续向前冲。第三军团大炮少,但手榴弹多,每人都背了一箱手榴弹上阵地,预先将弹盖打开,待敌人攻到阵前,一齐从掩体内钻出,将成束的手榴弹投向敌人……
在被硝烟笼罩着的战壕内,拿着毛瑟手枪的军官双眼通红的盯着慢慢朝着阵地逼近的日军战车,狠狠的啐了口唾沫,他朝着战壕内躲避炮击的弟兄们看了一眼。
“铁王八”
在炮声中,他的手指着远处的日军战车说道。
“那玩意不炸掉,咱们一定宁不住这,旁的话不说了,抽生死签”
手里抓着一把火柴杆儿,军官凝视着面前的战士们,往常这时候,都是抽生死签,这用火柴杆做的签,在过去的几天里,不知被兄弟们抽过了多少次。
“连长,还抽个啥生死签,不就是几个铁王八嘛,是他爷们的,自己站出来,炸了这些王八羔子,”
站出来的是个满面皱纹的老兵,他一边说,一边把旱烟袋的烟袋锅子朝烟草袋里捅着,这会又有几个人站了出来,军官看着面前的几人,只是默默的点点头。
“二棍子,你几个给我手榴弹系上了”
在装好烟袋的时候,老兵吩咐了一声,便自顾自的吸起了烟来,尽管炮弹不住的落下来,但老兵还是坐在那“叭叭”的吸着烟,直到军官喊了声。
“是时候了”
老兵这才站起来,将捆好的集束手榴弹抱在怀里,军官认真的盯视着面前的老兵,好一会才说道。
“老烟袋,有啥要说的不?”
老烟袋是老兵的外号,甚至在军官来当连长的时候,老烟袋就是连里的兵了。
“还说个啥,还是那句话,等打赢了小鬼子,给俺烧两张纸就行了”
说罢,老兵便依着战壕,先朝前方观察一会,待观察片刻后,他猛的一下便冲出战壕,人刚一冲出战壕,便趴在被炸松的浮土上向着前滚了几个滚,然后便滚进了一个弹坑内,在老兵作出榜样跳出战壕的时候,又有几个兄弟抱手榴弹跃出战壕,或是滚进弹坑或是趴在地上,在他们一点点的朝前跃进时,军官的双眼死死的盯着越来越近的敌人,在日军战车到了距离战壕还有百米左右时,顶着战车上的机枪扫射的弹雨,他猛的吼喊道。
“打”
在一阵弹雨中,伴随战车进攻的日本步兵的攻势随之一滞,在战场上,那几个怀抱着集束手榴弹战士不时的爬过弹坑,朝着日军战车逼近,这时一辆日军战车似乎发现了敢死队员,机枪开始朝着他们扫射过去。在一阵子弹扫起的尘土中,一名怀抱着手榴弹的战士趴在那不动了。
“小心,老……”
军官的话音未落,老兵的身边扬起一片弹柱,人趴在那不动了,就在军官挥着手,准备再次组织敢死队的时候,却看到战车侧前数米外,原本趴着的如死尸的老兵猛的站了起来。
“成……”
不等军官喊出声,老兵的身体猛的一顿,伴随战车进攻的日本步兵发现了他,数发子弹击中了他的身体,血从胸前涌了出来,人便倒了下去,倒下去的老兵无力的看着被硝烟笼罩的天空,在他的耳边传来了战车履带的哗啦声,猛的像是回光反照似的,原本没有气力的老兵突然站了起来,而战车就在他的眼前,在拉响手榴弹的时候,老兵朝着战车前进的方向仰躺着,在战车压过老兵的身体瞬间,伴着剧烈的爆炸,原本朝着战壕扫射的战车被硝烟吞噬了。
恶战几乎是从太阳刚一出来,就没有停止的意思,在阵地上两军反复进退,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到了上午时,在阵地上布满了遗尸,密集的破碎的尸体散布在阵地的周围,甚至分不出所以然来,或许只有从军装的颜色上加以区别,黄军装尸体是日军的,灰军装尸体是中国守军的,至于那些凌碎的尸体碎块,却早就无从分辨。
激战了整整一天,第三军团因无战防炮,难以抵挡在战车的掩护下进攻的日军,白塔、沙岭、太平等地先后失守,日军逼近了临沂。
临沂危在旦夕。
整个临沂都被战火和硝烟掩盖。
日军一个炮兵阵地上,士兵们早已经脱下了外面的军装,身穿白色的衬衣,不停地向火炮装填炮弹。刚填上一发,就转身去搬下一发,一个个累得汗流夹背,甚至偶尔的因为装弹过快,士兵的手臂被灼热的炮管烫伤,但他们仍然拼命装弹、开炮。
站在军团指挥所门外,庞炳勋已经可以清晰地听到前方战场上的枪声,甚至可以听到喊杀声了。他身上穿着一件与普通士兵相同的灰布军装,胸前尽管挂着望远镜,但他没有用它,凭着战场经历,他能看到此时战场厮杀的激烈场面。
以第三军团1。3万人防守临沂,能守住吗?
在庞炳勋的心里,他一点底都没有,可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守在这,守不住临沂,就守不住徐州,徐州一失,整个苏北都将沦陷,甚至……想到在南京坚守的新一军,一但苏北沦陷,新一军就将成为被四面包围的孤军,到那时,他庞炳勋就是中国的罪人
这个罪他,他不能当,也不愿意当,而在另一方面,他希望能通过这场国战,向天下人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庞炳勋不是那个倒来倒去的家伙,那是打内战,打国战,他能……
“咣”
一发炮弹在学校墙外爆炸,院墙旋即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