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河血(无语)-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交枪不交枪的我不知道,可我知道,若是交了枪,就给了帽子,这样的官府,是肯定信不得的,到时候这民团,办和没办还是一个样……”
收起烟袋,来明昌站起身来,瞧着屋子里的小辈吩咐这
“俊闲,你在省城读过书,这几天,你去趟邯郸,探拽风声,俊才,你带着几个弟兄到周围打听一下,看看其它和子都是咋办的,还有,咱们来家,交不交枪,就看他宋老七,若是他宋老七就那么交了枪,咱来家,就……”
话声一压,来明昌的目中闪过一道精光,随后人便一瘤一拐的走出了屋,他这条腿和宋老七的硬肚会火拼时留下k旧伤。
是夜,彰德县政府后院,李桂德在堂厅便装坐着,一4三十几岁的瞧起来到是有几分书生气的人,一进门就给他竹了个长躬。
“见过李县长!”
虚让一让,李桂德却是几分亲近的说道:
“瞧你,四少爷,你这客气的,本乡本土的,也不是外人。快,四少爷请座!”
来人正是这彰德最大的枪会会首宋老七家的四少爷,这位四少爷多年前曾在省城读过书,可以说是宋家的军师。
“四少爷,不知宋老爷最近身体可安好!”
宋鸣川坐下后,则恭敬的说道:
“李县长,托您的福,我爹他老人家身体还成,每天起来了,还要耍几套拳,那身子骨,就是我也赶不上他,这不这次来,他还托我代他向县长请安。”
说话的功夫,宋鸣川已经将一个信封放到桌上推了过去。
瞧着那信封,估计有千元左右,李桂德脸上的笑容更浓
了。
“宋老爷呀,就是太客气了!”
既然礼到了,李桂德便抿了口茶说道。
“四少爷,我知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咱们都是熟人了,有什么事,您就直说吧。”
和李县长前后打了这么些年的交道,宋鸣川便赶紧说道
“李县长,其实这次我的来意,您也知道,这不,邯彰专区初成,这不是又要办民团,又要枪会交枪、散会吗?这次让我专程来,是想请教李县长这个消息……”
看看他,李桂德当下拉长声调道。
“哦?是什么消息?”
宋鸣川察言观色地将椅子向前挪挪,看着李桂德说道。
“听说,这次,那位管专员,可是下了狠劲,若是那家不交枪,他可是准备派兵进剿,不知这个消息准吗?”
微微一笑,站起身来,李桂德不咸不淡说道。
“噢,你问这事呀,这个消息我也听说了,这年初,省政府不还要派兵进剿嘛!”
李桂德的一句话,只让宋鸣川恍然大悟的说道。
“是吗,这下就好了!谢谢李县长!多谢,多谢!”
李桂德又突然哼了一声说道。
“不过嘛,有些事情也说不准。你也知道,这邯彰专m初成,这财税紧张,若是今年秋税再征不上来嘛,到时候,可就真不好说了。”
闻言宋鸣川却应声鞠礼道。
“瞧县长你说的,这税赋为国家大事岂能了耽搁了,请大人放心,今天秋税,一定足额缴纳!李县长公务繁忙,鸣川就不打扰了……”
“四少爷慢走!”
在将宋鸣川送出后院,刚一转身,李桂德脸上的笑容便是一收,脸上带着冷笑的哼了一声。
“先让你们咬个痛快再说……”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八章出发
第338章出发
仲夏的拂晓,空气中已不见了白日的燥热,温度怡人原本正是休息的时候,在邯郸县郊第一军的军营之中,数十盖大灯将操场照的通白。
突然嘹亮的军号声响起,划过寂静的夜空,冲破拂晓的寂静。一时间原本寂静的军营立即随着的军号声沸腾起来,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招呼声,响成一片,尽管显得有些仓促但从营房中冲出来的官兵动作却是杂而不乱,毕竟,相比于许多军队,新一军都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精锐。
立于练兵场上,穿着一袭新军装的韩小开,军容整齐,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木枪壳,那是毛瑟驳壳枪,过去,毛瑟手枪并不装备新一军,不过在去年,军长从南京回来的时候,南京除去补充了四千支步枪外,还补充了一千支毛瑟手枪,这算是给军长一个“交待”,因为南京并没有冲锋枪,甚至不能提供足够的步枪,既便是步枪,也不过是汉式步枪,由此毛瑟手枪成为了新一军基层军官的配枪。
此时他那腰间硕大的枪壳更显得这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的精悍。一出团部他便快步向练兵场走去,此时在可以容纳数千人的练兵场上,部队以营为单位分成多个方队,在韩小武到达四营的方阵后,值星连长一声“立正”,面前这支近六百人的方阵,随着一阵脚跟并立声,顿时鸦雀无声。
背持着武器的战士们,神情严肃的端立着,他们的视线投向面前的长官。
值星连长一凌少波,那位一个月前,从北方商学院毕业的补充军官,立即跑步到土台前,向营长报告了人数、科目后,转身命令一声。
“稍息!”
走到方阵面前,韩小武的口令让面前的官兵放松了一些。
仔细地检阅着面前的582名官兵,韩小武沉声说道。
“同志们,国家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我新一军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军队,我们曾于红石岚全歼日军搜索第八联队,缴其联队,曾与数万日军血战长山塔月余而未退一步,今日,我新一军屯兵邯郸,国民奉养我等,我等自当以血回报国民之奉养……”
学着过去营长的说法,韩小武先强调着新一军的荣誉,随着他的话语周围的空气也在激荡和卷动,对此官兵们似乎都习惯了,剿匪,是新一军绥靖地方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还是那句话,战时长官冲在前,弟兄们互相帮衬着,别给咱们新一军的军旗丢脸!敬礼!”
回礼!伴着一阵回礼后,士兵们反倒是乐呵起来了。
“不就是群土匪嘛!”
“可不是,爷们弄这群杂种……”
吆喝着,这些人全未把那些土匪放在眼里,的确,他们有着自己的骄傲,新一军的骨干是不到五千曾战于长山塔的老五八,即便是两万多新兵,那也是经过一年的严格训练,又在太行山一带通过剿灭数十股顽匪沾染了“血腥味”的老兵,对于那些个土匪,他们还真看不上眼。
半个小时过去,在凌晨五时许。团本部的值班员一通讯联络参谋马敬之,气嘘嘘地跑到韩小武跟前。
“韩营长!”
他行了军礼。
“报告韩营长!按团长命令,命令你营立即出发,全营搭乘卡车奔袭。详细情况途中下达。命令到后,要立即行动,特别强调一分钟也不许耽误。现在我和团部通讯排听候你的命令。”
搭乘卡车?这显然是韩小武先前没有想到的,他朝马敬之身后看去,果然,是团部的通讯排,三十几名无线电台员背负着七部电台,携带着手摇发电机站在那,按照新一军的编制,营通讯设备平时以野战有线电话为主,只有在战时才加强无线电步话机,对此他早就习惯了。
“那补充炮兵呢?”
“团长说,这次以营火力为主!”
略一思索,韩小武立即回答马敬之道。
“你马上去报告团长。我先来调动部队。”
“是!”马敬之答应着,立即同身后的电台兵交待了几
句。
而韩小武则转身对站在他身边的值星连长命令道。
“发布命令,全营准备出发。”
值星连长遵命一一发号。
而此时出发的号令声由远近不同的距离和四面不同的方向,此起彼落地交响起来,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新一军下辖两师又一团,除去直属部队留守邯郸之外,其它部队都将从驻地出发。
这或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摩托化行军,从北方公司借调的2100辆卡车搭载着近三万部队,沿着公路朝着各自的目标奔袭而,这得益于二十年代华北大旱时以工代赈修建的华北公路,只不过这公路早已损毁。
当汽车在颠簸的公路上行驶时,韩少武的眉头紧皱,他的视线偶尔投向车窗外,但显然是在思索判断着这个突然的情况。
“这一带的土匪已经剿灭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仅是为数不多的土匪,不是逃就是走,这一次是到那呢?”
直到出发十几分钟后,进一步的命令仍然没有下达,各部队只是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按路线行动,而唯一的特殊之处在于一没有明确的目标命令。
按照之前团部的会议,新一军这次动员是应邯彰行政督察专员的要求,前往彰德一带剿匪,但是对土匪的情报分析却根本就没有送至各营,在出发后送抵来的第一份命令和情报,是他们协助其解除彰德一带的红枪会武装,而在这个命令之外,则有非常清楚的一道口头命令一如遇抵抗可采用军事手段,总之,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收缴武器、逮捕会首、解散枪会。
“可为什么没有剿匪的命令呢?”
反复地在心底思索之后,韩少武肯定地判断着,这也许是为了保密,谁知道,这新一军中有没有枪会的会员,若是泄密的话……坐在驾驶室内,张望着四周的旷野,韩少武口中喃喃地说了句:“除匪不净,遗祸无穷!”
当三十二辆汽车扬尘在在公路上奔驰的时候,一辆摩托车则卷起一阵阵尘土,很快摩托车便行驶到了车队的前头靠边停了下来,随后一个人手中拿着面小红旗,示意车队停下这是团部的派来的通讯兵。
在车队停下之后,摩托车后座的通讯员,立即紧张地跑到韩小武的跟前,左手压着冲锋枪,右手行了军礼手,便从文件包中将一份命令交给剑波。
拆开了命令,韩小武有些急切地看了下命令,脸上呈现出一点紧张的表情。这次他并没有和先前一样,坐在驾驶室内,而是直接跳到货车后面,把营副、参谋、通讯官和四个连长都喊了过来,在车队再一次行军的时候,一张军用地图,已经在弹药箱上摊开了,这份军用地图是军测绘处根据南京下发的军用地图绘制的,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加以完善、修改,可以说得上是彰德一带最为详细的军用地图。
“命令来了!”趴在弹药箱前,韩小武有心焦地说了一声,几名军官便向他围过来。
把命令交给营副王家梁。
“你读一下吧!”
“兹命令:
……根据邯彰行政督察专员之调查……”
在命令的自然是公式化的、模式化的对匪情的分析,当然会匪祸如何伤民,以及政府如何为维持民生,维护社会治安,因此,调动部队进剿匪,这没有任何新意。
“……匪首宋子财,绰号宋老七,集股五千余人,多年横行乡间,勒索民财、大肆烧杀,可谓无恶不作……命你部轻装急袭,以彻底消灭应匪群,此令!
当营副读到“五千人……彻底剿灭”时,众人都能感觉到他的嗓音因急躁而有些颤抖,在座的所有人都以不安的神情看着韩小武,五百对五千,这也太……悬殊太大了吧!
“营长,有点悬啊!”
“所以,咱们一分钟也不能耽误。”
虽然努力镇静,但韩小武的脸上总显露出有点担心和不
安。
“车队要加快速度,咱们得赶他们把队伍集合之前!擒贼先擒王,拿下宋老七和他的队伍骨干,这五千人,也就变成熟透的柿子了,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
或许,这正是全军出击的原因所在,想到全军出击,从这份命令中,韩小武隐约能猜出司令部的用意,就是趁其未能集合队伍之前,以重拳出击,拿下预定的目标,先以雷霆万钧之势威慑众人,接下来的事情自然也就好办了。
“宋庄聚集有其骨干约四百人,大都配有步枪……”想到情报中提及的情报,韩小武的皱着眉头,再一次思索着,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部队到达的时候,宋老七手下也就没有强有力的武装,是难以对付一个营的突袭,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在“突袭”上,只要达成突袭……
想到这里,在剿匪中听说过的一些与枪会有关的故事,再一次于韩小武的脑海中浮现,他知道,也许就在此时,没准这周围就有枪会的眼线,若是……
想到枪会间的同气连枝,韩小武知道再也不能耽误那怕一分钟了,便急催道。
“快!再快一点,加快速度!”
在韩小武的督促进,车队再一次加快了行驶速度……(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九章剿匪
第339章剿匪
西山口积善桥。
长长的商队,包括粮车队、盐车队、马队都被堵在桥头口。车队和驼队上插着各字号的号旗迎着山风猎猎作响,和着牛马大牲口的嘶鸣,为这积善桥平添了一份萧索之气。与之相伴的是上百名扶老携幼的路人,被堵在另一个通道口。
在桥头处一面黑旗迎风猎猎作响,只见黑旗上写着“练武强身、除暴安良”的字校,而在这旗下,只见十几名穿着灰黑袍装,身上披着黑布绸背着钢枪的壮丁,正在那堵着桥,不用寻思,在河南大地上,这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是红枪会在关口、桥头设的捐卡。
一个留着小胡须、肩挎木壳枪披着黑布绸的中年人,甩下手头的西瓜,站在桥头向商队大声喊道。
“练武强身、防匪防盗、抗捐抗税、除暴安良,奉老师令于积善桥征会捐,各位老少爷们多多体谅,粮货三钱,盐货五钱,茶货五钱,排好队,别挤!别挤!”
另一个年轻壮实披着黑绸披风,却未带枪的年青人则向那些过桥的声嘶力竭地吼道:
“别挤!别挤!男人一个铜板,女人孩子两人一个铜板!快交钱,交了钱就放你们过去!”
而在积善桥头处一个掌柜模样的男人策着马往前挤了挤喊道:
“三爷,怎么又涨了,粮货前天还是两钱,怎么这么快就变成三钱了?”
那留着小胡子的中年人朝他翻了翻白眼。
“没见识的家伙,若是没有宋爷带着爷们在这一带保境安民,碰着土匪还不把你们的货都劫了,人的脑袋也给砍了,现如今这邯彰专区初建,专员欲办民团,不找你们要找谁要去?”
正说着,那边有个老太太,从垃圾布片似的衣裳里摸出珍藏的一枚铜板,就在她犹豫着,后面的灾民突然一哄而上,桥头顿时乱作一团。
那个年青汉子虽壮实可也差点顶不住,赶紧扬起鞭子一气乱抽:
“不准顶!不准挤!都给我站好!否则谁他马也别想过去。”
眼瞧着顶不住的功夫,后面几个手拿红缨枪壮丁立即顶了上去,几挡几下,共中一个团丁一发狠,红缨枪便刺上了那老太太,伴着一声惨叫,终于人静了,不敢再冲。
“他娘的,过桥收费,天经地义……”
瞧着那倒在血泊中的老太太,年青汉子嚷骂着,而在桥头处,一名老乞丐细味着失神的眼睛怔怔地望着这一切,突然嘎嘎唱道:
“红枪会,打土匪,除恶霸,民可畏……”
在老乞丐的那走着调的曲中,人们畏惧的看着桥头处的团丁,又望着倒在血泊中的老太婆,最后反而怜悯地看了那老乞丐一眼。
“娘的个熊,唱……”
“跟着疯子见识啥,收费要紧……”
中年汉子嚷拍着,又叫嚷着收起会费来,这会费是要收的,那边大爷可是说过了,这专员上任,枪会至少要拿万元的贺礼,这钱从那来,自然得也在这些人头了。
而一直缩坐在茶铺门口的那个老乞丐突然又嘎嘎唱了起来:
“天有眼,地有眼,人人都有一双眼,天也翻,地也翻,逍遥自在乐无边,贫者一万留一千,富者一万留二三,贫富若不回心转,看看死期在眼前……”
他苍凉沙哑的歌声虽不怎么响,落在每一个人的耳朵里,沉甸甸的,又好像带着点刺痛,渐渐地野店里的声音也低了下去,而在那曲声中,那血泊中的老太婆被扔到了一旁的土沟里,而在桥头那“除暴安良”的黑旗依然迎着山风猎猎作响……
“三爷,今个收成不错啊!”
伴着算盘的“哒哒”声,刚算出帐来的团丁脸上带着笑,可就在这功夫,只见那挎着木壳枪的中年人瞧着远处愣住了神,丨顿着路看去,只见那路上扬着一片黄尘,这是……
“三爷,这是啥?马队?”
不是马队,没有那家的马队蠢到从这边冲。
“兄弟们,操家伙!”
嘴上嚷着,被称为三爷的中年人从木壳中取出了镜面厘子来,不过一会功夫,那黄尘中传来一阵有些陌生的声音。
“三爷,你听这是啥声音?”
“像……”
像是大洋车的声!
不过功夫的空,众人便瞧见了那汽车,是车队,只见那大汽车上还插着那左角蓝块白圈圈红底旗。
“是官军!”
终于,车队近了,就在中年人愣神的功夫,只见那车窗边探出一人,是名长官。
“怎么着,还他娘的不把这些破烂挪开,连我们过他娘也要收钱不成!”
那长官说话横着,眼睛更带着挑衅的味道。
“官、官爷……”
虽说在这地面上横行了五六年,可一见着这些官兵,中年人还是忍不住心下暗怯着,民国十八年官军杀枪会,那可是在河边下成千上万的砍脑袋,当真的杀出了官军的威风。虽说后来枪会趁乱报了仇,可打从那会起,枪会的知道,无论他们再横,在官军面前还是得盘着。
“小、小的不敢,不,不知,官爷是那部分的,俺这就通传老师,劳、对劳军!杀猪杀羊劳军……”
“他娘的,结巴个熊,还不快点挪开,妈了个八子,耽误了爷的军务,把你们这帮烂货当土匪剿了……”
客气与退让,只让这些官兵更横了起来,那些从卡车上跳下来的士兵嚷骂着,一个个就像是土匪似的,而对于下属的这个样子,韩小武并没有阻拦,反倒是笑眯眯的瞧着,按照军部制定的作战计划,原本就不是强攻,这奇袭归奇袭,最关键的是如何智取!
“让你们师父来见我,另外杀几头猪,弟兄们他娘吃了一路灰!”
说着,韩小武打了个手势,这车队便接连着从那积善桥上通过,直朝着山口前的镇子驶去,就在车队进攻镇口的时候,只见一众人已经迎了过来,其中即有士绅,也有背枪的团丁,而韩小武眼中却是其中几名疲着黑绸的人,示意驾驶员停车,韩小武便跳下车,在几名军官的陪同下神情严肃的走了过去。
“咦!”
瞧见过走过来的军官,宋鸣川的眉头一皱,那些人的左胸名章怎么都翻了过来,这,这和他过去见过的官军似乎有所不同。
“不知大军到来,实在是让本镇…”
在这种场面,自然是由乡坤出面应付,而留着八字鼠尾胡的宋老七的视线则盯着那几位官军,偶尔的他会把视线投向那些跳下车的官军,官军就是官军,又是机关枪、又是花机关的,甚至还带了小炮,若是花点钱没准能……
“长官,这位是宋培年,于本镇开场,若非有宋老师和众师兄,这镇子邻山口不各得遭多少难……”
在孔克成向面前的长官介绍着宋培年的时候,只见韩小武右手一扶枪手,笑眯眯的看着面前的宋培年笑说道。
“你就是宋老七吧!”
双眼一眯,原本脸上挤着笑的宋老七微诧的功夫,正欲说话的功夫,只听韩小武沉喝一声。
“绑了!”
“谁敢……”
那声音未落,一阵清脆的枪声从积善桥处传了过来,同时传来的还有一阵爆炸声……
手指轻击着敲面,管明棠的眉头皱成了一团,从几个小时前,他就一直这样静静的坐在办公室中,而在过去的几个小时中,一份份情报不断的从前方部队传至这里,虽说并不怀疑新一军的战斗力,但是仍难免有些担心。
“报告,西山口宋老七一众被生拿……”
终于,随着名单上的最后一个对象的名字划下后,管明棠的心里总算是长松了一口气,他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而后笑了起来。
“很好!”
随即他便把视线投向一直坐在办公室中的曾澈,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如果不是调查局提供的情报,一切又岂能如此的顺利,只要把这些横行乡里的恶霸解决了,基本上自己这个专员的权力也就建立了。
“老板,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曾澈看着老板问道,现在目标已经达成,只差第二步了。
“现在,立即组织巡回法庭,对他们进行公审!”
“公审!”
老板的话让曾澈一愣。
“对,就是公审,公开审判,”
说话的时候,管明棠的脑海中浮现出在历史上极为熟悉的那一幕。
“咱们要通过公开审判,去威慑所有人,让所有人都充分意识到法律的威慑!”
沉吟片刻,管明棠又特意补充道。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对待这些枪会,咱们的方针是杀一批、关一批、放一批,审,要公开审判,杀,要公开处决!就在场院上,就在镇子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去审,当着他们的面去杀!”
管明棠的语气间透着森冷之味,此时他甚至差一点就说出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专政的威慑”,但对他而言,他所看中的却仅仅只是威慑,现在对于政府来说,首先需要建立威慑力,其次才能建立公信力。
“威慑,乱世用重典,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威慑,通过这公审、公判、公开处决,来威慑所有人,在乡村重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威慑力!让人们意识到,谁才是这里的主人!
(月底了,再次四更,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章公审的威慑
第340章公审的威慑
民国23年10月15日,这是一个晴空万里的好天气。
吃过早饭,一大清早,顾富财便套好车,在车上扛了几包粮食,要到镇子上去卖粮食,这秋粮刚收过,对于许多农家来说,正是卖粮换盐、换布吃的时候,千百年来,一直如此,农民拿夏粮还冬债,秋粮换衣盐,杂粮裹肚皮,对于辛苦一年的庄户人家来说,这秋粮的收成,往往意味着家人的新衣,还有够吃一年的盐粒子。
“大,栓子你看好,俺去集上了……”
瞧着在破院子里玩着儿子,顾富财忍不住还是想起了娃他娘,没娘的娃最是可怜人,前几年收成不好,枪会收会费的时候,娃他娘想护着粮食的时候挡了一把,结果被一棍打趴下了,结果一个冬天都没撑下去,就咽气了……
“哎!”
驴车进了镇子,顾富财就看了出来,今天有点儿不对劲儿,不是说往日里的收会费的枪会没有了,这在半个月前,这乡里就传遍了,不单镇上的宋老七,就连附近十几个县上,那些平素横行乡里的枪会,都被那个管专员派兵清剿了,各县县城大牢里关满了不说,就连那学堂改成了监狱。
而是今个的镇子上,和平素不太一样,那大街上,人山人海的,几乎是三五八村的人都来了,人们围在一个土台子前,都象是等待着什么。进了镇子顾富财就看见土台子后面的泥墙上,用白灰刷写的几个大字,在黑糊糊的泥墙上,那一行字分明写的是:枪会恶霸宋老七公判大会。
上过初小的顾富财看了这几个字,他明白了今天是啥事了,这事……
此时,顾富财都忘记卖粮了,他挤过人群、一直挤到那校场上,曾几何时,那校场上尽是宋老七那些练武耍拳的徒子徒孙,而此时,却挤四里七乡的百姓,前去观看的人如潮水般涌来涌去,高声吼叫,眉飞色舞,满脸都是兴奋激亢之状。
夹在人众中,顾富财四处张望,这会他只有一个目的,想看看那宋老七是被咋个公判法。
推推搡搡间,前面突然静了下来,几位荷枪实弹的官兵押着宋家九口人走了过来。人群先是一静,这会似乎没有谁还敢说说话了,可看着那被绳子系着,五花大绑着的宋老七和他的四个儿子、一个兄弟、三个侄子全没有了往日的威风,先是一阵涌动,纷纷冲了上去,拳头、口水、砖块……雨点般地向他们九个人身上飞去。
瞧着眼前的这一幕,顾富财只觉得心里一阵爽快,他也跟在人群中拾起砖头朝宋家四少爷身上砸了过去,当年就是这宋家四少爷带着人去的他家,打死的他媳妇。
“四少爷、四少爷……”
而在人群中,十五六岁的春喜哭哭啼啼的在心里喊着,她泪眼汪汪的看着台上的少爷,少爷可从来也没有受过这样的罪呀!这会她恨不能冲上去挡在少爷的身上。
但是,她不能,更不敢,同情枪会恶霸的名声这会谁也担不起,那怕她是宋家的丫环,她之所以来,就是为了瞧瞧看看能不能保住少爷的命,当年若不是四少爷保住她,没准她就被老爷给糟蹋了。
在这一片怒骂声、打砸声中,宋家九口人被押上了审判台。站在前排的春喜这才看清了少爷的模样,蓬头垢面,像是街上的要饭花子似的。在春喜的印象中,读过洋学堂的少爷是最爱干净的,浑身上下不能有一丝灰尘,手只要抓一次东西,就要洗一次,每天不知要洗多少次手,作为房里的丫环,春喜甚至随时都得替他准备一盆清水和一块香皂。
“肃静、肃静……”
在台上,主持审判的法官,用木锤敲着锤垫,一边大声喊着,在人群静下来之后,顾富财只看到那穿着洋衣的人站在那,大声喊道。
“枪会恶霸宋老七及其家人多年来,借防匪拒盗为名,授徒组织枪会,横行乡里、罪大恶极,经邯彰行政督察专员特准,本巡回法庭特召开公审大会,审理其罪行,乡亲们有冤伸冤,有苦诉苦,本巡回法庭一律接受……”
那人的喊声一落,台下众人却是一阵哑然,这里有许多都是宋老七的乡亲,虽说有些人有积冤,可当着宋老七的乡亲,谁敢上台去?
就在场面有些冷场的时候,望着台上的宋老七,多年来压在顾富财心里的火气立即涌了上来,见没人敢上,可望着台上的官府里的人,他一咬牙跳了上去。
“宋老七,你也有今天……”
有了一个带头的诉苦的,自然也就掀起民意,接下来上台控诉的人很多,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说着宋家的人平素如何横行乡里,如何欺男霸女,如何抢粮杀人。
而在人群中,春喜却是什么也没有听进去,她的心里乱糟糟的,只是在焦急地等待,等待审判的结果。
乱哄哄的公判大会终于接近尾声了,主持人用威严洪亮的声音开始宣判了。
春喜拉长了耳朵,屏住呼吸,心跳到了嗓子眼上。当听到判处恶霸宋老七死刑、儿子……当听到宋鸣川死刑的时候,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在头顶爆炸,“嗡”的一声什么也不存在了……
“叭、叭……”
枪声,震耳欲聋的枪声,伴着人们的吼喊声在邯彰专区豫北七县的大地上回荡着,震荡着,那火药味弥漫在豫北大地上,那震耳欲聋的吼喊着、申诉声和着枪声,在人们心头回荡着。
彰德城里王家大宅堂厅,此时哀叹声响着一片,王家三十年前,在这彰德并不显眼,可打从三十年前,王家抱上袁家大腿后,这王家便一天天的兴盛起来,二十八年前,王家在这彰德城外开起了豫北第一个机制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