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明记(种牙)-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俞野农作礼,低头转身思考怎么编练几套好学实用的东西,方能不堕了师门的威风,连出门撞了人都不自觉。

被撞的人也没和俞野农纠缠,背着一个长木盒大声打招呼:“庄主,你上次和我说的那个东西做出来了。”

来的是牛大匠,现在该叫牛厅长。昨日高进还纳闷牛大匠未来联系自己,也没来得及问,还曾怀疑是不是也跑出庄被宰了。

看着高进的眼神,牛厅长歉意道:“前两日晚上回去后,你半月前曾和我说的那个发火枪,我家铁匠报打出了雏形,我拉着铁匠在屋里猫着修改,不曾出屋,不知道外面发生了这么多大事!还请庄主恕罪!”

牛厅长放下身上的长木盒,低头打开盖子。

高进身后,衣着不整、湿露露的张金莲见机,压着脖子,满脸通红、脚步虚软,悄悄的出屋,自回后院。

牛厅长用手捧出盒子里的枪,高兴的递给高进。

高进满心欢喜——大杀器啊!

那么多穿越者有了这玩意,什么战术都没用,打靶一样平推了野猪皮、黄太吉,抢了大小玉儿。高进捧着枪,仿佛看到了一大堆女人媚笑着走来。

“就这个,我还以为什么宝贝。在福建漳州,我曾看有佛郎机人用这个,打的不远也不快,更别说准”,牛厅长和高进身后,俞野农露出个脑袋笑道。

正面对高进走来的一群女人不见了,剩下傻笑着流了半截口水的高进和身边脸色同样难看的牛厅长。

高进压抑怒火,麻麻的说道:“野农,你又有何事?”

第100章论枪

俞野农未发现两人的异样,谄笑着小声道:“庄主,我到哪里可以先领点银子,中午我想请手下的弟兄们去万博园喝两杯。”

高进皱眉:“不必了,马上庆功大会,中午校场有酒肉安排。你通知王队长,请老夫人和夫人,我们马上准备出发。”

俞野农略有点失望,不过他也发现自己有点不凑趣,快速的领命而去。

高进看着气恼的面色由青变紫的牛厅长,倒了杯茶水递过去,道:“喝点水,顺顺气,武人都比较直爽!”

牛厅长喝了茶,消了点气,向高进辩解道:“庄主,鄙人未去过福建漳州,也没见过佛郎机人用的枪,可这枪确实是我和那铁匠,根据庄主所说,熬了几个晚上,今早才制好。”

高进安慰道:“别管他说的,这种枪现在佛郎机人用的也是少。你们打造的这把很不错,下午我们去试枪!牛厅长估计这枪能打多远,和弓箭比又如何?”

牛厅长捻着胡须,估摸了一阵道:“平日里,老夫所见最好的鸟铳之力,不过三十余步。”

高进心内算道,一步五尺,约后世的一米五左右,三十余步至多也不过五十米左右。

牛厅长摇着头,接着道:“好点的步弓手可以射到五十步,一般弓手在三十余步都可以说是射无虚发,此枪对阵弓箭并无胜算,好在周边乡里并无习弓之人。”

早期的燧发枪对弓并无很大的优势,工业革命前夕的七年战争,战争双方已经装备比面前这杆先进了二百年的燧发枪,因枪支齐射杀伤力在三十米距离内有限,英军被迫选择在十八米距离齐射法军。

在大规模的战争中,因为填装手续繁琐和精神紧张,燧发枪每分钟只能击发一到两发子弹,应付不了骑兵的集群快速、多向冲击。

俗话说“百骑围万人”,指的是骑兵在开阔地带面对步兵的机动优势。满清骑兵对噶尔丹的火枪队,只用了一个回合就搞定了。

抗日战争时期,装备步枪的步兵面对手拿马刀的骑兵在开阔地带的急速冲击,也是败多胜少。

高进满脑袋都是长枪,和穿过火枪烟雾,主动往长枪上撞击的骑兵,敌人有这么笨吗?骑兵能保留到二战,自然有更独到之处!

高进悲伤的摇摇头,欢送意淫的穿越前辈们渐行渐远。

牛厅长看高进难过,安慰道:“火枪无需训练,乡氓都会使用,而一个好弓手可不是一两年可以训练出来的。”

“好弓与好箭也不好制作,靡费甚多,但是铅子和火药可是便宜的很。对我们这样的民壮来说,正适用。”

高进神色一振,是啊,燧发枪自1547年发明,到17世纪被广泛使用,一直用到了19世纪中业,一直不断在发展,反正还有时间,可以慢慢的改进下。

正发着呆,王闻土进来报告,老夫人和夫人们都已经上车,侍卫也都准备好了,请高进去校场主持召开庆功大会。

高进拉着牛厅长一起,出来见了李妈一行,带着卫队,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直奔校场而去。

外城各坊的尸首还没收拾利索,但是校场附近是拾掇干净了。庄内剩下的一千九百六十八户,每户派了一名代表按坊排着队站着,准备参加仪式。

不入场的老幼妇孺照例在场外围了观看。

王启年、陈智早在校场,组织好了,见高进一行到了,接上上了令台。

问过陈师爷,一切都准备好了,高进道开始吧!

唱礼官照例大声致辞,高家庄每次庆功大会前都要祭祀亡者,按着规范有序的程序。高进和李妈系着白布条,走在人群的最前面,

本次战斗的亡者家属,抱着灵牌,再后面是庄户,依次跟上,肃穆悲凉,壮烈!

“英雄魂归来兮!!”,众人和着唱礼官一齐高呼。

忠义堂的门口,用竹子隔出了八个入口,每个入口都绑了一个人,面前摆了割盘子,放了几把锋利的小刀。

独孤信实在找不到有经验的侩子手,无法保证割到一半刺客还活着,干脆让入忠义堂的每个人自己动手,割的自在,也好与庄主交代。

不过,高进等人的那份是割好的。高进暗道独孤信精明了,转身看着李妈和诸女,端着一块血肉模糊的人肉,都皱着眉到忠义堂内,把盘子放到长长的供桌上。

后面的诸位庄户,则是用刀子自己割。看到对面那家割的多,自家也不能吃亏,于是越割越大,越割越狠,更有甚者,伸出嘴去直接咬了一块下来。

有过异心的庄户,个个心惊胆颤,轮到割的时候都特别卖力,在众人面前大表自己的忠心。

忠义堂正气凌霄,刺客们发出一阵阵哀嚎!心内纷纷后悔走了这一遭!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祭祀已毕,高进站在令台前,看着黑压压的好几千庄民,感叹的大声道:“高家庄各位庄户,半年来患难与共,我们都挺过来了。高家庄,万胜!高家庄,万胜!”

郑常振臂大呼,同时盯着看谁叫的慢,打算下次打小报告的时候用上。

高进待庄户们情绪高上来后,伸手示意,待人群安静,大声道:“高家庄在,大家都有饭吃。谁来破坏,就是和我们大家过不去,高家庄是大家的高家庄。”

陈师爷一挥手,身后的侍卫们扛上前几十个大大的箱子,打开箱盖露出银光发亮的银子。

高进大声喊道:“为高家庄做事的,都有赏!”

台下人群中一片欢腾。李妈带着诸位夫人先回府了,沧云旭认真的带人在准备校场上的酒席和发给各家带回家的酒肉。

夏师爷大声唱名,唱到的庄户依次上前,从高进手里领走自家的赏钱。

家里有庄丁立了各种功的,领着大把的银子眉开眼笑的走了。

有眼光短的乡民,暗暗决定回家训斥自家小子,为啥不能和别人家的一样,多砍几个。

也有哭哭啼啼的庄户,感叹人没了,变成了手中沉甸甸的银两,抱着银子就如抱着亲人,但再找不到亲人的温度。哭的厉害的,坊主和邻居就会上前扶着安慰些。

半个时辰发完了几十万两银子,高进心中痛并快乐着,端坐在令台上的主宴席台,高进举杯大喝:“为了高家庄,干!”

“干!”,几千人的呼喊,响彻天空。

第101章想走就走的旅行

宴席气氛热烈,高进酒喝的不少,牛厅长则是直接喝趴下了。酒干言尽,散席!各自归去,皆大欢喜。

高家庄众庄户揣着银子,提着犒赏的酒肉,回家与家人同乐,各家各户多日来心内的阴郁一扫而空。

踏过路上斑驳的血印,看着不远处的残桓败瓦与倒毙的尸体,活着的人——生活还要继续!

枪试不成了,例行的战后总结会还是要开的。

高府大堂,大小管家和核心圈的人物全部到齐。大管家聚集在内厅,小管家在外等候号令。参会的女人除了李妈、碧莲外,增加了三娘、二娘、张金莲、春儿。

高家庄此次算是惨胜!众人一一讲解了自己当时的做法,大伙儿一起分析如何可以做的更好。

陈智在一边记录,这样的战斗记录已经是第三次了,高进希望通过检讨错误,所有的人包括自己都能得到进步和提高。

高进最后发言,认真检讨了自己指挥失误,对校场情况处置不当,来回调动人力,同时在外城戒严时没有考虑到突发情况,导致人员大量伤亡。

王启年纠正道:“换了我们,在当时那个场合,也未必做的比你好。”

郑常、沧云旭、江石业立刻点头附和。战斗一开始就被打晕了的王闻土默默在一边不出声。

独孤信若有所思,大声道:“卑职管理的东院有哨探一职,但是没有及时掌握到周边的动静,此乃卑职的失误,与庄主无关。”

高进看着部下积极承认与自己有关的问题,敢于担当,也很高兴。

战况商讨完毕,高进吩咐陈智将三次的战斗经验整理好。

高进宣布:统一混乱的称谓,调整人员配置,使用新的编制。

即日起所有人手一律称家丁。木子营剩下的人手并入东院,王闻土转任侍卫队长。

庄门反击斩首第一的萧晓,任命为木字营队官,反击战斩首前五的其余四人为小队官。各营小队官,哨官,甲长缺额,根据此次战斗中战功,由队官和陈师爷拟定后上报。

成立万字营,专职守备万博园,队官吉仁泰,编额二百,在万博园小厮中选取,一半用刀,一半用鸟枪。

任命王有根为万博园总管,总管园内日常事务。高进要求万博园园内活动要经常翻新,园内装饰要时时更换。

调整后的高家庄武装力量算是精简了。王启年,一大队长,辖金、木、火、土营。王福,二大队长,辖忠义营、水营。王新,水字营队长,暂编现实际人数,待回来再做安排。

郑常,金字营队长,三百人,驻防内城。萧晓,木字营队长,三百人,驻防外庄门。沧云旭,土字营队长,三百人,驻防水门。三营一百长枪,一百朴刀手,一百鸟枪手。

江石业,火字营队长,三百人,驻防万博园门,负责操练佛郎机炮。

独孤信,东院院长,负责庄规、队纪、刑名、哨探,三百人,武器自选。

巴雅尔,预备队队长,带二百人训练五大家族俘虏和人质中选出可用的二千三百人,驻防校场,暂用长枪。

陈智,高家庄副总管兼后勤队长,辖现有二百余人。

后勤队带五大家族俘虏和人质中选剩的二千六百人,三天内将尸体清理干净,半月内将外城残垣断柱清理干净,然后开始重新复建,同时打造兵器。

王闻土任侍卫队长,侍卫队暂编三百人,实有人员五十人。

达春任内城卫队队长,王福媳妇为副队长,负责高府和仓库、粮库守备,暂编三百人,实有一百人。

队官的护卫八人暂时自行从属下抽取。

民政厅负责处理庄务,厅长还是牛大匠,夏允彝担任民政厅总会计,负责庄内预算。民政厅成立织造所,张金莲任所长,负责提供军服和制式军用织造品。

李妈担任高家庄总监,碧莲担任万博园总监,三娘担任高家庄总会计,负责决算。二娘担任高府总管,负责高府日常事务。

高进说完,想了想没有什么遗漏,心内长叹,打次恶战就要针对人员变化和发现的问题做这么大的调整,真是辛苦。

为嘛以前的穿越者都没暴露这个问题,可以一劳永逸的一战接着一战。

李妈皱眉道:“进儿,你做什么?”

高进呵呵笑道:“我就做高家庄的董事长,春儿是我的私人秘书。”

众人在心里想着这董事长是做什么的,高进嘴里的新玩意多,大家都习惯了。

春儿虽然不知道私人秘书是什么意思,但是仅仅听到高进给自己如张金莲一样安排了任务,就感觉到心喜。

高进看着春儿显露出笑容的红扑扑的笑脸,心里长叹,齐人之福真的是绝不好享!

身边还是些普通人家出身的孩子,如果是官宦家里的女子,个个说句臣妾做不到啊!那还了得,看来以后泡妞要克制啊!

高进询问大家可还有意见,陈师爷思索了下,禀报道:“庄里缴了不少长枪、刀斧、鸟枪,里面挑上一挑,立刻就可以给所有人装备上,还多有富余。”

高进看着众人认真道:“缴获的兵器里可以选出好的,储备起来。铁匠炉子要继续开,规模要扩大,现有铁匠太少,平日里也只能打些菜刀铁锹,这都不够。”

“今后,高家庄要炼钢,要织布,高家庄使用的武器要自己出产。具体的事情,我会和牛厅长商议,陈师爷和夏师爷配合。”

“陈师爷,外城要尽快重建,规划图我会画出来,城西炼钢,城东织造业。”

“人手不足,由王腊根继续招募流民,并招聘有经验的老师傅。以后来高家庄的,除非特殊人才,房子一律全价。”

“台湾那边,这两天投入的会多,以后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在那里会起一座城,一座真正的属于高家庄人的城。”

听了高进的描述,郑常等人心里都佩服不已。高家庄在大家的心里,已经是很不可思议的发展。现如今,高进又画下一张大大的蓝图,令人激动。

当然,让郑常等人最激动的,是高进的最后一句话:“高家庄的总收入到了年底,会给每户庄户分红,诸位是高家庄的栋梁,多劳多得,还请祝君继续努力!”

近海,一条改装了的沧山船扬着帆迤逦而行,船面的甲板上,吴古抱着高进出面从万博园里雇来的美人“小桃红”,调笑着要美人喂酒。

高进躺在春儿的怀里,双手惬意的放在自己肚皮上。

春儿聘媵的事情,当晚算是办的热烈。尤其是张金莲作为后进的侍婢,按照规矩只能站在床边看,看那女人扭动着身子一副不满足的样子。地位稳固了的春儿,所有的幽怨一扫而空。

眼里全是“蜜…水”的春儿,此刻胖圆的高进在她眼里比潘安还漂亮。喂着高进吃水豆腐,春儿柔声道:“相公骗娘说出来玩两天,这一走就是十来天,家里还不急坏了。”

高进闻着少女身上的芬芳,享受着舌尖上的豆腐,道:“我已经和启年叔、三娘都说了,也留了封信给娘,应该无碍,我是去给她接媳妇回家的,呵呵,正事!”

吴古喝到了美人喂来的酒,大声道:“高庄主,你找我这小破船,说出来玩两天,一下开出来这么远,到底玩到哪里啊!”

高进笑眯眯的吃着春儿的豆腐,大声道:“一路向北!”

吴古满不在意的笑道,“多一天你多出十两银子”,转头又对小桃红说道:“你那份,记住找高庄主要,他是土财主,满屋子都是钱。”

小桃红轻轻掐了吴古一把,轻声道:“和大官人在一起,要钱做什么。”

轻轻靠在吴古的怀里,小桃红对着高进的方向,像是说给吴古,又像是自言自语,扬声道:“要不你买了我去吧。奴家以后就做你的小妾,专门服侍老爷。”

吴古哪里敢答应,家中悍妻,娶了个小妾还只敢养在松江做外室。

高进看了吴古脸上尴尬的神色,哈哈大笑!站起身来,看着船外美好风光。

王闻土靠了过来,呵呵笑道:“庄主俺航海的本事还不错吧,虽然不如俺王福叔,但是比一般人可强老了。这渤海可是咱盆里的菜,手到拿来。”

高进看到一入海就如鱼得水的王闻土,笑道:“看来你以后也是去干水军的货!贼能水,现在船到了哪了?”

“辽河口。”

第102章神迹

吴古正苦于无法答应小桃红的要求,又怕美人生气,突然听到辽河口,脑中一个激灵,大喊一声:“啥!”,向甲板奔去。

小桃红见吴古大喊着,连鞋都没穿,奔了出去,看着旁边惊讶吴古过激反应的高进和闻土,心中羞愤,骂道:“呆子!”

“人家高庄主连寡妇都要,奴家也是二八年华,吴千户你个呆子,怎么就不敢要我,对了,高庄主身边那王闻土貌似收入不错,也是个好依靠。”

小桃红快速的找到了下一个依靠对象,斜睨了下王闻土,轻拉衣带,侧了侧身子,站了起来,作出往外走的样子。

外衣滑落,露出曼妙的身材,短小亵衣包不住小桃红的前凸后翘,一时间春光无限。

高进和闻土一起被惊艳了!

啪,春儿把碗重重一放,高进回过味来,咽了口口水。转头看闻土,居然还呆着,张着嘴巴在流鼻血。

高进啪的拍了一下闻土的脑袋,道:“非礼勿视!”

小桃红拉起衣服,红着脸轻轻一笑,轻启玉唇低低的说声“奴家失礼了”,快步回了后舱舱房。

高进看着春儿,春儿嘟着嘴,低着头,眼泪在眼里打转,笑着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好春儿,抱抱!”

春儿顺势倒入高进怀里,小儿女娇痴的样子,撒娇撒娇,越撒越娇!

闻土见高进和妾侍玩闹,自己找毛巾擦鼻血去了。

吴古在甲板上呆了片刻,见闻土流着鼻血出来,笑道:“兄弟好计策,否则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小桃红。”

“咦,怎么流鼻血了,兄弟火力很旺啊!”

闻土擦着鼻血,一脸尴尬。

吴古不以为意的指着岸边的景色,道:“这里是哪啊,是不是到了山东哪条内河?”

“辽河,中午应该能到牛庄驿。”

吴古瞪大了眼睛,噌噌噌的跑回舱里,大叫,“高庄主,我们怎么到辽东了?”

高进推开怀中的春儿,笑道:“这十几日,吴千户日日美人怀中眠,身在桃花源,羡煞旁人啊!”

吴古急道:“你只是约我出海钓几日鱼,要知道擅离防区,上面查问起来,可如何是好?”

高进哑然,没想到吴古这么有责任心,闭嘴思考了会,道:“风大,风大,一路就吹过来了。”

吴古坐倒在椅子上,喃喃道:“这风大的未免太稀奇了!”

高进哈哈大笑:“世上稀奇之事,多了去了,夸大其辞,博人耳目者多矣!”

吴古顿悟,一拍大腿,赞同道:“是的,是的!”,环顾身边,不见了小桃红,转身寻进舱去。

辽河水静静的流淌,一如后世。高进心中唏嘘不已。一年前的这个季节,自己从这里狼狈而逃,今天又主动回来,心中百感交集。

“东哥和兰雅,你们还好吗?”

站在甲板,高进自己也说不清楚内心那种五味杂陈的感觉!后世大清国末代史让高进从骨髓里感到屈辱,但是要让他真正面对迷乱的明末,心内还是充斥着无力感,更多些惶惑!

吴古安一番花言巧语,安慰完美人,走出来傲立船头,看着河口一排排等待晚上进港卸货的走私船,大声道:“走,我们进内河。”

打定主意创造神迹的吴古,已经通告全船,一但有人问起为何到此,就说是遮洋卫的战船,出来追击海贼被大风吹迷了方向。黑夜里,忽然见天上七彩流光,有神仙相助,白天就发现船在辽河口,一晚上被风吹了好几千里!

还有多嘴的就直接打将了过去,吴古雄心万丈,官军的身份是真的,哪个敢来烦恼。

吴古虽然没读过书,但是也听说过一夜风送好几百里的典故,在高进面前,吴古感觉自己更聪明些,这傻胖子,不就是会投胎。

吴古心中一直腹诽,高进说自家祖上行商传下元宝无数,有大把的金子可以建庄,不就有个大财主的爹吗,起点高啊!

晌午,高进站在船头,看着牛庄驿码头,靠岸的船没有几条,走私的船基本都在晚上卸货。

高进一行的船到了驿站码头,挂着官船标识靠岸,十分扎眼!

码头上的人也好奇的看着这条挂着官旗的船,不知道什么来路。

吴古穿着官袍,傲立船首,准备看谁不开眼。

高进则豪气冲天的背诵着穿越守则,给吴古打气,“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富贵不还家,如锦衣夜行!”

老地头蛇王闻土,按照吩咐去岸上购买了补给,也不多停留,船直接离岸就往上继续行去。

海船大、重,一般只走到牛庄驿,再向上水情就不是很合适了。上游河道有的地方水浅,大点的江船都不好走,容易搁浅,所以运货都是走的陆路。

到了一个转完,看看差不多,高进命停船,让侍卫从舱中搬出四条后世皮划艇一样的四条小船,每条可以坐六人。

吴古算是水上的专家,一看高进命人搬出几条哨船模样的船来,道:“这船跑的快!”

高进和吴古拥抱,道:“兄弟,你先回去!我稍后便回来。”

吴古笑道:“等高庄主载着美人归!”

春儿在旁边哭的一塌糊涂,高进安慰道:“很快就回,小桃红,你看好春儿。”

小桃红在一边欣喜的应了。

高进带着王闻土和十八个选出来的侍卫,带了装具和补给,上了皮艇,众人划桨,很快的逆流而去。

吴古赞道:“这船真快,割首级还不抢个第一”,转身对王闻土留下的水手道:“速度回航,一刻也不要耽搁!”

沧山船在吴古的带领下顺水返航,居然比奋力划桨的高进一伙还快!

高进回头,正欲再次和吴古招手告别,却见吴古那船顺风下水,跑的比自己的船还快,忍不住感叹:“吴古千户果然是飞将军!”,众人哄笑。

没时间回头看高进张望的吴古,正龙精虎猛和王闻土留的向导一起看海图。忙着打道回府。

小桃红在忙着安慰春儿,女人的事有时候只有女人才知道!

岸边,几双奸佞、又带着贪婪的眼神!盯着河面上快速离开的船,一人道:“看上去没什么大油水,几条小破船,也没带什么行李!走吧,我们喝两杯去。”

另一个人道:“是官军,哪里来的,走私货的?还是要去报告下吴衙内妥当。”

为首的一个人摸着腿上的伤疤道:“为首的是一个小胖子,去年也是一个小胖子,难道是他!”

第103章吴襄

千户吴古归心似箭,马不停蹄的自回了扬州府。

高进带着王闻土、十八侍卫,奋力的划着船在辽河上前行。

六月阳光下,头上戴着斗笠,光着背的二十条汉子,轮流奋力的划桨。肌肉男健壮阳刚划桨的模样,让高进感觉是在看后世的快艇比赛。

情景是那样热辣亲切,就是一路少了腐女的尖叫。

竞技水平下,划艇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二十公里左右。

高进一行载了些装具,悠着力气,而且是逆流而上,估摸着每小时最多也就是十公里多点的速度。

怀中揣着复制王启年的辽东驿路图,胸前挂着找铁匠打造的指南针,虽然不能朝发夕至,但是抚顺所离这里也就二百多公里,每天划个八小时,最多四天就可以到达抚顺所附近的蒲河所。

虽然没有向导,但是高进信心满满,后世开车就两三个小时的路程,爷怎么可能走丢。

辽河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主源在后世的河北平泉县,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地,由两个水系组成,一为东、西辽河,另一为浑河和太子河。

每年夏季是辽河的盛水期,河流虽然带着浑浊,但是还是算清,而且水量较多。

高进感叹后世所见的河流基本上要不是断流,要不就被人为改变了流向,基本变成了大垃圾沟。

在一片大好的生态环境中,高进一行划出了边墙,直接进入了朵颜三卫的地界。

按照安排,每条船上的人开始轮着划桨,歇息的人需要放哨。

高进自然要率先示范,拿着手里装填好的燧发枪,像非洲的土拨鼠一样,拉长脖子,伸出胖胖的脑袋四处张望。

河边草木旺盛,小船低矮缩在河道中,远处根本看不到什么。

摸着手中黑的发亮的燧发枪,高进想着牛厅长愁眉苦脸的样子,满意的憨笑着。

走之前,高进让和牛厅长试打了燧发枪,虽然打的不远,但通过燧石打击火镰产生火星,总算可以丢掉火绳了。

让牛厅长很感兴趣的是高进使用的加快装填法,把火药倒进火药槽,再使用浸蘸了油脂的亚麻布包着弹丸,装入膛口,使用装填杆把弹丸推进火药槽,扣扳机瞄准开火。

在欧洲,早在1550~1560年就开始有人使用纸弹壳或亚麻布弹壳的燧发枪,1600年开始纸弹壳或亚麻布弹壳枪弹被社会认可。

当时发明纸弹壳或亚麻布弹壳枪弹是为了方便单独携带,装药时,先把火药倒进枪管里,然后将纸包作为软填塞连同弹丸一起捣入枪管,压在装药上面,起到闭气的作用。

而使用浸蘸了油脂的亚麻布填装,不但起到了闭气作用,还可以减少装弹的摩擦,提高了装填速度,同时也提高了发射精度和射程。

大明的火器水平,当时和国外基本上是在同一起跑线的。高进知道戚继光的《纪效新书》里提到了火药的颗粒化和定量分装,所以也没有如其他穿越者拿这事情装b。

高进简单的在牛厅长和铁匠前示范了几次,牛厅长和铁匠就做的比高进还快了,看上去每分钟三发是没有问题。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是现代基础科技大爆炸的前夜,明末的实业提倡在民间也是正途,民间发明者多如牛毛。

渴求新发现的牛厅长滔滔不绝的和铁匠商议着纸壳弹好还是亚麻弹好,还不时的做着记录。

高进好不容易插嘴,叫牛厅长再赶制三条燧发枪。看着专业人士的讨论没有中场休息的吉祥,无人搭理的高进无趣的走开了。

一条肥鱼突然从水里蹦出,溅了高进一头的水,惊醒了高进的痴笑。

高进郁闷的抹了把脸,看看天色已晚,就近选了个沙滩靠岸。唤王闻土带人周边巡视下,放下哨兵。自己掏出鱼网,准备兜上几条做晚餐。

海州卫,吴游击和儿子吴襄饶有兴趣的听着面前刀疤脸汉子的汇报。

听完汇报,吴游击让帐房先生带这人去领赏,看着儿子吴襄。

吴襄谄媚的笑着对父亲道:“我州山吴氏,到辽东已经上百年了。上次孩儿吃了这大亏,被各支表兄弟、堂兄弟耻笑。还请父亲做主,允我带人把他擒来。”

吴游击皱眉道:“你媳妇快要生了,事情也过了这么久,要是没抓到,岂不是又丢了一回面子。”

吴襄不依不饶道:“刀疤脸知道,那同去的几个人都知道,今后让人知道我是个缩头乌龟,我在海州卫还怎么混啊!”

吴游击点头,心中也是赞同,道:“刀疤脸报有二十个人,四条船,沿河而上,要追就要赶快走。你带着我的亲卫去。记住,不要过了边墙。”

吴襄笑道:“谢谢爹,那条路是去朵颜三卫的,我去那里贩马经常走。爹放心,我这带人去把那些贼人抓回来,好生的出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