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兴明-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心兰看着文臣武将们退出去,拭了拭额头上的冷汗,恨恨的想到:“这死家伙,逞什么英雄,一个人跑去京城,万一有个闪失,你叫我怎么办?哼哼,还让我在家给你撑着大局,我撑得住么?若不是我胡乱编造一句以过十天就会回来,他们早就乱了。”感情,他那句‘王爷取道山西,十日后便能回来’是瞎编的。
山海关,吴三桂在一副巨大的地图前焦急的来回走动着。朱震啊朱震,你可真厉害,一个人跑去京师,真当你是赵子龙,可以似百万贼军如无物。
情报啊!这情报工作他们是怎么做的?以前不是说李自成的贼军顶多就三十万左右么?现在可好,光是京城的贼军就有二十四五万,围攻山东的贼军加起来至少二十万,再加上襄阳、陕西、山西,贼军不得七八十万!
不行,朱震是靠不住了,就算他能安全回到山东,也不是李自成的对手。山东兵能打,也架不住李自成人多。
这时,一名将领走了进来,高兴的说道:“总镇,进攻山东的三路贼军都被打退了。山东兵战斗力不可小觑啊!二十几万贼军,一个照面就被打退,二十万人马啊!若是我们关宁铁骑有二十万,足够横扫天下了。”这名将领叫作杨坤,副将官衔,是吴三桂的心腹之一。
吴三桂苦笑道:“可是我们关宁铁骑只有三万,总兵力也只有五万,加上高第部也才六万五。何况高第并未我的嫡系,还不知道可不可靠呢!”
杨坤道:“那我们该如何做?”
吴三桂道:“等!朱震既然逃离了京畿,迟早会回到山东去的。哼哼,我就不相信朱震就那么点能耐,李自成想吃下山东,还得好好磨磨牙口。”
这时,外面又进来一员将领,此人身高七尺(明尺约31厘米)有余,比起吴三桂高出一大截来,吴三桂见了,笑道:“有威,又有新消息吗?”
他便是吴三桂麾下最勇猛的将领参将冯有威,他咧牙笑道:“总镇大人,建州那边又派人来了。
吴三桂沉吟了一下,说道:“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李自成占了北京城,我们还不知道他对我们的态度如何?不能在得罪满清了,吃不准还有求他们的时候。”
冯有威、杨坤恭声说道:“总镇大人英明!末将这就去好好招待他。”
吴三桂道:“不,我亲自去,嗯,通知兄弟们去校场集合,演练武功,让建州使者看看,不管大明存于不存,我关宁铁骑依然是钢铁雄狮!”
山海关北依角山,南傍渤海; 城高墙坚; 外筑东罗城、西罗城、北翼城三座卫城互为犄角,若想从关外进攻,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古代修建城池雄关都有个通病,便是靠着京师的方向是最薄弱的环节,以防守城、守关将领叛变。
山海关主城内,吴三桂驻扎了二万关宁铁骑在此,此时校场之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阵列森严。数队盔甲鲜明的骑士来回奔驰于校场之上,演练弓箭刀枪,时而旌旗招展、金鼓齐鸣,时而杀气肃然、万马奔腾。
吴三桂端起一碗酒笑呵呵的说道:“贵使者,我的关宁铁骑还过得去吧!”
金虏使者来之前便收到多尔衮的训诫,不论如何都不可开罪吴三桂,此时自然拍马屁道:“将军关宁铁骑威震辽东,我家王爷素来景仰的,大明第一军当之无愧!”
吴三桂笑道:“睿亲王差你来,有什么要关照本镇的吗?”
金虏使者掏出一封书信,恭敬的呈给吴三桂,并说道:“这一份是贵舅祖大寿将军写给您的家书,请将军足下过目?”
吴三桂接过书信,他不看也知道是劝降书,这种书信他接到几十份了,有老上司洪承畴的,兄弟吴三凤的。。。。这次轮到舅舅祖大寿了。他笑着说道:“睿亲王没有让你带什么话么?”
那多尔衮派来的使者见吴三桂如此说话,赶紧说道:“将军明鉴,睿亲王早已对将军仰慕已久,他说将军若肯率众归顺,定然裂土封之。”
吴三桂点了点头,说道:“贵使请先下去休息,容本镇和弟兄们商量一二,明早给你答复。”
金虏使者下去之后,吴三桂问道:“你们怎么看,现在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我们万事都不能马虎,大家好好商讨一下对策吧!”
杨坤说道:“金虏虽然说得好听,但是我们同他厮杀了这么多年,总有些新仇旧恨。”
冯有威道:“我们可以借金虏兵去对付李自成啊!金虏不早就对中原垂涎已久么?只要我们放他入关,他们和李自成之间肯定有一场恶战。”
杨坤摇摇头道:“请神容易送神难啊!金虏不是什么善于之辈,睿亲王多尔衮更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会看不透我们的心思?到时候反而受到他们挟制,大大不妙!”
吴三桂笑道:“杨坤说得不错,我们还是等等,若是李自成诚心诚意的来和我们谈和,我们便好好和他谈谈条件,若是李自成动机不纯,那也就别怪我狠心!待我写封书信给那个信使,还像以前一般,既不拒绝,也不答应,先拖着!”
第232章 伐谋(二)
李自成自进了北京城,又开始捉拿明朝功勋权贵、文武官员。官绅士族们严刑拷打,追赃助饷。那些高级官员无一幸免,全部被抓到军营里。倒是中低级官员们,因为李自成需要一批人来管理京师日常事务,得到了伪顺政权的重新录取任用。
城里的功勋权贵、官绅士族虽然心里恨极李自成,但是城中驻扎着二十几万大军,他们又能怎么样?打落的牙只能往肚里咽。李自成见京城还算稳定,便开始同文武官员商量起正式登基称帝的事项来。伪宰相牛金星此时虽然忙着培养门生、在各部安插自己的心腹,稳固自己的地位,但终究是举人出身,还有几分清醒,他谏道:“当之急,是要拿下山海关,稳定京师,皇上称不称帝,那只是一个名份,现在不已经是我们的皇上了么?”
刘宗敏笑道:“丞相多虑了,区区一个吴三桂何足挂齿,他麾下关宁铁骑再精锐,但只有三万人。整个山海关一带的明军加起来也不足七万,皇上给我十万大军,我定然把山海关拿下来!”
牛金星笑道:“刘将军出马,小小山海海关自然手到擒来,但是打仗是要死人的,兄弟们跟随皇上征战这么多年,能活到现在不容易,能不死的,就不要再死去了。所以我建议对吴三桂进行招降。若是招降了吴三桂,不免去一场血战,而且正好用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来对付朱震的骑兵,岂不是一举两得?”
刘宗敏哈哈笑道:“丞相肚子里想出来的,就不会是什么好主意,嗯,关宁铁骑对付山东铁骑,真想好好看一看!”
李自成也笑道:“丞相说得不错,兄弟们能活到今天真是不容易啊!我都有好几次差点去陪阎王喝酒去了,还好命大,又给我跑回来了。吴三桂的父亲在京城吧,金星,你去让他给吴三桂写封劝降信,然后派人给吴三桂送去,就说吴三桂若是肯降,我便封他们父子做侯爵!”
李自成的信使带着吴襄以及李自成的书信来到山海关,吴三桂见了父亲吴襄的书信,知道家人全部完好后,登时放心了不少。闻说李自成全城捉拿明朝官员追赃助饷,但却没有动吴家,说明他的招抚有几分诚意在里面。又打开李自成的书信,见李自成许诺封自己为侯爵,心中一喜,如果大明真的要灭亡了,去这个新兴的大顺朝当个侯爷,也是不错的选择。
送信使下去歇息后,吴三桂再次召集各部将校商议道:“我本寄希望于朱震,若是他发兵北上,我便南下同他夹击京城,若能光复神京,重振大明,我们便是定鼎功臣。可是天不如愿,朱震那厮外强中干,被李自成一班部下就逼得喘不过气来,现在李自成来书招我,我若不降,李自成定然会先攻取我山海关,稳定北上形势,才敢南下一统中原,此事关系到各位兄弟的身家性命以及前程,三桂不敢专行独断,故而召集各位商议,我军到底该如何去向!”
杨坤抱拳说道:“不管怎么样,乱世之中,实力是第一要务,满清、李自成等肯用高管厚爵招降我们,便是因为我们实力够强。所以不论去向如何,关宁铁骑不可拆散,否则便会被人慢慢吞掉。”
冯有威大声说道:“不错,总镇大人是我们关宁铁骑的统帅,我们都愿意跟随您,您说顺便降顺,您说顺清就顺清。”
吴三桂麾下另一猛将郭云龙叫道:“凭什么我们要去寄居别人篱下,看人脸色行事?我们关宁铁骑天下无敌,总镇大人雄才盖世。您带着我们打回京师去,打垮李自成,我们自己做主子!”
“对!打回京师去!”郭云龙的话登时引起许多将校的支持。“我们便打着为先帝报仇的旗号,明朝的许多文武官员肯定会争相投效咱们!”一个有点头脑的将领分析道。
吴三桂呵呵笑道:“多谢兄弟们的抬举!关宁铁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自然是天下无敌的雄狮,只是人数太少了些。如果李自成带上二十万人马来攻,只怕我们好汉不敌四手啊!更何况李自成拥有半个中原之地,麾下带甲之士不下百万,即使败上一两回,也无关紧要。但是我们却不能有一败,一败便会彻底失败!所以和李自成硬来,是万万不成的。”
大家听了,也登时无语,他们虽然狂妄,却不自大,对于敌我实力对比,还是看的很清楚的。他们也知道李自成部下战斗力虽然比不得自己,但也不会相去太远。毕竟陕西军、宣大军都是同关宁军并列的大明三大精兵,但是他们都一一被李自成击败了,而且大部分将校均成了李自成的部下。
良久,吴三桂笑道:“我知道兄弟们的亲人家属都在京城,所以你们才急着想打回去,好早日和亲人们团聚,现在我便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李自成派人给我们送了招降书来,我们的亲人家属他都替咱们保护着,这个消息也在老太爷的信中得到了证实。所以说,既然李自成有意招降我们,那暂时就还不会动我们的家属。我们还有很大回旋的余地,我们要在满清、李自成以及前明势力之间极力周旋,为我们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
大小将校大声说道:“总镇大人英明!我等愿意誓死追随大人!”
吴三桂道:“既然各位都这么相信我吴三桂,那么一切就由我来替大家做主了。我这就回复那个使者,说我们愿意归降,然后看李自成的反应。若是他不再理我们,南下同朱震争锋,我们就趁机夺取京师,若是派人前来接防,同时实现它许诺我们的好处,我们就南下帮他打朱震。若是他心存不轨,欺骗我们,我们就干脆投降了金虏,带着鞭子兵打进关中去!”
数日后,李自成得到吴三桂答应归降的消息,喜出望外。他立即召集文武大臣,上殿议事。大家得知吴三桂归降,尽皆为李自成歌功颂德,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尤其是明朝那些旧臣,什么‘比尧、舜而多武功,迈汤、武而无惭德’都出来了,看的李自成麾下那般嫡系大将自愧不如,心中一个劲的想:“有仗打时自然靠打仗升官,将来没仗打了自然要靠拍马屁升官,旧明这些官员这么能拍马屁,别反过来让他们骑到我头上才好。正因为这个念头生出,各营大将回去之后,把拘押在自己军营的明廷官员都拷打致死了。
李自成起身草莽,哪里听过这么舒服的马屁,几通下来,自然是洋洋自得了。不过他毕竟有枭雄本色,得意过后,还能很快回到正题上来,他朝着大殿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停下来,清了清嗓子说道:“山海关一日没控制在我们手里,我们一天不可懈怠,毕竟关外的金虏对我们中原虎视眈眈,当初我大军东征之时,就来书约我一同伐明。而且我们从未和他们交过手,不知虚实,而他们却又洪承畴、祖大寿这些前明降将,对我们的战斗力了如指掌,现在我们和他交手,必定吃亏。”
一班文武大声说道:“皇上英明!如何对待吴三桂,还请皇上示下!”
李自成道:“其一,派定西伯唐通领精兵一万,前去接受山海关防务,唐通以前做过关门总兵,对那里比较熟悉,又是吴三桂的旧友,排他接替吴三桂,于公于私,都是最佳人选!其二,立即册封吴三桂为平西侯,并给他送三千石粮食去,以安其心。其三,全力准备南征,只等唐通完全接手山海关防务,吴三桂大军归来后,立刻发兵南征,一统天下!”
再说山东,刘芳亮、袁宗第等三路贼军多次发动攻击,都被山东军击退,毫毛都没捞到一根,反而自身损失了不少将士,长期的攻坚拔寨,也让他们疲惫不堪了。
正好此时京师里发动南征的动员令,刘芳亮、袁宗第等人可暂时撤军,就在山东旁边的州县休整军马,顺便山东军扰乱中原。毕竟李自成的兵马不在陕西、湖广就在京师、山东附近,洛阳、开封一带空虚的紧。
贼军退却之后,朱亮、李超涂等再一次回到济南,一起在议事厅议事。今天已经是十三天了,王妃不是说王爷十天就能回来么?怎么现在还没看见个人影呢?武官还好,他们大多是朱震的亲信嫡系,文官们却开始私下里嘀咕起来了。
郑心兰强装镇定,坐在正堂的那张椅子上,面带微笑的看着大厅中嘀咕的官员,大声说道:“诸位大人在说些什么啊!不如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第233章 伐谋(三)
几位文官相互推扯了一阵子,终于有一个人站出来说道:“王妃娘娘,十三天前,您说王爷十日之后回山东,可是现在多过去三天了,为何还没有王爷的消息?”
郑心兰娇声喝道:“你的意思是说本宫欺骗你?”
那名官员连忙说道:“下臣不敢,只是这事您总的给大伙儿一个交待。”
郑心兰眉头一皱,正想说话,李朝辉笑道:“厉大人,王爷在甘将军的保护下,退往山西,这是王明将军得到的情报,自然不会有假。山西地域辽阔,险要之处皆有贼军重兵把守,王爷自然要绕道而行,这就难免会耽误一些时日,我想再过三五日,王爷就一定有消息了。”
郑心兰感激的向李朝辉看了一眼,然后冷着脸说道:“厉大人,你听清楚了么?要不要本宫再为你解释一次?”
那姓历的官员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这小丫头也就十五岁吧,他那份成熟是怎么练出来的?天威难测,皇家自有皇家的威严,被她看几眼,昏都会吓跑一半。心中飞快的闪过这些念头,然后小声的说道:“下臣不敢,下臣冒犯娘娘天威,请娘娘责罚。”
郑心兰道:“责罚就不必了,你也是关心王爷,这是。。。。。”
郑心兰一句话还未说完,外面跑进一名士兵,兴高采烈的大声叫道:“娘娘,喜事,大喜事,王爷回来了,王爷大军已经进入山东地界,至多傍晚,就能到济南城了。”
饶是郑心兰成熟稳定,咋一闻朱震回来了,还是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咻地一下,占了起来,大声叫道:“快,快去准备迎接王爷!”
文武官员们听到朱震归来,也都感觉到一块压在心头的石头突然被搬去,朱震就是济南的主心骨,没有了他,山东文武官员、数百万军民就像失去主魂一般,不知所措。
傍晚时分,朱震一行数千人马浩浩荡荡终于到了济南城下。看着这座济南城,朱震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回来了,终于回来了!朱震心中咆哮着,如果不是顾及着体面,他真想跪地痛哭一番。不到四千人马在贼军控制的山西兜了一个大圈子,其中凶险可想而知!
“君震,你回来了!”郑心兰再也没有了议事厅正堂坐镇时的那份成熟稳定,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思念丈夫的女人,她一把扑了过去,抱着朱震,大声的叫着这个现在只有他才敢叫的名字。
朱震拍了拍怀中的玉人,看着他满眼的泪水,怜惜的说道:“回来了,我回来了!这些日子,你清减了许多,累苦了吧!”
郑心兰扬起红扑扑的小脸蛋,看着朱震的眼睛,坚定的说道:“不累,一点都不累!你外出征战,我永远是你最大的支持!”
朱震拍了怕他的小脑袋,笑道:“好了,你看,这么多的官员、将士都在看着咱呢!你现在是王妃,不能在这么多人面前失礼,更加不能流泪!咱们回家再说吧!”
回到济王府,郑心兰突然生气的说道:“你不是说好带大军北上勤王的么?怎么突然一个人跑去京城了。你说,要死万一有个闪失,我可怎么办!”
朱震笑道:“我这不是回来了么!当时我也是没办法,任继荣那厮要命的挡住我大军前进的路线,我若分兵前往,势必军力单薄。。。。。。”
郑心兰生气的打断道:“谁要听你说这些大道理了,我只是一个女人,不懂得什么国家社稷,我只知道我丈夫居然连招呼都不跟我打一声,就跑去做这么危险的事,那就是没把我放在眼里。”
朱震笑道:“是我不好,没把你放在眼里。”郑心兰眼睛一瞪,朱震连忙说道:“可是我把你放在心上啊!”
郑心兰娇声说道:“有么?我怎么没发觉。”
朱震道:“不信你用手摸摸。”说着,便抓住郑心兰的小手,贴在自己的胸膛上。郑心兰温柔的抚摸着朱震的胸膛,嘟囔着嘴说道:“那你说,你在进京前,有没有想到我!”
朱震道:“当然有啦,朱亮和李超涂这两个家伙没给你说么?我可是把整个山东都交给你了。”
郑心兰大叫道:“哦,你找人做苦力了,就想起我了,把这个烂摊子甩给我,差点没把我累死。”
朱震惊道:“原来总监山东军政大事是苦力活啊!不过还真奇怪,天下这么多官员、士子都争着抢着打破闹到想要做这苦力活。”
郑心兰娇笑道:“好了嘛,这事我就不和你计较了。说到这里,脸色突然一变,冷哼道:“那你给我说说那个陈圆圆是怎么回事。”
朱震一听,连忙怪叫道:“不好,文武官员们还在等着我去议事呢!不能让人家等久,我先去了啊!”说着,朱震拔腿就往外跑,边跑边想到:“以后还是少让这丫头监督军政大事,同那些个官场上的老油条们打交道的好,多么纯洁的一个丫头,现在性格变得捉摸不定,说话学会恩威并济了。”
郑心兰见朱震开溜,在后面大声叫道:“君震!你还没回答我呢!朱君震,我告诉你,这事还没完!你不跟我说清楚,我天天找你闹去!”
朱震来到议事厅,一班文武官员早已经在等候着他了。他不好意思的笑道:“刚刚向王妃问了一下这段时间山东的状况,耽误了一点时间,让大家久等了!”
朱亮哼了哼鼻子,不屑的说道:“小两口叙旧去了就说叙旧去了,何必找借口呢!”
朱震见被人揭穿,生气的说道:“朱亮,明天便派你带兵去攻打河南、陕西,打完后再去四川,没个十年八年的,你别给我回来。”
朱亮兴奋的叫到:“成啊!这可是好差事,大哥,你准备给我多少兵马?”
朱震哼道:“兵马随你挑,但有一条,大将统兵出征,家眷要留在济南做人质,茗枝你是不准带的。”
朱亮摸了摸鼻子,说道:“当我放了个屁,什么都没说过。”
大家听了,轰然大笑,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在这几句笑话中消失得一干二净。
朱震冷哼道:“以后没有允许,就是屁也不能放!今次念你初犯,我就大度的不追究了。大家都知道,李自成那家伙野心勃勃,现在正准备着南征。我们山东不能坐以待毙,须得想出个好法子来,就事议事,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啊!”
黄永年站出来说道:“下臣主张放弃山东!王爷京城之行,不是带把太子殿下带回来了么?下臣认为,王爷可亲帅大军,保护太子殿下去南京即位,续接正统,然后用天子的名义召集各路大军勤王,那时举得三四十万大军易如反掌,王爷手中近二十万精锐山东军加上这三四十万勤王军,便能和李自成势均力敌了。”
黄永年一说,许多文官都觉得有理,纷纷附和道:“下臣赞同黄大人的提议!我大明尚有南方半壁江山,带甲之士不下百万,王爷若能用天子的名义把他们都聚集到帐下来,必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朱震听了,只是点点头,并不说话,只把眼光瞄向其他人。李朝辉站出来说道:“下臣认为山东不可弃!当初王爷未归山东之时,李自成没有趁机发兵攻打山东,何也?就是因为王爷战无不胜的威名深入到官僚百姓、乡绅士卒们的心中。可以说,王爷就是大家心中的一杆旗帜,使大家的希望,只要王爷这竿旗帜不倒,官僚百姓们就有反抗李自成的勇气。所以李自成宁可将来战场上多死些人,也不愿趁人之危,拿下山东,落人口实。现在王爷一回来,就放弃山东南撤,那么百姓们肯定认为王爷是怕了李自成,不敢与李自成交战。此时李自成亲率大军掩后杀来,一路上肯定又会像当初他们东征一般,望风而降!所以我们不能退,只能死守住山东。而黄大人的办法,后半部分时可行的,王爷可差一员上将,领兵数万,护送太子殿下南下即位,然后在用天子的名义把调集南方大军北上助战。那时我们若能获胜,定可一战光复神京,再战彻底剿灭贼寇!即使不幸落败,南方根基也稍稍稳定,军士防御等也布置妥当,不容易受到李自成兵威的挟持。”
第234章 伐谋(四)
李超辉这一番话说得那一班武将连连点头,大道有理。周从善、陈永福更是拍手叫道:“李大人此计甚妙,我等都赞成李大人的看法!”李超辉本是文官,但附议他的,却大多是武将,由此可见,李超辉虽是文弱书生,但兵法谋略非同一般,但放到战场上去,绝对是一员儒将!
朱震也是向着他点点头,微笑不语,目光继续扫向朱亮、李超涂,这些久随自己征战的宿将,真正的沙场猛士。他们又该有什么看法?
朱亮道:“末将主张进攻!”
听道这句话,除了少数几个人皱着眉头,似乎在寻思着什么,其余的人都大笑起来。更有人挖苦道:“朱亮将军,李自成大军加起来,足有四十万,我们山东军全部加其来也就二十万,除去各城维持秩序的军士,至多能调动十五万人,如何跟李自成打硬仗!”
朱亮大声说道:“李自成四十万大军来了么?还没来!你们就吓成这个样子了,这还是我山东将士的作风么!”
李超涂笑道:“朱将军,他们也不是惧战,只是用正常人的思维来考虑问题罢了,敌人倍于己,自然该避其锋锐。不过我刚刚思考了一下你的提议,觉得挺有道理。你主攻的意思,应该是先趁李自成援军尚未到,先集中兵力,击溃刘芳亮,然后挥师北上,同李自成接战。这个提议固然是好,但存在一个问题,便是我们必须赶在李自成到达德州一带之前,击溃刘芳亮。否则我主力大军被刘芳亮牵制,反而让李自成长驱直入,破了济南,便再无翻身之地了。”
朱亮笑道:“还是超涂明白我,所谓兵行诡诈,一直以来,我们山东军都在隐藏实力,贼军已经产生骄奢、轻敌的心思,现在刘芳亮贼众十万驻扎在冠县、馆陶两地,互为犄角之势。近半个月以来,他们已经放松了对我们监视,反而把重点放到捉拿官绅士族,追赃助饷上,若是我出动东昌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偷袭冠县,同时秘密调动德州大军南下袭击馆陶,定能一举击溃刘芳亮。”
众人听了,都把眼光看向朱震,朱震还是微笑着点点头,末了才加了一句:“有什么,你就继续说。”
朱亮道:“何况,我们还有秘密武器,就是章丘铸造的新式红衣大炮,绝对的攻城利器,有了此炮助阵,定可一战而下冠县、馆陶二城。而击溃刘芳亮后,我们便有更多的机动兵力,趁势北上河间府,若能赶在李自成到来之前再击溃任继荣部,那便万事大吉,李自成不成气候了。若是没能击溃任继荣部,我们再一边和李自成打持久战,消耗他们的军心、士气,一面可派人护送太子南下登基,然后调集南方的一切力量支援山东,就算没有兵力,但在财力、物力等方面却有莫大的好处。”
朱震笑道:“超涂,你认为呢?”
李超涂道:“若是真能调集红衣大炮助战,自然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刘芳亮,但这样一来就提前暴露了我们的全部实力。所以我认为红衣大炮要在和李自成主力大军决战时使用。至于刘芳亮部,我们可集中兵力,南北夹攻,先拔下馆陶。然后在偷袭冠县。那时就算偷袭不成,我们调动济南、青州甚至莱登所有兵力,光明正大的在把城攻下来,更能起到威慑李自成的作用。”
朱震苦笑道:“主要是红衣大炮太少,若是有个千儿八百门的,我随便找个地方,一字排开,轰得李自成连他娘都不认得。可是现在我们才铸造了四十多门,出奇制胜还可,正面决战却没多大用啊!”
说道这里,朱震打了个呵欠,说道:“既然意见不能统一,那就别议了,你们各自回去,仔细拿自己的办法和别人的办法对比一下,衡量其中优劣得失,赶明儿写成折子,递交给我。今天就散了吧!”
大活儿心中奇怪,王爷一向行事果断,这回大兵压境,怎么变得拖沓起来了?他们带着疑惑退出了议事厅,就在走路之时,还是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
朱震回到自己的书房,立即对刘峰说道:“你去把朱亮,李超涂叫到我书房来,注意不要让别人看见了。”
刘峰走后,朱震拿起堆在书桌上的公文,开始阅读起来,不知道过了多久,鼻中突然闻到一股幽香,他抬头一看,却是陈圆圆来了。朱震把手中折子往桌上一放,笑道:“是圆圆啊,一打京师回来,我就没消停过,连我的宝贝圆圆都好久没见到了,快过来让我好好看看。”
陈圆圆手中端着盘子,盘中放着一个瓷塚和一只小碗,她笑吟吟走到朱震身边,把盘子放到桌上,小声说道:“王爷,这是臣妾给您熬的参汤,您这么幸苦,得好好顾着点自己的身子才是,别像先帝一般,二十几岁时,就满头白发了。”
朱震给过陈圆圆给他装的参茶,喝了一口,笑道:“嗯,别人熬的参茶带苦味,圆圆怎么能熬出甜味来!”
陈圆圆轻笑道:“臣妾听说王爷不喜欢苦味,便加了点甘草。参茶中甜品会影响药性,加甘草却不会。”
朱震笑道:“圆圆除了精通琴棋书画,还知道药理,难得啊!你到山东来住的还习惯么?”
陈圆圆道:“还好,王妃和两位苏妹妹都很照顾我。”
朱震一把拉过陈圆圆,让她坐在自己的大腿上,轻轻的抚摸了一下她那张有着绝世容颜的小脸,轻轻说道:“有些事情不要憋在心里,憋久了会憋出毛病来的。王妃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小孩子脾性,有时候给你摆点小脸色,也是小孩子闹脾气,并没有别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