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兴明-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受不了的,可以滚回去了。”
七十名士兵再次大声吼道:“不管有多么苦,我们都受得了。”
朱震带着他们来到上课的教室,士兵们是第一次进教室上课,都有些不知所措。朱震皱了皱眉头说道:“你们每个人找一张桌子坐下来,在三息之内完成。”
唰唰唰,士兵们很快便各自找到一张桌子坐了下来,朱震走上前去,站着说道:“今天给大家上的第一课便是思想课。”刚说一句,却发现士兵们又站了起来。朱震问道:“你们有问题吗?”
士兵们答道:“没有问题!”
朱震火道:“那你们怎么全站起来?”
学生们都齐声说道:“大人您站着,我们不敢坐。”
朱震这才想起,现在哪有士兵坐着大人站着的理,便是夫子教学,也大都是坐着讲,最多站起来在学生中行走一圈,检查一下学生是否真在认真学习而已。
朱震命令道:“你们都坐下!”学生们迟疑了一会,便做了下去。朱震这才说道:“上课之前,我先给你们讲一下上课的规矩。第一,坐姿必须端正,上课必须认真;第二,有问题可以举手示意,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才可以站起来提问,有事情也是一样;第三,一切听从老师吩咐。就这三条,你们记住了吗?”
学生们在心里默念了一遍,大声回道:“记住了。”
朱震说道:“现在正式上课。今天要学习的是作为一名将领所必备的思想素质。一名合格的将领除了应该具备一名优秀的士兵的一切素质外,还应该具备五种必备的素质。即“智、信、仁、勇、严”这为将五德。我知道你们现在肯定不会理解这五德是什么,但是在我上完课后,还不明白的,可以回去了。”
那群学生都认真的听着朱震解说这“为将五德”,他们心中对朱震充满的崇敬。但若是知道,朱震这为将五德也是临时从诸葛亮的《将苑》里看来的,却会怎么想了。朱震知道这群学生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学习,自己那些系统化的军事思想他们短时间里肯定理解不了,便想着先让他们知道古代将领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后在慢慢的灌输一些现代化的理念。
今天上午的课便上到这,最后,你们记住这句话“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如果不明白,今天下午问叫你们识字的夫子。两个时辰后,朱震擦了擦汗,说道,现在他才开始尊敬起当年的老师来,面对着这样一群有纪律的学生,上课都这么伤神,当初叫他们的老师面对着那群毫无纪律可言的学生,上课的难度可想而知了。
一名学生见朱震宣布下课,便举起手来,见有学生发问,难得的笑了一下,让他站起来。那名学生说道:“大人,这识字和带兵打仗有什么关系。”
朱震说道:“为将五德第一德便是智德,人的智慧终究有限,书的智慧却是无穷的。你们要增加自己的智慧,将来要多看点书,人家关二爷还夜晚挑灯读《春秋》呢!再说,将来我让你独立统兵在外,给你写封命令书,你总不好意思拿着信去问别人写的是什么吧。还有,记住那三条上课的规矩,到时候谁敢忤逆老师的意思,便是违反我的军令!”
朱震离了训练基地,下午给他们安排了夫子教授文化课,便不准备过来了,何况自己事情事情实在多得要命。
回到济南城,朱震连家没去,就径直来找陈演了,陈演一见到朱震便笑道:“朱老弟,我的货已经给你了,你的钱还没付呢。”
朱震笑道:“陈大人还怕我赖账?这钱可是给圣上的,我有那个胆吗。连同大人的一共是两百五十万两,我一个铜板也不会少的。”
陈演笑道:“朱老弟有了山东之地,那点银子自然不瞧在你眼里了。”
朱震突然生气的说道:“陈大人还好意思说,山东的钱财全部被你带走了,留下个空壳子给我,以后有得苦了。对了大人,你看看,山东百姓今年遭受金虏劫掠,早已十室九空,田里的庄稼也都荒得一干二净,这税收只怕。”
陈演闻弦歌而知雅意,拍拍胸脯说道:“嘿嘿,两百万两银子,抵得上山东十年的税收了。何况下旨免去山东赋税,又正能体现圣上仁德,这事你放心,我帮你搞定。只是你答应圣上出兵二万,前去河南剿贼的事。”
朱震见他答应的这么爽快,便知道有问题,却果真就提出要求了,朱震笑道:“现在朝廷有饷银了,这事没问题。嘿嘿,只不过下官听说朝廷是一万饷银养五千兵啊!我的士兵,自然也不能例外吧,您回去就和圣上说,我答应遣兵四万。”
陈演道:“老弟何不倾巢而出,那样岂不是又能把这两百万辆银子要回来了。”
朱震不悦的说道:“大人又取笑下官了,这是同僚之间潜在的规矩,下官总不能去破坏它吧。别到时糊里糊涂把人都得罪光了,还在那里傻笑呢。”
“潜在的规矩?”陈演心中冷笑,你要是讲规矩,老子还他妈的是古往今来第一贤相忠臣了。两人有胡说八道了一会,朱震想起生意人讲究一回生二回熟,做第一桩买卖得讨价还价,做开了就好了。觉得自己和陈演也差不多,现在基本上是自己提出一个要求他马上答应了(奇*书*网^。^整*理*提*供),又开出自己的价钱来,很**裸的交易。
不过当朱震谈到山东矿场的开采权时,陈演苦笑了起来:“老弟,这大大小小的矿场一直都是宫里的势力在打理,老哥哥我也是没办法,不过我给你出个主意,那些死太监基本上也是把开采权交由各地的商人,自己只管拿钱的。你倒可以去和王承恩商量,花大价钱把山东矿场的开采权买下来。”
朱震也苦笑道:“陈大人难道不知我和王永吉有过节?他现在都恨不得活吞了我。倒是昨天他在大堂上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想来是陈大人和他说过些什么吧。”
陈演笑道:“我就和他说圣上的意思只要你出的起价,把山东卖给你也无妨。”
朱震愕然,崇祯真的穷到要靠卖地了?
第133章 新的开始(三)
告辞了陈演,朱震想了一下,便向王承恩的住处走去,虽说朝廷不答应山东的矿场也是自己的了,但是有个名分总是好的。
王承恩见朱震居然来找他,很是惊讶,讥笑道:“今天刮得是哪里的风,怎么把朱大人吹到咱家这里来了。咱家先恭喜朱大人了,以后这山东您是一手遮天了。”
朱震疑惑道:“王公公说话下官实在是听不明白,率土之滨莫非王土,陛下把山东交由下官打理,下官自然要兢兢业业的做出点成绩来,以报答圣上隆恩。王公公你怎么说下官在山东一手遮天呢?哪天圣上不高兴了,收回山东,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王承恩冷笑道:“朱大人忠心可嘉,陛下听到你这句话,又该高兴了。不过你既然知道要帮陛下打理好山东,却还有这种心情到处闲逛。山东的谋反叛逆的官员被你替陛下杀了。留下的事情肯定不少吧。”
朱震笑道:“此事还多靠王公公秉持正义,主持公道,在王公公的威严之下,才令那些犯官无处遁逃。”
王承恩鼻子里哼了一声,口中说道:“昨天还要多谢朱大人请咱家去听戏呢?这曲戏比起皇宫里那些戏班唱得还好听。真没想到朱大人除了会打仗,还会唱戏,若是陛下在场,又该对你大家赞赏了。”
朱震崇敬的说道:“王公公果然是远见卓识,下官怎么没想到呢,把昨天的事写成戏曲流传,正好能警告那些心怀不轨的官员们。好主意,还能顺便让世人知道王公公的为国除害的功绩,一举两得啊!”
王承恩冷笑道:“要是真能给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一个警告就好了,只怕会让他们更加目无忌惮,朱大人,你跑来不会是就为了和我说这些吧!”
朱震干笑了一声说道:“下官自然是专程前来感谢王公公的,顺便想跟您打听个消息。”
王承恩道:“咱家一到济南,就被你‘保护’在驿馆里,向我打听消息,朱大人真会说笑。”
朱震道:“是宫里的消息,下官想知道山东矿场的盈利,是怎么个分法。公公您不会告诉我您不知道吧。”
王承恩脸色一变,冷冷的说道:“朱大人,咱家奉劝你一句,宫里的水太深,乱下去小心淹死。虽说这矿场在你的山东,但是一下子把宫里得罪完了,以后的日子也不见得好过。”
朱震道:“下官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才来向公公请教。如果山东的矿场全都由下官统一管理,宫里各位公公的收益最少会高出两层。王公公,你看如何?”
王承恩盯着朱震一字一顿的问道:“如果不答应呢”
朱震也一字一顿的答道:“那就一个铜板也没了。”
王承恩铁青着脸说道:“很好,朱大人软硬兼施,手段通神。不过也有些不识抬举的人是软硬不吃的。”
朱震听了也不动怒,笑着说道:“这只是下官的提议,王公公可以慢慢斟酌。如果相同了,便把宫里各位公公往年的收益列单交与下官便是,下官还有些琐碎杂事,便先告辞了。”
说完拱了拱手,转身便走,背后传来两个冰冷的字:“不送!”
在王明口中有点魂不守舍的朱亮脸上的笑意却要比朱震真实的多。他呆呆的望着已经换回女装的茗枝,听她讲着一些有关复社的事,增长一下自己的‘见识’。
“崇祯六年,在张缚和我老师张采的邀请下,江南四十七个文人社团和一大批江东名士在江苏虎丘举行集会,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文人社团,也就是复社。当时宣布加入复社的文人名士便有二千余人。”茗枝津津有味的讲着复社的光荣史,但是她也发现了朱亮有点不对劲,便轻轻的喊道:“朱大人。”
朱亮应了一声,问道:“有事吗?茗枝姑娘。”
茗枝气急败坏的说道:“你到底有没有在听啊!”
朱亮笑道:“有啊!你刚刚讲到复社的成立了吧。“娄东二张”,那位张溥先生现在还好么?”
茗枝听到朱亮提及张溥,脸色顿时黯然,朱亮见状,小声的问道:“那位张缚先生出事了?真对不起,我不该提及这些。”
茗枝道:“复社的名气越来越大,到崇祯十四年,成员达到三千二百多人,天下士子近半出自复社。在加之许多成员相继登第,声动朝野,而许多文武将吏及朝中士大夫、许多太学中生员,也都自称是张溥先生门下。但是这些都没能够为他带来荣耀,却带来杀身之祸。没多久他便在太仓老家 “病死”了。”朱亮听的出来,茗枝在说‘病死’这两字时,音节格外的重。
一个年仅三十九岁,前些天还活蹦乱跳,四处奔波的中年人突然之间病死,这确实让人产生怀疑。但是历朝历代,像这般‘病死’的人又何止张溥一人呢?朱亮对此也无他法,只得说道:“张溥先生虽然早逝,但是他却把自己的精神留了下来,我相信他的精神会伴随着复社的发展壮大而遍及天下的。”
茗枝说道:“张溥先生死后,复社失去了领袖,又被周延儒、吴昌时等人趁机打压,开始慢慢衰退。许多复社出身的官吏为了得到晋升的机会,纷纷和复社划清界限,如果不是我老师尚在,只怕早已解散了。”
朱亮道:“我见张采先生如同六旬老翁一般,今日听你提及,应该尚不到五十,想来是劳累所致了。茗枝姑娘放心,我大哥最礼敬名士,以后复社成员在山东境内遇到麻烦,我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
茗枝讥笑道:“你有多大能耐?还不是靠着你那个大哥,等有一天你大哥被朝廷里那些**至极的官吏们拖垮了,看你能做什么。”
朱亮道:“只要有我们众兄弟在一日,朝廷便奈何不了我大哥。茗枝姑娘不要乱说,这话传到我大哥麾下众兄弟耳里,肯定又要出乱子了。”
茗枝不好意思的说道:“对不起,我不是要诅咒朱震大人,我只是想。”说道这里,看了一下朱亮,脸上闪过一抹红晕,却不再说话了。
第134章 新的开始(四)
两人呆呆的坐在庭院里,除了刚刚那不愉快的话题,实在不知再说些什么,便什么也不说了。
越是愉快的时间越是过的快。那些不愉快的话题没能影响朱亮愉快的心情。恍然间,天边的白云被火烧红,便成了似锦的晚霞。夕阳的余晖洒进了庭院,给所有的景物都披上了一层红纱。
朱亮突然站了起来笑着说道:“茗枝姑娘,天色不早了,我便先回去了,今天谢谢你给我增长见识。明天若有时间,我再来拜会。还有,你帮我向张采先生道一声别。”
茗枝嗯了一声,算是回答。朱亮兴奋的向庭院外走去,他告诉自己,明天一定要有空。
朱震也在想着明天一定要有空。他从王承恩处回到家里,李超辉又在书房里等着他了。朱震苦笑了一下,吩咐苏氏姐妹给他弄点吃的到书房来,便和李超辉商议起来。
李超辉拿出一份名单递给朱震,朱震打开一瞧,上面罗列着几十个名字,后面还标注着官职。便问道:“这些人都是山东的官员?”
李超辉笑道:“不是,他们都是那些士族世家送来的人,后面的官职是我建议授给他们的官职。”
朱震哦了一声,又仔细看了一下,李超辉推荐的都是各县县丞、主簿或者各州判官、吏目之类的辅从官职。奇怪的是有两个名字后面却未标注官职。便指着那三个名字问道:“这两个人是怎么回事。”
李超辉道:“这两人一个是邹记粮行大老板的儿子,另一个是我最近结识的寒门士子,故不敢多言。”
朱震笑道:“这个邹重光家里是开粮行的,想来你的意思是让此人做你的副手,管理财务了,这个叫崔杰的寒门士子,你是准备重点推荐他吧。”
李超辉道:“大人还是先见见这两个人,在做定论吧。”
朱震笑道:“邹重光既然给你做副手,见面的日子还多着,让他先上任吧。崔杰就算不是人才,既然能骗过你的眼睛,我见了也无用,让他明早便去章丘,过些日子我便去章丘见他,到时他是不是人才就一目了然了。倒是这些去出任各州、县小吏的士族子弟,要见上一面,他们现在在哪?””
李超辉笑道:“大人的用人之术真是别具一格,不过属下还是信得过我这对眼睛的。那些士族在官衙点过到后,属下思量大人可能会随时召见他们,便让他们全部住在街东头的一家客栈里”
朱震唤来亲兵,让他们去把那些士族子弟都叫来,然后对李超辉说道:“还有一事我一直未决定,就是我答应了朝廷派兵前去河南会同孙传庭剿灭流寇,你说用谁为将最好。”
李超辉笑道:“大人不是心中未定,只怕是不好出口吧。属下斗胆猜测,此次出兵河南,除了敷衍朝廷,大人还想着能借李自成的手清理王永吉、吴建军留下的残部。所以此去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大人却太低估你麾下诸将的能力了。李超涂那小子如果去了河南便回不来了,那大人应该庆幸,否则将来独挡一面时还不坏了大事。”
朱震道:“既然如此,那便由李超涂担任此次西征主将了,他标下那一营精兵全部带去,再加上吴建军残部四千、青州府兵四千、东昌府兵四千和灵山卫兵两千共计一万七千六百人。就让朝廷报称四万大军吧。”
李超辉道:“反正朝廷有钱了,为何不多报点?最好把那二百万两银子留下一半来。你要知道当我看到大批的银子从手中流过时,那心痛的,恨不得银子全变成石头。“
朱震笑道:“今日陈演跟说,这二百万两银子是陛下卖山东的泪水钱,你还想留下一半来,传到陛下耳里,小心他跑到山东来找你拼命。“
李超辉笑道:“便是陛下到山东来找人拼命,第一个找的也是你。”
正事搞定,朱震越发觉得肚子饿了。也没心思和李超辉去说笑。一个劲的瞧着门口,怎么这么久了吃的还没给他送上来。李超辉似乎看穿了朱震的心思,便说道:“其实苏氏姐妹很可怜的,从来没人去关心她们。跟着大人这么久了,小心的照顾着你的生活起居,就盼望着有个依靠,大人也应该抽时间关心一下她们。”
朱震苦笑道:“我现在都恨不得把自己劈开成两个来用,哪还有时间想这些。”正说到这里,苏氏姐妹带着几个仆役拿着饭菜走了进来。她们似乎听到朱震刚才说的话,平日里挂在脸上的招牌式笑容已经不见了,吩咐仆役把菜摆上,便退了出去。
朱震笑道:“不去管他了,先填报肚子要紧,我都一天没吃东西了。李兄,你要不要一起吃点。”
李超辉笑道:“大人慢慢享用,属下先告退了。”
朱震道:“不行,我还有是情和你商量呢。就是在城外培训的那七十个士兵,我准备给他们写些教材,待会要和你讨论。”
李超辉道:“教材?是夫子授学时用的典籍么?大人不会想要今晚就编写出一部典籍来吧。”
朱震鄙夷的说道:“用那些典籍去教人,只会把人教蠢了。我没准备编写典籍,就是把我的一些战术思想用白话文写出来,让那些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士兵都能看懂。”
李超辉道:“现在有许多寒门士子为寻生计,用白话文写些稗官野史供那些喜欢附庸风雅的人阅读,大人用白话写授学的典籍,倒也新奇。”
朱震笑道:“李兄,你觉得平实易懂的白话文好些,还是满口之乎者也、深晦难懂的文言文好些。”
李超辉道:“这个,就现在而言,白话文只有刚刚所说的稗官野史和一些话本、以及官方文书在用,流传的典籍、正史、文章等都是文言文。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白话文很有发展潜力,毕竟这个世上不识字人的居多数。”
朱震笑道:“你能这样看很好,我先给你提个醒,以后我准备普及白话文,所以你有空时多注意点,对这方面有用的人才先好好养着,到时侯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束手束脚了。
李超辉听了心中一惊,普及白话文,说起来容易,到时候又不知道有多少治学大儒、文人名士要断送掉自己大好头颅了,但愿不要兴出文字狱才好。
其实朱震一直在努力影响着身边的人,比如李超辉,他总是满不经意间给他灌输了许多先进的思想。比如在讨论贪官污吏可不可治时,他会告诉李超辉:“可治”,然后隐晦的说出自己一些现代化的构想。他知道必须先影响了身边的人,才能去影响更多的人。
否则等将来自己去变革时,连身边的人都站出来反对自己,还有成功的可能吗?他的努力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最少李超辉明白‘还政于民’是治理贪污的唯一途径,知道了未来的战场在海洋之上,否则也不会向他推荐威海卫卫指挥使钟彬了。
但是李超辉比朱震更加明白那些儒林文士的顽固,他们向来便是变革的最大阻力。王安石变法是,张居正新政依然是。到了将来朱震变革,这一点也决然不会改变,但是王安石、张居正没能力摆平他们,朱震却绝对有这个能力,因为他手里有惟命是从的铁血雄师!
当成群的顽固儒林文士遇上百战的铁血雄师时,产生的后果便是杀戮,于是,文字狱便产生了。而且变革带来的文字狱绝对不会是为了猜忌而兴出的文字狱可以比拟的。
朱震这顿饭吃的很快,但李超辉却想得很长。便在朱震吃晚饭时,那群士族子弟便已经来到平东伯府了。朱震笑道:“书房太小,容纳不下那三十多个士族子弟,我便去客厅里见他们,李兄在书房里等我一会。”
来到客厅,那三十几人都纷纷上前拜道:“学生拜见大人。”一般士族子弟都会去弄一个秀才身份,如此一来,见到官员,便只需躬身叫一句学生拜见。而不必像平民一般跪地请安。
朱震笑道:“还学生,现在你们应该称‘下官’了”,我已经给你们每个人都安排了官职,明天一早,便要去各地上任了。”
那些士族子弟们面上都露出喜色,虽说士族子弟做官比寒门士子容易了不少,但也不是一定能做官的。他们本以为朱震最多也就选出一些人来,却没想到每个人都有官职。一个个纷纷再拜道:“多谢大人厚爱,下官一定不负大人厚望。”
朱震笑道:“但是你们也要有个心理准备,在我手下当官可别给我学那些贪官污吏,我会按时对你们进行考核,若是让我查出什么不好听的事来。”说道这里,朱震眼中寒光闪闪,看得那些人浑身不自在。
朱震才接着说道:“你们都还年轻,不要去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我先跟据你们的家世,给你们安排了各州、县的辅从官职。谁先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成绩来,便先提拔谁。那时我将不再考虑你们的家世,只看政绩。”
那些人立刻说道:“大人放心,下官一定鞠躬精粹,死而后已。”
朱震道:“其实我也知道你们都不缺那点小钱,甚至许多人贪污也是官场上的潜在规则。但是在我这里没有什么潜在规则,一切规则都摆在明面上。你们只需扎扎实实的做,就一定会得到晋升的机会。现在你们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可不希望将来有人已经是一方封疆大吏或者朝廷大员了,有人还呆在小县做县丞、主簿。”
那些人人以听到封疆大吏、朝廷大员这些称号,都露出钦羡的神色,随后坚定的说道:“我等愿意誓死跟随大人!”
朱震笑道:“很好,你们都不愧是各家族选拔出来的俊秀,果然很聪明,好了,我今日叫你们来只是按照惯例鼓励一番,面授机宜。要说的也已经说了,能不能听进去是你们的事。你们还有什么要问我的没有?”
朱震一说完,便有人问道:“大人,你刚刚说我们都是去各州、县做辅从官职。到时我们的上司因为收不到贿赂而为难我们,该怎么办。”
朱震笑道:“你问的很好,今天我给你们一个特例,不管你们中的哪一个,若是可以用正规的手段把自己的上司扳倒,他的位置就是你的了。记住,是正规的手段,必须符合大明律例。”
那群人听了,一个个都热血沸腾,扳倒谁就能做谁的位置,若是能扳倒哪一座府的知府,就能马上升知府大人了?须知整个大明也只有四十座大府,知府都是正四品的大官,许多人一辈子也爬不到这种高度。朱震对于这个效果很满意,那群官员们虽说都纷纷向自己抛来媚眼,以示交好,可惜终究让人不踏实,若是能借助这些士族力量铲除了,也是件好事。他笑着对刚才发问的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听到朱震问及自己的姓名,受宠若惊的说道:“下官姓林名洋远,表字从龙,祖籍湖广,祖父是万历年间进士,曾放过一任青州知府,隐退后便在济南定居了下来。”
朱震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记住了,你好好干,将来成就只会比你祖父高。”
林洋远挺了挺胸膛说道:“下官表字从龙,寓意今世要跟随真龙。今日得大人垂青,将来自然能平步青云,扶摇而上。”
朱震听了,脸色微微一变,众人却都十分识时务,再次大声叫道:“我等此生愿誓死效忠大人,绝无二心!”朱震脸色才微微好转,淡淡的说道:“你们的忠心我亦知道,但此类话语以后断然不可再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若是被一些小人借以利用,虽不成大碍,却也麻烦。今日之事到此为止,你们都回去好生休息,明日一早去官衙,李超辉先生会给你们发放授官文书。”
众人齐说道:“大人教诲,我等铭记于心,下官先行告退!”说完,先倒退了几步,才慢慢转过身去,走出客厅。
朱震回到书房,李超辉笑道:“大人一次性给这么多官员面授机宜场面之壮观,古今罕有,再与大人这座平东伯府相互辉映,却是前所未闻了。”
朱震笑道:“这座平东伯府好啊,每每看到这座平东伯府,我就会想起现在穷的连个好住处都没用,做起事来就更加卖力了。唉,人穷志短,财大气粗啊!不知道哪天我才能财大气粗一把。”
李超辉笑道:“大人还是挪个窝吧,很快就要订婚了,到时后让山东那些头面人物来这座平东伯府里给你道喜,大人脸上也挂不住,我看就王永吉那座王宅就很不错嘛。”
朱震问道:“什么时候订婚?”
李超辉道:“日子选好了,就在二个月后,媒人男家是我,女家是黄永年。订婚后郑家小姐便搬来大人府上,怎么说大人也是一方封疆大吏了,家里没个主事的,不大像话。”
朱震道:“还有二个月,不急,我们还是先讨论一下那七十名学生的教材吧。首先是那本《将苑》,不论是思想、战术还是和士兵相处的方法都写得很好,我准备把他用白话文写出来,每个学生发一册。”
李超辉道:“《将苑》是诸葛武侯毕生的心血,在军事上的造诣不输于任何一部兵法。更兼得它把许多深晦的道理用一些简单易懂的实例表述出来,确实很适合那些学生。”
朱震道:“李兄今晚能够把《将苑》用白话文写出来么?”
李超辉笑道:“《将苑》全书不过万言,一晚足以。”
朱震道:“那今晚就麻烦李兄了,我也争取在今晚把自己一些关于战争的心得写出来。哎,时间太紧了,若是能给我三年时间,天下英雄何足道哉。可惜依照如今的发展形势,最多一年,这天下便要大乱了。”
李超辉默然,一个月前朱震说这句话时,他还有点不以为然,现在看着李自成摆出的那副要拼命的架势,只怕说一年,还有点保守了。
朱震拿起鹅毛笔,先下了**那副著名的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朱震认为以多打少,以强凌弱的战争谁都会打,但自己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却处于劣势地位,所以他的将领都需要如何在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战胜敌人的本事。而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战术比起游击战术更加有效了。
当然,朱震也没想要部下将领能真正的领略到游击战术的奥义,虽说自己处于弱势,但比起飞机大炮和小米步枪的差距来,可以忽略不计了。
第二日清晨,李超辉去了官衙,给那些官员们发放授官文书。朱震本来想去训练基地,但陈演一早就派人来告诉他今日回京。朱震只得让人带着昨夜编写白话文版《将苑》和《游击战术纲要》去训练基地,并且命令他们今天必须好好把这两本书看一遍,明天自己要亲自去考核。
昨天一天,姜璟茂便如自己所说的那样,让马秀、许文国写下悔罪血书,承认了密谋谋反、勾结金虏两大罪状。并乞求陛下开恩,饶过他的家人。
所以陈演只押着王永吉案中那十几名“伏法认罪,愿意受国刑而死,已正国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