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翔霸三国-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葛亮出仕太晚了,天下的局势已定,想辅助刘备必须分秒必争,“主公,孙策已经答应了盟约,不过他要荆州,属下已经答应了。”

    刘备:“孔明答应了就答应了,一个荆州可没有孔明重要。”

    诸葛亮:“主公厚爱孔明愧不敢当,现在这个荆州算是我们借孙策的,不过属下却没有打算还,这只是权宜之计而已,当不得真。”

    刘备:“吾就知道孔明是不会吃亏的,没想到反而让孙策吃了亏,他还不自知。”

    诸葛亮:“江东已经跟交州士家联合了,主公我们也应该争取了,交州士家是个关键,谁能得到士家的支持,就能在此次联盟中占上风。”

    刘备:“交州虽然是荒芜之地,但是交州的地盘也不小,士家在交州就是土皇帝,可是什么都不缺的,我们恐怕没有能打动他们的条件。”

    诸葛亮:“主公难道忘了荆州吗?一女配二夫,也不是不可的。”

    刘备:“顺便还能离间孙家和士家的关系,孔明此策很妙,不过此次吾可不会派孔明前去了。”

    诸葛亮:“在下刚出使江东,的确不适合去交州,不如让简雍前去吧!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刘备和诸葛亮在谋划交州。

    却不知道张翔在蠢蠢欲动,刘备虽然在防备曹张,但是底下士卒的确也有点松懈毕竟是冬天,因为诸葛亮出使江东,所以刘备回到了襄阳。

    而西川之地就由马奎驻守,本来张翔也没有想在冬天发动袭击,但是西川之地多山本来就比别的地方冷,碰巧最近下了一场暴雪。

    绵竹附近的水流却都结冰了,本来不能走的地方却变得能走了,由于一场暴雪绵竹之险出现了一丝漏洞,张翔又怎么能放过呢?

    通过这些水流正好是绵竹的侧翼,那个地方有很多夷人部落,这些夷人都比较排外,尤其是汉人,可以说是绵竹天然的屏障。

    也是绵竹守军不能注意的地方,东川和西川的守军在盔甲服饰上都是一样的,张翔让精锐换成了东川军的盔甲服饰,直接攻打这些夷人部落。

    这些夷人部落还以为是绵竹守军做的呢?所以竟然发生了叛乱,张翔原本打算跟着夷人的后面进入绵竹,但没想到这些夷人比自己想象的多。

    张翔手下进入绵竹侧翼的部曲却不多,自然不能轻举妄动,如果被发疯的夷人咬上一口就得不偿失了,不是张翔不想派大军。

    而是这条路不适合大军行进,所以张翔只能下令先静观其变,看看绵竹形势的变化,夷人叛乱马奎派兵镇压,这件事都闹到了刘备那里。

    诸葛亮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马赶来,“主公,看来我们要回西川了。”

    刘备:“大雪封山益州的山路并不好走,夷人虽然叛乱,但是三弟应该能解决,孔明不用担心。”

    诸葛亮:“属下担心的不是夷人,而是张翔,这次夷人叛乱太凑巧了,其中一定是张翔在背后搞鬼,主公还是坐镇西川为好。”

    刘备:“不搞鬼就不是张翔了,难道张翔还想攻打绵竹不成。”刘备说完话就停顿了一下,他发现这真的很有可能。

    荆州的兵力不能调动,所以刘备只带上了一些精锐亲兵伙同诸葛亮去了西川,刘备的大军死守绵竹,所以张松没办法到张翔这里。

    所以就留在了西川,他是第一个知道这件事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张松送一个人出去是不可能的,但是送一封信出去还是有点办法的。

    张翔知道刘备回到西川,就更不着急动手了,这个时候刘备和诸葛亮能回到西川,对张翔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可是一个能一口吞下的机会啊!

    好不容易可以诛杀刘备,张翔自然不想操之过急,以免错失了机会,这场夷人叛乱不但没有被马奎扫平,而是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

    夷人世代生活在大山里,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夷人一直以来都是益州的大问题,不管是张翔还是刘备都小瞧了。

    夷人叛乱不只在绵竹这一个地方,其他地方的夷人也纷纷而起,就连张翔手下的东川也发生了同样的问题,张翔也没想到事情会搞大。

    不过相对于西川而言东川要好得多,两相比较张翔觉得还是对自己有利的,对待这些夷人张翔可是不会手软的,下令血腥镇压。

    刘备和诸葛亮进入绵竹之后,也知道了张翔那边的动静,他们也在怀疑自己多想了这件事是个巧合,根本没有注意到在绵竹的侧翼还有一支张翔的部曲。

    就隐藏在附近的大山之中,不过刘备也不后悔回到西川,西川的确是乱了,由于大雪有些地方的道路受阻,大军根本照顾不到。

    所以才会让夷人如此嚣张,刘备的确需要稳住西川的局势,诸葛亮由于腿伤只能先在绵竹休息,此次诸葛亮跟随刘备回到西川。

    很多时候都需要步行,西川的山路本来就险峻地上还滑,诸葛亮就摔倒了,险些掉进了山涧之中,这一下子可把刘备吓了一跳。

    至此刘备都不敢让诸葛亮随意走动了,这要是真出了什么事,后悔都来不及,诸葛亮被刘备强行摁在了绵竹,所以对外面发生的事情不是很清楚。

    诸葛亮虽然智谋无双,但也需要分析形势的,所以错过补救的最佳时机,张翔虽然在派人征绞夷人,但是也在有意思的把夷人往西川赶。

    绵竹之地的夷人也就越来越多,当诸葛亮发现不对的时候,夷人在绵竹已经坐大,诸葛亮也没法责怪马奎,他虽然隐瞒不报,但都是刘备交待的。

    诸葛亮马上让人找回刘备,诸葛亮觉得张翔要动手了,很明显的驱狼伤虎之计,张翔的大军已经接近绵竹了,形势变得很紧迫。(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五章 开创先河

    张翔大军从正面扑向绵竹,刘备在外所以绵竹由马奎主事,此时马奎能依仗的只有诸葛亮了,毕竟现在绵竹内忧外患,不是他可以解决的。

    凡事都分轻重缓急,诸葛亮很清楚这一点,内忧不过是一些夷人而已,这些夷人虽勇武野蛮,但是却兵器简陋,对地方的确很有危害。

    但是面对大军却造成不了威胁,诸葛亮直接收拢了征绞夷人的大军,只在地方留了一部分,其余的全部驻守绵竹城,对抗张翔的大军。

    现在马奎和诸葛亮能做的只有死守绵竹了,等待刘备归来也许还会有些转机,如果所有的地方都在打仗,那么西川这个地方就没那么显眼了。

    可惜大雪降临,所有的诸侯都收了兵,只有张翔在西川搞东搞西,自然把所有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绵竹这边的动静这么大。

    刘备想不知道都难,为了快点回到绵竹,刘备不得已走了近路,山川之地自然小道众多,其中有些的确可以加快进程,但是往往这样的小道都很危险。

    只有一些猎人才敢走这些小道,刘备不得不冒这个险,所以诸葛亮派出去的人正好跟刘备错开了,刘备这边突然没了消息,让局势变得更乱了。

    诸葛亮这边只能隐瞒不报,谎称刘备正在赶来的路上,这件事除了诸葛亮也只有马奎知道,就连去找刘备的人也被马奎秘密处理了。

    这种时候诸葛亮也只能心狠了,诸葛亮也不能继续派人出去找,只能希望刘备无事,因为张翔攻打西川,连带着曹操这边也发生了争吵。

    现在曹操手下分为两派,一派是配合张翔攻打荆州,还有一个是等待开春明年再战,支持攻打荆州的一般都是武将,不过却以荀攸为首。

    荀攸喜欢兵行险招,所以在颍川书院之时,荀攸和郭嘉是最谈得来的,关系也是很好,就连荀彧都是通过荀攸认识的郭嘉,不过荀攸的用险和郭嘉不同。

    荀攸很喜欢选择极端的办法,不成功便成仁那种的,而郭嘉就相对天马行空一点了,不过却有一条后路,这次攻打荆州就是荀攸提出来的。

    毕竟符合武人的胃口,但是同意等待来年开战的却是贾诩和荀彧,贾诩虽然有毒士之名,但行事作风却比较保守,不到关键时刻是不会下狠招的。

    而荀彧则是出于对粮草方面的考虑,荀彧总管内政,他很清楚如果冬季发兵,粮草损失巨大来年就不好过了,两方人在曹操面前吵得不可开交。

    其实出兵不出兵对曹操来说都没有什么不同,曹操头痛的是两方人的态度,曹操虽然也喜欢用平衡之道,但是却不喜欢两方人在明面上争吵。

    曹操:“成何体统,张翔一出手你们就失了分寸,冬季拒不发兵。”

    曹操这一开口,两方人都不敢吵了,曹操还是更倾向于荀彧和贾诩一方,准确的说曹操更倾向于文人一方,武人还是先压一压为好。

    等到明年这些武将才能爆发出更大的武力,还有就是荀彧的态度,荀攸贾诩荀彧都是曹操毕竟看重的人,但曹操最看重的还是荀彧。

    自从刘协死后,荀彧对曹操一直若即若离,曹操曾经酒后说过荀彧是他的子房,曹操一直在缓和与荀彧之间的关系,又怎么会倾向武人呢?

    就在曹操选择观望的时候,刘备终于回到了绵竹,期间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头,刘备一回到绵竹,张翔才真正的出手,攻打绵竹看似动静很大,其实就是一个虚招。

    真正厉害的就是绵竹侧翼这一支兵马,虽然人数不多,只有几千人,但是却在绵竹的要害位置,领头的是越兮,越兮是张翔从吕玲绮手下抽调出来的。

    越兮曾经跟着父亲隐居山中,所以对山地之战非常适应,这次攻打绵竹不容有失,张飞和龙奔都是骑将,所以只能用越兮了。

    越兮带着几千人马在山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每天不是吃了睡就是睡了吃,这段时间越兮都觉得自己胖了,越兮最想的还是吕玲绮。

    可是张翔没有下令他也不敢带人回去,只能等啊等,张翔终于来了命令,越兮迫不及待的就扑了出去,绵竹侧翼地区已经很乱了。

    还有一些夷人在作乱,毕竟诸葛亮把附近的兵卒都抽调了。越兮一出现直接势如破竹,这些留下来的守卒可不是越兮的对手。

    一点破所有的地方就都失去了作用,绵竹就是这样,越兮真奔刘备而去,几千精锐长驱直入,而正面战场上张翔也发动了猛攻。

    一来是配合越兮,二来也是想托住刘备的兵力,此战张翔虽然占据上风,但也留不住刘备,刘备如果想走什么时候都能走,在危险的事情刘备都经历过。

    张翔一点都不怀疑这一点,所以张翔想尽可能的留在刘备的兵力,刘备如果想翻天没有人也是没什么用的,刘备不得已败逃而出。

    不过败逃的方向却是越兮的方向,这次刘备吃了大亏是不假,但是刘备也不打算让张翔好过,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刘备打算绞杀侧翼这支敌军。

    张翔看到刘备逃离的方向就知道不对,如果刘备往成都方向跑,那一点都不奇怪,以退为进罢了,但是刘备逃离的那个方向却只有一个越兮。

    张翔本打算派兵支援,但没想到整个绵竹城却燃起了大火,要不是冬天这把大火都能吃掉张翔的大军,不过也托住了张翔的大军。

    让张翔无法派兵救援,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来源于一个人诸葛亮,诸葛亮知道大势已去,为保能够全身而退,才会想到火烧绵竹之计。

    为了能在冬天燃起了大火,诸葛亮聚集周边所有的火油,还有一些菜油和烈酒,这些都是助燃之物自然是多多益善,刘备虽然是败逃而出。

    但队形却没有乱,能在这个时候跟着刘备的,大多都跟着刘备过过东奔西走的日子,刘备可以说是汉末过的最不好的诸侯。

    底下的士卒也都习惯了,刘备身边的人再少也有一两万人,而越兮身边只有几千人马,不过越兮也是艺高人胆大,明知道刘备人数众多,还是上前挑衅。

    刘备不认识越兮,但认识越兮手上的方天画戟,吕布的兵器刘备岂能不认识,既然张翔能把吕布的兵器给眼前这名将领,那么想必此人身受张翔重视。

    刘备更不会放过越兮了,刘备直接让马奎上前叫战,一对一越兮可是没怕过谁,就是当初的张飞,越兮都没有惧怕过,更何况是马奎。

    越兮跟马奎交战两百回合,马奎竟然趋于下风,这是刘备没有想到的,所以刘备更不能放过吧越兮了,直接让马超出手斩杀越兮。

    马超却不愿,”主公,让三将军回来,属下定能斩杀敌将。“

    刘备虽不喜欢马超此时的态度,但是他也清楚马超的性格,要不然他也不能招揽到马超,直接鸣金让马奎回来,马超上阵。

    越兮没见过马奎,但是却见过马超,越兮苦战两百余回合,体力精力都不足,可没有把握战胜马超,所以看见马超就直接带兵离开了。

    马超到是因此在刘备军中威名大振,马奎与之相比却差了很多,因为二人都姓马,军中之人就不免拿二人相比较,马奎自然有点心情不愤。

    马超也是心高气傲,自然不会做任何解释,所以马奎和马超之间的矛盾才会越来越深,越兮突然逃跑,刘备就算穷追不舍也没什么用。

    西川的地形不但帮了他,还帮了越兮,越兮一进山中,连刘备也束手无策,刘备只能带兵回成都,诸葛亮那一把大火,让张翔手下的士气受挫。

    而且烧伤了很多士卒,张翔可不是曹操能放纵自己士卒,所以张翔也暂停了脚步,直接占有绵竹和周边地区,张翔一直都知道刘备无耻。

    但没想到会无耻到这个地步,竟然恶人先告状,说张翔火烧绵竹不顾百姓死活,这一下子西川的百姓更加敌视张翔,更让张翔寸步难行。

    西川之地辱骂张翔之人到处都是,这份把黑说出白的本事,张翔是自叹不如啊!惹怒张翔可不是一件好事,既然刘备摸黑自己。

    张翔就让人摸黑刘备,刘备摸黑张翔好歹也要和事情相关联,比如说绵竹那场大火,这样一来也能让人相信,张翔的摸黑可不是走的这条路。

    什么有的没的都往刘备的身上放,开始还没人相信,后来人说的多了,就渐渐有人相信了,最离谱的传言就是刘备有龙阳之癖。

    跟关羽马奎同床就寝,最后把刘备气的差点吐血,关羽听到这则传言脸色更红了,都差点滴血了,马奎更直接这段时间打了不少人。

    谁说他打谁,都是摸黑张翔倒要看看刘备以后还敢不敢了,汉末还没有说书这件事,张翔直接开创了先河,把刘备的事迹传到大江南北,就算不相信的也当做笑话听。(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三足鼎立

    张翔的一系列举动都让刘备明白什么叫真正的无赖,跟其往日的做事风格完全不同,看似胡闹但是对刘备的影响可不小,刘备不得不说一声厉害。

    冬天实在是不适合作战,尤其是在西川山地之间,诸葛亮都没有了反击的办法,不过诸葛亮却有守的方法,那就是制造冰墙。

    冰墙制作简单,只要有人一夜之间就可以建成,刘备花了五天的时间在成都周围建造冰墙,有些主要的地方建造了两三道冰墙。

    这些张翔都看在眼里,但却没有办法阻止,冰墙制造简单却跟一般的城墙没什么区别,如果损坏还很容易修补,在加上军中士气低迷无心恋战。

    张翔也就有了罢兵的打算,西川的冷和北方的冷完全不同,北方的冷很烈但不透骨,但是西川却不同,感觉寒风都能打进骨头里,张翔手下的士卒都非常的不适应。

    张翔也不例外,有时候睡觉都能冻醒,尤其是第二场大雪降临之后,刘备真是好运气冰墙刚建好不久,又下起了大雪,冰墙更坚固了。

    军中很多士卒都受了风寒,张翔也从罢兵变成了退兵,当张翔等人离开益州的时候,刘备才放心了下来,这个冬天总算是能安心的过了。

    不过刘备也没有掉以轻心,竟然下令继续制造冰墙,刘备吃过一次亏了,可不想在吃第二次,张翔总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

    刘备已经领教过,所以才加紧的防备,张翔等人一路回到了长安,众人还是更适应北方的生活,不过张翔一回到长安郭嘉就登门了。

    入冬以后郭嘉就先一步回到了长安,西川那个地方张翔等人都适应不了,更何况是郭嘉了,张翔为了郭嘉的身体所以才会让他先回来。

    郭嘉:”主公,张鲁那边很不消停。“

    张翔:”看来这个张鲁本事到是不小啊!张掖郡那个地方胡人比汉人都多,他那一套骗人的本事,竟然还能发展的起来,真是厉害。“

    张鲁投靠张翔之后,张翔履行了承诺,封张鲁为张掖郡守,地属凉州纷乱不堪,张翔得到凉州之后,其实并没有怎么治理。

    而是采取了无为而治的办法,凉州地广人稀胡人众多,如果真要治理起来也很麻烦,张翔索性就放弃了,把凉州当做了一个招兵之地。

    只要凉州人不叛乱张翔就很知足,所以才让张鲁成为了张掖郡守,也可以说让张鲁自生自灭,但是让张翔没有想到,张鲁竟然会死灰复燃。

    郭嘉:”张鲁在张掖发展教徒,而且其中有很多胡人教徒,这些胡人上马可都是骑兵啊!主公还是要敲打敲打。“

    张翔:”敲打就不用了,奉孝你的心太软了,就算张鲁在怎么蹦跶终究是个弱者,而且现在他受制于我,如果他的身边都是我的人,自然就不敢生乱了。“

    郭嘉:”安插人员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张鲁为人也是很多疑的。“

    张翔:“你还是我认识的郭嘉吗?想法怎么变得这么死板,根本不用安插直接安排就好了,张鲁敢反抗吗?既然他能蛊惑胡人也是件好事,用对地方比千军万马都有用。”

    郭嘉:“以夷制夷,张鲁能行吗?”

    张翔:“这才像郭嘉吗?行不行试试就知道了,反正现在看来张鲁的确有这样的能力,胡人远距塞外游牧生活,是一个永远解决不了的难题,他们如果能陷入内斗我们也省心了。”

    张鲁还不知道被人惦记上了,等他发现的时候身边的亲卫都换成了张翔的人,其实张鲁进入张掖之后还是很收敛的,但是毕竟天高皇帝远。

    张翔陷入西川战场无暇他顾,久而久之张鲁就放松了敬畏心,老毛病就又犯了,开始发展教徒,现在张鲁看着姜凯心里那个后悔啊!

    姜凯看着张鲁心里也很不舒服,他本来在军中带兵好好的,更是参加了西川之战,其实他的五短身材还是很适合山林之战的。

    却一下子被张翔调到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而且还是护卫张鲁,在姜凯眼里张鲁就是一个大肥猪,就应该早点宰了,要不然就浪费食物了。

    不过好在张翔许诺,只要姜凯留在张掖三年就把他调回去,前提是看好张鲁,张鲁也接到了张翔的命令,让他发展胡人信徒,让胡人内乱。

    事情败露张鲁能保全性命已经是万幸了,自然不会不听号令,张鲁把五斗米教改成了杀生教,张鲁的能力的确有点特殊,不通武艺不懂治理。

    但偏偏能蛊惑人心,汉人可比胡人要聪明的多,也有不少汉人着了他的道,更何况是野蛮粗鄙的胡人,张鲁的杀生道改了教义,很符合胡人的胃口。

    如果说五斗米教有一点道教的雏形,那么杀生教就是邪教的雏形了,讲究以杀止杀得道升天,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汉人遭殃。

    不过更倒霉的还是胡人,张鲁这件事做的还是有声有色的,张翔这也是化废为宝,张鲁也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但是只有一个人很不高兴。

    那就是张鲁的谋士阎圃,阎圃的确是个忠臣,哪怕就是张鲁这个样子,他也侍奉左右,阎圃进入张掖之后张翔曾经也招揽过他,他的忠心也打动了张翔。

    可惜被阎圃直接拒绝了,现在他看到了张鲁这样的处境,竟然亲自来了长安求见张翔,“州牧大人,我们是降臣,不应该有这样的待遇。”

    张翔:“怎么样的待遇,难道你们过的不好吗?”

    阎圃:“我主张鲁身为郡守,却干蛊惑之事,这不是州牧大人授意的吗?这难道就是好吗?”

    张翔:“据我所知张鲁很愿意,蛊惑之事的确吾授意的,但张鲁也是咎由自取,他发展过教徒你应该也知道,我没有处置他还不能体现吾的宽容吗?”

    阎圃:“州牧大人这不是宽容,而是利用我主消弱胡人。”

    张翔:“这不是一件大好事吗?功在千秋,以张鲁的为人有这样机会不是更难得吗?你阎圃也是才学之士,应该懂得我在说什么?”

    阎圃:“那请州牧撤去监视之人,在下敢保证主公是不会作乱的。”

    张翔:“以张鲁的为人的确不会作乱,阎先生也是一言九鼎之人,可是张鲁的后辈呢?张鲁十个儿子十个女儿,其中未必没有野心之辈,不得不防啊!不过阎先生放心,张鲁吾不会轻动。”

    阎圃:“难道州牧就不能网开一面吗?”

    张翔:“阎先生其实吾一直都不知道你想干什么?明明有能力却要辅佐张鲁,张鲁是大家张衡之子,他本来就不适合治理地方,你在为他求情,但是他却不这么觉得,真的有这个必要吗?人各有志吾理解,但是不要浪费自己的才干。”

    阎圃请辞了,并没有说什么?依然还是回到了张掖,回到了张鲁的身边,这也许就是愚忠吧!张翔觉得愚忠比忠心还要可贵。

    自然也没有派人去打扰,但是阎圃的身体却每况日下,到了开春的时候就死了,张翔只能感叹一声可惜了,阎圃的后事是张鲁亲自办的。

    张鲁还是有点心的,至少对待阎圃是推心置腹,阎圃也算是没有跟错人,阎圃死后他的家人被张翔接到了长安,阎圃有学识有能力。

    他的儿子自然也不差,阎圃有五个儿子各有所长,张翔想留之己用,待在张掖那个地方就太可惜了,阎圃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阎圃的五个儿子都愿意在张翔手下出仕,对付起来比阎圃容易多了,开春之后南方发生了一件轰动的大事,孙策刘备士燮三家联合在一起。

    有共抗北方之势,天下的形势也瞬间发生了转变,从诸侯混战变成了南北对峙,不过南方却整合在了一起,而张翔和曹操却各自为战。

    南方三家合在一起的实力是不可小觑的,使张翔和曹操都停下了脚步,此时那些离间之计都没有用了,唇亡齿寒南方势力已经整合在一起。

    张翔也觉得自己跟曹操有点逼得太紧了,才会起到这样的效果,没吃到肉还硌了牙,南方三家实力其实已经不合了,围绕荆州的问题是不可开交。

    但是却没有发生争斗,就是因为外敌当前,张翔不得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商议暂不发兵以待时机,曹操这边接到信看了一眼就回信了。

    曹操其实也有此意,南方三家势力聚在一起,已经有了反攻的实力,不是张翔和曹操任意一家就可以解决的,自然要从长计议。

    不过这次张翔和曹操都没有提议联合,因为二人很清楚,他们已经无法在联合了,突然天下变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张翔拥有最精锐的骑兵,曹操拥有最富庶的地盘,而南方联盟确有最多的将领。

    本来要发生的大战,也因为形势的变化而终止了,三方虽然互相防备,但却都没有先发制人,天下百姓拥有了难得的平静。(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七章 利用南蛮

    暴风雨前的宁静,让百姓得到了一丝**的机会,可是他们不知道更大的灾祸也将要降临,张翔曹操和南方三大诸侯都按兵不动。

    各自在的自己的地盘上,根本没有要出去的意思,这个时候谁先出手都是吃亏,张翔也是留在了长安,时刻关注着天下的局势。

    经过郭嘉的不断挖掘,才让张翔知道刘备是如何跟孙策士燮联合的,原来是用荆州之地触使三方聚在一起,在张翔看来就是空手套白狼。

    这么无耻的事情只有刘备干的出来,不过张翔也通过这件事得到了启发,刘备竟然可以空手套白狼,张翔一样也可以,张翔手上的地盘可比刘备多。

    当今天下除了张翔曹操刘备孙策士燮这五大势力之外,剩下的就是胡人和蛮人,胡人都位于北方,张翔不可能利用,否则就是引狼入室。

    那么能利用的也只有蛮人了,其实原来的益州是分成三部分,西川的刘璋东川的张鲁和南蛮的孟获,现在张鲁入凉州刘璋下落不明。

    在益州除了张翔,孟获就是那个可以威胁刘备的人,张翔准备空手套白狼,用西川之地换取孟获出手,反正是别人的地盘张翔也不会头痛。

    孟获是南蛮大王,可是想找就能找到,蛮人居住的地方用穷山恶水来形容都不为过,而且蛮人性情彪悍,很难与外人相处,比益州的夷人还要厉害。

    张翔往南蛮之地派了两拨人,都没有了音信,也不知道张松是从那里得到的消息,竟然过来讨令,“主公,属下有办法找到孟获。”

    张翔:“子乔,你刚来到长安,不想休息一下吗?”张翔大军攻破绵竹,所以张松才可以来到长安,可是到了长安之后张松才知道什么叫人才济济。

    以前张松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但是来到长安之后就受到了打击,杨旭郭嘉阴夔程昱之流都是难得的谋臣,张翔羽翼之丰满已经超出了张松的预料。

    有竞争才会有压力,张松只能另辟蹊径,张松最厉害的就是他那张嘴,所以自然要扬长避短了,出使南蛮看似很危险的,但是张松却不怎么觉得。

    张松的家族在西川还是很有地位的,对蛮人自然会有一定的了解,张家跟蛮人还有来往,就是一些以物换物的事,蛮人用兽皮俘虏换取张家手中的食物。

    所以张家的仆从之中有一些蛮人,这次出使南蛮张松是势在必得,“主公,属下不用休息,这段时间休息的已经够多了,属下愿意为主公分忧。”

    张翔:”子乔你可知道,我们派出去的人可都没有回来,一旦接令就不能反悔。“

    张松:”属下不会反悔。“

    张翔:”既然子乔这么有信心,那么这件事就交给你了,需要什么尽管提,如果失败了后果也要承担。“风险与机遇同在。

    这个道理张松还是懂得,就是因为懂所以他才执意要去,张翔没有派一兵一卒给张松,这是张松的要求,张翔只能答应,张翔也希望张松可以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张松带着一些家丁回到了益州,张松在怎么说也是张家的嫡系子弟,自然没有吃过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