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臣风流-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执也是如此,每天早上,他要上朝时,厨子会把早起做好的点心装在食盒里,交给跟随的人,一到中午,他在西厢房休息,雨生便提食盒过来。

上行下效,属官们也从家里带些点心,中午的时候垫一垫,习惯成自然之后,交情好的属官会一起吃,尝尝对方府上的点心,顺便联络联络感情。

程墨已经走过东厢房,就要迈到厅堂了,何阳猛一抬头,瞥见一个人影过去,不由大奇,今天整座公庑不闻人声,有谁敢不怕挨打,四处乱跑?他起身探出半个身子,伸长脖子望过去,刚好瞧见丞相服的后摆。

“丞相?”他惊呼出声,随即紧紧捂住自己的嘴,脸上骇得没了血色。老天保佑,程丞相可不要因为他胡乱出声,而发怒。

程墨听到身后有人叫他,停步转身,回头一看,后面没人。他想了想,走回来,就见何阳双手捂住口鼻,眼睛瞪得大大的。他觉得好笑,温声道:“怎么了?”

“丞相,属下该死,惊扰了丞相。”何阳赶紧以额触地。谁能告诉他,大明天的,程丞相为什么跟个鬼似的到处晃荡,还走路无声?要不是他觉得好象有个人影一闪而过,哪里觉察到有人?

他惊吓过度,说话的声音不免大了,耳房高迪等人听到,都吓得不轻,赶紧迎出来行礼,道:“丞相仪仗回公庑,我等有失远迎,还请丞相勿怪。”

其实以前苏执没有传召,他们是不大关心苏执有没有在公庑的,更没有迎接一说,这不是昨天被程墨吓坏了嘛。

何阳身子不受控制地抖了一下,赶紧补上一句:“属下不知丞相回公庑,有失远迎,祈望丞相恕罪。”

看廊下以额触地的属官们,程墨敛了笑,道:“你们只管忙你们的,我没事随便走走,不用行礼。”

“诺。”众人应了,只是心里不大相信,何阳、高迪等人都想,你神出鬼没的,不会是在抓我们的小辫子吧?

果然,接下来程墨又说了一句:“何司直,以后这考勤便由你负责了。”

何阳不懂啥是考勤,却不敢问,只好先应下来,等会儿再向程丞相的小厮榆树打听了,说不得,只好送榆树一份大礼,从他那里打听一下程丞相接下来要干些什么了。

程墨哪知道他竟怕成这样,吩咐完,便回自己公庑了。

众属官这才松了口气,有胆小的,竟软倒在地,爬不起来。

第511章升官发财

众属官刚缓过气,小陆子便赶来宣诏,诏书上说,如今朝廷乃至地方多有冗员,着丞相考察,可用的留用,有功的、能干的擢升;才学不符、品德不佳的,着即遗回故里,修身养性,再修学问。

丞相有掌承天子,助理万机,辅佐皇帝总理百官之职,这整肃吏治的重任交给丞相,再合适不过了。

程墨接过诏书,邀小陆子入内喝茶,众属官目送小陆子落后程墨半步,两人说说笑笑去了第三进院落,不由相顾骇然。

何阳左右看看,干笑两声,声音生涩难当,道:“诸位赶紧回班房吧。”

老大就在公庑坐镇,可别让他抓住把柄,反正诏书已下,想必很快就有活干了。

他话音一落,众属官立即作鸟兽散,何阳反而落在后面。他摇了摇头,心情沉重地回自己班房了,看来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烧在公庑,第二把火就要烧在百官身上了,以后他们也不用担心没事干了。

厅堂里,小陆子道:“丞相以后怕是没有多少时间喝茶了。”

程墨面前的小泥炉炭火烧得正旺,炉水将沸未沸。程墨闻言,笑了笑,淡淡道:“怎么会?只要想喝茶,总能抽出时间的。”

小陆子刚要接话,榆树进来禀报,祝三哥来了。

程墨还兼着卫尉呢,这一散朝就出宫到公庑,宫里的防务可怎么办?祝三哥忝为卫尉丞,这些天宫里的防务一直由他负责,他每天战战兢兢,就怕万一在他手里出点什么事,一天挨过一天,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程墨销了病假上衙,他能交了这份重任。没想到程墨第一天上朝,便被委以丞相的重任,他得到消息,正心绪万千,各种想法纷至沓来,黑子已奉程墨之命,他请过来。

“丞相,你可不能丢下兄弟们不管啊。”他一进门先嚎上了,眼睛没一滴泪,硬是被他用一双大手揉得通红。

“行了行了,别嚎了。”程墨笑骂道:“你小子只是卫尉丞,却手握卫尉的权力,还不知足?还有脸跑我这里嚎?”

祝三哥一听,登时满脸笑容,一双揉得通红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瞄了旁边的小陆子一眼,背过身去,鬼鬼祟祟嘀咕道:“我这不是怕哪天陛下另派一个卫尉来嘛。”

“派一个卫尉来又怎么了?你不是怕担责任吗?”说话间,水沸了,程墨看都没看他一眼,提壶泡茶。

祝三哥又瞄了小陆子一眼。他对这位日夜跟在刘询身边的大太监实是忌惮得很,就怕自己的小心思落入他眼中,他会向刘询说些什么。

小陆子是什么人?能跟在皇帝身边,得皇帝引为心腹的内侍,哪个不是机灵百出?他轻笑一声,起身道:“丞相公务繁忙,咱家这就告辞了。”

小陆子跟程墨交情好,又有干爹黄安的渊源,关系非同一般,程墨没什么表示,他便一直坐着,祝三哥防着他,他便乖觉地起身告辞。

程墨送到大门口,道:“中常侍慢走。”

“丞相留步。”小陆子停步转身道,待进了马车,便摇头叹气:“程丞相一身兼两职,可怎么忙得过来。”

小陆子走了,祝三哥没了顾忌,亦步亦趋跟在程墨身后,待进了第三进院落,忙道:“丞相啊,万一皇上下诏,任命一个卑职合不来的卫尉,卑职可怎么办好?”

程墨白了他一眼,道:“你别用话挤兑我,不就是想要我在陛下面前保举你吗?我倒是保举了,陛下没答应。宫中防务非同小可,你可不能有丝毫大意。”

“陛下没答应?”祝三哥咀嚼这句话,一时分神,落后几步,待回过神,程墨已在椅上坐了,端起面前的热茶,慢慢呷了一口。

祝三哥赶紧追过去,陪着笑脸在他身边站了,点头哈腰道:“陛下可是有更好的人选?”

卫尉位列九卿,是朝中重臣,身负皇帝以及后妃的安全,更是皇帝的心腹,本来这个职位祝三哥是做梦也不敢想的,只是程墨告病时,把宫中的防务交给了他,这些天谁也不见,唯独时常派人唤他过府,询问宫中防务,不免让他想入非非。

散朝时,他第一时间得知程墨升任丞相,一颗心便怦怦乱跳,或者这十几天,程墨的所作所为大有深意?他本来是没有机会的,可要是程墨举荐,说不定刘询会答应呢?

程墨派人来唤他时,他一颗心几乎要跳出胸膛了,想必程墨已在刘询面前举荐他了,刘询也应允了,叫他过去,是要告诉他这件事啦。

他心怀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梦想,打马跑得飞快,黑子落在后面,怎么也赶不上。

可现在,程墨居然说,确实举荐他了,只是刘询没有同意,这是为什么?

程墨示意他坐,把一杯茶放在他面前,道:“陛下觉得,你还须多多磨练,让我再兼一段时间卫尉。三哥啊,以后我的精力会放在处理政务上,宫中防务就交托给你了,你可大意不得。”

“再兼卫尉?”祝三哥怔了怔,惊叫道:“丞相,你可真行啊!”

丞相为百官之首,多少人眼热,这位子让你坐了也就算了,还牢牢把着卫尉不放?实在太狠了。

程墨道:“你以为我愿意?宫中防备事关陛下安危,责任重大,一个不慎,是会掉人头的。我既不能时时盯着,岂不便宜了你?”

你虽然没有卫尉之名,却有卫尉之实,还不乐意?

其实刘询不准程墨辞去卫尉一职,说到底还是心里上对程墨依赖,宫中防务有程墨过问,他便觉得安全很多。在朝中,他唯一全心全意信任的,只有程墨一人,对祝三哥的信任度,可就差得太多了。

祝三哥一想,确实也是,程墨只能安排轮值,布置防务,大不了抽空在宫中巡视,却没办法把更多时间放在防务上,日常事务可不是由他说了算?想通此节,他便眉开眼笑道:“只要不另外委派别人,压在我头上就好。”

幸好由程墨兼任,要是重新派一个跟他不对付的,或是提拨了武空、张清等跟程墨更亲近的人上来,他依然得屈居人下啊。他却不知,程墨第一个举荐的便是武空,刘询说他:“魄力不足。”予以否决了。

第512章目的

感谢a5244a打赏。

印书局最末进的东厢房,一排排烧制好的铅字铺得整整齐齐,欧阳蛰蹲在地上,像看珍宝似的看着一个个的铅字,眼中泛出灼热的光芒。

章布带了两个抬铅字的杂役,快步朝这里走来,眼看几千个铅字就要烧制完成了,刺杀程墨的目标就要实施了,却在这时传来程墨成为丞相的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章布真不敢相信,就凭他?丞相?笑话!可是茶楼酒肆到处在谈论这位年轻的新丞相的过往,猜测他可能实行的施政方政,由不得他不信。

别人关心的是程墨的施政方针,他关心的是能不能刺杀程墨,想起曾为丞相长史,后被贬回老家的黄霸,愤懑便充塞了他的胸口,如果黄霸还任长史,有他在程墨面前提上一句,程墨到印书局的机会定然大增。现在程墨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小小的印书局还放在他心上吗?他还会抽出时间亲临视察吗?

章布不由患得患失起来,当他向师傅王老汉问起,丞相会不会来印书局时,王老汉却让他好好干活,别想那么多。

他能不想吗?要是程墨不来,他干嘛把大好时光耗在这里?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王老汉不肯向欧阳蛰进言,他只好弄点巴豆,磨成粉,下在送给王老汉吃的点心里。几块特为王老汉准备的点心,说是亲戚给的,把王老汉稀罕得不得了。然后,王老汉一上午跑了十八次厕所,拉得快虚脱了,这会儿已被送到白大夫那里去了,不送不行啊,拉稀会死人的。

既然王老汉不在了,铅字的制作又接近尾声,他是王老汉的徒弟,代替师傅进言,建议欧阳蛰请丞相莅临一观印刷的成效,总可以吧?

又有两个杂役抬铅版过来,欧阳蛰忙起身往里让了让。铅字分常用字和不常用字、生僻字三种,先前赶制的都是常用字,同一个字有可能制几十个铅字备用,现在制作的多是生僻字,他打算一旦制作完成,留两个字写得好的匠人,随时制作生僻字,其余的匠人都解散了。

这一版全是八百年难得用上一次的生僻字,因为笔划多,每一个都比别的字大了少许。欧阳蛰有些遗憾的拿起一个细细看起来,发现这一个字结构紧密,和笔划少的字一样大小。

他拿起一个再看,这一个笔划松散,字便显得大了些,再拿起一个,又是结构紧密的,如此看了六七个,恍然道:“原来这一版是两个匠人所制。”

不用说,结构紧密的便是出自章大郎之手了。这个章大郎,写得一手好字,当匠人倒是可惜了。

他正想着,留下的两个匠人中,无论如何得算章大郎一个,门口便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小的见过大人。”

欧阳蛰虽然只有八品,但那是皇帝御封,又是印书局的主官,所以大家人前人后,都以“大人”呼之。

“哦,是大郎啊,快快免礼。”欧阳蛰手里还拿着章布刻的字呢,刚刚还觉得这人是可以好好栽培的人才,看向章布时,脸上便有了笑容,一双眼睛像看手里的铅字似的,发着光。

“诺。”章布应着,直起了身,并不进屋,屋里也没地方让他站,就在门口道:“王师傅病了,临就医之前,吩咐小的向大人禀报,只余百八十个生僻字,这活儿便完成了。”

和泥、刻字、烧制,各有一个头儿,王老汉便是刻字的头儿,手下十多个刻字的匠人,多是略微识字,练过几天字的匠人。这些匠人家境大多不富裕,粗浅识得几个字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才学得的,正因为如此,上过学堂,得大儒教导的章布一进印书局,便成了闪光的金子了。

百八十个字,十多人,不用到天黑,便都刻完了。

“哦,这就完成了?”欧阳蛰老脸乐开了花,总算要完成了,可以印一页书呈给程丞相啦。

杂役们对谁当丞相不大关心,但欧阳蛰从一个投亲不遇的乞儿成为一个八品官,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靠程墨。程墨是他的恩人,一举一动,他岂能不关心?得知程墨为相的消息,昨晚他难得的没有在厢房看着这些宝贝铅字,而是去沽了二两浊酒,切了一盘卤猪肉,庆祝一番。

章布见他笑得眼睛没了缝,心知大事成了,道:“是。大人,眼看我们印书局就要成书了,是不是请程丞相过来瞧瞧?”

这可是印书啊,开时代之先,若能做成这项史无前例的壮举,不要说程墨,只怕皇帝也会关注一下吧?

这个时代所有的书,只能手抄,抄在竹简上,所以任何著作,都传诵不广,传世不多。但一旦能印书却两说了,虽说绢贵得很,但只要能印,有钱人还是买得起的。

章布并不知程墨同时也着人研究造纸,而且初见成效,已经能成纸张了,只是粗糙了些,程墨提了几个建议,吩咐匠人们重新研究。

欧阳蛰哪想到章布包藏祸心,呵呵笑道:“只要我们能印几张呈给丞相,就已经足够,何必劳动丞相拨冗光临?”

程墨当了丞相,一定很忙吧,那能麻烦他?

章布忙道:“印刷之术一成,世人震惊,大人必定名垂青史,不要说丞相,只怕陛下也会召大人御前奏对。”

欧阳蛰笑了笑,一点不相信。

他到底见识比不上章布,虽是受命研究印刷术,一点没想到这项技术面世,带给世人多么大的震撼,推动文明的进步,意义多么巨大。

章布诚恳地道:“大人不妨跟丞相说说,或者丞相能来呢。”

“大郎啊,不该你管的事,不要管。”欧阳蛰好心提醒,对这年轻人,他是有心栽培哪,说不定再过几年,他干不动了,这印书局就会交到这个年轻人手里呢。

章布还要再说,欧阳蛰已吩咐道:“你带两个人,先印一版书来我看看。”

忙了这么久,总得看看印出来的效果怎么样。

章布无奈,只好应了。

第513章考功司

唐劬租住的小院来了一个身穿短褐的十七八岁少年,少年手提两斤羊肉,像走亲戚,大大方方敲了门,门开了一条缝,里面的人低声问了一句什么,放他进去了。

少年把羊肉交给来开门的小厮,直接朝唐劬的卧房走去,看来不是第一次来。

唐劬身上缠了麻布绷带,像木乃伊。他直挺挺趴在床上,脸色阴沉得可怕,见到少年,沉声道:“太常怎么说?”

少年是张勉的书童。

“我家阿郎说,陛下既让他整肃吏治,那便是让他成为众矢之的,长史定然大有作为,您只要这样……”少年压低声音说了几句话。

唐劬脸色越发阴沉了,沉默有倾,冷笑道:“你家阿郎如何协助?”

让他更改文件,拖延文件,随时通风报信,那张勉呢?他做什么?

少年道:“长史,你只不过出来一会儿,便受此重责,难道丞相对你没有恶感么?难道你愿意这样看他的脸色,战战兢兢过日子?现在有太常为您撑腰,您还怕他做什么?”

得知唐劬被笞,张勉心情大好,虽然没有浮一大白,还是笑容满面,这个倒不用告诉唐劬。少年想着,唇角便忍不住溢出一丝笑意。

唐劬“哼”了一声。他也一直在想,是不是以前程墨过来时,他无意中得罪了程墨,可想来想去,并没有得罪程墨,惹程墨不快的地方。他成为丞相长史只不过两个月,程墨又不时常过来,总共只有一面之缘,谈何得罪?

“你回去告诉你家阿郎,过两天我去见他。”唐劬道,没有商量出妥善的办法,他哪敢下手?再让程墨抓住把柄,只怕前程尽毁,小命不保。

少年还想再说,唐劬高声喊小厮送他出去。

如此重大的人事变动,群臣无不翘首以待,静观程墨第一把火烧在哪儿,屁股底下不干净的,不免忐忑。

他们没有等太久,第二天上朝,程墨便上了奏折,请求成立考功司,这考功司便挂靠在丞相公庑名下,为丞相属官。

考功司专司对在京及全国各地官员考察评分,分为优、中、差三级,每三年评一次,评为优的,升官指日可待,评为差的,极有可能降职贬官。

奏折一递上去,满朝哗然,他们还从没听说当官的得被考察。谁有资格考察他们这些官呢?一时间,群臣议论纷纷,有那自认为没有可能被评为优的,散朝后直奔自家衙门,写奏折反对去了。

张勉很意外,他没想到程墨会搞这么一出,在他想来,程墨虽然有霍光和苏执的人脉,但实在太年轻,只要霍禹出面,霍光的人脉将会散去大半,而苏执一向是摆设,手底下可用的人不多,不足为患,只要没了霍光的人脉支持,程墨翻不出多大的浪,加上他在暗中使绊子、拖后腿,程墨的政令将难以实施。

程墨毕竟太年轻了,威望不足,只要拖过最初的一两个月,再发动群臣弹劾程墨不称职,群情汹涌,刘询迫于压力,定然放弃程墨,罢他丞相之职,那时,他已有充足准备,下一任丞相必然是他无疑。程墨以一个笑话,如昙花一现般留在史书上。

可现在程墨弄出评分这一套,必然分化一部分人,群臣倒难以铁板一块,一致反对了。那些被评为优的人,升官有望,定然拥戴他了。

散朝后,他捋着胡子慢慢踱出殿,走下台阶时,后面一人叫住了他:“太常,张太常,请留步。”

是左丰。他们四人组的目的何其明确,左丰投靠张勉,原指望撸下程墨,扶张勉上马后,他得以一展平生抱负,没想到程墨来会出此举措。他最性急,却是再也等不及去张勉府上商议了。

张勉回头一看是他,脸色微变,左右看看,没人注意,程墨更是一散朝便随刘询去宣室殿,于是站在原地等他,待他走近,低声道:“嚷什么?”

左丰也跟着左右张望一下,发现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便咧嘴一笑,道:“下官想过府拜访,不知可方便?”

太史令是太常的属官,负责观星看黄历,他若是大大方方到张勉的公庑求见,原也没人疑心,无奈他情急之下慌张不已,方寸大乱,大违常规地说了这句话,实在让张勉无语。

这人不足以谋大事啊。张勉腹诽。他挑上左丰,原想必要时,让他在刘询面前装神弄鬼一番,说什么丞相不称职,天意显现之类的话,现在还没用上呢,这人却来自乱阵脚。

“有什么事,到本官公庑说吧。”他一本正经,目不斜视道。

左丰倒也不太笨,立即意识到自己失态了,于是正了正身子,严肃地道:“诺。”

发生在台阶上的这一幕,程墨没有看到,他正在宣室殿和刘询陈述考功司的职能。考功司是他仿照明朝设立的,成立这个司,由专人来评优劣,又是放在丞相公庑的下属,考功司郎中为丞相属官,或要把某个官员挪个位置,或贬某人,只要评为优或差就行了。起码做到表面上的公平,让人挑不出毛病。

刘询听得不断点头,他也有些好奇程墨会怎么做,甚至想过,若程墨成为众官公敌,他要如何保他,要不然为何卫尉一职让他兼任呢?就是预防一旦引起众怒,有个退步之处。

“大哥要把这个考功司交给谁?考功司考评天下官员,是最得罪人的差使了。”

程墨却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是个最肥的肥差了,只要运作一次,以后有的是人打破了头往里头挤。

他道:“臣举推荐武空,他为人严谨,刚正不阿。”

这些年,和他摸爬滚打在一块儿的,多是勋贵,吴朝又没有勋贵不能为官的规定,自然要用自己人了。

武空当过几年羽林郎,又常去程府,刘询对他印象不错,听程墨这么说,想了想,道:“好,就依大哥。”

“谢陛下。”

武空在忙着预埋冬天供暖用的管道,突然接到程墨的命令,让他到丞相公庑。

第514章惊吓

程墨君前奏对完毕,去了南殿,召羽林卫各下属开了个碰头会,了解一下轮值的情况,安排好宫中防务,又急匆匆出宫。

祝三哥目送他如修竹般挺拨的背影匆匆离去,叹息一声对齐康道:“真难为了他。”

羽林卫肩负保护皇帝之职,上朝时,殿中持戟的武士便是由羽林郎担任,早朝上发生什么事,哪能逃过在殿中轮值的羽林郎的耳朵?现在卫尉由程墨兼任,祝三哥是实际的负责人,今天轮值的是齐康,回来祝三哥一问,他便把程墨要建考功司的事说了。

成立一个新衙门,跟满朝文臣对着干,把满朝文武得罪光,只是想想,祝三哥就觉得汗流浃背。他真心怀疑,刘询这是看重程墨,还是挖了坑让程墨往下跳呢?偏偏程墨还推辞不了。

齐康没祝三哥那么悲观,他也在看程墨走向甬道尽头,拐了个弯,消失不见的背影,一脸艳羡地道:“卫尉天纵英才,无人能及。”

二十二岁的丞相兼卫尉,不要说后无来者,也是前无古人了,要是他有程墨一半的成就,此生无憾矣。

祝三哥何曾不是这样想?要不然也不会心急火燎地跑去求程墨举荐他了,不过他负责防务,体会到当官的威风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当官的责任,这不,半个月来,他开始失眠浅眠,再这样下去,只怕会少活几年,程墨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可想而知,要是他,早就被压垮了。要如何才能当官,当大官,又能活得长,确实是学问哪。祝三哥做沉思状。

程墨要是知道他无病呻/吟,非得踢他个跟斗不可。可惜他忙得团团转,无从得知。他赶回公庑时,武空已等在那儿了。

“丞相,城中十二条大街已铺设好管道,铺设御街时我们没有经验,进度不免慢了些,堆在路边的沙被风扬起,又扬了各位上朝的大人一头一脸的沙,但在铺设丽水大街时,我们已想出应对措施,把挖起来的沙围起来,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武空向程墨禀报道。

接到叫他回来的命令,他以为程墨要问供暖设备的事,身为丞相,民生问题那是必须一手抓啊,何况供暖不仅事关民生,还关系到满朝文武的取暖。

程墨点了点头,在主位坐了,示意他坐,道:“城中的大街都铺设好管道,接下来便是接入民居了?”

本来应该成片铺设,不过总有些身份尊贵的人家,会提前安装。自去年底至今,就专门拨了一队工匠,为勋贵公卿云集的北阙,为达官贵人们的府邸安装,现在已安装过半,想必年底能全部供暖了。

想到自己以及众多匠人辛苦半年,总算有点成绩,武空有些自得地道:“是。”

程墨道:“我叫四哥过来,并不是催促管道的铺设进度,而是有一项重任交给四哥去做。四哥,你回去把手里的活儿移交给十二郎,我已经派人去叫他回来了。你呢,升为考功司郎中,食俸一千石,明天就到我这丞相公庑上任吧。”

吴朝并没有郎中一职,不过程墨记得明朝有这么一个衙门,依稀记得主官是这个官职,便依样画葫芦,奏明刘询,委任武空这个职位。

武空呆了呆,道:“考功司?那是什么?”

他一直在供暖所忙碌,还不知道程墨要成立考功司的事呢。

程墨道:“考功司是我向陛下请诏成立的一个衙门,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你为主官,是中郎中,下属的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等。”

武空一头雾水地道:“我?负责文官的品级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

怎么感觉像听天书啊,文官升调由他负责?他又不是皇帝,这应该是皇帝做的事吧?

“正是。”程墨严肃地道:“文官自此每三年一评,评优的可升调,调差的贬降,第一次评选为中,则留职观察,第二次再评中,则要贬降了。这是评选标准。”

程墨把一份竹简递了过去。武空茫然接过,只见上面就各衙门的职能以及要求陈列得非常详细,何职做何事,有何绩评为优,有何绩评为中,都写得明明白白,至于差,那就不用说了,达不到中的,一律为差。

“丞相……”武空看了两遍,只觉口干舌燥,舔了舔干巴巴的嘴唇,声音干涩地道:“我只是一个食俸一千石的官儿,能评所有文官么?”

这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啊,他若接了这份差使,那是分分钟钟会化为灰烬了。

“当然,这是你的职责,谁也不能说什么。你可以拿我开刀,第一个对我进行评分。”程墨道。

拿自己开刀,够狠,支持力度也是够大了。可武空却很怯,心里一点没底,眼巴巴地看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一个一千石的小官,却对当朝宰辅指三划四,给他一个熊心豹子胆,他也不敢啊,再说,两人是好兄弟,他也不能么做,会惹人笑话的。

程墨看他大脑完全当机,知道他跟不上自己的思维,只好循循善诱道:“我兼着卫尉,那是武将,不在评选之列,我又是丞相,是文官之首,理应接受三年一评。现在呢,我刚上任二天,便上了奏折,成立考功司,考评国中文官,我这样,是不是符合辅佐陛下总理百官之职?你对对你手上的考评标准,我是符合哪一条?你按标准给我评上就是。”

武空呆滞地低头照第一条看去,动了动嘴唇,半天才挤出一个字:“优。”

程墨展颜笑道:“这不就是么?”

“啊?”武空吓了一跳,惊呼出声,他刚才居然胆大包天,考评当朝丞相的功过了?不知是不是被自己惊吓过度,他把手里的竹简一扔,身子跳了起来,就想逃出门去。

他的竹简随手扔出去,好巧不巧的,落在桌上的瓷壶上,右下角儿被小泥炉烧得正旺的炭火烤着了,冒出丝丝青烟。

程墨把竹简拿开,笑道:“这可是我昨晚熬了半夜才写成的,你这就想烧了?”

第515章机会

“……”武空吓得脸无人色,逃也不是,留下也不是,只觉汗出如浆,不知怎么办才好。

程墨见竹简右下角熏焦食指大小的一片,上面的字一个没事,便把竹简放在桌上,招手道:“坐呀,我们是兄弟,难不成我会害你?怕成这个样子做什么?”

武空也不知为什么,只要一想到程墨现在的身份,就觉得威压扑面而来,压得他气都喘不均匀。

“……”他嘴唇动了动,只觉喉咙发干,一点声音也发不出。

程墨见他脸色白中带青,双眼惊恐不已,不由失笑,道:“我们出身羽林卫,平素在宫中轮值,见了陛下也没怕过。你这是怕什么呢?传出去,说你不怕陛下,反而怕我,岂不是为我引来杀身之祸?”

说得也是,武空当了几年羽林卫,权倾朝野的霍大将军是见惯了的,昭帝也经常得见,现任皇帝刘询更是没得说,他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