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陛下,大事不好了-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媲美吗?
当然,江凭阑也是发现了“苗子”的。比如那个叫猴子的少年,天生具内视之能,又有一身了得的气功。又比如有个精通开锁的大汉,但凡是个锁都能三两下打开,就连在现代专门受训过的她也望尘莫及。再比如还有个姑娘,拥有惊人的肺活量,或者说,那已经根本不能用肺活量来计算,她能在水下足足待上一个时辰,出来时候还活蹦乱跳。
这些人都是奇才,是“神奇”的“奇”,也是“奇怪”的“奇”,江凭阑对此实在哭笑不得,这根本不是书院,而是大杂院嘛!虽不能说毫无用处,可神武帝将他们完完全全软禁起来,占着“茅坑”不“拉屎”,她一个小小掌院又能如何?冒大险救出这些奇才吗?且不说他们是否愿意离开这个不愁吃穿的地方,她连自己都救不过来,当真不要脑袋了?
她虽讲义气,却绝对不是慈善家。这里的学生不可能正常入仕,对她也没太大作用,尽管起初觉得里头或许藏着什么阴谋,可随着一次又一次查证无果,加之朝中乱子接踵而至,她也渐渐失去了一开始的热情。权当这养贤院是神武帝用以广招天下奇能异士之所,有用的藏进宫里,没用的留在这里,也不是不合情理。
这个简单的想法,一直持续到昨日她看见那一封密函。密函里列了全书院七十二名学生的名单,并在每个名字旁边都标明了他们拥有的特殊才能。要说注释之详尽,举个例子,连一位能够闭着眼睛做刺绣的大婶也被刻意划了出来……
江凭阑很疑惑,时隔一年多,皇甫弋南忽然查起这个做什么?
她不是喜欢憋话的人,也不觉得自己偷看密函算什么亏心事,等皇甫弋南外出回来便问了。
他也没藏着掖着,似乎本就打算近日里跟她提这事,解释说,延熹八年冬与延熹十五年冬,养贤书院分别有过一次大选,如今又过了七年,不论是否存在巧合,先查查这批学生的底细再说。
皇甫弋南绝不是会浪费精力在无用之事上的人,江凭阑因此将这封密函挂在了心上,又想起近日里身边那些奇怪的动向,这才导致她一整天都在走神,连阿六和十七的例行汇报也没注意听。
她默了默,“我心里不安,总觉得要出什么事,你俩最近盯紧些。”
“小姐是指世迁哥?”
她这“盯紧”一词其实只是随口一说,听见阿六这么问便忽然语塞起来,半晌苦笑道:“阿六、十七,你们觉得我这样做对吗?”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底看出了一丝异样。此前,他们二人虽身在甫京,多数时候却都待在外边,负责与留在大昭各地的弟兄们联络通信,有情况时再来王府汇报。可自打小姐从岭北回来,便令二人住进了府里,跟世迁哥一个屋子,并让他们每日回报世迁哥的动向,连他吃了几碗饭去了几趟茅厕也管。
四下静默里,还是阿六先开口,“小姐,阿六不懂对错,只晓得,但凡是您做的,就永远都是对的。”
江凭阑木然地点点头,“先回去吧。”
两人应一声走了,原先坐得笔挺的人忽然向椅背仰去,看上去似乎疲倦极了。
永远都是对的吗?
不,这一回,她宁愿自己错了。
……
这一年冬,甫京的天尤外寒,就连在这京城里头住了五、六十年的老人也说,记忆里,上一回如此隆冬还是二十出头娶媳妇的时候。
冬至还未至便下了七场雪,好几个霁夜,雪都足足积到小腿肚那么高,农户们都说,来年定是个丰收年。
又是一个深雪天,一间被炭炉烘烤得和暖的小室里,一身淡蓝色衣裙的女子赤着脚奔来奔去,仿似被忽然响起的敲门声给惊着,一下子蹿到了门后边躲起来。
来人并没有企图得到她的回答,顿了一会便推门而入,他的大裘上沾了细雪,似乎是怕冻着屋里的女子,进来后刻意站得很远。跟在他身后的老头提着药箱上前去,“喻妃娘娘,老臣来替您诊脉。”
喻妃歪着脑袋看了这老头一会,“咯咯咯”地笑起来,点点头“嗯”了几声。
何温灼细细诊脉,半晌叹了一声,转头看向一直杵在门边的人,“弋南啊,你得做好准备,这回怕是……真熬不过去了。”
皇甫弋南神色平静,面上看不出悲喜,“弋南明白。”
他明白,他如何能不明白。母妃在深宫饱受折磨十六年,神武帝为了能掣肘身在南国的自己,一直以成瘾的药物吊着她一口气,一旦停下药物,她便精神萎靡,成日嗜睡,好几次险些醒不来。
不是没想过办法,这两年来,何老日日都在研究法子,可医者非神仙,死人白骨成不了活的,病入膏肓之人也救不回来。如此睡睡醒醒撑了近两年,已经很不容易。
昨日,一直郁郁酣睡的人忽然精神起来了,初看是个好兆头,可皇甫弋南很清楚,那是大限将至,回光返照罢了。这不,今日一来,她变乖顺了不少,似乎也能听得懂旁人说的话了。
两人说话的声音不低,静静坐在一旁的女子立刻跳了起来,“弋南回来了?我的弋南回来了?”
皇甫弋南心间一阵钝痛,没有去答,偏头看向何温灼,“再过几日便是冬至,何老,我想让母妃过了那日再走,还请您替我想想法子。”
何温灼点点头,“每日一碗参汤,约莫撑得过去。”他站起来,看着皇甫弋南苍白的脸色皱了皱眉,“浑小子,这手上的伤还没好全,又成天思虑过甚,我看你是想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他淡淡一笑,“我相信何老的医术,只要您好好活着,我就出不了事。”
“还真当我是大罗神仙了。”何温灼觑他一眼,又唠叨起来,“明知自己这身子最受不得寒,还成天雪里来雪里去的。”
“母妃时日无多,我能陪她的也就只剩那么几日了。”他仍旧在笑,只是语气苍凉,反倒衬得这笑意苦涩。
“你母妃若是清醒,必然不愿见你这个样子。”何温灼叹一声,“要我说,喻妃娘娘如今这模样,陛下应不会对她如何了,莫不如接回王府去,也省得你日日往我这别苑跑。”
他点点头,“过几天让母妃再见见喻家的姐妹们,冬至那日,我来接她回府。”
何温灼朝门口走去,路过他边上时停了停,拍拍他的肩,“弋南,人要往前看,为了恨活着,实在是不痛快的。”
皇甫弋南默了默,恍惚间似听见另一个声音。
“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只要有恨就有爱,或许有人为了恨而活着,但我却不希望他被恨蒙蔽了双眼,以至于再看不见别的。”
曾几何时,也有人这样告诉过他。
他静默半晌,直到门被推开又合上,何温灼的脚步声越来越远,才缓缓道:“比起恨,我更想她好好活着,而为了她活着,我便不能忘记恨。”
无人懂得这个凭空冒出的“她”是谁,他的声音很轻,轻到几乎只有自己才能听见,可屈坐在床沿的女子却似自有感应般察觉到什么,不再继续呢喃着“弋南”二字,愣愣向他看过来。
敏锐如他,自然第一时间便注意到了这道目光,他微微一怔,慢慢走向床榻。
这是近两年来,喻妃第一次在醒着的情况下容许皇甫弋南向自己靠近,她的眼神有些空洞,似乎还是不能认得他,却不再是以往那种发憷的样子,甚至抬起手来,在半空中虚虚描摹了一遍他的眉眼。
然后她含着笑意缓缓道:“我的弋南,长大后就该是这个模样。”
自去年玉明殿重逢那夜过后,皇甫弋南从未再试图让她相信自己,如今听见这样的话反倒有些意外,顿了一顿才在床沿坐了下来。
他坐下的动作缓慢而小心,像是怕惊扰了她的梦。
喻妃没有阻止,还是含着笑看他,眼眶微微发红,“你是弋南吗?”
皇甫弋南默了半晌,却忽然摇了摇头,“我不是。”
在她不相信他的时候,他曾一遍又一遍痛彻心扉地告诉她,他是弋南,他是她的弋南。而当她终于愿意相信,他却说了谎。
从前她不认他,如今,他不愿让她认他。
喻妃一直笑着,听见这一句好像忽然明白了什么,眼底霎时泛起了泪花。她眼角的细纹跟着皱到了一起,怎么也不好看,皇甫弋南却看得出神,从她斑白的鬓角到她枯瘦的手,一点点细细瞧着,眼看着她涌出泪来,似乎想伸手替她拂去,却最终没有动。
他的眉一点点蹙起,微启的薄唇发着颤,好似在挣扎什么。
她慌忙抹掉自己的眼泪,点点头道:“太像了,真是太像了……可你不是弋南,不是。”
他忽然站起来,猛地背过身去,久久未再回头。只要看得仔细些便能发现,他浑身上下每一处骨节都在微微颤抖,似在隐忍克制着什么。
喻妃的目光落在他的背脊,一双明亮的凤眼忽然变得澄澈起来,她的嘴角微微弯起,不停重复着:“你不是弋南,你不是……没关系,你不是。”
皇甫弋南的食指按在心口,在那里,有什么东西欲待上涌。他强压下这口腥甜,咬着牙迈开了步子,一言未发离开了小室。
和暖的屋子里,一身淡蓝色衣裙的女子含笑望着他越走越远越走越疾的背影,半晌后轻轻道:“孩子……”
☆、冬至阴谋
皇甫历来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至前不论皇室民间,大大小小的祭典层出不穷,真到了那一日,百姓做节,商人罢市,官不问政,在江凭阑看来,一点不比大年夜冷清。
近日里,皇甫弋南总往何家别苑跑,她暗暗猜测喻妃怕是不成了,便思忖着要去看望看望。自从真喻妃被调了包,江凭阑已经很久没去看过她,倒不是真有那么忙,而是怕自己的行踪被有心人记在眼里,暴露了她藏身的位置,所以也就在王府里做做戏,偶尔陪着假喻妃说说话。
江凭阑准备去何家别苑的时候,皇甫弋南因为忙着处理公文没跟她一道。那一日,喻妃没有疯狂叫喊,也没有到处奔走,只是一直拉着她的手,神色间浅浅欣慰。
她总觉得喻妃似乎有哪里不同,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回府后细细回想才恍然,喻妃的目光以往总带着些痴意,而如今,那双眼澄澈平静,一点不像疯癫痴傻之人。
江凭阑叹一声,终归没拿这事打扰近日里心绪不佳的皇甫弋南,想想大约只是人之大限将至,难得清明吧。
冬至前日傍晚时分,神武帝跟前的公公忽然来了宁王府,兜了卷密旨,说是陛下宣江掌院即刻入宫,商议明日的院选事宜。
江凭阑心里“咯噔”一下。
等差数列也得三项以上才能求证,她从前一直觉得延熹八年与十五年的院选说明不了问题,没想到,真被皇甫弋南猜中了。
七年一期的院选,此前没有丝毫风声透露,又恰巧安排在百官休朝的冬至日……她蹙了蹙眉,心底隐隐不安。
宣召来得突然,江凭阑匆匆回屋换了官服,刚要一脚踏出府门,忽然被身后人叫住,“凭阑。”
她回过身去,以为皇甫弋南是要嘱咐自己万事小心,赶紧摆摆手抢着先答了,“放心放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笼着乌黑的大氅,静默站着不说话,眉眼间也没什么神采,像一尊覆了雪的雕像一动不动,就那么看着她。
她品级不高,按规制穿绯色官服,虽不如正红艳丽,却也很衬肤色,终归要比平日里乌漆墨黑的衣裳好看。
素来清冷,即便情动也很能自制的人忽然就忍不住想多看一眼。
江凭阑见皇甫弋南没有要走的意思,皱皱眉开始赶人,“傻站着做什么?外边冷,快回屋去。”
他嘴角一弯,“看你上了马车就回。”
她有点奇怪皇甫弋南今日怎得跟小媳妇似的这么缠人,瞪他一眼扭头出府,跟着宣旨公公上了宫里的车驾。
阴郁的天忽然扬起了细雪,很快便在地上积了薄薄一层冰渍,马车辘辘朝皇甫宫行去,一路留下一串蜿蜒的车辙印。
一缕细雪顺着窗子飘进车里头来,恰落在江凭阑手边,她的心莫名其妙砰砰砰地跳起来,不知怎么就转过身去掀车帘,这一眼回望却早已看不见皇甫弋南的人,只得作罢。
半晌她摇着头笑起来,心道自己果真是被保护得越来越“弱鸡”了,进个宫也能吓成这样。倘若这一趟有危险,皇甫弋南怎会就这样放她离开,连个亲卫也不留给她?
雪越下越大,风卷着帘子呼呼往里灌,她拍拍脸强迫自己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偏头望一眼沉浸在雪色里的金碧辉煌的皇甫宫,又弯下腰摸了摸靴子里藏着的枪。
虽说是宫闱禁地,可以她双重身份的特殊性,一般是不会被要求搜身的。匕首自然带不得,可这枪古代人不认识,就算被发现也有个说辞,她便顺手捎上了。
冬至前后天日很短,江凭阑下马车时天已黑了,她跟着公公一路往烛影幢幢的金銮殿走,入殿后又穿堂过廊往内阁去。
内阁灯火通明,神武帝似乎正在批阅奏折,听见响动抬起头,见是江凭阑便笑了笑,看起来颇为和蔼的样子。
江凭阑中规中矩行官礼,“微臣参见陛下。”
老皇帝将奏折搁到边上,含笑道:“江大人,朕寻你来,是想与你商讨院选之事。朕年纪大了,都快将这事给忘了,今日未时忽然记起,这才匆匆召你入宫,还望你莫怪罪朕。”
她在心底“呵呵”一笑,心道您这精明人还能有忘了的事,面上却仍旧不动声色,“微臣不敢,陛下体恤为民,日夜操劳,应保重龙体才是。”
“这一年岭北与西南频频生乱,朕对养贤书院确实疏忽了,也不晓得现如今学生们成不成气候,你给朕讲讲吧。”
江凭阑愣了愣,不大明白如此口对口凭空该如何讲,学生们的“档案”她倒是记得清楚,可总不能被神武帝知道她早就背好了吧?
她只得答:“陛下,事出紧急,微臣尚未来得及准备名册,书院里头倒是有两份,可要命人去取来?”
神武帝思忖一会,皱了皱眉,看一眼侍应在旁的掌事公公,“此事是朕考虑欠周,天福,你去安排一下。”说罢又看向江凭阑,“还须委屈江大人在朕这里多等上一会了。”
“陛下言重。”
江凭阑嘴上说着客气话,心里却不安起来。什么临时才记起院选事宜,什么忘了提醒她准备名册,这种鬼话她是不会信的,老狐狸分明是故意要将她留在宫里。
这么说来,难道宫外出了什么事?
夜渐深,四下寂然,神武帝旁若无人地继续批阅奏折。江凭阑被赐了座,坐在下首位置静静等着,一面安慰自己,皇甫弋南从来神机妙算,王府守备也森严得飞不进一只苍蝇,哪怕真有危险他也一定应付得来。退一万步讲,老皇帝就在自己跟前,真要闹出什么来,她还有挟持天子的下策。
神武帝始终没说话,江凭阑也不能比他先开口,只得在心里默默计算着时间。从宫里到养贤书院打一个来回,正常速度是一个时辰,慢也不过再添两炷香,眼下却已近一个半时辰。
“这些人办事真是越来越不妥帖利落,”神武帝拿起最后一本未翻阅的奏折,蹙着眉说了一个半时辰以来的第一句话,“这都多久了,天福?”
掌事公公安排了人便回来继续侍应在旁,此刻眼见龙颜不悦,慌忙低下头去,“陛下息怒,约莫是雪天耽搁了,奴才方才出去瞧见,那雪都没到脚脖子啦!”
江凭阑一直耐着性子端坐着不动声色,听见这话终于忍不住朝窗柩望了一眼。窗子没开,却还能隐隐约约看见外头大雪纷扬,不论神武帝是否使了绊子有意留她,这雪再积得厚些,马是当真要跑不动了。
又过一炷香,取名册的人终于披了一身雪回来,她暗暗吁出一口气,接过名册跟神武帝中规中矩汇报起来。
书院学生的情况自然瞒不过神武帝,她也不打算掩饰什么,将那些学生的奇异之处都讲了。神武帝认真听着,时不时点点头,偶尔露出些惊讶的神色,再偶尔在一式两份的另一份名册上做些批注。
她言简意赅汇报完,语速快到一旁的天福直皱眉,神武帝却没怪罪什么,似乎挺满意的样子,含笑道:“想不到一个小小书院竟还人才济济。此番院选赶不及大肆操办,便如此从简吧,朕挑选了几位学生,明日让他们入宫来,给朕瞧瞧。”
“微臣谨遵圣意。”江凭阑应了声,接过天福递回来的名册,也不急着翻看,一副要退下的模样。
“江大人不先过目?”神武帝抢在她行礼前阻止道,“朕对这些学生不比你了解,方才也不过粗粗一听,还是先瞧瞧有没有漏下的才好。”
她只得说一句“微臣失虑”,翻开名册查起来,为避免老狐狸再找茬,细细看完一遍后随口说了两个名字,“这二人也是人才,微臣觉着可一并请进宫里来。”
神武帝点点头,“便如此吧。你今日辛苦,天福,安排车驾送江大人回府。”
天福应一声,引着江凭阑出殿去,一路慢吞吞往前走,一抬头瞧见外头足以没到小腿肚的积雪,讶异出声:“哎呀,这可如何是好,马车怕是要行不动啦!”
确实行不动,即便在车轮上缠链子也不可能管用。江凭阑微微皱眉,雪是刚积起的,宫人们自然还来不及清扫,若说今夜真有什么阴谋,怕是连天意都在成全神武帝。
“江大人,您在这等会,咱家去想想法子,看能不能给您弄匹好马来。”
“劳烦公公。”她微一颔首,却在天福转身离开的刹那狂奔了出去。
她等不了了。如果这是一个局,那么所谓的“弄匹好马来”根本就不会来,她从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不可能束手将自己或皇甫弋南的命交给神武帝。
大雪纷扬不息,似呼啸更似悲号,江凭阑逆着大风一路奔出回廊,一脚踩进雪地里。积雪漫到小腿肚,刹那间彻骨的寒,她却似毫无所觉,飞快抬腿,又是一脚。
没有闲工夫一脚一脚踩,她咬咬牙狂奔起来,只要出了前边这道宫门就可以动武使轻功,而一旦出了皇宫,她就能招呼来自己的马。
刚积起的雪松软,她跑得极快,好几次险些身子一晃跌倒,却又拼死稳住,她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看着她,而她永不会在那人面前倒下。
雪夜寒气逼人,她被大风迷了眼,脸颊冻得通红,绯色的官服生生被大雪染成了半白,双腿也很快麻木到失去知觉,浑身似被刀子一楞楞刮过,每向前一步都如遭凌迟。
重重宫阙,华艳明堂,高处有黄袍人凭栏而立,望着冰天雪地里那远去的小人笑意盈盈,“连身大氅都没有,天福,你好歹该给她一把伞。”
天福弯弯嘴角,“陛下息怒,是奴才疏忽了。”
宫墙深深,隔绝了天寒地冻里的一切援手。这座深宫从来都是冷的,从前是,今夜是,往后亦然。
江凭阑在三更半出了皇宫。她虽因当初杏城沈府里柳瓷的“魔鬼训练”变得不大畏寒,却也经不起这般折腾。雪水已经浸透了她的里衣,更要紧的是两条腿几乎硬成了梆子,似乎一敲便能折断,光是翻身上马的动作便努力了四次。
即便如此,她扬鞭的力度却丝毫不减,宫门外没有人接应自己,那么王府一定出了事,她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赶回去收拾可能丢在那的烂摊子。
江凭阑心急如焚,马却跑不快,终归是积雪太厚,即便纯种半血马也望而却步,这一路的速度远比平常时候慢上一大半。
四更时分,绯色身影出现在宁王府外十里。对头远远有人策马而来,江凭阑急急勒缰,揉了揉被风刺得通红的眼,看见了满身是雪的南烛。
她微蹙起眉,还未及开口问明情况,便听南烛一面扬鞭一面急急道:“王妃,王府出事了!”
南烛一张小脸冻得通红,看这狼狈样子比她好不了多少,浑身都在颤抖,急得连马都勒不停。江凭阑本就是越到紧急关头越能冷静镇定的奇女子,事到如今反倒不再像先前那样不安焦急,伸手替南烛勒住缰绳,“别急,慢慢说。”
她飞快点头,“约莫一更半,商姑娘感知到天神之力出现在城西,殿下得知后脸色一变,什么也没说只身出了王府,至今未归。”
江凭阑眉心一跳,城西……那是何家别苑,喻妃在的地方。她刚要拨转马头往西去,忽被南烛急急喊住,“王妃等等,天神之力眼下到了王府后院!”
她蓦然回身,“你说什么?”
“殿下离开王府迟迟不归,乘风和观天带走了一大半王府护卫赶往城西接应,可就在刚才,商姑娘感知到天神之力忽然趋近,奴婢……奴婢担心是调虎离山之计,这才匆匆出来,幸而……幸而在这遇着了您!”
江凭阑蹙了蹙眉,大脑飞速运转,分析了城西与王府的形势,当下作出决断,“走,回王府!”
☆、雪夜决裂
江凭阑赶回宁王府时,里头已是一片死寂,她的双腿本就支撑不大住,大惊之下身子一晃险些栽倒在府门门槛。
她身后,南烛似乎也被眼前惨象惊得忘了去扶。
满门抄斩尚且不过如此,整个王府遍地都是横尸,从家丁小厮到府兵亲卫,男女老少都有。这些人死相极其相似,都是大睁着眼不瞑目的样子,嘴也微微张开,似乎是死前一刻见着了什么骇人的景象。
积雪攒了一地,铺陈在尸身背面,像一层厚厚的绒毯。又有新雪打着旋儿飘落,覆在他们的眉眼间,可这些人的体温……却永远失去了令雪消融的可能。
满目惨白里见不到血色,蜿蜒十里死人白骨,竟是一场不流血的屠杀。
江凭阑踉跄往前走去,蹲下来强打起精神翻过一具尸体,看见了一个惊心熟悉的伤口。
两年前,她为寻阿迁离开杏城,曾在曲水县李家村借住过一宿。第二日,村长夫妇被人杀害,当时她特意察看过他们二人身上的伤口,与眼前的如出一辙。
是同一个人。
江凭阑失魂落魄站起,嘴里一面喃喃:“细小的贯穿伤,正中前心,一击毙命,快到连血都来不及流出。”
她缓缓往前走,去看下一具尸体,“同样的手法,从后心射入。”
她继续往前,“尸体尚有余温,刚死不久。”
她的语气极尽苍凉,整个人近乎麻木地走着,目光也机械式地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那些今早还笑呵呵同她打过招呼的人。
南烛跟在她身后,似乎心有不忍,上前道:“王妃,人死不能复生,当务之急是确保喻妃娘娘平安。”
江凭阑愣了愣,这才记起,南烛应该是不晓得府里住了个假喻妃的,正思忖着是否要继续瞒着演演戏,忽然听见一个声音。
“凭阑!”商陆自后院方向急急奔来,一身雪色长衫染了大大小小的血渍,到她跟前几乎要哭出来,拼命忍了,咬着唇哽咽道,“凭阑,我晓得千氏是谁了……你要撑住。”
此时也顾不及考虑商陆身上的血渍是怎么回事,江凭阑默了默,半晌仰头惨笑道:“是阿迁,对吗?”
商陆一震,大睁着眼看她,似乎很难相信她能如此平静,“你……你早就知道?”
不,没有,她是直到这一刻才知道。
星海平原一役前,她从未想过要怀疑阿迁,即便是在战场上亲眼看见那样不可思议的景象,她仍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强迫自己忘掉,强迫自己不去思考。听了阿六和十七几月来的汇报,她曾一度自我安慰,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异常,一定是她想错了。
没错,一定是她想错了,阿迁是阿迁,怎么会是千氏族人呢?这样无稽的事,她是怎么想出来的?
对江凭阑来说,她可以怀疑这里的每一个人,甚至是皇甫弋南和微生玦,却永远不会对自己的二十六名保镖产生一丁点的不信任,尤其是为首的阿迁。
他们都是她的亲人啊,是她这么多年来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啊,没有他们,没有阿迁,她早就死了千次百次,哪里还能站在这里?
她来到人世的第一天,从襁褓里睁开的第一眼,看见的不是母亲,而是一个浑身浴血的男孩。长大后她才知道,那个人叫世迁,那一年他七岁,刚被江家收养,为了救出被世仇从医院产房劫走的她险些丧命。
从那以后,她告诉他,他姓江。
总有一种感情能凌驾于爱情、自由乃至生命之上,在她尚且不懂得爱的时候,就已将他视作了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放在与爸爸和爷爷同样的位置。
那个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与她朝夕相处了二十年的人。
那个近乎神奇地,回回都比所有人先一步找到身处困境中的她的人。
那个教她功夫,教她生存,为她遮风挡雨,甚至比爸爸还疼她的人。
那个曾经为了保护她连中七弹一声不吭,无数次救她于生死边缘的人。
那个永远缄默,永远忍痛,永远只有“别怕”、“我在”、“保护小姐”寥寥几语的人。
他们习惯了彼此的存在,他们将生命交托给彼此,他们将彼此看得比自己更珍贵。他为她一次又一次甘受枪林弹雨,而她亦为他毫无怨言踩进陷阱,与当世最强大最狠辣的帝王为敌。
这样的一个人,她怎么敢怀疑,她怎么能怀疑?
可如今,现实狠狠打了她一巴掌,在这砭人肌骨的深冬雪夜里,在这横尸遍地的满目狼藉里。别说问原因,她一时连“背叛”二字都想不起。
谁都可能背叛她,可阿迁不会啊!谁都可以背叛她,可阿迁不能啊!
江凭阑面如死灰呆立着,竟连眼泪都流不出,她的双目空洞失神,眼底再不见半分光亮。
商陆怔怔望着她,好像看见有什么东西永远消逝在了她的生命里,从今往后,这个女子仿佛不会再神采奕奕,不会再欢喜,不会再笑。
“小……姐……”一片死寂里忽然想起这样的嗫嚅,江凭阑一刹间活了过来,霍然抬头。
院深处,商陆奔来的那个方向,有一个人匍匐着往这里来,他乌黑的衣裳被血水浸透,以至在雪地里一路淌过蜿蜒淋漓的血迹。他的手一点一点伸向前,狠狠掐进雪堆里,似乎想要借力爬过来,却脱力般栽歪了身子。
他似乎再也爬不动了,只剩一双眼死死盯住江凭阑,那眼神,像漂泊的旅人遇到汪洋大海里矗立的灯塔,从此寻见人生的希冀,也寻见了生命的归处。
江凭阑大睁着眼,险些忘了手在哪脚在哪,忽然踉跄着奔了出去,“阿六!”
她奔得太快,几乎要成了一抹剪影,真到了阿六跟前又什么也说不出来,牙齿拼命打着颤,紧紧攥住他沾满鲜血的手,似乎想要扶起他,却根本使不上一点力气。
她知道商陆身上的血迹是从哪来的了,可她不敢问,她不敢问阿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