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弊主-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隆科多,你身为九门提督,何以阻止保泰率兵入京?”康熙话头一转,看向了隆科多。
在平息太子兵变一事上,隆科多可说是大功一件,当下就沉稳的回道:“回皇上,奴才探知八阿哥率五千兵马,太子率一万二千兵马先后而至,而皇上消息又不明确,是以不敢妄自放其兵马入城,以防酿成大变。”
第339章 再阴老四
太子兵变的具体过程,一众大臣早有密折、奏折上报,康熙此番追问,便是欲弄清楚隆科多这九门提督是何时倒入十四党的?若是之前就入了十四党,这九门提督的位置就该换人了,若是临时起意,倒能容忍一段时间,毕竟当时情形复杂,他这九门提督不可能不偏不倚。
听的隆科多回话,康熙追问道:“听闻你将两位留守皇子及一众大臣困于瓮城,又是为何?”
隆科多闻言一惊,康熙对他起疑了?他忙摘下缨帽,轻轻磕了一个头,才道:“奴才该死,当时二位皇子随从护卫众多,八阿哥又兵临城下,奴才担心有变,是以不允随从护卫上箭楼,奴才并无外心。”
“恩。”康熙不动声色的问道:“你不允皇八子率兵入京,是何担心?”
隆科多心里暗自腹诽,总不能说担心老八造反吧?这话如何回?略微思忖,他才一横心,咬牙回道:“回皇上,彼时皇上消息不明,奴才身为步军统领,维护京城安定是职责所在,不论是八阿哥还是太子或者是任何一个有争储之心的阿哥率兵入城,都有可能抢夺步军营二万人马,奴才不敢冒险。
朝阳门箭楼会议,奴才是一再坚持一视同仁,要么都拒绝入城,要么都放入城。奴才态度,与会大臣皆清楚。”
康熙听的微微颌首,身为九门提督,隆科多这立场没问题,强横一点,亦是应该,不过,有仍接着问道:“后来,尔如何又同意放太子进城?”
听的康熙此问,李光地欠身说道:“回皇上,是微臣力排众议,坚持放太子进京以解救被太子挟持的群臣宗亲,此议,亦得到萧永藻、张鹏翮二人的支持。”
萧永藻、张鹏翮二人忙齐声道:“禀皇上,确系如此。”
康熙登时默然无语,心里暗村,老八到达京城那天,老十四的海军已经自天津出发了二日,朝阳门箭楼会议就已经收到海军的消息,如此看来,隆科多是事后入的十四党。
想到这里,他暂时将这事搁开,又问道:“太子入京之后,是何举动?”
依着李光地的性格,他是不愿意罗嗦的,不过,昨日胤祯谴人给他送了张字条,他不得不开口道:“臣等在丰台大营,太子入城后封闭九门,其具体举动,不甚清楚,不过太子入城次日,京城就传出谣言,说十四爷挟持皇上,以图篡位。紧接着又传谣言,说皇上……十四爷秘而不宣,以图篡位。”
保泰、萧永藻、马齐、隆科多一听,就知李光地这是在给四阿哥上眼药,对于八党来说,四阿哥亦是欲铲除对象,三人甚为默契的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态。
康熙却是听的一怔,谣言的事,密折、奏折上都没人提及,后一个谣言明显是太子放出的,头一个谣言是谁散播的呢?老八?他瞅了保泰、萧永藻、马齐一眼,这三人却都是表情沉稳,他不由暗自奇怪。
默想了下,老八那时不过五千兵马,正与老十四合手打击太子,没有必要放这谣言,一则破坏与老十四的合作关系,二则,也给他自己脸上抹黑。
除了老八,难道另有其人?康熙在几人身上一一扫过,心里甚为疑惑,难道另有皇子加入了这场纷争?否则李光地何以慎重其事的提出这事,而一众人等又皆是默然以对。
还有谁?老三、老五、老七、老十二,当时都在京城,老三既然已经退出,可能不大,难道是老五他们三个不甘寂寞,或者是想以此反对太子登基?也不对,若是这三个皇子,李光地岂肯多言?难不成是老四?
想到这里,康熙又觉可能性不大,老四四月初便离京前往广东试行‘摊丁入亩’,按行程算,太子兵变时无论如何都应该进入福建,再慢也应该在浙江,距离京城三千里之外,如何能散播谣言?
到底他们暗指的是谁?康熙狐疑的扫了众人一眼,沉声问道:“京城谣言,你们是如何处置的?”
一众大臣早就跪的双腿发麻,好不容易听得康熙出声相问,隆科多瞥了众人一眼,见都未有出声的打算,不由暗骂了一声,开口回道:“回皇上,十四爷看过谣言情报后,马上便命令奴才调派一千骑兵搜寻京城周围五十里之内规模养鸽子的地点。”
鸽子?飞鸽传书!康熙心里不由一沉,老十四是怀疑老四飞鸽传书散播谣言?他不由追问道:“搜查结果如何?”
“仅发现四户零星养有鸽子的人家。”隆科多急忙回道,心里却在想着胤祯交代的监视四阿哥的差事还有没有必要再执行?康熙既已起疑,这四爷只怕是凶多吉少。
康熙闻言,心里不由一松,不过马上又提了起来,老十四胤祯在广州遇刺的事情又浮上心头,这起案子,暗地里查了二年,却无丝毫线索,足见对方隐藏之深,老十四当时前往广州是走的水路,所有的皇子皆在京城,能够及时掌握老十四的动向,并且调动二百死士进行刺杀的,想来应该有便捷的传讯方式,否则无法做到这一点。
如果谣言真是老四以飞鸽传书的方式来指挥人散播的,那就太过骇人听闻了,这该是一张多大多严密的信息网?又是多大的地下势力?想到这里,他有些不敢往下想,老十四毫不犹豫的下令搜寻信鸽,看来是早就怀疑老四了。
老十四与老四可是一母同胞,老四能做出这种事?康熙不由暗暗琢磨,若真是老四所为,他在得知当时的情况后,会做何反应?仅是散播一个谣言完事?不可能,他散播的谣言,可谓是一石二鸟之计,既能阻止太子登基,又能分化老八与老十四联手,意图自然是让局势复杂化,以达到拖延时间的目的。
既然是拖延时间,老四极有可能会赶回京,只需调查老四那几日的行踪,便可判断是否是老四所为,此事要彻查!
想到这里,康熙再没有问下去的心思了,话题一转,沉声问道:“近两日,海外分封一事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老十四也曾向朕提及,你们是何看法?”说完之后,他才注意到众人跪的时间不短了,又吩咐道:“李德全,给诸位大人赐座,奉茶。”
第340章 唇枪舌箭
跪奏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一众大臣除了保泰、隆科多正值壮年,余者皆已年迈,即便在腿上绑了软垫,时间一长,亦是承受不住,平日里回事,康熙多是赐座,今日康熙心情不好,他们可就吃足了苦头。
终于听到康熙赐座赏茶,众人心里不由都暗松了口气,否则这海外分封,他们根本就不敢多言,跪不起!谢恩之后,一众人纷纷起身落座,心里却在琢磨康熙对海外分封是何态度?十四爷既然已经向康熙提及,两人说到了什么程度?
裕亲王保泰瞥了众人一眼,这帮子上书房大臣个个都是心机深沉之辈,而隆科多、马高鸣是武将,鄂伦岱又是新近获罪,此事还只有他适合带头回话,况且海外分封,他亦是极力赞成,即便是有一府之地为封地,他亦不愿意窝在这京城,一方诸侯,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岂是这空筒子王爷能比的?
略微思忖,保泰便小心的说道:“回皇上,海外分封,封地远在海外,不影响朝廷的集权与统一,不妨碍朝廷的政令通行,亦不耗费国家物力财力,反之,不仅可以为国屏藩,还可为国开疆拓土,增添贡赋。
即便不分封,海外之地,朝廷亦鞭长莫及,与其任由荒芜,不如分封,皇上亦可多一种赏赐方式。奴才窃以为,海外分封,堪称一举数得,有益而无害。”
一见保泰抛砖引玉,所有人都未急于表态,想看看康熙是何态度,无奈康熙却是不置一词,就连表情亦无丝毫变化。
众人都不由谨慎起来,海外分封是历朝历代未有之创举,无史可鉴,其影响之巨,完全可以预见,好处亦是明摆着的,却是偏偏牵扯到争储,在摸不清康熙的意思之前,他们可不敢乱发言。
海外分封是胤祯提出来的,张鹏翮身为十四党得力干将,自然是要极力促成,康熙今日集齐所有上书房大臣议论此事,便是预先将此事的调子定下来,偏偏又不清楚康熙对此事是持何态度?他心里不由有些焦虑,心里暗自责怪十四爷之前也不通通气,想到这里,他心里不由一亮,十四爷既然不与他们通气,那就是说此事十四爷有极大的把握,也就是说,康熙是赞成的居多!
既是如此,倒不用再鼓吹,反到要挑挑刺,引起辩驳,从正反两面论证海外分封的可行性,以起到拾遗补缺之效。
想明白这其中关节,张鹏翮一阵轻松,略微思忖,便沉吟着道:“凡事有利必有弊,海外分封既于国有利,亦有其弊端,分封之害无须赘言,即便是海外分封,时日一长,亦难免有封国出现尾大不掉之势。
其次,既要实行海外分封,势必要大肆在海外征战以开拓领地,难免有穷兵黩武之嫌。其三,开拓海外封地,必然需要大量人力,如今四川、台湾两地仍是地广人稀,似乎有舍本逐末之嫌。”
一听张鹏翮如此毫不留情的痛批海外分封,而且句句都说到点子上,殿内所有人都为之一怔,十四党窝里反了?李光地微一沉吟,便明白了张鹏翮的用意,不过,他素来谨慎,虽然心里暗暗赞叹,却是不肯多言。
几位上书房大臣,哪个不是人精,略一咂摸,就都明白过来,心里不由都是一松,既然清楚了康熙的态度,这事就好办多了。
王掞可说是太子的死忠,在太子兵变一事上,他建议太子关闭九门释放被挟持的群臣宗亲,却是阴差阳错立了一功,对于太子在安定门外率七千之众投降,他起初是百思不得其解,待海外分封的消息传出之后,他才隐隐猜到,可能是十四爷或者是康熙应允,诓骗太子流放海外。
若是海外分封能够顺利推行,太子流放海外的机会就能多一分,既然康熙是倾向于海外分封,王掞也就不再有所顾忌,当下就率先说道:“微臣不敢苟同,海外蛮荒之地,地狭民稀,如何能成尾大不掉之势?况且海路迢迢,大清海军又强盛无比,实不必庸人自忧。”
萧永藻是老八一党,海外分封,十四爷明显是拉拢人心,此事大利宗亲勋贵,却是不利康熙,反对,他是不敢的,但借此给十四爷上点眼药,却是一举两得,他紧接着道:“开拓海外封地,未必花费大量人力,完全可以掳掠海外的土著进行开发,如此,既可开拓疆域,又可充实国力,既利朝廷,又大利宗亲勋贵,海外分封,可谓是深得人心之举。”
马齐听的心领神会,挑拨离间他可是玩的熟溜,当下就跟着说道:“海外分封,另辟蹊径,有分封之利而无分封之害,实乃亘古未有之创举,必为后世所传诵。此事一经传出,便引起京城轰动,人人争相探询,可见是深得人心。”
张鹏翮听的暗自腹诽,这两个可不是什么好鸟,明着唱赞歌,实则是居心叵测,尽极挑拨之能事,不过,站在他的立场,偏偏又不好驳斥二人。
隆科多亦不是等闲角色,听的是暗暗心惊,这些个上书房大臣还真是杀人不见血,所谓的唇枪舌箭不过如此,今儿可是开了眼界,不过,这场合,他却是不便插言,只是闷头听着。
嵩祝是中立派,四边不靠,他是老军务,自然是扬长避短,略一沉吟便洪声说道:“海军南洋大捷,攻克西班牙盘踞多年的马尼拉,大吕宋,亦未用多大的兵力,可见征服海外之地,并不需劳师动众,这穷兵黩武一说,却是颇为牵强,若是仅靠海军,便可征服大片海外之地,奴才是极力赞成,岂有嫌疆域太大之理?”
康熙一生经历过无数的党争,对于上书房这几个大臣的阵营、立场、奏对的侧重点,都是一清二楚,听完之后,仅仅只是扫了众人一眼,心里却是暗自感叹,老十四真是大才,这些个朝廷的顶尖大臣,竟然没有一个能够看出这海外分封背后隐藏的目的。
瞥了一眼默然不语的李光地,康熙略微犹豫才道:“此事,明日朝会公开商议,都跪安吧。”说完又补充道:“李光地留下。”
第341章 老四出局
李光地于康熙九年中进士,进翰林,为官四十余载,清勤谨慎,始终如一,如今已是七十高龄,是康熙朝硕果仅存的元老级大臣,四十余年的君臣之谊,非同一般,康熙与他可谓是君臣相得,亦君亦臣亦友。
待一众人都轻步退出,康熙挥了挥手,让记录起居注的张廷玉也退出,这才起身随意的踱了几步,而后随意的问道:“晋卿(李光地字)是福建人,应该善泳吧?”
李光地不由莫名其妙,不知道康熙这句无头无脑的话有何深意,微微犹豫,才道:“让皇上见笑了,年青时还行,如今已数十年未下水了。”
“恩。”康熙微微颌首,接着道:“你可知如何援救溺水者?”
援救溺水者?李光地闻言一楞,康熙是暗指十四爷在天津海河救他的事?他为何有此一问?难道十四爷有大不敬的举动?想道这里,他沉声回道:“一般下水救助溺水者,往往将其打晕。”李光地缓缓说道:“此乃救人常识,一般溺水者皆是心慌意乱,极有可能缠住前来援救之人,以致双双溺水而亡,是以,将其打晕,最为省事省力,亦最为安全。”
康熙点了点头,看来老十四确实不是有意冒犯,此事他一直耿耿于怀,至此方才放下,踱了两圈,他才坐了回来,道:“你今日所奏谣言一事,可是老十四特意吩咐的?”
“皇上明见。”李光地毫不避讳的说道,他今日已经将四阿哥得罪了,自然要一不做二不休,将四阿哥彻底打翻,以免日后四阿哥得势祸及后人、族人,因此又接着道:“十四爷即便不吩咐,此事,微臣亦要告知皇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康熙眉头不由微微皱了一下,道:“真是如此?”
“触目惊心!”李光地沉声说道:“三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十二阿哥皆在太子的挟持之下,更是重点防范对象,岂能有机会散播谣言?”
康熙登时无语,既是如此,那刺杀老十四,也定然是出自老四之手,不知道他到底形成了多大的势力?一次就能调动二百死士,还拥有熟练的青海弓手,这要经营多少年?
自己辛辛苦苦都培养出了一帮什么样的儿子?康熙不由黯然神伤,太子两次兵变篡位,老四不声不响经营地下势力,刺杀兄弟,老八亦是经营多年,网罗兄弟,宗亲大臣,一呼百应,声势骇人,老十四也不赖,短短三年时间,力压诸皇子,并敢公然威胁,索要储位!
良久,康熙才回过神来,老四这一排除掉,能立储的仅仅就老三、老八、老十四了,老三是肯定不行,老八也断然不可,独独就剩老十四了。
暗叹了一声,康熙才道:“晋卿,对老十四,你是何看法?”
“天纵之资。”李光地简洁的回道。
天纵之资可不是能乱用的,这是对天子对帝皇的赞美之词,康熙闻言不由微微蹙了下眉头,要论才干,论眼界,论气魄,几个儿子加在一起亦不及老十四,而他担忧的却也正在于此,老十四眼界比他开阔,图谋亦是他不敢想象的,他是既想老十四能够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况,又担心威胁到了他的安全。
略一沉吟,康熙才道:“朕问的是心性如何?”
李光地却是隐隐感到康熙与胤祯之间有点问题,不会是担忧十四爷太强吧?这简直不可想象,康熙一生,文治武功都已达到历代君王的颠峰,更是自信无比,岂会担心十四爷强过他?难道,这海外分封的背后,另有大文章?
想到这里,李光地心里一惊,他一生谨慎,虽然是力挺胤祯,但在这种情况下,却也不敢太着痕迹,当下便道:“皇上,知子莫如父,十四爷自小就在皇上身边,分府不过三年,若论对十四爷的了解,皇上应是最清楚。”
康熙心里不由苦笑,话是没错,可这几年,老十四心性大变,与之前是叛若两人,早已看不出之前的痕迹了。
……
海外分封的吸引力确实巨大,这两日,所有的宗室勋贵,王公大臣嘴边都挂着海外分封这个词,有关海外分封的内幕消息也一个接一个的传了出来,先是九阿哥透露的,老十四说了,封地打下多大就封多大。
接着又是五阿哥、七阿哥、十二阿哥透露出来,海外封地,将下放一切权利,而且都是肥沃之地。紧接着,上书房的消息也传了出来,康熙倾向于海外分封,明日早朝商议此事。
这三条消息一传出来,整个四九城都疯狂了,这那里是封地,这是实实在在的封国,而且是无任何限制的,最大权限的封国,比之西周的分封制更开放!一旦有受封的机会,那就是扎扎实实的诸侯!为所欲为的诸侯!
这一来,所有二品以上爵位的皇族宗亲,勋贵大臣都彻底的被吸引住了,再也没人嫌海外领地遥远了,越远才越好,也没人怕海上乘船不安全了,富贵险中求嘛,不拼搏,他们那能有今日的爵位?
一时间各种手绘的简易版坤舆万国图立时就成了抢手货,哪个大洲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哪个地方适宜持续发展,有开拓空间,哪个地方山高皇帝远,哪里有金银矿,一众宗亲摊着地图争的是脸红脖子粗,很多人是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个世界竟然是如此的大?
京城里所有的传教士也都变成了抢手货,纷纷成为各宗室府邸的座上宾,有关西洋海上强国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的海军规模,在海外的情况,海外领地的大小,兵力的多寡,各大洲的详细情况,等等问题,都被不厌其详的问起。
如此狂热的情形,把一众西洋传教士吓了一跳,大清国皇室这是受了什么刺激?怎么突然对新航线新大陆如此感兴趣?难道他们也要参与对新大陆的掠夺?老天,这个国家本就庞大无比,又人口众多,再占领新大陆,那可是灾难性的后果。
一众皇族宗亲,勋贵大臣在得知南、北美洲、非洲都是地广人稀,而且只有土著存在的广袤陆地,更是热血澎湃,只要拥有数千铁骑,就完全可以打出一个广阔的封国来,土地、奴隶,矿场,牧场,一切都唾手可得,仅是想想,便叫人激动万分,向往不已。
路傍园。
路傍园在畅春园左近,是康熙赐给八阿哥胤禩的园子,再有三天便是端午,园中海子里荷花开的正好,湖心小亭上,望着满湖亭亭玉立的荷花,九阿哥胤禟却长叹了口气,幽幽的道:“十四弟可真是大手笔,现在满城都在议论着海外分封,一众皇族宗亲,勋贵大臣都如中了邪似的,就连外城的富商巨贾亦是发了疯的在探问海外的情况。”
“何止呢?”十阿哥胤誐把玩着手上的一朵荷花,笑道:“听说这两天,京城附近的地价都降了一成,吕宋卖地,海外分封,有钱的,有爵位的,都疯了,就连一些小商小贩都嚷嚷着要去吕宋当地主。
说实话,我也动心了,带几千骑兵去美洲圈地,无拘无束,随心所欲,那是何等的畅快,那可真是海阔天空,比起京城这空筒子王爷,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十弟想的太美了,美洲那地方地广人稀,数十里不见人烟,比关外还冷清,哪及得上京城舒适,你呆不了半年,准得跑回来。”胤禟不屑的说道。
“最好玩的是人,大量买奴隶、抓奴隶就是,还怕没乐子?再说,我不会找个地方玩个一年半载的,等城池建设好了,再去封地?”胤誐精神十足的说道:“只要出了京城,就是天大地大,老子最大!”说着,他又笑道:“九哥,你生财有道,分封到海外,怕是能大有做为。”
“再说我生财有道,我跟你急。”胤禟脸色一沉,嗔道:“十四弟也夸我生财有道,那是当面打脸,跟老十四比,咱屁都不是,仅是一个吕宋岛,就不知道他能卖出多少银子来。”
八阿哥胤禩神情开朗的看着两人斗嘴,此时含笑插言道:“九弟跟谁不好比,偏跟十四弟比,象十四弟这种大才,大清能有几个?”
见八哥心情开朗,胤禟颇觉奇怪的道:“十四弟一举收尽了人心,八哥不恼?”
“何恼之有?”胤禩轻笑道:“神仙打架,咱们跟着遭殃,你恼神仙又能如何?”
“明日朝会,不知道哪路神仙能占上风?”胤誐笑嘻嘻的凑趣道。
胤禟眯着一双小眼道:“海外分封,尽得人心,老神仙投鼠忌器,可能会暂避锋芒。”
“那倒说不准。”胤禩含笑道:“皇阿玛是何许人?翻云覆雨,不过一念间。”
“瞧这局势,十四弟是一力降十会。”胤禟笑道:“咱们明日等着看好戏便是。”
第342章 一石二鸟
西直门内大街后半壁街,恂郡王府。
胤祯闭门拒客,悠闲的陪伴福晋,考察几个儿子功课,午间小憩起身,亲卫便送来京城中探报,看到各种手绘的简易版坤舆万国图成了抢手货,他不由哑然失笑,之前是真没料到,竟然会出现这种疯狂的局面,倒是让他们提前睁眼看世界了,赶明儿让郑世昌赶紧的印刷数千张坤舆万国图出来,保准是笔好买卖。
不过,看到最后,他的神色一下就峻然起来,京城又传出了谣言,十四阿哥在康熙四十七年意外受伤,不能人道。
自第四子弘暟在康熙四十六年出生之后,这五年来,胤祯确实不曾再添一男半女,此事,胤祯自身亦颇为猜疑不安,不知是否穿越惹的祸?未料到老四竟然以此大做文章。
这年头,成人不易,死亡率奇高,虽说有四个儿子,可就连胤祯也不敢保证四子能顺利成人,眼下,正是他某取储位的关键时刻,此谣言一传开,岂不正中康熙下怀?康熙定然会以此事借题发挥!想到这里,他一阵烦闷,这个老四,还真是无孔不入!
五年无所出,显然是有点不正常,不知道这些兄弟有没有前例?宗室玉碟不是轻易能够查阅的,手续亦格外繁杂,沉吟半晌,胤祯才将包福全叫进来,吩咐道:“马上谴人去探听所有皇子的子嗣,子女的出生、死亡,死因等详细情况全部都要。”
“喳,奴才马上就谴人去探问。”包福全未料到胤祯竟然交代下来这么一件差事,一边躬身应承,一边在心里默想该如何去探查,这可是要银子去收买的。
见他动作缓慢,胤祯已是明白过来,沉声道:“此事要快,要隐秘,明日一早,便要用上,先去帐上支三千两银子,不够再拿。”
一听先支取银子,包福全不由松了口气,忙躬身道:“主子放心,准误不了事。”
待包福全退下,胤祯不由暗骂了一声,老四这一手够狠!竟敢谣传自己不能人道!要如何证明?置之不理,还是演场活春宫?
子嗣可是个大问题,如是子嗣艰难,这储位只怕是无望,这几年,他自问也没少耕耘,为何就一无所出?难道是真有问题?
十四阿哥不能人道的谣言借助着海外分封的热劲,传的很快,不过半天时间就传遍了整个京城,十四阿哥现在风头正劲,有关他的谣言自然亦是格外的引人关注,不过,眼下的热点在海外分封,又不是立太子,这事情也仅是做为闲谈,并无人探究事情的真相。
路傍园内。
听到这个谣传,八阿哥胤禩的脸色不由有些难看,老九、老十亦半晌没有做声,八阿哥嫡福晋没有所出,为人偏又十分强势,以致八哥就只一子一女,皆是小妾所生,这个谣言虽然是冲着老十四去的,可必然引起康熙对子嗣的关注,八哥子嗣稀薄,这也是一大不利因素,可以说,这谣言是一石二鸟,将八哥也顺带扫了进去。
良久,老九胤禟才道:“此谣传定然是老四那条毒蛇令人散播的,八哥,咱们不能听之任之。”
老十胤誐却是愤愤的道:“咱招谁惹谁了?海外分封咱跟着倒霉,这子嗣谣传,咱又遭牵连。”
胤禩默然半晌,才道:“此事与咱们无关,静心看戏便是,八哥又不是不行,日后,在这方面多注意就是。”说着,他微微一笑,道:“这个谣言传的好,及早点出了八哥的弱点所在,此事,确实要及早弥补。”
养心殿,康熙接到密报,眉头不由一蹙,难道又是出自老四的授意?不过,子嗣是个大问题,不容轻忽,老十四这几年确实未听闻有所出,究竟是有问题,还是太累所至?这事不弄个水落石出,还真叫人不放心。
……
次日一早,神武门外就聚集了黑压压的一片翎顶辉煌的皇族宗亲、勋贵大臣,不少闲散宗亲贵胄亦纷纷赶来参加朝会,东华门外同样是黑压压一片,这里聚集的则是朝臣京官。
今日的朝会可谓是意义非凡,自康熙起驾前往天津观礼到今日,不过半月时间,朝廷上下,京城内外却是巨变迭起,天津地震、海军谋逆炮击康熙,康熙落水生死不明,太子天津连夜兵变,挟持群臣宗亲,追杀八阿哥,随之,太子又率兵回京,十四爷率海军入京平乱,刚松口气,又爆出十四党与八党合流,接着又是海军南洋大捷,发卖吕宋岛,提议海外分封,康熙无恙回京。
短短半个月时间,竟是走马灯一般,大小事情不断,桩桩件件皆是骇人听闻,如今尘埃落定,今日朝会不知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而最让人牵挂的海外分封,今日亦将议定下来。
对于海外分封,不论皇族宗亲、勋贵大臣还是朝臣京官,人人都极为关心,一旦确定推行,整个大清的格局都将为之一变,更将牵扯到各方各面,尤其是军事和海贸,宫门未开,一众官员三、五成群的低声议论着。
胤祯赶到神武门时,已经有不少人候在这里,刚刚哈腰出轿,就有几人迎了上来见礼寒暄,他心里清楚这些人都是冲着海外分封而来的,一旦推行海外分封,封地的好坏,封地的安全,可都跟他有着莫大的关系,眼下,胤祯的格局已大为不同,自然不会轻易得罪人,亦是含笑与众人寒暄。
闲聊几许,宫门便轰然洞开,一众人立时噤声,按尊卑上下列队依秩而入。
三声净鞭响过,康熙缓步登上御座,众人行礼之后,部院大臣便开始例行汇报,这半个月时间,人心慌乱,也没多少朝务汇报,倒是留守京城的大员汇报的较为详细。
一俟例行汇报完毕,康熙扫了一眼明显多出不少的朝臣宗亲,自然清楚他们是为何而来,略微沉吟,他便开口说道:“皇十四子胤祯日前提议海外分封一事,反响颇大,此议事关重大,亘古未闻,利弊不明,又涉及国之根本,诸臣工是何看法,尽可畅言。”
第343章 神仙斗法
满殿的皇族宗亲,勋贵大臣,谁也未料到康熙一开口就直奔海外分封而来,不由都微觉诧异,按理,此事该放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