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弊主-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恙蒲帆新雨后,一只塔影认通州”,燃灯塔是通州古迹,此塔始建于北周,是为纪念燃灯佛主而建,燃灯塔位于通州北城,大运河北端西畔,密檐实心,八角形,高十三层,足十三丈高,虽距河数百米,其影仍垂映河中,乃是通州一大景观。

日近黄昏,晚霞满天,将燃灯塔衬映的更为雄伟庄严,康熙一路乘船而来,驻陛西海子,微服信步而至,略微观赏一番,便在附近闲适的踱着。

此番出京到天津观礼,未料想竟然出了诺大的乱子,地震、炮击、落水、兵变,好在是有惊无险,若无落水一节,还真不知老十四会如何洗脱嫌疑,太子兵变,皇家的脸面也算是丢光了,他身后必然也会被记上极不光彩的一笔,而原本是想为盛世增色的天津献俘,也可能成为笑谈。

想到这些,康熙就一阵心烦,倒是太子兵变一事,让不少事情都浮出水面,李光地不愧是老臣,时时处处以国事为重,隆科多这九门提督是早就搭上了老十四,还是临时起意倒向了老十四?这些个儿子还真是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偏偏老十四又太过出众,想到南洋的捷报,他不由露出一丝微笑,西班牙帝国又如何?李德全这时却是跟了上来,轻声道:“皇上,这是京城刚送来的探报。”

康熙面无表情的伸手接了过来,京城的探报,他命令是一日五报,随到随送,已到了通州,他自然分外关注,九门提督隆科多现在成了老十四的人,京城又还驻扎着三千海军火枪兵,十四党与八党现在又关系密切,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他不得不谨慎,小心无大错。

拆开密报一看,康熙不由微楞了一下,吕宋卖地,海外分封!老十四这就开始出招了?

第332章 康熙心思

将密报递给李德全,康熙背着手又开始缓缓的踱着,老十四是以阳谋为主,喜欢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这一点,他是十分欣赏的,只是这海外分封,兹事体大,老十四却毫无征兆的公然抛出,以获取皇族宗亲、勋贵大臣的支持,可谓是胆大包天,他这究竟是权宜之计?还是长远考虑?

分封之害,康熙可谓是深受其苦,一个三藩之乱,波及十余省,持续了八年之久,差点断送了大清的天下,想不到,才事隔三十年,老十四居然又公然提出一个海外分封,不用想,他也清楚,海外分封对皇族宗亲、勋贵大臣的吸引力有多大。

大清虽是封爵,但吸取了历朝历代的经验,所有爵位都不赐予封地,实际上,满京城的王爷都是空筒子王爷,与前明的王爷根本就没可比性,即便封地是在海外,绝大多数的皇族宗亲、勋贵大臣也会趋之若骛。

海军究竟能够打多远?也如西洋的战舰一般远征四万里?那就不是分封,而是流放了!老十四这是给他们画饼充饥!仅是南洋那弹丸之地,又能分封几个宗亲?

不过,大吕宋岛土地的低价出售,却着实是步好棋,台湾的开发如今都还远远不够,若是正常开发吕宋岛,朝廷十年也未必能受益,这一卖,反倒是立杆见影。而且,吕宋岛热卖,还能带动台湾的开发,于朝廷而言,是一举两得。

康熙一边漫步,一边梳理着思绪,南洋目前还有荷兰和英国的势力,这两国都是西洋的海上强国,短时间内,海军只怕很难完全占据南洋各岛,也不知南洋舰队与荷兰、英国的冲突有多大?会不会引起战端?对西班牙的宣战才开始,再惹上荷兰和英国,可就竖敌太多,即便是船坚炮利,也难以招架,此事要训诫。

海外分封关系到所有皇族宗亲、勋贵大臣的切身利益,不能明着拒绝,否则人心尽向着老十四了,唯有加以引导,海外数万里之遥的领地,想必也没几人会要,至于老十四提到的南洋那两个岛屿的分封,既是无法反对,不妨索性推给老十四,不过一省之地,僧多粥少,看他如何应付再说?

对于老十四整合八党,企图一党独大,倒是只需给老八一点甜头一点希望,就足以分化瓦解,不过,老十四与老八之间不清不楚,终归是不能完全放心,还得再扶持一个出来,老三就是做学问的,一直不声不响,最近才露出狰狞的老四,或许是个不错的人选,三党鼎立,这局面就容易控制多了。

立太子的事,缓个两三年再说,现在身体康健,倒不急于一时,最主要的是本朝制度与历朝不同,立太子实是弊大于利,这制度得想个法子在自己手里解决掉,形成定例,否则,每代都如此争储,大清必将元气大伤,应景的时候就是大祸。

海军,也确实该建军了,建军之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收回对海军的掌控权,当年,一时的疏忽,允准海军在初具规模才交还朝廷,却没料想到,老十四胆大包天,拿着鸡毛当令箭,不过凭借着二十余艘小战舰,又是缴获了西班牙舰队,又是打南洋,现在又冒出个海外分封,得及早成立海军部,把老十四架空,看他怎么蹦达?

想到这里,康熙停下了脚步,架空老十四?南洋舰队现在由两名汉员统领,不仅在南洋未归,而且还与荷兰、英国交上了手,看这架势,短时间根本就不会回来,这难道是老十四刻意为之?

康熙越想越觉的有理,唯有如此,才能解释老十四为何独派两名汉员率舰队下南洋,这刘知生和林卫二人肯定是老十四的死党,而且了无牵挂,绝对忠心,真若如此,这与荷兰、英国交战,怕也是老十四刻意吩咐的,同时竖敌西洋三大海上强国,这海军能离的开老十四?

好手段!连养贼自重都用上了,若是不敌西洋三国,老十四就是大清的罪人!康熙又迈动了脚步,不过,从老十四一贯的行事风格来看,不象是为了一己之私,而置国家、朝廷与险境的人,看来,他是有相当的把握,这西洋诸国之间的关系,看是必须得好好琢磨一番了。

既然不能剥夺老十四对海军的掌控,这事情可就有些棘手,老十四现在就已是尾大不掉之势,整合老八一党、放出海外分封,都是为立太子做准备,而自己却是不想立太子,这矛盾如何解决?

真等解决了西洋外患,海军将膨胀到什么程度?届时,又如何压制老十四?便是不想立太子亦会迫不得已!

想到这里,康熙不由一阵郁闷,李德全此时却跟上前来哈着腰道:“皇上,天色已晚,皇上不知不觉已走了老远的路,可要叫御撵?”

康熙这才觉察到,天色已经昏暗,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

康熙御驾已至通州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天子回京,百官按例要郊迎,胤祯不是坐纛儿的皇子,这些事倒不用他去费神,不过,海外分封的消息传了出去,他心里甚是无底,这事儿虽说已是先斩后奏的局面,可还得跟康熙沟通一番。

海外分封确是胤祯在劝降太子后,突然冒出来的一个想法,深思熟虑之后,他发现,海外分封不仅可以争取人心,也可以作为海外扩张的一个模式,让那些诸侯去替大清开疆拓土,这速度比海军可能还要快上无数倍。

略微思忖,胤祯便连声吩咐备马,达春闻听,立忙上前请示道:“还请主子示下,所往何处?”

“通州!”胤祯简单说道:“护卫不用多,二十骑足够。”

这早晚去通州?达春不由迟疑着道:“回主子,通州距京城四十里,这时辰,便是一人双骑,快马赶到通州,也要天黑。”

“那就一人双骑。”胤祯沉声道:“叫他们备上火把。”

待得五阿哥、九阿哥谴人来请胤祯相商迎驾事宜,胤祯早已带着人马出了阜成门,闻报老十四已经快马赶往通州,老九不由微微一笑,海外分封的事,现在京城人尽皆知,老十四此番先斩后奏,不知道康熙会如何发作他?

天已黑尽,胤祯一行才赶到通州,探知康熙驻陛北城的西海子,立时就赶过去递牌子求见。

康熙刚刚从外面回来,洗漱之后,正欲批阅奏折,闻报十四阿哥胤祯在外求见,不由微楞了一下,方才问道:“他带了多少人马?”

“仅二十骑。”李德全立刻躬身回道,心里却是打鼓,康熙是什么意思?

“让他进来。”康熙面无表情的道:“再添几盏灯。”

胤祯来的很快,进屋请安见礼之后,便老老实实的跪着,康熙瞅了他一眼,道:“赐座、赏茶。”

“谢皇阿玛。”胤祯心头一松,看来康熙并不是十分恼怒。

李德全早就发觉情形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样,奉上茶便悄无声息的溜了出去,在外面小心的候着,心里却是百思不得其解,十四爷此番虽然办砸了天津军演、献俘,可是救驾有功,又有平乱之功,康熙怎得隐隐有疑十四爷造反的味道?还真是天心难测!

屋内,待胤祯坐定,康熙便开口问道:“你是如何劝得太子率七千人马投降的?”

胤祯没料到康熙一开口竟然是问的此事,稍一沉吟,便道:“回皇阿玛,儿臣允诺太子带兵去澳洲开疆拓土。”

“澳洲?”康熙从未听说过这地名,不由探询的望向胤祯。

“回皇阿玛。”胤祯咬牙说道:“在南洋附近已经发现一处地方,虽然现在还不能肯定有多大,但决对不会是岛屿。”

新大陆!康熙心里一跳,果真发现了新大陆!他颇为急切的问道:“距离南洋有多远?”

“不远,距离噶罗巴不过六日的路程。”胤祯谨慎的回道。

康熙默想了下,才试探着道:“自广州到噶罗巴要十日左右吧?”

“十日足够到达噶罗巴。”胤祯肯定的说道。

如此说来,便是自天津乘船一个月时间就可以到达澳洲!不算远,跑趟西北还要几个月呢,康熙立时就来兴趣,含笑问道:“可知道陆地上的具体情况,土地气候等等。”

“陆地上的情况,目前并不清楚,不过该大陆地处海洋中心,又临近南洋,想来不会差。”胤祯隐约记的澳洲有大牧场,有沙漠,更有令人眼红的大金矿,不过,此时却是不敢说出来,康熙一听有沙漠,怕是立刻就会失去兴趣。

康熙微微颌首,南洋一带气候适宜、雨水充足,这澳洲既与南洋相距不远,确实不应该差,只是不知道这块大陆会有多大?想了想,他才问道:“有没有发现澳洲人?”

胤祯知道他问的是有没有国家,当下便从容回道:“回皇阿玛,有发现澳洲人,皆与南洋土著一样,仍处于未开化状态。”

第333章 龙生九子

既是未开化的土着,那最多也就是部落,康熙放下心来,心里一阵兴奋,没想到老十四竟然带来如此大一个喜讯!海外新大陆,那至少也能有数个行省之地!再加上南洋众多的岛屿,完全足以让他名垂千古,超越古今帝王!

半晌,康熙才冷静下来,正欲夸赞胤祯几句,却是猛的一下想到了海外分封,难怪老十四抛出海外分封,原来是收到了澳洲的消息,想到老十四以征服澳洲为条件劝降太子,他登时收敛了笑容,平淡的问道:“你是以澳洲诓骗太子,还是真打算用太子去征服澳洲?”

对这个问题,胤祯前思后想了几日,一听康熙问及,他起身跪了这来,叩首道:“回皇阿玛,儿臣有几句大逆不道、诛心之言,还望皇阿玛恕罪。”

见胤祯如此慎重,康熙脸色也凝重起来,半晌才道:“说。”

“皇阿玛,龙生九子,不成龙,各不相同,一众兄弟生在天家,有非份之想,亦是人之常情,自古以来权势利禄诱人醉,有几人能免俗?更何况是九五之尊?”胤祯抬起身朗声说道:“一众兄弟开牙建府,各自办差,时日一长,自成体系,有实力有势力,一有机会,自然就生出争储之心,本心而言,大哥、太子皆是才能出众,资质横溢之辈,只是心性稍有欠缺,就此幽禁终身,实是宗室一大损失。儿臣窃以为,不论大哥还是太子,皆不适宜长期幽禁,流放海外或许更适合。”

康熙闻言一阵默然,之所以会出现诸子夺嫡的局面,确与本朝制度有关,老十四这番话并非妄言,敢于争储的皆是诸子中的佼佼者,也正因如此,他才决意要改变立太子这一制度。老十四这番话虽然未说明,却是暗指,太子所为,乃是形势所逼,而且连老大都捎上了。

对于复立太子,康熙本身便是利用,太子走到如今这一步,他心中多少也有些愧疚,毕竟他对太子投注了三十余年的心血,并非毫无父子之情。

不过,这话由老十四说出来,康熙心里仍然大为不悦,当下就冷冷的问道:“你不会是想把太子分封到澳洲吧?”

胤祯这番话,既是想给太子和老大争取个机会,也有为自己争储开脱的意思,听的康熙如此讥讽,大为惶恐,忙回道:“海外分封,是儿臣突发奇想,深思熟虑之后,觉的甚为可行,如何分封,全凭皇阿玛圣裁,儿臣不敢有丝毫意见。不过,南洋和澳洲,儿臣却不建议分封。”

南洋和澳洲,不建议分封?康熙听的微微一怔,这老十四不是放出风声要把南洋那两个岛屿分封的吗?他不由诧异的瞅了胤祯一眼,老十四心里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沉吟了片刻,他才道:“起来,说说你的想法。”

一见成功转移了康熙的注意力,胤祯暗松了口气,坐下后,他下意识的瞥了眼门口。康熙留意到胤祯的这个小动作,当即就喝道:“李德全。”

李德全在门外听的招呼,吓了一跳,连忙急步在门口应道:“奴才在,皇上有何吩咐?”

“三十步外,严密警戒!”康熙沉声道。

“喳。”李德全忙躬身应道,起身便招呼侍卫离远点,今日有些古怪,这些个天家秘闻,不知是福。

待听的脚步声渐远,胤祯才款款说道:“皇阿玛,儿臣初步估计,澳洲面积该有半个大清疆域之广,此乃无主之地,天授弗取,反受其害。据沿海岸勘探的船只汇报,他们在与当地土着的交易中,发现有拳头大的狗头金,儿臣据此怀疑,澳洲存在特大的金矿,极有可能堪比美洲的银矿……”

仅仅听的这几句,康熙已是不自觉的身子前倾,心跳加快,半个大清疆域的面积!特大金矿!堪比美洲的银矿!那是什么概念?记的不错的话,老十四曾说过,西洋在美洲抢劫了四十亿两白银!

“澳洲,我们必须占领,而且必须是尽快占领,要取澳洲,则必须完全占据南洋,否则,澳洲于大清而言,便是海外飞地,不利于朝廷的掌控。

现在大清不缺白银,但黄金却是奇缺,澳洲的金矿必须要掌握在朝廷手里,澳洲地域辽阔,物产丰饶,距离大清又近,更是通往美洲的跳板,绝对不能分封。

澳洲不分封,南洋自然也就不宜分封,南洋不仅是通往澳洲的通道,也是通往西洋、非洲、莫卧儿帝国的通道,必须完全的掌握在朝廷手里。”

康熙听的微微颌首,老十四还是处处以国事为重的,澳洲确实不宜分封,必须牢牢的控制在朝廷手里,经受三藩之乱的他对分封有着切肤之痛,如此大的疆域岂能分封出去?南洋也同样不宜分封,老十四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要想保证对澳洲的控制,南洋就必须掌握在手中。

澳洲疆域如此辽阔,派兵占领,那得要多少兵力?没有十数万大军能够完全占领?占领之后,移民也是大问题,哪有那么多的人口去填?如今四川、台湾都是地广人稀。想到这里,康熙不由蹙着眉头默然不语。

胤祯自然明白康熙愁的什么,当下便沉声道:“皇阿玛可是为人口发愁?”

康熙眉头一扬,讶然道:“你有办法?”

“这个问题,儿臣仔细的考虑过。”胤祯从容说道:“摊丁入亩,取消了人丁税,人口必然急剧膨胀,不过,最快也要十五年,甚至是二十年才能见效,眼下要解决澳洲的人口问题,唯有一个办法,贩卖奴隶!”

贩卖奴隶?康熙不觉一楞,脱口问道:“哪里来的奴隶?”

“非洲黑人奴隶和莫卧儿帝国的天竺人。”胤祯简洁的回道:“开辟种植田地用天竺人,挖矿就用黑人,海军可以组织捕奴队。”

康熙听的半晌没做声,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声,虽说满族未入关之前,没少做这些事,可现在毕竟已经入关七十余年了,捕奴这种事已经绝迹,他现在是一心超越历代帝王,如果大肆捕奴开发澳洲的消息传出,他岂不被那些文人士子口诛笔伐?身后又是什么名声?

第334章 鼓吹分封

虽说爱惜名声,可澳洲的开发对康熙的吸引力更大,一想到可能存在的特大金矿,他心里就一阵狂跳,每年若能够有十数万两或者是数十万两黄金的额外收入,那手头是何等宽绰?沉吟半晌,他才沉声问道:“派兵占领澳洲,大概要多少兵力?”

听的康熙如此问,胤祯知道他已是默许,略微沉吟才道:“澳洲地域辽阔,又有土著盘踞其上,兵力少了,在短期内难以见效,三万兵力还是要的。”

只要三万?康熙不由大出意外,如此辽阔的地盘,三万人马撒下去,岂不是泥牛如海?能济得了什么事?全面占领澳洲要等到何年何月?他不由疑惑的望向胤祯。

感受到康熙质疑的目光,胤祯微微顿了下,才解释道:“皇阿玛,澳洲是无主之地,占领不是难事,在几个方向或者是航线附近的海岸建几个港口,立碑,插上我大清的旗帜,就足以宣示澳洲的主权归属大清。”

如此简单?康熙有些难以置信,这简直是儿戏!比跑马圈地还省事,那可是半个大清疆域的面积,老十四行事历来稳重老成,澳洲一事,他岂会如此轻忽、草率?想来必有原因,思忖片刻,却也没能想出个中原因,他便道:“海外之地,难道都能如此轻易的获取?”

“回皇阿玛。”胤祯欠身从容回道:“随着航海技术和造船业的发展,新航线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西洋人所称的海权时代已经来临,谁有足够强大的海军,谁就能拥有更多的海外领地、财富和话语权。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就是西洋诸国的佼佼者,西班牙是前期最兴盛的海上强国,其本土不及我大清东南两省之地,却是凭借着自美洲抢劫的白银对抗西洋数国数十年之久,所依仗者,便是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

海外无主之地甚多,只要拥有足够强大的海军,便可轻易获取,之所以澳洲插几面旗帜就能够宣示我大清主权,那是建立在大清强大的国力和海军的基础之上的,海军一战剿灭整支西班牙远东舰队,又再克马尼拉,接下来,必然攻占荷兰人的噶罗巴,如此一来,整个西洋都会传遍大清海军的威名。

目前,海外有的是无主之地,西洋诸国断然不会冒着挑起两国战争的风险来抢夺已宣示大清主权的地盘,只要海军足够强大,大清的龙旗可以插遍所有大洲,也无人敢冒犯!”

到各大洲抢占地盘?好大的气魄!康熙听的也是为之心折,难怪老十四公然散布要海外分封,原来竟然是打算四处抢占地盘!看来,这海外分封得重新慎重考虑,老十四的提议,等闲轻视不得,想到这里,他语气甚为和缓的道:“说说你海外分封的设想。”

眼见康熙态度温和,胤祯心里大为轻松,看来康熙对于四处抢占地盘亦是大为动心,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他便侃侃说道:“皇阿玛看过坤舆万国图,对各大洲的分布可谓了若指掌。新发现的南、北美洲,非州,澳洲都是人稀地广之所在,而且基本都是未开化之地。

虽然是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开辟新航陆,发现了南、北美洲、非洲等地,但由于两国皆是国小民寡,兵力有限,在海外占据的地方并不多,而且两国甚为短视,是以杀鸡取卵式的疯狂掠夺为主,无长期占据海外领土的打算。

接下来的荷兰虽然海上力量强大,却是以贸易为主,只对东方、美洲贸易航线上的重要地方,以及香料、金银产地感兴趣。

英国是新近崛起的海上强国,如今正开始四处征服海外领地,大清海军此时崛起,不算太晚,可以说正好赶上了瓜分新大陆的黄金时期。

如今海外的南、北美洲,非州,澳洲等大洲,遍地都是无主之地,只要拥有强大的海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随便插上一杆龙旗,立块石碑,就可以宣布这地方属于大清!

但是,这样占据的土地仅仅只是名义上的拥有,并不能算是大清真正意义上的国土,大清国力强盛,人口和兵力充足,完全可以占据一地,巩固一地,同化一地,十数年后,便可将占领地彻底变为大清国土。

海外无主之地实在太多,即便海军再强盛,也抽不出如此多的兵力和精力四面开花,到处扩张,而朝廷也抽调不出如此多的官员去各地管理,也没那么大的精力监督管理各地,仅仅一个澳洲,想要消化、巩固下来,就的花上十数年。

因此,儿臣才提议实行海外分封,仿西周分封制,一应政治、财政、军事、人事大权均下放封国,虽然在海外,远了点,但如此分封,想来众多皇族宗室,勋贵大臣仍会趋之若骛,欣然前往。

如此一来,各大洲就可同时全面扩张,而朝廷就可把主要精力放在战略要点的占领、巩固之上。

对于封国,皇阿玛只需许诺,打下多大的地盘就封多大,众多的封国为了巩固发展自己的既得利益,自然会极力扩张,大力发展。

如此一来,在这场瓜分新大陆的浪潮中,大清无益将成为最大受益者,十数年后,便可形成数十上百的封国遍布各大州的局面,而海军,就是所有封国的强大后盾,游戈,巡航各大洲,维护大清主权、保护各封国不受侵犯。”

康熙已经听的目瞪口呆,数十上百的封国遍布各大洲,那是什么光景?万国来朝,那是夸张,百国来朝估计是没一点问题,憧憬了半晌,他才冷静下来思忖,足有盏茶时间,才沉声说道:“即便是封国,亦须有足够的兵力为后盾,否则根本无法发展,大清虽是人口众多,却也经不住如此折腾,没有足够的人口,分封再多,占据再多的土地亦毫无意义。”

第335章 秘密立储

听闻康熙以人口瓶颈质疑分封,胤祯从容的回道:“皇阿玛,人丁税的取消,高产作物的推广,将极大的促使人口增长。大清人口基数在一亿左右,朝廷若是鼓励生育,数年内就能翻一番,当前,在海外需要做的就是四处插旗、立碑、分封,以宣示主权,人口跟上来之后,再慢慢发展。”

康熙听的不觉微微颌首,这话倒也有理,朝廷若是鼓励生育,不出十年,人口就能翻一番,有一亿子民散布各大洲的封国,足以使各封国获得长足的发展,不过,掌握了政治、财政、军事、人事大权的封国,对大清又有何益处?强大起来的封国会否危及到大清?这些问题,老十四考虑过吗?

瞥了一眼神情泰然的胤祯,康熙缓缓说道:“虽说分封诸侯必须服从天子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但散布各大洲的封国,距离大清万里之遥,朝廷根本无力控制,此等义务亦形同虚设,对大清有何益处?花费诺大的精力扶持封国,不会仅仅只是为了那点贡赋吧?”

“回皇阿玛,各大洲的封国,首先在名义上是大清的国土,这是大义名分。”胤祯缓缓解说道:“其次,各封国所在地皆是未开化之地,封国在发展的同时,必然要同化当地的土著,这为朝廷日后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三,各封国的存在,亦可做为朝廷日后进驻各大洲的跳板或者是桥头堡。其四,能够分封,自然也能够撤封!二、三十年后,朝廷一道谕旨,不允许世袭封地,便可将封国尽数收归朝廷。

最后,正所谓各领风骚数十年,新兴的海上强国,必然要展开新一论的重新瓜分海外领地的风潮,那也是收回封国的绝佳机会。”

康熙听的暗暗赞叹,这老十四,还未封就开始算计如何撤封了,不过,他仍是追问道:“各封国若是出现三藩那样尾大不掉之势,又如何应对?另则,宗室皆分封到海外,不虑动摇大清的根本?”

“皇阿玛,各封国受人口限制,其发展速度根本及不上大清本土,各诸侯中真若出现不世之才,各大洲亦有的是让其大展拳脚之地,岂会背负骂名,冒着巨险与大清本土翻脸?”胤祯毫不在意的道:“分封,不一定把所有宗室都封出去,勋贵大臣皆可封,汉蒙回藏亦可封,一切皆以不动摇根本为前提。”

听到这里,康熙不在发问,却是感觉口干舌燥,伸手索茶,才发现茶早已凉了,胤祯见状,忙起身走到门外,轻喝道:“来人侍侯,继茶。”

李德全一听,便知道雨过天晴了,忙连声应着,小跑着进屋侍侯,撤换茶杯,才发现杯早空了,胆怯的窥了康熙一眼,却见他一副出神的模样,忙蹑手蹑脚的换上一杯茶,赶紧的开溜。

康熙仍是兀自出神,海外分封,他原本以为是老十四拉拢皇族宗亲、勋贵大臣,为立太子聚集人心,未想到这背后竟然隐藏着这样一篇大文章,居然是老十四为称霸几大洲埋下的暗子,而且这法子可行性极大。仅是这份气魄和眼光,已是把所有的皇子都比了下去,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

既是如此,这海外分封必须支持,一旦成功,大清不仅是天下的霸主,还可能是天下共主!横跨几大洲的大清帝国,就在自己手中创立,仅是想想,康熙便有些眩晕,这是之前他根本就不敢想象的霸业,成吉思汗算什么?蒙元帝国又算什么?根本就不能与大清帝国相提并论!

神游了半晌,康熙回过神来,开始脚踏实地的静心细想,即便要海外分封,亦要先拿下澳洲,而要取澳洲,必先下南洋,虽然已经攻克了马尼拉,可还要攻克噶罗巴,而噶罗巴的荷兰人会如西班牙人一般,被轻松打败吗?

再有,刚刚老十四也说了,攻击他国宣示主权的海外领地,会挑起国家之间的战端,这攻占噶罗巴,难道就不怕荷兰对大清宣战?同时与西班牙、荷兰两大海上强国宣战,海军能应付的下来吗?另外,英国会不会乘火打劫,也对大清宣战?

想到这里,康熙眉头不由微皱,瞅了眼胤祯,却未立即发问,而是慢条斯里的呷了口茶,才缓缓说道:“对于夺取南洋,你是何计划?可曾考虑到荷兰、英国、西班牙三国同时与大清开战的可能?”

见康熙闭口不提海外分封,却是话题一转,问到夺取南洋的事情上面来了,胤祯不由惊疑不定,难道康熙不赞成海外分封?还是看穿了南洋舰队的企图?快速的整理了一下思路,他便从容回道:“回皇阿玛,夺取南洋,势在必行,即便是为此与英、荷两国开战,亦在所不惜。

南洋舰队的统领刘知生在捷报中并未细述与荷兰、英国交战的具体情形,料想并非大战,不过,要攻占噶罗巴,掌恐整个南洋,与荷兰开战是早晚之事。

英国是新兴的海上强国,十几年前就在莫卧儿帝国建立了国中之国进行掠夺,对南洋的香料贸易也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