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弊主-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三阿哥胤祉,胤禩素来未将其视为对手,闻言含笑道:“三哥优柔寡断,书生本性,岂不闻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咱们特意另找居所,不就是防范未然嘛,今日都累了一天,早些歇息,明日才是重头戏。”

子夜,心惊胆颤,担惊受怕了一天的众皇子,王公贝勒、文武大臣都酣然入梦,海善虽是劳乏了一天,却仍是翻来覆去不能成眠,白日发生的事情太多,又太过骇人,晚上八阿哥又悄然住到总口来,他心里总觉的不踏实,折腾到子夜时分,起身小解,却突然发现外面隐隐有火光,心里登时一惊,又走水了?

摸到墙头一看,他顿觉头皮发麻,但见不远的水师营地和一亩园外围满了手执火把的兵丁,兵变!他登时倒吸了口冷气,也不敢多看,连忙蹑手蹑脚的赶到总口委员田岩的住处,轻敲着窗子。

“谁?”

“我是海善,不要声张,赶紧的起来,这总口有船没?”

一听是海善,总口委员田岩一下就清醒过来,忙低声道:“有,有几艘。”

“外面全是兵,赶紧的命人准备船逃命,不准点灯!”海善吩咐完,又折向八阿哥胤禩的院子,心里暗骂那群护卫,都他娘的是死人,不是老子睡不着,非的一锅让人端了不可。

一亩园外,太子胤礽和三阿哥胤祉并列站着,胤礽沉声道:“命令他们动手吧,先控制住一众兄弟,特别是老八、老十和简亲王雅尔江阿。”

胤祉微微犹豫,才咬着牙齿下令道:“动手!记住,不准伤了性命。”

……

渤海湾,旗舰‘瓦纳多’号上,舰长室,康熙终于醒了过来,睁开眼,他仍感觉后脑隐隐作痛,缓缓转动头望了望,但觉房间狭窄,令人压抑,他不由有些疑惑,这是什么地方?很快,他又闭上眼睛,回想起了白日那一幕幕,想到在河里,老十四用脚踹他,并且重击他后脑,他顿觉心头火起,沉声问道:“有人吗?”

门外候着的郎中和达春等几名护卫一听,连忙就冲了进来,请安见礼后,郎中便麻着胆子上前把脉,康熙却是一眼就认出了达春,心里不由一沉,马上就明白身处何地了,这是在海军战舰上,他顿时便一皱眉头,老十四是何企图?

见康熙确实醒了,达春才吩咐道:“让人去厨房,就熬好的粥送上来。”

胤祯这几日也累的慌,召集会议之后,就径自去睡了,正自酣睡,却被人叫醒,听闻康熙醒了,他才起身稍事洗漱,又换了朝服,才施施然而来。

在门外听闻郎中说已然无碍,又进了一碗老米粥,他不由放下心来,令达春远远警戒之后,方才进去,规规矩矩的叩头道:“儿臣胤祯,给皇阿玛请安。”

“朕头痛欲裂,何安之有?”康熙心中恼怒,语调却是出奇的平淡。

一见康熙如小孩般赌气,胤祯不由暗道糟糕,康熙竟然还记的在河中被打昏一事,他忙叩了个头道:“儿臣该死,河中一事,完全是出于无奈,还请皇阿玛恕罪。”

康熙生平从未经历如此遭遇,可谓是奇耻大辱,一听胤祯竟然振振有辞,当即便低斥道:“出于无奈?你倒是打的有理了?”

胤祯却是不慌不忙的说道:“回皇阿玛,溺水之人,在水中随便抓住一样物事,皆会紧紧缠抱,儿臣当时若不将皇阿玛打昏,皇阿玛气力过人,一旦箍住儿臣手脚,后果不堪设想,皇上若是不肯见谅,儿臣唯有去南洋了。”

这话倒有意思,君臣对奏,不得皇上见谅,唯死而已,老十四竟然说去南洋。康熙微一琢磨,便知老十四这是暗示,不会有异常举动,他登时安下心来,靠在软枕上默想了片刻,当时在水中的情形他已记不清楚,神志恍惚间,就只记得老十四踹开他,打他。

想想当时,老十四若是要致他于死地,何必殴打他,不理会即可,想到这里,他才悻悻的岔开话题道:“朕昏迷了多长时间?”

“回皇阿玛,足有半日,现在已是子夜时分。”胤祯忙回道。

“这是哪里?你是何打算?”康熙紧接着问道。

胤祯恭谨的说道:“回皇阿玛,这是海河入海口,海军水手操帆尚不熟练,晚上河道行船危险,天一明,儿臣便谴战舰恭送皇阿玛回天津。”

听说是在海河的入海口,康熙彻底的放下心来,若是老十四意图不轨,有这半日工夫,怕是都该出渤海了,不过,他仍是追问道:“为何当时不回天津?”

“皇阿玛昏迷不醒,天津形势不明,儿臣不敢冒险。”胤祯料知康熙必然有此一问,早就想好,回答的自是滴水不漏。

康熙闻言,不由一阵默然,天津城里有太子、老三、老八等几个有争储之心的皇子,领侍卫内大臣有六位,平日里还能相互制衡,城墙一坍塌,不知道还有几个能活着,失去了平衡,自己又生死不明,难保那几个皇子不闹出什么妖蛾子来,在自己昏迷不醒时,海军确实是最安全的地方,从海军战舰停泊在入海口,便可见老十四提防之心。

康熙现在的处境可以说生死都操纵在老十四手里,老十四完全没必要再哄骗他,在这种情况下,老十四能够不为所动,不存非分之念,他心里不由大为欣慰,这遭罪没白受。

以老十四海军的实力以及他巨额的财力,再加上他练兵的手段和在江南的声望,自己一旦驾崩,一众皇子争夺天下,康熙敢肯定,最终胜出者非老十四莫属。

对于他自身的优势,老十四不可能看不到,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老十四却能控制住他的野心和欲望,实在是难能可贵,康熙完全可以肯定,老十四的这个决定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断,唯因如此,他更觉欣慰。

为政之道,重在权衡和取舍,老十四这此种情况下,能做出这个决断,足以说明他的胸襟和对大局的掌控有着过人之处。

第298章 今夜无眠

虽说此番天津献俘、兵演,被一个地震弄的一团糟糕,甚至会成为一个笑话,但康熙却并不感觉恼怒,太子二废已成定局,他又年近花甲,皇位的继承人选,已经成为大清最迫切的问题,近几年来一直困扰着他。

对于老十四,康熙这三年来一直就格外留意,老十四眼界开阔,眼光长远,善于推陈出新,善于吸纳新事物,在经济、军事、政务上,皆有过人之处,可谓才干出众,在性格上,他杀伐果毅,决断明快,但是性喜冒险,不善隐忍,这两点却是为君大忌,为君者,重在能忍!容人之忍,克己之忍,重在慎,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有半点浮燥和激进。

通过这件事,康熙甚是欣喜的看到老十四在处理大事上克己之忍,既有如此忍性,康熙亦不再担心其在军事上一味扩张,不知取舍。

见康熙半晌没做声,胤祯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又恭谨的叩头道:“皇阿玛,儿臣罪该万死,用人不察,竟将塞罗奔这等十恶不赦之徒委以重任,得意忘形,以致对西班牙战俘的不轨之心毫无察觉,不知天文不察地理,不知天津乃是地震频发地,以致于陷皇阿玛,一众宗亲皇族及朝中群臣与险地,实为大清千古罪人,恳请皇阿玛降旨重惩,以正朝纲。”

一听胤祯这话,康熙不由暗叹了口气,老十四这番确实罪不可恕,说是大清罪人,亦毫不为过,一场地震,差点就断送了大清的江山,与天地之威相比,人力实在是微不足道,不过,完全怪归罪于老十四,也说不过去,宗亲皇族、朝中众臣可都是他康熙带来的,与老十四何干?天津地震,只能说是个意外,这替罪羊得另外找个。

思忖半晌,康熙才道:“此番天津地震,乃是上天警惩,自古朝野不清,政事不善,必干天和,此事,你不宜自揽罪责,但塞罗奔大逆不道,你难辞其咎,海军亦然,此事,你如何自解?”

一听康熙态度鲜明的回护,胤祯不由大喜,忙回道:“回皇阿玛,儿臣原本计划二年后再行征伐日本,如今只能提前了。”

“恩。”康熙应了一声,才缓缓说道:“海军建军不亦再拖,一应军功皆延后再表,待征了吕宋,日本,再行表功授奖,有此殊功,再加上此番擎天保驾之功,你和海军也足以扬眉吐气,一众朝臣亦不致再有微词。”

“谢皇阿玛成全”胤祯立时笑逐言开。

“跪安吧。”康熙说了这半晌,亦觉疲累,待躺下后,却无法静下心来,不过一天时间,天津那群不省心的皇子,不会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来吧?

……

天津,三岔口,数千火把将三岔口一带照的恍如白昼,怒骂声、喝斥声,不绝于耳,动静之大,天津城外一众流民亦尽皆被惊醒。

一亩园大门口,胤礽是一副好整以暇,胸有成竹的神态,胤祉则是一脸肃然,以掩饰内心的紧张,不一刻,领侍卫内大臣绰尔济便赶了过来禀报道:“三爷,一众文武大臣皆已控制住,唯独缺了上书房大臣马齐。”

马齐!胤礽、胤祉一听,心里都是一惊,马齐可是老八一党的元老级人物,他不在,老八会不会也不在?

正自担忧,护军营营总冯长贵匆匆跑出来禀报道:“三爷,园内宗亲贵胄皆已妥善控制,缺了八阿哥、九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多罗顺承郡王布穆巴、满都护等几人。”

闻听此言,胤祉心里登时有些慌乱,老八不在,说明老八已经早有察觉,这可如何是好?难道是走漏了风声?

胤礽却已沉着脸道:“开弓没有回头箭,事以至此,不能再有妇人之仁,严刑拷问八党中人,追查老八的去向!”

一听要严刑拷问宗亲和大臣,绰尔济、冯长贵都是一怔,齐齐望向了胤祉,胤祉则不由自主的望向胤礽,迟疑着道:“这怕不妥吧。”

“妇人之仁!”胤礽冷冷的道:“挟持群臣是什么罪名?诸位想过没?”

胤祉、绰尔济、冯长贵几人心里都是一沉,胤礽已是咆哮道:“去!马上去,不论用什么手段,都必须问出老八的下落!”

绰尔济、冯长贵心中一凛,连忙躬声一揖,转身而去。

不过片刻,冯长贵便兴冲冲的回报道:“八阿哥他们几个都在前面的海关总口。”

“好!”胤礽高声道:“抓到八阿哥者,无官的赏五品顶戴,五品以上者,官升一品!”

一听无官的赏五品顶戴,一群士卒立刻就怪叫着一窝蜂似的冲了出去。

胤祉脸色则一片苍白,他已经意识到自己上了太子的恶当,他虽然有兵权,但却不知兵事,更不知如何去统驭兵将,过不了几日,这些兵将,怕就唯太子马首是瞻了,他岂不是为太子做嫁衣?不行,一旦大局一定,必须找机会先把太子除掉。

三岔河海关总口,胤禩一眼望见长龙似的火把直奔而来,忙低声吩咐道:“开船,往下游走!”

“往下游?”海善一听,吓了一跳,那岂不是自投罗网?下游有码头,可不缺船,往上游,有南运河,子牙河等两条河可走,一时间他们还追不上。

马齐此时也沉声道:“往下游,快!”

海善这才确信没听错,立刻下令往下游急划。

胤禩心里暗叹,悔不听布穆巴之言,老三何以突然变了性子?想到这里,他心里一沉,失声道:“三哥跟太子联手了?”

海善听的心头一紧,还以为胤禩要改变主意,胤禩却接着道:“让他们加把劲,每人赏一百两银子。”

他们乘的这艘船本就是追缉逃税的快船,一听每人赏一百两银子,快船登时如箭一般向前急速驰去。

胤禩犹嫌不足,掏出一把银票道:“冲过下面的码头,每人二百两!”

海关虽然富裕,但这些水手船夫一年的收入亦不过几十两银子,一听提到二百两,更是连吃奶的力气都使了出来。

岸上的兵丁此时已经发现了他们,呼喝声立时就响了起来,紧接着就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船上胤禩几人登时连呼吸也仿佛停止起来。

第299章 追杀老八

三岔河一段,汇聚了南运河和子牙河,四月下旬又恰是水量充沛季节,水流湍急,船到中流,顺水而下,再加上众水手卖力,快船分外迅疾,京城满人大多不会水,胤禩身为皇子亦不例外,此时身处夜河快舟之中,难免紧张,他一手紧紧的抓住船舷,眼睛则死死的盯着岸上不断快速跳跃的那一队火把,急促的马蹄声在寂静的夜晚分外惊人心魄。

眼见船行甚速,那队火把已经落在声后,胤禩才稍稍松了口气,紧张的思虑起来,太子胤礽、老三胤祉既然已经发动兵变,挟持群臣及一众宗亲贵胄,也就意味着孤注一掷了,若是落到他二人手里,后果可想而知,不是立威就是祭旗。

但在这种情况下,他身为八党领袖又决不能逃,这一逃,不仅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他本人最终也难逃一死,现在唯有逆而争之,方有一条活路和机会!天津的兵力不少,在海河下游还有不少兵马在搜寻康熙的下落,他必须得赶到下游,想法子控制一部分兵马,才能与太子、老三相抗衡。

也不知道老十联系上和硕裕亲王保泰没有,保泰手中可是有五千骁骑营骑兵,想到这里,胤禩就觉的此番天津之行,他比老十四更霉,鄂伦岱原本是骁骑营掌印总统大臣,简亲王雅尔江阿、阿灵阿,三人都是领侍卫内大臣,结果死的死、伤的伤,黜的黜,竟没一个派上用场,反倒让老三的绰尔济白白捡了个便宜。

见到如此多追兵,海善亦是明白过来,对八阿哥与马齐佩服的五体投地,如此多的兵马追击,还有骑兵,他们的船只若是往上游走,逆水而行,一旦被发现,根本就逃不掉,往下游则是顺水行舟,看着凶险,但只要能够冲过天津的三会码头,便有了一丝生机。

岸上,护军营营总冯长贵亲自带队,纵马狂追,他既然带着护军营这部分兄弟上了太子、三爷的船,就已经没有退路,只能是紧跟着一条道走到黑,成了,荣华富贵,自不消说,败了,则会祸及家人,殃及族人。

冯长贵深知八爷党的强大,只要能抓住或者是杀死八阿哥胤禩,三爷和太子登基就成定局,这可是大功一件!况且太子胤礽已经发话,不论如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虽然有火把,但能照及的地方不过一丈方圆,战马奔驰速度不敢过快,冯长贵心里亦是万分焦急,八阿哥不径往上游逃命,反而直奔下游而去,其意不言自明,他一边纵马疾驰,一边高声喝道:“太子有令,不论死活,抓到八阿哥者,一律加官晋爵,赏银一万!”

听的如此厚赏,一众士卒纷纷快马加鞭,以图抢到首功!

河中快舟,岸上奔马,一追一逃,转瞬便已赶到三会码头,马队终究是慢了一步,冯长贵驻马稍做停留,便沉声命令道:“分做两队,一队继续沿岸追击,一队找船从水路追!多备弓箭!”

眼见过了码头,八阿哥胤禩大感轻松,立时分发银票鼓舞众水手,海善神情却是丝毫未见轻松,望着岸上的骑兵,犹豫了下,才迟疑的说道:“八爷,他们仍是紧追不放,再往前十里,就是一大河湾,届时,定然会被追上,还望八爷早拿主意。”

胤禩一听,脸色就沉了下来,马齐却笑道:“无妨,这些战马白日受惊,又往返搜寻皇上,不过休息几个时辰,又是夜奔,马力已尽,这般急驰,别说十里,再有五里便将力衰,无须担心。”

三岔河口,水师营地,闻报八阿哥胤禩乘船逃往下游,太子胤礽、老三胤祉、绰尔济三人都是默然不语,看来,老八是想去下游鼓动兵丁以抗衡他们,胤祉、绰尔济二人是忧心忡忡,胤礽却微皱着眉头望向绰尔济,问道:“白日里,老九、老十五、老十六三人不是跟着你的吗?”

绰尔济苦笑着回道:“三位阿哥爷,奴才那里能拘的住,沿河走了不远,他们三人便抢了马匹各自沿河搜寻去了,奴才岂敢拦着不放?”

胤礽神情阴沉的坐了下来,十五、十六,他倒不担心,在军中毫无根基,老十可就难说了,天知道老八一党在禁卫军中还有没有人?他不由默想了一遍老八在宗室中的骨干,阿灵阿已死,雅尔江阿重伤,布穆巴、满都护与老八在一起,沉吟了一下,他才道:“着人将保泰、苏努、景熙三人带过来。”

绰尔济一听,忙回道:“裕亲王保泰率领五千骁骑营骑兵接管西班牙俘虏的监管事务,不在这里。”

五千骁骑营骑兵!胤礽心里登时一沉,不用再问,老十肯定是找保泰去了,正自心惊,他的护卫昆纳急步走了进来,禀报道:“禀太子爷,前去探查海军动静的护卫塔山回来了。”

“叫他进来。”胤礽立刻吩咐道,心里则是暗喜,来的正是时候。

塔山进来见礼之后,瞥了三阿哥一眼,胤礽微笑道:“尽管直言。”

“是。”塔三应了一声,才道:“海军停泊在入海港口的所有战舰在接回天津回去的八艘小战舰后,登时就爆出一阵欢呼声,随后便全部出动,进入渤海,却并未驰远,而是远远的停泊在海中,不再移动。”

欢呼声?胤祉心里一惊,难道老十四没死?那康熙呢?

“皇阿玛没有驾崩。”胤礽已是沉声说道。

“二哥何以如此肯定?”胤祉讶然问道。

“海军既然欢呼,至少说明老十四安然无恙。”胤礽轻瞥了护卫塔山一眼,缓缓说道:“皇阿玛与老十四是一起掉进河里的,两人应该距离不远,海军既能救起老十四,没理由看不见皇阿玛,一直未能找到皇阿玛,说明皇阿玛已经被海军救起。

另外,海军为何将战舰移到海中?这是防范遭到我们攻击,老十四既是安然无恙,海军为何还要如此小心?这足以说明皇阿玛就在海军战舰之中,而且还活着!”

胤祉、绰尔济二人登时就惊慌失色,康熙还活着!根本不需登高一呼,只需一露面,这些将士怕是立马就会倒戈,那等待着他们的,会是什么下场?煽动兵变,挟持群臣,囚禁宗室,追杀兄弟,随便一条,都足以让他落的圈禁的下场,绰尔济更惨,灭族都有可能。

二人都是面色惨白的盯着胤礽,心中说不出的怨恨,胤礽却是一笑,从容道:“绰尔济,你已别无选择,即便现在收手,亦难逃身死族灭之祸,三弟倒是有一丝机会脱身。”

一听有机会脱身,胤祉有些紧张的问道:“如何脱身?”

胤礽语气诚挚的说道:“三弟,众兄弟中,唯你跟我走的最近,不管有无此变,我皆是在劫难逃,三弟放心,此事,我一力承担,不会连累于你。”

一听这话,胤祉大为感动,略微冷静下来,他才道:“多谢二哥,不过,此番兵变,我事事在前,兵将知者甚众,如何能够脱身事外?二哥有这分心意,三弟感激不尽。”

“三弟放心。”胤礽起身狞笑道:“所有知悉真相的兵将、大臣、宗亲,不会有机会开口。倒是弘晳他们,就拜托三弟了。”

胤祉没料到太子竟然会如此仗义,立时躬身长揖道:“二哥放心,三弟必定竭尽全力照拂。”

绰尔济此时已经冷静了下来,总觉的有些不对,却又说不出来,心里隐隐觉得三爷不是能成大事的人,倒是太子杀伐果断,手段老辣,这番乱中取胜,倒是有几分可能。

胤礽微微点了点头,对绰尔济道:“你先帮三弟在水师大营找个僻静的地方,呆一晚,明日,必有准确消息传来。”

听得这话,胤祉、绰尔济二人都毫无异议,一拱手,便转身而去,出的大门,胤祉才轻声道:“此事有几分可信?”

绰尔济沉声道:“明日一早便知,三爷暂行避避,乃是万全之策。”

屋内,胤礽却是一脸的得意,瞥了一眼塔山,暗道这小子会编,含笑道:“具体是何情况?”

塔山躬身道:“回太子爷,海军确实停泊在渤海中,离岸稍远。”

恩?胤礽神情一怔,收敛了笑意,他先前无非是吓吓老三,好夺取兵权,不料塔山所言非虚,难道康熙真的没死?那情形可就不容乐观了,也不对,康熙若是未死,何以会停留在海军战舰上面?难道是老十四挟持了康熙?

胤礽越想越觉的这种可能性很大,这种千载难得的良机,老十四会错过?真要如此,这局势可就真叫错综复杂了。

绰尔济安置好了三阿哥,立即就匆匆赶了回来,进屋之后,劈头就问道:“太子爷,皇上真的还在?”

这话问的有意思,胤礽微微一笑,这绰尔济看来是个聪明人,懂的取舍,如此更好,省了一番唇舌,微微点了点头,他才回道:“皇上肯定还在,不过是否没事,那就难说了,有可能是病了,也有可能被老十四挟持。”

第300章 胤礽的手笔

十四爷挟持康熙?想想确实有这个可能,军演时,海军还炮击康熙呢,天知道海军是怎么回事,若康熙落在海军手上,不挟持,还真是说不过去!绰尔济登时大为感慨,这些个阿哥,都是牛人呐,挟持天子,挟持群臣,挟持宗亲贵胄,个个都不是善茬,不知道,最终谁能夺的皇位?如此也好,倒免了自己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

胤礽瞅了绰尔济一眼,道:“现在局势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想要立足其中,乱中取胜,就必须同心同德,上下一心,你可想清楚了?”

康熙既然未死,三阿哥退出已是定局,绰尔济此时得为自己的性命、家人、族人的生死安危拼力一博了,他毫不迟疑的跪了下来,叩首道:“奴才绰尔济愿为太子爷效犬马之劳。”

犬马之劳,说的好,胤礽微微点头道:“本朝数十年没有异姓封王了,从龙拥戴之功封个郡王,亦不为过!希望你能好好把握!”

异姓封郡王!绰尔济顿时一个哆嗦,太子爷可真是舍的下本钱,他忙叩头道:“奴才纵为太子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

“恩,起来回话。”胤礽沉声道:“天津的兵马一共有多少?我们能够控制多少?”

绰尔济恭谨的回道:“回太子爷,共有三万二千兵马,能够指挥控制的有一万二千余人。”

胤礽默然半晌,方道:“太少了,成不了事,明日一早,散布消息说皇上驾崩,尸体已经打捞到了,命令各营将领赶到水师大营,届时,能用的用,不能用的杀,抓牢了这三万兵马,马上起运灵柩回京。”

这一番话,只把绰尔济听的咋舌不已,这才是大手笔,象个做大事的样子,三爷根本就无法相提并论。

“回到京城,解决了步军统领衙门的兵权,便掌控了京城,而后挟持群臣登基,再以京报刊发天下,以正视听。”胤礽微微一笑,“有了大义名分,皇上即便是现身,咱们亦可指鹿为马,定以假冒之名,名正言顺予以镇压。”

听完太子的整个策划,绰尔济大为叹服,由衷赞道:“太子爷天纵之资,转瞬间,便能定下吞吐天地之谋略,奴才真是大开眼界。”说完,他又提醒道:“八爷目前在逃,怕是会影响太子爷的计划。”

胤礽沉吟了半晌,方道:“能抓到胤禩,自然最好,即便未抓到他,在冯长贵的追击下,他也构不成威胁,咱们占着大义名分,到了明日,完全可以对外宣称老八与老十四勾结,大逆不道,谋刺皇上。只是,如此一来,这时间就紧迫了些。”

稍稍沉吟,他就接着道:“现在抢的就是时间,咱们还要防着老十四,若是老十四明日一早挟持康熙赶回天津,咱们的计划就可能全部流产。必须得及早动手,连夜谴人通传各营。并且找个老头装扮皇上尸身。这些事情,连夜布置,亦容易掩人耳目。”

“喳,奴才马上去布置分派人手。”绰尔济躬身回道。

“等等。”胤礽嘱咐道:“特别要提防保泰的那五千兵马。另外,老八肯定要去找保泰的,安排人在保泰的大营外候着。”

“喳。”绰尔济躬身应道,暗叹太子心思缜密。

……

海河快舟上,胤禩等一众人皆是沉默不语,一众水手,轮番着摇橹划浆,虽然胤禩没再提赏银子,可一众水手身上都揣着二百两银票,谁也不愿意有命挣,没命花,现在岸上有骑兵,身后的河面上亦出现了追兵,大家都清楚眼下的处境,不得不拼命。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马齐才轻松的道:“眼下已无大碍,他们的火把即将燃尽。”

众人一经提醒,才发现岸上的火把果然是越来越稀疏,登时心里就是一松,后面虽然有船只在追赶,但速度不及他们的快舟,有越拉越远之势。

马齐的判断很准,护军营营总冯长贵带领的马队跑了五里之后,速度明显的慢了下来,火把也逐渐熄灭,冯长贵甚为无奈的看了下仅剩的三根即将熄灭的火把,粗叹了口气,没了火把,刺马放血也没用,反而会加大伤亡。

偏头望了一眼河中若隐若显的灯火,知道那是从水路追赶的船只,略微沉吟,冯长贵便沉声道:“兄弟们,机会只有一次,过了今晚,就再难碰到如此好的机会,大家弃马步行,带上弓箭即可,他们就几个人,咱们现在是在前面,还来的及!”

一听还来的及,一众士卒立时来了精神,纷纷下马向前急行,营总说的不错,他们这些士卒想平步青云,升到五品,还真是过了这村,没了那店,更别说还有一万赏银!

然而,冯长贵带着一众士卒气喘吁吁赶到距离河边不过三百码时,就看到胤禩他们快舟的灯火顺流而下,一众士卒气的纷纷放箭发泄,如此远的距离,一个个累的够呛,又是晚上,自然不可能有效果,反倒让胤禩安心不少。

海善至此,亦是大松了一口气,总算是从鬼门关捡了条性命回来,他庆幸的问道:“八爷,可有具体打算?”

胤禩闻言不由一怔,他是计划到下游想法子控制一部分兵力,主要是与老十和保泰汇合,可眼下后面的追兵紧紧的咬住不放,而保泰的兵马驻扎在何处,他亦不清楚,原本料想,上岸一问便知,此时方觉想的太过简单了。

马齐倒是颇为沉稳,闻言说道:“后有追兵,沿岸驻扎各营旗号又无法分辨,目前情形诡秘难测,不可轻身犯险……”

“马中堂此言甚为稳妥。”胤禩沉吟着道:“不过,太子与三哥今晚已经发动兵变,挟持了一众大臣和宗室亲贵,明日,他们必然要对各营下手,错过了今晚,咱们就根本没有丝毫的机会。”

海善闻言忍不住插嘴道:“八爷要找谁的驻地?”

“和硕裕亲王保泰的五千骁骑营骑兵,是专为接管西班牙战俘而来的。”满都护忙解说道。

“幸亏说的早。”海善轻笑道:“就在前面不远的河边,离河不到一里,西班牙战俘的面粉是由海关负责的,临时驻扎地还是我帮着挑选的,裕亲王的营地就在他们对面。”

“呵呵,真是得来毫不费功夫,今日可多亏了海善兄。”胤禩登时喜笑颜开。

第301章 各有盘算

十阿哥胤誐、裕亲王保泰闻报胤禩夜半而至,马上就惊的睡意全无,忙不迭的迎了出来,一见另有马齐、布穆巴、满都护、海善等人,又见众人衣帽不整,一身水渍,情知出了巨变,就连素来心直口快的胤誐也未敢当着一众士卒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