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弊主-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充当翻译的护卫张天生来的很快,将两人领进银安殿看座奉茶,安赫尔、卡洛斯二人看着美仑美奂的殿中陈设和瓷器,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马德里与这京城没法比就算了,这十四王爷的府邸竟然也及得上马德里皇宫了。

胤祯倒也没让二人久等,一身常服的踱了过来,一见胤祯进门,安赫尔、卡洛斯二人急忙起身趋前几步打千儿请安道:“小的安赫尔、卡洛斯给十四王爷请安。”

见二人都是一身簇新的长袍马褂,胤祯微微笑了笑,伸手道:“平身,看坐。”

“谢十四王爷殿下。”两人道谢之后起身,待胤祯落座,才小心的坐下。

见二人拘谨,胤祯含笑道:“觉得北京城怎么样?比你们的京城马德里如何?”

安赫尔欠身道:“简直让人无法相信,东方竟然有如此大规模的城市。”

“美的令人窒息,繁华的超出我们的想象。”卡洛斯亦急忙说道:“马德里根本无法比。”

“仅仅这座京城,人口便超过一百万。”胤祯有意刺激二人。

安赫尔、卡洛斯二人果然吃惊不小,整个欧洲根本就无法找出一座人口超过百万的,英国的伦敦人口算是最多的,怕是连五十万都不到。

“别惊讶。”胤祯接着道:“大清帝国,不算海外领土的居民,就有两个亿。本土面积应该比整个欧洲还大点。”

二人是彻底无语了,西班牙把海外所有的人口算上也不过才五、六千万,本土就少的可怜了,英国本土连一千万都不到,法国也不到二千万,整个欧洲才多少人?绝对不到二亿!而一个大清帝国就有二亿人口!领土比整个欧洲还大!

见二人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胤祯微笑道:“你们到过广州,从广州到天津,大清的海岸线,你们刚刚好走了一半,当然,这不包括新征服的南洋。”

西班牙帝国在海外的领土跨越了南、北美洲,还包括整个中美洲,海岸线也是长的怕人,与大清帝国倒是可以一较长短,不过,令安赫尔、卡洛斯二人无语的是,人家这是本土的疆域,根本不包括海外的,西班牙本土与大清相比,那根本就没法比。

自吹自擂了半晌,胤祯便切入正题,略一沉吟,他便道:“法兰西与我大清帝国向来交好,十五年前,法王路易十四陛下就派遣白晋、张诚等六名法国科学院院士前来我大清帝国交流中西文化,路易十四陛下与我大清皇帝还有私信往来。

惊闻法兰西正在欧洲与英国、荷兰、奥地利、葡萄牙、普鲁士等反法同盟交战,我大清帝国康熙大帝十分震怒,愿意发兵前往欧洲助法兰西、西班牙一臂之力。”

听的这番话,安赫尔、卡洛斯二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清帝国愿意发兵前往欧洲帮助西班牙和法兰西?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就因为法兰西曾经派遣几个科学院院士到大清交流?

安赫尔狐疑的看了胤祯一眼,以自己二人目前的处境,他根本没有欺骗的必要,那就是另有目的,大清帝国不会是想乘机攻打西班牙本土吧?想到这里,他又警惕的瞅了胤祯一眼。

见两人神色警惕,左一眼右一眼的猛瞅,胤祯不由微微笑道:“为了中法的友谊,大清不惜派兵远征,另外,大清要开通直接与欧洲的商船贸易,希望能象葡萄牙那样在贵国或是法国租借一个港口进行贸易,当然,战胜之后,从英国、荷兰两国租借也可以。

大清帝国希望能与贵国、法兰西发展贸易,增强交流,至于此次大清帝国与西班牙的冲突,完全是你们先挑起来的,我们愿意坐下来谈,为表诚意,此次发兵欧洲,我们仅派二万海军。”

第421章 不养闲人

两万海军!安赫尔、卡洛斯二人脸色都是一僵,当初在天津城下与大清海军的火枪兵近距离的对射了几轮,那场面至今想起,仍是让人发狂,事后,他们从死者中弹的伤口及贯穿等情况分析,大清帝国火枪的穿透力、杀伤力要比西班牙火枪大的多。

更让他们发怵的是大清火枪兵装弹的快速和惊人的纪律性、服从性,两万这样素质的火枪兵到了欧洲,那会是什么情形?西班牙是绝对难以抵挡的。

至于租借港口,二人稍想了下,才明白胤祯指的是想仿效葡萄牙在大清帝国租借澳门的例子,在西班牙租借港口以扩展海上贸易,这种事,对于看重商贸的欧洲人来来说,并不是坏事,二人也根本想不到国家主权什么的,反倒是认为,就为这么点破事,发兵远征数万里,这借口太蹩脚。

沉吟了半晌,安赫尔才试探着问道:“十四王爷既然要发兵欧洲以援助西班牙、法兰西抗衡英、荷、奥等国,咱们被俘的七千多海军,十四王爷打算如何处置?”

一听这话,胤祯不由暗笑,看来,仅只是租借港口这个理由,获利太少,这两人还有些不敢相信,略微沉吟,他才道:“不仅是你们这七千余人,在吕宋还有数千人,当然,大清不仅要开通欧洲的直接商贸,同时,也要开通美洲的商贸,对大清而言,阿卡普尔科港是个很不错的地方。”

阿卡普尔科港?安赫尔、卡洛斯二人微微一怔,看来,大清帝国也开始迈出海外扩张的步伐了,阿卡普尔科港的主要作用便是针对远东的贸易,没了马尼拉这条航线,很快就会衰落,对西班牙作用并不大,但若是送给大清帝国,可谓是后患无穷。

大清帝国在美洲有了阿卡普尔科港这个桥头堡,西班牙在美洲的海外领地,特别是新西班牙便将受到直接的威胁,不过,相对于西班牙本土在欧洲的安全,海外的领地又算什么呢?有大清帝国这二万海军,法西联盟定然可以扭转颓势,甚至可以反败为胜,海外领地多的是,哪里不能抢?本土则是万不能失。

再说了,这些事情该是国王腓力五世和那些大臣们考虑的,与他们无关,不管是否谈得拢,至少能够解决他们自身和七千俘虏目前窘迫的处境,只要这些大清海军不是攻击西班牙本土,他们从中穿针引线,给处境岌岌可危的西班牙和法兰西提供一个翻盘的机会,就凭这点,他们二人就功不可没。

想到这里,卡洛斯迫不及待的试探道:“十四王爷是真心援助我们,不是趁火打劫?”

胤祯微微笑道:“两位将军难道认为本王狂妄无知到凭借两万海军就能挑战整个欧洲?”

一听胤祯说是挑战整个欧洲,而不是西班牙,安赫尔、卡洛斯二人不由稍楞了一下,都是大为惊讶,这位十四王爷竟然对欧洲的情况了解的如此透彻!看来,国内那些个大臣要头痛了。

既然大清并无攻击本土的意图,安赫尔、卡洛斯二人都放下心来,安赫尔继续旧话重提,“十四王爷,这数千俘虏……”

胤祯含笑道:“大清帝国对于此次发兵欧洲援助法西联盟,是很有诚意的,你们,连同吕宋的俘虏都可以分批无偿的送回西班牙。”

一听这话,安赫尔、卡洛斯二人立时放下心来,既是如此,已足可证明大清帝国的诚意,二人立刻起身跪谢道:“非常感谢尊敬的十四王爷殿下,我们愿意竭诚为您效劳。”

见两人表态,胤祯亦是暗松了一口气,有他二人倾力协助,远征欧洲的航线就不成问题了,至少在航程上的非战斗减员要大大降低,点了点头,他才道:“你二人回天津之后,即刻整顿部队,赶往威海卫,乘船去噶罗巴。”

一听不用再呆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津,二人都是大喜,立刻齐声道:“尊令。”

胤祯之所以急于要他们赶赴噶罗巴,是不想白养着他们,既然是要援助西班牙,再让他们修路自然是不可能了,这半年时间,让他们去剿灭南洋的土著,既能卖给他们一个天大的人情,也给自己省不少事,这屠杀南洋土著的恶名就让西班牙人去背。

眼见酒宴已经备好,胤祯含笑道:“酒宴已经备好,今日请二位尝尝东方的美食。”

……

胤祯在银安殿宴请安赫尔、卡洛斯二人,席间相谈甚欢,后院此时却是哭声震天,三子弘映与四子弘暟两个小屁孩乘侍侯的丫鬟不注意,为争一把小弓,大打出手,弘暟额头被小弓敲出一大包,哭的是惊天动地。

清朝家法,皇子、皇孙,年满六岁,即就外傅读书,大清早四、五点就要赶到书房读书,不过弘映、弘暟二人刚好六岁,课程简单,一般上午十一点就放学回府,弘春、弘明两兄弟则没那么轻松,下午五点才能放学,而且一年只有二天假,元旦是一整天,过年是两个半天。

两屁孩争的这把小弓,便是他们练骑射的用的,弘暟这一哭,自然是吓坏了侍侯的丫鬟及院里的太监仆从,也惊动了正在上房闲聊的嫡福晋海若,侧福晋珈宁二人,循声赶到东跨院,一见弘暟额头肿起的大包,完颜海若的脸色便沉了下来。

老四弘暟是嫡福晋海若所生,一见这光景,她哪里有不心疼之理,一屋的丫鬟婆子太监一见这情形,立时就跪了一地,负责照看的四个丫鬟年纪也不大,不过才十一、二岁,都是府中仆从的子女,知道闯了大祸,吓得只知道磕头,连话都说不出来。

侧福晋珈宁扫了众人一眼,才轻斥道:“还楞着做什么?还不赶紧将四爷带去上房敷药?”

海若瞥了四个丫鬟一眼,牵着弘暟、弘映哥俩出去了,珈宁这才问道:“怎么回事?怎会打起诺大一个包?你们不知道王爷在府里?”

“都是,都是奴婢们疏忽。”一个胆子稍大的丫鬟开口道:“方才,常二在院门口溜了一跤,响动颇大,咱们一时好奇都跑去看热闹了,万没料到三爷、四爷为争把小弓打了起来,都是奴婢们的错。”

胤祯这六、七年,一无所出,仅仅就只有这四个儿子,争储之时,又担心对手在他子嗣上出妖蛾子,是以吩咐严加小心,合府上下对这四位小爷呵护的无微不至,今儿这事情,放在平常宗室府邸,也不是小事,至少,一顿责罚是免不了的。

珈宁想了想,海若性子柔和,虽然心痛,大不了斥责几句,可胤祯正在府上,每日里要请安,瞒是瞒不过去的,怕是连她们几个福晋都要吃挂落,沉吟了片刻,她才道:“你们四个去上房门口跪着吧,做做样子,嫡福晋气消了,我再为那么求求情。”

京城的冬天冷,室外可说是滴水成冰,可怜四个小丫鬟,这一跪,就是大半个时辰,一个个跪的手脚麻木,身子僵硬。

上房里,四个小太监也是一溜的跪在珈宁前面,珈宁手里拿这那把小弓,道:“这是三爷、四爷练骑射的小弓?”

领头的小太监机灵,知道今儿就是这把小弓惹的祸,忙叩首道:“回主子,宫里有规矩,小主子练骑射的弓,一律不得包裹缠线,并非奴才们疏忽。”

珈宁一听这话,立刻话头一转,轻斥道:“两个小主子,你们何以就拿了一把弓来?”

“主子息怒。”那小太监叩首道:“这小弓是刚刚做好的,奴才们是拿一把过来试试,看小主子能拉开不?”

将安赫尔、卡洛斯二人打发走,胤祯便回到后院,准备陪几个福晋聊聊天,拉拉家常,他一年在京的时间本就不多,回京又是忙的昏天黑地,根本就没多少时间陪几个福晋,这几日有暇,自然要多陪陪,自个也能放松放松。

进到上房的大院,看到四个小丫头木桩一般矗在地上,胤祯便知定是犯了错,待走近了才发现竟然都是小丫鬟,不过十一、二岁间,心里顿感恻然。

四个小丫头一见是胤祯,心里更觉惊恐,忙叩头请安,但跪的时间长了,身子都是僵的,动作也就格外僵硬。

“这都是些什么事?”胤祯轻声嘀咕了一声,才道:“都起来,都去换身衣服,活动下,再来上房。”

四个小丫头原本担心被胤祯责罚,没料到胤祯却是救星,当即就喜形于色的谢恩,起身去换衣裳。

屋里听到动静,早就迎了出来,海若闻到胤祯的酒味,便吩咐身边的丫鬟去将早就备下的醒酒汤端来。

胤祯进屋上了炕,便将一应丫鬟仆从都屏退了,而后,端起茶呷了几口,才皱着眉头道:“那四个小丫头犯了什么错?大冷的天,罚在外面跪?”

海若、珈宁二人见胤祯一落座就问这事,不由对视了一眼,珈宁才轻声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第422章 家务事

听的珈宁将事情的经过细细说完,胤祯一阵无语,就那么点小事情,至于嘛?说到底,还是对下人不宽厚,略微沉吟,他才道:“小孩子难免磕磕碰碰,照顾不周,训斥一顿也就是了,大冷的天,跪在外面,她们才多大?都是些孩子。”

见胤祯不仅未责怪,反而为几个小丫头说话,珈宁不由暗松了一口气,含笑回道:“王爷宽厚仁爱,那就免了她们惩罚,不过,她们可不小了,都是十一、二岁的丫头,再有两年,都到了嫁人的年龄,现在对她们严点,日后,才能少吃点苦头,而且,还要防着人家说闲话,咱们恂王府出去的丫头,恁的没规矩。”

胤祯没料到道,珈宁竟然还说出了这么一番道理,不由一阵语塞,倒是忘了,这年头成婚早,十四、五岁便多已经成婚生子,他脸色不由和缓下来,道:“就你嘴利。”

说着已是枕着靠垫斜躺了下来,道:“上次爷教你的按摩手法练的怎么样了?来给爷捏捏揉揉,松松骨。”

珈宁瞟了一眼海若,嗔道:“穿的那么周整,有力也使不上。”

胤祯起身便脱了外面的罩袍,而后,又对完颜海若道:“老四没事吧?人呢?”

“没事,哥俩又一起去玩了。”海若微微笑道,说着,她便站起身,想避出去。

胤祯却伸手示意她坐下,轻笑道:“您想哪里去了?按摩可以消乏,让珈宁给你们贴身丫鬟教教,都可以试试,保证你们都喜欢。”

完颜海若被说的俏脸一红,抿嘴笑道:“我才没多想,珈宁这几年都被您带坏了。”

“姐姐也来笑话我。”珈宁回身嗔了她一眼。

三人打趣了几句,四个小丫头已是换了衣服进来请罪,不言声的跪了一溜,完颜海若看了四人一眼,才道:“你们也忒大意了,看个热闹竟然跑的一个不剩,幸亏是打着额头,这要是打着眼睛什么的,岂不是要祸及家人?”

一见嫡福晋开口,几个丫鬟心里都松了口气,连忙叩头认错:“奴婢们知错了,下次再也不敢。”

“这次有王爷为你们求情,就免了责罚,下次再犯,数罪并罚,下去吧。”完颜海若淡淡的说道。

“谢福晋不罪之恩。”四个小丫头连忙叩谢道,而后又对胤祯叩首道:“谢王爷宽宏大量。”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胤祯看着几人道:“福晋责罚你们,也是为你们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去慢慢琢磨。”

待四个小丫鬟退出,胤祯才接着道:“虽说有主仆之分,但还是不要随意体罚,不过才十一、二岁,正是发育的时候,落下病根就不好了。”

“王爷可真是菩萨心肠,”珈宁边揉捏着,边道:“满京城谁不说咱恂王府宽厚,再宽,下人可就没了规矩。”

“爷并未说要一味宽厚,可以改其它法子惩罚嘛。”

完颜海若对珈宁眨了眨眼,道:“王爷一天到晚见人说事,累极了的人,难得松泛一下,不说这些小事了,咱们慢慢改。”

胤祯闭着眼睛享受着,听了这话,又道:“映儿暟儿虽说年纪还小,但也不能一味放纵,开年过后,从义学请位懂西学的外傅来府中教他们西学启蒙。”

皇子皇孙学习西学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不过,那么小就开始,却是有些早了,不过,这话完颜海若却是不好说,她有两个儿子,可不想让胤祯觉得她太过溺爱儿子。

珈宁受宠极多,却连生的三个女儿,她倒没什么顾忌,当下便道:“王爷,三爷、四爷才六岁,是不是太早了?”

六岁还早?我都嫌迟了,胤祯想了想,不好怎么解释,只得换了种说法道:“早什么?西学日后能派上大用场,叫春儿、明儿两人每天也抽一个时辰学西学。”

珈宁万没料到,一句话,竟然把大爷、二爷又捎进去了,登时不敢再吭声,完颜海若虽是心痛儿子,却也知道胤祯这是为儿子们好,自然不好反对。

胤祯却是又问道:“在广州阵亡的那些亲卫家属,你们是怎么料理的?”

听胤祯突然提到这茬,完颜海若心里不由一紧,胤祯难道又要出征?否则好端端的怎会问起这事?她急忙回道:“尊王爷吩咐,不仅厚恤,而且家属都安排的优差,一应待遇在下人中是最好的。”

“这两日,我得抽空去看看他们。”胤祯喃喃道。

“王爷可是又要出兵?”完颜海若着紧的问道。

“想多了您。”胤祯含笑道:“我最多就在南洋、澳洲转转,不碍事。”沉吟了阵,他才吩咐道:“这些家属,逢年节,让他们进府来请安,见见他们,随时过问他们的生活情况,有困难的,多帮忖一点。另外,将这些家属子弟十岁以下的,全部送进义学读书……府中下人子弟也一并送去吧,不差那点钱。”

“恩,开年,我就吩咐下去。”完颜海若说着,又轻笑道:“咱们府中,内内外外,有不少就是那些阵亡或者是残疾亲卫的家属,爷不用担心会寒了人心。”

胤祯却是沉声道:“不独为做给活着的亲卫看,也是让自己安心,跟着我出生入死的,其家属子弟我自然要照顾好。”

听胤祯话语沉重,海若,珈宁二人都半晌不敢接话,见气氛有些沉闷,胤祯含笑逗她俩道:“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先听哪一个?”

“好消息。”海若道。

珈宁幽幽的道:“我想听坏消息。”

胤祯轻笑道:“好消息嘛,忙完这阵,我在京城的时间会长的多。”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府中几个福晋这六、七年都没动静了,胤祯长驻府中,机会自然要大的多,特别是珈宁,连生了三个女儿,她简直都快郁闷死了。

珈宁急急问道:“坏消息是什么?”

“这坏消息嘛。”胤祯拉长声音道:“有人跟你们争宠来了,张梦娇今年要搬来京城长住了。”

第423章 通房丫头

次日一早,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礼部汉尚书陈元龙,四人便赶至恂亲王府登门拜访。

难得放假,胤祯自然不会早起,包福全在门外禀报时,他正兀自好睡,闻报礼部尚书陈元龙也来了,自然明白是为了何事,当即就吩咐道:“带他们去银安殿奉茶,我马上就来。”

一听这话,完颜海若立即就带了秋分、香巧两个贴身丫鬟过来侍侯胤祯起床,胤祯一边任两个丫鬟摆布,一边抱怨道:“被你们侍侯惯了,我出京可就不习惯了。”

“王爷是想带这俩丫鬟出京不是?”完颜海若抿着嘴打趣道。

秋分、香巧两个丫鬟听的脸一红,手脚顿时都慢了下来,两人都在十七、八岁之间,早就到了嫁人的年龄,海若却从不提给二人指婚的话头,对嫡福晋的想法,她二人也是心知肚明,王爷这几年时间,由贝子一路晋到亲王,如今又是有实无名的储君。

合府上下虽然不敢明说,但谁心里没数?这府里上上下下,内内外外,哪个不是暗着较劲儿,就图能得到王爷赏识,一旦王爷御极登基,他们可都是藩邸旧人,前程自是不可限量。

府里一众丫鬟,但凡有几分姿色的,哪个心里不是想着能够梳头开脸做个通房丫鬟?福晋身边的贴身丫鬟可是近水楼台,占尽了优势,无奈王爷一年到头不在府中,回府后也是没完没了的见人说事,很晚才从书房回到后院,几个福晋他都忙不过来,哪有精力招惹她们。

但是能够跟着出京可就不同了,因此一听这话,秋分、香巧都是脸红心跳,既有点害羞又有点紧张,手上的动作自然是慢了下来。

胤祯很是敏感的察觉到了,不由暗自好笑,秋分、香巧这两丫鬟,他是极熟的,不论相貌还是身材都没得说,他也清楚这俩丫鬟是完颜海若特意栽培的,为的便是争宠,这俩丫鬟都是她身边出来的,若是受宠,她的地位自然也就稳固。

想不到,昨日才说张梦娇要来,海若今儿就把俩丫鬟给推了出来,以后,御极登基了,这后宫争宠怕是不得了,倒是要跟康熙好好学点经验,海若性子柔和,也得适当偏一点。

想到这里,胤祯不由轻笑道:“我出京都是领兵,带两个丫鬟象什么话?”

听得这话,秋分、香巧固然是大失所望,完颜海若也微有失落,胤祯却是接着又道:“不过,秋分、香巧也老大不小了,二人若是有心仪的,也该给她们指婚了,省得别人闲话。”

一听这话,秋分、香巧登时就是一楞,而后赶紧的退后两步跪下道:“王爷,奴婢自小就跟在福晋身旁,还望王爷千万不要赶我们出府。”

“赶紧的起来侍侯,爷还要急着见人。”胤祯和煦的说道,而后看向完颜海若道:“这几年,我一直没要丫鬟侍侯,这俩丫鬟既是没心仪的人,就拨过来侍侯我吧,您另物色两个。”

完颜海若听的一喜,忙蹲了个万福,道:“谢爷体恤。”说完,又对两丫鬟道:“还不谢王爷恩典?”

……

一出门,胤祯才发现天空又开始飘雪了,雪不大,地上都还未全湿,仰头望了一眼阴暗的天空,暗道怕又是一场大雪。

步入银安殿,八阿哥胤禩等四人都起身虚迎了两步,胤祯含笑与四人见礼之后,又伸手让座,落座之后,胤禩便笑道:“有关皇阿玛六十圣寿的庆典一事,陈宗伯(大宗伯,礼部尚书的尊称。)心里不塌实,因此一早便前来拜访。”

礼部尚书陈元龙立即就掏了两份折子呈上来,并沉声道:“十四爷,这是今年十一月,礼部奏请圣寿庆典和京师大臣的公请皇上就尊号的两份折子,还请十四爷过目。”

礼部早就已经奏请了?胤祯颇感惊讶的接过来,翻开上面那份折子一看,是礼部上的奏折,礼部奏请:

“康熙五十二年,恭遇皇上六旬大庆,中外臣民,莫不欲竭尊亲之戴,上无疆之颂,臣等职任秩宗,应行典礼,谨会同大学士、九卿、詹事、科道、详议奏请隆重举办万寿庆典。”

下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康熙的御批:

“朕御极以来,惟欲万国乂安,上则敬天法祖,下则垂令名于后世,孜孜然以至须发尽白,心血耗散,历尽忧勤,荡平险阻。自古帝王在位不久,享自不遐者,论者往往归于别故,而未谅帝王实不胜其难,实不堪其劳,忧惧所迫以致享祚之不永也。

朕反覆思维,昔帝尧固辞华封之祝,必似朕临莅年久之君,方能知圣人言之有实也,余则断不能知矣。朕本凉德,惟赖祖考得国之正,积福之深,在位五十余年,寿届六十今忧劳倍增,血气渐惫,惟恐愈久而力不支、愿不遂,以至不全终始,一世勤瘁,俱属徒然,朕惟兢兢惕厉,并无留心祈求甲子之周也。

览礼部之奏,悉属虚文,无有实际。朕惟愿臣清子孝、兄友弟爱、人人皆读正书、勉尽职业、国安民治、盗贼宁息、各以至诚实意、为朕六秩庆祝,朕即嘉纳。此外仪文,朕无所嗜,亦无所好。这所奏不准行。”

康熙驳斥了礼部奏请圣寿庆典?胤祯眉头一皱,又从头看了一遍,康熙语气诚恳,并非虚辞,他不由亦是一楞,传闻有误?康熙并不愿大办六十寿庆?他又打开另一本折子,这是诸臣公奏上尊号的。

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大臣官员等公奏:“钦惟我皇上至圣至神,允文允武。道贯三极,勋配两仪。御极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圣敬日跻,乾行不息,宵衣旰食,励精图治者五十余年,厚泽深仁,向风被化者,千百余国。

论功,则超越三王。语德,则包涵二帝。荡荡巍巍,麟麟炳炳,自生民以来聪明天亶,学问性成,笃敬纯孝,仁至义尽,声教暨讫未有如我皇上者也,是以运际昌期,一人有庆,天锡纯嘏,万寿无疆,率土咸宁,兆民永赖,洵乎德福兼隆,成平极至。

臣等曾率文武大臣官员军民等,屡表请上圣神文武大德广运尊号,我皇上圣德谦冲未蒙俞允,今欣逢万寿六旬正诞。礼部奏请庆贺,又未蒙俞允,臣等何敢再奏?

惟是圣德崇隆,臣民爱戴,万方普庆千载一时,敢竭愚忱,吁恳我皇上俯顺舆情,允上尊号,纶音特沛,钜典聿昭,则臣等幸甚,天下幸甚。”

这份折子上康熙御批回复较短,“朕临莅日久,每于读书鉴古之余,念君临天下之道,惟以实心为本,以实政为务。若侈陈功德,加上尊号,以取虚名,无益治道,朕所不喜。前诸王大臣等屡有奏请,朕曾手书批示,谕以断不允行。所奏知道了。”

胤祯看完,半晌没有做声,康熙一生未就尊号,他是清楚的,但康熙六十大寿确是热热闹闹大办庆典的,终清一朝,著名的千叟宴,便是自康熙六十圣寿开始的,可为何康熙如此言辞恳切的驳斥了礼部圣寿庆典的奏折?

在宫里,李德全也亲口说了,康熙有大办的意思,而且还准备别开生面的邀请天下六十五岁以上的耆老,不论官民,进京庆祝,这不是就是第一次千叟宴?

见胤祯沉吟不语,八阿哥胤禩沉声道:“听闻十四弟要为皇阿玛大办六十圣寿庆典,陈宗伯实揣摩不透皇上心意,特来请十四弟拿个主意。”

陈元龙亦道:“皇上历来崇尚节俭,大办庆典,必然铺张浪费,下官着实担心惹皇上不痛快,白花银子花精力尚在其次,惹的圣颜不悦,可就是我等臣子的罪责了。”

默然半晌,胤祯才扫了几人一眼,问道:“八哥您们是怎么看的?”

憋了这半晌,十阿哥胤誐早就不耐烦了,闻言立刻说道:“民间六十大寿,都要大办,何况皇上?”

“十弟这话有理。”老九胤禟亦附和着道:“皇阿玛不欲大办,那是体恤,咱们不能不自觉。”

“我亦主张大办。”八阿哥胤禩点了点头道:“不过,陈宗伯的担心亦并非多余,若是因此反而败坏了皇阿玛心情,咱们可就得不偿失,那可真成了花钱买罪受。”

康熙会否是在试探?胤祯猛的冒出这个想法,想想又觉的可能性不大,沉吟片刻,他才道:“大清以孝治天下,皇阿玛六十大寿,岂能循寻常万寿之礼,必须得大办,再说,此次大办庆典所有费用不耗国帑,乃是所有皇子公主筹资庆祝,皇阿玛断不至不喜。”

一听所有皇子公主筹资庆祝,老八几人不由一楞,老十四不是说他独自承办吗?这得摊多少银子?三人都齐齐望向胤祯,心里直打鼓。

胤祯微微笑了笑,道:“不过是借你们的名义而已,让皇阿玛高兴高兴,八哥您们一人出二千两吧,要为难,我替您们垫上?”

一听只二千两,三人都放下心来,八阿哥胤禩笑道:“皇阿玛六十圣寿,咱们岂能一毛不拔?这二千两也太少了,定个二万两吧,否则也说不出口。”

第424章 御笔福字

一听八哥将数目提到二万,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