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芸芸的舒心生活-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矫情不死她们!
    “阿奶,我和阿爹再往山上去捉些螃蟹,正好如今是秋日里,螃蟹最肥的时候,不如干脆让阿爹抽空多抓一些来,这个到底不费钱,甭管是放汤添菜,还是鼓捣一些新鲜吃食都不赖。要是过了时候,甭管是肉馅儿还是什锦馅儿,可都不是白得的。回头赶场子时,咱们多些包子,镇上有闲钱的人多,指不定会买上几个给家里人常个新鲜。”
    周芸芸已经知晓如何挠阿奶的痒痒肉了,在强调螃蟹是白得的同时,又添了两句:“等卖了钱,都归阿奶您。”
    钱钱钱……
    旁的甚么都不如最后一句来得要紧,周家阿奶在恍惚了一瞬间后,猛地一拍大腿:“好乖乖,用不着你上山,回头我让你阿爹带着全家都上去捉螃蟹去,只留着今个儿轮值的在家里做饭煮猪食!”
    “再有便是,螃蟹不容易活,阿奶你帮我给前头的缸子多添些水,免得到时候还没弄好,就全死了馊了。”周芸芸又提醒道。
    对于周家阿奶来说,只要能赚钱,再繁琐也无妨。等回头仔细打听了腌蟹酱的做法,阿奶索性提上俩菜刀、大案板并一个粗瓷甏,让大伯带上山在溪边就将螃蟹收拾好,直接给剁碎了。
    蟹酱的做法真心不难,无非就是先用清水洗干净了,除去坚硬的蟹壳和苦涩的胃囊,再沥干水分,去鳃洗除泥沙等物。再将螃蟹切成几个小块后,放入甏中捣碎。这里绝对不能偷懒,一定要愈碎愈好,最好是能成酱糜,而非小碎块。再往后,则是加入适量的粗盐搅拌均匀,放入小罐子,压紧抹平表面,过个十日左右腥味渐少,则发酵成熟。
    说白了,最难的反而是前期清洗、捣碎工作。
    周家阿奶的意思是,等上头收拾得差不多了,再唤个人抱着甏下来,倒出蟹酱交给周芸芸,至于周芸芸是打算腌制还是怎的,那就是她的事儿了。当然,回头归家时,每人都要背一篓子活蟹来,养在家里的缸子里以备不时之需。
    周芸芸一脸敬佩的望着周家阿奶将全家人使唤得滴溜溜转,抓蟹的抓蟹,挑水的挑水,还有原本打柴的活计也不能落下,除了今个儿在灶间轮值的之外,所有人都别想闲着。
    偏如此一来,始作俑者的周芸芸反而闲了下来。
    思量了片刻后,周芸芸决定也给自己找点儿干,当然不是立马发面,这个还得等到了赶场子的日子再说。其实小笼包还不是最好的,周芸芸记得每逢年节,一些类似于绿豆糕、花生糖、杏仁糕这类的吃食才是最受人欢迎的,甭管有钱没钱,都会买几个回去应应景。可问题在于,这些吃食都是需要放大量糖的,还不能是红糖,最好是细白砂糖,再不然麦芽糖也是极好的。
    周芸芸不太清楚镇上有没有卖麦芽糖,若是有的话,接下来好多糕点就都有着落了。要是没有,怕是回头还得多费些心思,寻替代品。
    不过,在此之前,周芸芸打算先做些花生酱备着,她可没忘记阿奶在后头囤了好几筐的花生。不止花生,仿佛还有些黄豆绿豆的,这豆瓣酱也可以准备起来,等回头弄到了辣椒,能做的酱料就更多了……
    这一忙活,就是七八日。
    期间,周芸芸将阿奶囤得东西祸害了不少,饶是阿奶再宠她,每回去拿东西时,还是心疼得嘴角直哆嗦。
    好消息是,阿奶的乖孙孙胖喵一直没闲着,它几乎整个白日里都在打瞌睡,一到晚间就格外得清醒,差不多每隔一日都能给阿奶捎带回各种好东西。基本上都是野鸡野鸭野兔一类的,可有一次却是叼了一只肥硕的大雁过来,且回屋时,那大雁还活着,一声声的叫得格外凄惨。让周芸芸感到震惊的是,阿奶居然没将大雁杀了,反而寻了点儿草药给它治伤,至今还养在后头柴房里。
    甭管怎么说,就算没有周芸芸的糕点,阿奶也是赚翻了。
    起初,所有的肉类都被周家阿奶统一做成了腊肉,她只会这唯一一种保存肉类的方式。等周芸芸意识到后,又教她做了熏肉。
    比起硬邦邦的风干腊肉,周芸芸更喜欢在烧饭的时候往里头添几片熏肉,有嚼劲又下饭。可惜,他们这边虽然也种水稻,可水田难得,更是比旱田要贵上个两三倍。自然,水稻的价格也比旁的粮食贵了许多,饶是得宠如周芸芸,迄今为止也才只过几回罢了。
    很快,便到了赶场子的前一日。
    东西都已经准备齐全了,最金贵的并不是周芸芸心心念念的小笼包,而是熏肉。因着腊肉几乎全靠风干,这么短的时日自是没法好的。倒是熏肉,在阿奶周扒皮似的瞪视下,阿爹他们仨兄弟连着熬了好几夜,终于全部煮熟并都用烟熏干,满满当当的装了两个大背篓子。
    以往每次赶场子,周家都会提前准备一堆的东西,卖掉或者换成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可甭管是哪次都没有今次这般张扬。
    也是巧了,在周芸芸穿越之前,恰逢农忙,虽说赶场子依旧,可周家这边却是压根就没去过。一个月下来,自是积攒了不少的东西。最多的是家里人闲时搓的麻绳、编的竹篓子、纳的千层鞋底,还有就是少量的荷包香囊和手帕,周家人并不会这个,这些都是两个嫁过来的嫂子抽空做的针线活儿。
    再有,就是已经包好的两大锅子上百个的小笼包了,周芸芸听取了阿奶的建议,全做成了什锦馅儿的,大头还是蟹肉,却在里面掺了不少的白菜、萝卜。目的很简单,绝不让人吃出来占大头的是白得来的蟹肉。
    这是自家赚钱还怕被旁人学去?周芸芸先前是真没想到,毕竟于她而言,这种配方就不是甚么秘密,随便百度一搜,能出来成千上百个。可她也不得不承认,阿奶的话极有道理,毕竟时代不同了。
    
    第010章
    
    到了赶场子那日,外头还是伸手不见五指时,周芸芸就已经起身了。
    从杨树村到青山镇是不算特别远,可这年头讲究的是一个赶早不赶晚,再说周家本身就住得远,单是从家门口到村头估计也要一刻钟了,更别说还有一堆的东西要带。
    这像熏肉之类的东西也就罢了,可早会儿刚蒸熟的小笼包凉了可就不好吃了。周家阿奶早就寻了个上下一样宽的大背篓,先衬上了厚褥子,再往里头垫了一块干净的细白纱布,这才将刚出锅的小笼包挨个儿摆好,每放一层再垫上一块细白纱布,看起来干净整洁极了。
    等周芸芸和着稀粥将饼子硬塞下肚时,所有人都已经准备好了。
    “走走,立马走!包子凉了可就买不上价钱了!”
    在阿奶死催活催之下,周家人都摸黑跑了起来。亏得他们都是干惯了活计的,就算负着重物,跑起来也得轻松的。就连几个小的,也都是在山野里头跑惯了的,这会儿跟在大人的身后,笑嘻嘻的追了上去。
    约莫小半刻钟后,周家人就赶到了村口,这会儿天色已经慢慢亮了起来,依稀可以看到村口停了辆牛车。
    “还有一个座儿!”赶牛车的是张里长他爹,人称张老爹。眼见周家一群人匆匆而来,他忙高声招呼,“来坐车罢,回头东西都搁在上头。”
    牛车不大,前头坐着的是张老爹并他的小孙孙,后头三面都坐了人,背朝里面朝外,两条腿晃晃悠悠的耷拉在外头,至于中间则堆了好些个筐子背篓。
    周家阿奶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多儿钱?”
    “两文钱!等下半晌就回来,回来不要钱!”
    周芸芸心道,这算是往返票了?又思及以往阿奶说过,一文钱都能买一斤最差的糙米了,所以这价儿也不算低了罢?周芸芸正这般想着,阿奶忽的推搡了她一把,又取了两文钱予张老爹:“我家好乖乖坐。来,把东西搬过来。”
    不等周芸芸反应过来,钱也交了,东西也搬上去了,她本人更是已经被连拉带推的弄到靠后头的座儿上。
    “阿奶,还是你坐罢。”周芸芸急了,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她还没忘,再说全家老小十几口人,就她一个人坐车上叫甚么事儿?
    “走走,赶紧走,你们几个都跑起来!”周家阿奶会听周芸芸的才怪,疼宠又不代表事事听从,最重要的是,钱都交了不坐也不给退呢。尤其一想到她那还热乎的小笼子,阿奶索性催得愈发急切了。
    其实,牛车一点儿也不快,成年人迈大步就成了,几个小的则是一溜儿小跑。可阿奶担心去晚了抢不到好位置,便索性一叠声的催促着让仨儿子带俩大孙子赶紧跑起来:“多占几个位儿,回头我挑个好的!”
    多吃多占的典型……
    眼瞅着自家人都跑过牛车了,周芸芸只能抬头望天,无言以对。
    “你是周家二囡子?”紧挨着周芸芸坐着的一个小媳妇儿打扮的人,忽的笑着开口,“果真是好模样,怪道你阿奶常说,你是她的好乖乖金娃娃,是有大福气的。”
    所以,这就是她在村里的形象?不由的,周芸芸惊悚了,她突然很不想知道阿奶素日里对她评价。尽管铁定都是好话,可有时候好话听着更让人心惊胆战的。可对方既然跟她搭话了,她不理会也不好,偏生周芸芸真不记得这小媳妇儿是谁,只能回了她一个略带羞涩的笑容。
    万幸的是,这年头未出阁小姑娘和已嫁人的小妇人画风是极为不同的,见周芸芸只笑着不说话,那小媳妇儿也不觉得有甚么问题,转而拉着另一边的妇人说笑了起来。
    “你这怕是有七八十个鸡蛋?哎哟,可真多。”
    “多甚么?还不是上两回都没顾上赶场子?这家里的油没了,粗盐就剩了浅浅的一罐底,回头可都得搭上了。”
    “还是张里长家的日子过得红火,去年买了牛,今年买了骡,家里的大肥猪估摸着也该出栏了罢?七八头呢。”
    “对哟,张老爹,你们家啥时候杀猪呢,回头我叫我男人帮你们干活去。”
    周芸芸顺着那小媳妇儿扭头看向赶车的张老爹,没见他回头就听着他大笑着回道:“下回,下回赶场子前两日再杀,正好再仔细养养,十天工夫也能长不少肉呢!”
    “那行,回头我跟我男人说一声,到日子了就去你们家。”那小媳妇儿笑嘻嘻的就将事儿定下来了,回头见周芸芸好奇的瞧着她,忙拉过她的手,“我记得老周家也养了肥猪罢?二囡子,你阿奶说了啥时候要杀吗?”
    头一次听到二囡子这个名儿时,周芸芸还在发愣中,直到这会儿听了,才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小嫂子,我叫芸芸。”这个名字太良心!
    “哦哦,是哟,你这个名字是你阿奶花了好几个大钱让秀才取的,瞧我,都给浑忘了。对了,你家啥时候杀猪?”
    啥时候杀猪这个问题,周芸芸真的答不上来,事实上甭管是她还是原主都是极爱干净的人,她知道家里后院里养了猪,却是一次都没凑近看过,既知道是否到了出栏时间,更不知道阿奶究竟是怎么打算的。
    因而,周芸芸只道:“回头我帮小嫂子问问就是了。”说到这里,她也隐约想起了这小媳妇儿是谁。杨树村这头,统共也就俩屠夫,还是亲爷俩,这小媳妇儿应该就是那家新娶的媳妇儿,怪不得这脸生得很。
    “记得一定要问哟!”
    从村口到镇上,周芸芸就听到这屠夫家的小媳妇儿将全车的人都问了个遍儿,硬是招揽了不少生意。还真别说,这个媳妇儿娶得真挺值的,姿色虽一般,却胜在能说会道。周芸芸心里琢磨着,一般的屠夫都跟镇上的肉店关系较好,周家养的猪也罢了,原就是阿奶算计好的。可往后要是胖喵打了猎物回来,倒是可以让屠夫家的帮着卖一下,省得自家被腊肉、熏肉给淹没了。
    等牛车驶到青山镇时,天已经大亮了,远远的就感觉到人声鼎沸,是跟村子里截然不同的情形。
    几乎在牛车停下的当下,早已候在镇子口的周家阿爹几个就将东西搬了下来,然后就跟没命似的狂奔进了镇子。等周芸芸跳下牛车,只看到堂姐周大囡领着堂妹周三囡,一脸不快的站在那里等着她。
    “阿奶让你别乱跑,万一被拍花子拍走就不好了。”周大囡道。
    “对,阿奶说要是二姐姐被拍走了,她就把我和大姐姐拍成肉酱。”周三囡一脸的惊魂未定,顺嘴就说出了周大囡试图掩藏的威胁。
    于是,周三囡的脸色就更难看了,狠狠的剜了一眼周芸芸,又在她衣裳上多停留了一瞬,这才转身拉着周三囡进了镇子里。
    周芸芸一脸的莫名其妙,不过,等进了镇子里,她隐隐还是察觉到了真相。
    赶场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尤其是农忙刚过的这两回。想也是,刚经历了大丰收,多半人手头上都会有点儿闲钱,家里能卖的物件也多了。像周家,要不是多了熏肉干和小笼包,阿奶也打算卖掉一些豆子花生之类的,这些东西比粗粮值钱,就算卖不掉,粮店也愿意收,还能去油坊里直接换油。
    也因着这回的赶场子比往常热闹,几乎所有人都穿上了略好一些的衣裳。不一定是簇新的,可也很少会有打补丁的破旧衣裳。可周家这头……
    周家人的衣裳其实都是一道儿做的,便是原主再怎么受宠,也没有不年不节做衣裳的习惯。不过,这年头染布技术不咋样,一匹布里头好坏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原主的衣裳都是挑染得最均匀的,加上她为人仔细,素日里也极少干粗活重活,莫说补丁了,连缝补的线头都是齐整得藏好的。哪怕这一身已经穿了一年了,也还有七八成新。
    再看周大囡和周三囡。
    大囡今个儿简直让周芸芸大开眼界,其实她的衣裳颜色并不鲜亮,料子也是最普通的土布,裁剪很一般,更没有任何别致的花样,却胜在一个簇簇新的。
    周芸芸略思量了一会儿,这应该是去年做的新衣裳,今年一整年都没怎么见大囡穿过,素日里干活时穿的也是补丁缀补丁的旧衣裳,今个儿倒是舍得穿新衣了,这是……
    对了,大囡翻过年就十三岁了,也该到了说亲的时候,难怪她这么在意自个儿形象。可问题是,就算再怎么簇新,因着染色太糟心,看着还不如周芸芸这一身呢。
    隐约明白了周大囡对自己的恶意来源,周芸芸索性不去看她,只看向三囡。
    她前个儿就跟阿奶打了招呼,提醒说他们这是做吃食的人家,不要求穿的有多好看,最起码不能脏兮兮的出来见人。偏生,三囡素日里的穿着何止辣眼睛,哪怕二伯娘是个勤快的,也架不住三囡天天上蹿下跳满地打滚的,再好的衣裳一上身,没一会儿就能给糟蹋了。以往在家里倒是无妨,可今个儿赶场子却是不得不注意一些的。
    于是,阿奶亲自去威胁了三囡,要么留在家里陪胖喵,要么就管好自己。也因此,今个儿三囡虽然穿着打补丁的衣裳,最起码是浆洗干净的。
    周芸芸一面在心里吐槽着,一面跟在她俩身后,往镇子里走去。
    青山镇不算大,不过跟杨树村却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村子的房子多半都是土墙瓦房,当然也有青砖房,却只有张里长和周家这唯二的两家。且周家虽是青砖房,却摊上奇葩的阿奶,愣是在青砖上头抹了好多泥巴,看起来比土墙瓦房都丑。
    可这镇上却都是石板铺路,沿街两旁俱是砖墙瓦房,看着齐齐整整的,也没有四散飞扬的尘土,更没有是不是乱窜出来的鸡鸭禽类。
    当然,周芸芸也明白,就青山镇这个情况,绝对是有富有穷的,估计镇子口这面都是有钱人家,这才使得每回赶场子都搁在镇口。亦如杨柳村,也是村口看着比较像样。
    不一会儿,周家三姐妹就到了家人抢占下的临时摊位了。
    许是因着逢七就赶场子,沿街两边的人家门口多半都有用青石板搭成的摊位,这些当然是有主的,而两个摊位之间的空地,则可以让四下赶来的村民使用。像这样的临时摊位,则多半是将自家的担子、篓子、篮子随意的往地上一撂,先开遮盖用的粗布,将里头的东西展示出来,就完事儿了。
    周家占的位置不错,左边是家卖新鲜猪肉的,估计阿奶的想法是,应该有人冲着这固定摊位来买肉,到时候顺势就能卖掉一些熏肉了。右边则是卖糍粑糕点的,勉强跟小笼包能搭上边儿。而周家原先准备的零碎东西则都摆在中间。
    周芸芸很想问,阿奶你这么干,人家不会打你吗?
    试想想,有人要买糍粑糕点,阿奶捧出热乎乎香喷喷的小笼包推销。又或者,隔壁在卖新鲜猪肉,阿奶则吆喝着熏肉干有多么多么好吃……
    “来半斤糍粑。”
    这头周芸芸正忧心着呢,那头阿奶已经跟人家摊主买了半斤糍粑,并随手塞到了周芸芸手里。周芸芸茫然的抬头,哦,一定是她方才盯着那糍粑太久了,阿奶这是以为她想吃?正这么想着,又见阿奶跑去跟卖肉的套近乎:“我家养了六头大肥猪呢,你这边收不收?我村里的王屠夫家收一斤猪肉三十文钱,你多少?”
    周芸芸:“……”
    所以,她到底为啥要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操心阿奶会不会被人揍啊?
    #人精一样的周扒皮。#
    
    第011章
    
    看到周家阿奶轻而易举的就解决掉了两个隐藏的麻烦,周芸芸不由的感慨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很伟大的。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了,莫说古代,即便在现代寡妇带孩子生活也艰难得很。当年阿爷去世时,年岁最大的大伯也不过才十一二岁,最小的姑姑还在襁褓之中。阿奶愣是凭着一介寡妇之身,将三子一女尽数拉扯长大,娶妻嫁人生儿育女,修缮房屋囤积粮食,愣是让周家成为了杨树村数一数二的富户。
    这厢,周芸芸还在忙着感概。那厢,阿奶已经同两个摊位的老板聊上了,非但没有拉到任何仇恨,反而聊得就跟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没一会儿已经将对方家住何处人丁几何祖宗八辈都套出来了。
    周芸芸第一次发现,阿奶套近乎的本事居然跟她拉仇恨的能耐相当,最重要的是,这俩技能居然是收放自如的。
    感概归感概,最重要的还是赶紧将生意做成,多赚几个钱,好尽可能多的采买一些略贵的佐料。
    其实,青山镇还是很繁华的,毕竟是镇子,下属有一二十个大小村落,杨树村不过是其中极不起眼的一个罢了。若说杨树村里大部分村民连温饱都未解决,那么青山镇上早多少年就已经不愁吃喝了,还有余钱让自家的小日子过得更为舒坦一些。
    当然,总的来说,青山镇也不算很富庶,周芸芸目光所及,这里甭管是摊位还是铺面,卖的都是日常用品,几乎看不到任何奢侈品。
    周家摆出来的东西都很实用,小笼包和熏肉干算是比较奢侈的东西了,不过单价也不贵,小笼包两文钱一个,比粗粮饼子贵多了,却比大肉包子便宜多了。基本上属于大人哄孩子绝佳的零嘴点心。这一会儿工夫,倒也有好几个人过来询问,零星的卖出了五六只。
    见状,周芸芸开始犯愁了。
    先前她并不觉得百多只小笼包很多,按着她的想法,寻常人吃早点也要吃一屉小笼包,一屉是指那种小圆屉,差不多六到八只。在现代,就没人会拆开来散买,普通的早餐店,花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卖出几百只小笼包。又因着缺少油水的人胃口比较大,就周芸芸估摸着,以阿爹为例,敞开肚子吃,吃下四五十只小笼包都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
    钱啊!
    两文钱一只的小笼包乍看是不算贵,可要是一口气吃了四五十只呢?都够下馆子只两菜一汤像模像样的饭菜了。
    周芸芸愁坏了。
    “好乖乖,你莫担心,就算卖不完,回头拿家里留着你慢慢吃,左右天已经凉了。”一旁的周家阿奶瞧出了周芸芸的担忧,忙不迭的开口安慰着。
    周家阿奶倒是淡定得很,原因在于,她时常赶场子,每次都会带一些家里的物件过来换几个钱,却哪次都没能全卖掉过。想也是,周家主要的物件无非是麻绳、竹编器皿、千层鞋底等等,就连荷包香囊这两样东西,都是两位堂嫂嫁进来之后,才格外添上去的。在此之前,周家女眷虽也会做些针线活儿,却并不会刺绣。当然,即便是两位堂嫂那手艺也很一般,不过是赚点儿辛苦钱罢了。
    凉了?
    听得这话,周芸芸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竹编大篮子里的小笼包。
    如今已经是秋日里了,虽说晌午那会儿还是挺热的,可他们大清早天还没亮透就开始赶路,饶是脚程再快,到这会儿也已经过去大半个时辰了。原本尚有余温的小笼包,这会儿已经差不多凉透了,偏生为了吸引人过来买,还不能一直闷在棉褥子里,只能敞开了放着。可面食类的,不就是个热乎劲儿吗?就算是素日里周家吃玉米饼子,那也会在锅子热得微烫才拿出来……
    “阿奶,你能给我十文钱吗?”周芸芸忽的说道。
    周家阿奶奇怪的看了她一眼,倒是很快从身上的褡裢里数了十个大钱予她,只叮嘱道:“镇上不比村子里,好乖乖你别乱跑,回头等咱们东西卖掉一多半儿了,阿奶陪你去逛逛。”
    “我不乱跑,我……”周芸芸扫视了一圈,果断的将目光落在了周家阿爹身上,“我让阿爹带着我去逛逛,成吗?”
    “去罢。”这下,周家阿奶倒是放心了。这周家的男丁,往年一过农忙,就会结伴来镇上打短工。虽说周家阿爹是她仨儿子里头看着最蠢的那个,不过还不至于蠢到在镇上迷路。况且,就那傻大个儿,还是挺能唬住人的。
    只要周家阿爹,早在周芸芸看过来时,他就已经三两步的走到了跟前。等周家阿奶允了,他便乐呵呵的拉过周芸芸,往外头走了几步才问她想去哪儿逛逛。
    周芸芸怎么可能是真的为了逛街呢?虽说她确实有很久没逛街了,可如今小笼包没卖掉几个,熏肉干更是一个都没动,再这么下去,拿甚么钱来买食材佐料?哪怕周芸芸知晓阿奶手里头捏着不少的钱,可说真的,她想的是劳动致富,而不是啃老。
    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循环的,只是却分为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若是今个儿的吃食没卖掉,哪怕并不会坏,也预示着周芸芸失去了最初的启动资金,就算阿奶纵着她,仍愿意帮她买食材佐料,那么往后呢?她并不是贪吃鬼,她只是想靠手艺好生过日子。反之,若是一切顺利,她就能用卖掉小笼包和熏肉干的钱去买更多的食材佐料,做更多的中式点心,然后到下一次赶场子的时候继续出售赚钱……
    同样都是循环,却有着天壤之别。
    “阿爹,这些铺面后头应当都是住家罢?”到底是头一次来这青山镇上,周芸芸略有些拿不准。
    这青山镇其实还真不大,统共也就是由南至北一条通透的大街,街面两边俱是铺面,铺面前头则摆着一长溜的摊位,将原本能同时过六七人的街面,挤得愈发的狭小了,只能勉强过一两人。今个儿又是赶场子的日子,自是显得越发的拥挤不堪了。
    周芸芸乍一眼看去,只看到各种摊子挤得密密麻麻的,上头的东西也是种类繁多。小到针头线脑,大到家舍器皿,周芸芸甚至还看到了一家门店不算小的铁匠铺子,不过仔细看去,却发觉里头卖的压根就不是兵器,而是各种农具。
    “阿爹?”四下张望了半天,周芸芸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家阿爹压根就没回答她的问题,便又问道,“我是说,这边是不是还有住家?咱们去跟人家租个蒸锅,将小笼包热一热,这样也能多招揽些客人。”
    周家阿爹想了想,似乎觉得是这个理,不过他却是没去找住家,而是直接领着周芸芸去了一家卖胡辣汤的小馆子。这家小馆子是个夫妻店,店家是个膀大腰圆的男子,正看着火,免得汤冷下来,他娘子则负责盛汤收钱。而除了卖胡辣汤外,这家也兼卖一些玉米饼子,就跟周家素日里吃的差不多,不过人家明显是掺了白面的,看着要好看一些。
    周芸芸略组织了一下言语,便笑着上前同那店家娘子说话,先问了一碗胡辣汤要几多钱,得知只要三文钱后,便痛快的买了一碗让周家阿爹趁热喝下去,这才笑着询问能否借灶台蒸锅一用。
    店家娘子倒是痛快:“成呢,咱们家有两灶眼,锅也空着,拿些水先给热上。对了,柴禾费钱,你们给点柴火钱就行。”
    镇上不比村子里,甚么都要钱。
    周芸芸自不会那般小气,让周家阿爹先回去将小笼包搬过来,自个儿则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店家娘子聊着天。
    依着周芸芸的想法,在镇上有一家铺面,这日子铁定过得红火,不过没一会儿她就改了想法,只因这家铺子的生意真心不好。想也是,若是生意红火,怎么会特地空了一个灶眼呢?胡辣汤又不是虽然翻炒盯着的炒菜类,将食材佐料都备起来,炖上就成了,所要做的也无非就是看着点儿火而已。很明显,这家铺子的生意堪忧,尤其今个儿还是赶场子的日子呢。
    不多会儿,周家阿爹便将小笼包搬过来了,一起过来的还有周家大伯。
    比起憨厚老实的周家阿爹,大伯显得要精明多了,先问了情况,又让周芸芸将余下的钱都给了,还让阿爹去后院帮人劈柴,他自个儿则是坐下来开始生火蒸包子,当然也没忘跟店家套近乎。
    片刻后,小笼包的香味渐渐飘了出来,混合着胡辣汤的味道,倒是愈发的让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没多久,便有客人过来问价,正好点上一碗胡辣汤,再来几只小笼包,就着店家的桌椅大口吃喝了起来。
    好胃口是能传染的,才不多会儿,原本稀稀落落没甚么人的铺面里就坐满了客人,周芸芸本来是想让大伯帮着收钱的,其实大伯是很愿意的,可他最终还是拒绝了。
    “还是芸芸你收着罢,免得回头你阿奶又说我昧了她的大钱。”
    又……
    看来,大伯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周芸芸抬眼望天,不过很快就没空感概了。索性小笼包每个两文钱,且也没有人会拿着银子来买,因而倒也不显得忙碌。等周家阿奶左等右等都不见她的好乖乖回来后,忍不住跑来瞧了瞧,旋即笑得一脸的包子褶子。
    等小笼包卖了过半,周芸芸清点了一下,扬起笑脸向店家娘子道:“林嫂子,我家小笼包两文钱一只,这里还剩三十五只,我算您六十文钱,包圆了予你如何?”
    周芸芸自问没空一直守在这儿,况且她阿爹还在后头给人劈柴呢,也亏得大伯坐得住。又因着方才搭话时,知晓了店家娘子的姓氏,也略了解了店家的事儿,她索性亲亲热热的唤了起来,央人家帮她卖。
    店家娘子林嫂子倒挺心动的,她不是不知道包子比饼子卖得好,可做包子要发面,要拌馅儿,要调味儿,这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