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知道,杜元帅与王小将军目光居然如此短浅!”一侧几案之后,担任着府掾小官的文士李百药冷声道。
“李百药,你什么意思?大臣议事,哪轮的到你开口?”西门君仪不满喝道。
李百药乃是江东有名的学士,不过却并非江东之人。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江东各世族易帜,他也被沈法兴裹胁成了南陈官员。不过沈法兴虽重其才,却一直只是以小官居之。
“殿下既召我来,我当表明已见。杜大人虽为元帅,可并非就事事皆对。如果吴王殿下没出事,那么北伐之议自然是上策。但今非昨日,如今吴王已逝,江凌又失。江汉诸郡随时有可能面临全部丢失的风险,值此之时,诸位放着手中掌握的江汉不顾,却要却攻打那还属于陈军麾下的淮南,这岂不是笑哉?”
杜伏威冷笑一声。
“陈大人你继续说。”沈落雁一语压制了杜伏威等人。
李百药扬声道:“北伐看似前景光明,但那得是在江汉为我掌握的情况之下。江东虽有大江为天险,但江汉、淮泗必得其一方可稳固。二者皆得则可争霸天下。然如今形势,江汉岌岌可危,淮泗却还是空中楼阁。虽然江淮兵力多被抽调北上,但我只问一句,面对江都重镇,有谁能有信心攻下?”
江都乃是当年杨广多次巡视江南之时的行宫所在,经营的极其华丽且坚固。特别是这四五年来,南陈围攻江都的时间不下千日。可除了使得江都越发的变成了一个战争要塞之外,面对这个就隔江与建康都城相望的敌城,南陈却只能束手无策。这次北伐,最大的障碍无疑就是江都城。
“江都一日不下,那么我们的北伐就一日难以成功。有江都这样一个要塞卡在身后,就算我们能攻下淮河南岸诸镇,也随时有可能被敌反咬一口。更何况,江汉此时对我们更加重要,丢失江汉,陈军就可以和九江诸郡连成一片,到时他们自上游顺江而下,我们如何抵挡?而且,吴王新亡,军心士气低落。此时殿下上位摄政王,正需要起兵为吴王复仇,收复失地啊。放任着两位公子在江汉,这很有可能使得朝廷分裂。”
李百药语调铿锵,态度自信,极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被他的凛然气势所折服,满座将领竟没有一人开口反驳。
沈落雁听完这番话,却是感觉其中的话里有话。沈落雁得诸将拥护,自立为摄政王。但是她毕竟是一个女子,女人主政,历来是被人非议的。沈家只要还有男子在,是没有人愿意看到她这样做的。而李百药的那番话,其实就在告诉她,在这样的时刻,与其去北伐攻打外敌,还不如安内最为紧要。
攘外必先安内,不能统一内部,平定沈家的分裂,她就不能真正的执掌江南大权。
杜伏威还在那里争辩,“话是如此说,可现在是北伐的最好机会,一旦错过,可就再没有这样的好时机了。”
沈落雁缓缓起身,面上满是肃然。
她沉稳地望着众人,目光中有着令人信服的力量:“北陈虽然强大,可在塞外,四十万突厥大军正在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南下。陈破军已经将大量的军队抽调北上,其南面并没有多少兵马。江凌一战,鲁世深虽夺了我四郡之地,但也已经是强橹之末。如果不是我沈氏内乱,陈军根本不会有这个机会。我们手中还有三十五万大军,江汉诸城还有十几万兵马。只要我们反击,江汉必将夺回。诸位,现在陈克复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时间。陈军再强,也无法几线同时做战。只要给他半年时间,陈克复定能解决北方战事,到时,百万大军就能南下。”
“殿下,您的意思是?”
在众将军屏住呼吸的注视下,屋子里静得连一根针掉下来的声音也听得清楚,沈落雁清脆的声音静静地荡漾在室内:“陈克复已经到了极限,就让我们给他再添加一个稻草,给他致命一击吧。”
李百药惊喜道:“殿下准备出兵江汉?”
沈落雁肃立,目中电光展露,犹如风暴即将到来前的霹雳掠过长空:“陈军已经是强橹之末,任何一次强力反击,都有可能让他紧崩到底的弦崩断。陈国南部防御已经十分薄弱,外强中干。只要我们能打破这层薄薄的壳,我们就能一举杀入中原,攻破襄阳,踏破洛阳!”
将军们齐刷刷地起立,一时间,披甲晃动。无论是刚才赞同还是反对出兵江汉的将领们,此刻他们脸上的决意竟是一般无二:“我们愿跟随殿下,不惜肝脑涂地!”
“将军们,整理兵马,调集队伍,我们即将出发!”
晨光亮起,建康上空回荡着低沉的号角,那激荡的号角让人精神一振。
有些外地的商旅们不知所以,本地居民告诉他们:“这是进军号,公主殿下要出兵了!”
出兵,出兵!目标指向何方?不问而知,北陈!
闻知消息的民众无不精神大振,虽然他们曾经都是陈家的子民,但时间流逝,南北陈对战多年,百年们早已经在无数的战火中受尽伤害。如今的他们,一听到北陈,一听到陈克复,无不是将其当作是侵略他们家园的敌人、贼子。恨不得能彻底击败陈军,打过长江去。特别是那大量从山东、淮北、淮南一路逃到江南的那些世族与百姓们来说,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打过长江,重回故土。
上十万民众簇拥在街道两边观看大军出征的盛况,人潮如山如海,欢呼和口号一浪接一浪响起。虽然不少百姓发现,今天的军队中的许多旗号有些陌生,甚至各街道上新张贴了许多布告。有识字的人告诉他们,宫中的皇帝陈深已经被废除了,现在的国鸮改成了吴国。由吴王第五子三岁的幼子当了新皇帝,而楚国公主则成了监国摄政王。
不过大部份的百姓对于这些变化并没有怎么当回事,乱世年代,朝代更替太正常了,就是皇帝那也是轮流做的。江南的百姓哪个不知道这天下早是沈家的天下,大家都知道早晚有一天沈家人得当皇帝。对他们来说,只要不发生兵乱,没有乱兵抢劫,管他谁当皇帝,管他换什么国号,通通都和百姓无关。
在夹道的鲜花和彩带簇拥下,沈落雁麾下各路大军秩序井然地鱼贯出城,步、骑连绵不绝,阵旅整齐,军容壮观。
首先出阵是三万多人的公主近卫骑兵部队,这是最引人瞩目的队伍。
骑兵们一式装备着长矛和仿北陈制式马刀,身披红色轻甲、红色的披风,连他们尖顶头盔顶上的飘带也是樱红色的,迎风招展,三万大军看起来就像一朵飘浮在大地上的红云,而在这朵庞大的红云之上的,是密密麻麻的长矛,是雪亮的马刀。骑兵们挺胸拔颈,俯瞰四方,傲气十足。
这是一支有着辉煌战绩和功勋的部队,他们多次横空出世,攻城破池。这是一支沈落雁嫡系的嫡系部队,一支真正完全效忠于沈落雁的百战精锐。
第848章 抗旨
这支军队的组建时间并不长,但其功勋却让人惊叹。最初他们的前身只是沈落雁的亲卫队,只有百余人规模。在三年前南陈北伐之时,沈落雁开始真正进入了南陈军政的核心,并策划了借道中原,反道伐江汉的战略。从建康到寿春,从寿春到洛阳,从洛阳到襄阳,再到荆州,再到江夏。
沈落雁的谋略助南陈夺下了江汉,也在这次的大举进攻之中,沈落雁一点一点的扩张了她的亲卫队。从百余人到千余人最后到万人。襄阳鏖兵,南陈军久攻不下,正是沈落雁亲提近卫军举剑向前,在那个暴雨倾盆、电闪雷鸣的漆黑深夜,三千近卫营的精锐顶着守军的箭雨檑石,前仆后继,死战不退。当时交战之激烈,让南陈诸军震憾。
大量鲜血被雨水冲入了渠道,襄阳城护城河变红,数日不得变色。这场激战持续了一整夜,最终天亮之前近卫营的弟兄踏着兄弟们的尸首攻上了城墙,一举打开了城门,引南陈军入城。
前赴后继,宁死不退。沈落雁近卫营士兵的强悍和忠诚震撼双方,连沈法兴都承认:“如此悍不畏死的骁勇之师,可比肩陈克复之破军营!”
襄阳一战,近卫营死伤无数,但近卫营并没有消亡,反而越滚越大,到如今,已经是一支三万之众的铁血之师。
在六月的北陈南征突袭之中,南陈诸军一败再败,最后一路败逃到了建康城。建康城下,江东百姓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北陈精骑。
举城寂然,万人寒颤。
所有的人都被北陈军的强悍所震慑,但唯有这支铁血近卫之师依然巍然耸立。当时的交战场面如何激烈残酷,许多人都无法用言语形容……
这场激战给北陈强军更添加了一笔震烁古今的重彩,但失败者亦同样的荣耀,直到半月之后沈法兴率援军赶到,北陈军都没能攻破近卫军所坚守的建康城。
从那时起,沈落雁的威名更上一层楼,近卫军也被公认为南陈第一强军。见到他们,人众中响起了雷鸣般的呼声:“铁血近卫,纵横无敌!”
紧接着近卫骑军,军鼓铿锵,战旗飘舞。沈落雁麾下其它将帅们的各个营团依次开出,各个队伍队列整齐,盔甲鲜明,步履一致。在步兵整齐地步伐重压下,大地在微微下沉,各个团队严整得犹如一座座活动的要塞。
淮南军、南越军、镇南军、建康守备军、大吴禁卫军。
这是一路壮观的景象,那看不尽的人马洪流,如云密集的刀剑、长矛方阵整齐地簇拥涌过城门,士兵的盔甲犹如江河般滔滔不绝地涌过,朝阳照射下,灿灿闪耀。
这是经历无数沙场鏖战,百炼成钢才锤炼、锻制出来的雄师劲旅,他们有着骄傲的战绩和自信,即使整个大陆都无可匹敌的铁马骠骑。
驻马城门,检阅着麾下的军队,沈落雁深感满意。
看着这支军队,沈落雁看到了崭新的希望。手握宝剑,她心中充满无限骄傲,谁说女子不如男。父亲一辈子也无法改变他看不起女人的思想,但如今,他看得的五个儿子两死一俘,剩下的两个也如乌龟一样躲在江夏不敢动弹。这江南,这吴国,终究还是得依靠她沈落雁来接掌。有如此强军在手,她相信,她能比父亲,比那几个无用的兄长做得更好。
传言中,北陈军都是吃人的怪物、刀枪不入的野兽,碰到武装到牙齿的北陈军,许多军队都不能一如既往的发挥实力。但此刻,亲眼目睹部下高昂斗志,鼎盛军容,立即,所有的担心和忧虑就如冰块放在太阳底下一般,迅速消融无踪。她坚信,即使对上北陈皇帝陈克复最骄傲的破军营重装骑兵,这路军队亦定能如以往一般,用马刀和铁蹄将敌手歼灭干净。
大军进发,浩浩荡荡,急如星火,早上出发,只一日急行军,前锋就已经到了九江交界的宣城郡南陵城中。
晨曦,九江城笼罩在一片晶莹的秋霜之中。
一行急速的马蹄声打破了九江城清晨的寂静,在洞开的城门处,一队骑士旋风般冲入九江城洞开的城门,骑士漆黑的斗篷在风中飘舞,金黄色的飞鹰标志在黎明的晨光中灼灼发亮。
“陛下密旨:朕得悉沈落雁已经征发大军,骑兵十万,水师七万,步军十八万。另征召后勤辅助民夫五十万青壮,军民总计八十五万,号称百万。正全军向九江、豫章诸城而来。九江防守空虚、兵力不足,为避免无谓伤亡。现特令江西都督胡海率江西行省所有兵马及官员全军由水师接应,退往合肥,加强淮南防御,防止沈落雁趁机攻打安微。”
接到皇帝的圣旨,正在厉兵秣马、整军备战的胡海一时有些懵了。如果不是派来传旨的乃是他认识的门下省官员,他都会以为这是沈落雁的假传旨意,想要骗他拱手让出江西了。可是再三确认过圣旨是真的后,他还是难以相信。
左指挥使徐世绩看着胡海沉重的样子,不由在一旁开导道:“陛下此令也是为我们弟兄着想,这沈落雁全军出动,大军三十五万人马之众来攻,明摆着是要前去救援江汉。如今我们手中精锐兵马尽皆调去北方,手中尽是些乡兵民团,而且加起来,也不过是五万余人马,虽有城池可依。可九江等诸城这数年来也是反复争夺,早是残破。与其与敌死战,还不如暂避锋芒。反正这九江诸郡这些年也是你争我夺,打来打去,就算暂时让给沈落雁也无所谓。更何况,现在淮南也同样空虚,与其分守两地,还不如将兵马集中一处防守,更为有利。”
徐世绩官职在胡海之下,但胡海也知道论本事,这徐世绩却是在他之上的。也只因为徐世绩是魏国降将,才暂时居于他之下。徐世绩一番解说他当然明白,只是心中依然是有些不太舒服。
“哎,我不甘心啊。同样是带兵打仗,这王仁恭元帅和薛定国元帅在塞外大破突厥,斩敌十余万,还阵斩了突厥小可汗,这何等大功啊。还有鲁世深将军与张仲坚元帅,和我一样镇守地方,可他们却刚刚一举夺得五郡之地,俘虏了沈法兴十余万军队,还歼灭了董纯五万大军,这是何等大功啊。不说几位元帅,就是那秦琼、罗士信、程咬金几个,哪个不是在塞外立下大功,听传闻说,陛下对他们十分满意,准备大加封赏。”
“哎,想当初,我在辽东跟着陛下征战时,那时我是七大统领之一,那秦琼几个不过是一刚投降的队正而已。还有那谁,那个薛家四个小子,张家五个打猎的。当初我跟着陛下在破军营当校尉时,那张家几个小崽子还都只是大头兵一个,如今倒好,眼看着就要和本将平起平坐了。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啊。好不容易有仗可打了,陛下去又让我撤往合肥,再这样下去,过不了几年,就是以往的马夫伙头兵,估计都得爬到本将的头上撒尿了。”
说起这些,胡海满脸的不开心。当初他是皇帝手下的七大统领之一,可是这些年呢。打仗几本上都没有他什么事了,皇帝打草原突厥,他留守室韦。皇帝打河北,他留守辽东。皇帝打中原,他留守河北。如今皇帝又打突厥了,他又留守江南。眼看着江南有大仗要打了,他却又被调去加强合肥的防御。这都是什么事啊,看着别人上战场立功,功劳大把,官职频升,自己却是越混越回去,这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徐世绩微微笑了笑,心里其实对皇帝把他调到江西也是有点异议的。想那黄君汉在魏国时还在他之下,可降了陈之后地位却比他还高。在李密手下,他怎么也是一个大将军,可现在却反而成了一个指挥乡兵民团的左指挥使。
“都督,其实从另一面来看,这也说明您在陛下心中的重要和受信任啊。数次大战,陛下都让您留守后方,这得是多大的信任啊。”
“可我心里就是有点不自在,我想和沈落雁打一仗,你支持本将不?”胡海望着徐世绩道。
“我……”
“将军,末将支持您,咱们打他娘的一仗。”另一边的右指挥使苏定方大声道。苏定方当初乃是窦建德的部将,后来在出使陈朝时被陈克复扣下了。苏定方一直不肯归降,直到后来窦建德军灭亡,其义父也自杀。最终苏定方终究还是降了陈,几年来,官职不大不小,如今却和徐世绩一起在胡海的麾下任指挥使。苏定方年轻气盛,这几年沉浮虽磨去了不少棱角,可终究年青。眼看着别的将领们立功无数,心中也不免神往。
徐世绩见都督和右指挥使两人都有打一仗的意思,虽然明知这样做是违反皇帝的旨意的。但是此时也是骑虎难下,再加上心里也有些想要打仗立功的想法,最终还是顶不住两人的劝说,点头同意了上司和同僚那疯狂的想法。
“好,咱们就打这一仗,不过其它官员和百姓等等还是得尽量撤往江北。咱们也从各城撤出,看准了打他一下,见好就收。”
“好,叫好就收。”胡海点头道,不过在徐世绩的眼里,怎么看胡海也不是那种能见好就收的人,但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849章 三千轻骑夜夺江夏
十月十二日,沈落雁在南陵城检校了陆续赶到的各军兵马。
淮南军、南越军、镇南军、建康守备军、宫廷禁卫军、水师、摄政王铁血近卫军,骑兵十万,水师七万,步军十八万,共计三十五万大军,号称百万。军容鼎盛,士气激昂。
当日探马回报,九江、豫章五郡陈军在闻知大举西进之后,已经闻风丧胆,不战而逃。五郡兵马官员已经在昨夜趁夜在陈军水师的接应下渡过长江撤入江北。五郡数十城池,此时皆已经沦为空城。
“这是天助我也!”沈落雁目光闪耀高兴道:“陈军势弱主动避战,倒正好省去了我们许多麻烦。不过既然他们已经识趣撤往江北,那我们可以暂时不必理会他们。此次出兵,我们志在收复江汉失地,其余暂时不必理会。传令下去,全军不停,由将军陈当、蒋言超、徐令言、汪华、刘子翼各领五千人马分别接管九江五郡,并清剿地方北陈余寇。另由李百药为五郡临时总管,总领五郡民政,并负责征集粮草。其余大军不停,立即越过九江,直扑江夏。”
杜伏威道:“江夏如今是两位公子所在,如果他们不肯迎接我们该如何?”
“不肯开城迎接,那就打进去。”沈落雁头也没回的道。
兵贵神速,相应的军令即刻传达。立即,号角低鸣,大军开拔,火速前进,日夜兼程。
沈落雁治军严厉,军队行进除去马啸铁蹄铿锵外,再无别的声响。所经之地,沿途的民众在睡梦中都不会被过境军队惊醒,直到次日清晨,居民才突然睁大了惺忪的双眼,讶然地望着这支魔术般突然出现的庞大军队,觉的简直是在做梦。
在经过武昌城时,看到庞大军队扬起的烟尘,城中居民无不以为是北陈军到了,引起了歇斯底里的恐慌。
直到军队贴近城池驻下时,居民们才看清了那面赤色帅旗上所绣的“沈”字旗在日头下飘舞。
城中居民这才砍认,来的不是敌对的陈军,而是拯救他们的救星!一瞬间,那巅峰的狂喜用什么都无法表达,欢呼的浪潮把整个城池都撼动了。
武昌城的守将乃是沈家老四沈僖所统,由的部将陈到镇守。他听闻有大军开到,赶到城头观望,见到无数的旌旗刀枪,一时间也是震惊不已。原本也以为是襄阳的鲁世深到了,等看清了那面沈字大纛和那面赤色的火凤旗帜之后,也马上明白是沈落雁到了。一时间即喜又惊,喜的是援军到了。惊的却是如今沈家兄弟相争,这沈落雁突然杀到,却是谁也不知道她的态度是什么了。
有传令兵赶到城门下要求城中打开城门,陈到犹豫不肯开门,等不到片刻,城下大军却是一声喊杀已经杀到城下攻城,城上的守军见自家人攻打城池,惊讶之余却是一哄而散,不到半个时辰,江夏的前哨城武昌就已经被沈落雁拿下。陈到还没有来的及给江夏的主子送信,城池就已经彻底被沈落雁控制,一个人也没能跑出城去。
武昌距离江夏城直线距离不到百里,不过实际路程约一百百十里左右。急行军也就是一个白天就能到达,骑兵甚至只要三个时辰就能到达,行船的话,因逆水也只需半天即可。
沈落雁夺下武昌城之后,立即封锁了四城,全军在城下生火做饭,临时休整。
单雄信提议道:“我军突至,江夏城中必不知情。如今我军占领武昌,此时正当一举突袭江夏,如有迟缓,恐为江夏所知。到时只怕两位公子闭城不出,万一引得陈军顺水而下来攻,到时我军无城可守,迫于和陈军野战,只怕不利。末将愿率本部轻骑三千往攻江夏!”
休整半日之后,天刚黄昏,单雄信即集结麾下镇南军中三千轻骑,衔枚夜往。
三千轻骑一夜疾行,到达江夏城外之时,正好是四更天时,正是人一天之中最无防备的熟睡之时。适时秋风呼啸,三千骑摸到江夏城下之时,城上并无一人得知。
江夏城中,沈僖从一个漂亮的女人身上满意的爬了下来。这女人算不得倾国之貌,但也还算漂亮。只是有些败性的是这女人虽有一副好皮囊,可却半点也不解风情。在榻上之时,他就如同一具尸体似的扭着头躺在那里,不但动也不动一下,而且连哼都不肯哼一下,只是一味的咬着嘴唇,闭着眼睛。
抱着这样的一个女人欢好,总如抱着一具尸体似的。不过一想到对方的身份,他还是心里很满足的。这女人虽不解风情,可却是江凌萧氏。这萧氏可不是普通的氏族,这萧氏乃是西梁皇族萧氏。这女子的父亲也是西梁皇族之后,她的辈份算起来其实和杨广的皇后萧美娘还是堂姐妹呢,连名字都差不多。萧后叫美娘,她则叫丽娘。
沈僖向来听人说,杨广的皇后萧氏倾国倾城,妩媚无比,不但杨广为之倾心。就是北陈皇帝陈破军这样的枭雄,都对萧氏念念不忘,如今已经身为中原半壁江山皇帝的陈克复,都还在宫中藏娇,经常与之欢娱。沈僖没机会见过萧美娘,但如今能有一个萧丽娘搂在怀中,压在身下也是一样的感觉啊。
“畜生,连兄弟的女人也要强抢侮辱!沈伟会杀了你的。”萧丽娘突然睁开了眼,咬着牙怒视着沈僖道。
“放心,老三早已经被我杀了,要不然,你以为我怎么可能把你抢到手?”沈僖冷冷一笑,那笑容让萧丽娘全身发冷。
沈僖说起杀兄之事,仿佛就如同杀了一只鸡一般随便。沈伟是他的三哥,当初老子沈法兴眼看重伤活不了了,兄弟几个都开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盘。兄弟五人,老大是世子,但其余四兄弟都不服气那个兄长。老三和老四当初也都在暗中招兵买马,结果却不料老五先一步杀进了江凌城,杀了老大,气死了老子,自己抢了吴王之位还不算,居然自立为帝。
结果沈僖还没等几天,老二又引着陈军杀进了江凌城。不过老二也是蠢,引狼入室,最后也成了北陈的俘虏。眼看着鲁世深咄咄逼人,剩下的老三老四只得退到江夏城,两人联合在了一起。
不过两兄弟虽都退入江夏,却又都没安好心,都想着算计对方。结果最后还是老四先下手为强,把沈伟骗入府中赴宴之时一杯毒酒解决了他。对外,沈僖称老三患病不见客,暗中却在拉拢接管着老三的兵马,城中大多兵士还以为沈伟活着,实际上早已经埋入了地下了。
女人惨笑一声,目光冷冷地望着沈僖,轻蔑地道:“我堂兄萧瑀、萧铣都是陈朝大臣,他们会为我报仇的。陈军已经攻占为江凌,你也活不了几天了。”
沈僖伸出苍白的手抚摸着萧丽娘的细腻的脸庞,轻笑道:“放心吧,江夏城高墙坚,北陈军是攻不进来的,你就死心塌地的跟着本王吧。如今老大老三老五都死了,老二被俘了,沈家就剩下我一个了,我就是吴王。跟着我,也许有一天我能封你为吴王妃。”
折腾了半夜,沈僖也有些疲惫了。他拿起根绳子将萧丽娘手脚捆了扔上榻,自己倒了一碗酒喝了,然后也躺在了萧丽娘的身边。对这个女人,沈僖实在是喜欢,虽然担心睡着后会被这女人杀人,但他宁愿把她捆住了放榻上一起睡,也不肯把她安排到别的房间。
刚刚睡下一会,沈僖迷糊中却突然听得无数人叫喊。一时惊吓而起,他翻身而起,揉了揉沉重的眼皮,外边已经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之声。
“禀报殿下,城中火起,现在北城已经烧起数个街坊了。火势太大,弟兄们请将军暂时移驾南城。”一名侍卫大声道。
沈僖披衣而起,推开门,只见空气中到处都是一股着炭灰味,北边的天空已经被大火烧的亮同白昼。秋风中,毕毕剥剥的火声清晰传来,不时还有轰隆隆的房子倒塌之声。无数百姓的呼救声,风火之声交杂,江夏城一片嘈杂。
沈僖有些头痛的看着这一切,喝道:“还不快调弟兄们一起灭火,要是整个江夏城都烧了,那我们还住哪去?”
“是!”侍卫转身急匆匆传令而去。
江夏城外,单雄信带着三千人马一直隐伏于南城门之外,细心的观注着江夏城中的动静。
“元帅,城中四处火起,城上的士兵已经有不少下城去救火了。时候差不多了,咱们是不是开始攻城?”
“看来潜入城的弟兄们已经得手了,不过再等等,看他们能不能按计划打开城门。如果不能打开城门强攻,弟兄们会有很大损伤。”单雄信也面色凝重地望着城门。江夏城中归属南陈数年,沈落雁也早在城中安插了不少的心腹,那些人大多还是她当年游走于各地之时,用来收集情报所用。
这次单雄信前来,沈落雁也就把这些内应交与他,让他想办法派人潜入城中与他们汇合,然后在城中制造混乱,帮单雄信入城。
吱呀呀————
=文=厚重的城门被缓缓的推开,露出一条越来越大的缝隙。
=人=伴随着城门开启的声音,一道大喝响起:“什么人!”
=书=“有敌人潜入城了!”
=屋=“关闭城门!”
各种各样的喝声响起,并开始伴随着打斗之声。几道人影飞快地跃上吊桥铁索,几把利斧飞快的落在铁索之上,叮叮之声中间杂着点点火星。
“砰!”
高高吊起的吊桥因铁索断裂而重重地砸在了护城河的另一端,城门洞中的那厚实的城门也终于完成全打开,如一只噬人巨兽一般的张开了大嘴。
一直隐伏在地上的单雄信立即跳了起来,拨剑而出,长剑一指大喝道:“弟兄们,冲啊!”
一个又一个的骑士从地上跳了起来,一匹又一匹的战马被主人从地上牵了起来,翻身跃上战马,策马扬枪,狂吼突进。
隆隆的铁蹄之声打破了城外的寂静,三千骑士如旋风一般的疾驰前进。
城门外不少守军还在与打开城门的内应们激战,试图重新关闭城门,可惜一切已经太迟了。如一阵风一般的骑士们携带着秋风与马刀,将一个个阻挡在前面的守军一劈为二。
铁蹄踏在吊桥之上的声音,如同密集的暴雨击打着梧桐树叶,更如同一只只激昂的战鼓敲打着骑士们的心中。
“敌袭,敌袭!”
流星滑过墨一般黑的夜空,在城中各处散开,绚丽得如同天女在散花。大部分“花瓣”都砸在了地面上,跳了跳,瞬间便熄灭了。也有小部分橘红色的“花瓣”不幸溅在了木板或者柴草堆上,迅速便引起一团火光。
“站住,敌人没几个儿,大伙不要逃,合力把他们杀出去!”沈僖预急了,扯着嗓子大叫。敌军人数不可能太多,否则他在沔阳和巴陵的部下不会发觉不了郡兵集结的迹象。况且不管陈军是从襄阳沿着汉水南下,还是从江凌沿着长汉南下,也必须先通过沔阳和巴陵二郡。可现在那二郡还完全处于他的掌控之中,前线也没有收到二郡有敌来犯的情报,怎么可能会有大部陈军攻到江夏城下。从江凌或者襄阳到江夏数百里之遥,就算沔阳和巴陵挡不住北陈军,可至少也会有警报传来的。想来想去,沈僖觉得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