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又再次听到丈夫还活着的消息,才让她恢复了一点点生机。可没过多久,父亲却又从皇帝那里,拿到了废除自己与丈夫的圣旨,再到后来,父亲居然还要自己嫁给杨暕。甚至在太原时,不顾自己的感受,强自把自己送入了皇宫之中。

哀莫大于心死。

在进入晋阳宫的那一刻,她终于明白,原来她自始至终不过是父兄们手中的一颗棋子,用来为家族交换利益罢了。

太原混乱之夜,心死的她乘乱离开了太原,一路上跟随着乱军一路南下,最后到达了绛郡,在闻喜县的紫金山,她与一起南下的贴身侍女小依还有马僮马三宝及数个路上结识的同伴,被紫金山上的一伙盗匪拦截,对方想要杀人越货。李秀宁与马三宝带着同伴们拼死反抗,最后反而把那小伙盗匪给杀了。

一起南下的那伙人,大多不是从太原溃散下来的强征募兵,就是一些四处流离的百姓。最后大家干脆把那盗匪的山寨修了修,留在了山中,也算逍遥。因为李秀宁表现出众,且身边又带着马三宝这样彪悍的十余个汉子,最后反而都遵她为寨主,立寨号娘了寨。

自李秀宁当了寨主后,李秀宁按以前看过的兵书战策,对寨中的人马也多加演练,又招募了不少的人马。娘子寨不劫普通百姓,却专门劫附近县镇上为富不仁的大户,地主豪强们。小半年下来,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娘子寨神秘无比,附近都知道了这么一股强大又神秘的势力,可谁也不知道他们的老巢在哪,只知道来去如风,神出鬼没。

这次李秀宁带着马三宝出来,一是外出踩盘子路过闻喜县城。二来也是李秀宁隐隐听闻父亲兄长们正在附近的河东郡与杨暕开战,心中终究是忍不住想来探听一二。

此时突然听到,父亲年前居然曾要将自己送去河北丈夫那里,心中不由复杂无比。虽然也知道这些商人大多也是胡言乱语,语里没几句真的,可心中却依然感觉几分高兴。特别是听说,破军还派五千人去河东迎回自己时,心中更是不能克制,眼眶湿润了起来。

虽然父亲当初从皇帝那里求来了废除自己与破军婚事的圣旨,可李秀宁心中却没有半分改变。女子从一而终,她既然被破军三媒六礼的明媒正娶的娶过了门,只要不是破军给自己休书,那自己就一直是他的妻子。哪怕她也早听说过,他后来又娶了出云公主,年前还立了长孙家的那个女子为正妻,但是自己的心意依然不会变。

之前离开太原时,他也想过要去找陈破军。那个时候,她还只知道他还在辽东,并不知道他到了河北。等到后来知道他到了河北,又听说他要娶公主,再后来,又娶长孙家小姐为妻。虽然心中依然想着他,可终究无法就那样赶去河北相见。

坐在这酒楼之中,再一次听到那个朝思暮想的名字,让李秀宁不由的痴痴的出了神。想到此刻,他已经南下,与自己之间不过是相隔了一座太行山,数百里的路途而已,心中不由的激荡起伏,不能自已,从没有如此刻般,她是这么地期待着能马上见到他。

第598章 李渊南逃

“他还好吗。”李秀宁出神地望着酒楼外的天空,不由轻轻地念出了埋藏心中许久的话语。

一旁的马三宝看着她又露出了这般神情,不由的感觉几分心痛,“公子,不如我们去找他吧。从闻喜到河北并不远,我们先穿过轵关型到河内郡,然后再沿黄河坐般一直东下,不出几天就能到达汲郡,我听说那里如今全是河北的水师。咱们只要找到河北水师,就能找到他了。”

小依不满的拿手撞了下三宝,“你当我们姑娘是什么人了,难道还要自己找上门去不成?那个早已经又娶了好几个了,只怕是但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再怎么着,也得让他亲自来请我们姑娘回去,还得是八抬大轿请回去当大夫人才行。”

“可我们现在在这里,他又怎么可能知道,要不,姑娘写封信,我派人送去河北如何?”马三宝出主意道。

听着两人一唱一和,此刻又紧张地期待着的样子,李秀宁也是心中一动,心中意动。她确实再想见到陈破军,可又觉得陈克复如今连娶公主也长孙家小姐。又因父兄之前对他的背弃伤害,她与不知道陈破军如今对她又是什么样的感情。想去河北见她,又如小依说的一般,心中总还是有些挂怀与矜持。可这样干等着,却又坐立不安,思念不已。

“好吧。”李秀宁轻声道:“等一会,我写一封信于破军,三宝你派人送去河北。如果他还记得我,我又岂会在意正妻不正妻之位。如果他还因当初之事责怪于我,不肯释怀,从此不见也许更好。”

马三宝高兴地道:“怎么可能会不肯见姑娘,他要是听到了姑娘的消息,还不得立即赶来相见。”

当下马三宝忙叫来小二,让取来纸笔墨水,由李秀宁手书一封,提笔在手,心中有万千语言,可真到下笔时,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最后反而写了又揉掉,写写停停,好半天后,才写了一封不过两三百字的书信。

马三宝帮着封了信,连忙到另一边去让一个老兄弟赶去河北送信。

李秀宁写完信后,脑中更沉纷纷杂乱。

坐在那里,却听的那边的几个客人又聊起了河东的战事,不由得又在意起来。

“弑君者这次估计是要死定了。”那壮汉喝了一口酒,一拍桌子道。眼下的河东虽然名义还是李家的势力范围之内,但明眼人却都已经看得出来李家长不了了。

现在到处传言,陈破军要报当初李家的背叛之仇,所以才联络了河东各方反李家之势力,攻夺河东北部诸郡。听说现在连李家的老巢太原都被刘武周、梁师都等人猛烈攻打。

而河东南部更是纷乱,特别是如此刻的闻喜城。闻喜城处于河北的西南部,左边是河东郡的龙门,右面则是绛郡的绛县。不但与稷山夹着汾水通道,更是与绛县,关夹着从河内郡通达绛县的轵关陉西面通道出口。

各方交汇,可谓是河东西南部的要冲之地,仅次于蒲坂、风凌渡,绛县的要害之地。

特别是眼下,李家占据龙门、杨暕占据风凌渡、蒲坂城,而王世充又占据了轵关陉通道与绛县。闻喜虽然名面上还归于李家,但实际上这里已经是一个三不管之城,三方交汇之处,却又谁也还顾不上这里。所以这汉子才敢在这里,对李家不敬。

“谁说不是呢,眼下弑君者的老巢太原就要不保。听说李渊这次本来是想带大军主力南下,西进关中。只可惜,辽王与王世充却不是这么好对付的。虽然先前李家把王世充抢夺的绛县数城又都夺了回去。可王家还占据着绛县,随时可以从河内郡再调兵马入绛郡,截断李家的退路。”

上来添酒的小二轻笑几声,“还退路,李家现在就是想退也退不了了。”

“哦,又有什么最新消息吗?”那壮汉好奇的拉着小二问道,这样的天,说些好奇之事,那是最好的下酒菜。

小二整日都在酒楼之中,这酒楼之中来来往往什么样的人都有,酒楼之中,可谓是消息的集散地。而小二,估计是消息最灵通之人了。

“可不是嘛,告诉你们个最新的消息。”小二神秘的左右转了转,装着十分神秘地道。

“说在这两天,听说李渊八万人与辽王的五万人,在龙门汾河大战。结果,你们猜,哪个赢了?”

“快说,快说哪个赢了。”一名商人马上给小二倒了一杯好酒,递上前去。

小二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不能喝酒。急的另一个商人马上又掏出几枚铜钱递过去,那小二才得意的继续道:“话说弑君者李渊虽然有兵八万,可却让辽王手下的四大元帅打的大败。听说那一战,打的真是惊天地,泣鬼神,李渊八万人居然不敌辽王五万人马,损失三成以上,才得以撤离战场。”

“损失三成还能撤离战场,你扯蛋吧?”一名商人不相信地喊道。这年头他们听多了各种各样的大战,一般来说,战场上折损三成,基本上都溃散了,根本不可能从容跑的掉。

“骗你们做什么,李渊当日确实是撤走了。不过弑君者也有些本事,弄了一个什么乌龟大阵,辽王手下四大元帅都拿李渊没法子。听说鱼俱罗大帅还送了李渊一套女人衣服呢,说是不敢战,就让李渊穿女人衣服。”

“李渊穿了没?穿了没?”

小二得意的故意迟疑了一会,直当感觉手心里又多了几枚大钱,才继续道:“穿了,当然穿了。李渊躲在那乌龟大阵中根本不敢出战,无奈之下只好当着三军的面前,穿了那套女人衣裳,听说还化了眉,扑了粉呢。只不过听说李渊太老了,虽然上了粉,可也遮不住脸上的皱纹,所以有人叫他婆婆面。”

“去,婆婆面还是年轻时先皇帝叫李渊的外号,哪是现在的事情,尽胡扯。”一名商人不满地道。

小二出了个丑,急的脸也红了,大声道:“反正李渊确实是穿了女人衣服,就是躲在阵中不出,结果杨元帅又出一计。造出了许多的投石车,一下子将李渊的乌龟阵砸了个稀烂。然后骑兵冲击,听说李渊大败。八万人上一战就折损了三成,只剩下了五万。结果这一次,更是惨败,五万人丢盔弃甲,十停丢了八丢,最后李渊只带了万余人南逃,其余人马非死即俘。”

众人听到这么一个劲爆的消息,都大声惊叫起来,“不可能吧,弑君者居然一战就只剩下万人逃跑?那个李世民人称白眼狼、反骨贼,他带兵打仗可是有一手的。怎么可能八万人反而被五万人打的如此大败?莫不是你哄我们的?”

小二急的赌咒发誓,好半天才让众人半信半疑。

“据说啊,这次李渊的八万人里根本没有那李世民。”

“不可能啊,我可听说李世民是跟着李渊与李建成一起南下的。要是没有李世民,李渊又哪来的八万大军?”

“嘿嘿,告诉你们也无妨,听说当初王世充攻入咱们绛郡,断了李家的粮道归路。然后李世民不是与李孝恭一南一北联手击败了王世充嘛。打败了王世充后,李孝恭就带两万人南下加入李渊大军之中,而李世民则听说是带着两万本部兵马先一步南下,去夺辽王的河东桥头堡蒲坂城去了。现在李渊大败,听说就是带着万余残兵奔蒲坂的李世民去了。”

“王世充断李家的后路,李世民又去断辽王的后退,这辽王又将李渊的大军击败。这可真是有意思,你们说,这河东最后谁才是赢家?”那名壮汉拍着桌子大笑着道。

另一人道:“管他们哪个赢,反正和咱们也没有什么关系。不管是李渊还是王世充又或者是那个辽王,还不都是一丘之貉,都没有什么区别。谁赢了,咱这些普通百姓,也没啥好日子过。”

另一个商人也是叹了口气,“这打来打去,我们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要我说,最好他们一个都别赢,干脆让河北的陈破军来河东最好了。在这中原跑南闯北,我看,还就是这河北陈破军最关心咱们老百姓。”

“就是,就是,陈王早点打到河东来就好了。”那汉子的话,引来同伴们的交口称赞。

邻座的李秀宁却是早已经听的脸上连连变色,当听到父亲八万大军大败,只余万人南逃时,她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就往外走。

小依与其它护卫连忙跟上前去,“小姐,去哪?”

“马上回山寨!”

“小姐,我们不是还要去夏县吗?”

李秀宁却是不再言语,匆匆的取了马匹,翻身上马就走。小依跺了下脚,忙派人去找马三宝,自己也跟着上马,带着数名同来的护卫连忙跟着李秀宁的身影匆匆离去。

第599章 落雁表妹

河东局势错综复杂,瞬息万变。

一山相隔的河北,同样如此。

陈克复一路南下,沿途聚集兵马,自出京时的两万余人马,等到达恒山郡真定城时,已经聚起了五万大军。到达真定城后,陈克复原本准备立即越过井陉,径取河东太原。

不过等他到达恒山郡后,河北的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他的兵马未到恒山之时,已经从魏郡邺城传出军情,河北南部的各方农民军势力,居然在朝廷的兵马压力之下,反而迅速的完成了整合。

就在陈克复从北京城出发之时,上谷人贼帅漫天王王须拔在邺城会盟河北南部诸多贼军首领,斩白马为盟。

王须拔为诸贼中势力最强大者,不但自统十万贼兵,更兼有一结义盟兄弟魏刀儿同样统十万历山飞贼军。二部兵马相联,稳居各方势力之中的首位。王须拔借河北大军的压力,拉拢打压,各种手段齐上,短时间内就整合了各方势力。

诸贼军齐聚魏郡邺城,以邺城为都,建国开朝,立国号为燕。王须拔称帝,立兄弟魏刀儿为兵马大元帅兼尚书令,并加封为魏王。加封其心腹宋金刚为宋王,并授于左领军元帅。加封老兄弟甄翟儿为赵王,并授于右领军元帅。又加封新近归附不久的窦建德为河间王,授前军大总管,并加封窦建德女为饶阳郡主。

对于其它心腹部下,更是悉授高官厚职。从国公到郡公到国侯、郡侯,其部下将领人人有份。

而对于其它盗匪贼军的首领们,王须拔同样大方无比,人人皆封国公,其部下也大多封郡公国侯。又将历来劫掠到的金银财宝美女,尽皆赏赐予诸将及诸部首领,一时之间,河北南部诸盗匪贼军,在短时间内已经整合为一军。虽不如朝廷官军,但却也是互有统属,上下分明。燕国贼军,大大小小,各方势力兵马加起来,足足有四十万人。

虽然贼军的四十万人,大多要把各部贼军裹挟的百姓家眷也算在其中。可是这个数字,仍然十分巨大。特别是王须拨也魏刀儿二人所统二十万贼军,更是已经相对于比较精锐。王须拔、魏刀儿、宋金刚、甄翟儿、窦建德五人,皆非一般贼军首领可比,这些人都是一方枭雄,如今聚在一起,立即就改变了过去贼军们各自为战,一心劫掠的做法。他们开朝建国,统合整理兵马,分封官职,初步的已经从流寇,转向了军事政权。

如果不是陈克复的朝廷占有先天上的优势,真要给他们以时间,假以时日,这些人就将是河北朝廷的心腹之患。所以当陈克复一收到这些情报的时候,立即暂停了马上西进太原的计划。

事实上,当初陈克复并不是没有向河北诸多盗匪贼军首领们招安,而王须拔、魏刀儿、宋金刚等人也并非不是没有考虑过接受陈克复的招安。

不过起事走到这一步,王须拔等人一个个都是手中过十万兵马的一方豪强。而他们也一直在观察陈克复入河北后的举动,观看河北朝廷的一项项政令,确实比当初的杨广昏君好上许多。这样的朝廷是有得天下的希望的,接受河北朝廷的招安,等将来天下太平后,他们说不定也能一跃而成为富贵世家。

不过后来原先河北朝廷的那些降将及河北地方的降官的下场,让他们心生了退意。

自陈破军入河北,河北军队与地方官府归降朝廷以后,除了那些小官小吏,那些原来级别相对较高的文武官员们的下场,将他们吓到了。

河北军队两大帅,李景最先死在罗艺的手中,随后郭洵、薛世雄先后再死。河北降兵,更是在打窦建德这样的原先无名义军时,先后两次全军覆没,战死四万。

紧跟着又是一场遍布河北朝廷所有势力范围之内的世族清洗,短短的时间,河北的世族豪强基本上为之一空。而在这次的清洗中,原先归附河北朝廷的那些河北文武官员,更是有半数以上被卷入叛乱之中,被朝廷无情清洗。

这一次次的清洗,让王须拔等人先犹豫了。

虽然河北朝廷每一次的清洗都是有理有据,做的滴水不漏。但他们不是普通百姓,走到这一步,他们都明白透过表面看本质。他们所看到的是,辽东军先后几次出手,将所有威胁到他们的势力都一步步削弱,铲除。

他们心里明白,如果他们真的归附朝廷,那么要么如罗艺一般,死心塌地的跟着朝廷,放弃这些年来经营的一切。要么当一个闲散富贵人,要么当朝廷的一条狗,指哪打哪。如若不然,哪怕还有一丝的犹豫,只怕又会是如薛世雄、李景等人一般的下场。

怕死也罢,恋栈权位也罢。

最后王须拔等人都打消了归附朝廷的打算,不愿接受招安,那只有一战。

王须拔等人纵横多年,也都明白,既然不甘心,那只有放手一搏。联络各方势力,才有一拼的本钱。

开朝建国,以朝廷越来越沉重的压力联络各方势力,再以开国建朝,封公赏职,来拉拢各方势力。最后大肆分以财宝美女,笼络将士。能做到的,他们都做了。

就算做不到的,他们也在努力。

王须拔立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派人往各方寻求结盟。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一河之隔的李密,之前河北军趁着李密全力争夺洛阳之时,派轻骑突袭了李密在河北唯一的一个郡汲郡。不但突袭歼灭了李密在涿郡的八千人马,更是将李密的黎阳仓给抢了。足足百万石的粮食,被辽东军搬运一空。

这件事情,可算是打了李密这个中原盟主一记响亮的耳光。

王须拔与魏刀儿、宋金刚等人商议好,一面写信给李密,尊其为天下盟主。一面又向李密表示,如果李密欲收复汲郡,那么他们燕国愿意全力支援他们。为了表示诚意,王须拔还主动表示将汲郡东面的武阳郡中顿丘、观城、临黄县割让给李密。

甚至,王须拔还与王世充、杨暕、宇文化及、杨渊、陈深等各方割据势力都送去了礼物与盟书,意欲与各方交好,共伐河北陈克复。虽然大多势力离得太远,不可能给他们实际帮助,但是他们还是原意就是把声势弄大。

李密在洛阳与王世充打了大半年,可却越打离洛阳城越远,心中恼怒万分。洛口仓等洛阳城外三座大仓,一座都没有抢下。大隋六大粮仓,如今他依然只占据了黎阳仓。

可现在,唯一的这一座黎阳仓还被陈克复给抢了,这让他这个天下盟主十分面上无光。猛攻洛阳已经近一年,各方汇聚而来的义军盟友们,渐渐已经有些等的不耐烦,对于李密的吹捧也已经不再那么热切。

甚至在魏国的内部,核心的瓦岗军中,仍然有大部份的人并不怎么尊重自己。如黄君汉、单雄信、徐世绩等人,表面上虽然看似尊敬自己,可却依然没把自己当成真正的主公对待,在他们的心中依然还是将翟让放在了第一位,这让他恼怒不已。

这一次汲郡被袭,黎阳仓被夺,金墉都城的金殿朝会之上,翟让的大哥翟弘与翟让的心腹王儒信二人,居然暗自指责黎阳仓被夺一事皆是因他太过轻敌所致,又指他用人不明,安排了不可信之人,才使得黎阳仓的百万石粮食丢失。最后王儒信居然上言,要求加封翟让为大冢宰。

大冢宰这个官职那是百官之长,相当于大丞相之位,这样的官职又岂能轻授于人?

一听到王儒信提出的这个要求,李密已经不由的怀疑这是翟让等瓦岗军的那伙人在搞鬼了。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看着瓦岗军越来越强大,便忍不住想来摘桃子罢了。

如果让翟让当了这个职位,那就等于要从自己这个魏公手上夺去许多权职,这样的事情,他怎么能允许。当初瓦岗不过是一个偏居一隅的小山寨罢了。如果不是自己的尽心谋划,瓦岗焉有今日之位置?

徐世绩、单雄信等人的阳奉阴违,翟弘、王儒信等人的种种小计策,鬼主意,加再上翟让隐隐在背后窥探,这让李密越来越无法忍受。

恰在这个时候,王须拔来信尊自己为盟主,又愿意割让三县之地与自己,又愿意出兵援助自己夺回汲郡。这不由的让他心动,这无疑是一个好机会。

金墉城皇宫之中,李密召来了自己的军师沈落雁。

一阵金铁声响,沈落雁一身红色皮甲,肩上同样披着一条大红披红,手按着腰间长剑走了进来。

带剑入宫,这也算是沈落雁才有的特殊待遇了。李密打量着这位自己人生最低谷时遇到的女子,目光不由有些迷离。她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飒爽,身着紧致的战甲,披着火红的披风,踏着鹿皮战靴,手按长剑。甚至那束起的长发,精致的五官,白皙的面孔,都让他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

初见她时,自己只是一个被朝廷通缉的要犯,而她却是江南世族沈家的大小姐。

那第一眼的相逢,就曾经让他惊为天人,可那时他不敢表露自己心中的想法。

再到后来,她尽全力帮助自己,帮助自己游走于各方农民军及盗匪山寨势力之间,没有什么要求,只是希望能助自己成为天下之主。

一步一步,不离不弃,不论是在那一次次被一路路大小山寨拒绝之时,还是在自己绝望失去自信之时,她都是那么站在一旁支持着自己。

到如今,自己终于成为天下义军之盟主,聚兵数十万,占地十余郡。建国称朝,而自己也始终没有称帝,只因为她不曾说过现在他可以称帝。他一直在等,等到她说自己可以称帝之时,那时自己将正式登基称帝,也将正式的迎娶她为自己的皇后。

只是让李密感觉有些失望的是,他总感觉到她与自己之间,总有着那么一种距离,不过时间过去了有多久,这种距离自见面的第一次起,直到如今,一直存在,半分也不曾削减。

凝视了沈落雁一会,李密有些不舍的收回目光,长叹一声,“我要杀了翟让!”

沈落雁仿佛一点也不惊讶,只是平静地道:“杀翟让可以,但不能是你亲手所杀。”

李密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她,她仍然平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如画中静止的仙子。那么的美丽,却又那么的遥远。

李密负手站在沈落雁的对面,“翟让越来越不像话了,胆小怕事,却贪婪无比。上次朝廷的崔世枢前来投奔我,可翟让却因为崔世枢没给他钱财,就将他关起来严刑烤灯。又上次,元帅府记室刑义其被其叫去赌博,只因去的晚了些,就被他打了八十大杖。有道是打狗还得看主人,刑义期是我的人,他去因此小事打他,这岂不是在打我的脸?还有前些天房玄藻自汝南归,翟让就直接前去勒索,还言瓦岗的将来还不知是如何……”

“魏公无须多言,一切我都明白,不过是翟让贪婪,兼之翟让在瓦岗弟兄们中声望很高,不死,魏公终难彻底收服军心,魏公因此猜忌罢了。历来所有的内讧都一样,贪婪和猜忌是罪魁祸首。”沈落雁直言不讳道。

李密脸色一滞,微微有些不自然,事情的本质确实如此,但让人一言道破,却让他觉得有些难堪。还好在这人是沈落雁,如果是他人,只怕李密却不会这么好说话了。

看着李密不自然的样子,沈落雁微微一笑,“欲夺天下,自然得非常人所为。情义可为人君者用,却不能成为阻碍,要想夺得天下,就得如此,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翟让贪婪鲁莽,并且胆小怕事,虽心无大志,但他过去却是魏公的主公,有他在一日,瓦岗终不能尽归于魏公,所以杀翟让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不过,杀可以,可怎么杀,却是一件讲究的事情,这事情魏王自己仔细思思吧,我先走了。”说完,沈落雁转身飘然离去。

第600章 秘至黎阳

黎阳城西南面大伾山麓,黄河岸边不远,正是大隋六大粮仓之一的黎阳仓。

黎阳仓西濒永济渠,东临黄河,水运极为便利。从河北地区征收来的租米,都先集中于此,然后再由永济渠或黄河运往洛阳、长安。用兵东北时,由江淮运来的军粮,也先储藏在这里,然后由此运往东北,是河北地区唯一重要粮仓。

大业时,朝廷几次东征辽东,军粮也尽皆于黎阳转运。当初杨玄感起兵时,也正是在黎阳督运粮草,掌握了杨广的粮草命脉,兼之黎阳距离东都洛阳又近,才敢起兵反隋。

黎阳收,九州固。

虽然黎阳仓不是大隋六大粮仓中最大的,但却是居于南北东西调动的中枢,十分重要。

当初陈克复落难瓦岗之时,就曾经对瓦岗众将说过,“天下大乱,本为饥馑。今更得黎阳仓,大事济矣。”后翟让李密据有黎阳仓,“开仓恣民就食。浃旬间,得胜兵二十余万”。

正是得了黎阳仓,瓦岗才从一个小山寨,走向了争夺中原的大业。不过夺得黎阳仓后,几场大战下来,李密在瓦岗中的声望越来越高,渐渐成为瓦岗军中的真正发号施令之人。

李密的战略是夺东都,然后再进而夺关中,以统一天下。所以李密在夺得汲郡之后,并没有继续向河北进军。反而是收回了一些兵力,只派了八千兵马留守汲郡黎阳仓城。大军全力进攻洛阳,以争夺天下政治中心。

也正因为此,陈克复当初缺粮时,不得不冒险南下突袭抢夺黎阳仓的行动才能成功。郭孝恪与鲁世深二人率一万轻骑南下,沿着黄河一路西进,迅速的穿越了农民军控制的武阳郡,突然出现在黎阳。

趁着深夜对黎阳仓城发起突然袭击,借着攻城掩护,以工兵在仓城下挖出数条地道,然后填埋大料的炸药包,一举在本来就不算特别高大的黄土仓城墙上,炸开了一个大豁口。

打开了缺口后,凭着辽东军的坚固铠甲,强悍弩箭,及声势大威力小的火药武器,很快就将五千人驻守的黎阳仓夺下。黎阳仓即下,鲁世深率兵迅速地回身攻击黎阳及汲郡城等各城,一日内就将汲郡彻底攻占。瓦岗军八千兵马,除战死者,尽皆被俘。

郭孝恪、鲁世深夺下汲郡,但与辽东军所占据的平原郡之间还隔着清河与武阳郡。虽然清河郡中已经有朝廷兵马进驻,但一路上仍然还有不少的农民军势力。汲郡一下子成了一块飞地,四下不相连。

好在汲郡处于河北的最西南部,靠近着黄河。大胡子张仲坚派了数十艘水师战舰沿黄河西进,直接到达汲郡。不但将夺下的百万石粮食通过战舰运回平原郡与山东齐郡,也带来一万援兵。

舰队中的随船赶到的援兵纷纷在黎阳码头下船,一万援兵俱为步卒,其中还有许多工兵。拿下汲郡之后,考虑到朝廷收复河北南部诸郡的计划。陈克复改变了先前的作战计划,在夺下汲郡之后,将大部份的粮食运回齐郡及平原郡,但兵马却并不撤离。

不但如此,反而调派了一万援军到来,加强汲郡的防守。以两万人坚守黄河北岸,严防李密的兵马渡过黄河。因此这一万兵马到来,不但有大量的工兵,也运来了大量的守城器械及火药武器。

一队队的兵卒排着整齐的队列从青龙战舰下走下,码头上一架架的马车,正在将从黎阳仓运来的粮食转移到空出来的战舰上。而刚下船的辽东军士卒们,则将空余出来的马车赶去运输刚刚从船上卸下来的弩床及投石车等大型器械。

码头上,来来往往,一片忙碌。

鲁世深与郭孝恪二人也是站在那里指挥不停,二人脸上都是高兴无比。以往他们俩一直被留守京城,要么就是留守辽东,可谓无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