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辽东军的船,那只能期望辽东军的这艘般够结实。

七月流火!一路之上连续赶了数天路,罗武换马不换人,早就是汗流了又干,干了又流,身上的衣裳都已经结出了白花花的盐渍。不过此时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他只是一心记着必须早日把军都关的事情告诉家主。万一家主又和上次一样,又带着人马去突袭辽东军大营去了,不管到时打赢打输,罗家都无法面对辽东军。

傍晚时分,罗武骑着马已经赶到时临渝关外不远处。一路之上,到处可见那已经收割过的田野,还有那三三两两挑着祭祀先祖坟墓的祭祀礼篮子。看着这些一个个还带着刚刚过完了收获季,满脸还挂着丰收喜悦的普通百姓。罗武也只是心中微微的叹息了一声,虽然辽东军反叛已经有半年多了,朝廷的大军也在此日久。可是对于这些关内的百姓来说,一关之隔的辽东形势仿佛与他们隔着千万里路途,甚至在大多数人觉得,辽东军与河北军的战事,也许永远不会烧到河北来。他们更不会知道,就在他们的身后不远,辽东军的大军已经入关了。

骑着疲惫的战马,穿过了田野,穿过了夏日傍晚的余晖,在那金色的夕阳之中,罗武终于赶到了临渝关。经过这数年的经营,临渝关早已经不再只是一座关城,因为西面就是河北涿郡运河,东面就是辽东辽阳,作为必经之路的临渝关,这两年来也发展的十分繁荣。关城数次扩大,早已经成了一座集战争要塞,和边关商贸大城为一体了。

临渝关此时已经进入战争状态,东面的城门早已经封闭。但是西面的城门,却并没有封闭,那些居住在城中的百姓,还有附近往来的商队,依然是每日里进进出出。

罗武此时也换了一身的装束,他并不是以本来面目来的,反而是装扮成了一名普通的商旅模样。到了城门前,早早老老实实的就下了马,又拿出了路引条文,查验无误后,又十分客气地给了守门的那名伙长一吊百文钱才进去。

一入城没多久,就已经看到了城中街道上人来人往,一个个都涌往城中的广场。

今天是中元节,按大隋军中传统,今日临渝关中的守军,会请来不少的各尚、道士们做道场,为往日那些战死的将士们进行做法超度。广场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军队,一队接着一队的士兵排成方阵集中在广场上。

在广场的四周,还有一队队的专门负责隔离、警戒的军士。不管是广场中军阵中的将士,还是负责警戒的这些军士,今日所有的将士都穿着十分整洁庄重肃穆。

而在广场的四周,此时也同样的站满了老老少少的百姓。这些百姓之中,有一部份是随军的军属家眷,还有更多的则是居于此处的百姓及商旅们。对于他们来说,今天不但是祭奠那些阵亡将士的日子,今天同样也是一个看热闹的日子。

往年之时,临渝关中守军并不多,中元节的祭奠活动也并不怎么隆重。但是今年不同,今年临渝关前朝廷与叛军数十万大军对峙,且交战数次,多有阵亡损伤。而且之前对关外叛军的作战之中,守军也是吃了许多亏,所以这次的中元节祭奠活动,关内的薛大帅与李大帅都十分重视,请来了附近所有的僧道。此时广场的中间早已经搭起了一座高高的台子,上面足有好几百的僧道正在做法。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样又有和尚又有道士的数百人的大场面平时可难见到,甚至有可能是一辈子也只能看到这么一次,此时哪还有错过的道理,一个个全早赶来占位置了。

“这也许是薛大帅与李大帅面对之前关上次数对辽东军交战失利,关中守军将士士气低落,所进行的一些激励罢。”毕竟将士们战场拼杀,很多时候连个尸骨都无法回归家乡,只能做过个孤魂野鬼,如今军中主将们这样的行为,也算是收买军心士气的手段了。

罗武一边猜测着关中搞么大场面的原意,一边却微微的摇头叹息。临渝关中的河北军士们也算是隋朝中数一数二的强兵了,而薛大帅,李大帅他们更是大隋的名将。只可惜,如今大隋大势已去,这关内的兵将再强,士气再高又有什么用呢?陈破军东西包夹,河北军就将彻底成了一支孤军。

想想河北军将士还在这边关与辽东叛军苦苦对峙,可朝廷如今在太原集结了六十万大军,却只会在那里争权夺利,根本就没有人想过,河北军只以一己之力独自面对着那强大的辽东军时有多么大的压力。甚至这个时候,罗武还想到了裴仁基,他之前带了十万人去河东勤王。可如今雁门之围已解,裴仁基不但不回河北,反而南下去了太原,根着争权夺利去了。

罗武心中微叹,比起薛世雄、李景和家主这些河北本地出身的将领们,江淮出身的裴仁基父子明显就和河北将士们不是一条心。朝廷如今既然已经放弃了河北,那么他们这些河北人也是时候考虑河北的归去之时了。街道上人来人往,罗武骑着马也只能缓缓而行。这次他来行踪十分隐秘,在不知道薛大帅与李大帅的态度之前,他绝对不能暴露身份。要不然,万一让人看见,让薛李二帅看到自己这个军都关留守副将突然出现在临渝关,必定会起疑心。

临街的一处茶楼之上,罗艺正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坐在高处饮酒观景。看着下面热门的街道,罗艺的心中却是充满着郁结。上次他看出李靖辽西大营的虚实,深夜没请到李景帅令,就带着薛家四兄弟擅自出城袭营,本想好好的立一功,也好让与他一直不对头的李景看看他的本事。哪料到最后自己却是中了别人的埋伏,最后只逃回了三千人马。连世交薛世雄的四位公子都落入了辽东军之手。

而薛世雄带兵回到临渝后,又是他力陈了辽东军的虚实,结果薛世雄最后与他带十五万兵马出关。可最后,他们损失了五千轻骑,却也只换来抢收了辽西的一些粮食。最后却只能郁结的接了皇帝的最新圣旨,如果不是皇帝的圣旨,罗艺觉得,当时和叛军人马数量相同的河北军,并能一战击败辽东叛军。说不定此时他都已经坐在了那海东的平壤城了,哪里会如此郁闷的做在此处。一想到一会还要去参加祭奠,要面对着上次因随他出关袭营而丢了性命的那许多将士亡灵,他就不由的沉重起来。

端着酒杯一饮而尽,却不经意间发现街角刚刚转过的那道人影十分的熟悉。在脑中仔细地想了一会后,他终于想起来,那人影不是他的老部下罗武嘛?他此时应当在军都关辅助罗成守关才对,怎么却突然出现在了此处,而且刚刚他看到那罗武明显是做商旅打扮,形踪还躲躲闪闪,这是为何。

罗艺将兵,向来是兵骄将悍。但罗艺为人却十分的狡猾且多疑虑,向来谨慎。看到那本不该出现在城中的罗武,不由的眉头皱起,心中闪过万般可能。按说起来,罗武跟了他二十多年,他应当相信罗武,可是多年的边关争战,却让他无比谨慎。

“罗春、罗松,刚刚爹好像看到有一个人影往那边的悦来客栈去了,身影十分熟悉,一时又想不起来是哪个。你们兄弟俩亲自去看看,记住,打探清楚后马上来告诉我,切不可让其它人也知道了。”罗艺并没有直接告诉两个儿子,自己心中的那些猜测,而是让两个儿子自己去打探。毕竟罗武跟了他二十多年,万一是他猜错了,那到时事情传出去了,终究会寒了罗武的心。

罗春兄弟俩有些奇怪的望了街道一眼,点点头,抓起桌上的横刀,下楼去了。

第472章 良禽择木

罗武进了临渝关后,没有直接去找罗艺,而是先找了间客栈入住,寄存了马匹,又换了身衣服。才在夜色的灯火下,步伐匆匆的离开了客栈,一路向着军营而去。

罗春兄弟两个一直等在客栈外面,自罗武一出来,兄弟俩就认出了这位跟了父亲二十多年的武叔。两人对视了一眼,心中都充满了疑惑,罗武此时本应当在军都关,就算真的有事情要来临渝,那也应当直接去军营找他们,而不是住进这客栈之中,又换了一套衣服,脸上还重新化了点妆,将本来面目掩饰掉。

两兄弟没有说话,一直远远地跟在后面。

在客栈中出来的罗武已经化了点妆,整个人一下子从一个四十许的汉子,变成了一个半百老头子。一身洗的发白的青布衣袍,微弯的背,还有那花白的胡须。就是罗春兄弟俩如果刚一见到,一时也不可能认出这位武叔的。

一路缓缓而行,罗武直奔军营而去,而且是直接奔着罗艺的军营而去。

今晚除了城头值守的守军,临渝关大部份的将士都已经去了广场,参加中元节祭祀活动。此时的大营之中,并没有多少人,空荡荡的只有一些守军。

“你找谁?”营门口的士兵看到一个老头过来,忙出声问道。

罗武抬起头,装着有些拘谨的样子,“小老头找杨得水,那是我儿子。”

“哪个营的?”那守营的军士听说是来找儿子的,态度也缓和了一点。

“哪个营的老头我也不记不清啊。”罗武装作有些为难的样子,好一会才似想起一般,“对了,我儿子和老头子说过,他是那个虎贲将军罗大人的亲兵营的伙长。上次,他回家时,还给老汉我捎了一匹罗将军赏的绢呢。”

罗武这么一说,一旁的一名看似伙长的小军官也笑着道:“老爷子说的是罗将军的亲卫杨得水伙长啊,这个我知道,你等着,我去给你叫来。他今夜正好留在营中当值,没出去。”

站在不远处,将这一幕都看在眼中的罗春两兄弟这个时候,也装着好像正好回营的样子。

“那杨得水是我父亲的亲兵伙长,干脆我把老爷子直接领进去见杨得水就行了。”说着就把罗武带进了大营。

没有多久,接到儿子口信的罗艺也回了大营,罗艺的将营之中。

“罗武,出什么事了?怎么你跑这里来了,还搞这么一副打扮?”罗艺疑惑地道。

罗武脱下衣服,从其中的夹层之中取出一块写着信的绢布。

“大人,这是小姐让我亲自送过来的,事关重大,小的不敢轻心。”

“小姐?”

罗艺惊呼出声,心中无比震惊。罗成的女儿身份,整个罗家也只有他们几个人知道,罗武虽然跟了他二十多年,可从来都不知道罗成的身份。眼下怎么突然说出小姐的称呼来?

不过仅是一瞬间,罗艺就已经明白,不管是什么原因,罗武也肯定是知道了女儿的身份。此时他将信送过来,那么这封费尽心机送来的信,绝对是至关重要。

接过信,罗艺还没看,口中问道:“你来的时候,军都关一切还好吧?”

罗武抿着嘴唇,低下了头,“不好,军都关已经落在了陈破军的手中,连涿郡也丢了。小姐与主母等家眷现在都在陈破军的手中。不过一切还好,详细的情况,小姐都有在信中交待。”

嗡!

罗艺只觉得自己的头上仿佛被一柄冲城槌给狠狠的撞击了一下,眼前全是炫目的金星。他知道罗武不是那种喜欢开玩笑的人,正因为罗武为人十分认真谨慎,他这次才会将罗武留在军都关协助罗成守关。

心中无比的震惊,罗艺匆忙打开手中的绢信,一行一行的仔细阅读起来。看完信,罗艺怎么人一下子软了几分,往日那眼神中的霸道神采也一下子消失不见。他怎么也不敢相信,离开军都关才这么久,自己的老巢就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军都关失守,涿郡失守,甚至女儿还隐晦的提起了她和陈破军的关系也不一般。一想起这事,罗艺忙一把抓住罗武的手问道:“信中成儿还说了她和陈破军的事情,只是说的模模糊糊。你快和我说说,这又是怎么回事?”

罗武对于这事情也只是隐隐有些猜测,并不知道详细的原委。犹豫了一下后道:“具体的属下也不太清楚,不过好像是那夜小姐从军都关的官道中潜入将军府刺杀陈破军,结果却失手被擒。后来也不知道是怎么了,陈破军就知道了小姐的真正身份,第二天小姐就带着军都关的三千弟兄彻底的投了辽东军。而且陈破军也公开说了,小姐今后就是他的女人,暂时会是妾侍。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不过看小姐后来的心情和态度,还有看陈破军的表现,那陈破军对小姐倒还是不错的。”

一旁的罗春、罗松兄弟俩早已经是一头雾水,心中焦急万分,“父亲,军都关怎么了?”

罗艺将信交给儿子,长叹一声道:“军都关失守了,陈破军率十万辽东军绕道草原,突袭了军都关,如今已经杀入了河北。你们小妹已经代我罗家降了辽东军,现在发信来,一是通知,二是希望为父也做个选择。”

没一会,两兄弟也都看完了这封信。这封信中罗成不光是介绍了眼下河北的局势,也将陈破军告诉他的中原局势告诉了他。罗成在信中说道,他观天下之势,大隋终究是不行了,当此河北危难之时,也正是他们罗家到了必须再次抉择这时。而他希望父亲罗艺能和他一样,加入她最看好的陈破军。

“父亲,你觉得小妹信中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罗春担忧地问道。

罗艺沉默了一会,“你小妹的脾气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她人打小聪明,而且说话也从不骗人。既然她在信中这般说,那如今天下形势八。九是如此了。其实为父也早有感觉,如果不是这般,朝廷和陛下为何又要出那么高的条件招抚陈破军。一切的一切,只能说事实就是如小妹所说。”

“父亲,那我们怎么办?真的投靠陈破军吗?”

一旁的罗武道:“大人,属下来时,陈破军曾经交待过。如果大人加入辽东军,那么他将十分欢迎。而且还曾说,只要大人加入,他将封赏大人为从三品的实职将军。并且还会助大手再整训一支五千人的幽州铁骑,训练有成后完全归大人统属。而且还说过,如此将来功成之日,公侯之位可待!”

罗艺心中一动,这个条件不可以说不好。如今军都关已失,他手中最大的一张王牌已失。而且他如今不过是隋朝的正四品虎贲郎将,手中的一万人马,如今只剩下了手中的三千铁骑,可以说并没有太多的价值。而且反过来,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妻子和儿媳等家眷如今都在陈破军的手上。

陈破军掌握着这么多的主动,这个时候还愿意开出这么好的条件,已经是十分的有诚意了。

“陈破军有说过要求本将做什么吗?”罗艺问道,陈破军开出的条件有些太大优厚,如果他们就这样倒向辽东军,就能换来如此的好条件,他有些不太相信。

罗武点了点头,“来时他曾经说过,如果时机可行,他希望大人帮他联络河北义士,在临渝关中代他招降其它的将士。但是他也说了,如果大人觉得形势不对,就不用强出手,一切以你们的安危为重。如果到时你们能联络其它人归降辽东军自是最好,到时他会按功加赏。如果事不可为也没关系,只要往辽西,或者后退河北即可,之前所说的条件依然有效。”

罗艺坐在那里沉默不语,眉头紧紧的皱起,脑中不断地思索着。陈克复开出的条件确实很好,但是罗艺向来不是一个甘于普通的人。哪怕如今要投降辽东军,他也得做的漂漂亮亮的。眼下是一个大好的机会,按他之前的一番预测,如今天下将乱,各方势力崛起,但是辽东的陈破军实力强劲,是如今最为人所看好的一方。

眼下投奔辽东,那么他罗家也将是辽东今后的开国之家。趁着眼下的大好机会,怎么也得立下一件大功,今后才能在辽东军中站稳脚跟。

最好的献礼当然是将这临渝关十几万河北军说动,一起归降辽东军,但是这个想法虽好,却是难以实现。此时的临渝关,他的死对头,老上司李景才是正印大帅,世交薛世雄虽然同样领着十万大军,但是他却不是征辽行军元帅。而李景这人他是最清楚的,那是一个满脑子忠于隋朝的军人。

而且在心里,罗艺也一直不喜欢李景,他们将帅不和,那是大隋军界多年公开的秘密。他可不希望自己降了辽东,李景也降了辽东,如今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却正是了结他们罗李二将多年恩怨的时候到了。

嘴角泛起一抹狞笑,罗艺轻笑道:“就让我将临渝关送给陈破军吧!”

第473章 夜破临渝

既然要归降,那就得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临渝关二十一万河北大军,右武卫大将军李景为主帅,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为副帅。除了这两人外,虽然军中和他一样级别的将领还有许多,但是真正资历威望能和他相提并论的并没有几个。以前薛定国军中的威望不差于他,不过他知道现在薛定国还被陈破军看守在军都关中。

罗艺仔细的盘算过,如今陈破军似乎对女儿罗成不错。眼下陈破军正处于争夺天下的关键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他能帮陈破军一把,体现出他的价值,那么他相信,陈破军也绝不会亏待于他的。

他想来想去,要想让陈破军觉得自己十分重要,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亲手证明给他看。至于怎么证明,他已经心中有了打算。现在陈破军虽然绕道袭取了军都关,从他们背后进入了河北。但是陈破军入河北的兵马不到十万,这些兵马不多。而且辽东到军都关,一路千里之遥,还得穿越奚国草原,十分的不易。

临渝关死死的卡在河北和辽西之间,这对于争夺天下的陈破军来说是十足的大麻烦。就算陈破军东西两面夹攻临渝关,有着二十多万兵马守卫的临渝关,也不是那么好攻下的。要想拿下二十一万河北军守护的临渝雄关,辽东军不死伤个十万人是不可能攻下的。

而如果自己能够帮陈克复不费什么损伤拿下临渝城,打通这条最珍贵的辽西河北咽喉,那么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也将体现无疑。而如果他还能趁机将这二十一万河北军都说服,哪怕是说服个一半或者三分之一与他一起归降,那这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到时就算这些人马不可能都归他统属,他今后在辽东军中的地位也将是能看得到的。

“罗武,陈破军在你来时说必要时可以让本将退入辽西,那么他可有给你信用转交于我?”罗艺目光炯炯地问道。他现在心中已经被一团热火所包围着,巴不得马上就能将心中所想完成。

罗武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又拿出一块金牌,上面仿佛刻着许多字符,可罗艺一个也不认识。

“大人,我来时陈破军说了,如果大人要退入辽西,那么到时就将这玉佩交给李靖,将金牌交给毛翊。这两样东西就是信物,且缺一不可。只要这两样东西交到了李靖和毛翊的手中,到时他们就会接应我们入辽西。大人,我们要退入辽西吗?”

将两块信物在手中仔细地把玩,罗艺的脸上充满着兴奋之情。

“退?我们为何要退?今后几代人的富贵与功名可就要出在这两块信物上了。如此大好机会要是错过了,那才是悔恨终生之事。”罗成起身出帐看了看,又交代亲兵们远远的将帐篷包围起来,任何人不得接近。

回到帐中,罗艺轻声道:“我已经想好了,今夜是中元节,李景和薛大人在校场做法祭奠阵亡的将士们,此仪式会一直进行到明天天亮之时。这就是我们的大好机会,我打算马上联络关外的辽东军。今夜我们趁机夺下东关门,放辽东军入关。将临渝关献给辽东军,只要事成,如此大功,将来何愁辽东军中没有我等一席之地?”

罗春兄弟两和罗武一时都被罗艺的打算惊住了,此时临渝关中可是有着二十一万大军。而他们罗家父亲此时所掌握的不过是区区三千幽州铁骑,虽然草原冲锋之时,甲骑具装的幽州铁骑强悍无比,可真放在这关内,也不过是七十分之一左右。这么点人,要在今夜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但联系上辽西的叛军,而且还要在关键时候抢下东关门,放辽东军入关,这其中的难度也太大了。万一要是事有不成,他们肯定会被那李景给斩首示众。

罗武面有忧色,“大人,我们的人马是不是太少了一点。我来的时候,一路上已经看到有信使在向临渝关赶来,万一到时薛李二帅知道辽东军已经绕道军都关攻入河北,只怕那时想要行动却是会十分艰难。万一他们盯住了我们,到时再想逃出城可就难了。”

“这天下就没有必胜的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今夜我们就放手一搏,成败与否只看运道。你们三人,哪个愿意出关去联络辽东军人马?”

罗春兄弟们都表示愿意去关外,罗武摇了摇头,“大人,还是属下去吧。两位少将军目标比较大,如果他们离开,比较容易被发现。属下来时隐秘,眼下再找机会出城去,也不会有人知道。”

罗艺想了想后,也点头同意了罗武的提议。最后决定,罗武带着陈破军的信物去关外见辽东军将领,讲明眼下情势,带他们赶来关下。而罗春兄弟俩则召集好弟兄,随时做好准备,只待城外罗武信号发出后,就立即抢夺东面城门,放辽东军入关。而罗艺自己则马上趁眼下的宝贵时间,再联系一些河北军中稳当的关系,多拉拢一些人马,加强一些实力。

说做就做,罗艺马上写了一封密信交给罗武,然后让自己的亲卫一路偷偷的送到东城。那里今夜有一段城头的守军军官是他昔日部下,那人也算是心腹。在他的掩护下,趁着无人注意之时,用绳索着罗武放下了城去。

而罗春兄弟俩这时也开始召集一个个的军官,军官再召集一个个的士卒。幽州铁骑的三千人马,是罗艺多年积下来的家底。这三千人马,皆是跟随罗艺多年的部下,每一个都是十分可信之人。召集罗艺父子三人一声令下,全都在秘密集结,也没有人会有什么好奇。

到了四更天之时,这个时候已经是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刻。就连晚上那热门的大校场之上,此时也只剩下了数百个僧道还在做法。其余的将士们也早已经回到军营之中,除了值守的部队外,大军此时都陷入沉睡之中。

看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了,罗艺召集只剩下了三千重骑,在守城之时,这支老爷兵是根本不需要当值的。也只有出城野战之时,幽州铁骑才会出动。所以从辽西退回来后,他们这三千人也单独的驻扎在城北的一处单独军营。每日里的训练也并不与其它兵马在一起,眼下却是正好方便了他们行事。

罗艺此时顶盔贯甲,手挂把雪亮横刀,目光中也是射出炽热。

为了能快速的抢夺下东城门,罗艺没有让自己的三千铁骑装备甲骑具装。在城中做战,穿上重甲,却是反而限制了兵马的威力。此时三千人人人一身轻甲,坐下马也只披了皮甲。三千骑兵马蹄裹布,人衔树棍。人人一把横刀,一把长矛,兼之一背上一把长弓,马鞍旁两把弩箭,再加三壶箭支,和一面骑士盾。为了今夜的大业,罗艺已经将营中所有的装备都拿了出来,里里外外的将自己的三千兵马武装到了牙齿。

“父亲,时间差不多了!武叔也应当把辽东军带来了!”罗春一身战甲,英武的走到父亲身旁道。

罗艺点了点头,为了能突袭夺下东城,只能是由他们先进攻夺门。而不能让辽东军先动作,那样只会让这大好机会溜走。但是这样做也有一个很大的风险,万一罗武没有见到辽东军的将领,或者说辽东军的将领并没有同意他的这今夜的计策,那么到时攻打东城的他们,就算抢下了东门,没有辽东军接应,他们也无法应对二十多万河北军。

罗艺脸色肃然,走到这一步,已经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咬咬牙,罗艺唰的一声拨出腰间横刀,“行动!”

罗春兄弟俩带着三千人马直扑东城门,而罗艺则带着一队亲卫反而赶往了另一处营地等待。没有一会,黎明前的黑暗之中,有数个人影赶到。

“罗将军,弟兄们已经准备好了,这回好好干一票!”一名虎牙郎将装束的中年将领道。

他一开口,后面还有数人也都是纷纷附和,这些人都是此时关中的统兵大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带着一支兵马,而且这些人每个人都和他的关系十分的好。其中有当年的军中袍泽,同乡乡里,亲戚族人,脾气相投的好友等大多关系亲近的人都在此处。之前罗艺已经隐隐和他们透露过了,今夜要进行一个大行动。这些人都是罗艺从自己可信任的人中所挑选出来的,每一个人都能相信。

不过之前他也并没有将所有的情况透露出来,此时两个儿子兵马已经发动,罗艺也无再隐瞒的必要。

“各位兄弟,陈破军数日前已经破了军都入,率大军入了河北。如今他已经占据了河北各处要道,用不了几日,我们就将成为被困在临渝关中的困兽。弟兄们,当今天下大家也看清楚了,隋朝已经完蛋了,有能力取而代之的也只有辽东的陈大帅。如今我已经加入了辽东军,再过一会,辽东数十万大军就将涌入关内。今夜,是我们加入辽东军立功的大好机会。”

下面的那数员将领并没有多少惊讶,罗艺之前虽然没仔细地说清楚,但是事情已经说的差不多了,只是没有说仔细的行动方案而已。眼下大家既然走到这一步,又是什么好犹豫的。

“罗大人,这些弟兄们都明白,识时务者为英雄,我们都投辽东军了。现在,你和我们说说,接下来怎么办吧。”

“我已经想好了,隋朝马上就要完了,可我们还要过下去。那些往日跟着我们出生入死的弟兄们还要过下去。大家也知道,总会有那么几个不识时务者,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是谁。如那李景之流,心中只想着要做他的忠贞之臣,可流血卖命的却是我们底下的弟兄们。如果这次我们能带着所有的弟兄们加入辽东军,那他日辽东军中也必然有我们富贵的一席。一会犬子就会进攻东城门,打开东城门让辽东大军入关。而我们,只要喊杀声一起,那么所有人手臂上绑块白布,留后随本将杀入中军大营,活捉李景!”

罗艺的话一落,东面就已经传来了喊杀之声。

众人都是面色一变,有紧张,有激动,还有期盼。

罗艺拔刀四顾,“弟兄们,功名富贵就在眼前,与我一起杀入中军大营!杀!”

呛朗朗声四起,一把把佩刀被拨出,雪亮的刀身在黑夜之中越发耀眼。一个个矫健的脚步跃起,罗艺一马当先,身后跟着他拉拢到的数名将领,以及他们部下的上万人马趁着黑夜,伴随着东城门那边传来的阵阵喊杀声,开始向着中军大营猛冲而去。

罗艺一边带人猛冲中军大营,一边派人四处纵火。一时关内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就连黑夜也为之一亮。城中大多数的将士此时正在睡觉,他们根本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临渝关没破,叛军也没从城外冲进来。反而是自家大营里先出了乱子,火光之中,到处都是身穿同样铠甲装备的将士,一时敌我不分。

罗艺表面上说要活捉李景,实际上对于这个争斗了多年的老上司早就是心怀不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