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翊卫大将军是宇文化及,虽然宇文化及在很多人的眼中,不过是一个纨绔,但是他的老爹宇文化及当年在左翊卫大将军的位置上可是占据了多年。左翊卫之中,如今更是留有众多的心腹部下。在如今这样的形势之下,辽王杨暕他们又如何肯放心宇文化及。

而右翊卫大将军司马德堪则出身微末,这些年(‘文’)也全靠着皇(‘人’)帝的提(‘书’)拔才爬到(‘屋’)这一步。他的出身让他注定和洛阳城中的那些新贵们是一派的,如今杨暕身为皇帝唯一还在的皇子,这个时候他自然也是选择了站在洛阳党一边。所以长安派对于司马德堪的右翊卫兵马一样的信不过。

最后双方找上了李世民,李家父子到现在依然还游走在两方势力的边缘。李渊乃是太原城的地主,李世民又是左屯卫大将军,父子二人手中拥有十多万河东军,一直就是两方拉拢的对象。只是他们态度一直暧昧,至今还没有决定归属。两边都觉得李渊老奸巨猾,是在待价而沽,打算形势更加明朗之时,才会选择站队。

虽然不耻李家父子做派,但是只要他们一日还没有倒向对头的一边,两方就只能对李家更看重。这次的护卫之责本来还可以交给同样在争斗中还保持着中立的淮南军王世充来做,不过想来想去,最后双方还是选择了身为太原地主的李渊父子。

前行了数步,远处两人正停在那里等待着李渊父子。

“唐公,大郎、二郎,数日不见,一切安好。”

站在那里的却正是皇族的杨武和他儿子杨立,杨武如今是宫中禁卫骁果军和黑衣铁卫的统领,明面上骁果军是左备身府的兵马,不过近些年来,骁果军早已经和宫中内卫四府相提并论,没有了统属关系。骁果军以往有两万人马,黑衣铁卫更是近年来最得杨广所信任的禁卫。

不过上次雁门之围,随驾的禁卫也是死伤殆尽,骁果军和黑衣铁卫也是如此。撤回太原后,皇帝一直是昏迷不醒,昔日有权有势的骁果军和黑衣铁卫也一时难继,虽然杨武不断地在补充骁果军和黑衣铁卫的兵马,不过到如今,骁果军也不过是招了五千之数,黑衣铁卫也不过一千人,而且实力也难以达到昔日水平。

李渊也点头说了几句,李世民站在那里打量了杨武父子几眼,杨武也和他曾经在雁门关并肩作战,他们之间还是有些情谊的。此时也是笑道:“自雁门回来后,倒是头一次和杨大人见面,等今日朝会散后,本官欲在府中设宴,希望到时杨大人赏光。”

杨武虽说是皇族,不过隋朝的皇族既不能分封,也无法坐上三省六部的主官位置,富贵是有,但权势却并不多。以往皇帝还好着的时候,他也还算是小有权势,可皇帝一倒,他的兵马一失,却是一下子门前冷落车马稀。眼看如今太原城中炙手可热的李家父子居然还愿意看得起他,也是心中一叹,“承蒙唐公与大将军厚爱,在下真是受宠若惊。到时一定前去拜访,这位是犬子杨立,原本是折冲府下勇武郎将,今后还希望大将军能多加照顾。”

李世民看了一眼杨立,年纪比自己大一些,也就二十五六的样子,人还不错,这个年纪能做到勇武郎将,估计也是出身皇族的原因。点了点头,“如果杨小将军愿意,倒是可以来我左屯卫,如今左屯卫也是极需杨小将军这样的人才。我愿意请小将军担任我左屯卫鹰扬郎将一职,只是不知道杨大人和杨小将军意下如何?”

杨武心中一动,虽然鹰扬郎将比儿子如今的职位高那么一点,但是他并不是很在意。真正让他动心的是,李世民提出这话,估计是真正想和他们家结交,加深关系了。对于如今朝中最有权力的李家抛来的善意,杨武当然不会错过,忙拉着杨立在那里道谢。

“我听说杨大人家中有女初长成,极其温柔敦厚娴淑,只是不知道许人家否?”李渊站在一旁突然出声道。

杨武闻弦歌而知雅意,拿眼又打量了李世民一眼,心中一突。难道李渊打算和自己联姻,想让李世民娶自己的女儿?算下年纪,女儿和李世民倒是差不多相配,而且李世民虽然断了一臂,脸上也还有一道疤痕,但是抛去这些不说,李家还是十分的有权势的。

李渊在朝为左相,兼之又是一地封疆大吏,河东大佬,李阀掌门人。而李世民同样年轻有为,如今虚岁二十不到,却已经是位列郡公,为一郡太守,更兼身为十二卫大将军之一,手中握有重兵。听说原本皇帝也是要将出云公主嫁与他的,可惜最后却嫁给了辽东那个人。

杨武在皇族算不上什么,连个郡王爵位都没有,靠的只有手中的这点官职。如今骁果军和黑衣铁卫早已经不复昔日荣耀,这个时候如果李家愿意联姻,那么还真是他们杨家的天大的福份了。

“小女尚未许人家,唐公此话是何意,是要帮小女找一个好人家否?”压制着心中的激动,杨武试探着问道。

李渊抚了抚胸前长须,笑着道:“杨大人也知道,我家世民一心报效朝廷,这几年来也忘记了身边事。如今也算是小有成就,所以我也打算给他寻一个好人家,替他打量下家中事务。听闻杨大人家中爱女娴良淑德,所以才有此一问,只是不知杨大人皇族出身,看的起我李家乎。”

杨武一听果然是给李世民娶亲,心中激动不已。能抱上李渊这棵大树,他还有什么犹豫的。当下道:“小女虽在闺阁之中,却也常常听的大将军之风采,早是倾慕不已。如今唐公欲结此百年之好,在下又哪有什么不同意,高兴还来不及呢。”

“那好,等明日老夫就找大媒上门下娉,此事老夫也是希望能越早越好。”李渊看到杨武答应,连忙把事情定了下来。杨武出身皇族,兼之手上又还掌握着独立于左右翊卫的骁果军数千禁卫,这支目前还在东西两党之外的力量,早已经被李家父子看在眼中。

第469章 坐上龙椅

太原城中的文武官员陆续入宫,不一会,太原城中从五品以上官员悉数到达,朝会开始。

大殿之中,光那文武百官的站立就已经可以看出苗头。此时的殿中,文武也不再是按照官职品级站立,而是直接长安关陇一党居于左,洛阳辽王一系居于右。两边泾渭分明,互不两立。

剩下了如李渊和王世充这两位手握重兵的大臣,则是带着他们部下臣属,居于两派之间,犹如墙头草一般,此时两边都不向。

东面长安一派,长安留守,花刀大帅卫文升,左翊卫大将军宇文化及为首,后面还跟着如驸马宇文士,礼部尚书樊子盖及等关陇贵族。而在右面,则是辽王杨暕打头,后面跟着他的亲舅舅银青光禄大夫萧瑀,内史令虞世基,民部大夫裴蕴、左武卫大将军裴仁基,右骁卫大将军杨义臣、虎贲郎将董纯、鱼俱罗我、吐万绪等。

站在中间的则是太原留守李渊、左屯卫大将军李世民、尚书左仆射苏威,江都留守王世充等少数大臣。

一眼看去,此时殿中辽王杨暕势力最强,不但文武众多,而且手中还有杨暕自己的三万人马,裴仁基的十万河北军,杨义臣手中的数万人马。他们手中握有近二十万人马。

而长安一派,此时却要比辽王一系人马要少。关陇集团近年接连被打压,大多都缩在关陇一带。而且关陇集团除了那些倒下的世家大族,也有不少重新站队。如董纯、鱼俱罗、吐万绪、李渊这些本来都是关陇出身,可如今却都没有站在一起。不过他们手中人马同样不少,宇文化及与卫文升两人手中扬握兵马,同样超过十万之数。

而此时殿中的第三大势力,看上去人数最少的中间派,领军人数虽然不多,但是真正算起来,他们才是此时太原城中最大的一股势力。

李渊身为太原留守,太原城中文武大皆是其心腹,更兼与儿子李世民共同掌握着超过十万的河东军。而从江淮赶来的王世充同样不容小觑,一人统十万江淮军。两家合力,足以压倒这殿中的东西两派,不过两家自入太原以来,却一直没有往来。光是分开来算,这中间派却又是最小的一支势力,所以东西两派都是极尽拉拢,却并没有打压他们。

殿中各大臣都已经到达,但是最上首皇帝的宝座上却是空着。皇帝已经昏迷太久,久到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没有皇帝的日子。苏威刚刚走出列,转身面南而立,准备主持今日的议事。他召集是尚书左仆射,身为右相,他是此时名义上的百官之首。此时皇帝不能理事,皇后太子失踪,也只有他主持会议,才是名正言顺。

不过还没有等他开口说话,站在右侧之首的辽王杨暕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面带一丝得意的走出列,一步一步的踏上墀台,最后泰然自若的坐在了那龙椅之上。坐在那里,他满面春风,仿佛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殿中响起一阵阵的骚乱之声,除了东都那一派系,其余两边的诸臣都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那个刚到而立之年的辽王。看着那微笑,此时众人惊讶无比,“这是疯了吗?”

就连杨暕一派的许多大臣都是满脸不可思议,虽然他们都知道辽王早就想坐上这个宝座。可是这个位置岂是能这么轻易坐上去的?当今皇帝虽然不醒,但无论怎么说,那都还在。皇帝还在,太子虽然失踪,可太子之位并没有夺去。辽王不过是一个亲王,在众臣还没有商议出结果的时候,他自己就坐了上去?这将让天下人怎么看,满殿大臣中,又将有多少人无法信服。

就算是皇帝真的未死之前要传位于辽王,他也不能如此心急,最起码也得三辞之后才能接受。可眼下这算什么?

李世民站在父亲李渊身后,目光直直地注视着杨暕,小声地道:“父亲,他已经如此的迫不及待的想坐上那个位置了吗?”

李渊摇了摇头,轻声道:“不,辽王不过是个浪荡皇子,他怎么可能做的出这样的事情。别看他这行为看似荒唐不可思议,其实却是大有深意。”李渊目光中闪过一道精光。

“深意?还能有什么深意?只怕是辽王最就等不及,所以才会有自作主张的坐上去吧。”李世民盯着那个位置,语气低沉,眉头紧皱的道。

李渊将儿子的目光尽收眼底,心中还是觉得他还缺些阅历。

“为父敢肯定,这一定是萧瑀或者裴蕴那个老匹夫教他这般做的。虽然看似不可思议,其实他这是在试探。试探所有人的反应和底线,他在为自己继承皇位造势,同时也想看看此时殿中,这些反对他的大臣的底线。”

乐声响起,殿中一侧门打开,一队侍卫太监宫女们抬着龙辇,将依然还在昏迷中的皇帝抬了过来。虽然皇帝昏迷,但是往日每次议事,都会将皇帝抬来殿中,这也算是一种仪式,有皇帝在,这议论也就更加合法。

带着护卫拱卫着皇帝进来的骁果军统领杨武,看着已经将皇帝宝座给占了的辽王杨暕,不由的停住了脚步。辽王杨暕已经将位置占了,此时他再将皇帝抬过去,放哪?

堂堂天子,总不可能置于亲王之侧吧?

殿中一阵难言的尴尬,看到没有大臣出头,杨武脸色铁青,面沉如水。一转手,“护送陛下回宫!”

长安一派的卫文升脸色铁青无比,两只手早已经捏成了拳头。而杨暕那一边,右骁卫大将军杨义臣同样十分愤怒。刚刚看到杨暕看到皇帝到来,居然安然自若的坐在皇位之上,丝毫没有起来让座的意思,这让他心中无比的愤怒。

杨义臣自小养在宫中,算起来也是杨广的大哥。看着皇帝被辽王这个儿子如此对侍,心中不禁无限失望。要不是看在天子如今就剩下了这一个儿子,而杨义臣也不想让其它人来当皇帝,他又怎么可能会选这样的一个人来扶持。可今日杨暕的行为,还是让他太失望了。

杨暕刚才的行为,和篡位没什么区别。

不过还有大部份的大臣却是松了一口气,心中庆幸刚刚没有因此引发什么冲突。如今太原城内可是有着六十万大军集结。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一冲突起来,到时那些兵马一乱,谁又还能控制得住。到时一打起来,谁又还管他们是几品官,只怕都要糊里糊涂的做了那乱兵的刀下鬼。

对于他们来说,谁来当皇帝,他们并不是那么的在意。他们不过是一群无足轻重之人,谁当皇帝他们跟谁。只有那些最顶级的权势大人物,才能在这场游戏中玩得起。

李世民不知道为何,他觉得自己的心中充满愤怒。这是出离的愤怒,想他李世民出生入死,一次次的血与火的拼杀,甚至为此断臂毁容,到如今也不过只换来了一个左屯卫大将军。可那龙椅之上的那杨暕,他有何德何能?他不过是一个浪荡皇子,在雁门之围时他在哪?他不过是躲在崞县城里,守着三万兵马,却连一万突厥人都不去打。可就是这样他瞧不起的人,如今却坐上了那个位置,甚至不久后他也要向他朝拜。

李渊伸手轻轻扯了一下儿子的手臂,他能感觉到儿子的情绪波动。“二郎,你我只管坐山观虎斗!”

李世民在袖中捏着拳头,回头看了一眼父亲,“父亲,我不想那人当皇帝。”

“他当不了皇帝。”李渊微微一笑,神秘地轻声道。

杨暕坐在龙椅之上,扫视殿中群臣,将所有人的反应都记在了心中。今日的这个突然举动,是裴蕴策划的。刚才上来时,他心中也打着鼓,但是此时看到效果果然和裴蕴所言语一般,心中又顿生得意。

“诸位,陛下中风瘫痪,至今未醒,更是不能理事。而朝中年幼之太子,更是不幸,雁门之围时被那突厥人掳去,前几日有传言自草原专回,听说太子也遇合不幸。闻此噩耗,本王悲恸不已。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本王虽然不才,但是当此之时,也知不是推让作做之时。故此本王今日坐在这里,就是要告诉诸位,纷争许久,却都是争议难下。诸君?你们可知如今天下成了什么样子?清淡误国,再如此争论下去,只怕我大隋朝也将亡了。”

对于自己坐上那个位置不合规矩,杨暕并不多言。反而一开口,他却打的是大义旗号,这番话也是裴蕴所教,此时说出来,倒也颇有番气势。

“辽王殿下,请恕下官失礼,但是您今日逾越了,这个位置不是殿下现在能坐的,还请陛下起身!”

第470章 血溅金銮

所有人都扭头朝那个声音望去,只见那声音却是自殿中最后面的位置传来。

一道道目光望去,有人认识,但却有更多的人不认识。

那声音的主人却正是之前在殿外骁果军统领杨武的儿子杨立,此时这位才二十五六的皇族年青从五品将领面色胀红,心中激荡,但却依然抬着头,目光直视着大殿龙椅上那个擅自坐上去的族兄。

“哦!”杨暕眉头一扬,目光冷冷的眼着杨立,“你说本王坐错了位置?本王还不知道你是何人,却又身居何职?”实际上皇族杨家人丁不旺,杨暕自然是认得这位皇族出身的杨立的。不过当初他曾派人去拉拢过杨立的老子杨武,只不过那杨武有些不识抬举,居然并不接受自己的好意。杨暕碰了个钉子,想想骁果军如今也只剩下了一个名号,干脆也不再理他。却没想到,今日这满殿之中,连卫文升等人都还没有说话,杨立这么一个站在最末尾的从五品,居然也敢对自己指手画脚了。

杨立还是头一次参加这样的场合,满殿的文武,皆是朝廷重臣。连他的父亲,也不过是站在中后的位置,此时听到杨暕严厉的责问,杨立有些紧张,额头上的汗水都流了下来。

“辽王殿下,下官是左备身府从五品勇武郎将,下官并没有对殿下不敬的意思,只是提醒一下殿下。那龙椅只有天子可坐,其它人却是不能坐的。按大隋律法,就算陛下不能理理,也有太子,太子不能理事,还有宰相。而且就算是代天子理事,也是不能坐在那个位置的,按律法当在墀台之下,设一座,代天子理事。而如果擅自坐上龙椅,那就是就是……”后面的那句本来是想说,如果私自坐上龙椅,那就是谋逆之罪,不过到了最后,这位热血的皇族子弟,还是没有将这话说出来。因为他看到,自己的父亲正又惊又怒的瞪着自己,不停地向自己打着眼色,那目光之中,还包含着无限的惊恐。

“逆子,这大殿之上,岂有你开口说话的地方。还不快给殿下赔礼道歉!”杨武心中惊恐万分,自己虽然以往得皇帝信任,身为骁果军的统领。可是再信任,他的出身也限制了他。他虽是皇族,却又不是很亲,连个王爵都没有。可却又因为皇族的限制,他终其一身都不太可能坐上朝中那些显要的职位。

在他看来,如今不管是辽王杨暕的东都派,还是长安关陇派,这些人的争斗,那都是上层的神仙打架,他一个小小的统领如今能纠缠到其中。一旦卷进去,那真是连怎么死的也不知道了。

杨暕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嗯,本王明白你的意思了。”

杨武看着杨暕并没有深究终于松了一口气,可站在右边的民部尚书裴蕴却又走了出来。

“殿下,左备身府武勇郎将杨立,殿中失仪,目无尊卑,罔顾人臣礼仪,臣请殿下降罪责罚!”

原本已经安静下来的大殿,却再次骚动起来。所有人都听得出裴蕴的意思,他这是要杀鸡儆猴了,鸡当然是这杨立,至于猴,那就有可能是这殿下的每一个人了。关键就看大家怎么反应了,众人此时看向裴蕴,目光中都带着一丝复杂。没有想到,裴蕴居然如此狠,一出手就要将一个小小的武勇郎将打入地狱之中。

杨暕冷冷地道:“裴尚书所方就错,无尊卑则无上下,朝廷也将无威信。来人,将杨立拉下去廷杖二十,以示惩戒。”

守在门口的一排金瓜武士,却是杨暕的人。闻言立马就走了过来,一把将杨立拖到了殿外。没一会就已经听到传来刑仗之声,可是才听的打了几下,却有一名武士走了进来。

“禀奏殿下,那杨立身子太弱,禁不住打,才打了三杖就已经没有气了。”

此话一出,立时殿中群臣震惊。

之前杨暕将杨立拉出去打二十杖,虽然众臣都觉得有些过份。但二十杖总不会死人,众人勉强还能接受。可是眼下三杖就将一名从五品的禁卫将军打死了。这却已经十分明显了,这明显是蓄意谋杀打死了。当年先皇帝杀大将军史万岁之时,就是用的这招。当声杖毙,不过当年却是打了好多杖,可如今才三杖就打死了。这已经不光是谋杀了,而是赤裸裸的威慑了。

骁果军统领杨武眼前一黑,差点昏厥过去。手指着裴蕴,大骂道:“狗贼,你这是蓄意谋杀朝廷命官。”

裴蕴阴阴一笑,“杨大人,饭可以乱吃,话却不能乱说。这堂堂金殿之下,岂能容你血口喷了?明明是你家儿子太无用,挂着左备府身的从五品将军职位,可却连三杖都挨不住,这样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混入禁卫军之中的。你如今不好好检讨自身,居然还敢来这诬蔑本官,当直以为本官怕你不成?”

说着裴蕴对着龙椅之中的杨暕一行礼,“禀奏殿下,骁果军统领教子无方,才有先前殿中无礼。如今他儿子体弱挨不住杖责,他却在此金殿之中口喷人,诬蔑本官。本官要在此奏杨武蔑视朝廷,徇私舞弊,让自己那体弱的儿子却窃居禁卫军重要将领之职。还要告他金殿之中,诬蔑大臣之罪,请殿下明察。”

杨暕脸上闪过一丝狞笑,“既然如此,那么将杨武拉下去,也杖责二十。”

这对主臣一对一喝,却是在演着双簧。刚刚将杨武的儿子打死,眼下又想将杨武也打死,这已经是彻底地杀一儆百。殿中一时震惊无比,刚刚的三杖就打死了一个从五品的郎将,如今杨暕居然还再次下令要将杨武也拉出去杖责,众臣不用猜也知道,一旦让他们把人拉出去后,又会是什么结果。

杨武可不是一个小角色,他可是皇帝身边十分信任的人物。手中更是掌握着骁果军和黑衣铁卫两大皇帝身边最贴身的禁卫。按制,骁果军兵马两万,黑衣铁卫人数虽五千,可却权利极重。论爵位,杨武是国公,论品级,杨武也是从三品的紫袍大臣。他这样不但有实权,且有公爵之位的从三品大臣,连尚书省和吏部都是无权处置,须得由皇帝才能处置。

可是现在,杨暕不过是一亲王,却居然想要将这样一位朝廷重臣公然处死,这不禁让殿中大臣们心感惶然。特别是此时的骁果军和黑衣铁卫的数名高级军官已经站了起来,杨武是他们的上司,如果此时不站出来,还待何时。

一队金殿卫士已经走了进来。

杨武须发皆张,怒发冲冠!

金殿之中大吼一声,“谁敢!”甩开那几名侍卫,杨武瞪着座上的杨暕道:“杨暕小儿,你不过是一浪荡亲王。当年就为皇帝不喜,拘禁宫中,后来更是被远远的贬到辽东之地。就凭你,也想坐上龙椅?休想?按我大隋制,当今天子在位,则可能由他人继位。陛下之后,还有太子殿下,就算太子真的不幸,按制,也还有无德太子之嫡长子继位。今元德太子有了三人,燕王杨倓、越王杨侗,代王杨侑,皆是人中龙凤。尤其是燕王倓,陛下更是十分喜爱,敏慧美姿仪,陛下于诸孙中特所钟爱,常置左右,如今就在太原。如今天子不能理事,按制,当由燕王杨倓听政,百官辅佐,何时又轮到你杨暕小儿。”

“放肆,大胆!”

杨暕怒极,为皇帝不喜,是他平生最大的耻辱。如今被杨武揭出,他不由的恼羞成怒。更何况,杨武居然说如今屁股下的位置应当由燕王来坐也不能给他坐,这岂有此理。

“本王乃是陛下之嫡子,更是陛下如今唯一的儿子,皇位相传,何有传孙不传子之说?杨武,本王看你就是心怀叵测,来人,拉下去杖刑。”

殿外又涌来数名侍卫,殿中形势一时无比紧张。

“哈哈哈!”

剑拔弩张的大殿之中,突然传出一阵大笑之声。

众人望去,却见那紫服袍中空着一只衣袖的左屯卫大将军李世民正在大笑。那满是刀疤的面孔一笑却不复当年的俊朗,剩下的唯有狰狞。

李世民迈着稳重的步子走到了杨武与那数名侍卫之间,伸出那只独臂拍了拍其中一名侍卫的肩膀,“这体格可是有些弱,担任金殿侍卫怕是有些不太合格啊。辽王殿下,如果你这缺人手,本官倒是可以从左屯卫中抽调一些好手给你。我左卫卫如今虽然也还没有满员,不过河东军还是兵多将广,且个个龙精虎猛,看上去,可比辽王殿下的这些金殿侍卫们强多了。”

李世民横插一腿,却是立马将殿下人的目光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李世民的突然插手,让裴蕴不由的嘴角抽动了几下。他本来以为卫文升等长安一派的人肯定会站出来,而他也早定下了对策。今日他在金殿下杀杨武绝不是意外,就算今日杨立不站出来说话,他们也早有计划,今天要在金殿上想办法除掉杨武。本来是想免去杨武的职,不过因之前杨立的事情,倒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借口,干脆打算一起除了,一了百了。

杨武手中的那骁果军和黑衣铁卫乃是宫中禁卫中的禁卫,是专门负责保卫皇帝的最后人马。杨武一直不肯倒向辽王,这早已经让裴蕴等人不满,这次早计划好了要夺下他的骁果军和黑衣铁卫。只是没有想到,此时本来应当中立的李家却又出手了。

杨暕从龙椅之上站起身来,目光阴晴不定地注视着李世民。李家在太原的势力太大,如果此时是在洛阳,他绝不会怕李家。但是如今在李家的老巢太原,这不由的让他对拥着十几万兵的李家心生忌惮之心。如今一切都到了谋夺皇位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他不想节外生枝,更不想让李家这股能打破势力平稳的势力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去。

李世民虽然只是说了几句风马不相及的话,但是他此时站出来,就已经表明了态度。虽然杨暕等人还不明白,为何李家会突然间站到杨武的背后支持他,但这时为了大事,杨暕也只能退一步。

“杨武教子无方,且金殿失礼,本王念你也是朝中老臣,兼是本王皇族长辈。这次本王就不予深究,二十廷杖免去,但也不能就此没有责罚,要不然朝廷法纪何在?现本王令,暂时免去杨武骁果军折冲郎将,黑衣铁卫统领之职,在家反省思过。着由李建成接任骁果军统领、裴行俨接任黑衣铁卫统领一职。”

虽然他没有想明白李世民为何插手此事,但李家在如今太原的微妙局势中影响力巨大。辽王杨暕也不得不慎重对待,最后在接到了裴蕴的眼色后,他后退一步。

将杨武免去职责,又安插了自己这边的心腹将领,由左武卫大将军的儿子虎牙郎将裴行俨来接替权利巨大的黑衣铁卫一职。而为了安抚突然出手的李家,杨暕又将骁果军折冲郎将这个实权正四品官职交给了李渊嫡长子。骁果军拥兵两万,又身为禁卫军,地位十分重要。不过如今骁果军只有五千新蓦人员,杨暕也不太在意,用这么一个空头职位换来李家的支持却是再好不过。

李世民沉默不语。

殿中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杨暕满脸期待的在等待着李家的回应,如果李家接下骁果军统领的职位,那么他和李家的关系就将迈过实际性的一步。而卫文升、宇文化及等关陇一派的大臣们也紧紧地盯着李家父子,如果李家同意了杨暕的提议,他们如今勉强与杨暕抗衡住的势力平稳就将马上打破,他们将彻底的处于弱势之中。

静,死一样的安静。

大约过了半刻钟的样子,但殿中所有人却觉得过了漫长的时间。

“哈哈哈!”又是一阵大笑声响起,这回却是老狐狸李渊的声音。

“多谢朝廷对犬子的看重,老臣代犬子谢过。”李渊一句话,却是已经接受了辽王的好意。一时间金殿之中,有人欢喜有人忧。

第471章 幽州罗艺

大业十一年七月十五日,河北临渝关。

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又是道教中的中元节。大隋朝继承历朝风俗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也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

这一天,普通的百姓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

而大隋立朝以来,军中却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在这一天,召集附近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

罗武自得了少将军罗成,现在应当说是罗家小姐的交代后,一路马不停蹄的赶来临渝。军都关已经落入了辽东军之手,罗成也已经降了辽东陈破军,甚至是罗家涿郡城中的满府家眷如今也都在陈破军的手中。罗家现在已经没有了退路,既然已经踏上了辽东军的船,那只能期望辽东军的这艘般够结实。

七月流火!一路之上连续赶了数天路,罗武换马不换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