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同时一个更不好的事实已经摆在了李世民的面前,一万五千突厥骑兵,这绝对是一支大部队。从定襄到达马邑,这一路上穿郡过县,绝对无法将行踪隐秘到十几天他们都毫不知情的状况。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支突厥人有可能只是一支先头部队。这支突厥人根本不是偷偷潜入的,他们是一路杀过来的。只是他们太强,定襄马邑途的城池守军根本就没有人能逃脱报信。
“他们来的真快!”李世民沉声道。
柴绍等人也是皱着眉头,他们北上是要去长城关口,依托长城来挡住突厥人几天,随后朝廷的五十万大军就将北上进攻突厥。正因为后面有五十万大军随时会上来,所以李世民才会毫不犹豫的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一万人北上。但是现在,还刚到这里,就已经遇到处了突厥了。
“大人,现在怎么办?”李孝恭问道。
“突厥人来得太快了,一万五千骑兵,而且有可能只是前锋。我觉得我们最后马上向后撤,只要一天我们就能退入马邑郡城,那里城池坚固,因当可以暂时依托一下。”柴绍道。
李世民摇了摇头,“突厥人大举南下,我们确实应当避其锋芒。但是不是现在就退,我们现在赶了一整天的路,人马疲惫。如果现在立即南返,那很有可能被突厥骑兵一路衔尾追杀,到时这些大多还没上过战场的新兵们,很有可能会溃散,到时就什么都晚了。”
“那依你之见,却将如何?”李孝恭虽然年轻,却是十分勇猛,听到李世民并不打算马上就退,反而十分高兴。
城头之上聚集着几十名将校,大家都沉默不语,紧张的等候着李世民的决定。大雨倾盆,将人的视线减至最低,十余步外已经不可见物。
李世民不顾铠甲上的雨水,皱着眉头手搭城垛,举目凝视远方。
不知为何,这样的时刻,李世民的脑中却不断的浮现出陈克复的影子。
他的心里也不断地在想,如果是陈克复碰到这种事情,他又会如何做?
想起辽东军当初的那一场场战斗,基本上都是如眼前这般的一次次硬闯过去的。
此时的他和当日的辽东军最初时何其的像,麾下的将校都是有勇有谋之辈。但是手下的兵马虽然气势雄壮,但说白了还是没有见过血的新兵蛋子。此时撤退,无疑会让士气大降,疲惫不堪再加上士气不足,他无法想象自己的这支人马能通回马邑。
“我们赌一把,就赌突厥人的大军在这样的大雨中没办法及时赶来和前锋汇合。我们赌半天的时间,如果半天内突厥大军不会赶到,我们就赢了。”李世民目光坚定地开口道。
“怎么赌?”李孝恭立即问道。
“我们的人马刚刚赶到,我相信突厥人的前锋肯定也不知道这个情报。所以,我们并不是没有机会打这一仗。不可力敌,那么我们就智取!”李世民嘴角泛起一丝狞笑。
第399章 亢龙有悔
大雨依然大继续,磅礴的大雨倾倒在大地之上,那不断溅起的雨珠形成了一片迷茫的雨雾。此时虽然还刚到傍晚,但是天却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仿佛午夜。天空不时响过一道霹雳,闪电将桑干河两岸的田野照的更加迷离。
已经换了一套简陋步兵铠甲的李世民就站在北城门楼上,此时的城头之上,玄甲军除了几个校尉外,其余的士兵的身影一个都不见。那寥寥的身影,在这雨中越发显得渺小。
“来了!”李世民手抚城垛,喃喃自语道,他表情自然,仿佛并不紧张在意,但是那紧紧抓着城垛的手,却轻筋直露,早已经将他内心的紧张表露无疑。
随着他的话落,城头上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了脚下的震动。伴随着越来越强的震动,哗哗大雨声中,由远极近传来了越来越清晰的隆隆之声。这不是雷声,但这却是比雷声还要让城头上人紧张的铁蹄之声。
仿佛那地狱中突然跳出的无间恶鬼,一万五千名突厥骑兵排着整齐的阵形直扑而来。那高高的旗帜,铜墙铁臂一般的阵列,更仿佛如同一座移动的山峦,似刀山、似剑林。挟着震撼人心的气势,一往无前的直扑而至。
一万五千骑兵在大雨之中奔驰,大雨淋湿了骑士和战马,可是那湿漉漉的一切,却更加让人恐惧。隆隆的蹄声,犹如催命的声音一般,让那城头之上站立的步兵和衙役壮丁们,面如土灰,又股战战。
李世民先前猜得没错,一万五千名骑兵正是阿史那部族的人马。这一万五千名骑兵全部阳始毕可汗的弟弟颉利可汗的本部人马,率兵前来的首领正是颉利的同父异母兄弟,步利。步利是颉利的心腹,职位是设,人称步利设。自大军突破长城关口后,突厥兵连战连下,已经夺下了马邑的近十座大小城池。除了开始的两座城池稍稍抵抗外,基本上都是一围即降。
大军一路南下,连续赶路,疲惫不已。加之恰逢下雨,道路难行。最后始毕也不得不同意各部族首领的请求,大军在白狼寨暂时休息。派了步利统一万五千骑兵先行南下,让他先一步将不远处的神武县城给先拿下,以防走漏消息。
带着一万五千阿史那精锐,冒着大雨毫不停留的立即南下。半路之上,却突然碰到一支隋朝兵马,虽然人数不多,但却已经让步利心生疑虑。围杀了那几百隋军之后,步利一刻不停,直奔神武县城。只是赶到这里后,步利却有些疑惑,眼下的神武城城门紧闲,但是城头上却只有寥寥千人不到,而且一眼可以看到那其中很多都是没有铠甲的民壮。这情况再正常不过,和他们这数日来一路攻破的马邑各个城池简直是一模一样。
步利心中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担心之前碰到的那几百人是隋朝的大军。眼下看来,那几百人可能只是隋朝的一支侦察骑兵。眼下隋国皇帝杨广正秘密调兵,要进攻草原。那么在这里碰到这么一两支侦察骑兵倒也没有什么稀奇的了。放下疑虑之后,步利叫来传令兵,命令按照老一套办法,先派人去城下劝降。如果不降,就直接发出冲锋,面对这么几百人的守军,他就是不用攻城器械,直接架人梯子也一样能快速攻破。
为了抢夺先锋的职位,步利可是费了好大功夫。以眼下的突袭之策,做先锋不但不会碰到隋军大部族,反而是抢功劳的大好时机。而且作为先锋部队,他也能第一时间攻破隋国沿路的城池,第一个去劫掠城池内的财富。
一名百夫长带着自己的人马如狂风一般的纵马来到城下,对着上面哇啦拉一通大吼。反正这都是老套路了,献城投降者,大军进城后不会屠杀平民百姓。如果抗拒不开城门,那么进城之后就是满城屠光。作为先锋,他番话他已经说过六次,除了其中有一个城池的守将拒不开城外,其余的五城都是老实的献城投降,他相信眼前的这个城池也肯定不会抵抗。
果然如他所料,城头上的一名自称是县令的隋人问了他们几句话,得知始毕可汗的三十万狼骑已经就在不远时,忙点头哈脸的命令守军打开城门,迎接大军进城。
自南下以来,突厥人连连夺得隋国城池,且每个城池之中的守军,都不会满千。连续几次下来,步利甚至已经懒得再小心谨慎了。一看到那城门打开,城门口的那个百人队甚至都还没有进城去检查一遍,步利就已经一夹马腹,下令全军立即进城。外面下着这么大的雨,步利可不愿意一直在外面淋着。
他可是已经迫不及待的等着进城,找几个隋国的美女,再弄几坛美酒要。一边喝着美酒一边玩着美人,再有着部下搜刮着财富,这样的好事,不正是他一意争取做先锋时的目的吗?
得到了步利设的命令,一万五千骑兵终于都齐声欢呼。每个人都知道城中等着他们的是什么,那是美酒、美女再加财宝。这一路下来,他们每个人的马上,都已经装了大袋的金银财宝了。一路淋了这么久的雨,又赶了这么远的路,现在每个人都想着马上进城放纵一下。
神武城虽然也算是很热闹的一个城池,但终究是个小县城。北门也不过是一个小城门,一次最多能并排过个四匹马。大家都急着要进城,一万多骑兵再没有半分队列,甚至连行军时的那种谨慎小心也没有了。不少的骑兵甚至还没有进城,就已经在迫不及待的解除着身上既湿又沉的牛皮铠甲。
城门处犹豫一个巨大的集市,乱哄哄的,再没有了半分突厥狼骑精锐的样子。骑兵们有说有笑,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都在呼朋唤友,准备一会一起劫掠。除了步利的亲兵队伍,整个先锋军已经连编制都混乱了。
李世民和柴绍两人都是一名普通小兵的装束,两人站在城楼之上冷眼打量着城下面的一切,嘴角泛着残酷的微笑。看到下面的情况,两人心中已经安定了许多。
先是隐藏自己的人马,再让县令诈降放敌人入城,然后再来个关门打狗,瓮中捉鳖。这就是李世民之前决定不离开,要赌一把的依持策略。
突厥人的队伍已经进去了一小半,但大多数的人还在城外。步利的亲兵早已经等的不耐烦,挥着马鞭将挡在前面的骑兵纷纷赶开,护卫着步利和先锋军的众多千夫长等首领们先行进入城中。
李世民亲眼看着步利等军官模样的突厥人进入了城中后,转头对柴绍道:“已经差不多进来了一半了,动手吧。用石头堵住城门,切断步利的人马,让弟兄们先将城中的突厥骑兵收拾干净了先。”
“大人,突厥人毫无准备,何不将所有突厥人都放入城中,一举歼灭?”柴绍有些犹豫的道,之前的计划并没有打算全歼这支一万五千人的骑兵。以李世民的计划,只打算骗一部份城兵入城,歼灭后再反击城外的骑兵,如果击退后,就立即南返。
李世民摇了摇头,“这是我们玄甲军的首战,这支突厥人你也看到了,乃是阿史那部族的骑兵,是精锐骑兵。眼下他们不过是大意,如果真的全放进城中,我们一万人对一万五千突厥骑兵,哪怕是打街头巷战,也不一定打的过他们。就算打赢了,我们的伤亡也会十分惨重。柴将军,战争不要只记得一时得失。我们的目的是南返,至于打这仗,也只是为了能不被突厥人追杀,安全回去而已。切不可一时贪功,而主末不分。”
被李世民一点,柴绍立马醒来。心道自己这是见到眼前的利益就动心了,没有做到一员大将该项有的沉稳。心中暗道惭愧,对李世民也是佩服不已。
城头上几面大族齐齐舞动,再已经埋伏在城头和城门内四周的玄甲军突然涌现。城门楼上一块又一块的巨石砸落,还没有等等突厥人反应过来。城门处那拥挤的突厥人就被砸死了数十个,砸死了城门处的数十人后,城上的石头攻击并没有停止,而是一刻也没有停留。不断砸落的巨石很快就将城门给堵的严严实实。
城门的四周,还有城头之上一排排的隋军士兵涌现出来。人人端着弩机,投枪。随着一声声大吼,箭如雨下,间中还夹杂着投枪。玄甲军的那一千重步兵,此时却全被李世民安排做了投枪手。
他们一个个力大无穷,身材高大,站在高处做一个投枪手绰绰有余。如此近距离的投射,每一次出身,最少有一名突厥人被洞穿,那威力比弩手丝毫不差。
至于步利设,他和周边的数十名首领,早就被当做了首要目标。第一轮攻击,步利就被几十支标枪和上百支弩箭,射成了一个马蜂窝。一时之间,突厥骑兵人仰马翻。突然堵死的城门,将突厥人的首尾截断,无法响应。而步利等人的被首先斩首清除,整个陷入城中的数千人马更是一下子失去了指挥。
第400章 天亡李二
突厥骑兵的最大优势在于马上平原做战,大兵团野战,突厥骑兵从来都是来去如风,攻势如潮。但是如果是攻城战,那突厥骑兵的威力更是十成难以发挥五成。
而像眼下这般被突然截成两半,一半困在城中,军队的重要将领又都被首先清除后,这支草原狼骑终于恐慌了。城门内那狭小的空间,根本无法组织骑兵阵形。此时城中已经有近八千骑兵进了城,城门处地方不大,进城的骑兵大都已经沿着北城大街向城中行去。八千人的队伍被拉成了一条长长的一字长蛇阵,攻击一开始,玄甲军不但用巨石堵住了城门。
而且埋伏在街道两侧的玄甲军也快速的用巨大将城北大街截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突厥骑兵的一字长蛇阵,一下子成了几十段小蛇阵。前前后后被堵,队伍又被分开,左右更是一排排商铺店面。突厥骑兵彻底乱了,他们往来奔驰,却无路可走,只能是在那被圈起来的狭小空间四处惊慌的奔走。
首战的玄甲军虽然一开始按着李世民的部署,一步步的操作,但却也是慌乱不已。在第一轮最佳的攻击时间中,玄甲军并没有对城中的八千突厥骑兵进行多少有效果的打击。足足有半个时辰,八千突厥骑兵倒下的不到两千。
李世民看着下面的战况直摇头,这还是关门突厥,以多对少。如果是正面对决,他已经相信他的玄甲军肯定早已经溃散了。看到下面已经总算成功地将突厥人分成了几十段,不但分割了他们的人马,也限制住了骑兵的发挥之后。重新换上了一套铠甲的李世民,已经手提着一柄陌刀走了出来。
这整套铠甲装备和陌刀,都是他当初在辽东陌刀军时的装备。眼看着突厥人已经下马聚成一个个圈子,单纯用弩箭已经无法对突厥人造成多大伤害时,李世民马上决定分段以多击少,将突厥人各个击破。
“重步兵集合,列阵!”站在城北大街上,李世民一声大吼,挥出陌刀。
之前被临时充做投枪手的重步兵们,此时已经在民壮的帮助下穿好了双层步兵铠甲,一个个手持全钢打造的足有五米长的钢铁长矛,不断地在李世民的身后汇聚成队。
“杀,杀,杀!”
三步一杀,当年陌刀军独有的进攻中调整阵列的方式,如今也被李世民一点不落的用在了玄甲重步兵当中。狂风呼啸,大雨磅礴,豆大的雨点砸在那钢铁长矛之上,溅起一片片的雨雾,让这支移动的铜墙铁壁枪林,更加凶悍狰狞。
到了此时,突厥人也终于明白了一切。原来之前半路碰到的那支隋军果然不只是一支侦察骑兵,他们是大部队北上的。而那上结狡猾的隋军居然在他们到来时,隐藏在城中,骗他们入城。
愤怒的突然人感觉自己被欺骗了,一个个发出怒吼,“为大人报仇,杀死隋人!”一声高似一声的吼声此起彼伏,突厥人一个个弃马步战,结成一个个的方阵。盾手在前,长矛手居中,弯刀手两翼护卫。
被堵在城外的突厥骑兵同样是惊慌莫名,他们甚至除了知道中伏了外,根本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隔着城门,他们只能听到里面不断响起的弓弦之声,和那惨叫连连声。当听到如潮水般响起的为大人报仇时,他们终于知道,步利设已经死了。留在城外的人面如死灰,每个人都明白,步利设是始毕大可汗的弟弟,颉利可汗的心腹。如果他死了,而他们却就这样的回去了,那他们一个也活不了。
几名没有进城的千夫长紧急一商议,都决定不论成败,也一定要攻破这座县城,杀光城中的隋军。虽然这样也不能让步利活过来,但也总算是一个能拿出手的交待。一道道命令传下,城外的突厥人开始疯狂的攻城,砍来大树撞城门处的石头,用大树干做起简单的攻城梯。虽然器械简陋无比,但是大利县城的城墙并不高大,却也能让他们的器械能发挥用处。
看到城外的突厥人并没有离去,反而发起了猛烈攻势,李世民只得下令加紧进攻。重步兵踏着沉重的步伐,挥着沉重的钢铁长矛,刺出,拍打,如此沉重且又长的兵器,不论是刺中还是拍中,中者毙命。
有重步兵在前破开突厥人的防御阵,其它的轻步兵和骑兵们都持着长矛弩箭在后面不断的扩大战果。失去了战马的飞驰和冲撞,马背上强悍的草原狼骑此时不过是成了一群二流的步兵。而在被层层分割包围之后,这些二流步兵对上数倍甚至十倍于自己的玄甲兵,失败的命运早已经注定。
一个又一个的突厥人在玄甲军的长矛之下死去,不过凶悍的突厥人却也是死战不降,就算是死也是直至战死。临死前的反扑,让第一次实战的玄甲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一万玄甲军加上城中的守兵民壮,在雨中血战了足足三个多时辰,才最终歼灭了这入城的八千骑兵。
这一战,李世民亲自披戴上阵,几个时辰下来,他早已经成了一个血人。
“大人,最后一个突厥人的阵列也被击破了,八千突厥骑兵一个不剩,已经被我们全歼。”李孝恭提着一把马槊,策马奔来,兴奋地吼道。
“好,杀光了就好。”李世民松了一口气,“城外的突厥人如何了?”想起城外的突厥骑兵,李世民的心中并不平静,原本他以为自己先放一半入城,能很快的歼灭入城的骑兵。哪料到只是八千骑兵,就已经让玄甲军大战了三个多时辰。而眼下外面还有七千骑兵,更让人担忧的是,突厥后续的大部队很有可能很快就能赶来。打了一场胜仗,但却没有丝毫改变眼下的形势。这让李世民感觉到一种挫败感,难以高兴。
“突厥人还在攻城,大人,现在怎么办,继续放突厥人进来吗?”
李孝恭的话音刚落,却只突然听到城门处传来一阵突厥人如潮般的欢呼声。紧随着就听到如雷般的马蹄声响起,突厥骑兵攻破城门,入城了。
李世民面色一变,大吼道:“集结,集结!”
弩箭长矛,拒马石头,能用得上的东西,玄甲军都拼命的堵了上去。唯有一个目的,挡住突厥骑兵的势头,只用让突厥人的骑兵冲不起来,那么仗就还有的打,如果不能,那血战了数个时辰的玄甲军,今天就既是他们的首战,也将是他们的最后一战。
玄甲军以弩箭投枪长矛攻击,突厥人则以骑射弯刀还击。玄甲军疯狂,突厥骑兵更疯狂,眼下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如果不能全歼这支隋军,这些人也不用回去了。
双方围在北城门大街,拼死厮杀。突厥骑兵纵着战马如同自杀攻击一般,面对着李世民匆匆组织起来的弩箭标枪阵地,丝毫没有顾忌,完全以血肉之躯就那样前仆后继的冲了上来。
一个又一个的突厥骑兵倒下,但是更多的骑兵冲了上来。那一把把如同闪电的弯刀,每一次在玄甲军前划过,就会有一名玄甲军倒地不起。李世民的阵地不得不且战且退,从北城门处,沿着北门大街不断后退,整个街道上遗留下了堆满了的尸体,和那与雨水混合在一起的鲜血。
“大人,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玄甲军伤亡惨重,我们已经损失了一半弟兄了。再打下去,最后就是打赢了,我们也差不多拼光了。”柴绍提着一把血淋淋的横刀冲了过来,在李世民的身边大吼道。
李世民抹了一把脸色的血水,苦笑一声,“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谁也没想到这支突厥人居然如此疯狂,这完全是同归于尽的打法。现在这些突厥人全疯了,如果我们现在退,那最先死的就是我们。”
“可拼下去,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同归于尽!我们不能这样,得想想办法。”柴绍痛苦的道,这一万玄甲军都是他们亲手训练出来的,这是他们乱世中的唯一资本,眼下一出手,却已经要赔光了。
“死,我也得是战死,我李世民绝对不会比其它人差,他能做到的,我就能做到。”李世民仰首望天,喃喃自语。
战斗越打越久,也越来越对玄甲军不利,在大雨之中战斗了这么久,士兵们手中的弩机雨中长久做战,大都已经出现故障无法使用。而失去了弩箭这一大杀伤性武器,玄甲军更是只能在突厥人潮水般的攻击下苦苦支撑,且战且退。但所有人都知道,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将无路可退。
“二朗,撤吧,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柴绍抓着李世民的手大声的劝道。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大雨中那满地的尸体和鲜血,脸上毫无表情,“难道我真的不如他吗?我真的不如他吗?”李世民站在那里没有理会柴绍,只是在一遍遍地重复着,既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柴绍。
柴绍和李世民在一起这么久,自然知道他这话中的意思。心中一叹,暗道李世民还是太在意他了。也许是曾经呆在他的军中太久,受到了太多他的影响。以至于让他如此念念不忘,满心想着超越他。也许是那一次袭击了陈克复的结果吧,那一次的背弃,也许就让他无法忘怀,从此耿耿于怀。
“我们已经和突厥人交战多久了?”李世民声音有些嘶哑,转身问旁边的柴绍道。
柴绍看了看天,虽然雨还在下,但是已经小了一些。昨天他们是傍晚时到达的神武县城,他们血战一夜,此时又已经天亮。算算最起码有六七个时辰了。
“我估计有六个时辰了,也许是七个时辰,都差不多吧。”
李世民的眼神一下子暗了下去,失去了光彩。“晚了,一切都晚了,也许上天早已经注定了这个结局,再怎么强求也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柴绍抓着李世民的肩膀使劲地摇了几下,“醒一醒,什么天注定,什么命运安排,这些不过是束缚普通世人的教条。二郎你又岂是凡夫俗子,还记得当初你结识我和万宝他们时,说过的那些话吗?我还记得,我记得你说你只相信自己,说我命由我不由天。那时的你是多么的让人信服,让人钦佩,可为何到了现在,你去退缩了?我们还没有完,我们还有五千玄甲军,就算玄甲军全没了。只要我们能回去,我们就能再建一支两万人三万人的玄甲军,不到最后一刻,我们便不能主动放弃!”
李世民叹息一声,“六个时辰了,突厥的大军肯定已经快到了。就算我们现在就撤,又能逃得了多远呢?”
“那也得试一试,不试,又如何知道?”
被柴绍这么一说,李世民终于又打起了精神,“好,我命由我不由天,我李世民就不相信,我真的比不过他。传我命令,备好战马,准备自南门撤退。”
柴绍刚刚转身,突厥人的身后却又突然传来动静。
“呜呜呜!”
一阵阵响亮的号角声从北城门处传来。
李世民和柴绍两人同时变色,叮当一声,却是李世民的陌刀掉在了地上。
“难道真的是天要亡我!贼老天,我不服!”李世民仰天长叹,雨水淋在脸上,和着眼中流出的泪水混入口中,苦涩无比。
就连柴绍此时也是一脸灰败,整个人精气神也一下子消失。说曹操曹操就到,突厥大军的到来,他们早也没有逃走的机会。就算他们想据城而守,现在城也已经破了。战,战不赢,走,走不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两人都没有想到,玄甲军的首战,居然也成了最后一战。望着这个小小的县城,两人的脸上都是满脸的不甘。
难道真的就要死在这边塞无名之地?
第401章 龙战于野
五月的草原,青草刚刚露头,开始就是那么一点绿,不经意,几天的时间却一下子绿了整个草原。草绿了,草原上的鸟也多了,就是天空中,也能常常看到展翅高飞的鹰。
纯净的天空又传来一声鹰啸,一只雄鹰穿云而出。在天空盘旋几圈划了几道优美的线条后,雄鹰找到了目标,收翅直射而下。
雄鹰的目标却正是草原上行进的一支队伍,确切地说这是一支军队。一支足足七万人的骑兵大军,由契丹、靺鞨、新罗、辽东军四部联军。
陈克复此时骑着一匹紫色的骏马,正和久别重逢的新罗公主金胜曼聊着天。当初在洛水被袭时,他的爱马青骓中了李世民一箭死去。上次唐锦云出使突厥和始毕可汗联盟。回来的时候,不但带回来了始毕可汗送给他的金狼弯刀,也带回来了始毕送给他的一匹千里马。
这匹全身紫色的骏马的名字按这突厥音直接念就是飒露紫,如果翻译一下,那就是沙钵略的意思。而沙钵略在突厥是专门用做首领的名字。如突厥汗国的那位娶了北周千金公主的大可汗,就叫沙钵略。得到这匹千里马后,陈克复十分喜欢,连名字也没有再改,直接就叫做飒紫露,有时想想,自己骑的可是一位大可汗,心里头也是十分舒袒的。
雄鹰认出了陈克复,直接盘旋直下,落在了陈克复的肩头。陈克复笑着从雄鹰的脚上取下一个信筒,让一名亲卫奖赏了一块新鲜牛肉给它。
“还记得那一晚在小楼之上,我也收到飞鹰传书,当时你也在我身边。时间如流水,逝者如斯夫。”
金胜曼此时已经是一个一岁多孩子的妈了,一身装束也早换掉了之前未出嫁时的打扮,而是盘起了发,做了妇人打扮。当初她离开辽东时,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后来回到新罗后,知道了怀孕的消息后,却并没有选择告诉陈克复。当初她一直想着让陈克复去新罗,做新罗王的继位者。只可惜陈克复却根本不在意,这一度让公主十分的伤心,本想着回到新罗后就将这段情彻底埋在心中,哪料却又出来一个两人爱的结晶。
没有半分的犹豫,公主生下了孩子。当新罗国美生公向隋国朝贡时请求策封金世宗为王位继承人,却被陈克复阻止,反而让隋朝天子策封了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时。公主就已经猜测,神通广大的陈克复肯定已经知道了儿子的事情。
久别重逢,本有千万般的话语在心头,可是真的相见了好半天了,公主却一句话也不知道怎么说。好一会后才道:“陈信已经会叫娘了。”
陈信就是陈克复的儿子了,说来也是他的长子,好几次陈克复想着把这儿子接回来。不过想想,也许金胜曼比自己更喜欢他,也就忍住了。
“可惜不在身边,要不然我也很想听他叫声爹。”叹了声气后,陈克复看着公主道:“孩子才这么点大,你把他留在新罗,自己来到这里,不牵挂吗?”
公主有些幽怨的看了一眼陈克复,“当然牵挂,离开的每日夜都想。可是,我也想孩子他爹,所以还是忍不住来了。”
新罗公主此次带了足足一万骑兵过来,这对于新罗来说,是一支很强大的兵马了。而也可以从此看出,金胜曼对陈克复还是很牵挂的,一听到他的消息就赶了来。
“这次出兵,有把握吗?”作为新罗公主,虽然出兵是来帮自己孩子们的爹,但是公主还是不得不问起这些事情。
陈克复笑了笑,“我又岂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上次我们联军打高句丽,新罗出兵五万,结果现在不是已经得了百济大小十余城了吗。这次你们出兵来助我,我也绝对不会亏待新罗的。刚刚飞鹰已经带来了最新的情报,打开一看就知道了。”
说着陈克复打开了那封书信,信是留在始毕可汗身边的张勇传来的。陈克复让亲卫取来一本书,对照着密信翻译了过来,很快就明白了信上的内容。
张勇在信中说的却正是始毕可汗大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