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匪帅-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廷无比的头疼。而王千军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点都不管他造成的烂摊子,直接甩手走人了。这怎么能不让朝廷的人生气,可生气归生气,王千军最起码没有占领开封,朝廷京师的生命线终于是保住了。

朝廷拿王千军没有办法,只能是连续下达死命令,命令陕西总督夺回潼关,但不管怎么说,朝廷也都不想出兵,而为了不触动朝廷的底线,河南总督也相应保证了朝廷京师的生命线,结果倒霉的就是陕西总督了。

陕西总督的七万大军,五万民壮,向潼关连续进攻了三个月,从秋季打到了冬季,死伤了五万多人,依旧是没有攻下潼关,反而是让陕西北部边境不断出现敌情,边境上不断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小部落的进攻。而对于陕西总督对朝廷一再上书,一再的要求朝廷派禁军出兵河南夹击河南总督,朝廷都没有答应。等冬季大雪一下,陕西总督是真的不想打了,他的损失太大了,陕西也不是什么产粮的大省,陕西总督就这样一怒之下退兵了。

今天的冬季太冷了,连合肥城都下雪了,方上的官员一片的忙碌,下了大雪,那也是灾害,不仅会冻死人,大雪还会封住所有道路,官员们无一不是在全力赈灾,原因就是王千军搞的责任制度,一旦因为方官员办事不利,导致有众多百姓死于灾害与灾难中,或是是导致方上的重要运输不利,方上直接负责的官员就要被撤职,甚至是定罪。对于王千军弄出来的这个责任制,吴家兄弟与高立名是全力支持。身为一方父母官,不能只是吃俸禄,更不能是就只会捞好处,也要有责任,但这种责任不能光靠官员的自律,更要在律法上有所规定。

忙完了一阵,王千军带着一家老小在赏雪,再次跑到了美人峰泡温泉,相比王千军的消耗,在江南的齐王可就没这么悠闲了,江南外围的山头都打了下来,但损失也大,齐王再一次从山东向江南增兵,可情况依旧是那么的糟糕。

第五卷

第一章 寒冬与民乱

不仅是两淮下起了大雪,连江南的一些方都下起了雪,几十万大军正在鏖战金陵城也是一样。这大雪一下,攻城战就彻底不用打了,金陵城外的齐王联军全都缩进了帐篷与木屋里,河南、江南、湖广三全部因为前后两股可怕的寒流而停止了所有的战争。

齐王的将士们都是来自于山东,禁军大部分当然是河北人,原本这两个方都是比较耐寒的,可问题是谁也没有想到这年冬天会如此的寒冷,没有了天气预报,王千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寒流,多大的寒流过来。

因为没有准备,大雪一下,运河封冻,山东各大量积雪,很多物资都无法运送到江南的军营。虽然大军的军粮暂时没有问题,因为到了秋季的时候,金陵城外田里那些成熟的粮食最后都变成了官军联军的军粮,可解决了吃的问题后,却无法解决穿的问题。

从一开始,齐王身边不管是将军还是幕僚,都没有一个人关心士兵们过冬的衣物是否足够,原因就是众人都自信,自信来自北方的他们在南方的江南实在是太暖和了,根本就不需要白白浪费人力、物力去组织那么多的棉衣过冬。可结果这年冬天却是出奇的冷,山东那里没有准备足够,军队是从夏季开始进攻的,士兵们穿的也都是夏衣,从江南方上抢来的衣物都成了秋衣,到了需要大量冬衣的时候,江南这边要抢也抢不到了。

齐王手下的很多士兵就这样被冻伤,甚至是在夜里被活活冻死,严重影响到了军队的战斗能力,也因为军官都能够住进暖和的砖房院子中,而普通的士兵只能躲在寒冷的帐篷与木屋中,不管是禁军还是齐王的军队,普通士兵与军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

齐王领兵多年,很清楚事情的严重性,可山东那边运不过来,江南这边抢不够,抢多了甚至还爆发了民乱,江南强壮的百姓不是被冻死,可那些没有过冬衣物的,老弱病残的家人却会被冻死,亲人被人害死当然是要报仇,仇恨大了,被抢的百姓多了,爆发起来就是一场可怕的民乱。

无奈之下齐王只能是命令王千军想办法,虽然齐王自己也清楚对王千军的命令没有多少作用,但还是试着下达了要求王千军准备大量过冬衣物送到江南的王令,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王千军马上就派人将一批过冬的衣物送了过来,前前后后送了三万套,最后一批过冬衣物到达的时候,王千军只能无奈告诉齐王,三万套已经是他所能拿出的极限了。

王千军做到了这一步,不仅是齐王,还有齐王身边的幕僚与将军都没有再说什么,三万套对于将近十五万人来说并不算太多,但也不是太少,刚好可以保证齐王主力士兵的战斗力,但如此一来,不仅是普通士兵与军官之间的矛盾加大,连同士兵之间的矛盾也加大了。齐王的士兵与禁军的士兵,齐王士兵中的主力与分主力,一切都是为了能够穿起来很暖和的衣物,一大群人就这样互相敌视了起来,甚至还有小规模的械斗。

好不容易齐王大军终于是支撑到了开春,军队内部的矛盾才渐渐平息下去,可仇恨已经在士兵的心中埋下了,齐王对此也很清楚,看着眼前屹立不动的金陵城,还有金陵城水寨,齐王真的是恨不能自己指挥着最精锐的士兵直接杀过去,一举将其攻破。

可齐王心里清楚,就算他现在真的冲上去,什么也不能改变,金陵城依旧是那么的坚固,金陵水寨内的战船依旧是不断进出水上,将大量的物资运入金陵城内,齐王几次以临时组建的水师要拦截江南水师,但最后都失败了。临时招募来的水师士兵没有一点战斗力,齐王水师的将士们习惯了航海大船,航海大船因为体积太大而无法直接进攻水寨,江南水师又对长江水道无比的熟悉,专走航海大船到不的了浅水水道,航海大船没有了用处,到了艨战船这种小船上又施展不开身手,反而是连续受到江南水师的反扑,齐王好几次要求王千军的巢湖水师还有湖广总督的湖广水师参战,可这两支长江上的强大水师却一直不出现。

开春时节,原本该是百姓们准备锄头、耕牛在田里开始忙碌的时节,如果错过了时候,就来不及播种了。可这一年

的很多老百姓却只能是看着自己的田而不断摇头争不断,好的田被成片的军营所霸占,虽然因为寒冷的冬季而没有再出现大规模的战斗,可小的冲突不断,四大家族和齐王联军在不断战斗,江南方上的豪门世家也各自形成了联盟不断争斗,开春天气一暖和,到处都是人杀人,直接倒霉的就是这些普通的小老百姓。

乱兵比土匪流寇要可怕,许多家庭,家中的劳动力都被抓去打仗,耕牛都被抢走拉去宰杀,用来犒劳将士。就算有百姓能够顺利的耕好田插秧,田里的秧苗随时都会因为战乱而被踩死,那群乱兵可不管脚下踩的是土还是田,只要有机会就要消灭敌人,无论哪里都能够成为战场。但不管怎么所,都会有运气好的田保留下来,田里的粮食经过大半年的生长变成了金灿灿的稻穗,可到了那个时候,田里的粮食依旧不是辛苦耕种的老百姓的,主们要收租子,军队要收军粮,到最后什么都不会剩下。

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很多原本只想在田里耕种,在家里和老婆孩子过着普通又舒心的日子的老百姓真的是忍受不了了。不能种,家也保不住,孩子被冻死了,老婆被乱兵抓走了,既然活不下去了,那就只能拼了!一次又一次民乱在江南各不断爆发,不管是江南方上的势力,还是吴国叛军,还是齐王的联军,都受到了民乱的一再袭击。

江南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乱再乱,原本富庶的江南出现了一片又一片的废墟,就算到最后有人统一了江南,没有五十年的时间根本就恢复不过来。不过这样的情况反而对王千军很有利,并不是所有活不下去的百姓都想要造反,活不下去的他们暴动就是为了要活下去,一批又一批难民就这样来到了太平府,愿意迁移到两淮,虽然离开了家乡,但两淮那里有他们可以耕种的田,有安定的环境,赋税和租子都比江南少很多。

“小坏蛋,不许扔!乖乖坐好!”王千军整个冬季除了在山上泡温泉的那段时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合肥城内处理公文,这对王千军来说很无奈,但也是必须的。原本王千军以为开春之后要处理的事务会比较小,可没想到江南的难民要求到两淮来的是越来越多,如此一来整个行政部门依旧是无比的忙碌,高立名甚至是忙坏了身子,现在正在休养。

王迎瑞就在王千军的大腿上坐着,王千军是抱着儿子在处理公文,这也是对儿子的一种教育。可因为太过无聊了,王迎瑞这个小坏蛋一再挣扎想要下走走,但王千军就是不允许,最后小家伙生气了,两岁的小家伙会走路也会讲成句的话了,当然也会生气。生气的王迎瑞用小手抓起桌上王千军还没有看过的公文,用力就是那么一扔。

扔掉了一份公文,王迎瑞突然感觉很好玩,接着马上抓起了又一份公文要扔,不过小手却被王千军给抓住了,公文被夺了回来,小手被抓住打了三下,可王迎瑞却没有哭,而是挥舞另外一只小手要打王千军。

真的是一个坏榜样的哥哥,王千军可不光只是把王迎瑞带到这里来,因为要处理的公文实在是太多了,司马欣婕和吴琉慧都来了,她们两人一起在王千军的两旁处理公文,王千军的两个女儿也带来了,就在她们母亲的怀里乖乖看来看去,时不时听她们的母亲说一些事情。

看到哥哥似乎找到了好玩的,王迎雪和王迎月似乎也想试试,也用小手各自抓起了公文要扔出去,不过还好,都被她们的母亲给制止了,两人的小手都被打了三下,小丫头哭了,对于小丫头的哭声,在另外一旁的吴家兄弟很是无奈,全部当做没听见,谁让这其中有一个是他们的侄女。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三个小家伙的教育就暂时停止了,交给了楚灵还有瓷娃娃来带。柳玉蓉上次出征回来后发现自己的体力比以前差了许多,就开始了疯狂锻炼,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柳玉蓉锻炼身体的时间。

“没想到富庶的江南会变成这个样子,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是不知道齐王到最后能不能攻下金陵,如果攻不下,齐王会怎么办?!”

第二章 买路钱

大人做一回说客,到齐王那里去劝说齐王撤兵,不要再攻打金陵城!”王千军小小一感慨一下,刚好被走进来的杨玄一听到,看着眼前这位想来就来,不想来就在家里休息的杨玄一,王千军摇了摇头。

杨玄一在某些方其实跟王千军真的很像,都是喜欢把水搅浑,然后拍拍屁股走人的主。杨玄一在一手造就了江南血盟,让江南大更加混乱之后。就什么都不管,直接跑回了两淮,继续过他的舒心日子,需要的时候再到李哮天那里去看看江南的新消息。

“暂时没必要,就算你去了,就算你能够把死人说活了,齐王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退兵,他帐下的幕僚与将军们也不会答应,就这样耗着吧。我说淳元大舅子,我们现在还需要多少物资,还有多少口子没有补回来,不会要我把所有家当都拿出来吧?!”

王千军不用招呼杨玄一,杨玄一自己会找位子坐下来,伺候的亲兵也把热茶还有点心放上。在另外一边,对于杨玄一,吴家兄弟也习惯了,两兄弟几次与杨玄一发生口角,可都争不过杨玄一,最后干脆就无视起了王千军,而且两人现在也真的是很忙,司马欣婕与吴琉慧也是一样,两淮人口大量激增,众多来自于江南的乱民都要来两淮,对于新迁移来的难民,王千军最低限度也要保证其一家人一年的花费。

在难民新迁移的一年里,大量的难民只能靠打打短工来补贴家用,家中所需要的一切都很难看自己一人而赚取,甚至就自己一人的壮汉都很难喂饱自己,更何况是那些拖家带口的。王千军为了能够安定人心,快速让所有新迁移的难民定居下来,一开始的房屋建造就花费了一笔不小的数目,因为耕牛数量不足,甚至还要利用军马帮助难民开垦荒,为了收买民心的王千军不仅给每一位难民两年的所需,还规定了在两年之内其所耕种的田的所有收入都归其耕种者所有。

人口的快速激增的确能够为王千军提供更多的兵源,整个两淮将产出更多的粮食,快速促进经济的增长。不过那都是三年后的事情,王千军现在必须要投入更多的粮食,更多的物资,更多的银两,总之就是不断投资,这样也就导致了王千军现在连自己后院的花消都要减半。

“五十万石粮食,最少一万头耕牛,各种布料总共十万匹,还好主公你解决了铁器的问题,不然我们就要用更多的银子去购买铁器,如今整个天下都因为不断发生的战乱而物价飞涨,其中最昂贵的就属战马、铁器和粮食。主公我们现在也只能是动用府库中最后的存银去向湖广高价购买粮食来填补这个缺口了。”

天下两大粮仓,江南已经乱成那样了,大小战斗不断,江南方上的势力疯狂的积蓄粮食,谁手上的粮食多,谁就能够支撑到最后,也就不可能出售粮食到其他方了,此时江南的米价已经涨到了百年来的最高,而且是有价无市的局面。而另外一个粮仓湖广,也因为湖广总督与江南叛军之间的持续战争,大量的粮食被征调为军粮,粮价飞涨,是之前价格的五倍,但最起码湖广那里还能够买到粮食,似乎也愿意卖给王千军。

至于各种布料和耕牛,说起来真的有些讽刺,在粮食价格飞涨的情况下,布料与耕牛的价格却是在不断滑落,除了两淮之外各都是这种情况。战乱之中老百姓真的是没有办法耕种田,为了换些粮食只好把自己家的耕牛还有自己纺的布匹都卖了,可卖的人多了,收购商当然也是趁机压价,方上的豪门世家手上也有众多的布匹,因为粮食飞涨也都想将这些布匹全部卖掉,换成粮食或者是铁器。

“府库里一定要有存银,不需要太多,但也不能全部花出去,春耕还好说,可我们还要防着桃花汛,去年冬季又下了雪,河上都结冰了,现在还没有化开,方上都要小心堤坝受到冰块的冲击和破坏,桃花汛一来有些堤坝又要重修,总之都是要用到银子的方。而且还要防备着有新的战事发生,想起来就头疼,总之府库里的钱不能动,我们用另外一种办法来解决好了!”

王千军一说到这,杨玄一马上就放下了手中的点心,看了看王千军之后又把吃了半块的点心放到了嘴里。司

和吴琉慧也都先放下了手中的公文,但最后又开始快了起来,两个女人在王千军身边待久了,多少了解了王千军的行事习惯,总之有人要倒霉了。吴家兄弟到这个时候则是很好奇,都先将手中的公文停了下来,想知道王千军到底要怎么做,为了日后的强大,王千军现在必须要把安置难民的口子给补上。

“淳和大舅子,麻烦你帮我写一道命令。命令山字营,不现在应该叫昭义军,命令昭义军军将军雷凡,从今日起,对于所有要运往河北京师的官办物资,不管运的是什么货物,全部征收三成的过路费,昭义军中有以前有很多干过流寇的,这种收买路钱的活计他们应该很熟练,如果有人反抗的话就把反抗的人杀掉,并且将所有的货物全部没收,总之要平安无事将货物运到京师,那就要交上三成的买路钱。”

王千军说完,吴淳元无奈摇了摇头,吴淳和也是一样,他只能是把命令写得尽量简单和好听一些,总之王千军的坏习惯又开始了,需要的东西不是靠积累,不是靠自己的运营,而是靠抢来获得,不过这也的确是一个快速填补缺口的好办法,就是这中间将会死很多人,也会得罪很多人。

“相公,你如果真要这么做的话,湖广总督那边最好先通知一下,同时对于湖广总督运送到京师的货物只收两成的物资,现在我们与湖广的关系还算不错,也正因为如此两淮西面与湖广相连的区才能够如此稳定,我们最好不要太过刺激湖广总督,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好。”吴琉慧听完王千军新下的命令,觉得有些不妥,马上就提醒了一下王千军。

“是啊相公,如今我们两淮有众多的商队都是到湖广去做生意,湖广总督对我们的态度也算还可以,有些事情还是不要做得太过分,对于湖广总督还是保留一些比较好,与湖广的正常贸易每个月都能为我们带来不错的收益,如果做得太过分了,湖广总督第一个报复的就是我们两淮的商队。小说下载网…整理”司马欣婕此时也不甘示弱,马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天下大乱,方上的实权人物全都拥兵自重,但很多人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不想太过刺激朝廷。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这个方每年依旧会将朝廷所需要的物资送到京师,江南四大家族在没有正式叛乱之前也是一样,湖广这个依旧效忠朝廷的方就更是如此了。不过这些年所运送到京师的物资是一年比一年少,对此朝廷气在心里,但也不好多说什么。

王千军现在的刀子就放在了朝廷京师的生命线上,从南方运送的物资都要经过开封城继续北上,进入河北最后到达京师。去年秋天的时候因为河南也乱了,南方其他各省都在观望,等到了冬天那么冷的天气,大雪封路也没有办法运东西,因此大批的物资就这样拖到了现在,王千军很清楚现在正是收买路钱的最好时候。

“也罢,的确要跟湖广总督打声招呼。淳和大舅子这封信也还是你来写好了。顺便提醒一下湖广总督,他现在还在与江南叛军僵持,说不定什么时候我认为可以了,就会直接派兵帮助他彻底消灭江南叛军的主力。跟他所清楚我那样做也是很无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王千军这是威胁,绝对的威胁,威逼利诱!湖广总督如今正与江南叛军僵持,王千军能够帮助湖广总督对付江南叛军,也能够反过来偷袭湖广总督,出兵湖广,总之一切都要看王千军最后的决定,吴淳和多少理解这一点,因此他也要在给湖广总督的信中隐约表达出这一点,反正一切都要看吴淳和自己的文笔了。

“那么王大人,我就先告辞了,反正这里暂时也没有我什么事了。相信我可以休息上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了。对了王大人,今年你还会跟平常一样去参加和组织春耕吗?”

“不了,以后也不会了,盘大了,要忙的事情更多了,就全都交给下面的官员好了,春耕着总事情完全可以放手交给下面的官员去办!”杨玄一就这样离开了,因为他已经看清楚王千军这一年所要做的事情,如果没有什么突发大事的话,他杨玄一一整年都能够安生在家过他的小日子。

第三章 抢劫的反应

罢了。再一次劫掠村庄的过程中,牛大的父亲抢到了一个女人,也就是牛大的母亲,牛大也就这样出生了,一般的流寇在允许的情况下,都是可以带女人和孩子在身边的,这样也容易让手下安心。

牛大就这样在流寇中慢慢长大,直到他的父亲在一次与官兵的冲突中,被砍下了脑袋,牛大为了活下去,拿起了他爹死前已经为他准备好的大刀片,也就成了流寇中的一员,逐渐靠着其自身的凶狠与亡命,成为拥有两千多人的大流寇中,统领百人的头目。

所谓的流寇,也就是强盗的一种,不过与依山建寨的山匪相比,流寇一般都是在各州、府甚至是各省之间到处流窜,哪里的的油水多就到哪里,哪里的官兵多了,也就拍拍屁股离开,不过牛大所属的那股大流寇因为其兵强马壮的原因,一直就在河南省的各州府之间流窜,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信阳民乱的爆发。

信阳民乱,这股两千人的流寇首领认为有好处可以捞,甚至也想要拼下一个大盘,自己的做做一方霸主,再加上白莲真宗信徒的游说,很快就加入到了信阳乱民这一方。一开始的确是很顺利,特别是分散出击之后,原本就是流寇的他们捞到了不少好处,可接下来,面对河南总督的全力镇压,这名流寇首领很不幸战死了,原本两千人的流寇已经有半数人战死,牛大则在不断战斗中,得到了众人的信赖,成为了统领千人的首领。

信阳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真的是风云变幻,死的人很多,甚至连身边那些本来看起来不错的家伙也是一样,甚至还有了一个主公,原本信阳乱民首领们可是自己做主的。不过总得来说,在信阳的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好,牛大虽然觉得自己成为了昭义军的百户后没以前自由,手下也比以前少了,而且还有很多麻烦的规矩,但如今家里也是有田有有房,老娘过上了好日子,家里也娶了媳妇,努力一下就会有儿子或者女儿了,这样的日子也算不错,牛大原本改掉以前当流寇的坏习惯,可没想到上面的一道命令,他就又这样做起了老本行。

眼前的这个路口是通往开封的必经官道,不过却不属于王千军势力所控制的范围,可这个时候牛大却按照命令,率领自己手下的百名士兵来到了这里,在这里设下了关卡。对于路过的小商贩们,牛大全部放行,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那些大商队,还有官运的物资。

这一天还真的是开门红,牛大设卡一个时辰后,就有大肥羊上门了,一支百人的商队要从关卡上过,是来自湖广的商队,牛大当场就给拦了下来,恶狠狠说道:“识相的,留下两成的物资,我们主公王大人跟你们的湖广总督关系不错,所以只要你们两成的货物,不想送命的话就乖乖交出两成的货物,其他的都没得商量,不然把你们都杀了,再把货物全部扣下!”

大的商队一般都有方上大的豪门世家做靠山,甚至是豪门世家的旁系子弟经营的,最近河南太乱,商队也有三十名私兵做护卫,可面对眼着这百名正规的士兵,还有身后王千军这么一个可怕的人,商队的主事者最后答应留下两成的货物,就当是交商税。当然了,这么大的事情也一定要派一个人回去禀告此事,不过牛大只关心是否收到两成的货物,其他的他不管,确定货物没错之后,牛大就给了商队一份通关的文,这样后面的同伴也就不会再多增收一点货物。

大肥羊离开了,牛大本来想着今天这一天也就没有什么大事了,现在才刚刚开春,天气还很冷,牛大想去喝点酒暖暖身子,只要不喝醉,喝少点就不会出事,也不会受到军法的处治,可就在这个时候,远方突然出现了大量的车队,有上百辆的大车,之前那个大商队也才三十辆大车而已,车队的最前面还插着一面大旗,旗上只有一个字:“贡”!

看到如此大的车队,牛大第一件事并不是拦截车队,而是让一名跑得最快的士兵去通知他上面的千户,这么大的队伍,而且还是送贡品的,一定会有正规的士兵在护卫,数量也一定超过了百人,这么大的阵仗,最好是整个千人队都在比较好办,收买路钱的时候,关键还是要靠人多和气势。

们连贡品都想拦,你们想造反吗?不想死的就快点让开!”一看到前面有人拦截了去路,还要收三成的物资,负责运送贡品的官员当场就火了,指挥着手下的士兵就要将拦路的关卡破坏掉。

这支护送的队伍光士兵就有四百人,人数上处于劣势的牛大暂时不敢拼碰,但也绝对不会让车队就这样过了他的关卡,无奈之下只能是硬着头皮命令手下的一百人做好战斗的准备,还好这个时候互相的一个百人队首先赶了过来,接下去整个千人队快速到达了。

多多少少算是出大事了,因为广东总督送给朝廷的贡品不仅被昭义军的人给全抢了下来,护送的四百名士兵被杀掉大半,运送贡品的民夫也出现了死伤,原因就是押运的官员坚决不肯交出三成的货物,甚至还命令其手下的士兵要将昭义军的士兵全部杀掉。昭义军的新兵大部分可是乱民与流寇出身,既然动了刀子也就不客气了,王千军之前也有命令下达,反抗者全部格杀,货物全部没收。

看着王千军派人送来的信,湖广总督一阵的无奈,他手下的官员与将军虽然很生气,但面对王千军众人也只能是无奈,王千军现在不仅是兵强马壮,而且更重要的是,王千军如今没有一点牵制,可以轻易集中所有兵力攻打某个势力,总之现在湖广总督暂时惹不起王千军,而且王千军对他也算是客气了。

“看来王千军是真急了,不然也不会用这种办法,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两淮的总督。总之可以先跟王千军商量一下,看他到底需要些什么,如果是粮食和布匹的话,全都可以用比较便宜的价格卖给他,我们这里也需要银两和战马,相信王千军对这样的交易应该不会反对。”

想来想去,湖广总督根据自己探子从两淮传回来的消息判断,王千军急缺粮食与布匹来安置难民,这个时候的确不是跟王千军起冲突的时候,湖广总督同时也希望,到了需要的时候,能够请动王千军的援兵,彻底消灭掉挡在自己面前的江南叛军。等占领了江南的一部分,湖广总督稳定了局势,他就能够快速挥军北上,去攻打自己已经忍了很久,终于是有机会的河南总督这个仇人和叛逆。

“可是大人,王千军劫杀贡品,朝廷与广东总督都会过问的,朝廷那边也许暂时拿王千军没有办法,广东总督也只能是干喊两句,但如果我们与王千军的关系太过良好,朝廷与广东总督都会有所反应的。”

“那就是朝廷与广东总督的事情了。朝廷现在十分的依仗本总督,相信朝廷最多也只是下圣旨训斥本总督而已。曾几何时朝廷积弱到了这个步,想起来真是让人心寒啊。至于说广东总督,本总督还真希望他有些什么过激的反应,这样本总督就有出兵广东的借口了。只有将更大的权势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对我们才是最有利的,现在的情况王千军的确是一个很好的盟友。”

湖广总督想以低于市场价格许多的价格卖粮食给王千军,王千军当然是接受,而且湖广不仅是粮食,还有布匹,还有耕牛,特别是布匹和耕牛,这个时候也的确是很便宜。至于说需要交易的物资,王千军最后还是决定,一部分用银子来付,一部分则用战马交易,虽说卖出战马会增强湖广总督的实力,但湖广那方并不适合养马,反而很适合养牛,几百匹战马卖到湖广,不仅可以卖高价,湖广总督也会先将所有的战马用在平定江南叛军的身上。

至于劫杀贡品和贡使的事情,王千军反而是一点都不在乎,一切都在王千军的预料之中,收这种买路钱其实并不能解决大的缺口,关键还是朝廷的反应,王千军真正想要敲诈的是朝廷这个大金主,这才会特意掐一下朝廷京师的生命线,这下朝廷真的是着急了。

朝廷下了圣旨,严厉训斥王千军,王千军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