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匪帅-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雷凡的山字营第四次出击,这一次跟前三次一样,看到骑兵出现之后马上撤回了对岸,可当骑兵要撤离到比较远的方时,山字营的士兵再次从干涸的河床到达对岸,吓得受到威胁的官军赶紧把骑兵又叫了回来,七千骑兵就这样不得不再次杀了回来,结果山字营的士兵又撤退了,不过这一次是真的撤走了。

又白折腾了一次,七千骑兵按照老规矩依旧要到水去让疲惫的战马饮水,可就在之前那一来一去的时间里,姜飞骑所率领的三百骑兵依旧将大量的毒药带到了水中游,七千骑兵一般都是在水下游饮马的。当这七千骑兵到达水下游的时候,刚好毒药已经扩散开了,七千战马比之前的三次更加的疲惫,喝的水也多了许多。

为了毒倒这七千匹战马,三百骑兵所下的毒药很多,王千军随军军需中也有毒药这一物资,为的就是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在水源中下毒,虽然这样会危害到普通老百姓的安全,但为了取得胜利,减少自身的伤亡,王千军管不了那么多了。毒药的药效也很快就发挥了出来。

七千骑兵,在慢慢返回的时候,众多的战马突然口吐白沫倒,一匹又一匹战马就这样再也无法起来,最后死在了上,无论骑兵们如何的急救都没有用。接着,不仅是战马,饮过水的骑兵自身也出了问题,呕吐、眩晕、全身无力、拉稀,能够成为骑兵,其体质都比普通士兵要强,因此这些骑兵还支撑得下去,但关键的还是那些战马。

七千匹战马,一下就倒了四千多匹,水下游的很多百姓也因为饮用了有毒的水而中毒,特别是体质弱的老人和小孩。王千军没有派人去查到底水下游的普通老百姓死了多少人,他现在就关心那七千骑兵,七千匹战马,到最后还剩下多少了,缺少了战马的河南总督,接下去又会怎么做。另外,也就在这个时候,王千军得到了从京师天网那边再次送来的消息,朝廷那群驴子终于是动了。

朝廷那群人不是猪,他们比猪勤快,比猪叫得更大声,所以他们是一群驴子,脾气不好,又吵又闹的驴子。朝廷也有自己的情报网,碰到真正的大事一定会以最快的时间通知朝廷,如今外戚的势力甚至也把手伸到了这个情报网上,原因是刑部本身也有众多的探子分布在天下间。

河南总督囚禁了传圣旨的太监,还有一名外戚,还将护卫的禁军全部处死,得知这件事后,朝霞公主与耿老将军再也坐不住了。之前河南总督假传圣旨已经是大罪了,为了能够稳定局势朝霞公主与耿老将军这才暂时放过河南总督,他们两人都没想到外戚会插手此事,也都没想到河南总督敢抗旨不遵。而且接下去就要秋收了,如果河南还是这么乱,将有大量的粮食与物资无法运往京师,京师内的米价也已经开始飞涨了,原因就是河南的战事。

七千匹战马,到最后能够回到军营的只有一千六百六十九匹,而且还有一半是病着的,随时可能接着死去,如今真正能够出战的也只剩下了六百七十一匹战马。如此大的损失让河南总督暴跳如雷,如果是死掉一万壮丁河南总督最多生气而已,可这一次被毒倒是战马,战争中无比珍贵的战马。

除了战马之外,河南总督还从京师得到消息,朝廷要对他动手了,不仅是那些外戚,朝霞公主与耿老将军也一样,这两帮人甚至已经是联手了,河南总督由外戚的人接任,这里的战事由耿老将军选出来的学生接任。

第九十二章 追敌大胜

望,圣旨已经到了路上,得到消息的河南总督知道一切已经无可挽回了,到了这一步继续打下去只会消耗自身的实力而已,况且没有了骑兵,王千军的那三千骑兵也终于是出现在了沙河西岸的军营外。

三千骑兵当然不会强攻军营,姜飞骑带着将士们一直在外骂战,时不时发箭环射军营,等军营里的人想来出来作战的时候,姜飞骑就指挥着所有骑兵边打边撤。而看到军营外围有敌人落单的时候,马上就冲过去一阵砍杀,用这样的方式,官军在沙河西边的军营的粮道被彻底切断,士兵们士气低落,很多壮丁都不敢再出营取水、伐木。

再战下去,就算最后河南总督胜了,也不会有好结果的。河南总督很清楚自己现在的情况,打败了王千军又能够怎么样,情况变了,朝廷也变了,到了最后,朝廷与外戚都是来抢战果的,而河南总督如果不能保存实力的话,其下场能够保住全家老小的命已经很不错了。

河南总督不想打了,反而很希望王千军能够占领开封,这样朝廷那边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到王千军身上,可现在这个时候要退也要看王千军是否愿意,但如果继续僵持下去,形势只会对河南总督不利。

先不说朝廷那边,就河南总督自己,秋收就要到了,各的壮丁都想要回家帮着家人耕种,都很害怕战斗,因为壮丁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陕西的客军也不干了,接连的损失那这群人不愿意再为河南总督卖命,就这样死在河南很不值得。至于河南总督自己的那两万正规军,其实内心也厌战,甚至可以说是惧战,官军中的所有人都清楚了,要跟王千军的两淮军队作战的话,一定会死很多人。

沙河西岸的军队终于是撤了回来,河南总督盘算来盘算去,最后终于是弄清楚了自己未来的敌人是谁,最大的威胁是什么!很多人都认为,王千军这一次出兵河南,有很大程度是为了协助在江南的齐王,河南总督认为,对于王千军来说,江南区远比河南要更重要,更诱惑人。

两军会合之后,军中的厌战情绪就更加严重了,河南总督此时更加的着急,因为朝廷那边已经将河南总督所犯的重罪全部公开了,并且以极快的速度传到了河南,眼看就要传到军中了,如果不是河南总督软禁了陕西军的主帅,估计这位主帅已经收到了陕西总督新的命令,河南总督当下就将那名主帅给放了,然后要求其率领所有陕西军返回陕西。

河南总督的理由很简单,这仗打不下去了,再继续下去只能是全军覆没,那还不如先保存实力,让王千军占领开封,到时候朝廷一定会派禁军前来助战,不过一切都要等到明年了。秋收接近,方上要忙秋收,到了冬季,河南大雪一下,仗就更不用打了。

不管河南总督到底在打什么算盘,陕西军主帅都不想再在河南这方待下去了,他手下的将士更是如此,两万六千多名陕西将士都想要回家,陕西军主帅因为还没有收到陕西总督新的命令,还不知道朝廷对河南总督新的态度,也就下令大军先行返回陕西,两淮军队有河南总督的大军监视。

王千军在第一时间知道了陕西军撤退的消息,这个消息传得很快,官军整个军营都知道了陕西军要撤退的消息,这个消息当然是快速传到了王千军这边,如此一来说王千军笑了,笑得很开心,多一个特殊的朋友,的确比多一个敌人要好,如今这位朋友已经送来了一份很不错的礼物。

“传令!四营将士、所有骑兵、亲兵全部集合,随时做好出战准备!大军出动之后,执法队由玉蓉直接指挥,统领所有留守将士,告诉所有的将士,这场战争的胜利,马上就是我们的了!”

损失最大的林字营在沙河西岸官军撤退后就返回了大营,在激烈战斗的过程中,江明扬林字营的损失直接从河南民兵还有那三千俘虏从进行补充,所补充的都是在连续作战中,作战英勇的人员,无论是素质还有战斗力都没有问题,剩下的也就是对于王千军忠诚的灌输了。其实在这个乱世里,很多都是谁给饭吃就跟谁,只要王千军继续胜利下去,势力越来越大,任何人都可能倒向王千军,更别说这些小兵了。

陕西军队撤退的速度很慢,陕西军上到主帅,下到士兵,都不信任河南总督,不相信河南总督会如此

要让他们离开,怕的就是河南总督将他们作为诱饵,军的注意力,最后等双方打到两败俱伤的时候,河南总督才会从侧翼向王千军发起进攻。

王千军的军队终于是出现了,追击的是王千军的那三千骑兵,不紧不慢在后面跟着,时不时发动一次冲击,对于这样的骚扰,陕西军队只留下殿后的一小部分人马,既然骑兵不接战,他们也就没有必要跟这三千骑兵拼命。

三千骑兵的骚扰让陕西军主帅认为王千军并不敢直接追击他们,王千军本来兵力就少,没有必要为了要离开的军队而消耗实力。如此的一个判断陕西军所有的将军还有千户都一致认可,整个军队的撤退速度也就快了许多,很快就到达了王千军挖掘的壕沟所在,这些日子这个壕沟也只有十几个不怎么宽的方被填埋,方便附近的百姓来去,而一次要过两万六千多名将士要全部经过明显不够,大部分人都要自己下到壕沟中再爬起来。

王千军四个营的主力也就在这个时候对撤退的陕西军发起了进攻,监督河南总督大营的探子回报,河南总督这个时候大军也已经撤退了,不过大军的目标是先向南面走,估计是要绕开陕西军撤退的路线,任由王千军追击陕西军队。

陕西军队的先锋已经到了壕沟的对面,可大军主力还在壕沟的对面,很多士兵也在壕沟内,这个时候身后突然出现大量的军队,陕西士兵们都很害怕,人心思归,队伍凌乱,很多军官都已经先下了壕沟,想要返回后方组织军队反击几乎是不可能了。当一轮密集的箭雨落下后,还没有过壕沟的众多陕西士兵全都乱了,几个人带头跳下壕沟躲避,想要逃到壕沟对面去,很多士兵也就跟着一起跳了下去。

宽大的壕沟之内,很快就挤满了人,箭雨一阵又一阵落了下来,壕沟之内都是惨叫声,不仅是被箭射中的人,很多人还因为太过拥挤被后面跳进壕沟里的人踩在了脚下。壕沟内的士兵们现在什么都想,就想着爬出壕沟,过了壕沟他们就能够安全回家,至于被自己踩在脚下的同伴,为了自己能够活命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面对如此的狱,王千军点了点头,带齐四个营的大军就是为了给敌人足够的压力,可当敌人混乱之后,四个营的兵力又似乎太多了,实际上真正作战的都是最前面的四千千军弩弩手,很多士兵只不过是在后面压阵而已。后来一些士兵也忍不住,取出了随身带的普通弓箭,也跟着千军弩弩手一齐射箭,甚至还有人干脆用上了火箭。

两淮军队的箭雨密集,陕西军队这边却是一片混乱,如今这个时候组织人反击只会让更多的士兵倒在箭雨之下,壕沟对岸的先锋与军官们唯一能做的也只有举着盾牌,帮着壕沟内的士兵上来,保存本身的实力。可壕沟内实在是太混乱了,不仅是人踩人,人挤人,士兵们随时的兵器、盔甲都成了致命的陷阱,在不断碰撞中一次又一次伤到了靠得最近的士兵。在这样的情况下受伤而无法移动,很多人的结局就是被同伴踩在了脚下,幸运的反而是那些因为刺中了要害而快速死去的人。

壕沟之内压满了尸体,最下层的尸体王千军估计已经彻底烂了,壕沟对面的陕西军队也已经撤退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办法反击,军心动摇,如果一定要留下来反击的话,到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全军覆没。陕西军主帅也只能是这样带着不到半数的将士快速撤离了,众人将无比的愤怒都记在了河南总督身上,所有人都清楚,他们已经是被河南总督给出卖了,不然王千军的大军绝对不会如此轻易杀到他们的背后。

杀敌上万,不损失一兵,陕西军队之辎重物资几乎全部缴获,连王千军都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战果,河南总督也一样没想到,他还希望陕西军队能够给王千军造成一点比较大的伤亡,这样王千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再对河南出兵。可无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河南总督都率领着他的大军撤退了,信阳乱民的反攻他不管,王千军围攻开封城他也不管了,河南总督将指挥着所有军队返回洛阳,依靠洛阳附近之天险自守、自保。

第九十三章 河南乱局

么朝廷第一步就会下旨,让河南方上的官员一起联手架空河南总督的权力,甚至将河南总督本人抓起来。可惜这招对河南总督并没有多少用,河南总督军权在手,方上的官员又大多都是与他有关系的大豪门世家的家主或者是嫡系子弟,河南总督手上还有众多家族的人质,朝廷的第一步对河南总督产生不了大的威胁。

一旦朝廷的第一步失败,那么朝廷就会马上改变策略,利用外力,也就是外省的军队来对付河南总督,强迫河南总督投降,如果河南总督不投降,那外省的军队就会一直打到河南总督的所在,在战争中将河南总督处死。而如果要动用到外省的军队,那朝廷的第一选择就是陕西官军。

朝廷的禁军绝对不可能动,湖广大军还在跟江南叛军僵持着,河南总督可以肯定,湖广总督如果得到自己与朝廷翻脸的消息,那他一定会很兴奋想要集结军队进攻河南的,可关键是湖广总督好不容易才将江南叛军压制住,如果这个时候分兵的话,江南的平叛之战随时都可能出现不利于朝廷和齐王的局面。

所以到最后湖广总督最多只是派出一万兵马前来捣乱,而陕西官军也就成了河南总督的心腹之患,这也是河南总督为什么要将陕西军队送到王千军口中的原因,陕西军队损失越大,退到了洛阳的河南总督也就越安全。

河南总督退兵了,王千军这个时候也就不客气了,到了现在这种情况,河南方上的官员和豪门世家还能怎么办?当然是王千军要打哪里,哪里就乖乖投降。不过在这之前,王千军要先做一件事,那就是放几百名开封城的俘虏回去,让那些俘虏给开封府知府带一句话去,如果要王千军不攻打开封城的话,那开封城内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不管是大豪门世家还是小豪门世家,都要乖乖送上让王千军满意的物资,只要是值钱的都可以,可如果王千军不满意的话,那就要攻打开封城。

河南总督战败的消息也从这些俘虏的口中传了回去,开封城内一片混乱,上到官员,下到普通百姓都很害怕,怕开封城被攻陷,怕王千军水淹开封。同时很多官员也都清楚,如果让王千军占领了开封城,那开封城将战火不断,原因是朝廷对于不会让开封城落入王千军的手中,这可是方上向朝廷输送物资的命脉所在。

对于王千军的敲诈,官员与豪门世家的家主们都没有办法,而且内心是无比的憎恨,原因是王千军根本就没规定实际的数目,或者是说清楚到底要什么物资,这是最恶劣的敲诈,不过很多人也都认为,只要让王千军满意,王千军也就不会再进攻开封城,在这一点上王千军似乎很守承诺。

开封城内的物资终于是送出来了,什么都有,除了众多的物资之外,甚至还有女人,都是开封城内看得上眼的美女,一切都是为了让王千军高兴。上百车的物资正在清点,只要是值钱的物资,开封城的人都送出来了。至于那百名美女,王千军有点头疼,他当然不可能需要这些美女,自己身边的女人真的很不错,而且一群花瓶他也不稀罕,可送回去也已经是不可能了,到时候更麻烦,想来想去,王千军干脆就把这上百名美女都依照战功给赏赐了下去,像这种赏赐下去的女人,手下军官们都会好好照顾的,再怎么说也是主公赏赐的女人。

开封城的确是一块超级大肥肉,可如果王千军现在吃了,那王千军就会被咽死,因为那是京师的重要生命线,京杭大运河已经不能用了,江南叛乱,还要连续经过王千军与齐王控制的两淮和山东,各种重要物资全部都到了京师,剩下也就只有开封这条生命线了。如果王千军占领了开封,那么朝廷将会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命令禁军直接出动,为的就是重新夺回开封。

敲诈够了,王千军也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大军离开了开封城,被俘虏的开封守军留下愿意跟王千军离开的,其他的全部放回家,虽说这群人中间会有奸细,但对于急着扩充军队的王千军来说,这些都是极好的兵源,四个营的人可都在抢着要。

处理完了开封的时候,王千军的大军快速改变方向,先下归德府,再破汝宁府,归德府、汝宁府两府(今商丘市、周口市、驻马店市这一广大区)几乎是望风而降。很多不愿意投降王千军的豪门世家也都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跑去洛阳城投靠河南

没有一个镇子,一座县城敢反抗王千军的大军。甚I开了城门,敲锣打鼓欢迎着王千军的到来,进了城后,百姓们更是举着鸡蛋、牛羊肉还有酒来欢迎王千军的军队。

归德府、汝宁府二府再加上信阳州,王千军一次就占领了河南四分之一的盘,更重要的是归德府、汝宁府、信阳州连成一片后,直接就威胁到了朝廷京师的生命线。这就好像一个人,虽然没有被掐住了脖子,可身边却有一个拿着刀的土匪,这名强盗想什么时候抢劫就什么时候抢劫,想在什么方抢,就在什么方抢。但如今的朝廷还真没有办法来对付王千军,光一个河南总督就要够朝廷头疼的了。

河南总督的罪行被昭告天下,可河南方上的豪门世家还有官员虽然很怨恨河南总督的战败,让王千军占领了那么多的土,可一想到朝廷的外戚将会接手河南,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支持河南总督,原因也很简单。河南总督这个人已经被他们用了多年的财富喂保了,现在河南总督反过来变成有求于他们,这没有什么不好的,可如果换了新的河南总督,而且还是外戚,到时候一切就要重新开始,而且要付出得更多,所有人都知道外戚都是无比贪婪的。

朝廷已经不是当年的朝廷,当年的朝廷一道圣旨,方上的封疆大吏说换就换,说掉脑袋就掉脑袋。可如今,朝廷连续下了十三道圣旨要求河南方上的势力拿下违抗圣旨的河南总督,十三道圣旨全部成了笑话,无奈之下朝廷只能是命令陕西总督指挥军队去攻打河南总督。

可圣旨下去了,陕西总督那边却是无比缓慢,不仅是因为陕西总督这些年军队损失惨重的原因,陕西总督这一次绝对不再为朝廷白白出力,陕西总督透过手下说得很清楚,如果要他出兵的话,事成之后,他要洛阳,还有整个南阳府。也就是四分之一的河南,朝廷不答应的话,他陕西总督就以兵力损失惨重为理由,不出兵了。

朝廷没有办法,方上的实权人物是越来越放肆,可朝廷真的是没有办法,朝廷这个时候只能是继续积蓄力量,等待反击的机会,因此朝廷也只能是先答应陕西总督,可就在这一来一回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河南总督先下手为强了,河南总督可不是个坐着等死的人。

河南总督的军队占领了潼关,一切来得太突然了,等陕西总督想要发兵夺回潼关的时候,河南总督的三万大军已经进入了潼关之内,发动潼关附近的将近十万百姓快速修筑着各种工事,河南总督终于是在生死关头,证明了他不是个无能者,但其所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洛阳府库内八成的银两就这么没了,用来收买潼关内的一名将军和其手下的士兵,不仅是真金白银,还有一大片河南总督手上的上等田。收买了内应之后,河南总督直接领兵偷袭了潼关,那个时候陕西总督还在长安城内整顿兵马,情况还没有那么的糟糕,可以说是潼关之内一点防备都没有,也就在内应的帮助下潼关就这么被河南总督给占领了。

夺下了潼关,也就扼守了陕西军队进攻河南的道路,反过来直接威胁陕西,到了这个时候陕西总督想要夺回潼关已经很困难了,被收买的潼关守军甚至把所有的小道都告诉了陕西总督,陕西总督很快就将潼关附近的所有小道都给破坏了。盛怒之下的陕西总督指挥七万大军兵临潼关,结果却是七万大军连续驻扎了十七日却不发动强攻,原因就是所有的小道被破坏了,强攻潼关的话,陕西总督自己的本钱也会拼光的。

朝廷也给湖广总督下了圣旨,湖广总督知道河南总督被朝廷下旨治罪后真的很高兴,亲自宴请了军中的所有将领、军官,甚至请来了所有的百户,大家一起喝酒庆祝。湖广总督真的很想马上指挥着大军去攻打河南总督,可朝廷的圣旨却一再命令湖广总督要想办法快速消灭江南叛军,消灭了江南叛军之后再指挥大军攻打河南总督,第二天酒醒的湖广总督,看着远方依旧顽抗的江南叛军,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将眼前的叛军全部消灭。

第九十四章 扩充四军

很希望湖广总督能够快速消灭江南叛军主力,朝廷很清楚江南大乱的事情,也了解到王千军在江南的一系列动作,认为湖广总督如今已经对江南叛军形成了两面夹击之势,应该很容易消灭掉江南叛军的主力。可问题是,朝廷根本就没认真考虑过湖广总督从江南叛乱开始到现在,自身所受到的损失,还有湖广总督也不是笨蛋,他也要保留实力。

朝廷自身的禁军真的不能动,这是朝霞公主与耿老将军的共识。为了让齐王陷入江南的泥潭之中,朝廷以五万禁军作为诱饵,这五万禁军到最后能有多少人回来,连耿老将军都算不出来。如果朝廷这个时候再出兵河南的话,那朝廷之前的一切辛苦就都白费了。

朝廷的朝霞公主与耿老将军想来想去,最后都想到了王千军,两人都希望王千军这个叛逆能够对河南其他方继续进攻,最好是去攻打躲到洛阳的河南总督,希望贪心的王千军能够一口气吞下整个河南,这样王千军与河南总督就能拼个两败俱伤,最后由朝廷来收拾残局。可问题是,王千军真的那么傻吗?甚至已经有人认为,王千军已经跟河南总督达成了某种协议。

朝廷为了能够引诱王千军出兵,连续下了三道圣旨,将河南总督要暗杀王千军一事全部归罪到河南总督身上,同时也一再表明朝廷对王千军这个两淮总督是信任的态度,至于王千军私自出兵河南这个大罪,圣旨上当然是一个字都没提,三道圣旨到最后都是希望王千军能够协助朝廷攻打河南总督,朝廷愿意封王千军为侯。

朝廷的赏赐还是那么的小气,三道圣旨王千军都暂时留下了,可王千军却什么都没说,他现在手头上有自己的事情,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扩军。占领了四分之一的河南,王千军让所有投降的河南官员留任,有缺的位置再由两淮的官员补充,为的就是尽量让河南方上恢复秩序,但这一切都是要在极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帮助下才能够快速完成的。

王千军现在的盘真的很大,敌人也变得更多,更加的强大,手上再靠四个营的兵力就远远不够,方上的卫戍也只能是当成预备队来使用,所以这一次王千军决定大规模的扩充军,彻底增强自己的实力,各营中的老兵都是王千军扩充军队的基础。

“雷凡,你的山字营扩充为昭义军,从信阳的民兵中直接补充将士,昭义军下辖四个营,每个营三千人,最精锐的一个营依旧称为山字营。由你的昭义军来镇守河南,一切军需直接从河南方上征调。”王千军的扩军计划很简单,那就是将四个营扩充成四个军,每个军一万两千人,然后将四个军分开,分别镇守在各,不过就算扩充了军队,军队与方行政依旧分离,野战军、卫戍军、方官员三大势力自成一体,互相监督。

“老马头,风字营扩充为虎威军,补充兵员一部分也从信阳民兵从抽调,一部分从河南其他方抽调,最后一部分从江南的太平府抽调。成军之后,虎威军进入江南太平府,镇守江南区,不仅要防备敌人的入侵,在需要的时候还要出击一下,打击江南的方势力。虎威军同样是四个营,最精锐的一个营继承风字营的称号。”老马头听完之后很高兴,并不是因为扩军,而是因为他所统帅的军队被命名为虎威军,王千军的意思很明了,那就是要让虎子在日后继承虎威军,这也是了了老马头的一个心愿。

“江明扬,你的林字营扩充为武卫军,补充兵员一半来自淮西,一半来自淮东,依旧是四个营,最精锐的称为林字营。淮东就交给你了,明扬啊,你肩上的担子并不清,天知道我和齐王会在什么时候翻脸,到时候齐王大军首先进攻的一定是淮东,然后才是我经营多年的淮西。”江明扬点了点头,很多人也都清楚,王千军与齐王的关系只不过是互相利用而已,真要是让齐王占领了江南其他方,那么齐王随时都可能进攻两淮,将山东、两淮、江南彻底连成一片。就算齐王没有这个意思,到时候齐王手下的官员也会不断建议齐王这么做的。

“大壮,就剩下你的火字营了,日后你的火字营就是神策军!四个营,最精锐的为火字营

的兵员全部来自淮西,然后我要你镇守淮西,随时准他方。盘越大,士兵越多,我们的敌人就越强大,诸位就让我们一起协力,守住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吧!”

王千军的扩军计划就这样快速进行了,信阳乱民除了一部分留守成为信阳州卫戍之外,其他乱民军队都被打散,大部分成为了昭义军的新军官与新兵,一部分成为了虎威军的新军官与新兵,跟着虎威军到了他们向往的江南。对于王千军的这些安排,信阳乱民们都没有什么意见,有也不敢说出来,不过再怎么说也成为了正规军,真的不想当兵的人也可以自行留下,老老实实的当个庄稼汉。

等这一切扩军动作都完成了,王千军手下的四个军还是很忙,忙着训练新兵,以前的老兵大部分都被提拔成了军官,成为了军队的骨干,可光有这些老兵是没有用的,关键的还是如何将新兵训练成正规的士兵,然后在战场上不断成长,成为一名熟练杀戮的老兵。

王千军这边也还是很忙,盘扩大得太大,因为战争百业萧条,河南方上的百姓日子都不好过,还好田里的粮食已经开始成熟了,虽然因为战争而有了些破坏,但王千军几乎是强迫式的要求方上的豪门世家连续两年减租减息,王千军也免去了方上两年的赋税,河南占领的百姓也就这样多少接受了他们的新主人。

方上的政事还是小事,军队扩充的连锁问题才是大事。扩充了那么多的军队,由原本的两万人变成了四万八千人,士兵人数整整增加了一倍多,士兵们的军饷也增加了一倍多,而且还要对新兵的家属进行一系列的安置与优待,士兵们每日也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还有就是新兵们的盔甲、兵器等等,总之就是很多让人头疼的事情,为了处理这么多头疼的事情,王千军返回了合肥城,只留下刚刚成军的昭义军留守河南。

朝廷那边很生气,真的很生气,不光是朝霞公主与耿老将军,一些官员也清楚了王千军下一步要做什么,那就是修养生息,扩充自己的实力,总之王千军在河南捞够了,造成了一大片的混乱,让朝廷无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