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智慧-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狄青对云峥这种散发性的思维很不耐烦,敲敲桌子上的军事地图道:“看西北,能从战马想到牲畜,再想到围堰造田,你告诉我你的心思是怎么想的?

南方耕地只能用水牛,黄牛要是下了水田会烂蹄子,你准备吧西北的牛运到南方去耕地?如果你真这么干了,你才是不折不扣的蠢货。”

云峥拱拱手,表示受教,其实心里很不满,自己好歹是在蜀中种过田的,谁告诉你南方都是水田的?一想到南方就想起满地的稻子,一个城市里出来的痞子和自己这个标准的老农说牲口,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老夫研判过西北的局势,一般的计谋没什么用,只能真刀真枪的和青塘人打一仗才能真正的收复河湟之地,不过要先说清楚,河湟之地最重要的是湟水,而不是黄河两岸,那里大山绵延不绝,好多地方寸草不生,所以兰州好办,拿下来就拿下来问题不大,攻占湟水却会彻底的激怒吐蕃人,因为那里是人家的传统领地,不像兰州这些地方,他们不是很在乎,万一招来吐蕃人的大反扑,麻烦就大了。

这样一来,西夏和辽国就会有机可乘,庞籍等人对你说的可以拿下河湟之地这件事并不怀疑,毕竟你已经说过自己可以拿下来,你这样的一位将军这么说,必定是有七八成把握才说的,他们担心的是吐蕃人的全力反击,这样我们想不调集重兵都不成了,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大宋就会立刻经受三面作战的局面,就算老夫能帮你压制住辽国,你让谁去对付西夏人?说实话,种谔去和没藏讹庞作战老夫很不放心啊!”

“种谔很厉害的……”

“厉害个屁,他是什么人老夫比你明白,论到大规模的决战,这才是你的拿手好戏,老夫看过你指挥大军和侬智高决战的场面,确实有一套。

说来也怪啊,老夫这么方正的一个人,偏偏喜欢奇袭一类的战斗,你这样一个刁滑的家伙却偏偏喜欢堂堂正正之师,种谔说起来两者都会,却两者都不精通,论到骑兵运用,万马奔袭老夫自然是魁首不必说,论到将手中器械应运到极致,率领步卒攻无不克你才是祖宗,种谔两者都会却两样都不拔尖啊,大宋至少还缺少一员能够真正独当一面的名将。”

云峥摇头道:“其实没有您说的那么轻松,所有的功业都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基础上建立的,我有多大本事我很清楚,真正的火药是我弄出来的,所以我对它的习性最清楚,别人在这方面的学问很少,才会造成我所向无敌的假象,一旦敌人快速的掌握了火药的习性之后,我这个名将也就不那么名了”

狄青哈哈大笑道:“这就是道理,你最清楚火药的运用你就是名将,名符其实的名将,所谓达者为先,一招鲜吃遍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数数史书上的名将,都是有特点的,都是在某一方面达到巅峰的人物,没有谁什么都懂,大宋的名将还算是有脉络可循的,而那些蛮族名将,唯有勇武而已。

所以老夫告诉你一件事,我宋人只要是念头通达的名将,一定会压制住那些蛮人名将的,那些蛮人的名将,不管是角厮罗也好,没藏讹庞也好,他们的战绩都是用人命喂出来的,靠的就是战前的灵机一动,所以他们的胜利往往充满了偶然性,不是真实实力的展现。

你再看看辽国就知道了,他们向我们大宋学习,丢掉了自己最大的依仗武勇,却想从兵书战策中找寻克敌制胜的秘诀,结果学的不伦不类,既没有大宋这样的名将,也没有蛮人那样的名将,老夫敢断言,再过五十年,就算大地上再无战事,辽国一定会成为军事力量最弱的一方!这叫做大势所趋!”

云峥很喜欢听狄青讲军阵上的道理,也喜欢看狄青目前这种神采飞扬的模样,自从回到东京,云峥与其说是在和狄青探讨军务,其实这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从狄青那里云峥学会了好多自己以前根本就不知道,不理解的军事道理,而狄青自己也从云峥跳脱的思维中获益匪浅,他也想不到火药还有这么多神奇的用法,以及在有了火药之后,军阵该如何排列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火药的威力。

没有文人骚扰的狄青是睿智的,甚至是伟大的,这才是这位千古名将真正该有的风采。

只要人就要吃饭,不管多么热烈的讨论肚子依旧会按时感到饥饿,落日的时候,云峥就感觉很饿了,看来史书上记载的那些废寝忘食的例子都是在胡说八道,自己现在绝对有资格列入史书,为什么会这么容易感到饥饿?

吃晚饭的时候是一个叫做画眉的丫鬟伺候的,这个丫鬟云峥非常熟悉,好像也不叫这个名字,可是陆轻盈非要说这个丫鬟是一个新丫鬟,丈夫不应该认识,至于以前伺候他吃饭的那个叫做小虫的丫鬟已经得急病死了……

“小虫,啊不,画眉啊,看样子你已经答应嫁给猴子了?”

“画眉自然一切都听我家小姐的!”

“你要是不喜欢可以不嫁!你有选择的权利!”

“呜呜,夫人,姑爷不准我嫁给猴子……”

第四百八十九章 衍圣公

饭吃完了,云峥也就搞清楚了小虫为什么会变成画眉,画眉是一种鸟,把小虫吃掉了……

老廖去官上报告说云家的一个婢女得急病死了,家里少人用,又买了一个叫做画眉的小姑娘打算伺候诰命夫人。

不知道老廖是用什么口气说的,估计比较嚣张,因为小虫立刻就从怀里掏出自己的户籍给云峥看,云峥扫了一眼,发现小虫变成了东京汴梁人,是一个孤女。能在半天时间里把换身份的事情办妥,老廖很有能力。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直到有一天有两只燕子开始在木屋的房檐下筑巢的时候云峥和狄青才惊觉——春天已经来临了。

春天到来之后家里的活动很多,比如陆轻盈要和葛秋烟两个人去相国寺对面的尼姑庙里去拜送子娘娘,顺便添些香油钱,如果可能的话,云家也需要在那里专门供奉一座佛像,好保佑云家子孙绵长。

云二不知道把腊肉带到那里去了,听说他们一群人正在沿着黄河往上游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云峥这个当家主的问一声,就会被人家以机密为由给拒绝了。

这是非常明显的报复,虽然以前云二和苏轼想打听一下军略的时候,云峥也是这么回答的,他们这样的回答还是让云峥很伤心,一个个的都长大了,这是最大的原罪。

春日里最过瘾的事情莫过于纵情放马,如今的东京城杨柳依依,算是一年中景致最好的时候。

“谁家春日里打猎?打猎都是在秋日,春天是万物繁衍的季节,春荣,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四时的规矩,即使最野蛮的西夏人也不会在春天打猎,春天就是一个赏景的好时候,夫君不要拿弓箭了,好好地陪着妾身去踏青。

早就听说繁台春色撩人,咱们家也该去看看才是。”

在吃早饭的时候,陆轻盈提出全家去踏春。

“你不是忙着在慈云庵供奉佛像吗?怎么有功夫去繁台?如果你是看我无所事事想要陪我,就大可不必,我没事的,忙你的事情去吧。”

葛秋烟在一旁搭话道:“您最近心情不好,笑脸都少了,您不高兴,家里就没人能高兴地起来,总归要让您开心起来才成啊!”

云峥捏一下葛秋烟日渐圆润的俏脸,又在陆轻盈的鼻子上按一下,拿起马鞭就出了家门,让两个大肚婆安慰自己,这个人丢不起啊,多大个事情啊,至于让自己愁容满面的吗?直接去解决掉不就完了?

说起来都丢人,包拯查阅了吏部的档案,最后得出一个恐怖的结果,在大宋祥符年间,全大宋的官员不过九千七百八十五员,到了现在,不过短短的四十年,大宋的官员就多达一万七千三百多员,就这,还不算差遣京官和使臣以及守选人员。四十年间官员的数量增加了不止一倍,夯官的场面已经形成了,刚刚有了点起色的大宋财政,再一次遭受了重创。

有包拯在前面查阅官员数量,后面立刻就有庞籍查阅天下兵马的数量,通过比较之后发现,开宝年间,大宋总兵力不过三十八万人,其中禁军不到二十万,等到了庆历八年的时候,大宋总兵力达到了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其中禁军占到了八十五万之多。

士兵这么多,大宋的边防却像一个破口袋,不管是辽国还是西夏,都能轻易地选一个地方突破,而云峥和狄青俩个人却在发愁手头没有合适的军队可用。

富弼说天下财富养军队就占去了十之七八,他在秦凤路的时候加强了军队的管辖,却被御史一本就给参奏了下来,说他用心不明,被调离了秦凤路去了秦州当知州,据狄青说,这是对富弼这个心高气傲的家伙一次重击!

多嘴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红下场,包拯被皇帝弄去齐州平乱!天知道一百多人的叛军为什么要派一位二品大员去亲自督阵,齐州禁军马达,张青造反,而这两个人云峥听都没有听说过,这种规模的叛乱,也好意思叫做叛乱?随便派一个捕头就能完成的事情却派了一位巩固重臣去处理。

“这可不算是小题大做,庆历七年王则作乱的时候,刚开始不一样是百十人?结果朝廷派了多少人去平乱的?

都监麦允言,猛将王信,王凯,提辖郝质,不都被人家打得稀里哗啦的?河北体量安抚使明镐去了不也被人家打得找不到北?朝廷又是诱降,又是犒赏,结果什么作用都没有,陛下为此惊忧的坐立不安,最后不得已派出了文彦博才打败了王则,结果河北六个州府已经糜烂了,你说这次马达,张青造反不派一位重臣去,派谁去啊?”

同样是来送包拯远行的鲁清源叹口气给云峥讲述了一个清楚。

“云侯,没想到你会来送老夫出京,还以为经过上次之事后,你会对老夫心生芥蒂。看来是老夫枉做小人了。”包拯看到云峥骑着马出现在长亭,很高兴。

“包老头,我只是不忍心你一个老倌儿要跑五六百里地去齐州平乱,你说实话,这次去你心里有没有底啊?”

“陛下差遣,老臣唯有死而后已而已。”

“算了吧老倌儿,你去找陛下说说,齐州到东京不过七百里而已,听说造反的地方距离东京不过五百里,快马来去,不过两日,我代替你去,也不要派遣大军,我带家将,家丁去,十天就足够了。”

朝廷倒霉到了这种地步,云峥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河北那地方是自己准备的北进基地,要是再乱上一回就真的要耽误很多事情,自己带着家将去,虽然会落人口实,他却想不到别的好办法,至少比老包去河北动用边军强的多,放眼望去,敢做这种事的傻蛋就云峥一个。

包拯眼睛一亮,抓着云峥战马的辔头道:“真的?打仗这种事你是行家,老夫去了一定是劳命伤财,你去确实再好不过了。”

云峥坐在马上低下身子俯视着老包道:“我就没想明白,我和狄帅都在东京,打仗这种事情为什么不找我们,却偏偏要派你这么一个不会打仗的人去?百十人的盗匪,只要快速剿灭,什么事都不会有,非要眼看着那些人坐大你们才满意,还是说满朝公卿比较喜欢看咱大宋狼烟滚滚,尸横遍野?”

这一句话不但将包拯问的面红耳赤,连一边过来送人的好多官员也被问的哑口无言。包拯想了一下拱手道:“或许是朝廷对云侯另有任用吧!老夫想的简单了,云侯好意老夫心领了,这就别过。”

“别走得太快了,我已经向枢密院告了假,打算带着家将,家丁去泰沂山狩猎,顺便去曲阜孔家拜访一下,如果有时间,我会顺手将盘踞在邹城的什么马达,张青干掉,把人头交给你领功,说实话,看你们一个个藏藏掖掖的模样就让我看不起。

什么事情只要做的正大光明,有什么好忌讳的,云家的家将和家丁厉害,我用不着瞒着谁,这是云家的骄傲,就是因为一个个都藏着小心眼才会让人怀疑,我就不信,摆在台面上的事情陛下会看不清楚?还枉做小人,都是自己作的。”

云峥说完这些话,调转马头就带着猴子和憨牛直奔自家的庄子,准备在那里召集一些家丁,去山东狩猎,当初还以为皇帝不派自己去是因为不信任,问过鲁清源之后才知道竟然是什么狗屁的镇国神器不可轻用这套狗屁的道理,还说什么用一次运道就会减弱一分……

云家的两百名全副武装的骑兵烟尘滚滚的去山东狩猎的狩猎的时候,赵祯已经知道了云峥的动向,想了好一阵子才对陈琳道:“云峥这个人怎么就这么肆意妄为?谁家春天会去狩猎?”

陈琳笑道:“陛下,自然是去狩猎,只不过目标是马达,张青而已。”

“他家的家将和家丁比国朝的军卒还强悍些!”赵祯想了一下幽幽的道。

皇后在一边道:“陛下,这是惯例,大将军没有亲卫是不行的,这是从上古就传下来的惯例,大将军亲卫在军伍中的作用无可替代,最危难的时候亲卫们是全军最后的希望,不精锐都不成。”

赵祯点点头道:“这一点朕知道,所以,云峥和狄青的亲卫数目朕没有限制,他们两个人似乎也很自觉,没有过份,但愿云卿这次狩猎成功。”

陈琳安慰皇帝道:“这是真正的杀鸡用了牛刀,既然云侯去了,陛下不必担心,曲阜孔门这一次应该放心了,自宋宝元年开始修建的孔府应该不会有麻烦了。”

赵祯自嘲道:“云卿对包拯说的话其实没错,百十来个盗匪就让朝廷大惊失色实在是不该啊,国朝名将去剿匪徒,这是朕的悲哀。”

陈琳拱手道:“其实也用不到云侯出马,老奴以为,周同,姜哲,郎坦这些将军去就足够了,老奴其实纳闷的是云侯为何要去拜会衍圣公!

天下人都知道陛下想要宣扬教化,特意在开春封了孔家衍圣公,这是国朝的重要举措,云侯此行定然如他所说,剿匪只是顺路而为,最重要的目的恐怕就是拜会衍圣公。”

赵祯叹口气道:“等云峥回来朕会问他,朕不想随便的猜测他的行为。”

第四百九十章 给衍圣公的礼物

曲阜现在叫做仙源县,知县历来由衍圣公兼任,鲁国被楚国灭亡后,楚国设置了鲁县。西汉时,这里是宗室鲁王的封地,亦称为鲁国。汉朝鲁恭王刘余为修建灵光殿,曾拆坏孔子旧居,从夹壁中出土大量当时已失传的春秋文献。

刘余在鲁国宫殿北墙和东墙一线修筑新城垣,城池的面积缩小,四面各有两门:南面保留周朝的稷门和雩门;西边保留吏门,在其南新开麦门;北垣为龙门和闺门;东垣为齐门和章门。

东汉光武帝先后封刘兴和废太子刘强为鲁王,沿用西汉鲁城。三国和西晋时复设鲁县,为鲁郡郡治,城垣再度缩小。隋代易名为曲阜县,以“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而得名,属兖州。宋真宗时曾改名为仙源县。

孔子嫡系长支世代居住的府第就叫做衍圣公府,孔子去世以后至宋代以前长子长孙依庙居于阙里故宅,看管孔子遗物,奉祀孔子,称“袭封宅”。历代帝王在尊崇孔子推行儒家文化的同时,对其子孙一再加官封爵,赐地建府。宝元年间,首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兼曲阜县令,并新建府第,改称衍圣公府。

云峥此行的目的自然是衍圣公孔宗愿。

孔子、颜回、左丘明、鲁班这些人的出生地全部在曲阜,除孔子的家族之外,其余三族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唯有孔家从孔仲尼开始直到大宋至和元年依旧长盛不衰,其实云峥还知道一些大宋人不知道的事情,那就是孔家到了千年之后依旧是“中华第一家!”

中华向来是一个敬老的社会,除了女人之外大部分的东西都是越老越值钱,孔家何能例外,一个家族绵延了数千年,如果没有一点独到之处早就被历史的洪流淹没了。

皇帝之所以给孔家加封,最大的原因就是看中了孔家在山东巨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但在大宋境内蔓延,在辽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同样有效。

自石敬瑭之后,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唯一和大宋共同认可的人物就是孔子,这是云峥通过这段时间搜集来的燕云十六州的情报上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不过,皇帝好像也发现了这一点,在今年开春分封爵位的时候,第一个分封的爵位就是衍圣公,天宝年间分封的不过是文宣公而已,一个圣字,就将孔家高高的捧进了神坛。

不过云峥和皇帝的目的不一样,皇帝想要笼络天下士子的心,而云峥的目的却是想通过孔家笼络一下燕云十六州百姓的心。

一直以来,大宋君臣都认为燕云十六州的百姓都在渴盼王师的到来如同麦苗在渴盼春雨,事实上不是那么回事,辽国人在燕云十六州施行的统治相对其他地方要温和的多,因为这里的百姓担负着辽国七成的粮食产出,乃是辽国最重要的财赋之地和粮仓。

燕云十六州百姓的生活要普遍好于大宋河北,老百姓就是这样的,只要生活安定,有一口吃的,他们并不在乎谁是自己的皇帝,有关心谁是皇帝的功夫,不如考虑一下谁是自己家的村长。

云峥和庞籍说起这事的时候,庞籍竟然说云峥薄恩寡义,不该这样去想那些生活在辽人铁蹄下的苦难百姓,还兴致勃勃的说一旦王师到来,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一定会纷纷揭竿而起呼应王师,他不认为辽人区区的一点恩惠就能收买那里百姓的民心。

天知道他哪里来的这些自信,要知道在大宋还没有建国之前,人家辽国就已经建国了,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蔚、云、应,寰,朔这十六州上的汉人已经在辽国的统治下历经了百年,就算心中还感念自己是汉人,但是这些年和大宋长期作战,恐怕也已经没有多少归属感了。

云峥比大多数大宋人都清楚的知道民心到底是怎么回事,后世的香港,澳门回归的何其艰难,就可见一斑。

大宋和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最厉害的还是开国君主,如果开国君主没有完成的事情,如果留给后代,基本上就没有多少成功的可能性,当然,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祖李治这两个厉害到变态的皇帝不在这个序列里面。

大宋开国执行的进攻战术也是有问题的,宋代的统一战略为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北方这个难题,最后竟然半途而废。“澶渊之盟”,更使中原处于长期被动局面。

大宋对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并无恩义,所以想要人家揭竿而起的欢迎你,凭什么?

这些问题云峥和狄青曾经讨论过无数次,打仗不怕,一旦时机到来,想要攻克燕云十六州的坚城应该不会太难,可是,那里的百姓如果不认同你,一旦大军陷入人家百姓的汪洋大海里麻烦就大了,云峥的军队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补给线,他很清楚自己的军队虽然悍勇,但是庞大的后勤支持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一旦开战,自己军队的耗费必然是非常恐怖的,如果不能保障补给线,这场仗几乎就没办法打。燕云十六州所辖的土地东西约一千两百里,南北约四百里,全部面积差不多为十二万平方公里。如此辽阔的一片土地上如果处处都是敌人,后果不堪设想。

那里的百姓不认赵家皇朝,云峥唯一能拿出来的就是他们对文化的认同,这也是辽国唯一失策的地方,契丹文没能在这一代盛行,而那些契丹贵族们也以使用优美的大宋文字为荣,而语言和文字恰恰是区分一个种群的最大因素。

基于此,云峥必须和衍圣公孔宗愿作一番长谈,并且会将自己和狄青的论证文稿拿给他看,这是狄青极力支持的,云峥说这些东西不宜给外人看,狄青却一口咬定外人绝对不包括孔宗愿!这就是孔夫子的威力所在,他老人家在一千五百年前就已经用自己的人品道德给自己的子孙做了担保。

什么马达,什么张青,这两个人和他率领的百十个蟊贼根本就没被云峥放在眼里,他一点都不恨这两个家伙,甚至在由衷的感激,没有他们的出现,自己哪来的借口登临孔府的大门。

现在的麻烦就是要把这些家伙从邹城撵出来,最好能撵到仙源县去,仙源县的知县就是孔宗愿,一个大儒在学问上当然是无敌的,可是要他拿着武器去和盗贼拼命,那就太难为人家了,仙源县有捕快五十人,步弓手一百,乡间还有一些团练,云峥不以为老先生能够带着这些人就能够击败据说是悍贼的马达,张青,他现在很担心这些悍贼不够凶悍,起不到威逼孔家的目的。

为了让悍贼更加的凶悍一点,云峥出了开封府就开始带着自己的家将们开始剿匪,于是山东的好汉们开始狼奔豕突,跑的稍微慢一点就会被弩箭钉死在树干上。

从兴仁府开始云家的家将二十人为一队,不断地在这片平原上拉网一般的搜索,定陶,济阴,巨野济州,他一处都没放过,直到那些占山为王的悍匪们逃遁进了梁山泊。

庆历七年的黄河泛滥才有的梁山泊,如今黄河又回归了故道,所以现在的梁山泊只是一个巨大的沼泽地,想要成为八百里水泊梁山,黄河还需要再泛滥两三次,只有到了大宋青蛙皇帝时期才能凑够让水浒英雄们驰骋的八百里水泊。

山东郓城,云峥在这里屯驻了下来,吃着肥美的黄河鲤鱼,隔着水泊和马达,张青对峙,不过自己的名号已经在这片土地上传扬开来,云峥不相信那些悍匪不去投靠已经攻下了邹城的马达,张青,盗匪合流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云峥认为只要狠狠地在邹城杀掉马达或者张青中的一个人,剩下的盗匪就会慌忙逃窜,在周围府县的围剿下,他们唯一能走的方向就是仙源县,只有在抢劫过富庶的仙源县之后,他们才有资本遁入仙源县后面的徂徕山,那些家伙如果不能帮着自己完成目的,云峥不介意将他们全部吊死在仙源县!

云峥在郓城没有找到头戴鲜花的西门庆,趴在酒楼的围栏上喝着酒也没有看到一个三寸丁挑着担子卖烧饼,倒是有几个潘金莲一样的女子见到年少多金,且摇着扇子显得风流倜傥的云峥,不断地抛媚眼,或者站在自家的楼阁上,估计支起窗户梳妆,有些胆子大一些的还端着自家的行菜娇声招呼云峥过去品尝一下。

看来我们都冤枉人家西门庆了,这种环境下好人也会成为西门庆的,云峥的两个老婆虽然都有了身孕,他也没打算在这里留下一段风流韵事,别因为自己成了云门庆就害死几个可怜的武大,刘大,之类的,自己身边的武力太强悍,武二郎就算想要报仇,估计也会跟着自己的哥哥冤沉大海,那样一来只是便宜了拿银子的王婆,这不是云大想要见到的事情。

第四百九十一章 杀贼

郓城的烧饼不好吃,云峥咬了一口就扔下了,死面的饼子硬的就像是牛皮糖,用牙齿扯都扯不下来,少年人的牙齿都对付不了这种烧饼,当年迈的包拯在用不多的牙齿撕扯这种烧饼的时候就显得尤为悲壮。

实在看不下去的云峥叹口气道:“一粥一饭当年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当思物力维艰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可是为此赔上牙齿就不划算了,您还是吃点这里的鱼,味道不错,就是鱼腥味重了一些,不过至少能保证牙齿的安全。”

老包实在是对付不了手里的烧饼,喟叹一声扔下烧饼道:“想当年,老夫在庐州老家的时候最喜欢磕铁蚕豆,如今却对付不了一个烧饼,看样子是时候告老还乡了。”

一个比云麾将军和开封府知府还牛气的小二晲视了一眼面前的两个土包子,从桌子上取过烧饼,掏出一把刀三两下就把饼子切碎了,而后倒进鱼汤里,示意二位土包子慢用。

包拯瞅了云峥一眼道:“看来这饼子就不是拿牙咬着吃的?”

小二在一边插话道:“两位客官,这是小店的招牌菜,叫做‘过鱼饼’,吃的时候用刀切碎,再用鱼汤泡软,饼子里吸满了鱼汤,最是美味……”

云峥怒目凝视小二,恨不得将这家伙灭口,今天的丑事如果传扬出去,自己这个伪美食家的名头就会荡然无存。

小二受不了云大将军恐怖的气场,躬身退下。

包拯夹了一小块泡软的饼子塞嘴里吃了一口道:“味道确实不错,这世间的道理其实都是想通的,就跟这饼子是一样的,一时咬不动,拿鱼汤泡泡,就可以很轻松的吃下去了。

云侯,老夫紧赶慢赶还是落在你的后面,你将山东的盗匪撵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到底是为了什么?老夫一路穿州过府的时候,在那些州府看到悬挂在城门上的盗贼人头就知道云侯此次狩猎所获颇丰,只是不明白云侯为何将剩下的盗匪全部撵到马达,张青那里去?

别人剿匪都是想办法分而歼之,云侯难道想毕其功于一役?”

云峥也吃了一块饼子,鱼腥味重的让人呕吐,赶紧吐出来拿清水漱了口这才道:“分而歼之那是实力不济的表现,我把盗贼全部聚集到一起,是担心那些盗贼死不了啊,按照大宋律令,为盗者有首从之分,为首者斩,从者徙。

都说贼心不改,这些人流放到军中就是不安定的因素,所以让他们聚集到马达,张青麾下全部变成叛贼,这样杀起来才没有顾忌!”

包拯愣了一下连忙道:“难道那些传言是真的?大将军的杀心抑制不住,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大开杀戒,此次平叛只是为了发泄一下自己杀人的欲望?”

云峥烦躁的点点头道:“确实如此,我少年时期就立志要渴饮匈奴血,饥餐胡虏头,如今大宋四境竟然再无战火,真是烦死个人!只能拿这些叛匪练练手。”

包拯斟酌一下说话的语气,而后慢慢的说:“可是邹城如今聚集了不下两千盗匪,大将军如何一鼓杀之?”

“明日攻城,您只需在后面观战即可!”云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威凌四射。

邹城古称“邹鲁圣地”,位于山东西南部。这里人杰地灵、英贤辈出,有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世代贤母——孟母,有被赞为“功不在禹下”的儒学亚圣——孟子……

好好地一座名城如今却变得乌烟瘴气,两百多名盗匪在这座不大的城池里奸淫掳掠无恶不作,马达,张青麾下的四大将军,更是带着那些叛乱的军卒打着均贫富的口号,将邹城所有的富户都杀了一个干净,强迫那些贫家小户拿走富户家里的粮食和器物,准备将全城的百姓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这样的手法是每一次叛乱发生之后必定要用的,事实证明这一招非常的好用。

马达,张青的舒坦日子并没有过多久,无数的盗匪来到邹城请求加入造反的队伍,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以为这是自己大事将成的征兆,开始随着进城的盗匪数量越多,马达和张青的那颗心却在不断地往下沉,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那些盗贼都是被云峥撵过来的。

身为禁军,马达,张青如何会不知道云峥是何人,他们在起事之初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将要和这位传说中的杀人魔王对阵疆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