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食色满园-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珠接了苞谷,笑问:“二哥说的哪家姐姐?”
王氏笑吟吟挨着宝珠坐了,拢一拢头发,“这回可是你姥姥村儿人,你姥姥老早就瞅上他家的,前头得了信儿便在中间儿做了一回牵线人,前些个媒婆刚来过一回。”她笑着比划出一个数,“那姑娘排行老五,是老末。”
宝珠点个头,问:“那不是顶好,二哥成了亲,屋里又多了个嫂子哩!”
王氏叹一声儿,“人是本分勤快的,也就是屋里差了些,她屋四个闺女儿,她上头三个姐姐一个哥,也就是三个姐姐相继嫁了人,屋里这些年才能好些呢,早先还不如咱屋。”顿了顿,抬眼问润泽几个,“你们几个瞧着这门亲怎样?”
男人们沉默着组织着话语,反倒是后脚进门的吴氏接口便说:“只要是个规矩懂礼的,我瞧着倒没什么不好。”
王氏笑笑,“你说的也在理,当大嫂的左右也是为了弟弟好。”半晌,又叹,“润泽如今县里有了差事,宝珠也不差,跟思沛两个又是从小一块长大得,到了润生,娘可得好生把把关,润生自小老实,对方姑娘最好也是个实在姑娘。”
吴氏便笑,“娘说的是,只要是个好姑娘,屋里穷些怕什么?说句难听些的,娘别见怪,咱屋原先不也穷过?”
王氏也不生气,当着儿女的面儿也不说假话儿虚话儿,“话是这样说没错,当娘的总是格外心疼着自个儿女,亲事说到了自个头上,总也盼着对方屋里条件好些。”想起什么,摇头轻笑,“当年娘去你屋里提亲,倒也没少遭亲家公白眼儿哩。”
吴氏抿嘴儿笑,“都这时候了,娘还提那事儿做什么?”
第163章 双喜临门(二)
润生进了大门,刚踏上堂屋台阶便听见屋里热热闹闹的议论声儿,他猛地顿住脚步,心里咚咚咚咚直乱跳,脸颊飞快地染上两坨黑红,当下窘的转了身,急匆匆原路返回,上外头菜地去拾掇篱笆去!
陈铁贵直起身子,“玲珑说的不差,咱屋现在情况还成,润生也不差那几个嫁妆钱儿!”厚实的手掌几子上一拍,“只要娃儿好,事儿就定下!”
王氏点头附和道:“那姑娘也是知根知底的,我娘说行原也差不到哪去。”她稍一思量,一抬头,吩咐润泽,“保险点后个得闲了跟良东几个亲自去打听一回。”
润泽应一声儿,“成,我们几个再去打听一回。”
吃过晚饭,王氏便跟孩子们商议着明个冬至的安排,吩咐宝珠几个提上些礼上陈家老院去过个节,好赖呆到饭后再回来。他们两口子因着秀娟那一回的矛盾,和老院几乎断了联络,因此到了冬至节也不去老院,几个娃儿心头都明白着,也见怪不怪。
只吴氏不大清楚缘由,瞅空直跟润泽小声嘀咕着,王氏耳尖,听清了几句,便笑着跟儿媳解释,“要说两家这些年的矛盾,爹娘原本也存了化解的心思,今年个中秋娘在县里头,你爹回一趟老院,还不是让你奶奶赶出来了?”
陈铁贵摆摆手,“跟娃儿几个说这些做啥?”又一抬下巴,“冬至节你们几个原也该回屋瞧瞧爷爷奶奶。”又虎着脸儿对润泽说:“你爷爷成日盼你着哩。屋里头再大的矛盾也是大人们的事儿,你们几个小的该孝顺的还得孝顺,知道不?”
润泽从位子上站起来,恭恭敬敬应一声,“都知道着,爹放心。”
宝珠撇着嘴儿老大不乐意,“积德哥办席那回,奶奶在席上说咱铺子坏话哩,我都听见了,说咱们地儿小,光线差,饭菜难吃还忒贵!”
陈铁贵沉着脸儿不吱声,半晌才站起身叹,“你们奶奶那是红眼病犯了!你好生做你的生意,计较那胡话做啥?”
宝珠吐吐舌头朝她爹做个鬼脸儿,一转身往院子里去,“好些天儿没回村儿,外头瞧瞧去!”
秀娟原本老老实实靠在吴氏身边儿,见宝珠出了门,眼巴巴瞧一眼吴氏,吴氏笑道:“去跟你三姐玩一会儿,只准玩一会儿!赶睡前别忘了两篇字儿交来。”
宝珠一只脚方踏出门槛,身后便传来一声儿清脆的呐喊,“三姐!等等我!”
宝珠笑嘻嘻回头瞧她,“妹子今年又长高了!”
秀娟腼腆地笑一声,瞅一眼宝珠垂下的手,微微抿唇,委屈道:“我想去县里找三姐,娘跟大嫂不让去!”
宝珠笑嘻嘻拉上她的手,一边儿走一边儿问:“在屋好不好?听着大嫂在教你识字念书,咋样?得了夸奖没有?”
一说起学字儿念书,秀娟便来了精神,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说是成日起床便念书,晌午给大嫂背一篇前一日布置的课业,下午跟晚上各习两篇字儿。
宝珠眼珠一转,便笑问她:“大嫂好不好?”
秀娟笑的咧开嘴儿,“大嫂可好了,又教我习字念书,还给我梳头洗澡咧,大嫂梳的头最好看!”
宝珠眨眨眼,故作惊奇,“咦?是么,可我怎么觉得大嫂那样凶?”
秀娟皱起眉,将脑袋摇成拨浪鼓,“三姐只是跟大嫂不熟,原先我也怕大嫂,大嫂有好些个规矩,要习字儿念书,要绣花儿,要洗澡,走步子还须得缓缓的,说话儿也不能声儿大!有时字儿写的难看了,大嫂还训我一顿哩。”顿了顿,又道:“可娘说,大嫂是城里来的姑娘,跟村里的姐姐们不一样!可大嫂说的话儿却要听,都是为了我好的!”
宝珠心中一动,叹道:“还是咱娘看的透些。”又柔柔去摸她脑袋,“你做的很好,大嫂那样要求你,一件一件都是为着你好的,待咱们秀娟长大了,也是个小家碧玉。”
打从心里说,她对这个大嫂还是有些生疏的,吴氏心气高傲,嫁来一年多,平日相处中很难令她敞开心扉,许是骨子里瞧不上眼农村人,嫁入陈家后,她并没有与大家伙儿打成一片,就连平日待爹娘也是礼貌客气的,像是一直封闭着自己的内心,只觉着她嫁进陈家只为着润泽,在她心目中,从未将大家伙儿当成自个人。
不难看出,她现下将秀娟划分到了自个儿人的范围内,教养她,教她读书习字儿,宝珠笑着叹一声,记起前些个赵家三儿媳来闹事那一回,听润生哥说,她也是帮着家里发了话儿的,加之今个讨论起润生哥的婚事时,她竟也插起了嘴儿,发表了那通见解。这零零总总的串联起来,宝珠欣喜地发现,这是不是说明了,嫁入陈家后,在她身上,有什么东西在爹娘的影响下慢慢变化着?
当然这种变化是非常缓慢的,可忆起她嫁来前娘说的那句令自己触动极深的话儿,“人心都是肉长得,娘跟你爹诚心诚意去待她,她还真能是个白眼狼?若真是那样,自交给润泽去办,好赖人是他瞧上眼的。”
至于个性,人人都有不同,有人好胜些、有人实诚些、有人虚伪些、有人爱嫉妒,百人百样儿。
宝珠一直觉着,不同人便是不同的个性,因着个性与处事理念不同,人与人之间才有着共鸣与摩擦。然而,不同的个性绝不是判断一个人好坏的标准,就像是——你不能说爱嫉妒的人就不孝顺老人,实诚人也有小心眼儿的。
所以说,对与周围每个亲人或是朋友的个性,宝珠总能学着让自己去适应他们,而不是去改变他们。
人无完人,总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譬如吴氏,初次见面那一次,便察觉了她小女儿家嫉妒的心思,她平日待众人冷漠,高傲,零星对大哥今后发展的意见里也可瞧出她势力的一面。
可这样一个人,她同样也有着善意的一面,在得知秀娟的身世经历后,能抛开对她的嫌弃之心,掏心掏费地教养她。能在得知贺兰家的心思后,说出不做姨娘那番坚定的话儿。
若吴氏今后真能融入进陈家来,那是再好不过的,不但自己能活的开心,少些负累,爹娘脸上也会多出许多笑容。
这一夜,宝珠睡的安好,梦里全家人其乐融融,直到清晨醒来时那场面还在脑中不停跳跃着,宝珠不禁笑出声儿来,暗叹自个儿操心过多,婆媳之间的事儿,不该娘去操心么?
一番自嘲的功夫,王氏已经在院子外头敲起窗户,“闺女快些起,准备准备上你奶奶屋去!”
宝珠应一声,飞快地起身下炕梳理,哥哥们早已起了身,正在厅里头说着话儿,宝珠帮着王氏端碗筷进屋,笑嘻嘻瞧一眼润生,“二哥昨个上哪去了?一个下午没瞧见人?”
润生伸出手背蹭蹭鼻子,咳上一声儿,一本正经道:“哦,昨个收整收整菜地里的篱笆栏。”
宝珠“扑哧”笑出声儿,还想打趣,王氏端着饼子进来,正色道:“一会儿去你们奶奶屋,知道该说啥不该说啥?”
宝珠重重点个头,“多说些好听话儿,咱屋赚钱儿的话儿只字不提,更不能去说咱屋日子过的好!”
王氏咧她一眼,“这孩子!”又笑着说:“你们奶奶多半生的还不是那些年的闲气,恐怕还是钱儿上头的事儿。”她深深叹上一口气,“赶上润泽得了差事,屋里才彻底松快下来。前头咱屋也松快不到哪去,宝珠娃儿那生意也只去年底今年好些,原先你们大哥成亲,屋里还紧吧着哩,你们奶奶只当是咱们得了好便扣缩起来。”话儿说到这儿,陈铁贵便接话儿,“待老二跟老三亲事定了,还有多少余钱儿,给老屋匀上些,娘这些年惦记着盖房哩。”
王氏咧他一眼,叮嘱几个娃儿,“这话儿也只你们爹在屋说一说,今个别去跟你们奶奶提。给钱儿的事儿,待你们将来日子过的安稳了,屋里再有富余的多少给老院些,如今且还说不准哩!”
宝珠几个老老实实应了,王氏便兀自去房里拾掇些要带去的礼。
早饭毕了,他们便整装出发,因东西两头离不大远,走路也就一半柱香的功夫,他们几个便走着去。
陈家早得了良东的消息,今个几个娃儿要来,陈二牛倒高兴着,起个大早便在大门外头转悠着等几个娃儿,只陈刘氏不大高兴,絮絮叨叨说上一早晨。
润泽亲家是县里头的大户人家不说,如今他自个儿又在县里谋了好差事,族学里待他不差,听说足有半两银的月钱儿,每天还给管着饭,住处也免费安排着。
宝珠那臭丫头更不消说,那样大的铺面开着,钱儿还能少赚去?良东娃儿原先瘦成那样,只她铺子去了一年,身子就圆润了不知多少,两只胳膊精壮精壮的,便可知里头多少油水!
想到这儿陈刘氏便气的胸闷,那一屋人赚了不少钱儿,惦记过自个没?含辛茹苦把老大养活大,又给他娶了媳妇,如今屋里那多钱儿,竟扣缩到那份上去?!
第164章 双喜临门(三)
翠芬正倚在炕头上嗑瓜子儿,闻言便朝堂屋喊一声儿,“年上给屋送来那五贯做什么使了?”
陈刘氏一撩门帘进了厢房,咧她一眼,“噢,开春买的三头猪苗你瞧不见呀?几头猪不要钱儿?余下也只一贯来,够干啥使?”话毕,又凑她近前儿嘀咕,“今个润泽几个要来,一会儿你去跟润泽说说?”
翠芬猛地坐直了,皱眉道:“他屋如今发达了,当咱们都是些穷亲戚,上赶着去丢那人?我才不去!”想起什么,冷哼一声儿,“二嫂丧席那事儿闹的,几个娃儿如今村里见了我且还绕道走咧。”
陈刘氏又叹一声儿,“早些年也没料到是这光景……”
翠芬吐出一片儿瓜子皮,撇嘴儿道:“要我说,爹娘也别盼着大哥能多孝顺,分了家,还能指望个啥?人家屋有钱儿跟咱有啥关系?”哼一声,又道:“他屋那样有钱儿,良东亲事左右也不用咱们去操心。”
陈刘氏一挑眉,“你说的倒轻巧,村里人都看着哩!叫你爹娘去丢那人?原本你嫁给那瘫子,村里就没少说些闲话儿。”
翠芬冷下脸儿,将手里的小半把瓜子一股脑丢进竹蓝里头,扑索扑索俩手,“成日不必下地干活,生了娃儿公婆隔三差五还给着钱儿,那钱儿没少给娘送来吧?”
陈刘氏老脸上挤出一丝笑,“这娃儿,自个娘还说不得了?”
母女俩正说着,院子里忽地热闹起来,翠芬一撩窗帘子,见宝珠几个提着礼跟她爹和良东进了院子,这会儿正在院子里说笑,便起身去穿鞋,瞅一眼陈刘氏,劝道:“好赖遣着几个娃儿过来一回,娘也别冷着个脸子,传到外头,又说娘心气儿小。”
话毕,脸上挂了些笑出了门,“哟,润泽来啦,今年在县里头咋样?”
润泽礼貌地唤一声儿“小姑”便不吭气儿,翠芬点个头,方才原也是客气话儿,他在县里头过的咋样,在村里早有了耳闻的,这会儿也不指望着他细细去说道。瞅一眼宝珠,又笑,“宝珠娃儿越发俊了,小时候就好看,长大了像个城里娃儿。”
宝珠笑嘻嘻应一声,见陈刘氏一只脚跨出堂屋门,便喊声:“奶奶好!”
陈刘氏扯出一个干巴巴的笑脸,笑问:“玲珑娃儿也来啦。”
玲珑柔柔地笑笑,喊一声儿:“奶奶”便抿着嘴儿不做声。
陈刘氏瞧见秀娟,随口便夸赞她如今白净漂亮了,比原先还招人喜爱。
秀娟自打过继给陈铁贵,常年也不跟老院走动,加之这些年到底岁数大了,平日根据大人之间说的话儿,自个也明白不少两家过往,这会儿见了陈刘氏仍有些怯怯的,动了动嘴唇,也不张口去叫人,陈刘氏再看她,她干脆钻去吴氏身后躲着。
陈刘氏讨个没趣,又不好在润泽媳妇跟前儿同一个小娃娃计较,便招呼他们几个去堂屋坐着,自个则去灶房下饺子去。
张凤兰闻讯赶来,见了宝珠喜的直拉着她叙话儿,多问些县城生意上的事儿,宝珠便笑嘻嘻跟她大略说说,也不格外去说钱儿的事儿,张凤兰与她说道半晌,才笑着叹,说是当初怎的也没想到宝珠娃儿这样有出息,娃儿又乖巧懂事,还会做生意赚钱儿,现如今村里哪个不羡慕王氏?翠芬在旁听着,心头不大舒服,瞅空便说前些个她婆婆又给些银钱和首饰。
话题好容易被扯开,想想今个来左右也无事,吃一顿饭便要回,与其坐在厅里去听小姑吹牛,倒不如出去溜溜,宝珠便起身叫玲珑一块出门去,“大嫂还是头一回来,我带大嫂去瞧瞧我们兄妹几个原先住的屋?”
玲珑欣然点头,宝珠领着她出屋,先指着西边左数第二个大门,“那是爹娘原先的屋。”又指左边那间,“大哥跟二哥住一个屋。”一转身,笑嘻嘻道:“分家后我才与爹娘分房睡。”
玲珑点点头,知道分了家也不方便进屋去瞧,便只站在外头大致瞧瞧,视线从西边起环着院子一圈,叹道:“虽有些旧,地方倒也宽敞,比咱们屋里可要大个两三倍。”
宝珠点个头,“咱们屋当初买来也只花着两贯钱儿,那地方,冬不避风,夏天儿又潮热,蚊子毒虫又多,哪里是住人的好地方?”
玲珑眉毛蹙着,神色透出几分不解,“爹娘怎么不要了旁的住处?”
宝珠笑叹,“分家时,娘争着一口气,不愿跟爷爷奶奶讨要屋子,自个儿去买,又哪来那么多钱儿买个好地方?”想起前些个听娘说,吴家有意出些钱儿帮着润泽他们在县里买一处房产,便笑道:“好在这地方也住不下几年,将来爹娘总要去县城的。”
玲珑点点头,不再做声。
宝珠瞧一眼灶房,想想从前爹娘带着自个儿来,娘总是要上灶房去帮个忙,便跟吴氏打个招呼,自个去灶房瞧一瞧。
见陈刘氏正包饺子,宝珠便帮她去烧一锅水,嘴里说着,“今个来时在屋吃了些,奶奶少下点儿,省的一会儿剩了。”
陈刘氏撇个嘴儿,“都是年轻小伙子,一人一盘还吃不下?”
宝珠笑笑,洗一把手又去案上帮着擀皮儿,陈刘氏瞅空用肘子顶她一下,“今年个怕赚了不少吧?”
宝珠眨眨眼,“钱儿上头都是娘他们管着,约摸还够使吧。”
陈刘氏瞧她一眼,悻悻住了嘴,心说宝珠半大的丫头,贼精贼精的,什么话儿她一张嘴儿,愣是叫人没法继续问,心头对她的不喜又增了些。
吃了饭,几人在老院陪陈二牛叙话儿,直坐到正午,润泽便起身告辞,说是带着弟弟妹妹们回屋去,屋里还有些要忙的。
陈二牛不乐意自个大孙子才来呆了半天儿便回屋,直叨叨着让他们晚些回去,他这头劝说着,那头陈刘氏跟翠芬两个已经将几个娃儿送到大门口。
陈二牛急的跟了出去,见几个娃儿确实不愿留下,才叹一声儿,干巴巴的手伸向怀里,掏出几个钱儿塞给秀娟,又目光炯炯去瞧润泽,轻拍拍他肩头,“往后多来看看爷爷奶奶,在县里头好好做事。”又叮咛宝珠,“听说今年个也订亲了,好的很,乖娃儿回去跟你娘说,你成亲爷爷奶奶少不得一份大礼。”
宝珠扭头,见陈二牛干瘦的面容上带了几分无奈与不舍,眉眼间也尽是慈爱,一颗心终究软了下来,笑着从怀里掏出二两银子上前儿塞进他手里,“爷爷,这是娘让我孝敬您的。”
陈二牛低头瞧一眼那钱儿,掳着胡须叹,“亏得你娘还有这样的心思,回去跟你爹说,有空来陪爷爷喝两杯!”
刚拐出巷子,润生便拍拍宝珠,笑道:“今个做的好,瞧爷爷那话儿,像是邀着爹娘去哩。”
润泽笑着接过话儿,“爹娘知道了也该是宽心的,说来爷爷年纪也大了,成日挂记着咱们几个,平日是该常孝敬些。”
宝珠咧嘴儿,如实道:“今个原本不打算给钱儿,只是……”顿了顿,神色黯了黯,“瞧见爷爷那副模样,心头不忍,咱们几个既然不能时时陪在老人家身边儿,只好用些银钱弥补心头的愧疚。再说,奶奶不也正好一直记挂着咱屋的钱儿么,今个在灶上还打问我哩。”
提起陈刘氏,润泽几个不约而同沉默起来,吴氏便说:“午后没什么事儿,不如上姥姥村里去打探打探那家姑娘?”
润泽点个头,“也好,早些去打问了心头也安心。”
润泽红透了半边儿脸,停了步子,抓着后脑勺不自在道:“我先铁蛋屋去。”
润泽笑笑,扬手让他去,“晚上早些回屋。”
回屋后王氏得知宝珠几个临走前又给老屋给了钱儿的事儿,倒也没去责备宝珠,只叹道:“往后也不用次次的给,你们良东哥将来成亲咱屋还得使些力的。”
润泽好容易回来一次,吴氏也愿意同他一块出去散个心,午后便跟润泽良东一块去,王氏独留下宝珠在屋,说是眼见着亲事定下,往后回了村便规矩些,别去乱跑,叫旁人跟魏伯瞧见了像个什么样子?
宝珠只得扁嘴儿回屋去,陪着秀娟练一会儿字,又给她讲些县城里的新鲜事儿,姐妹俩一块睡个午觉,一觉醒来太阳竟也落了山,梳洗一把便宝珠急匆匆去堂屋,瞧见大哥几个已经回屋,便问起今个打问的事儿。
王氏笑的欢喜,“是个好姑娘,干活利索着,又孝敬爹娘,你哥他们去打听了几家,在村里口碑好得很。”
宝珠眼睛一亮,“过些时候可以递帖子了?”
王氏点个头,“这事儿约摸算是成了,你爹也没啥意见。”
今个过节,又赶上娃儿们去打听来的消息让王氏宽心,她心头高兴着,便说晚上多做几样菜,一大家子好生庆祝个。
晚饭前,吴氏却推说没个食欲,胸口有些闷,王氏忙让她回屋去休息,晚饭过后又亲自去煮个白粥给她端去,回头便叫润泽到跟前儿,笑着说:“吐了两回,怕是有了身子了!”
润泽先是一愣,一张脸上的笑容便慢慢放大,喜得就要往外冲,王氏瞧他那样子,嗔他一眼,“多半是有了,明个再叫你魏伯来瞧上一回。”
第165章 铁富归家
第二日早饭过后,王氏便打发润泽去魏元屋里请人去,吴氏约摸知道自个儿怀了身孕,前一夜便因着这事儿跟润泽两个兴奋了一晚上,这会儿倒有些紧张起来,蹭地站起来,紧张地盯着润泽瞧,“万一不是……”
不等润泽回话儿,王氏便笑说,“是不是的,瞧是得瞧一回的,若真有了,你们魏伯开些个安胎药,爹娘也放心着。就算不是也没个啥,你们两个还小着,也不急这一时。”
润泽也转身笑,“别想那样多,安心屋里等着就是。”
宝珠嘿嘿笑着起身,弯着腰将下巴搭上王氏肩窝,撒娇道:“娘,我也去!”
润泽顿时无奈叹口气,看向宝珠笑,“你嫂子把脉,你去凑个什么热闹?”
宝珠扁个嘴儿,“昨个就没出门子。”
王氏咧她一眼,摆摆手,“去了规矩些,问你魏伯过节好。”
宝珠笑嘻嘻应了,跟在润泽身后麻溜儿出了屋。
两人说说笑笑,不消一刻便走到魏家门口,大门敞开着,院子里被拾掇的井井有条,润泽朝里喊一声儿魏伯,俩人便抬脚往院子里去,正瞧见三分草药园子里直起的背影,他不紧不慢迈出园子,将农具靠在石桌边儿上,转过身对着大门外笑,“润泽哥来了,快进屋坐。”
润泽瞧一眼草药园子,好奇的问:“地里种的什么?怎得又跟去年瞧见的不一样?”
魏思沛朝宝珠眨个眼,笑着解释:“多种些时令草药。”一抬手,“左边儿是车前,右边那是白芷,都是些适合冬季生长的草药。”又指着旁边多出的一小块,“那是百合。”
润泽点个头,这才回到正题,“魏伯不在?”
魏思沛嗯一声,“今早急匆匆给人叫出门去了,说是邻村有个急症。润泽哥寻我爹有什么事儿?”
润泽沉吟半晌,脸上带着笑,“你嫂子昨个不大舒服,怕是有身子了,原本今个想让魏伯过去瞧一瞧。”
“魏伯不在,你去也一样!”宝珠咯咯笑着接话儿。
“这个……”他脸上现出些难为情。
宝珠眉头一皱,“等不急魏伯回来,屋里人都高兴着哩,思沛哥别去难为情,只管把个脉就是!”
半晌他才神色不自然地点个头,“那行,我去瞧一瞧。”
话毕便说要进屋去换衣裳,宝珠笑嘻嘻尾随他进了屋,见他直奔着书柜取了一本书出来,急匆匆翻着页儿,忍不住便站在门口哈哈大笑起来,魏思沛忽地红了脸儿,半晌,才谨慎地开了口,“头一回去瞧喜脉,虽听爹描述过,再查查医书的稳妥。”
宝珠近前儿上上下下去瞧他,直看的他有些不自在,才嘿嘿笑着打趣,“光会治病可不成,连喜脉都不会瞧,怎么在县里开医馆?今个正巧来了机会,好生学一学哟。可别瞧错了,丢了招牌不说,少不得叫我大哥白高兴一场哩!”
魏思沛对她的嘲弄不置可否,淡笑着瞧她一眼,眼神里分明含着些许宠溺与柔和。宝珠被那样的目光瞧的又生出些罪恶感,暗自懊恼怎么他回回用瞧着自家调皮孩子的眼神瞧自个儿?
魏思沛又兀自低头去翻医术,忽地,他指尖定住,视线上上下下扫过,一边点头一边小声琢磨着什么,半晌才合上书本,笑着站起身,“走吧。”
他们三个刚进了大门便瞧见王氏在院子里站着,魏思沛笑着问她好,又说:“今个我爹出了门,我来帮嫂子瞧一瞧。”
王氏点个头,对他们父子俩的医术没什么好质疑的,当下便领着他们进南边儿屋里,吴氏正炕头上坐着,见了魏思沛,笑着起了身,柔声问候着:“劳烦妹夫亲自来一回。”
魏思沛只点个头,当着大家伙儿也不跟吴氏说旁的闲话儿,细细询问她这几日的症状,每日呕吐的次数。
王氏朝着椅子一抬下巴,狠狠剜宝珠一眼,宝珠忙去搬张椅子到他跟前儿,他笑着坐了,让吴氏伸出胳膊来,兀自把起了脉。
细白的指尖搭在吴氏手腕上不停按切,王氏几个闭口不言,一颗心几乎提在嗓子眼上,宝珠呆呆瞧着他修长白皙的指尖搭在吴氏手腕上三处脉上不停按切,平日只瞧着魏伯切脉,心头倒没甚感觉,今个亲眼去瞧他切脉,心头便有些不是滋味儿起来。心想着,这就是他平日的工作,每日医馆少不得女病号,那岂不是天天能摸着旁的女子的手?这样想着,不由又去瞧他面色。
他眉头轻皱,嘴唇紧紧抿着,视线避过吴氏,端端定在右侧脚下,因要切脉,他注意力显得格外集中,无名指,食指和中指不停地按捏着吴氏的手腕上三处脉搏。
瞧起来跟魏伯诊脉时没多大区别,宝珠微微低着头,忽有些暗自好笑起来,自个儿方才实在太过敏感,两人算是知根知底一块长大的,还能不清楚他的品行?于是也不去胡思乱想,也同王氏他们一样耐心在旁等着。
片刻后,他松了手,从口中轻轻吁出一口气来,笑着起了身,对王氏道:“是喜脉,恭喜婶子了。”
王氏喜的眉梢都笑起了皱纹,顾不得旁的,当下便一阵风似地跑去外头跟自个丈夫报信儿,陈铁贵正在院子里背着手转悠,瞧见王氏一脸喜气地出了门,心头便知了个大概,乐呵道:“一会儿杀一只鸡给娃儿补补!思沛也留下吃饭!”
王氏笑着张罗:“润泽出去买些鱼,润生去你奶奶屋喊你良东哥去。”又瞧一眼魏思沛,“又不是外人,今个就听你叔的,留在婶子屋吃饭。”
秀娟蹬蹬蹬从屋里跑了来,笑嘻嘻道:“三姐夫赶明儿也给三姐把脉!”
又惹得屋里一阵欢笑。
当晚王氏便跟润泽几个商议着,润泽两口子买房的事儿先搁一搁,说是玲珑现下有了身孕,身旁少不得人照顾,还是留在屋里的好,一冬天儿炕火烧暖些,左右冻不下她,村里买肉买鱼的也方便,待明年入了夏,再去县城物色个好住处。
第二日,宝珠起了个早,今个要亲自下厨做饭,大嫂怀孕,自个做小姑的心头也高兴,旁的不说,在屋里几天总要亲自做些好饭菜。
秀娟这几日跟着宝珠睡,瞧见她天不亮起了身,也乖巧地坐了起来,宝珠笑着按她睡下,掖了掖被角,“再多睡一会儿,早饭好前来叫你。”
收拾利索出了门,外头天儿还黑着,爹娘屋里亮着灯,约摸才准备着起身,宝珠打井水洗个脸,又钻去地窖取些菜上来,进灶房生火烧水,一锅水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这边儿菜已经洗好切好,瞧见王氏开了堂屋门,便将热水端进爹娘屋里,为他们的木盆地添了热水。
王氏笑着去舀一瓢井水进屋来,“乖娃儿起那样早。”
陈铁贵掳起袖管擦洗一遍脸,哼出一声儿,“爹凉水洗脸就成,哪来那样讲究?”
王氏嗔他,“得了好还卖乖,也就闺女成日伺候着你,几个儿子还都指望不上咧!哪个天天热水伺候到跟前儿?”
再一转身,闺女早没了影儿,两口子又打一会儿嘴仗的功夫,灶房里已经升起了袅袅香气,早饭宝珠准备了白菜肉饼跟韭菜饼,又煮些白米粥,拌两个清淡小菜。
王氏笑着进灶房,瞧闺女准备了个七七八八,便笑着出门去叫娃儿们起床。
待饭菜上了桌儿,一屋人也起了个齐,王氏忍不住又在饭桌上夸赞小闺女,“要娘说,你们几个没一个比的上你们妹子勤恳,公鸡刚打鸣你们妹子就起了身,去灶房给你们几个做吃的,还要给爹娘热水烧好送去屋里。”
宝珠摇个头,“娘别这样说,大哥昨个读书睡的晚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