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色满园-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氏心里就对做买卖的事上了心,酱油蛋家家都会做,可自家这蛋除了酱油跟盐,还放了茶叶八角跟桂皮,这些调料原也是煮饭经常用到的,明年先试上一回,保不准就能开创个新路子。

过了几天,再有多余的蛋,王氏就单独拿出几个,让两个娃儿把当初的做法详细说了。

宝珠又跟他娘说多泡一会儿味道更浓,王氏想想也是,煮好的茶叶蛋又多在汤水里浸泡了几小时,味道比起第一回又要好吃许多,王氏这下心里有了谱,觉着这事儿可行,名字就叫茶叶蛋,可又一想,就连鸡蛋在农村到底也还属于价高的吃食,自家的茶叶蛋要想卖上钱儿,指望着凉茶摊子肯定是不行的,王氏就跟陈铁贵商量着,能不能先煮一锅,带到镇上去卖卖看。

经过上一回的事,陈铁贵也知道了王氏的斤两,对于媳妇想折腾着赚钱的心思再不多加阻拦,也就由着媳妇去,能赚的话当然好,就是卖不出去,这种蛋自家几个娃娃也爱吃,至多少卖一回蛋出去,左右也亏不了什么。

这日,王氏煮了十个蛋,大清早坐着自家的板车就往镇上赶,王氏提前打听过了,镇上专卖吃食的那条街道生意最好,可要在街道上租用摊位做买卖,价钱也不是王氏两口子能掏的起的。

干脆就让陈铁贵给做了个铁皮桶,里头放满了柴禾,上头架了一口小锅,在镇上寻了一处路边儿停了下来。

王氏吆喝了大半天时间,问的人倒有几个,却没有一个愿意买的人,直到太阳落了山,王氏瞅着一锅没有卖出去的十个茶叶蛋,心里别提多沮丧了,陈铁贵叹口气,劝慰妻子:“算啦,咱回吧,这一锅蛋留着给娃儿吃,你要真下了决心做这买卖,咱明儿再来,日子长了总能有人买。”

王氏心里受的打击不小,来之前觉着总能卖出去几个,甚至还在脑子里肖想过十个蛋全部卖完的火爆场景,前头摆凉茶摊子也没有这样费劲过,听了丈夫的话儿,嘴上啥也没说,可心里到底还是不甘心,自家这种新的做法,味道毕竟不差,所以王氏还是决心过几日再到镇上试一回的。

第54章 托付积德

王氏两口子回了屋又细细琢磨起茶叶蛋的事来,陈铁贵的意思是王氏当初考虑卖蛋的想法有些简单,且先不说蛋的味道咋样,单说它这种新做法新口味,就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东西若好了总能一传十十传百,可也总得有人能接受才行。

王氏心里认同丈夫的想法,可又打心眼儿里觉着那味道行,不做买卖实在浪费了。

两口子主意没定下来,第二日也就没再去镇里卖,王氏在院儿里给鸡剁着菜叶子,润生一边儿帮她娘摘着韭菜,一边儿抬头不住问着:“小妹说娘跟爹今儿还要去镇上做买卖呢!”

王氏笑着叹气,宝珠娃儿年纪越大越发机灵了,昨儿去卖蛋的事也没告诉两个娃儿,准是回来跟丈夫琢磨那一阵子,就叫宝珠给听去了,两岁的娃儿就知道对家里的事上心,将来大了还不知咋会过日子呢。

话说回来,想起茶叶蛋的事,心头忍不住就有些失落,王氏心里安慰着自己,卖蛋的事不能着急,前头摆摊子是赚了些钱,但也不能因为这样就觉着那钱儿是好赚的,卖蛋的事还得再合计合计重新想办法的。

喂了鸡,王氏就跟着丈夫去了李双喜地里头帮忙,留下两个娃娃在家里头玩。

现在宝珠大一些了,能自个儿跑动,也不用润生天天在炕上陪着,搬来西边儿一阵子了,跟周围的娃娃们也玩得熟了,平日里总跟着几个半大的娃娃儿在院子门口玩儿,宝珠嫌跟小孩儿瞎玩没意思,总将自己关在屋里头,没事就拿着润泽的书偷偷念上一会儿,在不就到思沛家去跟着思沛一块儿听思沛爹讲解医书,实在无聊了就躺在炕上睡觉。

这会儿已经过了晌午,院子里静悄悄的,宝珠上炕不久,刚有些睡意,就听着院外头传来一阵儿吆喝声儿。

宝珠听出那声音是三姑的,一骨碌从炕上翻身起来就往外跑,见她三姑弯着腰,一边儿肩膀上扛着一袋子粮食已经进了院子,积德在旁边忐忑不安地往屋里头瞧,倒没有了往日的调皮劲儿,今儿穿了一件新衣服,脸也被他娘洗的干干净净,宝珠仔细打量着,那相貌倒也不差,单眼皮、高鼻梁、薄薄的嘴唇儿这会子紧紧地抿着,那双狭长的眼里流露出的倒像是一丝胆怯。

陈翠喜放下粮食,见宝珠站在廊头,乐呵呵地夸赞起来,“臭女娃子,越长越俊了,你娘一天给你喂的啥好的?咋这白胖呢?”

宝珠甜甜地笑了笑,说:“胖娃娃、好看!”

“嘿!小嘴儿真会说!”陈翠喜扑索朴索肩上的灰,抬头问:“你爹娘咧?”

宝珠摇头,“下地、干活!”

陈翠喜拍拍衣襟,“得嘞,三姑下地寻一趟去!”转身叮嘱积德:“跟你妹妹在家呆着,不准调皮!”

陈翠喜前脚刚走,积德后脚就跟着她娘屁股后头往外走,陈翠喜脚步一顿,猛地把积德往院子里头一推,“前头在家娘跟你说的都忘了?好好跟你妹妹玩儿!要赶欺负你妹妹,仔细你妗子回来揍你喽!”

积德见他娘走远了,也不进院子,站在大门跟前儿不情不愿地扭搭着身子,也不瞧宝珠一眼,过了一会儿,干脆蹲坐在地上发起呆来。

宝珠撇撇嘴儿,刚想进屋去,猛地想起自家的麦草垛子可就在院子里堆着呢,还有他娘挂在廊头下的苞谷,辣子,双喜姨送来的好些地瓜干儿,她可得在院子里好好监视着积德,绝对不能对这个调皮撒谎的坏小孩儿掉以轻心,回头再让他故意使个坏,那可不得气死她娘?

这样想着,宝珠也端着小板凳坐在廊头,俩眼儿一眨不眨地盯着积德,见那小子今儿似乎跟往日不大一样,竟就安安稳稳地坐在门槛上发愣,老实的就像变了一个人。宝珠也猜不透是啥原因,只隐隐约约觉着三姑今儿来不是闲串门子,而是有什么事情要办。

过了不大会子,宝珠爹娘就跟着三姑一块进了门,宝珠心头总算松了一口气,扯开小腿就往她娘怀里头扑。

王氏脸色有些发沉,陈铁贵也没了往日的笑脸儿,面上一派严肃。三姑在旁不停说着:“前头我是有些惯着娃儿,这些天儿都跟娃说了,日后他犯了错,嫂子揍他就是!”

王氏瞅见廊头下放着的一袋玉米面子,叹了叹气,说:“三妹子这不是难为我跟你哥么,说起来也不是粮食的事儿,三个娃儿都养的起,还在乎多那一张嘴儿?”

陈翠喜听王氏这样说,唤来积德,“给你妗子说说,以后还捣乱不?”

积德瞅一眼王氏,撇着嘴儿不吭声,陈翠喜急的抬腿就踹,“这孩子!快给你妗子说说!”

王氏急忙阻了,“跟娃儿较啥劲,我跟你哥原也不是为了那一口饭不乐意,积德娃从小在你跟前儿,如今跟了我们住,就怕有个啥闪失,你就这么一个娃儿,我可咋敢受你这托付!”又一挑眉,“不行妹子到前院儿问问咱娘,我想着咱娘总能答应这事。”

陈翠喜叹了口气,“我也不瞒大嫂,积德娃儿从小我跟他爹就给当成宝贝一样养着,所以性子调皮了些,可我掏心窝子的给大嫂说一句,我娃儿调皮,可心眼儿是顶好的。这么些年了,我还看不出来家里头大哥最实在?娃儿放大哥大嫂家,我跟娃儿他爹放的下心!”

王氏实在没了主意,要说这忙原也不是帮不得的,要换了张红玉,王氏就算不收那袋子粮食早也答应下了,也就是积德调皮捣蛋,前头又烧麦草垛子又撒谎,看起来也不服管,王氏实在不愿揽下这么个头疼娃儿,可陈翠喜这会儿又求到门前儿来了,好歹是丈夫妹子,要是拒了,又显得不近情谊。

陈翠喜眼巴巴瞧着王氏,王氏这会抬眼望着陈铁贵,指望丈夫说几句话儿。

陈铁贵一摆手,闷声说:“行了,跟你男人去吧,娃儿我们管着。”语气一转,“不过难听话儿我可说前头,要是娃儿犯了错,该打还要打,该管照样得管,你要心疼了,趁早找咱娘去!”

陈翠喜连连应了,这才又抹着泪叮嘱积德一会子话儿,临走时放下一个包袱,全是积德的衣裳玩具。

宝珠这会子总算搞明白了,原来积德爹前头在镇上跟着跑货的老板见积德爹老实诚恳,肯出力又不计较,年一过就叫着积德爹回去,这回听说是要下海,来回就要一年时间,宝珠三姑不放心丈夫,原也是不同意的,后来想想,往海里跑一回货顶上种好几年地的钱儿了,丈夫能有这样的运气总得好好珍惜,积德就放在陈铁贵家照应着,辛苦一年也值,也就下决心跟着丈夫一块去见见世面。

宝珠心想着:三姑这人说坏吧倒也真不坏,前头她爹给三姑帮了忙,随后三姑就上赶着给家里送来了粮食,倒是个知道报恩的爽快人。可说好吧,那脾气又像极了陈刘氏,小心眼,护短,嘴巴也利,还不讲究卫生,随时随地吐痰,要不是前头送来粮食那一回感动了她娘,她娘没准到现在心头还反感着呢。

第55章 再见宝云

王氏抱出来一套新拆洗过的干净褥子,招呼几个娃儿进了南边厢房。

将褥子往炕上一扔,跟润泽交代着:“往后你积德弟就住咱家,晚上跟你们兄弟俩一块挤着睡。”

实际上陈家还有一间屋能住人,前头盖了新房,王氏思忖着两个屋烧热炕费柴禾,所以最后还是让润泽润生一块住,等过些年宝珠再大些了再单另分出去一间屋。

润泽低低应了一声儿,宝珠看一眼积德,见积德身子倚着墙,耷拉着脑袋,伸出俩手在墙上不停地画着圈圈,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同情,娃儿毕竟还小,离了爹娘到了别处,就算是亲戚,心里头也难免难过上一阵子呢。

王氏也瞧见了积德垂头丧气的模样,叹口气,又对润泽说着:“你是老大,要带着弟弟妹妹们好好跟你积德弟相处。”又转身对润生跟宝珠说:“听你们大哥的话儿,知道不?”

润生嘿嘿一笑,转身去拉积德的袖子,“德哥晚上挨着我睡!明儿咱们吃茶叶蛋,我娘做的蛋好吃!”却被积德猛地一甩,大声叫着:“不吃!我娘做的才好吃!”

润生懊恼地收回了手,退回润泽身边儿不吱声了,王氏本来就有些不待见积德,这会儿心里也隐隐有些不舒服,脱口就说:“积德,现如今你爹娘将你托付给妗子,一时半会儿的怕也是回不来,你要跟弟弟妹妹们好好玩儿,知道不?”

交代完了话儿,打发几个娃娃在院子里玩儿,王氏进灶房准备晚饭,润泽跟润生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润泽有些欲言又止,到底还是没搭理积德,只领着润生结伴出了门儿。

背对夕阳的屋里头一下子显得空荡荡的,宝珠犹豫了一番,想到刚才积德大声叫那几句话儿时眼睛里闪烁的泪光,虽然他很快便低下了头,到底还是被她瞧见了,干脆也不出屋,扯着积德袖子问:“哥哥、玩具!”

积德不耐烦地甩了甩身子,“找你哥玩去!”

宝珠踮起脚尖,努力地伸出手指朝炕角矮柜上指着,那里放着的包袱,积德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只看了一眼,立即踢飞了鞋,爬上炕,取了他娘给留下的包袱抱在怀里,怒气冲冲地说:“你不准玩儿!这些都是我娘给我的!”

宝珠眨眨眼儿,“哥哥玩!”

积德一撇嘴儿,破天荒没有说话儿,掏出一件儿小木马摆弄起来,宝珠嘻嘻一笑,转身出了房门。

立夏一过,日子一天天热了起来,去年分家分得的四亩地都种上了麦,所以五月麦收前,王氏两口子地里的活计倒清闲。

地里再清闲,宝珠爹整日在家也闲不住,早饭刚吃过就下了地,说是给河边儿菜园子里追些肥。

王氏叹着气往魏大夫家走,积德整日在外头跟村里孩子疯玩儿,连带着润生也玩得不沾家,也就宝珠听话些,隔三差五的,到魏大夫家去的勤,听魏大夫说是爱听他讲些医术,想到这儿,王氏脸上忍不住闪过一丝笑容。

王氏刚进院子,就听着屋里头有说话声儿,王氏站在院子里吆喝了一声,“魏大哥,有客人呐!”

“哟,陈家大嫂子来了!”门帘被掀开,赵家小儿媳探出一颗脑袋,捂着嘴儿笑,“叫的还挺亲!”

王氏不冷不热打了个招呼,知道那人是宝云现在的娘,不愿意多计较,陈家跟魏大夫家的情分哪是她一个外人能了解的,思沛跟宝珠两个娃儿听见王氏的声音就往外冲,魏元在里头笑着招呼,“妹子快上屋头坐,赵家妹子今儿来收租的。”

王氏应了一声儿,刚进门儿,就见着一个跟宝珠差不多大的女娃娃坐在炕上,王氏愣了半晌,赵家媳妇越过王氏走向炕沿,张开手作势要抱,“喜妹,跟娘回屋不?”

小女娃拧着身子往后缩,扯开大嗓门喊:“不回!”

赵家媳妇又哄:“娘给你做芋头,还不成?”

小女娃翻了翻眼皮儿,指着宝珠,“姐姐去!”

赵家媳妇冷了脸儿,二话不说抱起喜妹就往外走,“哪个教的姐姐?那是你妹子!走,咱回屋睡觉去!”

又对魏大夫说了一声儿:“你屋来客人了我就先回,屋里头还一大堆事儿呐!”

喜妹在她娘怀里哇哇大哭起来,赵家媳妇紧了紧怀里的喜妹,朝王氏点了点头,转身出了门,王氏愣愣地回不过神儿,那哭声传了老远儿还清晰地回荡在脑海里。

宝珠见状摇了摇她娘,说:“面、好吃!”

王氏这才回过神来,一时间心如乱麻,随口问了一句,“在伯伯家吃面了?”

宝珠点头,“面、蛋蛋、好吃!”

魏元笑着说:“给俩娃儿做了回凉面,上头放了煮鸡蛋,宝珠跟思沛今儿吃的倒乖。”

王氏笑笑,“宝珠娃儿又给你添麻烦了,这娃儿说来也奇怪,不爱上外头玩,倒爱跟你家思沛凑在一块听书。”

魏元正色说:“宝珠娃聪明,我瞅着倒比思沛还机灵,要是个男娃儿,将来准是块料子。”

王氏抚着宝珠脑袋叹,“到底还小,这会儿能知道啥。”

魏元抚须一笑,“我讲的那些个东西,小家伙懂着呐!”

宝珠急忙跑到她娘跟前儿打岔,“茶叶蛋蛋、凉面、还吃!”

王氏听了闺女这话儿,笑着刮了刮闺女鼻子,“晚上还吃呐?真是个小胖女娃子,一天到晚惦记着茶叶蛋!”心里琢磨了一阵子闺女说的,凉面上头加一颗茶叶蛋,一时间倒忘了前头的不快,暗暗琢磨起做买卖的事来。

晚上,王氏便把今天偶尔得到的想法跟陈铁贵合计起来,天儿慢慢一天热过一天,凉面一碗三文钱儿,如果将自家的茶叶蛋切成四瓣,一碗面里头除了黄瓜丝跟蒜泥,再配上自家做的一瓣茶叶蛋,就收四文钱儿卖几天试试,陈铁贵也赞成这法子,说是趁着麦收前有功夫试试看,能成自然好,不能成正好也断了媳妇那念头,踏踏实实在家种地做针线活。

第56章 凉面摊子

王氏想着,离麦收还有一个来月时间,既然决定要摆摊,干脆就凑些摊位费上交,租上一个月,正式摊位人流量多,总比自己前头找的犄角旮旯要强出许多。

按照这个时代的律法,摊贩沿街做买卖须得向公家上交一定数量的摊位费。除了清明庙会,中秋庙会等较大的集市可以自由兜售外,王氏想要在镇上长期摆摊,除了准备摊子,还要一笔不菲的摊位费。

王氏又去了一回镇上最繁华的街道,连着打听了几家,听说光是小吃摊,每月就要向衙门上缴五百文,这个数字对于王氏这样的农家人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原本王氏想着,如果摊位费在一百文以下,自己还能努力一把,东借西凑的凑凑,五百文的价儿,加上家里头的鸡蛋还不能拿去卖,王氏就有些提不起劲头来,自家的茶叶蛋本来就是新鲜玩意,要再没个摊位,兴许又要白忙活一场。

陈铁贵听了媳妇这话儿,沉着脸儿说了说自己的看法,既然摊位费出不起,那么王氏就辛苦些,每日早早起来赶早市,早市虽然人少些,可摊位费是全免的,让王氏不必把眼光放的那么高,总想着一口气吃出个大胖子。能卖一出去一碗算一碗,天长日久的总能有人知道了自家的茶叶蛋。

商量好了,两口子说干就干,全家一块儿出动,积德负责带着润生、宝珠在家摘韭菜,润泽将摘好的韭菜洗干净,陈铁贵剥蒜,王氏则在灶房里头煮茶叶蛋、切黄瓜丝。

积德昨儿刚挨了陈铁贵一顿打,今儿倒收了往日的调皮性子,也没捣蛋,老老实实地跟着润生宝珠一块摘韭菜。

陈铁贵一巴掌拍向积德脑袋,虎着脸儿吓唬:“明儿跟大舅到镇上去,镇上可不比家里头,老实些!”

积德撇着嘴儿,想躲又不敢躲,猫着腰老老实实的不吱声。

王氏嗔怪的声音从灶房里头传了来,“别成日往娃儿脑袋上打!”

润泽洗了一小撮韭菜的功夫也跟着搭腔,“昨儿个是冬娃欺负润生,积德弟见了才跟冬娃打上了,脑袋现在还一个大包呐!”

王氏知道润泽是故意寻空替积德在他爹跟前儿说好话呢,板着脸说了句:“不管咋样,打架就是不对,再说了,人家冬娃家里头找上门来了,你爹也不好细问!”

陈铁贵瞅一眼积德,闷声咳了两嗓子,抬手揉了两把积德脑袋,“最近瞅着是瘦了,明儿卖了钱儿晚上让你妗子给割些肉回来!”

王氏瞅着丈夫笑,招呼润泽,“行了,知道你们几个感情好,快别扯那些没用的,把韭菜给娘拿来,赶睡前准备出来,明儿还要早起呢!”

黄瓜丝、蒜泥、和韭菜沫不一会儿就准备妥当了,王氏从锅里捞出面条放在案板上晾干了,抹上一层猪油,招呼几个娃儿们准备吃饭,晚饭就吃凉面,等面条晾一会儿就能开饭了。

晚上上了炕,王氏见宝珠闭着眼儿睡下了,压低声儿对丈夫说:“昨个在魏大哥那碰见赵家小儿媳了。”顿了顿,“还带着宝云。”

陈铁贵那边沉默了一会儿,问:“宝云娃也该和宝珠那么大了吧。”

王氏嗯了一声,努力忍着哭腔说:“赵家的给起的名字叫喜妹,小家伙跟你长得像极了,脾气也像你,说一不二的,还没看上几眼,就给赵家的抱回去了。”

陈铁贵拍了拍王氏手背,“别多想,已经过去这些年了。”又叹一口气,“赵家人到底算不错的,听说这些年对宝云也不薄,当成亲闺女儿的养着。”

等了一会儿,见媳妇没说话,陈铁贵心里惴惴的,也不知媳妇是个什么想法,媳妇前头的头疼病半年多了都没再犯过,陈铁贵也不敢躲问,生怕媳妇再受了刺激。

第二日天不亮王氏就起了身,早早叫几个娃儿起了床,草草吃了些玉米饼子,润泽去了学里。

陈铁贵架好牛车,将食材搬到牛车上立在院子里等,过一会儿,王氏带着积德、润生跟宝珠三个娃儿上了车。

尽管起的早,赶到镇上,好点的位置也已经给人占去了,王氏又头一回上早市里摆摊,人生地不熟的,找了几个空都被人撵了去,好在王氏运气还不错,碰上张家村儿一个娘家表叔在早市上卖饼子,招呼着王氏在跟前儿摆了摊。

王氏麻溜地摆好桌椅,搭好简易灶台,将锅架在铁皮筒子上,锅里热的是茶叶蛋,案板上的凉面用纱布罩着,收拾利索了,王氏招呼三个娃儿别乱跑,积德跟润生年纪大些,跟着王氏吆喝,宝珠就在跟前儿看着摊子。

过了一会儿,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到了摊子跟前儿,王氏笑着招呼:“小哥吃碗凉面?”

那人犹豫了片刻的功夫,斜对里另一家凉面摊子上就响起了一阵儿更带劲儿地吆喝,王氏眼见着那人朝斜对面的凉面摊子去了,心里不由得有些来气,知道自个儿这样泄气也没用,又打起精神来。

再往后,王氏依旧大声吆喝着,再有人经过时,笑眯眯招呼几声,没多大会儿,摊子上总算坐上来一位稍稍年长些的客人,王氏心里喜滋滋地,用最快的速度端上一碗凉面。

那人瞧着面前的碗愣了愣,“哟,大妹子这面可稀奇,还是带了蛋的?”

王氏嘿嘿笑着应了一声。

那人有些不确定地问:“一碗多少?”

王氏笑,“四文钱儿!”

“嘿!”那人立即拿起筷子吃起来,“那就好,先前还没敢动筷子呐!”

俩人说话的功夫,又坐上来一对父子俩,王氏认出前头那长胡子老头是先前当铺的老板,笑着打了招呼,老头也认出了王氏,一边津津有味地嚼着茶叶蛋,一边儿问:“小嫂子这蛋吃着新鲜,不知道是啥做法?”

王氏笑着说:“这是自家做的茶叶蛋,用茶叶煮出来的蛋!”

老头赞不绝口地夸赞了一会儿,站起身,利索地放下十二文钱,“再给我包一碗带回去!”

王氏尝了些甜头,笑的也就更加欢,冷不丁就听见斜里传来几个愤怒的声音,“开啥玩笑!四文钱儿的凉面里头还放了蛋!这让我们还咋做买卖么!”

王氏心里一沉,先前的好心情顿时消了大半。

嘻嘻,蝈蝈给大家拜年喽!

第57章 小有收获

辰时刚过半,远远地从街那头传来一阵梆梆响,王氏见周围摊主陆陆续续地收拾起摊子,表叔两口子已经将桌椅灶台搬上了板车,也招呼着陈铁贵准备收摊。王氏表婶李张氏瞅一眼街头几个穿着官服敲着梆子的大汉,凑过来悄悄对王氏说:“这会儿早市结束了,侄女儿快些收拾,晚片刻的还得挨罚钱儿!”

王氏招呼宝珠几个搬桌椅,一听李张氏这话儿,手下加快了速度,将案板跟铁桶递给丈夫,帮着几个娃儿把桌子往板车上抬,转身问:“婶子明儿还在这地方呐?”

李张氏“嗨”了一声儿,“这地方也没个准儿,今儿你先来了这地方就是你的,明儿说不准在哪呢!”

王氏扯出一个笑儿,随口应和着:“可不是。”想了想,上了板车,从锅里捡了两个蛋拿了出来,拿到李张氏跟前儿,“婶子拿着回去吃吧,今儿劳烦婶子照应了!”

“哎呀,这可咋好意思哟!”李张氏口里不住推脱着,俩手已经迫不及待伸出来接过了蛋,往烧饼笼子里一搁,转身对王氏咧嘴儿笑:“明儿侄女找我就是,县里边儿我跟你叔熟!”

王氏笑着应了一声,说起来,自个儿家与李张氏也就只沾了一点亲,说不上多么亲厚,平日里在村里头碰见,打个招呼寒暄一阵儿罢了,过年过节的也是不走动的,这回王氏上镇上摆摊子,也没个熟人,俩眼儿一摸黑,少不得劳烦李张氏照应着,送两个蛋不过是客气客气,李张氏马上就热络起来,挽着王氏的胳膊压低声儿了说:“先斜对头那家卖凉面那两口子可是镇里人,在早市上出摊也好些年了,你们今儿这一搅合,人家生意也不好做不是,要婶子说,明儿还是把那蛋撤了吧。”

王氏听了这话儿,知道李张氏说的是实在话儿,面上一叹,“嗨,摆摊子的起早贪黑,哪家都不容易。”搪塞了过去。

陈铁贵见媳妇一路上沉着脸儿,以为媳妇听了斜对过凉面摊子那夫妻的几句怨言放在心上了,说是要不明天就不上早市了,大清早的寻个偏僻地儿卖一阵子得了,省的媳妇受那些闲气。

实际上王氏心里想的却不是这个,王氏听了那话儿不高兴归不高兴,却也知道不能怨旁人,别个一碗凉面四文钱儿,她加了蛋的凉面也四文,长此以往,客源被抢去了,自然让人心头不舒坦,可要不是为了自家的茶叶蛋,王氏也不愿做那亏本生意,一个蛋切四瓣是四碗凉面,一个时辰的早市,只出了三颗蛋,十二碗凉面。白面可贵着呢,算上黄瓜丝跟蒜泥,四文钱儿也就将就能回个本儿,一文多余的也没赚上。

第二日,王氏早早去了早市上,主动寻上前一日那一对卖凉面的夫妻,好言好语地解释了一阵子,说是自家才来县里摆摊子,多放俩鸡蛋卖的便宜也就图个人缘儿,左右也就半个月时间。

家主姓罗,见王氏虽是从下头村庄来的,说话却也讲道理,知世故,倒也为前头数落王氏的事赔了礼,一来二去的,几家子关系倒也融洽了起来,买卖间余,一块扯个闲话儿,互相帮着张罗张罗摊位。

这几日王氏摊子生意特别好,大清早刚出摊就有人沿路寻了来,说是王氏家的凉面不仅黄瓜丝放的多,茶叶蛋还特别香,价格还便宜,王氏早早卖完了所有的凉面,再有人来,直陪着笑脸解释凉面已经卖完了。

跟王氏说话儿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在镇上做活,半个月来每天早上都要来王氏摊子上吃碗面,王氏解释了半晌,那人还不走,干脆揭开王氏煮蛋的锅盖问:“你这蛋卖不卖!没有凉面了我就要俩蛋吧!”

王氏愣了愣,前头几天光顾着闷头卖凉面,也没跟丈夫好好合计过茶叶蛋怎么个卖法,酱油蛋外头卖两文她是知道的,可自家的茶叶蛋煮起来要想好吃就得费调料,不说别的,光茶叶的成本就不能不算,两文钱儿到底有些亏,面上就有些难为情,那汉子伸手一笔画,“东头卤酱油蛋两文钱儿一个,你这蛋三文卖不卖?”

“行!”王氏几乎没有考虑就应了下来,麻溜地盛了两个蛋出来。

那汉子吃着蛋,笑着说:“你家这卤蛋滋味儿不错,比酱油蛋还好吃些!”

王氏心里乐开了花,陈铁贵在旁笑着说:“小哥喜欢吃了每天来就是,算你两文钱!”

王氏一肘子拐向丈夫,小声儿嘀咕,“你就少说两句吧!两文连本儿都回不来,近来茶叶贵着呐!”又笑嘻嘻对那人说:“小哥今儿第一回吃,就算你两文一个!”

这几天买卖好,加上今儿这事儿,王氏心里隐隐觉着时机成熟了,打算这几日就停了凉面的生意,专心致志卖茶叶蛋,一来不费事,二来也省着抢了别个生意。

汉子前脚儿刚走,隔壁李张氏就叫王氏,凑到跟前笑,“还别说,侄女这几天儿这生意做的可真红火。”

王氏跟着笑了笑,“也没赚上几个钱儿,前头全是亏本买卖。”

李张氏瞅着王氏架在铁皮桶上冒着热气的小铁锅,砸吧着嘴儿问:“我说侄女儿,这茶叶蛋做法准讲究着呢吧?一个就卖三文呐!”

王氏点了点头,并不怎么吱声儿,李张氏自顾自说着:“我算是瞅明白了,侄女儿卖凉面也没卖蛋赚钱儿,前头就是为了卖蛋做准备呢吧!”

王氏觉着李张氏话太多,说出来那话儿听着也酸溜溜的,心头就不太舒坦,僵着脸儿应了一声儿,瞅着辰时也快要过半,锅里也没剩俩蛋,干脆就催着陈铁贵收拾桌椅。

“哎?还有小半刻呐,侄女儿急个啥?”李张氏丝毫没有停嘴儿的意思,又说:“前头侄女儿给的俩蛋,拿回去给你叔吃,也说侄女儿做的好,啥时候有时间了给婶子教教,成不?”

王氏心说,你倒打的好主意,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成,看以后有空儿的吧,最近忙着呐。”

李张氏一撇嘴儿,“嗬,就那么个蛋,侄女儿还用藏着掖着呀?要婶子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