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桃华_朱砂-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皇子这些年一直没回过京城?”
    “没有。”景氏说到这里,忽然感觉女儿在拉她的袖子,稍稍一怔才想起来四皇子跟蒋家二房的关系,连忙咳嗽了一声道,“京城这里什么都好,就是天气有些干,出门就觉得喉咙难受,要多喝几杯茶才好。”
    桃华顺水推舟地道:“那二伯母快些回去歇着吧。”景氏看来这些年在外头过得颇为顺溜,早忘记了蒋家还曾被问过罪,以至于到现在才想起来不该在家里提起四皇子。
    与景氏分道扬镳之后,桃华慢悠悠回到自己房里,蒋柏华立刻扑了上来:“姐姐!”
    “柏哥儿今天跟着爹爹念书了没有?”桃华要替蒋老太爷整理手稿,带蒋柏华的时间就少了,这些日子一直是蒋锡带着他,教他认字。
    蒋柏华噘着小嘴不说话。桔梗在一边笑道:“老爷性子急,教得太快,哥儿记不得那许多……”而且蒋锡教字也不注重趣味性,难怪蒋柏华不爱学。
    这个时代父教子就是这样,哪还管什么趣味性呢?蒋锡没有“抱孙不抱子”,已经是个挺开明的爹了。无奈他不是教孩子的料,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桃华笑着刮了刮蒋柏华的小鼻子:“爹爹太性急了,是想着柏哥儿快点学会认字呢。柏哥儿有没有哭鼻子?”
    蒋柏华自小被曹氏养得娇,虽然脾气很好,但的确有点爱掉金豆子,此时听桃华一说,就有些不好意思,扭着身子往桃华怀里钻。桃华笑着把他抱起来放到床上,叫桔梗拿了识字卡片来,问道:“柏哥儿还记不记得今天学了什么字?”
    柏哥儿噘着小嘴在识字卡片里扒拉,桔梗则拿了一封信过来:“这是刚刚门上送进来的。”
    “陆盈的信?”桃华连忙拆开,看完之后眉头就皱了起来,“陆盈到京城了,约我去见见。薄荷,你替我去大伯母处说一声,明日我要出门,麻烦门上给安排一下。”
    薄荷有些奇怪:“谁送信来的,怎么不叫进来?”
    “门上说是个小厮。”外来的陌生男子,可不能随便进内院,“不是陆姑娘的丫鬟。”
    “陆家在京城里租了个院子,陆盈和她的一个庶出堂妹一起来的,家人里看得严,不让出门。”待选的秀女虽然还不知道能不能选得上,但名义上已经暂时划归皇帝名下,可不能随意外出。
    说是去告知小于氏,其实不过是跟小于氏身边的大丫鬟荷素说一声罢了,荷素自会安排门上备车,并连其余琐事一起,上报小于氏。
    小于氏正倚在罗汉床上,看着团素收拾东西。前几日她递了牌子想进宫去见蒋梅华,却迟迟没有动静,看来宫里都忙着准备选秀之事,根本无暇顾及蒋梅华这小小的婕妤了。小于氏心里越发忧虑,但又无可奈何,只能让团素收拾些药材和零碎银子,去宫门口托个相识的内监带进去。
    内监本就是身残之人,有些身居高位的还能争一争内宫的权势,像这些只在宫门内外跑腿的,就只有对财物的追求了。因此若无违禁的东西,他们也是肯代为传递的,只是必定要给些好处才行。蒋梅华毕竟怀过龙种,如今也还没有明显失宠的迹象,内监不会刮得太狠。可纵然如此,至少也要二十两银子以上。
    团素收拾好了包袱,就去拿钱匣子,打开锁看了看,捡出一张二十两的银票:“太太——”
    小于氏就着她的手往匣子里看了一眼,里头银票只剩薄薄几张,最大的面额不过一百两,另有些散碎银子和铜钱,瞧着实在可怜。自从蒋梅华入宫,家里的钱就没少填。因是嫁入天家,反而省了一笔嫁妆,因此初时小于氏并没觉得什么,反而觉得女儿委屈,单是入宫时带进去的银子就有两千两,首饰不计,后头零零碎碎的,也有这个数送进去。
    可是这次小产,单上好的药材就花了上千两银子,再加上送进去给蒋梅华打点太医院和药房的……小于氏算了一算,蒋梅华入宫,前后合计竟有八九千两银子进去,足够给蒋梅华置办两份体面的嫁妆了!而且这笔钱看起来似乎还没有花够,还要继续往里填的样子。
    “过几天去跟铺子上说一声,把账上的银子先支五百两来。”小于氏揉着眉心,“老太爷的寿诞就在四月,这不能马虎了。”说完自己叹了口气,“这竟成了寅吃卯粮了……”
    团素安慰她道:“总是因着娘娘忽然被人暗算才有这笔开销,等娘娘好了,自然就无事了。上回太太进宫,不是瞧着娘娘气色已经好许多了吗?三老爷弄来的药材都是上好的,娘娘定会养好的。”
    小于氏叹了口气。她一个低品命妇,入宫时连个丫鬟都不能带,因此荷素也好团素也好,都还没有见过小产后的蒋梅华。蒋梅华现在虽然不像刚小产时那样苍白了,但身形却总有些浮肿。须知她原是个婀娜纤细的身姿,大约也就是这样才入了皇帝的眼,现在身材走了形,又如何能再去博皇帝的宠爱呢?
    这些话都不好说出口来,小于氏越发觉得心里焦躁,正要叫团素倒杯凉些的茶来压一压,便见荷素进来,将桃华明日要出门的事讲了,顿时皱起眉头:“桃丫头独个儿出去?哪有这个规矩!”未出阁的女孩儿,没有长辈带着怎能出门?
    荷素低声道:“说是去看一个要选秀的朋友。太太,奴婢听说三姑娘在无锡时也是出门惯了的,三老爷都不管,您也别操这份心了。奴婢大胆说一句,三姑娘瞧着有分寸,您就由她去吧,还省一省心。二太太回来,您这烦心的事只怕还有呢。”
    小于氏被她这么一说,方才鼓起来的劲顿时泄了,苦笑道:“你说得对。横竖过几个月她们就回去了。你去门上吩咐备车就是了,我有这精力,还不如好好想想梅姐儿的事呢——唉,若是老爷子能去太医院疏通疏通,派个好太医去给梅姐儿调理调理,那就好了……”
    
    ☆、第48章 上巳

  陆家租的院子位置不错,但地方狭小,且是合租,陆盈只能与她的那位庶出堂妹陆恬挤在一间屋子里。
    不过巧得很,那一家也是送女儿来京城参加选秀的,于是三个女孩儿平日还能在一起说说话,倒也不算寂寞。
    桃华过去的时候,那家的女孩儿正在陆盈屋里,研究她手帕子上花朵的绣法,见了桃华进来,目光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警惕,连忙站了起来。
    陆盈看起来消瘦了些,眼睛里多了一丝从前没有的东西,不过一笑起来还是有两个深深的酒窝:“桃华,这是吴家姐姐,闺名叫悦兰。吴姐姐,这是我的好友,蒋桃华。”
    吴悦兰屈膝福了一福,便柔声笑道:“那我不打扰陆妹妹你们说话了,先回去了。”她年纪比陆盈略大一些,看起来十六七岁的模样,身材却娇小。一张小小的瓜子脸上,肤色微黑,却生了一双水杏般的大眼,说话更是柔声细气,明明是陕西一带的口音,整个人瞧着却是江南女子的模样。
    “吴家姐姐祖籍也是金陵,论起来还是老乡。不过她父亲一直外放在陕西为官,她也生在陕西,所以说话都是那边的口音了。”陆盈也不用丫鬟动手,亲自给桃华倒茶,“还以为没机会再见你了,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了。”
    “接了你的信,我自然马上就来。”桃华观察着她,“你现在——”
    陆盈微微一笑:“我吗?好得很呢。你瞧,我现在不是很好吗?回家之后,大伯母嫌我晒黑了,天天给我洗药浴,你看我是不是白了好些?”
    旁边的陆恬低下头,暗暗撇了撇嘴,显然有几分妒意。不过桃华没心思去管她,只是上下打量陆盈。
    陆盈本来其实生得就白净,一张略圆的小脸儿如月亮一般,配上一对杏子眼,笑起来永远都像含着蜜似的。现在她肌肤比从前更加细腻,看上去如同新雪,似乎呵口气就要融化一般,只是眼睛里旧有的那点笑意不见了,以至于笑容虽然仍旧甜蜜,在熟悉她的人眼里却像是水面上浮着的一层蜜糖,只是流于表面,再也没有从前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了。
    桃华觉得眼睛有些发酸,然而这种时候再说什么都是废话,陆盈已经被逼到了绝路上,只有这一个选择,与其说些什么来动摇她的信心,倒不如问问她还有什么需要。
    “你身上带的——够吗?”虽说陆家想送女进宫,但未必会给陆盈多少银钱,可是进了宫里,需要打点的地方可太多了。桃华虽然没选过秀,可类似的电视看太多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路,在这点上恐怕比陆盈要知道得多多了。
    陆盈稍稍怔了一下,才笑了笑:“大伯母给了我和五妹每人十五两碎银子。”
    选秀据说要持续半月之久,在宫里十五两够个屁用!桃华险些骂出来,转头对薄荷道:“把荷包拿出来。”
    薄荷连忙掏出两个荷包,看起来都是一样大小,将水绿色的那个先拿给了陆恬:“里头有些碎银子和两对银耳环,姑娘拿着赏人。”
    陆恬没想到自己也会有,看那荷包至少也能装下十两银子的模样,连忙站起来,有些手足无措:“这,这我怎么能——”她虽然有些嫉妒陆盈,但也知道桃华是陆盈的朋友,无论如何也没有给她这个素不相识的人银子的道理。
    “陆五姑娘拿着吧。”桃华笑笑,亲自过去把荷包塞进她手里,“我也没有多少东西,一点心意罢了。宫里规矩大,你和盈姐儿一起进去,相互照顾着吧。”
    如果不是这姐妹两个挤在一起住,桃华也不会给陆恬银子。然而既然逃不开陆恬的眼,若是招了她的嫉妒,在宫里自家人下起绊子来,陆盈可是防不胜防。
    陆恬拿了银子,只觉得手脚都不知往哪里放了,半晌才嗫嚅道:“那我去看看吴家姐姐,四姐姐你跟蒋家姑娘说话吧。”好歹还知道让出地方给两人说说私房话。
    看她走了,陆盈才叹了口气:“又让你破费……”接过薄荷手里另一个缃色荷包,才上手一捏,脸色就微微一变,“这个——”她清楚地感觉到,里头有一卷叠起来的纸,这肯定是银票!
    桃华压住她的手,低声道:“里头有五张银票,都是十两一张的,有那些有点权势的内监或是姑姑,一两二两的银子只怕不放在他们眼里。还有四对银耳坠,其实份量都很轻,每对也不过几钱重,但样子还算精致,是我刚才在银铺里买的,送给服侍你们的宫女应该合适。你也不必说什么了,既然打定主意走这条路,就得尽力。不说别的,听说宫里的饭食都是要花银子的,不说吃得多好,至少别吃凉饭坏了肚子,毕竟这天儿还凉呢。将来你若进了宫,几十两银子算什么,说不定成了宠妃,到时候随便打赏我一点就有了。”
    陆盈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却红了眼圈:“其实我来的时候,娘也给我塞了几样首饰,都是她陪嫁的东西。只是银钱不多。”因为银钱都被她那位嗣兄掌握着,她的母亲也只剩下陪嫁的那几样首饰了。
    “你娘的东西先留着。就算你将来中了选,难道宫里就没有开销了?再说选秀应该也还用不着贵重首饰,那些宫女内监们还不值得。”陆母给女儿的,自然是自己最好的首饰,拿来贿赂选秀时伺候的这些人也太大材小用。
    陆盈点了点头。桃华犹豫了一下,又说:“防人之心不可无。”陆盈虽则在自己家里过得艰难,但谭太太对她十分宠爱,一年里倒有大半时间接过来住,因此陆盈的性情仍旧还是少女的天真,并没有过早地沾染上一些阴暗。然而这虽是好处,有些时候却也是缺点。
    “我明白。”陆盈垂下眼睛,“五妹不必说了,也想入宫。不过她自知相貌不算出色,大概也不会太不安分。倒是对门那位吴家姑娘,这些日子时常来请教我针线上的事,可话里话外的都在打听。我不是很能听得明白,但也知道她不像表面上那样……”
    桃华轻轻吁了口气:“你有这个警惕性我就放心了。宫里也是有规矩的,何况还有看着你们的人,想来选秀也不会有人敢太过分。总之你小心些,自己守着规矩就是了。”
    陆盈点了点头,忽然笑了一声:“你絮絮叨叨的,怎么跟我娘似的……”
    桃华心想我上辈子的年纪放到这里来,只怕比你娘年纪还要大点呢。嘴上却道:“又胡说八道,人家还不是关心你,不知好歹……”
    两人说说笑笑,仿佛又回到了在无锡时的时光,可是心里都明白,以后,这样的相聚恐怕不会再有了。
    桃华去看过陆盈之后,没几天就到了三月三。
    今年的选秀,正是从三月三开始,据说待选秀女入宫点名之后,就全迁入了曲江池畔的行宫里,说是举行什么踏青宴,由太后和皇后带领,欣赏一下行宫风光。
    曲江本就是上巳节贵女们游春的好去处,行宫更是建在风光最好之处,虽然一般人不能得进,却也并不影响他们想像行宫内的美景春光。
    蒋家一家也同样出门踏青。这不只是游玩,也有除灾辟邪的风俗在内,就连于氏也一起出门了。
    八水绕长安,这踏青游玩的地方数不胜数,只是最热闹无过曲江。虽然行宫占了最好的位置,但其余的地方也一样好。
    小于氏跟于氏和蒋丹华同乘一辆马车。蒋丹华很是高兴,掀着车帘一直往外看风景,小于氏却有些心神不宁。她今日出门,一则是为了侍奉于氏,更要紧是想替蒋梅华求子。
    上巳节最早是要真的下水沐浴的,认为既可祛除邪祟,又可治疗妇人不孕。当然这里头原本还有些祭祀的活动,不过传到而今,已经有相当的变化,主要变成了踏青游春的盛会,真下水的人已经没有了,但在这一天去庙里求子,据说是会特别灵验。
    于氏一直在闭目养神,这时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小于氏,缓缓道:“你也放宽些心,梅姐儿必然没事的。”
    小于氏低下头,轻声应了一声,却没有接话。她和于氏其实跟太后乃是同族,只不过太后是嫡枝,她们只是旁枝,但总是同一个祖宗,且未出五服。当初蒋梅华参选时,按规矩选的是五品以上的官家之女,蒋锡才是个正六品,原是不够资格的。是太后提出适龄秀女略少了些,将京城中的官员要求放宽到六品,蒋梅华才能得入。
    因着有这层关系,小于氏一直觉得蒋梅华在宫中十分安稳,能得太后和皇后照应,谁知这次被害小产,才让她产生了怀疑:其实在太后和皇后眼里,蒋梅华根本就不算什么,只要皇后不让,她就永远不要想生下孩子……
    于氏微微睁开眼睛看着儿媳,叹了口气:“我说让你放心,你放心就是了。我知道,你想着让梅儿——”她一眼看见蒋丹华在,只得把后面的话又咽了回去,叹道,“我早说过不要着急……”
    皇帝登基已有十年,皇后却始终不曾生下一儿半女,还不许别的妃嫔生,以至于皇帝年纪将近三十,还没有儿子。待蒋梅华入宫,小于氏就动起心来,想着让蒋梅华先生个儿子,到时候可以养在皇后膝下,既替皇后分了忧,蒋梅华又得了实惠。
    谁知皇后十年无子,仍然妒悍不减,竟然连蒋梅华肚里这个也容不下,结果现在闹得蒋梅华既伤了身子,又没了在皇后面前的体面。
    于氏这么一说,小于氏顿时觉得一股子委屈都翻了上来:“梅姐儿进宫两年,在皇后面前素来恭谨。再说这也是为娘娘分忧不是?皇上到如今都无子,这江山怎么办?难道不怕外人都说——”
    “住口!”于氏低喝了一声,连蒋丹华都吓了一跳,茫然回头看着她。
    于氏脸色铁青,顾不得有人在旁,沉声道:“说什么?外人说什么?你好大的胆子,真当你就是娘娘的亲戚了?别说咱们还是远房的,就算是娘娘的亲兄弟亲姊妹,也不敢说这话,那是皇后!”
    蒋梅华有孕的事,于氏是不赞同的。当初蒋梅华刚入宫,雄心勃勃想着借皇后的关系争宠,于氏就阻拦过,让她不要着急。然而等了两年之后,蒋梅华眼看着自己已经十八岁,而下一次大选很快就要到了,这才着急起来,将祖母的话抛在了脑后。
    此次蒋梅华小产,于氏不是不难受,毕竟蒋梅华是她极疼爱的孙女,也寄予厚望。可是她比小于氏更了解太后和皇后一些,知道除非是她们自己放弃让皇后生下嫡子的念头,否则不要想用朝中大臣们的议论和压力令皇后低头。蒋梅华此次的灾祸,冷血一点说,完全是她自己招来的。
    这些话,于氏也暗示过小于氏,谁知这个侄女不但没有明白,还怨恨起皇后和太后来了。凭蒋家,如何能与后族抗衡,一旦被他们发现蒋家人有怨,那结果如何不言而喻,到时候,她们与太后家这点远亲关系,那是根本不足挂齿的。
    小于氏红了眼圈,一肚子的话想冲出来,最后却只能硬吞了回去,低下头撕着手里的帕子。于氏狠狠瞪着她道:“我难道不心疼梅姐儿?可梅姐儿算什么,蒋家又算什么,轮得着你来抱怨皇后,你算个什么!被太后和皇后知道,全家人连带着梅姐儿都是个死!梅姐儿小产了一回,难道你还嫌不够!”
    这话说得太狠,小于氏不由自主打了个冷战,方才的那点怨气顿时化作了惧意,喃喃道:“不,不会吧……”
    于氏头疼地按了按自己眉心:“不会?凭什么不会?难不成太后娘娘怕你?”
    蒋丹华瞪大了眼睛听着,这时才道:“可是,可是姐姐是皇上的妃嫔,皇上难道就看着姐姐小产吗?”
    于氏转头瞪了她一眼:“住口!这些事,小孩子家不要插嘴!”
    蒋丹华受宠惯了,虽见于氏这样疾颜厉色,也并不怎么害怕,只小声道:“皇后娘娘不也要听皇上的吗?”
    于氏不知如何说才好。皇帝虽然是皇帝,可如今后族把持朝政,皇后和太后把持后宫,皇帝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到底谁听谁的,不是一目了然吗?不过这些话大家尽管能在私下里议论,却是不敢拿到明面上来说的,蒋丹华这样心无城府的,于氏哪里敢让她听这些?
    小于氏比女儿明白些,闻言不敢再说,低声道:“母亲不要动怒,儿媳知道了。”
    “不单是你要知道,等进宫去的时候,也得好好向梅姐儿讲讲这道理。让她安心养好了身子,以后——以后总有机会……”于氏最后一句话说得略有些底气不足,蒋梅华已经办错了一次,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这个机会了。
    小于氏低声应了一声,心里想着大女儿,微微红了眼圈。不敢让于氏看见,只得转头望向车窗外面,一时间马车里死一般寂静起来。
    曲江沿岸的草地上,已经支开了一片片的锦帏。开国数代,承平日久,奢侈之风便渐渐起来了,富贵人家都用锦绣绫罗围起一处空地,让女眷们在其中饮宴。这些锦缎在阳光下光华灿烂,比鲜花还要耀眼,形成了一道风景,常令刚入京城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一下马车,曹氏和蒋燕华果然就看得发呆了,曹氏喃喃道:“这,这都是上好的绸缎啊……”江南多蚕桑,她又是擅刺绣的,自然看得出好坏。这些锦帏里有些料子,居然是珍贵的妆花缎或织金缎,是中等富贵人家都舍不得拿来做衣裳穿的!
    景氏倒是全不在意地瞥了一眼,笑道:“早听说京城里讲究在上巳节斗锦,果然是真的。”
    曹氏茫然道:“斗锦?”
    景氏笑道:“就是各家以珍贵的锦缎围成帷幕,锦缎越是贵重,就越彰显了帷幕中人的身份。”说白了,就是斗富。不过有些布料按规矩商人是不能穿用的,所以单是有钱也不行。
    曹氏忍不住道:“那这些锦缎不是就废了吗?”彩色织物下水之后便会褪色,一般最多洗两三次,看着就面目全非了,有些富贵人家,甚至不穿下过水的衣物。而这些锦帷都是在地上支起来的,难免染上泥污,必须下水清洗才能再做它用。然而平白地洗了一次,这样锦缎做的衣裳,那些富贵人家还会穿么?可若是赏给下人,这却又不是贱籍者能穿的。
    景氏掩口笑道:“既是斗锦,斗过自然就无用了。”
    曹氏嘴唇动了动,最后还是把话咽了回去。桃华游目四望,却摇了摇头:“浪费。”视线所及之处,全是一座座锦帷,就这一天,浪费的布料少说也在千匹。上巳节如此,平日可知,这偌大一座京城,如此多的官宦勋贵人家,也不知浪费了多少东西。
    景氏不在意地笑道:“习俗如此,大家都不能免俗罢了。”她在娘家时也是不穿下过水的衣裳的,倒是成婚之后节俭了好些,然而给蒋莲华做的衣裳仍旧是只穿一次的。
    景氏一边心不在焉地跟曹氏搭着话,一边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
    这一带最好的地方都已经被人占了,蒋家的官位,只能在外围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小于氏正要指挥仆役们铺设,景氏却笑道:“大嫂,这里没有树荫,只怕母亲受不了这阳光,不如再往那边找找?”
    小于氏并不想折腾,只想快想铺设下来,安顿好众人,她便可得暇去附近的娘娘庙替蒋梅华上香求子。但景氏抬出了于氏,她若是不同意,岂不显得她不如景氏孝顺?虽然暗中咬牙,却也只能道:“那你们再去找找,看附近可有更合适的地方。”
    过了一会儿,四处寻找的小厮们都回来,说是前头再无合适的空地了。小于氏瞥了景氏一眼,一面指挥众人铺设,一面淡淡道:“可惜来晚了,倒浪费了弟妹一番孝心。”
    景氏并不以意,往前走了几步,忽然眼睛一亮,冲着后面驶来的两辆马车招了招手,唤道:“画眉姑娘!”
    那两辆马车都十分宽大华丽,车旁有个青年人带了小厮骑马跟随,车辕上除了车夫之外,还各坐了一个打扮体面的大丫鬟。景氏这一招呼,前面那辆马车上一个年约双十的丫鬟顿时望了过来,随即转头向车里说了一句,马车便向景氏这边驶了过来。景氏忙往前迎了两步,笑道:“夫人也来游春?”
    画眉从车辕上跳了下来,含笑道:“蒋太太也在?真是巧了。”说着,目光向其余的蒋家人扫了一眼。
    “是呀。”景氏笑眯眯地道,“我们出来得晚了些,正在找地方呢。”
    画眉看看那一座座的锦帏,不由得露出一丝为难之色:“没想到京城里游春踏行,出行得这般早……”他们来得比蒋家还晚,怕是更找不到好地方了。也是大姑娘心血来潮,原本夫人顾忌她身子不适不想来的,谁知到了今早,大姑娘忽然又提出要来,这一下猝不及防,下人们虽然紧着忙活,仍旧是来晚了,这下可要坐在哪里呢?
    “怎么,前头没有空地了?”车窗帘子掀起,露出一个中年妇人的脸来,“蒋太太,你也来游春?”
    这妇人有四十出头,虽然保养得仔细,但眉梢眼角仍露出了细细的皱纹,暴露了她的年纪。
    “正是呢。”景氏满面春风,“不想跟夫人在这里遇见。真没想到京城的人居然这般多,夫人若是没有合适的地方,不如——屈尊在这里挤一挤?”
    此刻蒋家众人都已经注意到了这几辆马车,小于氏轻轻哼了一声:“原来是在等人呢……”
    于氏抬起眼睛看了一眼侄女儿,淡淡道:“那是福州知府的夫人。你是长媳,去请一下,不要让你弟妹开口。”
    
    ☆、第49章 秘密

  作为长媳,小于氏心里很明白该如何行事,只是刚才看景氏不顺眼罢了。于氏这一发了话,她便连忙走上前去,笑吟吟地亲自邀请崔夫人。片刻之后,崔家两辆马车都停过来,车帘掀起,崔夫人当先走了下来,后头马车里则出来两个少女,连那马上少年也翻身下来,跟蒋家人彼此见礼。
    崔夫人年轻时应该也生得十分秀美,只是如今身体发福,下巴也成了双层的,虽然有些走形,看起来倒也雍荣。那骑马的青年人乃是她的长子崔敬,后面两个少女便是她两个女儿了。
    锦帷张起,女眷们都入内坐下,男子们则在外头说话。崔敬已然考中秀才,明年秋闱要下场应举人试。恰好崔家籍贯便在京城,故而此次送妹妹入京成婚,他便也要留在京城,准备明年的考试了。
    蒋家几个男丁,除了蒋楠华已然随父从商,蒋松华与蒋榆华都是读书的,跟崔敬相谈甚欢。蒋柏华虽然不懂这些,但对崔敬的马儿十分感兴趣,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瞧着,要不是蒋锡抱着他,大约已经要跑过去摸摸了。
    蒋锡一家在无锡是养不起马的,何况江南一带多水,船比马还常用,虽也有出租的马车,但那些马哪里比得上崔敬这匹健马——颜色是纯正的枣红色,皮毛光润,在阳光下泛着缎子般的光泽,不时甩甩头抖抖鬃毛,蒋柏华的眼珠子就跟着转。
    崔敬看得十分有趣。他尚未成亲——崔知府想让他中了举人之后再谈一门更好的亲事,因此并不着急——偶尔在好友家中看见他们的孩子,就觉得肉团团的怪有趣,不过碍着内外有别,并不好亲近,如今见了蒋柏华,难得有机会这样近距离地接触一个小肉团子,便觉得十分之好玩。
    “小公子可是想摸摸马?”再次看见蒋柏华向马儿伸手,又被三七拦下,崔敬便笑着问。
    蒋柏华还不知道小公子是在称呼他,但马却是听懂了的,马上用力点着大脑壳:“柏哥儿摸马,骑!”
    崔敬大笑:“这么小就想骑马,将来一定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向蒋柏华一伸手道,“你太小了,不能骑马,不过可以去摸一摸,好吗?”
    蒋柏华毫不认生地往他怀里扑,由着崔敬抱他去马的旁边,上下其手摸起来没够,一边咯咯地笑,一边还要回头冲锦帷里喊:“姐姐,马马,来摸马马!”
    锦帷里头,桃华正觉得有几分无聊。蒋家与崔家既不熟识,门第上又差着好些,虽有景氏在里头妙语连珠,也多是奉承之语,要么就是不着边际地讲些今天天气真好之类的话,在她听来实在是毫无营养。
    其实锦帏里一众女眷们关注最多的并不是崔夫人,而是崔大姑娘。这位可是未来的皇子妃呢。
    崔大姑娘崔秀婉已经十八岁,在这个时代算得上大龄女了,不过在桃华眼里还正是青春年少。她中等身材,因为已经发育开来,虽然穿着宽松的衫子也仍旧显得有胸有腰,配上秀美的鹅蛋脸儿,在一群十三四岁的女孩儿当中显得别有风情,惹得蒋家几个姑娘不时地偷偷瞧她。
    “蒋姑娘净瞧着我姐姐做什么?”女眷们正在说话,崔二姑娘忽然笑盈盈地问蒋杏华。她才十三岁,看身量将来大约也就跟她姐姐差不多,只是比姐姐生得更俏丽些。大约是福州阳光灼热的缘故,肤色略深一点,不过被身上白地绣蓝蝴蝶的长褙子一衬,倒显得格外活泼。
    蒋杏华猝不及防地被她一问,下意识地啊了一声,片刻后才有些手足无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