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贵妾难为-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了几句阿苒的近况,看着院里一抹身影闪现,忆君穿脚下地到门口去迎接。
尚坤扶她坐下,唇边露着笑意:“我呆不了几个时辰,后半夜等你睡下了就要动身。”
“干嘛怎么着急?”忆君心有不甘急燎燎追问一句。
他用大手揉乱她的头发,眼眸清亮,脉脉情意满溢出来。
“另还有要紧事,心里放心不下你和孩子,绕道过来瞧一眼。”
“别人问起来,我又该怎么说?”忆君机敏地想到许多,问清楚也好行事。
“不用遮掩,别人怎么问,你依实回答。”尚坤搂着她在耳边低语。
“你这是在布疑阵迷惑人?”忆君觉得她猜得八九不离十。、那人笑了,嗯一声算是答应,又补充几句他不放心的地方:“不必去尚召阳的院子里,免得沾染上他那腐朽之气。外头有子君,你也没必要操心,关起大门静养着,等快生的时候我一定能回来。”
他往她手心里放下一样东西,忆君借着微暗的日光去瞧,两枚墨玉印章,正是她去而复得的半圆印,另外一枚是尚坤的那一半圆字。
这对印章怎么又回来了?她纳闷,举着它们分分合合,旁边一只大掌按住她的手紧握在一起。
“把他们收在一起,将来留个纪念。”尚坤搂着他的阿圆有说不完的话,几个时辰的功夫一眨眼过去,他轻手轻脚离开时,知道她还醒着,装睡下不让他牵挂。
该交待子君注意的他已交待清楚,出府后带着随从拐进街巷,走到一处民宅前,从小门进入,迎接他的正是卢娘子。
尚坤知道卢家修有密道,上回卢娘子信誓旦旦保证阿圆能平安脱身,回城后他试探过几句,都被卢娘子岔开。今天能借卢家的暗道一用,也是费了大气力,顺道也有几封书信托卢娘子递到大长公主府里。
尚家及河西府派往京里的信使都被人盯梢尾随,往往到不了京城信使大多死于非命,别说机密事,普通信件也不能递到京中。
非常时期,他想请卢娘子帮忙,走商队的路子传递消息,也是卢娘子挑在这个时节进京的原因。
她带头在前领着尚坤一行人走在密道中,轻声笑语:“我一个市井小民,别到时候进不了大长公主府,即使进去,被大长公主利眼一瞧,怕是吓得爬在地上喽。”
“你这性子,正合祖母的喜好,说不准投了眼缘,以后有卢娘子无尽的好处。”尚坤不是说假话的人。
密道的出口在城外一处山坳里,杂草丛生,下面又是山涧,根本不会被人发现。
尚坤拱手言谢:“多娘卢娘子三番五次施以援手,以后但有差遣,尚某定从命。”
“不说谢字,只要大人守住河西府就是最大谢意。”卢娘子远望夜色,幽幽吐露。
两人都是行事果敢的人,不再说多余的客套话,尚坤带着人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卢娘子带着两个心腹仔细遮掩好密道的出口,又按原路返回,于次日也带着商队东进上京城。
凉州城内罗子君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城楼上放一个,节度使里置下一个,大街小巷分出三五个替他巡街。
从去年末他进大狱开始,后来又去了肃北营吃苦受冻,回来也没有消停一日,日夜不歇在城楼上、城里各处巡视,睡觉也要半睁着眼睛。
郎君交给他的岂止是凉州城,还有全部的信任,子君不敢松懈,生怕出一点差错,他倒无妨,连累阿圆和郎君没脸。
几个月熬下来,他面庞清瘦,身上少下许多率性纯真,渐渐也带出硬朗,每天来看望妹妹,都是风风火火来去匆匆。
☆、第131章
日子如流水,每一天都像是前一天的重复,却又不是。
忆君的每一天都是不同,孩子在她腹中渐渐长大,她的身子愈发笨重,秋来凉风初下,徘徊在院里一处花荫下散步。
多活动将来生孩生顺当得多,也有利于身体恢复,她也不敢偷懒,每日把散步当成头号大事。
从盛夏到初秋,尚坤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听不见他的任何迅息,更别说回来陪着她。
府里上下几十号人怕她多心烦恼,都使出浑身解数逗忆君开心,阿宣、云香几个说得最多的是:等夫人生下孩子,后半年另外一桩喜事怕是要成为名正言顺的侯夫人。
忆君微微一笑,下半年倒也未必,再说她也不着急。
她也快到临产的时候,罗大婶不放心女儿,日夜陪在忆君身边,晚上睡在旁边的榻上。她这边一翻身,榻上的人都要过来瞧一眼。
“阿圆,你肚子疼不疼。”罗大婶不放心,仍要追问一句。
“没有,就是腰有点酸困。”
忆君一直睡眠不够好,被肚子里小的那一个闹得平躺也不是,侧躺也不是,有时候心烦气燥直想发脾气。
罗大婶听了,轻轻给女儿揉着腰。
人总是贪心的,忆君有母亲和兄长陪伴,却极为盼望尚坤也在身边。说什么他要陪着她,却是一转眼没了影,全是哄人的话。
暗骂一通,却又觉得他也不容易,一个人要挑起尚氏一半的家业,年纪轻轻任着节度使,上马为将,下马治民,自来凉州,没一样事能让他省心。
他那么辛苦,她要要贴心才对。
尚坤也极为想陪在她身边,只不过眼前有更紧要的事要去做。这一点,忆君明白。
脑子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感觉才睡着,却又被疼痛惊醒,肚子里一阵阵抽着痛,她轻咝一声,“阿娘,我怕是快要生了。”
这孩子真是个急性子,府医和稳婆算过日子,说还要半个月才会出生。忆君呲牙咧嘴,一口一口换着气,疼过一阵又缓下来。
罗大婶一个激灵爬起来,顾不得披上衣裳,掌灯过来看忆君。她见女儿说话口气还算正常,额头只渗出汗珠,晓得这是才发动,等孩子落地最起码也要三五个时辰,何况初产的孕妇头胎要疼得久一点。
值夜的婢女们也听到动静,分头去传府医和稳婆、准备热水、命厨房里备下吃食,她们也全是没经过事的女儿家,头回见女人生孩子,难免慌手慌脚,好生一通忙乱。
消息传开,节度使里灯火通明,这样的喧闹逃不过尚召阳的耳朵,他明白是孙媳快要生了。
“掌灯吧”,老人的声音明显中气不足。
长随进来挑亮烛火,见老国公拿起衣袍穿到身上,试探问一句,“老国公,你这是?”
穿好衣裳的尚召阳沉默不语,命人推开窗户,看向主院方向,他也盼望早点见到即将出世的重孙。
这人最近都这样,一声不吭,长随也习惯了,问过一句后出门到外面听候,心里也盼着府里添新丁,甭管是小郎君或者小女郎,对尚府又是一件喜事。
常听人说,女人生孩子恨得死去活来,哭爹喊娘的都有。
刚开始还好些,从凌晨直到月上梢头,忆君也是想死的心都有,哭着要尚坤回来。
“阿圆,你忍一忍,小侯爷那是有正经事没办完,等他办完正事,一准回来先看你。再说那有男人进产房一说,他是将军要上战场,可是不敢沾上这些不干净的东西。”罗大婶也心疼女儿,眼里噙着泪哄着她。
忆君哭得稀里哗啦,发誓不再相信尚坤说过的话,等他回来也不打算再理。
她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哭完把泪一抹,喝下半碗参汤,后面还有强仗要打,不吃饱怎么能行。
孩子足足磨了她一个昼夜,等她平安落地,忆君也累得虚脱,浑身上下感觉快要散了架,不想动一下。
“恭喜夫人,是个小女郎。”
稳婆剪断脐带,为孩子掏去口鼻里的秽物,一声清脆的哭泣声响起,母子连心,忆君叫嚷着要看一眼。
“别急,等奴把小女郎洗干净喽,再让夫人瞧。”稳婆手下麻利,几下洗去初生的婴儿身上的血污,包在襁褓里放在忆君枕边让她瞧。
明明只有一小会儿,忆君却觉太久等不及,她眼巴巴看着孩子被抱来,浑身通红的皱巴巴一个小人儿,眼睛是闭着的,像一个洋娃娃那么大。
忆君伸出一根手指,婴儿用她的小小手紧紧攥住,无意识地扭动身子。
所有经受的疼痛和委屈在那一刻化为乌有,忆君心软得快要化了,露出笑意:“阿娘,你帮我看着孩子。”
说话声音愈来愈小,她头歪向一旁竟晕过去。
屋里的人又是一阵惊慌,节度使请来的稳婆也是有些见识,什么样的产妇没见过,有一路顺遂孩子落地却又血崩的,更有无数凶险的例子在前。知道眼前的少夫人身子底子弱,又是节度使大人心尖上的人,没一点马虎的心思,彻夜不眠守着。
那边早有奶娘抱过孩子去喂奶,小的倒比大的省心许多,吃完了就睡,饿了轻轻哼两声算是哭过,再吃完奶继续睡,等到了洗三,见过的人都说长了不少。
忆君缓过来劲,抱着女儿瞧不够,生下来虽不是十分的胖,寸长的胎发乌亮,眉目脸廓隐隐像尚坤,嘴巴像她,瞪着漆黑的眸子左右张望,也不知她到能不能瞧见。
“傻丫头!”她点着女儿的鼻尖,那个狠心的人是不是忘记还有个她,还有个孩子。
尚坤紧赶慢赶,一路风尘仆仆,却在距离凉州二百余里时听说阿圆已经生下女儿。
嘴巴咧开了笑着,他似不相信再追问一下:“夫人真的已经生下女儿?”
报信的人知道郎君欢喜,也露出白牙声音喜悦“是,小的不曾亲眼瞧过,听阿宣说起,小女郎很是康健,哭声洪亮,头发足有一寸长,眉眼长得像郎君。”
尚坤更加归心似箭,阿圆千叮咛万嘱咐等她生产时,他一定要在身边,事到临头他又爽约,也不知她气恼了不曾。
原计划当晚是要歇息几个时辰,众随从人困马乏,尚坤也顾不得,挥起马策:“再加把劲赶路,回到凉州城放你们大假,喝酒吃肉自在乐去。”
接下来又是没日没夜地赶路,堪堪在城门下禁前抵达凉州,城楼上的守卫们也盈着喜气,再往节度使府去,下人们见到他全都齐声恭贺郎君。
“好!”尚坤大笑,“你们伺服得好,每人多发半年的俸禄。”
说着话,他抬腿走向正屋,半路被罗大嫂拦下:“小侯爷,你怕是不能进去,等阿圆出了月子再见。要不,先看一眼孩子。”
换作别人,尚坤早怒了,见是罗大婶,他多了几分耐心:“阿母,不碍事,什么样的架式我都见过,不忌讳这样讲究。”
他自觉阳气盛,不会怕产妇血气污浊的说法。
见拦不住,罗大婶只得放行,她也是过来人,晓得男女情意浓深时天不怕地不怕,只要长相厮守。
屋里点着熏炉,生起地龙,门窗上遮挡着厚帘子,密实不透风,几个婢女静悄悄守在地下,对他微福个身全都出去。
帘幔半掩,床上的人兀自在睡,尚坤轻手轻脚走过去,坐在她身边,自己搓着暖热了手,才搭到她的脸上。
手指划过她的眉毛、眼睛、鼻子……最后抓起手来亲吻,这次回来,他真是不走了,以后也长留下陪着她。
“郎君,这是小女郎。”身后奶娘抱着婴儿进屋,惊醒尚坤,转过身打算接过女儿来瞧。
小小的婴儿倒难住了他,她的头是软的,尚坤在奶娘的指导下勉强接下孩子,对着懵懂无知的孩子笑开颜。
他在那里对着女儿傻笑,忆君却是醒了,一眼瞧见床边日思夜想的人,呢喃道:“平安奴。”
尚坤一手托着女儿的头,另一只托着她的身子,胳膊举得僵硬,有心想放下她去安抚阿圆,不知该怎么动。
“把孩子抱到我身边。”忆君对奶娘说道。
奶娘从郎君手中按过孩子,放在床上,福个身出去。
抱孩子这种事,忆君上手就会,要不怎么说天生母性。
她披上身裳坐起来,抱过女儿喂奶。忆君奶水不多,一日里只能喂一两次,她巴望着有机会和孩子多亲近。
小的那个张开嘴咕噜咕噜大吃,忆君盯着孩子看,尚坤盯着她们娘儿俩看,怎么看也看不够。
“阿圆,辛苦你了。”尚坤陪着万分小心。
他不说倒好,话头提起,忆君沉下脸,不想理他。
等孩子吃完奶,她准备放下再躺一会儿,尚坤在那头想要接过去,可他还是不知道怎么抱婴儿,张着大手不知所措。
忆君没好声气,教他左臂弯曲,将孩子的头搭着臂弯处,右手托着婴儿的屁股。
她鼻中尽是他身上的气味,汗味、风霜寒气、尘土的气息,不知不觉,她抬起头,对上一双幽深的眸子。
吃饱的婴儿在父亲怀里睡得香甜,忆君、尚坤俩俩相望,用眼神诉说他们的离情。
尚坤腾出一只手,把阿圆搂到怀中,沉声告诉她:尘埃落定,今后他们不再分离。
忆君紧紧搂着那人的脖子,只听见一句不分离。
那就好,她默念。
☆、第132章
尚坤回来不沐浴换衣服怎么能行,他又极爱干净,赋闲在家时一天不洗澡浑身发痒,洗澡回来神清气爽,抱着女儿再不撒手,孩子饿了委屈得直哼哼,他才心有不甘交到奶娘手里,又眼巴巴等着吃饱了抱回屋。
忆君吃下一碗汤面,炖了整晚的当归乌鸡汤,肉滚得稀烂,细细的面条煮熟捞到汤里,不用多嚼入口直吸到腹中,鲜美异常,唯一的缺点味道有点淡,几乎尝不到盐味。
坐月子的人都是这么吃的,一律饮食都要清淡。
尚坤单手抱着女儿,狼吞虎咽吃下多半只鸡,两碗粳米饭下去还想添饭,被忆君制止住。
“饿久了一下子吃太多,小心撑坏了胃。先别吃了,夜里临睡前我还要吃一顿,到时你再跟着用碗面。”她笑着说。
尚坤微笑,用沾了油的嘴巴亲吻女儿稚嫩的脸蛋,任他怎么折腾,孩子就是不醒,呼呼大睡。
“祖母说,不管是男是女,小名一律叫雀奴。”他抱着孩子走向里屋床边,怀里大红的襁褓显得分外小巧。
雀奴?男孩子用这名还能说得过去,可一个女儿家叫雀奴怪怪的。
忆君没搭话,静等尚坤说下去,她知道他这回出门肯定不简单。
不是她自夸,她在尚坤心里能排在前三,撇下有孕的她出远门,那事情绝非平常。
果然,他放下女儿,也侧躺在床外侧,捏一捏忆君的鼻子,又去摸女儿的小手,自我表功:“为了你们母女,太子的庆功宴都被我推了,连夜出京一路跑死几匹马,还能没能赶上。小雀奴倒是急性子,抢在阿爹回来之前出生。”
忆君够到他的手,静静握住,她从来没有埋怨过他,一直都是。
尚坤越过女儿亲吻她的额头,深情凝视,指背在她脸上划下。
他这趟偷偷回京,干下惊天大事。
正如之前所预料,裕安帝卧床不起,朝政大小事务落入夏皇后之手,九门下禁,上京城里鲜有消息传出,即使是晋阳大长公主出面都不管用。宫里的千牛卫和御林军都换成夏家人来统率,尚氏只有定国公一人勉国支撑。
他在暗处,走偏僻的小路躲开众人视线。
卢娘子带领商队在明处,一路上不知受了多少的盘问和刁难,再换个能力弱一点的人都坚持不到上京,也就卢娘子泼辣,能文能武,官家横她还要蛮横几分,对方出损招,她一个女人家做事也没有底线一说。
磕磕绊绊到了上京城,进不了大长公主府,卢娘子主意多得是,当街吆喝卖丝绸,叫卖声中夹杂着暗语,那只有尚坤和大长公主能听得懂。
这才总算是和京里的人联系上了。
他又与阿显带领的几千私兵会合,又在京郊放出万余尚家军,两路人马并到一处,足足两万多精兵强将,入夜时分,与京城里的人里应外合,一路杀向禁宫。
忆君听得揪心不已,呼吸也快要停滞,紧攥着那人的手。
尚坤轻轻吻着她,“不妨事,禁宫前有祖母坐镇,等闲人不敢明目张胆冲着她下黑手。夏氏伏诛,夏皇后临死还想拉个人垫背,太子一早藏起来,太子妃迎难而上,不幸身亡。”
太子妃,那个为了太子十年如一日培育水仙花的女子,温婉可亲。
忆君黯然,为别人的不幸轻声叹息。
“放心吧,太子发下重誓今生只娶妻一人,等他登大位时后位空虚,也定会立太子妃所出嫡子为太子。”尚坤知道阿圆心软,一声声安慰她。
“皇上呢?谁知他病好之后会不会再废太子。”天子的心思外人很难揣测,这样明晃晃的逼宫和造反又有什么区别,难不保裕安帝身体恢复后心里有别的想法。
尚坤轻摇头,俯身去亲吻雀奴,她在那里挥舞着小手抗议,哼哼两声又睡去。
“舅舅中毒甚深,恐怕很难再有康复的机会。”
尚坤面冷心热,对亲人总怀着一份感念,何况裕安帝确实待他不薄,一路提携,堪比自己的亲儿子。
“是夏皇后做的?”忆君问道。
他点一下头,眸色变得冰冷。
夏皇后受尽君王的宠爱,一生风光无俩,临了为了权力却对枕边人下手。一报还一报,最后置她于死地的偏偏也是亲生骨肉七公主。
那样冷酷无情的天家父子母女,令尚坤想起也是寒意陡生。
“阿圆”,他抚着她的面庞柔声说话,“我同太子提起,将来长留在凉州,替他也替大周守着西疆防卫,你说好不好?”
“好!”忆君的回答是那样的痛快。
他眼中露出笑意,两人额头相抵,理所应当地吻在一起,纯净无杂念,只慰相思。
小雀奴吐着泡泡,小拳头分别在父母脸上各来一下子,惊开两人,她继续睡得香甜。
“小猪!”忆君和尚坤异口同声,说完都笑了。
*******
尚坤回来第二天才去官署,听过副使和众属下汇报近来军务民情,也无十分紧急的事,最后他留下子君细问。
“尚培来过”,子君脱口而出最大的疑点。
“他怎么说?”尚坤一点儿都不惊奇,语气平淡。
子君皱眉回想,不敢拉下一丝一毫的细节,“郎君离开有十来日,尚培和两个尚家子弟回到凉州城里,说是在阵前受了伤,雁塞酷热,伤口一直不见好,想回凉州城养伤。属下看他的意思是想住到节度使府里,推托阿圆有身孕,府中要避开杀气和血污,把人安置在罗家的小院里。”
“然后呢?”尚坤说着话,手里不闲,笔墨勾出一个婴儿的面孔,正是为雀奴作的画像,打算派人送到京里让祖母她们也见一见。
然后,子君摇头,“他行事小心,属下派人盯着,一直没发现有异常的举动。后来见郎君也不在凉州城,养好伤后,他们三人又回了雁塞。”
尚坤轻哼一声,他已经叮嘱阿娘留心袁七娘的动向,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
“好,你有所长进。”他夸奖道,紧接着说:“其实,自尚培入城,你大可睁一只眼闭一眼,诱得他露出更出的底细,才图谋后面的事。”
郎君说的话,子君不是没想想过,不过……他嗫嚅道:“阿圆她不比往常,属下怕真出了差错,可就铸成大错。”
子君真是大有进益,忠心不二,学会了动脑筋,不足之处在胆气欠缺,不过小心为上,这点还是有道理的。
谈完正事,尚坤有心情调侃几句,“卢娘子此番立下大功劳,祖母见了她欢喜得不行,打算留在京城长住下,你们一时半会儿见不上面喽!”
子君的脸刷的红了,嘿嘿傻笑,“能得大长公主青眯,那是阿姐有福气,别人羡慕不来。”
这小子傻呼呼的,也不知怎么骗的卢娘子上手,又对他死心踏地。
尚坤真是没想通,微笑挥手让子君下去,将女儿的画像装到信封中,又附上一纸书信,命人即刻送往京城。
“郎君,老国公想见您。”门外一个长随探头探脑,缩头缩尾说话。
尚坤沉下脸,真别说,他快要忘记府里有这么一个人。
“知道了,你先下去,回头有空我再过去。”他淡淡道。
尚召阳左等右等,等到孙儿有空也是三天后。
☆、第133章
尚坤来见祖父开门见山问道:“说吧,你找我有什么事?”一脚刚踏进门槛,话便出口。
尚召阳不是浅薄无知的后宅妇人,孙儿这回出远门他隐约能猜个大概。
“你去过京城?”他问。
尚坤信自坐在一旁的椅上,没搭腔。
“那几千私兵你全都交到太子手中,一个也不剩。”尚召阳有种痛惜感,他不知费了多少气力才积蓄下那些兵力,就这样拱手让出真是令人心有不甘。
“不交出去还能怎样?”尚坤反问,除非偷天换日改朝换代,龙椅上换尚氏来坐,若不然那几千人终究是隐患,是把尚氏逼到绝境上的引子。
恰恰他没有逆天的心,不大喜欢禁宫中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氛围。
天子是为至尊,可也以万里江山为枷锁铐在其身,他的妻儿家小、日常琐事桩桩件件都非小事。
舅舅鼎盛时快活么?当真快活!
最终被发妻爱子暗算,病如膏肓眼睁睁看着妻子、儿女们自相残杀。
太子有幸否?也当真有幸。
又能如何,生母屡屡降罪于他,不知受了多少明刀暗箭。爱妻惨死,留下稚儿无人抚育,等登基后,更是永远没有尽头的辛劳。
还有七公主的变化,最令人唏嘘。
这一切都不是尚坤想要的,他要祖母长命百岁,要父母恩爱到白头,兄长能坐稳定国公的位子,更想和阿圆长相厮守,再生两三个儿女承欢膝下。
尚召阳闭目无力躺在床上,气若游丝:“你把尚家一点家底全盘交出付出,倘若将来天家翻脸无情,又该如何应对?”
“尚家的家底不是你私募的这几千兵丁,也不是京郊那二万尚家军,是什么难道你不明白吗?”
尚坤站起来缓缓走到祖父床前,床上的老人干巴瘦小,已找不到一丝昔时高大伟岸的样子。
会是什么?
“是尚家人的精神气,以武为荣,不骄不燥,不恃功傲上,才长立于不败之地。曾祖长眠于塞外,与数十万将士的英灵同眠,北疆的寒风吹来都带着尚氏的气息。常有牧人说起,那边地方胡人不敢骚扰侵犯。”
尚坤说完,等待尚召阳的答复。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他居在凉州,可进可退,京中定国公府长房势弱,好在不引起朝中人注意,不会成会众矢之的。夏家是倒了,天家会扶植起另外一个夏家与尚氏分庭抗礼,争斗永远不停歇。
尚召阳长叹息,“等天气好了,把你的长女抱来,让老夫瞧一眼。”
“祖母给她起名叫雀奴,还说等正式再过面再给孩子起大名。”说起女儿,尚坤语气轻柔,眸中带着浅笑,他怕尚召阳要给孩子起名,抢着说在前头好堵嘴。
尚召阳面色无波,静静躺着好似快要睡着。
万分不想让尚召阳见到女儿,可尚坤也清醒地意识到,老人怕是快要不行了,尚召阳的精神气散了,整个人垮下来。他还想让那人回京向祖母忏悔,可是不能让死在凉州城。
挑着这日天气好,太阳暖烘烘的,外面无一丝风,尚坤亲自抱着雀奴到祖父房里。
“快过来,让我瞧一眼。”尚召阳难得地情绪激动,眼中焕出光彩,伸手想要抱孩子。
这怎么行,尚坤还怕别人摔了他的宝贝女儿,只抱着雀奴横在尚召阳眼前,却没有让他抱的意思。
雀奴出门之前睡醒吃饱,瞪着乌亮漆黑的眼珠子,滴溜滴溜转动,指头放进嘴巴里吮吸,不时哦、哦发声。她已经褪去初生的毛猴子模样,肌肤如雪,被风吹一下都像是要破。
尚召阳从曾孙女口中取出她的小手指,稚嫩的小指头只能勾住他的半根手指。这孩子长得还是像他自己,也像孙儿,没满月的婴儿已是眉色菁菁,眼睛鼻子都无一不像着他。
“雀奴”,尚召阳轻声呼唤孙女,他觉得曾孙女还可以叫宝珠儿,尚家的嫡女比公主差不了多少。
小雀奴露出微微笑意,一双眼睛似是会说话,别提有多可爱。
尚召阳也笑了,还想再看时,曾孙女已被人抱开。
尚坤抱着女儿离远两步,皱眉不快,小傻瓜好坏不分,对着谁都要笑,真是随了她那没心没肺的傻娘亲。
老人苦笑一下,从怀里掏出一件物什放在一旁的几案上,并指着说道:“这个给雀奴,你将来再生下儿女老夫怕是见不上了,这孩子是长女,拿个独份也不为过。小珍娘也是一份,临出京时老夫把东西交到泰宁手里,雀奴的一份,你替她收着吧。”
光可鉴人的桌面上放着一件黄金打造的曼陀罗珠花,做工精细,朵朵花瓣栩栩如生,尾端衔着的不是珍珠,而是一把钥匙。
尚坤没有去接的打算,他晓得尚召阳手里有不少的好东西,定国公府数代积攒下来的私财宝物等,祖母和阿娘一件也没见到,阿嫂手里也仅有不多几件,宝贝们全被尚召阳收在私库里。
看他捂得那么严实,原以为会带到墓堂里去。
雀奴才不稀罕那些俗物,有祖母和阿娘,还愁她将来没有珠花可戴?!
“你收着吧,给刚出生的小侄儿留着,回京后再给他。”尚坤抱着女儿做鬼脸,小雀奴又笑了。
一早料到孙儿会拒绝,尚召阳从枕边抽出一块干净的帕子,包起曼陀罗珠花,轻轻地掖在雀奴的襁褓中。
他再看孩子一眼,想记下孩子的长相,挥手道:“去罢,出来久了,孩子也该饿了,带她到她娘亲那里去。”
尚召阳一下子变得……
呃,尚坤努力搜索恰当的形容词——儿女情长!
他侧过头去瞧,那人走向床边,步履极缓,再没有回头看他和雀奴一眼。
是出来久了,尚坤用斗蓬包好女儿,只留了一条小缝容她呼吸,临出门时说道:“明日我打人送你回京城,阿爹他们等着你早日回去。”
身后一片沉寂,尚坤就像是对着一间空屋子说话,回到阿圆屋里,他犹在说尚召阳的奇怪之处。
忆君打开女儿的襁褓,看她是不是尿了,可巧瞅见多出来一样东西,她举着曼陀罗珠花问起:“这是那个人给的?”
尚坤点头,“你替雀奴收着罢,我猜里头的东西她一辈子也使不完。”
“真的?!”忆君有点不敢置信,这么说老国公的家底比晋阳大长公主还要丰厚。
“尚家传了也有十几代了,历年宫中的赏赐、手下家将的供奉孝敬多得数不清,还有出征时的缴获,一般的王孙们是不及咱家富贵。”
尚坤接过那枝珠花左右细瞧,他不是第一次见曼陀罗花,尚召阳正屋的织毯正是这种花色,还有上回调私兵的印信也是曼陀罗花样,因他嫌沾了尚召阳的影子,后来改成圆字印信。
忆君听得两眼放光,凑到他眼前撒娇:“都是我眼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