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人权术-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这话,朱祁镇便张口对这跪伏在一旁的徐有贞开口言语道:“徐爱卿,朕的话你可都听到了。”

徐有贞慌忙应声说道:“皇上所言,微臣字字句句都听在耳朵里头。”

听得徐有贞有此一言,朱祁镇便微微点了点头说道:“那好,此事既然大有蹊跷,朕就交付个爱卿处置。徐爱卿下去之后好好给朕查一查究竟是那些官员向朝廷隐瞒灾情,不肯通报河南此番蝗灾。”

徐有贞听得朱祁镇有此吩咐,便张口应声道:“皇上请放心,微臣下去之后一定彻查此事。”

朱祁镇点点头言语道:“好,此事就交付给徐爱卿去办,若是有人胆敢欺瞒朝廷和朕,绝不可姑息养奸,定要严惩不贷。”

听得朱祁镇有此一眼,徐有贞慌忙接口言语道:“圣上所言极是,若是有人欺上瞒下,微臣查清之后必会报知圣上,让圣上对这等人严加惩处。”

朱祁镇闻得此言,便张口言语道:“此事事关重大,徐爱卿可要尽心尽力的去办,切不可马虎大意。”

朱祁镇有此告诫,徐有贞自然不敢怠慢,便对着朱祁镇开口言语道:“皇上所言之事,微臣绝不敢忘。”

“好,徐爱卿,先下去吧。”朱祁镇吩咐道。

徐有贞给朱祁镇行过礼之后,便依言告退了。

徐有贞退下去之后,朱祁镇便对着简怀箴开口言语道:“在朕复位一来,发现朝廷的好官员越来越少了。”

简怀箴闻言便应声说道:“皇上所言一点不差,若是于谦于大人还在,想来此番河南蝗灾,绝不至于会发生这等情形。”

闻得简怀箴有此一言,朱祁镇便微微点头叹息道:“说起于谦来,朕真是追悔莫及,于谦不愧是朝廷柱石勋臣,只可惜朕误信人言,居然……。正如爱卿所言,若是于谦于大人在,此事只怕绝不至于落到这等地步。”

听得简怀箴有此一言,朱祁镇便开口言语道:“此事一点不错,从目下的情形看来,事情也只能如此,朕希望徐有贞能够实心办事,能够不负所望,将河南蝗灾一事彻查到底。”

简怀箴听得朱祁镇这般说法,也便点点头说道:“目下也只能如此,河南出了这么大的蝗灾,这些官员们还竞相瞒报,简直是毫无心肝。”

朱祁镇听得简怀箴有这般言语,也开口言语道:“爱卿说的是,朝廷官员尸位素餐的居多,昏庸老迈的也不少,除却这些人之外,还有些人更是毫无心肝。河南灾情如此,河南官员居然如此毫无心肝,实在令朕伤怀不已。”

简怀箴闻得此言,就对朱祁镇开口言语道:“圣上不必伤怀,河南官员欺上瞒下如此无状,只要圣上下定决心整顿便是。”

听得简怀箴有此一言,朱祁镇重重点头说道:“说的不差,从目下的情形看来,是该如此处置此事,先皇曾与我有言,驭下需宽猛相济。朕对底下的臣子太过宽松,以至于弄成了今日这边这般的局面。”

闻得朱祁镇有此一言,简怀箴便张口言语道:“只要皇上能下这个决心整肃吏治,力振朝纲,此事倒也不难办。”

朱祁镇点点头道:“爱卿能有此言,朕心稍安。目下还要看徐有贞如何料理此事。”

徐有贞在御前答应了彻查河南灾患,自然不敢怠慢,回到了朝房之后,便找了了一些属官问询情形。

属官见徐有贞招呼,也都纷纷聚到跟前来。

徐有贞便令人将大半个月来所有河南官员汇报的折子都取来。

长官有令,朝房里头的这些个下属自然不敢怠慢,手忙脚乱的翻找文牍,将这些天以来河南方面上报过来的折子都取了过来,堆到徐有贞的面前让他过目。

徐有贞看了看河南官员一共上七八个折子,多是河南巡抚李克麟所上。

徐有贞抓过折子看了看,见折上无非写了些恭请皇上圣安的言语,其他的都是套话空话。

关于河南的蝗灾居然只是轻轻的一笔带过说河南今日发现蝗虫,啃食庄稼,不过应付得法,此灾已然消弭。

徐有贞看完了折子,很是生气的将手中的折子往地上一掼,口中不住说道:“太不像话了,实在是太不像话了,河南发生这等灾情,这河南巡抚李克麟居然毫无心肝的上这等请安折,说的又是如此轻描淡写,说怎么蝗灾已然消弭,若事情果是如此,京师里头这些天如何会多了这许多的灾民。”

听得徐有贞有此严厉的斥责,底下的属官们却都屏声静气,没有人出言附和。

徐有贞是个聪明人,见此情形心下明白属官不应声,事情定是有些蹊跷,从目下的情形看来,这河南巡抚李克麟倒是有些来路。

故而骂过一阵之后,徐有贞便对着朝房里头的一名属官问道:“这李克麟是什么出身啊。”

听得徐有贞有此一问,底下的官员自是不敢隐瞒,便对着徐有贞开口言语道:“不瞒大人,河南巡抚李克麟刚刚履新未久,时日尚浅,只怕对于地方的事物还有些隔膜。另外,此人是石亨大人的外甥。”

闻得属官有此一言,安坐如堵的徐有贞眯缝起眼睛来说了一句道:“哦,原来是石亨的外甥,怪不得老夫连名都没听过。”

这话一出口,一些心思机敏的属下官员已然明白徐有贞心下颇有些轻视石亨,不过即便是看出了这一点来,也不敢自爱徐有贞变迁有所表露。

毕竟对着这些属下官员来说,于谦一死之后,徐有贞和石亨两人就成了朝中巨擘,位极人臣,勋位之高不是他人所能企望的。

故而属官们心中是谁也不愿得罪了,他们明白徐有贞的势力颇为,可是石亨的势力也不小,得罪了那一头都不是好事。

九十五,沐天恩

当然了这些属官们的想法自然不错,徐有贞和石亨都是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自然是不能招惹的。

徐有贞听闻了李克麟是石亨的外甥之后,心下微微一转念,心下明白了手底下的这些属官们的态度。

照着情形看来李克麟是石亨的外甥,朝廷里头的司官碍于石亨的面子,自然是不愿得罪了李克麟,故而手下的司官们有此顾忌也无可厚非。

不过徐有贞转念又一想:“自己和石亨同朝为官,且在夺门之变时连同宫里头的曹吉祥都有过合作,算起来交情还算不差。只是后来石亨跟曹吉祥越走越近,看情形似乎是想要对付自己。前番跟曹吉祥交恶,石亨的态度却是暧昧不明,也不知道是不是想要曹吉祥一起在背后捅自己一刀。”

心里头有着这般的念想,徐有贞便觉得不妨挟天子以令诸侯,乘着皇帝命自己彻查河南官员隐瞒灾情一事,好好的藉此机会敲打敲打石亨,让石亨离曹吉祥远一些转而和自己同道。

心下打定了主意之后,徐有贞便冷着脸对着属官呵斥道:“立朝为官,以正道直行为要,如何可以如此畏葸退缩,此番河南大灾,圣心忧虑。为人臣子者原本应当为圣上分忧,尔等不见京师这些时日以来多了许多从河南逃荒过来的流民,就连圣上顾怜灾民下特旨所设的粥厂都让灾民给挤垮了。足见河南此番蝗灾之重,尔等莫非情愿为庇护这些官员而不顾圣意不成。”

听得徐有贞有此一言,僚属们赶忙言语道:“大人所见极是,我等倶是食的是朝廷的俸禄,绝不敢悖逆皇上的意旨行事。”

“好,既然诸位心下俱有此意,事情也就好办了,好好将折子细细瞧一瞧,将河南官员瞒报灾情之事的彻查到底。”徐有贞正色号令道。

徐有贞有此吩咐,属下的官员们自然不敢违逆。

这些属官们便对着徐有贞开口言语道:“徐大人有此吩咐,我等倶是不敢怠慢。请徐大人放心便是。”

徐有贞便接口说道:“此事皇上极为看重,诸位切记不可大意,一定要严加彻查才是。”

官员们自是唯唯诺诺的应和道。

这一场绝大的风波很快便闹得满城皆知了。

因为事情是皇帝跳的头,又有徐有贞压下来,负责彻查之事的官员们自然不敢怠慢,很快就将事情搞清楚了。

原来是李克麟上任之后,觉得将闹蝗灾的消息通报给朝廷,便会影响政绩,故而便将蝗灾一事轻描淡写的带过去了。

徐有贞将事情弄清楚之后,便报知了朱祁镇。

朱祁镇便命他全权处置此事。

有了朱祁镇的这般命令之后,徐有贞便召集了一些大人,欲要给李克麟定罪。

这种消息当然传的极快,很久便闯到了河南,自然也就传到了李克麟耳中。

李克麟心下自然是极为惶急,此人能够得以升到河南巡抚的高位,自然是靠石亨的功劳,故而此番出了这等事情之后,顿时六神无主,唯有到京师来求助石亨。

此事闹得如此之大,石亨自然也是极为清楚,不过因为是皇上的命令,而李克麟实在是弄得太不像话了,故而石亨也毫无办法,只有将李克麟训斥了一顿之后,也无可奈何的唯有设法替他挡灾。

事情已然出来了,想要瞒也是瞒不过去的。

痛定思痛之下,石亨唯有去见徐府找徐有贞求情。

毕竟皇上将此事的全权处决权给了徐有贞,想要让这个不成器的外甥过关,也唯有走这一条道了。

来到了徐有贞的府邸上之后,因为石亨算是朝中数一数二的权贵人物,徐有贞府上之人便很快通传给了徐有贞。

徐有贞正在和客人在屋中下棋,宾客听闻是石亨造访,自然很识趣,便起身避让了,告辞而去。

宾客一走,徐有贞便让府中最为老成官家亲自去迎候石亨过来。

两人一会面,徐有贞因为有求于他,便主动放下身段跟徐有贞卖好道:“多日不见,徐大人益发清瞿,风神俊雅,不似人间人物,倒像是仙风道骨的仙家人物。”

石亨一见面就是这番露骨的马屁,徐有贞自然是明白石亨此番来此定是有求于己,且从眼下的情势推断,极有可能便是为了他们家的那个外甥履新未久的河南巡抚。

心里头有此念想,徐有贞便不紧不慢的开口言语道:“石大人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来找老夫,不知有何见教。”

闻得此言,石亨便微微一笑说道:“徐大人说笑了,平素你我同殿为臣,都是在朝中见面,石某也没有必要老来登徐大人的门庭。至于见教,那只有徐大人指点石亨的份,哪里轮的上石亨在徐大人面前指手画脚。”

听得这话,徐有贞微微一笑道:“石大人人客气,连说话也是极为客气,石大人请上座。”

说罢,徐有贞便将石亨引入了内室。

来到内室之后,两人想让了一阵,便分宾主坐定。

坐定之后,徐有贞便名徐府之人泡茶伺候。

两人一边品茗一边闲谈,石亨坐定之后,倒也不急,只是闲闲的说一些朝中大臣的逸闻趣事,徐有贞的城府也深,也便陪着絮絮叨叨的言谈趣闻。

两人言不及义的闲扯了一通之后,还是石亨有些忍不住了。

石亨喝完了一盏茶之后,沉默了一下,便开口对着徐有贞言语道:“徐大人,今日石某专程登门,还是有事情想要请徐大人帮忙的。”

徐有贞见石亨这般说法,便装出了一副极为诚至的模样对着石亨开口言语道:“石大人有话,但说无妨,你我同殿为臣,只要石大人放一句话,徐某人能够帮的上忙的,无不乐从。”

听得徐有贞有此一言,石亨便微微一笑说道:“那真是要多些徐大人,只是此事不便对外人言,徐大人,能否借一步说话。”

石亨提到了这个一件事情,徐有贞便接口说道:“好,石大人有命,徐某何敢不从。”

说罢,徐有贞便对着侍奉在旁的府中奴婢们开口吩咐道:“本大人跟石大人有要事相商,尔等可以先行离去,不可让来进来搅扰。”

官家闻言,便恭恭敬敬对着徐有贞开口言语道:“是老爷。”

等到官家领着一干奴婢退下去之后,徐有贞便转过脸来对着石亨开口言语道;“石大人,眼下屋子里头只剩下你我二人,算是极为清净了吧,石大人有话,但言无妨。”

听得徐有贞有此表示,石亨便张口言语道:“说来惭愧,此番石某来见徐大人,是想请徐大人高抬贵手,放过内侄李克麟,指给他一条生路,也好留他一条性命。”

石亨此话一开口,徐有贞便故作诧异的开口问道:“徐大人这话我就不明白了,你侄子之事何必求到老夫头上来。”

石亨听得徐有贞有此一言,心下明白徐有贞这是有意装糊涂,便接口说道:“徐大人,咱们明人不说暗话,石某知道皇上对徐大人是极为信任,前些时日还将彻查河南灾情是否有所瞒报一案交付给了徐大人全权处置,而内侄李克麟恰好是河南巡抚,从眼下饿的情形看来,他的小命就捏在大人手中,徐大人说一声让他生,他便生,徐大人说一声让他死,他便死,故而还请徐大人看在石某的薄面上好好帮他一把,也好能够给小侄留下一条活命的路走。”

徐有贞听石亨有此一言,便张口言语道:“石大人,石大人,这就不对了,河南官员隐瞒灾情一事是皇上交办下来的,可以说是皇上挑的头,涉案之人的生死可都是皇上朱笔勾决的,徐某人不过是一介臣子,如何能有那么大的能耐。”

听得徐有贞矢口否认此事,石亨便张口言语道:“徐大人,你这有说笑了不是。从目下的情形看来,皇上早就将此事的大权悉数交付给了大人你,只要徐大人说句话,还不是一是一,二是二,内侄之事还请徐大人多多帮忙。”

石亨这番话说的极为诚挚,徐有贞却微微一笑说是:“听人言,石亨大人这段时日和宫里头的曹公公极为熟稔,石大人何不到曹吉祥门中去讨个法子,只要曹公公在皇上跟前说一句话,保你侄子一点事情也没有。”

闻得徐有贞说出了这番迹近揶揄的话语之后,石亨便张口言语道:“徐大人真是说笑了,石某和曹公公不过是寻常之交,礼尚往来而已,徐大人可千万不要多心。”

石亨是个聪明人,方才从徐有贞的这番言辞里头已然听说出了徐有贞不满于自己和曹吉祥走得太近了。

心下想明白了此事,石亨便接着开口言语道:“曹吉祥怎么说都是皇上跟前的人,平素石某跟他有些往来也是迫不得已之事,毕竟曹吉祥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徐大人是朝中的红人,而石亨不过是一介武夫,哪一天要是出口不逊惹恼了皇上,总得有个转圜的人居间,故而先前石亨跟曹吉祥相交便是为了这等事体。”

听得石亨说出了这么一番腹心之话,徐有贞便点点头说道:“听得石大人有此一言,倒真是徐某人多心了。”

石亨闻得此言,便慌忙对着徐有贞开口言语道:“徐大人言重了,言重了,石某可是一点也不敢苛责大人,从目下的情形看来,朝廷中衮衮诸公之中,石某人最为佩服的第一人当推徐大人。”

听得石亨有此表态,徐有贞觉得很是舒服,便对着石亨开口言语道:“也罢,事情既然如此,那就遂了石大人的意思,徐某人设法帮你的侄子一把。”

石亨点点头说是:“此事请徐大人一定帮忙。若是能够办成此事,就算让石某做什么都可以。”

徐有贞听得石亨有此表示,便张口言语道:“从目下的情形看来,你侄子能不能活命不是本大人说了算,再则就算要帮你侄子也得要想个好题目。”

听得徐有贞有此一言,石亨微微颔首,随即思忖了一番道:“徐大人,你看这么招成不成,说起来此事全然是因蝗灾而起,就让我外甥搞去赈灾。”

听得石亨提到了这件事情,徐有贞便张口言语道:“听着此事倒是不差,这是一条路子,不过得要好好琢磨琢磨。”

徐有贞有此一言,石亨便顺着杆子往上爬的说道:“只要徐大人有句话,这事情无有不成的,我那外甥外放到河南当巡抚没几日,不想碰到了蝗灾这等的倒霉事,原想着把蝗灾给克制住,不必朝廷帮忙,故而在呈给皇上的奏章里头轻描淡写的写了几句。不曾想居然惹出了这么一场杀身之祸来,从目下的情形看来,还要请大人多多施以援手,否则性命不保。”

石亨说出了这番话,徐有贞便开口言语道;“石大人放心,既然石大人将此事托付给徐某,徐某定会尽心尽力的去办,不过事情究竟如何,还是要看皇上的意思,毕竟此事是皇上亲自主抓的,目下虽是委托徐某处置,依旧需要皇上通过才行。”

石亨闻言,慌忙对着徐有贞开口言语道:“此事石某明白,此番徐大人能够帮忙,石某人已然算是极为感激了,还请徐大人不必为了石某和曹公公的事情而见外,那都是石某迫不得已为之的自保之策,石某还是一直和徐大人在一块的,想来徐大人定然能够明白此间深意。”

这番话虽是说的隐讳不明,不够两人倒是心照不宣。

彼此哈哈笑了一笑,石亨便重重的将外甥之事托付给了徐有贞,随即起身告辞了。

徐有贞和石亨达成协议之后的第二日,徐有贞前去宫中向朱祁镇回报河南蝗灾一事之时,便有意无意的给李克麟做了一番开脱。

朱祁镇的面色阴晴不定的听完了徐有贞的言辞之后,便对着徐有贞开口言语道:“照着目下的情形看来,李克麟倒是好心办成了坏事,他不愿将蝗灾报知朝廷,是想独自解决,不管麻烦朝廷?”

听得朱祁镇有此质问,徐有贞便张口言语道:“从情形上推测,似是如此,李克麟是为了君父分忧方才有此举动。”

朱祁镇听了徐有贞的这番话便舒了一口气到:“若是如此,倒也不必责之太重,李克麟新近才履任河南巡抚,说起来这蝗灾也是天灾,李克麟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有办法应付这等天灾,徐爱卿,你就说说,这李克麟和河南灾患应当如何处置好了。”

听得朱祁镇有此质询,徐有贞便张口言语道:“是,皇上。从眼下的情形看来,河南的天灾已然无法消弭,百姓流离失所的不再少数,倶是有些地方已然是十室九空,单凭河南一地之力只怕难以收拾这等残局,朝廷应当加以支援,否则子民何以心安。”

徐有贞这番话一出口,朱祁镇便颔首言语道:“徐爱卿所言甚是,你接着说,朕还想往地下听听。”

见得朱祁镇有此赞许的表示,徐有贞便张口言语道:“皇上,从目下的情形看来,河南一地的大灾还是需要有人主持的,既然李克麟勇于任事,不妨就指派他前去赈灾,一则给他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二则也让河南的百姓尽早得到皇上的恩惠雨露。”

“让李克麟前去赈灾,此事能行得通么。”朱祁镇张口言语道。

“应当可行,听说李克麟是石亨大人是侄子,而石亨大人在河南带过兵,眼下再那边还有石亨大人的许多旧部,眼下河南大饥荒,就连行伍之人都有作乱的趋势,想要镇住这些散兵游勇,还要借助石亨大人的威望。如此算来,李克麟倒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徐有贞开口言语道。

“不错,不错,这一点倒是朕没有想道的,从目下看来李克麟还真是有些人地相宜,也罢,朕就再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戴罪立功,到河南去主持赈灾。”朱祁镇对着徐有贞开口言语道。

听得朱祁镇有此吩咐,徐有贞明白自己和石亨昨日商议的图谋总算是达成了。

“圣上既然有此恩旨意,微臣想拿李克麟定然会知恩图报,拼死效力。”徐有贞开口言语道。

“但愿如此,朕只期盼李克麟不要辜负了朕的这番苦心,将赈灾一事都给办砸了。”朱祁镇只是淡淡的言语了一句。

徐有贞辞别了皇帝之后,便请来将此事通报了石亨。

石亨得到讯息之后,便偕同李克麟一道秘密来到了徐有贞的府邸。

李克麟此番得以逃出升天,自然是对徐有贞千恩万谢,等双方经过一番绸缪之后,方才分宾主坐下。

徐有贞便石亨和李克麟开口言语道:“石大人,李克麟贤侄,此番皇上虽说是宽恕了此事,并让贤侄主持赈灾粮草之事,其实皇上的一个考验,贤侄决不可马虎从事,若是搞出了什么乱子,比如乱民哄抢粮草之类的事情,被皇上知道了怪你办事不利,只怕到时候鄙人也无法相救。”

听得徐有贞有些一言,李克麟颇有些出乎意料之外,毕竟对于赈灾一事他完全是个门外汉,有听得会有没事乱民哄抢粮草之事,那更是不知应当如何处置,故而不免有些呆住了,都有些忘记了回话。

九十六,捉笔刀

幸而石亨是个聪明人,反应极快,马上变对着徐有贞开口言语道:“徐大人放心,从目下的情形看来,赈灾一事不会搞出什么大乱子,鄙人的外甥虽与赈灾一事不甚精通,不够事情总是可以学的。而乱民起哄之事绝不会发生,到时候石亨自会派出部下随我这侄儿一道前去押运粮草。”

听得石亨有此表示,徐有贞便点点头说道:“既然石大人肯亲自派出人马为贤外甥保驾护航,想来路上必然不会生出乱民哄抢的事情来,这样一来本大人也就放心了。”

石亨便抓过李克麟对着徐有贞开口言语道:“此事能够如此顺当的了结,多亏了徐大人在皇上面前的斡旋之功,此事还要多谢徐大人的深情厚意。”

李克麟在这等事情上的眼色还是有的,便走到徐有贞跟前对着他跪下来磕头说道:“此番能够留得性命,多谢徐大人伸手相救,日后李克麟做牛做马也要报答徐大人此番相救的恩情。”

见得李克麟有此表示,徐有贞便装作慌忙上前扶起他说道:“贤侄言重了,这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何足挂齿。年轻人,血气方刚是好的,不过太过自得也不是好事,日后还望能深思熟虑,做事莫要过于莽撞。”

听得徐有贞有此训诫,李克麟便接口言语道:“多谢徐大人的金玉良言,克麟自当谨记在心,永志不忘。”

言罢了,李克麟有挣扎着跪下咚咚咚的给徐有贞磕了三个响头。

徐有贞见的他如此举动,却也没有上前劝阻,安然受了他的这三个头。

在徐有贞的心里头觉得,此番李克麟能以安保无事,其间多亏了自己的在朱祁镇面前力为开脱分辨,如此才能让皇上回转天意,还命李克麟主持赈灾之事,如此算来,非但救了李克麟的一命,还给了他一个将功补过的好机会,如此一来受他几个头也不差。

徐有贞身子不动,口中却言语道:“贤侄不必如此,不必如此,这等大礼徐某人可受不起。”

口中如此称道,手上也有了动作,受了三个头之后便欲要上前相扶。

扶起跪在地上的李克麟之后,徐有贞便开口言语道:“贤侄不必多礼,圣上虽是已然回转了心意,给你生路命你去赈灾,这是个考验的机会,只要你能够应付得法,此番就能安然无事,若是办砸了差事,只怕后果堪虞。”

李克麟便开口言语道:“多谢徐大人提醒,皇上的意思晚辈自然明白,不过此番能够如此,还是靠徐大人在皇上跟前婉转进言,皇上才能有此恩命。算起来,徐大人真是我的救命恩人。”

石亨也从旁言语道:“正是正是,此番多亏了徐大人帮忙,否则小侄的性命只怕是保不住了。徐大人对我等可算是恩义深重,日后徐大人若是有何事需要我等效劳,只要吩咐一声便是。”

听得石亨有此一言,徐有贞便笑笑说道:“石大人可真是见外,你我又不是外人,何必分什么彼此。”

闻得徐有贞有此一言,石亨便哈哈一笑说道:“外甥,你看老舅说的不错吧,徐大人就是这等的好人,就算是救你一命也丝毫不会居功。你看老舅说的可有错。”

李克麟听得石亨有此一言,便张口言语道:“此事的确一点不差,舅舅说的对,徐大人真是大好人,就算是千恩万谢也无法表达晚辈的感激之情。”

听得李克麟有此一言,徐有贞便摆摆手说道:“唉,这一点小事,何足挂齿。”

石亨慌忙言语道:“此事对阁下而言是小事,不过对于我等而言却绝非小事。要不是徐大人出手相助,只怕小侄的性命早就没有了。如何能不感谢徐大人帮忙。”

听得石亨有这番话,徐有贞微一颔首到:“说来事情倒是不错,不够从目下的情形看来,想要在皇上跟前顺利过关也绝非容易之事,目下还需要做一点准备。”

石亨闻得此言,不觉微微一怔,便对着徐有贞拱手说道:“还要做一些什么准备,请徐大人明示。”

徐有贞指着李克麟说道:“皇上目下已然有意谅宥李克麟,此事自然最好不过,不过从目下的情形看来,还是有些不妥之处。”

“有何不妥之处,请大人明言即是。”石亨张口言语道。

一旁的李克麟也极为关切的盯着徐有贞开口言语道:“事情究竟如何,请徐大人指名一条活路才是。”

听得眼前两人都有质询,徐有贞却不慌不忙的摆摆手说道:“其实事情极为简单,皇上虽然有此表示,却没有下旨意,显然是想要李克麟主动请缨,自请赈灾。”

徐有贞道破了此事之后,石亨便恍然大悟的开口言语道:“原来皇上还有这么一层意思,徐大人真是高明,若不是徐大人说破了此事,此事一时之间还真悟不到。”

李克麟也张口说道:“正是,若不是徐大人提点,小人真不知道改如何办是好。眼下看来这倒不是一件难事。”

徐有贞接口言语道:“不错,此事若是揭破了,事情也就那般。皇上有皇上的想法,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要多替皇上想想,做什么事情都要投合皇上的心意才是。”

听得徐有贞有此一言,李克麟便张口言语道:“多谢徐大人赐教,只是晚辈应该如何做才是。”

徐有贞微微一笑说道:“从目下的情形看来,此事倒也不难,克麟你可以跟圣上上一道请安折,折子上就你愿意亲力亲为的领着人马到河南各处赈济百姓,想来皇上定然是会依允的。”

听得徐有贞有此一言,李克麟便张口言语道:“徐大人点拨的是,从目下看来,也唯有这个法子最妥贴了。”

石亨闻言,便点头说道:“徐大人,这件事情你有几分把握。”

“老夫有九成把握,石大人觉得如何。”徐有贞对着石亨言语道。

“既然有九成把握,想来此事已然是十拿九稳的了,从目下的情形看来,事情便是如此了。皇上若是有意维护,那便是最好不过。”石亨从旁言语道。

徐有贞点了点头说是:“石亨大人看的透彻,所言极是,从目下的情形看来,皇上那边还有好好敷衍一下。”

听得徐有贞有此一言,石亨便接口言语:“徐大人此话正是金玉良言,想要糊弄皇上那自是乱臣贼子的所为,不过敷衍一下皇上那可就是迫不得已的法子了。”

石亨都赞成了此法,李克麟自然是不敢违逆了。

李克麟便对着两人开口言语道:“看情形目下也唯有如此了。”

石亨和徐有贞倶是点头。

李克麟就明白此事已然事无可免的落到了自己的身上。

心下有了这般的想法之后,李克麟便张口言语道;“照徐大人的意思,小侄是不是应该上折子跟皇上说要戴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