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站在刘彻身边的康熙笑道,“你问他手里的是谁的。”
  “十五,用哪个踢?”刘彻开口问。
  十五看了看蹴鞠,看看他十三哥,犹豫片刻,抬手把怀里的蹴鞠往他汗阿玛身上塞。
  刘彻没接,明知故问,“干什么?”
  “汗阿玛的。”小十五道。
  “噗!”十三阿哥笑喷。
  刘彻忍俊不禁,“这是我的,我为何不知道?”
  “对啊。十五弟,汗阿玛怎么不知道?是不是你给汗阿玛买的?”十三阿哥问。
  当然不是啦。
  小十五仰头看着一圈大人,张张嘴,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好。
  “他们骗你。”
  小十五寻找声音看去,抱着蹴鞠晃晃悠悠跑过去,“侄儿。”你知道咋办不?
  “这个是十三叔的。”弘阳坐起来,“那个是我们的。”
  小十五看着手里的蹴鞠,“不是我的?”
  “不是。你帮十三叔捡起来。”弘阳小手指向胤祥,“给十三叔。”
  小十五转身就说,“给十三叔。”
  “咳!”胤祥呛着,“我打你,谁是你十三叔,我是弘阳的叔叔,你哥。”
  小十五“哦”一声,抬手就往他身上塞,“给你。”
  衣裳上瞬间多出一个圆圆的蹴鞠印,胤祥连忙接过去,“好好,你和汗阿玛玩去吧。”
  八阿哥立刻把蹴鞠给他。
  刘彻道:“十五,咱们在这边玩。”指着墙角。迈出脚,见康熙没动,刘彻回过头,你在那儿杵着干什么?
  “我看着弘阳,免得他睡着滚下来。”康熙道。
  刘彻心说:“有奴才看着,用不着你。”
  康熙想说,别管朕,玩你的去吧。眼角余光注意到有人过来,扭头一看,是弘阳的两个嬷嬷,便向刘彻走去。
  刘彻一边陪小儿子玩,一边问他八儿子,“你大哥没过来?”
  “三哥嫌天气热,不愿意踢。”太子和胤禛忙户部的事,小十五没法跟兄长们玩,凑不齐十个人,八阿哥就没喊他大哥,“汗阿玛找大哥有事?”
  刘彻:“惠妃给他挑两个侧福晋,可能怕他生气,跟他说朕挑的。他来找朕,朕没见他。你知不知道这事?”
  “知道。”九阿哥接道,“我们往这边来的时候,正好碰到大哥出去。大哥还问我们,汗阿玛是真病还是装病。”
  刘彻笑道:“装病。他脸色如何?”
  “不高兴,也不是很生气。”十四阿哥道,“大哥为何不要侧福晋?汗阿玛。”
  八阿哥接道:“大哥希望他的嫡子也是长子。”
  “大嫂四年生四个,还让大嫂生?他是真为大嫂好,还是想把大嫂累出个好歹啊。”十四阿哥对此很好奇。
  八阿哥忙说:“你不懂,别乱讲。”随即就看他爹。见他爹没生气,松了一口气,“汗阿玛,十四弟还小,童言无忌。”
  刘彻:“朕跟他计较,他有十个脑袋都不够朕砍的。”
  小十四冲他扮个鬼脸,躲到他七哥身后。
  “可是大哥不去侧福晋房里,惠母妃给他挑十个八个也没用啊。”九阿哥开口说。
  刘彻:“朕不见他,间接表明态度——侧福晋必须进门。他还晾着人家,让你大嫂生,有个好歹也是他自找的。对了,你大嫂身体如何?”
  “好好的人也经不起那样生。”十四阿哥开口。
  刘彻转向他,奇了怪了,“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额娘说的,儿子不懂。”十四阿哥连忙摇头,“额娘还说要隔两年,养好身体再生。还说,还说——什么来着,我忘了。”
  康熙:“他的表情不像是忘了,倒像不敢说。”
  刘彻接道:“小十四,你觉得朕信吗?是不是三天没训你,皮又痒了?弘阳,去叫你阿玛,说你十四叔又欺负你。”
  “汗阿玛!”十四阿哥脸色骤变,“儿子说,别喊太子。”他娘不舍得打他,他爹和他四哥揍他也不舍得下重手,只有二太子个没人性的,要揍他绝不可能便宜他,“额娘说惠母妃和大嫂有仇,知道天天生对身体不好,也不拦着点。”
  此话一出,四周静下来。
  众阿哥齐刷刷看向刘彻。
  刘彻转向康熙。康熙道,“明显私底下跟奴才闲聊,话赶话说出来的。”
  “我不是想说这个。”刘彻在心里说一句,开口问八阿哥,“惠妃和你大嫂没仇吧?”
  八阿哥苦笑,“肯定没有啊。惠母妃只有大哥一个儿子,即便不喜欢大嫂,也不希望大哥变成鳏夫。德母妃那样说,是想不通惠母妃为什么不拦着大嫂。听额娘说惠母妃跟大嫂讲过,别着急。起先听不进去,后来听进去了,这两三年就没再生。”
  刘彻:“身体如何?”
  “不如早几年。”八阿哥道,“上次见她还是除夕家宴上,最近有没有好点,儿子也不清楚。”
  刘彻抬抬手,“那就不管她。命是自己的,随她怎么折腾去。小十五,怎么不踢了?”
  “汗阿玛说话。”小十五道。
  刘彻:“听朕说话,听得懂吗?赶紧的,踢一会儿回去洗洗澡,就好用晚膳了。”
  “我饿啦。”小十五立刻说。
  刘彻想笑,“朕不说用膳,你也不饿。”转向八阿哥,“有他能吃的吗?”
  “皇上,奴婢这里有。”
  刘彻回过神,见说话的是弘阳的嬷嬷,“弘阳,给你十五叔一点。”
  “十五叔,给你。”弘阳捏一个小猪包举高高。
  十五阿哥跑过去就伸手抓,弘阳按住他的手,“脏,我拿着你吃。”
  “谢谢侄儿。”小十五奶声奶气道。
  十三阿哥不禁咳一声,见兄弟们看他,连忙解释,“没事。就是觉得十五弟喊弘阳‘侄儿’的时候很好笑。”
  “怎么好笑了?”刘彻似笑非笑地问,“说出来也让朕乐呵乐呵。”
  作者有话要说:  十三阿哥:我弟弟比我侄子还小。


第68章 曹家进京
  十三阿哥心中一凛,想也没想; “儿子是觉得十五弟的小奶音好笑。”
  “没你好笑。”刘彻瞪他一眼; 边往墙根处走边冲八阿哥招手; “过来,朕有事问你。”
  八阿哥走向前,“汗阿玛有何吩咐?”
  “你房里几个人?”刘彻担心小孩听见了到处说,刻意压低声音。
  康熙忙问:“你要干什么?刘彻。”
  “不干嘛。”刘彻回他一句; 继续问八阿哥; “没听懂?”
  八阿哥懂了; 又担心理解错了,便试探着说道,“女人?”
  刘彻微微颔首。
  八阿哥赧然道,“还没有。”
  “朕给你挑两个?”刘彻立刻说。
  八阿哥的脸一下红了; 很是不好意思; “不; 不用了。”
  刘彻:“你不喜欢女人; 朕给你——”
  “不是,不是。”八阿哥不想都知道他要说什么; 慌忙打断他的话,“儿子还小; 功课忙; 有心也无力。”
  刘彻道:“这点好办。人你先收下,今年没空,还有明年; 后年,反正总能抽出空来。”
  这话在理。八阿哥都想给他鼓掌。而他汗阿玛怎么突然想起来给他送人?谁在他面前说什么了?难道是惠妃?
  八阿哥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正想拒绝,冷不丁想到他爹给太子送几十个太监,浑身一震,顺着他的话说,“汗阿玛说的是,儿子谢汗阿玛。”
  “回头朕就给你挑。得亏小选进来不少新人,否则朕都不好挑。”刘彻不等他开口,又说,“弘阳和十五吃好,你们就送他们回去。热一身汗,赶紧洗洗,免得生病。”
  八阿哥道:“儿子遵命。”
  刘彻叮嘱小儿子和大侄子一句乖乖听话,就往清溪书屋去。
  康熙忙追上去,“你打算给他挑几个?”
  “两个。”刘彻道,“有好的再挑。小八还得在宫里住几年,不急。”
  康熙点头:“两个还行。”
  “当然。别的方面你都可以怀疑我,看人这方面绝对比你强。”刘彻说着冲他抬抬下巴,这点不服不?
  康熙服气,“朕有你一半眼光,说不定也有自己的大将军了。”
  “有也没用。别不信,公主敢给你送人?”刘彻问,“你会立一个讴者为后?”
  不会。
  康熙都不会宠幸她,别管她长得有多美。
  “卫青到你这里,很大可能当一辈子骑奴。你相信吗?”刘彻又问。
  康熙信,千里马也要有机会遇到伯乐,“……不说这些了。”
  “一说就难受。”刘彻笑看着他。
  康熙呼吸一窒,很想把他脸上的笑抠下来,“别笑了。再笑胤禛又得去给你求驱鬼符。”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刘彻趁宫人没注意,抬手指他一下,“给我等着。”
  到清溪书屋,康熙离他远远的。刘彻把剩余的奏章处理完,正好用晚膳。
  晚膳后,刘彻命顾问行挑十来个长得好看,今夏刚入宫的宫女。
  自打刘彻来到这边,就没翻过牌子,顾问行便以为他主子喜欢鲜嫩的花儿,当天晚上就拿出名册挨个选。
  翌日,上朝的去上朝,追账的去追账,上学的到学屋里,顾问行也把他主子要的人选出来。
  早膳后,顾问行把人领到清溪书屋,刘彻挨个问一下她们的姓名,从她们的回答中挑出两个胆小,且长得好的,让顾问行给八阿哥胤禩送过去。
  顾问行险些没反应过来,对上他主子疑惑的眼神,打了个激灵,连忙把到嘴边的疑问咽回去,领着人告退。
  如此过了几天,早朝后,太子随刘彻到清溪书屋。刘彻坐下便问:“向朕禀报,户部的亏空补齐了?”
  “京城这边齐了。地方上还没查清楚。”太子道,“儿臣听胤禛说,这些年的齐了,就追以前的?”
  刘彻颔首,“朕同小四说过。你想问什么?这里就咱爷俩,直说便是。”
  “还有我。”站在他身边的康熙朝他肩膀上一下。
  刘彻连忙在心里说,“你不是人,别闹。”
  康熙抬手想给他一巴掌,注意到太子眉头紧锁,收回手,移到太子身边,提醒刘彻,“保成有事。”
  刘彻开口道:“不好说?”
  “索额图家没钱了。”太子早两天去牢里看索额图,身上干干净净的没遭罪,可头发全白了,一下老十来岁。太子很是难过,知道不该给索额图求情,也忍不住帮他一下。
  刘彻摇摇头,“你呀。”跟你亲爹一个德行,“索额图的儿子有钱。九门提督抄家的时候,没动他家东跨院,也没动西跨院。索额图早年借皇帑是为了养家。孩子大了有钱了,帮父亲还早年欠的账,乃天经地义。”
  “儿臣知道。只是索额图要强了半辈子,让他管儿子要钱……”太子觉得他说不出口。
  刘彻:“你帮他还?”
  “儿臣没钱。”太子有钱,他爹给他,然而拿他爹的钱替索额图还账,只要他爹不气死,就会砍了索额图。
  刘彻:“没钱你还替有钱人求情,保成,睡醒了没?”
  太子猛的抬起头,看到他爹嘴角含笑,一时弄不清他是生气,还是气极反笑,“儿臣,儿臣昨天晚上老做梦,没睡好,有点糊涂,汗阿玛莫怪。”
  “赫舍里家有地。”康熙提醒刘彻,“早年没钱找朝廷借,后来贪,他的地一直没动过。”
  刘彻立刻知道该怎么说,“朕不是故意为难你。你让朕很失望,别急于解释,不是因为你替索额图求情,而是你根本没弄清,朕还给索额图留将近三成家产。”
  太子蓦然瞪大眼睛,不可能!
  “让户部查一下。别只查索额图本人。”康熙说一句,刘彻学一句,“查他夫人,他儿子以及他府上的管家。”
  太子霍然起身,“儿臣现在就命人去查?”
  “去吧。”刘彻颔首,“以后啊,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太子:“儿臣谨记。”
  刘彻抬抬手,太子退下。梁九功就命膳房摆饭。
  饭后走一走,刘彻不知不觉走到太后那边。
  看到进进出出的宫女和太监,刘彻才意识到走岔了,“玄烨,我的满语能跟你养母聊天吗?”
  “朕说一句,你学一句?”康熙道,“别说太多。有两个月没去了,这个月不去,下个月中秋家宴前也得过去。”
  刘彻沉吟片刻,“成吧。但愿不要拉着我唠家常。”
  “不会的。朕感兴趣的她都听不懂,她喜欢说的又不好意思跟朕说太多,怕朕嫌烦。”
  刘彻有些意外,“你很了解她?”
  “朕和她还有太皇太后相依为命多年,不想了解也多少知道点。”康熙道,“不出一刻,她就会催你回去。”
  刘彻放心下来。而他见到太后,太后就说,皇帝这么忙,就别来看哀家了。刘彻回三个字“应该的”。太后又说,皇帝你年龄不小了,多注意身体,有什么事让底下人去办。刘彻回俩字,好的。
  康熙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笑道,“朕没说错吧。”
  刘彻也没想到太后这么好应付,便在心里让康熙再说一句,他跟着康熙说,“皇额娘身体如何?”
  “哀家好着呢。”太后没等刘彻开口又问,“皇上今儿不忙?”
  刘彻立刻接道,“忙。”
  太后疑惑,“那怎么有空过来?”
  “刚用过饭。”刘彻道。
  百忙之中抽空过来的啊。太后了然,紧接着就说,“皇上忙就回吧。不用担心哀家,哀家有事会让奴才去找皇上的。”
  “好。”刘彻站起来,“皇额娘保重。”
  太后跟着起身,“回吧,回吧。”嘴上这样说,还把刘彻送到门口。
  刘彻见状,连忙让康熙再说一句,他跟着模仿,“皇额娘留步。”
  “好。”太后停下来,一个宫女匆匆走过来。
  刘彻看向康熙,康熙道,“宫女手里有个帖子,有人找太后,等一下看看什么事。”
  “进来跟太后聊天的?”刘彻道。
  康熙:“不可能。太后闲的无聊,也不会让臣妇进宫陪她。顶多是让小五,宜妃陪她。”
  “问问她何事。”刘彻道。
  康熙颔首。刘彻走过去,学着康熙问,“皇额娘,出什么事了?”
  太后接过拜帖,看都没看就递给他,“哀家也不清楚,你看看。”
  “还真被你说中了。”刘彻看一下康熙,见他点头,就把帖子拆开,“曹寅的娘?”
  太后惊讶,“她?皇上的奶嬷嬷,她找哀家何事?”
  “朕也想知道。”刘彻把帖子递给她,“皇额娘见见吧。”
  太后接过去看一眼,“她想尽快见到哀家,那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
  刘彻微微颔首。太后立刻命人出去传信。不过,她等刘彻走后,也让心腹嬷嬷去查查,曹家出什么事了。
  不消片刻,心腹嬷嬷回来,告诉老太后,户部让曹家还钱。
  康熙和曹寅情同手足,太后不信,就问心腹嬷嬷,“你找谁打听的?准不准啊?”
  “前朝都知道。奴婢路过无逸斋,看到十二阿哥身边的太监在外面跟十一阿哥身边的太监聊天,奴婢找他俩问的。”
  太后不管前朝的事,也瞬间明白,“找哀家求情啊。”
  “找皇上不是更好?”嬷嬷不懂曹母,为何多此一举。
  太后:“哀家笨呗,想从哀家这里套话,好揣摩圣意。”顿了顿,“平时都不知道宫里有个太后,这会儿想起哀家了。哀家再笨,好歹也跟着太皇太后和皇上一起经历过那么多事,连她这点目的都看不出来,哀家得笨成啥样啊。也不知道用脑子想想。”
  “那还见吗?”嬷嬷小心翼翼的问。
  传话的人都出去了,太后道:“见!哀家跟她实话实说。”
  实话实说?嬷嬷咂摸一下,“那就是一问三不知啊。”
  作者有话要说:  太后:说得好像我知道一样。


第69章 不念旧情
  太后睨着她道; “谁说哀家不知?”
  “那主子; 知道什么?”嬷嬷试探着问道。
  太后不假思索道:“知道她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嬷嬷险些被她主子自信的样子呛着; 心想这点你不说我也知道,“皇上真打算动曹家?”
  “谁知道啊。哀家不让你去查,都不知道曹家还欠着朝廷的银子。”太后道。
  嬷嬷心说,你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啊。
  “孙氏问起来,主子说不知道; 她信吗?”嬷嬷问。
  太后:“管她信不信。不信也不能把哀家怎么着。皇帝对她好,敬重她; 也不可能越过哀家。”说着不禁打个饱隔; “早上吃太多了。你提醒哀家别吃了; 哀家不听; 就该把哀家的碗夺走。幸好没在皇帝面前打嗝,陪哀家出去走走。”
  嬷嬷顿时什么都不想说。
  太后晃悠到无逸斋附近; 刘彻也回到清溪书屋; 屏退左右; 便问康熙; “见到曹寅的娘,你养母知道该怎么说吗?”
  “她是太后,想怎么说怎么说。”康熙道。
  刘彻:“替曹寅的娘求到我这里呢?”
  “不会的。”康熙肯定道,“太后很少给朕找麻烦; 除非涉及到她养的俩孩子。”
  宜妃的儿子和德妃的闺女。刘彻懂,“这样还好。换成我,也愿意给她养老送终。”
  “是啊。朕不缺她那口吃的。”康熙看御案上的奏章; “户部闲了,让保成帮你批奏章。”
  刘彻:“等我熟悉了再找他。我若是把董鄂·费扬古当成乌喇那拉·费扬古,他又得往花瓶里塞《普庵咒》。”
  “你心里有数就行。”康熙走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我眯一会儿。”
  刘彻诧异道:“你还困?”
  “朕的灵魂受身体影响,你困朕就困。”康熙道。
  刘彻:“你还知道我困?”
  “朕也想让你一天睡五个时辰,把朕的身体养的红光满面,你敢吗?”康熙睨了他一眼问道。
  不敢!
  刘彻忍不住问:“这就是我附在你身上的代价?这辈子都别想睡饱。”
  “这个代价已经很小,你就知足吧。”康熙道。
  刘彻:“是该知足。就是有点磨人,跟你一样。”
  康熙白了他一眼,闭上眼睛,不再接茬。
  刘彻得了个没趣,揉揉眼角,深吸一口气,瞪大双眼继续批奏章。
  大约一个时辰,康熙醒来,见刘彻伏案奋笔疾书,“歇会儿吧。”
  “我饿了。”刘彻放下朱笔,揉揉手腕道。
  康熙起身看看廊檐下的光与影,“离午时还有一个时辰,让奴才去拿水果?”
  “那东西越吃越饿。”刘彻道。
  康熙:“炸果子?”
  “太油太腻。”刘彻靠在椅子上,“这会儿要是有一碗热腾腾的清汤面就好了。”
  汉中人爱面食,康熙知道,只是话从他口中说出来,莫名觉得好笑,“和你身份不符。”
  “你是皇帝,也没见你天天山珍海味。”膳房有康熙的食单,刘彻见过,“五谷杂粮倒是一顿不少。”
  康熙点头,“朕是这样。你不喜欢,所以才说跟你本人不符。”
  “吃惯了珍馐美馔,才会对清汤小菜感兴趣。”刘彻接道。
  康熙赞同,“可惜你浅尝辄止。”
  “大快朵颐才和我本人不符。”刘彻说着,突然想到不对,“我说饿了,你给我扯这么多不管饱的做什么?”
  康熙无语,“说得好像朕一个人自说自话似的。朕记得库房里有西北的核桃,还有岭南送来的干荔枝,命奴才取一些。现在让膳房准备清汤面,等他们做好得到午时。”
  刘彻不会做饭,也知道煮面要先熬汤,一时半会做不好,便宣梁九功进来。
  康熙批奏章的时候不爱吃零嘴,致使伶俐的梁九功也不知道他主子爱吃什么,干脆每样都拿一点。
  刘彻见他和他徒弟弄两托盘过来,脱口道,“你当朕是猪?”
  “看着多,其实很少。”梁九功不慌不忙说道,“这个盘子浅。”放到御案上,让他主子自己看。
  刘彻说出来就明白梁九功没别的意思,见盘底很浅,“行了,下去吧。”
  康熙起来伸个懒腰,走过去,“干荔枝很甜,别一下全放嘴里。”
  “里面放糖了?”刘彻问。
  康熙摇头,“本身就甜,不过甜而不腻。”
  刘彻拨开一个,“挺好吃的。”
  “吃多上火。”康熙道,“其实这些干果吃多都上火,你悠着点。”
  刘彻摆摆手,一边玩去儿,“我又不是小孩。咦,别走,这是啥?”
  康熙的心别提多累,低头看清楚,“无花果干,这个不错。”
  “怎么都是树上的。没有非油炸的面食?”刘彻问道。
  康熙:“有啊。得现做。你不是等不及吗?午膳后让膳房给你做些西洋人吃的面食,留着下午吃?”
  “比如?”刘彻咬一口柿饼,等他回答。
  康熙想想,“蛋清和杏仁粉做的饼还行。膳房好像有人会做蛋糕,就是鸡蛋和面,具体的朕没问。那东西有油又有糖,还不顶饿,吃太多对身体不好。朕吃过一次,就没再让人做过。”
  “偶尔一次又没事。”刘彻道。
  康熙:“你吃过就知道朕为何那样讲。”
  “那就等我吃过再说吧。”刘彻放下柿饼,徒手捏碎个核桃,“对了!”
  康熙吓一跳,第一反应就是往外看,见梁九功等人没在这边,松了一口气,回头呵斥道,“小点声!什么事?”
  “曹寅的娘该到了。”刘彻说着冲他挤眉弄眼一番,“过去看看?”
  康熙转身坐下,“多大的人了,还玩激将法。你打定主意要曹寅还钱,朕过去也是徒劳,还给自己添堵。朕没那么多傻。”
  “你聪明过?”刘彻道。
  康熙转向他瞪着眼睛说,“想打一架?”
  刘彻撇撇嘴,放下核桃,“苦,不好吃。”
  “核桃仁上的那层皮没弄掉。让奴才进来给你剥掉。”康熙道。
  刘彻摇头,“他们进来我就不能开口说话了。这个黑漆漆的长条是什么?”
  “牛肉干,蒙古送来的。”康熙边想边说,“库房里好像有奶糖。去年朕回紫禁城前一天收到的,不知化没化。”
  刘彻:“如果像这个柿饼密封起来,应该没事。话说回来,这么多东西,你就一直扔在这边?”
  “宫里也有。”康熙道。
  刘彻点点头表示知道,又吃一块柿饼,就让梁九功把东西撤下去。喝点清水,刘彻继续处理政务。肚子再次叫起来,刘彻放下朱笔,去用膳。
  午膳后照旧睡一会儿,醒来看到早上在太后身边见到的嬷嬷在廊檐下候着。刘彻也没宣她进来,直接在外面问,“何事?”
  “曹夫人来的时候带了许多江南独有的小玩意,不值几个钱,太后就做主收下了。太后是觉得皇上早年赏给曹夫人很多东西,而曹家又欠朝廷的银钱,收她点东西也没什么。太后又担心给皇上添麻烦,就命奴婢来告诉皇上一声。”嬷嬷说着话偷偷看一眼皇帝,端是怕他生气。
  刘彻仿佛没注意到她的小动作,微笑道:“没事。回去跟皇额娘说,金银玉器也没关系。欠朝廷的银子,一个铜板也不会少。”
  “奴婢知道了。”嬷嬷说完退下。
  刘彻睨着康熙,要不要去看看你奶娘?
  康熙别过头,“该处理奏章了。昨夜各地送来的折子你还没看。”
  刘彻抬腿想给他一脚,可惜四周都有人,“曹寅没来?”
  “你宣老四。”康熙道。
  刘彻望着烈日,“别折腾孩子了。”
  康熙没听清,“你说什么?”
  “不热了再找他。”刘彻心态年轻,他上辈子活到七十岁也是不争的事实,看太子、胤禛等人就像看孙子辈,不由得想多疼他们一点,“不急在一时。”
  康熙:“随便你。”
  刘彻回到放着冰的殿内,处理完奏章,外面温度下来,屋里的冰也融化的差不多了。刘彻让挥扇的宫人退下,命太监把四周门窗打开,凉风吹来,刘彻舒服的眯上眼,快睡着的时才让宫人去宣胤禛。
  梁九功等人守在身边,刘彻不能和康熙玩,便往阿哥们习武的地方去。
  胤禛找到他爹,就看到他爹蹲在地上教弘阳射箭。
  弘阳力气小的连弹弓都拉不开,胤禛想不明白他现在教了有什么用,“汗阿玛有何吩咐?”
  “曹寅的娘来了,查一下他是不是也来了。”刘彻起身道。
  胤禛:“不用查。”
  “为何?”刘彻转过身面对着他。
  胤禛下意识往四周看了看,“在这里说?”
  “有什么不能说的?”刘彻道,“他们是你弟弟,这个是你侄儿,是外人吗?”
  这个问题好回答,也很难回答。胤禛干脆避而不答,“曹寅昨天晚上找过儿臣,问儿臣是不是必须还。儿臣跟他说卖宅子卖地也要还。”
  “他怎么说的?”刘彻见胤禛好似真有难言之隐,便主动问,眼睛看着康熙。
  康熙移到他小儿子身边,全神贯注的盯着坐在地上玩土坷垃的十五阿哥。
  胤禛不自然的抿一下嘴,“说汗阿玛现在怎么变得,变得——”
  “朕替你说,冷血,不念旧情。”刘彻转向八阿哥,“你来说,朕现在是这样吗?”
  八阿哥想求太阳晒晕他,可惜来不及了。
  “汗阿玛咋了?儿子觉得汗阿玛一点也没变。”八阿哥认真道,“四哥为何要这样说?”
  四阿哥胤禛想打人,“曹寅说的,不是我。”
  “那一定是因为最近天热,曹寅热中暑,糊涂了。”八阿哥胤禩道,“汗阿玛,让太医给曹寅看看,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撇下孤儿寡母的,他欠的银子可就不好要了。”
  作者有话要说:  康熙:你小子说什么?!


第70章 含饴弄孙
  康熙猛的扭头看八阿哥胤禩; 这孩子怎么了?瞎说什么。
  刘彻忍不住“咳”一声; 憋着笑问,“朕让太医过去; 岂不是告诉曹寅,朕知道他在京城?”
  “知道又如何?”八阿哥疑惑不解。
  四阿哥胤禛道:“他趁机求见汗阿玛,汗阿玛见还是不见?见了他怎么说?必须还欠银啊。不见干么这么关心他?虚伪,做给外人看。”
  “可他偷偷来京城; 本身就不对。”八阿哥很不明白,怎么反倒成了他汗阿玛的不是。
  胤禛:“曹寅对外说他娘孙氏多年不见汗阿玛,甚是想念,要来给汗阿玛请安; 曹寅不放心他老娘; 亲自送他老娘过来; 汗阿玛不能怪他; 还得夸他孝顺。”
  “汗阿玛装不知道,他还找过来; 汗阿玛是见还是不见?”八阿哥好奇地问。
  胤禛:“你哪来这么多问题?”
  “我想知道啊。”八阿哥第一次碰到这种事,真的想知道该怎么解决。
  胤禛叹了一口气; “汗阿玛完全可以公事公办; 命他去找户部找陈廷敬。陈大人解决不了,由陈大人上奏汗阿玛,无需见他。”
  “可是他如果——”
  胤禛忙打断他的话; “没如果。”
  “汗阿玛; 你看四哥。”八阿哥扭头找外援。
  刘彻想笑; “你不懂,你四哥告诉你,回答这么多了,还不满意?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