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药田种良缘-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真正的大家闺秀。
当然,并不是说他要把她改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他喜欢的,本来就是她,只不过她将来是要当皇后的人,宫规礼仪这些东西,是她的必修课,与其将来让杜家专程请人来教她,倒不如现在就让他的人手把手调教,他自己养成的媳妇儿,总比杜老狐狸教出来的与他更亲近。
静娘的手艺很不错,再加上杜晓瑜的独家蘸料,两者一搭配,那味道简直美妙绝伦。
团子小肚子撑得圆滚滚的,吃完就瘫在炕上不想动弹了,杜晓瑜怕他积食,说什么也要拉着他去外头沿着河边溜达一圈。
宅子里来了静娘,纳鞋底做衣裳绣大迎枕这些事就归到了她头上。
还记得第一对枕套绣好的时候,廉氏惊喜地捧着来找杜晓瑜,说她从来没见过这么精妙的绣法,不管是绣功还是针法,都是镇上和县城的绣娘比不得的。
杜晓瑜接过去看了一下,那绣功的确精湛,完美到挑不出一点瑕疵来。
廉氏打趣她,“你这回可买了个妙人儿了,什么都会做。”
杜晓瑜心想可不是么,静娘的前主子还真是眼瞎,竟然能忍心将这么优秀的人给随意发卖了。
好在静娘遇到了她,否则要遇到脾气不好的主子,不仅发现挖掘不了她的优点,没准还会随意打骂,那才是真残忍。
而静娘也在跟杜晓瑜的日渐相处中慢慢发现了主子对这位姑娘上心的原因。
这是个十分具有感染力的姑娘,她没有高门世家千金的优良教养,也没有让人一看就惊艳的倾城美貌,但她轻柔似水,灵气逼人,一张小脸上皮是皮,骨是骨,眉眼分明,既没有浓妆艳抹的呆板俗气,也没有横肉乱骨的不协调感,明媚娇俏,那股子灵动劲儿,透着极强的亲和力,让人忍不住想要主动去靠近她。
傅凉枭的性子,静娘是最清楚的,那就是个因着先皇后的死而彻底生了心魔的活阎王,这么多年来一直活在阴暗中,这样的人遇到这样的姑娘,就如同走了十多年的夜路突然见到太阳升起来,他会想着把这抹阳光牢牢攥在掌心里也无可厚非了。
摸清楚了杜晓瑜的性情以及她身上的诸多优点,静娘待她便越发的恭敬了。
日子一久,杜晓瑜也格外的依赖静娘,水苏甚至还会开玩笑吃飞醋,说姑娘不管做什么都只想得起静娘来,早把她给忘到一边去了。
对此,杜晓瑜还真感到有点惭愧,很多时候好像真的直接把水苏给忽略了,可是没办法,谁让静娘太全能了,本来该主子调教下人来着,可杜晓瑜这个做主子的跟着静娘,反而学了不少的东西,还都是有用的。
静娘对于水苏的“飞醋”很是好笑,伸手戳戳小丫鬟的脑袋,温和地说:“姑娘好学,经常单独叫我,是让我给她讲解京城的繁华和一些趣事,你要是想听,下回也来一起听好了,不过在此之前,你可得先问问姑娘的意见,姑娘同意了才行。”
水苏眼巴巴地望着杜晓瑜。
杜晓瑜故意说道:“你要是闲下来听了,家里的活儿谁干?”
水苏马上道:“姑娘请放心,奴婢一定会把手上所有的活儿都做完了再过来。”
如此,杜晓瑜便也没什么好说的了,点点头,“静娘会的东西可多了,你要是有什么想学的,都可以来请教她,若是能学精一两样,将来也能替静娘分担分担好让她多多得些空休息休息。”
水苏高兴极了,忙不迭地点头说好。
暮春一过,天气就渐渐转热了,杜晓瑜身上的衣服也由稍微保暖的春装变成了轻薄透气的夏装,早饭过后,静娘按照杜晓瑜的要求带着水苏熬了一大锅绿豆汤并且打来新鲜凉快的井水镇着。
晌午的时候,附近的长工都放下锄头跑到村口的大榕树下乘凉,一些人摘下遮阳的草帽不断地扇风,却还是热得淌汗。
杜晓瑜用竹篮子装了碗筷走在前头,静娘和水苏抬着装了绿豆汤盖了盖的大锅跟在后面,三人不多时就到了大榕树下。
见到东家来了,所有人都站起来打招呼。
杜晓瑜脸上带笑,指了指身后,“这是早上就熬好的绿豆汤,已经用凉井水镇过了,这会儿喝刚刚好,碗筷在竹篮里,每个人都有份,你们拿了碗筷去排队,水苏和静娘会给你们盛绿豆汤消暑的。”
长工们一听,全都感激地看着杜晓瑜,其中一人忐忑地说道:“东家,这绿豆汤该不会要用工钱抵吧?”
这一说,其他人也慌了。
杜晓瑜好笑,“谁说要扣你们工钱了,我只是看着天太热,你们全都没精神干活,所以给你们做点消暑的汤品好让你们打起精神来而已,要是有不喜欢喝的,可以提前说,毕竟除了你们,远处的山地里也还有没得喝的工人呢,我让人把你们不想喝的那些份给他们送去。”
“喝,我们喝,太感谢东家了。”长工们忙道,然后一个挨一个地去拿碗筷。
第113章 、神秘老爷(5)
有杜晓瑜在场,谁也不敢放肆,一个个拿了碗筷就规规矩矩地去排队。
井水镇过的绿豆汤凉爽可口,一大碗下肚,身上的燥气都降了不少,这下,所有的长工都有精神了,一个接一个对杜晓瑜千恩万谢之后陆续下地干活。
至于远处一点的长工,绿豆汤是喝不到了,杜晓瑜一人多加三个铜板的工钱。
因着草药生长时节的不同,所以算下来,他们基本上全年都有事情做,尤其是夏季来临,要开始种植喜阴的那部分草药,如果太阳太烈的话,还得给已经长苗的一些草药搭棚遮光以免晒坏,除了草药,庄稼地里的杂草要除,第一季水稻也要开始收割了,总而言之一个字:忙。
不过再忙也都是长工们的事,杜晓瑜这个小地主大可以搬个凳子坐在树荫下吹着山里来的风吃着山里采来的野果享受清凉夏季。
但她没那么做。
穿越这么久,她到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汾州府城,对于大魏朝的很多东西还是了解的太少了,尤其是在药价这一块上。
来年有一部分草药可以收成,销售情况直接关乎着药田今后的命运,能不能把这一片全部买下来建造成自己的庄园,可全都寄托在这些草药上面了。
因此对于杜晓瑜来说,地里那些才刚出苗的草药,是她今后唯一的希望,必须高度重视。
所以她决定只要一有机会,就去药市转转。
之前就跟着贺掌柜去过两回清水镇,杜晓瑜已经知道怎么走了,这次就不打算去麻烦贺掌柜,也不带傅凉枭,只带静娘一个。
廉氏有些担心,“静娘虽说老成持重,却是个妇道人家,又没有武力傍身,你们俩就这么去,万一遇上坏人可咋办?”
杜晓瑜道:“放心吧嫂嫂,我们只是去随便转转,又不做别的,再说了,我们俩特地穿得这么朴素,想来也没人会盯上我们。”
闲下来的时候,她没少锻炼,如今这副身躯虽然不如前世,但防身还是绰绰有余的。
知道杜晓瑜不带他去,傅凉枭也不勉强,趁着众人不备,单独把静娘叫到没人的地方交代她,“一定要保护好她,绝对不能受到任何伤害。”
静娘郑重点头,“奴婢遵命。”
“还有。”傅凉枭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本王曾经在清水镇见到过杜家的人来办药,保不齐他们还会再来,为了以防万一,你尽量注意着,一旦见着了,就绕道走,不要与他们正面碰上。”
静娘不解,“王爷不希望杜姑娘早日回京吗?”
傅凉枭摇头,“如今还不是时候,等时机到了,本王自然会安排她名正言顺地回去。”
静娘没敢再多问,回到了堂屋,简单收拾一下东西就跟着杜晓瑜启程去清水镇了。
从白头村去清水镇比去桃源镇要近得多,不过这个镇上的集市很小,大多数铺子都是卖草药的,尤其是遇到药市开市的时候,一条街望过去全都是成排成排的摊子,篮筐簸箕里放着的也都是药材。
所以白头村的村民们平日里是不会来清水镇赶集的,都选择去桃源镇。
杜晓瑜和静娘两人到的时候天色还早,晨光微熹,一眼望去净是小贩们忙着摆摊的身影,真正来买药材的人没几个。
旁边有家面馆,刚好杜晓瑜也饿了,就提议过去吃碗面。
静娘跟上,两人走到面馆里坐下,杜晓瑜点了两碗牛肉面,店家速度快,不多时就把面端来,热气腾腾的,上面盖着几片牛肉,舀一勺油辣椒,撒上几片薄荷,那味道,真真是香到心坎里去了,杜晓瑜食指大动,拿起筷子就开吃。
汤很烫,听店家说这是昨天入夜之前就提前熬好的牛骨汤,晚上用温火焖在灶台上,第二天一早打开就是烫的,客人随叫随到。
杜晓瑜一边吃一边示意还没开动的静娘,“你尝尝,他们家这汤底很正宗。”
静娘拿起筷子搅拌均匀尝了一口,赞许道:“味道的确不错。”
两人正小声说着话,就见门口进来两人。
走在前面的是个锦衣老爷,身材健硕挺拔,器宇轩昂,剑眉入鬓,五官轮廓深邃,相貌堂堂。
跟在后头的人做小厮打扮,头上戴着一顶灰布家丁帽,有些气喘,看样子是一路小跑着追过来的。
那锦衣老爷走到空桌前坐下,冲着里面大喊,“店家,一碗牛肉面,另外给我切一斤熟牛肉,再来半斤烧刀子。”
“好嘞,客人您稍等。”里头传来店家拉长的声音。
小厮巴巴地跑到锦衣老爷身旁,满脸讨好地说道:“三爷,表少爷是跟着您来的清水镇,这事儿您可不能不管啊,要是再拿不出钱去救人,表少爷那双腿可就保不住了,到时候老太太那儿还不定怎么伤心呢!”
锦衣老爷冷哼一声,“赵兴朝这小子如今长能耐了是吧,欠债都能欠到窑子里去让人来找舅舅要钱,钱我有的是,但我跟你说不着,你让他自个来见我,否则想从我这儿拿走一文钱,门儿都没有!还有,你甭拿老太太来压我,老子当年逛窑子的时候,被老太太亲手打折了一条腿,不照样活到现在呢嘛,我就不信,亲儿子下得了手,外孙子她就心软了。”
小厮顿时为难起来,“三爷,您看表少爷这不是来不了么,不然他也犯不着让小的来给您要钱了。”
“那就免谈。”锦衣老爷不耐烦地摆摆手,赶苍蝇似的想把这烦人的小厮给撵走。
那小厮没要到钱,又哪里会走,只是后退了几步,眼巴巴地望着锦衣老爷。
店家已经把煮好的面和一斤熟牛肉半斤烧刀子送了上来。
锦衣老爷一丁点大户人家老爷的规矩样子都没有,拿起筷子就哧溜哧溜吸着面条,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小厮站在旁边,好几次想开口说话,但是瞅见三爷那不耐烦的神情,又给憋了回去。
锦衣老爷吃了一会,见小厮还不走,“啪”一声重重地将筷子拍在桌子上,瞪眼道:“麻溜的滚边儿去,少在我跟前碍眼。”
小厮顿时委屈,“三爷,表少爷他……”
锦衣老爷喝道:“打!让窑子里的人使劲儿打,打不断腿,你三爷我可是要去找那帮龟公索赔的。”
小厮吓得脸色都变了,咬咬牙,脚底抹油似的往外跑。
大概是去找他口中的“表少爷”回话了。
杜晓瑜在吃面的过程中,把刚才这一幕看得一清二楚,只不过因为她太过专注,所以没发觉静娘在看到锦衣老爷时脸色猝不及防地一变。
第114章 、父女初遇(6)
“姑娘吃饱没有?”静娘急急拉回视线,问杜晓瑜。
杜晓瑜夹了一筷子面送到嘴边的动作顿了一顿,问道:“怎么了?”
静娘马上恢复神色,摇头笑道:“没什么,就是看着外头人越来越多了,担心一会儿太过拥挤,不安全。”
杜晓瑜莞尔一笑,“没关系的,咱们今天来,主要就是想了解一下市场上的药价,又不买药不露财,有什么不安全的。”
静娘无法向杜晓瑜解释更多的事情,只是不着痕迹地蹙了蹙眉,心中期盼着后面那人千万别发现自家姑娘。
把后面进来的客人都招待好了,店家终于得空出来,特地走到锦衣老爷那一桌,笑着打招呼,“三爷,您可是有一年没来光顾我这面馆了,怎么着,柜上生意好得您都抽不开身了?”
锦衣老爷闷了一口烧刀子,抬起头来,有些感慨地说道:“想当年老太爷带着我来办药路过清水镇,头一顿吃的就是你这儿的牛肉面,我还记得外面飘着雪,说句话都冒白气,我们一行四个人,我和老太爷,另外两个是柜上的掌柜和管事,老太爷一进门,二话不说先点了四斤熟牛肉两斤烧刀子,吃得那叫一个痛快。
现在嘛,都老喽,太爷来不了,掌柜和管事也回家养老去了,就我一个人来,吃什么都不是当年那味儿。”
店家从这话里听出了点意思,忙关切地问:“老太爷的身体还健朗吧?”
“一把老骨头了。”锦衣老爷摆摆手,“大病倒是没生,小毛病不少,不过他一把年纪还能有那样的精神,也算有福的了。”
店家忙松了一口气,“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似乎想起了一件事,又压低声音问:“三爷,你们家那位五小姐,找到了吗?”
提起这事儿,锦衣老爷脸色顷刻变得复杂起来,却是没直接回答店家的话,麻利地掏出一张面值五两的通存通兑银票递给他,“面钱,收好喽,不该问的,你别问。”
“是我嘴欠,是我嘴欠,三爷您别往心上去。”店家一边赔罪一边伸手接过银票,见到是五两,顿时为难,“三爷,您这也太……我一碗牛肉面才七文钱,一斤熟牛肉三十五文,半斤烧刀子也就五文钱,这会儿才刚开张,这么大的面额,我也找不开啊!”
“不用你找。”锦衣老爷道:“爷今儿高兴,赏你的。”
店家眉头这才舒展开来,“谢三爷赏!”
这一幕揭过,锦衣老爷又接着喝酒吃肉了。
杜晓瑜眉梢微微一挑,穿越这么久,她接触过的中年人也不少,譬如说话做事都小心谨慎生怕得罪人的丁里正,譬如怀着一颗慈和仁心的贺掌柜,又譬如,为了振兴家族汲汲营营的秦宗成,但就是没有一个像邻桌的这位老爷的——个性张扬而不张狂,性子叛逆却又十分孝顺。
杜晓瑜真的很好奇,这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不过光凭他刚才说的那些,杜晓瑜大概也能猜到他小时候应该是个十分顽劣的小子,而且还是三天两头会因为闯祸挨打的那种。
“姑娘。”静娘的声音把杜晓瑜的思绪拉了回来。
“面凉了。”静娘提醒道。
杜晓瑜脸上露出尴尬的神情来,说道:“我吃饱了,咱们走吧!”
静娘忙起身去付钱。
杜晓瑜抬步走向门边,正准备出去,身后就传来那个锦衣老爷的声音,“姑娘,你的荷包掉了。”
杜晓瑜转身一看,自己随身携带的荷包不知何时竟然掉在刚才坐过的凳子下面。
她笑看着锦衣老爷,满脸感激,“多谢老爷提醒。”
话完,走过去弯腰把荷包捡起来。
静娘过来的时候,特地警惕地看了锦衣老爷一眼。
没错,这锦衣老爷不是旁人,正是京城杜家三爷杜程松,傅凉枭未来的岳父,也是他眼中的“杜老狐狸”。
杜程松这次是依着老太太的意思带着他大外甥赵兴朝出来办药教他如何转动脑子与药市的商贩们周旋,以低价买到高质高量的药材。
只可惜,赵兴朝是个色胚,刚来就迫不及待地去找窑姐儿,结果被人一通设计骗走了身上所有的银钱,根据刚才那小厮所说,他家表少爷现如今穷得只剩一条裤衩子了。
杜程松并不打算出手救赵兴朝,男人嘛,敢嫖就要敢于被打。
“静娘,钱给了吗?”杜晓瑜伸手拍拍荷包上的灰,仔细地挂在腰间。
静娘点点头,“咱们走吧!”
杜晓瑜没再多言,主仆二人一前一后出了面馆。
此时的药市上已经来了很多人,熙熙攘攘,有不少做主子打扮的,带着几个小厮东瞅瞅西瞅瞅,货比三家。
杜晓瑜并没有直接上前去问药价,而是默默地跟着那些老爷,等他们停下来跟商贩谈话的时候再挨近了听一听具体价格。
就这么一圈逛下来,杜晓瑜已经把现如今市面上常见的几种药材价钱听了个七七八八。
收获虽然不小,但对她来说,还是有点遗憾了,竟然没能再碰到回春堂的人。
毕竟她是要立志做回春堂最大药材供应商的人,一直见不到那些人的话,她还怎么谈生意?
静娘见杜晓瑜一直东张西望,有些疑惑地问:“姑娘在找什么?”
杜晓瑜随口说道:“我在找回春堂的人。”
静娘面色一变,“姑娘认识回春堂的人?”
“算不上认识。”杜晓瑜尴尬地说道:“只是有一回我跟着桃源镇的贺掌柜来买药,偶然见到回春堂的两个管事在这儿大批量购买药材,要的数量可多了,我这不是想着见一见回春堂的人,然后跟他们谈谈,来年药材由我供应的事儿么。”
静娘一听,高悬的心暂时落了下来。
“静娘,你既然是从京城来的,那想必一定去过回春堂了吧?”杜晓瑜十分感兴趣地问。
静娘微微颔首,“奴婢没去过,不过回春堂在京城名气挺大的,倒是听说过不少。”
“真的?”杜晓瑜眼底的兴致越发浓郁了,先前听贺掌柜说起过一些关于回春堂的事,她还以为是贺掌柜在吹嘘,如今听静娘这么一说,看来是真的了,以回春堂的名气,只怕这杜家在京城的地位也不一般。
第115章 、三爷本性,合作(7)
“那你觉得我有没有机会跟他们合作?”杜晓瑜又问。
“这……”静娘犹豫,心说只要王爷出手,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只是王爷似乎很不希望杜姑娘这么早就认祖归宗,也不知道王爷到底在盘算些什么。
杜晓瑜也不气馁,自信满满地说道:“只要能见到回春堂的人,我就有六七成的把握说服他们来年购买我药田里产出的药材。”
虽然谈不上完全科学种植,但她在地质,温度和水分这几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调查,每一种草药都是精心种植的,光从目前的幼苗来看,来年的产量和质量都不容小觑,只要能跟回春堂合作,哪怕他们只要其中一部分药材,这条线的盈利也是很可观的。
静娘没敢搭腔,这事儿她得回去问问王爷,如果王爷同意杜姑娘在认祖归宗之前先跟回春堂合作,那么她会帮着杜姑娘出谋划策的。
两人站在麻黄摊前,后面突然传来声音。
“哎,这不是杜家三爷么?什么风把您给吹到清水镇来了,怎么样,我这人参,您还看得上眼吧?要不,您全给搂了?”
杜晓瑜转身一看,竟然是刚才在面馆遇到的那位锦衣老爷。
只见那锦衣老爷伸手从簸箕里拿出一根人参须子仔细瞧了瞧,又凑到鼻尖闻了闻,一瞥那商贩,“你这人参,最老的顶了天也就是十年份的,我要这玩意儿做什么?”
商贩脸上浮现几分尴尬,见锦衣老爷要走,忙拉住他,“三爷,三爷您别走啊,我这也是小本买卖,知道你们回春堂办一次药分量大,特意给您留着的,那京城里再是富贵之地,也总有买不起高价人参的病人,我这十年份的可不就派上用场了吗?只要您全收,价钱好商量。”
杜程松眉毛一扬,“得,你开个实价,我掂量掂量。”
商贩想了想,说道:“十两银子一株。”
杜程松哼声道:“人家五十年的都才卖二十两,这是专柜上的价,你这十年的就要十两一株,还是批发价,你让我花几十两银子买回去当柴烧呢?”
商贩当然知道十两银子是高价,他要不故意这么抬,一开始就放出实价的话,肯定会被杜三爷压得赔本。
整个清水镇都知道,这位杜三爷不差钱,在别的花销上挥霍无度,唯独在办药这事儿上却是出了名的抠搜,压价比妇人还狠。
马上陪着笑脸,商贩道:“那您看,什么价位合适?”
“三两。”杜程松伸出三个手指头晃了晃,“多一个子儿我都不要。”
“三爷,您这也压得太狠了点。”商贩一脸肉疼,“我都要赔本儿了。”
杜程松斜他一眼,“你少在这儿卖惨,当我真不知道呢,你这人参的成本价也就一两多接近二两银子,我给你三两,让你净赚一两,你就知足吧!”
“得,这里二十株人参,共计六十两,给您包好喽,三爷,能不能给透露透露,下一回都要些什么药材,我们也好回去准备准备。”
杜程松也不直接回答,说道:“什么病人最多,我们回春堂就缺什么药材。蒙了吧?你要不知道,就自个上京城瞧瞧去。”
等杜程松提着包好的人参离开,那商贩才反应过来,冲着杜程松的背影大喊,“三爷,您这不是等于没说吗?”
杜程松头也不回,嘴角往上扬了扬,是戏谑人之后得逞的笑。
杜晓瑜激动地看着静娘,“果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静娘,你也听到了吧,刚才那位爷就是回春堂的,而且我听到他们管他叫杜三爷,可不就是回春堂的东家么?难得有机会遇上,我得再去见见他。”
杜晓瑜要走,却被静娘一把拉住,“姑娘。”
“怎么了?”
静娘皱眉道:“这位杜三爷的脾气可不好,咱们与他又是萍水相逢,再加上姑娘你这年纪,贸贸然跑出去告诉他自己手里有药田,每年能出产大量的药材,他能信吗?”
杜晓瑜笑了笑,“这不是还有静娘你吗?到时候我们就装成母女,有静娘你这样老成持重的人出马,就不信杜三爷能直接拒绝我那几十亩药田,再不济,我可以亲自带他去药田里看。”
静娘还在为难,就被杜晓瑜一把拉住往人群里钻,不多会儿便追上了杜程松。
“三爷。”杜晓瑜在后面大声喊。
杜程松觉得声音有些耳熟,转过身一看,竟然是刚才面馆里遇到的小姑娘,他顿住脚步,笑问:“姑娘认识我?”
“不认识。”杜晓瑜摇头,“不过听药市的人那么一喊,想不认识都难了。”
“哈哈哈!”杜程松爽朗地大笑了几声,“说吧,找我什么事儿?”
杜晓瑜悄悄递了个眼色给静娘,说道:“不是我,是我娘,她想跟你谈笔生意。”
“哦?什么生意?”出于对这位小姑娘的好感,杜程松难得的有耐心跟她多说几句。
静娘上前来,左右看了一眼,轻声说,“这里人多嘈杂,三爷,咱们还是茶楼里谈吧!”
杜程松点点头,带着两人进了一家茶馆。
等小二上了茶,静娘才开口说道:“不瞒三爷,我们家里种了药田,药材种类也不少,估摸着来年产量可观,知道三爷是回春堂的东家,想跟您谈谈合作的事,不知三爷是否有兴趣?”
杜程松打量了面前这对“母女”一眼,“那你们先说说,都有些什么药材。”
杜晓瑜接过话头,“上品的菖蒲、甘草、五味子,中品的柴胡、紫参、五加皮,下品半夏、大黄、白头翁,当然,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举个例子而已,除此之外,我们家还会熬阿胶,配方绝对是独家的,三爷要是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好好谈谈合作的事。”
杜程松抬手,“合作的事不忙,既然你们家有药田,我倒是想亲自去瞧瞧,倘若真如你所说的那么好,再谈合作也不迟。”
听到杜程松要亲自去看药田,静娘一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杜晓瑜却很乐意,一口应下,“没问题!”
第116章 、翁婿相见(8)
“姑娘。”静娘拉了拉杜晓瑜的袖子,将她喊到一旁,低声道:“咱们与他不过是初次见面,你就这样带他回去,不妥吧?”
杜晓瑜含笑道:“我知道你担心我,为了我好,可是能在清水镇遇到杜三爷的机会千载难逢,我若是错过了这一回,恐怕以后就再也见不着他了,我那药田里的草药,可全都是为回春堂而栽种的,错过杜三爷,我岂不是白费心血?到时候草药卖不掉,谁来帮我承担后果?”
静娘一噎。
杜晓瑜拍拍她的手背,“你放心吧,我自有把握,不会轻易吃亏上当的。”
静娘眉心微微蹙了蹙,姑娘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她若是再插嘴,恐怕会引起姑娘的怀疑,倒不如遂了她的意,等回了白头村再去找王爷解释。
打定了主意,静娘便再没有劝阻。
杜晓瑜重新回到座位上坐下,对着杜程松笑笑,问道:“那么,三爷打算什么时候启程?”
杜程松道:“你们先在茶馆坐一会儿,我把这些药送到客栈,顺便跟我手底下的人打声招呼就过来。”
“好。”杜晓瑜点头,“不过我希望三爷是诚心想去看药田,而不是忽悠我们干坐在这里等,三爷的时间宝贵,我们也没多少空闲,做生意嘛,还是坦诚一点对双方都好,您觉得呢?”
杜程松一愣,他原本还想着让这两个人在茶馆里多坐坐顺便试探一下她们的诚心,没想到直接就被这小女娃提前把路给堵死了。
之前在面馆遇到的时候,杜程松只觉得这女娃长得清清秀秀,一双眼睛剔透水灵,没想到嘴巴也这么了得,心思更是敏锐。
难以想象,这样聪明伶俐的小丫头竟然出身农家,这让杜程松对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自然不会让姑娘久等。”杜程松说完,站起身走出了茶馆。
果然不多时,他就带着一个小厮回来了。
“这是我们家柜上的伙计。”杜程松介绍道:“一会儿负责给我赶马车的。”
杜晓瑜颔首,“天色不早,咱们快些走吧。”
几人起身出了茶馆。
杜程松坐上马车,对着杜晓瑜和静娘招手,“你们俩也上来吧,我这马车快,用不了多久就能到了。”
杜晓瑜忙摆手,“不用,我们赶了牛车来的,待会儿我指路,你们走前面,只不过速度要放慢一些,否则我们跟不上。”
毕竟是一对母女,就这么大喇喇地上他的马车似乎也不妥,杜程松不再勉强。
杜晓瑜和静娘很快走到镇口将牛车赶过来与马车汇合,几人朝着白头村方向而去。
考虑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