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田种良缘-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饭菜很丰盛,三人早就饿得不行,便也没跟秦宗成客气,直接闷头吃饭。

    等吃完,秦宗成才笑着问杜晓瑜,“杜姑娘怎么没把小团子带来府城玩?”

    杜晓瑜道:“团子去镇上的私塾念书了,没空来。”

    见秦宗成脸上略有些失望的样子,杜晓瑜很不解,“秦老伯怎么突然问起团子来了?”

    秦宗成道:“老夫只是觉得与那孩子有些投缘,当初两次见到他都觉得挺亲切的,乡下孩子我见过不少,模样生得那般可爱的却没几个。”

    杜晓瑜心里一咯噔。

    秦宗成只见过团子两面,竟然就觉得团子亲切,莫非,团子的身世跟秦家有关?

    甩甩脑袋,杜晓瑜随即否定了这个想法,团子要真是秦家人,秦宗成不可能到现在还无动于衷,或许,真的是自己多虑了。

    屋外阳光正好,照得人懒洋洋的,秦宗成要亲自去请师傅设计油罐,这种事杜晓瑜不太懂,瞎掺和也没劲,便打算出去外头逛逛。

    府城可比县城和镇上大多了,街市热闹繁华,上次来她就见识过了,一直念叨着什么时候再专程来游玩,只是年前太忙了,再加上雪下得大,来一趟府城不容易,便拖到了现在。

    三人很快出了秦府,依旧是由秦府的丫鬟给他们带路。

    丁文章长这么大头一回来府城,看哪都新鲜,跟个小孩子似的,乐呵得不行,摊子上到处都有县城和镇子上没有的新奇玩意儿,他本来想买,但是手下意识地摸了摸钱袋,还是忍住了。

    杜晓瑜见状,便笑道:“我想给爹娘和嫂嫂带些礼物,无奈身上的银钱不够,不如,大哥帮我添着些吧!”

    那调皮的神情,仿佛只是随口说出,但实际上,杜晓瑜早已经在心里打了几个弯弯绕。

    丁文章虽然是个大老粗,但他也是个男人,要面子也要尊严,这时候绝对不能戳穿他舍不得那点钱买礼物的事实,更不能直接让他去拿,她给钱,这样无异于直接往他自尊上狠狠踩了一脚。

    所以她斟酌再三,想了个折中的法子,买礼物的钱,她出一半,丁文章出一半,既不动声色地保住了他的尊严,帮他省了一半钱,而且这事听起来就是丁文章在她囊中羞涩的时候出手相帮,算是当着阿福和秦府丫鬟的面给足了他面子,再者,两兄妹的心意都尽到了同一份礼物里面去,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了。

    丁文章听了以后,果然眉心舒展开来,大方地取下钱袋递给杜晓瑜,说道:“小妹想买什么就去吧!”

    杜晓瑜毫不客气地收下钱袋,走到丁文章看中的那几样小玩意跟前问了价钱,然后一半掏自己的钱,剩下的一半再用丁文章的钱。

    老板热情地帮她打好包,杜晓瑜拎着过来,把礼物和钱袋一并塞到丁文章手里。

    哥哥帮妹妹拿东西天经地义,丁文章二话不说欣然地接过。

    对此,秦府丫鬟倒是没什么反应,傅凉枭却是一眼就看明白了,神情若有所思,唇边微微带着笑,果然筱筱还是筱筱,能在不动声色之间就化解一场尴尬替对方处处考虑好,这是她母仪天下时的风范。

    没有人比他更懂,她有多好。

    不过,也不需要别人懂了。

    几人百无聊赖地在街市上瞎逛,街道纵横交错,压根就逛不过来,杜晓瑜脚有些疼,便找了个茶水摊坐下,叫了两壶茶一碟干炒花生米。

    见秦府那个丫鬟红袖躬身站在一旁,杜晓瑜便对她道:“红袖姑娘带着我们走了一路累了吧,不如也坐下来歇歇?”

    红袖面色微微一变,忙摇头,“奴婢不敢僭越。”

    杜晓瑜拉她一把,直接将她摁坐下来。

    红袖惊慌失措,正准备站起来,杜晓瑜已经倒了一碗茶推到她面前,又抓了一把花生米塞给她,笑眯眯地说道:“你别慌啊,我们都是从乡下来的,没那么多讲究,再说了,我请你喝茶是有事情想问问你。”

    红袖小心地接过花生米,优雅地送了一颗进嘴巴里。

    杜晓瑜不由得感慨,不愧是大户人家的丫鬟,连吃东西的姿态都是训练过的,怎么看怎么养眼。

    “姑娘有什么事只管问,奴婢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红袖道。

    杜晓瑜问:“你知道这府城哪里有买丫鬟的人牙子吗?”

    红袖想了一下,压低声音点头道:“有,就在后面那条街,人牙子做的都是不光彩的买卖,自然不能大张旗鼓,奴婢以前跟着夫人去买丫鬟的时候见到过,他们明面上是个杂货铺,事实上内有乾坤。”

    听到有,杜晓瑜就放心了,示意她,“喝碗茶吧,一会儿带我们过去瞧瞧。”

    红袖心中虽然疑惑这位姑娘为什么要找人牙子,却是不敢问出口,听话地喝了一碗茶以后带着杜晓瑜他们来到后街。

    到了一家杂货铺门前的时候,红袖停了脚步。

    杜晓瑜抬头看了看,这家铺子跟之前他们见到的杂货铺差不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若单单只看表面,的确不会让人联想到这里竟然是人牙子的窝。

    红袖上前去,柜上的伙计客气地跟她打了个招呼,“红袖姑娘,今儿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红袖笑盈盈地说道:“我们家老爷的朋友想来看点新鲜货。”

    那伙计一听就明白了,神情越发客气了几分,弓腰对着杜晓瑜几人道:“贵客快里面请。”

    杜晓瑜眉毛一挑,赞许地看了红袖一眼,想着有熟人就是好办事儿。

    伙计带着他们直接来到后院,让他们在院子里等着,他则是上了阁楼。

    不多会儿,一个体态丰腴的中年妇人就跟着伙计下了楼,拿眼睛仔细打量了杜晓瑜几人一眼,开门见山,“听说几位想看点新鲜货?”

    杜晓瑜站出来,客气地打招呼,“您就是这儿的老板娘吧?”

    妇人点点头,神色之中透着一股子不耐烦,她在这府城里接触的都是富贵人家,还是头一回瞧见穿着这么寒酸的主儿来买丫鬟的,想来也拿不出几个大子来,若非看在秦府红袖姑娘的份儿上,她才懒得理会。

    ------题外话------

    明天上架咯^_^25号中午12点以后更新,写了几个月的公众,衣衣知道你们等太久了,感谢小可爱们一路追随,希望能多多支持订阅支持正版,上架后会尽量多更新的。

第109章 、气度不凡,静娘(1)

    杜晓瑜捕捉到了老板娘眼睛里一闪而过的鄙夷,不过她并不在意,买卖的事儿,你情我愿,若是对方不愿意卖,那她不买就是了。

    “我想买个精通刺绣女红的下人,不知道您这儿有没有?”杜晓瑜略带试探地问。

    老板娘一听,皱了眉,就在一刻钟前,她手上刚来一个精通刺绣的,只知道从前是京城大户人家的嬷嬷,因为犯了错被发卖,具体底细还没弄清楚,原本是瞧着那婆子通身气派不凡,想定个高价卖给富贵人家的,哪曾想这几人一来就点名要懂刺绣的,本来嘛,卖给谁不是卖,可看看这几人也不像是有钱的样子,开低价的话她自己太亏,开高价,他们指定买不起。

    “没有吗?”看到老板娘恍神,杜晓瑜又问。

    老板娘道:“有倒是有一个,不过姑娘要不要得起,那就另说了。”

    杜晓瑜问:“那我能不能先见见人?”

    “可以。”老板娘给身后的伙计递了个眼色,伙计马上去往厢房,把刚来的婆子请了出来。

    “奴婢见过夫人。”婆子双手搭在腰侧,蹲身给老板娘行礼。

    杜晓瑜抬眼望去,只见那是一个大约四十来岁的婆子,穿着粗布衣裳,形容狼狈,手上似乎还有被主人家鞭打过的痕迹,可即便如此,杜晓瑜还是透过这些表象感觉到了她不同于寻常下人的气度,就好像有种吸引力,任何人站到她面前,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去学她落落大方的优雅气质,这种气质不是表面,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杜晓瑜十分惊讶,这得是多正统的教养才能培训出这样一个即使落难也保持着原有气度的下人啊?

    私心里,杜晓瑜是很中意这个婆子的,可是她觉得老板娘的要价一定很高,毕竟连自己都能看出来不凡的人,老板娘这样阅人无数的老油子就更不可能错眼了。

    拉回思绪,杜晓瑜问:“她就是那个精通刺绣的人吗?”

    老板娘点头道:“小姑娘,我也不跟你绕弯子了,这可是刚到的货,新鲜着呢,你若是看中了,那咱们一口价,二十两。”

    丁文章吓得倒吸一口气,“老板娘,你开玩笑吧,一个下人值二十两?”

    老板娘白眼一翻,说道:“想必你们也看出来了,这婆子可不是什么贫苦人家出身,而是从京城大户人家出来的,要不是因为一时猪油蒙心犯了错,也不至于落到我手里,她会的东西可不止一两样,我只开价二十两,已经很良心了。”

    杜晓瑜讽刺地说道:“老板娘自己都说了她是刚到的,你怎么就知道她会刺绣,还知道她除了刺绣之外会别的东西?”

    老板娘立时一噎。

    杜晓瑜瞄了一眼婆子手背上的鞭痕,神情很是不屑,“依我看,老板娘应该是觉得我只是个乡下人,好骗是吧,你看她那双手都被打成了这样,以后能不能捏针都很难说,更别提做其他稍微使力的活儿了,您觉得她值二十两银子的话,不妨把她卖去大户人家好了,我们家可养不起这样的闲人。”

    老板娘一听,顿时心中懊恼,她刚才竟然忘了告诉伙计先让这婆子收拾收拾再出来,如今看这样子,别说眼前的小姑娘,就连自己都觉得这婆子恁的邋遢。

    底气不足,神情自然也不再像刚才那么傲慢,老板娘软了几分语气说道:“那你开个实价。”

    杜晓瑜伸出手指头晃了晃,“三两,不能再多了。”

    老板娘一副见了鬼的样子,“姑娘,你当我这是卖白菜呢?”

    杜晓瑜哼声道:“我前两天买了个丫鬟,还是识字的呢,人家清清白白,从上到下都完完整整,并没有哪里被鞭打过,我不过花了五两银子而已,如今你给我推荐的婆子,形容邋遢还满身伤,能不能干活都不知道,我干嘛要花二十两银子买个废人回去养着,一口价,三两,您卖,咱们就一手交钱一手交人,您不卖,那我们就别处看看去。”

    杜晓瑜说着,冲傅凉枭和丁文章使了个眼色,那二人心领神会,跟着她转身就要走。

    “哎!”老板娘忙叫住她:“三两就三两,当我今天开个张。”

    说着,把刚揣进怀里还没捂热乎的卖身契交了出来。

    杜晓瑜也掏出三两银子递给她。

    老板娘想想还是不甘心,便说道:“小姑娘,往后你可得多帮我介绍几个人来买,我们这儿,几岁大的小丫鬟小童子都有,至于价钱嘛,好说好商量。”

    杜晓瑜笑眯眯地接过卖身契,点点头,“难得老板娘这么爽快,以后要是有机会,一定给你多多的介绍买主。”

    银货两清,这桩买卖就算成了。

    杜晓瑜唇边勾起一抹得逞的笑意,带着婆子和众人出了杂货铺。

    等走得远了她才开口问,“你叫什么名字?”

    婆子回答:“奴婢静娘。”

    杜晓瑜仔细看她一眼,想着自己果然没看走眼,这婆子通身气派不凡,是块宝,刚才之所以那么贬低她,不过是想借机压价罢了。

    可杜晓瑜又哪里知道,静娘为了把自己“低价卖出”,不惜将自己弄得满身伤痕,以她的地位,在楚王府也算得上养尊处优了,那双手更是金贵,不过到了主子面前,别说是一双手,就是这条命,那都是不值钱的。

    静娘早在芸娘给她的信件中知晓了主子的境况和目的,晓得买下自己的这位姑娘八成会是楚王府将来的女主人,所以丝毫不敢有半分的怠慢,至于这姑娘的出身——甭说这位是京城杜家失踪十一年的五小姐,就算真是乡下姑娘,只要活阎王乐意,她早晚也会成为楚王妃,还是没人敢开口置喙的那种。

    “静娘。”杜晓瑜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的确跟她的气质很搭,娴静婉约,舒缓雅致,又问:“你真的会刺绣吗?”

    “会。”静娘颔首,“奴婢卖身为奴之前跟着绣娘学过很长时间,虽说比不得真正的绣娘,但绣些寻常小玩意是不成问题的。”静娘原本出自绣坊,是她们那一届刺绣最为出众的绣女,这么说也不算过分。

    杜晓瑜心中欢喜,原本她还以为真是那老板娘诓她的,不过看在静娘此人气质非凡的份上,把她买回去也大有用处,没想到她还真的懂刺绣,杜晓瑜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了。

第110章 、清秀佳人,回家(2)

    “那咱们先去医馆。”三两银子买了块没人发现的宝,杜晓瑜心情那叫一个好,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

    几人不多时就到了医馆,请大夫清洗敷了药,杜晓瑜又额外买了一些祛疤良药备着,总的花了一两多银子。

    静娘有些受宠若惊,“姑娘实在不该为奴婢花这个冤枉钱。”

    杜晓瑜道:“我既买了你,你以后就是我们家的一份子了,我这个人呢,对家人是不计较那些的,再说了,你这双手可宝贝着呢,一定得好好养着,等你伤好了,要帮我绣些东西。”

    静娘不着痕迹地看了一旁的傅凉枭一眼,见主子满心满眼都是这位姑娘,她又不动声色地挪回视线,恭敬回话,“是。”

    出来一趟,给爹娘嫂嫂和团子的礼物有了,精通刺绣的下人也买到了,杜晓瑜满意地跟着红袖回了秦府。

    上回来的时候只是匆匆跟秦宗成的夫人打个照面,这回却是真真实实地坐到一个屋子里了。

    秦夫人是个十分随和的人,见到杜晓瑜,忍不住惊叹,“呀,上回你来我们家的时候还瘦得皮包骨头,这才半年不见,竟然出落得如此标致水灵了。”

    这话还真没有夸张成分,以前的杜晓瑜因为营养不良而面黄肌瘦,离开李家以后,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几乎每顿都能吃上肉,半年就给补回了大半,气色极佳,皮肤也越发白皙。

    杜晓瑜的长相,不是倾国倾城,也不是天香国色,而是干净清秀,灵气逼人,尤其是一双眼睛,纯净轻灵,至真至诚。

    干净,舒服。

    这是前世傅凉枭第一眼见到杜晓瑜的观感,后来接触得多了,他总觉得这姑娘身上有一种魔力和巧劲,不管是平凡不起眼的,还是他厌恶的东西,但凡是经过她的手,都会让人怎么看怎么顺眼,怎么看怎么喜欢。

    同样一件衣服,穿在别的女人身上让人看到的是浮于表层的华丽光鲜,穿在她身上,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灵动劲儿。

    先皇后的薨逝,致使傅凉枭从小就心理阴暗,遇到她之前,在他的人生中,从来只有算计与被算计,那些一张张的笑脸背后全都藏着冷森森的刀子,想他死的人很多,他想杀的人也很多,在不停地杀与挡杀中,他一步步走向黑暗的泥淖,扭曲,邪佞。

    所以在遇到她的时候,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世上竟然还有跟母后一般干净空灵的女子。

    话回当前,秦夫人见到杜晓瑜,也是十分的欢喜,当即命人把自己刚采买回来的上等护肤膏送了好几盒给杜晓瑜,并笑着说:“你才十四岁,不适合用胭脂水粉,但这护肤膏却是能用的,你且拿回去,每天净面之后轻轻涂抹在脸上,你的脸蛋这样水嫩,若是不及时保养着,往后被外头热辣辣的太阳晒伤了可就不美了。”

    “谢谢夫人。”杜晓瑜笑着道谢,收下了秦夫人的礼物。

    除了护肤膏,秦夫人还另外送了她一套头面和一个玉镯子。

    这两样礼物实在太贵重,杜晓瑜不敢收。

    秦夫人感慨道:“杜姑娘有所不知,在遇到你之前,我们家的油生意已经是门庭冷落经营惨淡,老太爷对老爷十分失望,已经放了话,三个月之内若是还不见起色,就让他关门大吉另谋生路。

    那段日子,老爷愁得整夜睡不着觉,却是什么办法都想不出来,我见他心情烦闷,就建议他去乡下亲戚家散散心,没成想歪打正着,竟然会在桃源镇遇到了姑娘你,还得到了榨花生油的法子,现如今花生油的势头是一天比一天好,老爷那脸上成天都是挂着笑的,就连太爷都不知从哪接了几个单子,整天催促着油坊快些做。

    说起来,姑娘可是我们秦家的大恩人,送你的这些跟你的恩情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只望你别嫌弃才好。”

    杜晓瑜没想到自己对秦家的崛起竟然起了这么大的作用,淡笑道:“夫人您太客气了,我只是出了个法子,其他的可全都是秦老爷的功劳呢!”

    二人你来我往的客套了一番,直到下人来传饭才停下来。

    秦宗成已经回来了,手中带了几张油罐的图纸,说是想请杜晓瑜过过目,设计图纸杜晓瑜不行,但鉴赏一下她还是可以的,拿过来仔细地看了看,挑了其中几张设计比较独特的出来,秦宗成想也不想,直接拍板定下了,就用她选的那几张。

    由于秦宗成和她夫人的热情招待,一顿晚饭吃得丰盛又满足。

    杜晓瑜几人在秦府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又出去闲逛了一圈,第三天早上才启程赶回白头村。

    天气实在太好,沿途春花繁茂,嫩芽簇簇,杜晓瑜舍不得错过这么美的春景,就一路走走停停,花了好几天的工夫才回到家。

    刚好碰上团子放假,丁里正已经亲自去镇上把团子接了回来,这会儿正在屋里写功课,水苏在一旁看着。

    团子偶尔有不懂的就问她,水苏便也很有耐心地回答。

    目前团子他们学的还只是三字经和幼学琼林,而这些东西对于水苏来说并没有难度,所以教起团子来是丝毫不费力。

    听到外面有动静,水苏急急忙忙出来看,就见到杜晓瑜他们回来了,还带了一个面目慈和的妇人。

    水苏不解,问杜晓瑜,“姑娘,不知这位是……?”

    “哦,这位是静娘。”杜晓瑜欣然介绍道:“也是我买回来的,往后就跟你一起伺候。”

    水苏忙上前跟静娘打招呼。

    静娘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意,一点也没有不自在的意思。

    水苏暗暗佩服,想着姑娘也不知道从哪买回来这么个厉害的人,光凭那举止做派,就不像是穷苦人家出来的,想必之前在富贵人家调教过,否则普通人家可养不出这么高的涵养来。

    “快里面坐吧!”水苏热情地说道:“奴婢去给你们烧热水沏茶。”

    杜晓瑜让丁文章带着他们先进堂屋,她第一时间去了团子的小书房。

    团子正端坐在桌前写功课,神情十分的专注,杜晓瑜实在不忍心打扰,就特地放轻了脚步。

第111章 、精湛的绣工(3)

    走到桌边的时候,团子还在刷刷地写字,杜晓瑜没说话,把他写好的拿过来看了一眼。

    上一回去私塾接团子,齐夫子告诉她,私塾里有一个入学小测考,就是入学一个月以后的测评考试,团子和铁蛋入学晚,为了公平起见,考试内容就只涉及他们俩入学这一个月内所教授的全部内容。

    然而让人惊奇的是,团子竟然拿了优等,铁蛋虽然是中等,却也比入学早的大多数学生好太多,可见这两个小人儿去了私塾以后每天都有认真学习。

    杜晓瑜还记得齐夫子提及丁晏清这个名字的时候,那满脸自豪的笑容,直夸团子好学,还说团子是他教过最聪明的学生。

    杜晓瑜虽然不曾亲眼见到夫子宣布团子测评优等时的情景,却也是高兴坏了,心中为团子感到骄傲。

    “姐姐,你回来了?”

    团子见到杜晓瑜,马上搁下笔,小脸上挂着兴奋的笑容。

    杜晓瑜忙把他写好的功课放下,笑得宠溺,摸摸他的脑袋,“姐姐不在的这些日子,团子都有乖乖听夫子和水苏的话吗?”

    “嗯,团子每天都有认真学习的。”他乖巧地点头。

    杜晓瑜心下满意,便说道:“既然团子这么听话又好学,那姐姐要是不给点奖励,岂不是太不厚道了?”

    听到有奖励,团子乌黑双眼就是一亮,满脸期待地等着。

    杜晓瑜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拿出一个包裹来,放到桌上缓缓打开。

    包裹里面有她给团子新买的砚台和毛笔,另外还有一块质量好一点的墨,外加几本小人书,所谓的小人书,就是以连环画的形式来描述故事,通俗易懂,老少皆宜,杜晓瑜买来的这几本比较实用,都是成语故事。

    团子一看见就喜欢得不得了,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说等写完先生布置的功课就开始看。

    杜晓瑜道:“那你写吧,姐姐就不打搅你了,今天晚上给你们包饺子吃,一会儿好了再来叫你。”

    “好。”团子吸溜了一下口水,拿起笔继续写功课了。

    杜晓瑜出了书房,就看到热情的水苏带着静娘在到处熟悉宅子里的环境。

    她每说到一处,静娘就认真地记下,偶尔有不懂的,也会出口多问几句,目前看来,两人的相处还算和睦。

    杜晓瑜很是欣慰,抬步去了堂屋。

    丁文章正在滔滔不绝地跟廉氏描绘府城是如何如何的大,那街市上是如何如何的繁华,廉氏听得直羡慕。

    见堂屋里除了他们夫妻俩和小安生外再没别人,杜晓瑜问:“阿福哥哥去哪了?”

    丁文章随口应了一句,“应该在浴房,他那个人爱干净,一回来的头等大事就是把自己收拾得清爽利索。”

    杜晓瑜了然,走到廉氏身旁坐下,抱了抱小安生,小家伙已经七个多月,因着他娘的营养越来越好,奶水充足,连带着他的皮肤也越发白嫩起来,让人抱着就忍不住想亲亲他。

    “嫂嫂,咱们今天晚上包饺子吃。”杜晓瑜道:“一会儿我去剁馅料,嫂嫂帮我擀饺子皮。”

    廉氏想都没想,一口答应。

    杜晓瑜有些不好意思,“静娘的手还没好全,等她恢复了,我就让她时不时地去厨房帮忙,到时候,嫂嫂就可以不用管那些事了,只消带着我这干儿子到处溜达游玩。”

    廉氏之前虽然不太赞同杜晓瑜再买一个下人,不过见到静娘的时候,她突然改变主意了,凭她以前给人当丫鬟的“嗅觉”来看,这位静娘身上的气质,像极了她刚入府时教她们礼仪规矩的姑姑,不过那姑姑颇为严厉,而静娘则是多了几分沉静婉约,显然段位在那姑姑之上。

    听说只花了三两银子,廉氏很是惊讶,五两银子买到一个识字丫鬟,三两银子竟然买到一个在富贵人家深受调教过的嬷嬷,小姑子这运气,也实在是太好了些。

    杜晓瑜到厨房的时候,看到静娘在里面洗手,瞧那架势,似乎准备下厨了。

    杜晓瑜吓了一跳,“静娘,你怎么来了厨房?”

    静娘缓缓说道:“奴婢听说姑娘想吃饺子,又见水苏不擅长厨艺,就想着来给姑娘做。”

    “不用不用。”杜晓瑜忙摆手,“你的手还没好,今天又是刚来我们家,还是跟着水苏去熟悉熟悉环境吧,至于厨房的事,交给我和嫂嫂就好了。”

    静娘微笑道:“水苏刚才已经带着奴婢熟悉过宅子,奴婢全都记下了,大少夫人要带孩子,就让她歇着吧,奴婢帮姑娘擀饺子皮。”

    “可是你的手……”杜晓瑜还是犹豫。

    静娘将双手从袖子里伸出来,只见上面的鞭痕已经消除得七七八八,现如今只看得到一些浅色的印记了。

    杜晓瑜微愣,想着这府城的药膏药效也太好了点,算下来也就七八天的时间吧,竟然就快好了。

    静娘眸光轻轻一闪。

    当初为了把自己低价卖出真的用鞭子抽伤那是迫不得已,但如果一直保持这种状态,难免惹得活阎王不高兴,所以后来一直都在秘密用王府带出来的玉肌膏,为的就是早日恢复好帮姑娘做事。

    见静娘坚持,杜晓瑜便没再撵她走,转身去堂屋知会廉氏一声,让她不用来了,就返回厨房和静娘一起包饺子。

    这过程中,杜晓瑜一直在打量静娘,见她不管是擀饺子皮还是包饺子,动作都十分的娴熟,包出来的饺子全都一个样,好看得杜晓瑜都舍不得下锅煮了。

    她到底是忍不住问,“静娘,你以前在主家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做这些活儿啊?”

    否则怎么会有人既识字,又懂得刺绣,还会下厨,更重要的是,气质还那么好,这不是人,是神吧?

    静娘道:“奴婢是从京城来的,京城的大户人家规矩比较严苛,像我们这样的下人,是必须什么都会的,否则主子使唤的时候跟不上道可就惨了。”

    杜晓瑜皱眉,“可我看你什么都会,又做得那么好,为什么还会被发卖出来呢?”

    静娘垂下脑袋,声音里含着几分感慨,“大户人家后宅的阴私是很可怕的,有的时候不是你有罪,而是主子差个替罪羊,那你就非死不可,奴婢还能活到现在,已经算是主家仁慈的了。”

    杜晓瑜从这番话里面听出了阴谋的味道来,想着大户人家龌龊事儿真多,便不再问静娘其他的了。

第112章 、吃飞醋,照拂长工(4)

    今天的饺子有好几种口味,全虾馅的,三鲜的,猪肉香菇的,也有一部分皮薄的做了蒸饺和煎饺。

    傅凉枭喜欢吃蒸饺,团子不管是水饺、蒸饺还是煎饺都爱吃,丁文章则是偏爱煎饺。

    知道每个人口味不同,杜晓瑜就每样都做,还特地用竹篮子装了一些送去老宅,顺便把自己和丁文章合买的礼物带过去,二老高兴得不行。

    不过要真说起来,这些饺子多数都是静娘做的,杜晓瑜在厨房里反而像个打下手的,直弄得不好意思。

    本来嘛,杜晓瑜是主,静娘是仆,仆人为主子做事天经地义,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只是杜晓瑜总感觉自己在静娘面前会显得“很没礼数”,主要还是因为对方不管做什么都透着一种常年浸淫礼仪规矩的优雅,自然而然,不呆板也不做作,像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

    这让杜晓瑜萌生了想跟着静娘学规矩学礼仪的心思。

    然而此时的她并不知道,这一切都在傅凉枭的“算计”之内。

    静娘是先皇后身边最得力的掌事嬷嬷,宫里的礼仪姑姑见到她都得礼让三分,这是个极有气质涵养的宫人,傅凉枭请她来汾州,就是想让杜晓瑜在静娘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成长为真正的大家闺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