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后今日依旧盛宠-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令姝淡淡笑:“劳烦赤珠姑姑。”
  太后娘娘念叨她,准没什么好话。
  一行人直接进了正殿,李令姝刚一进去,就发现正殿摆设很不一样。
  今日正殿里所有的隔门全部取下,窗门大开,殿中加了约有十盏宫灯,照的内里灯火通明。
  萧太后的这个慈宁宫,里里外外都是大气端庄的,处处彰显她曾经正宫皇后的地位。
  李令姝抬头看,就见大厅正中间摆放一把鎏金凤椅,凤椅两侧各有一把椅子,一把是略简朴的檀木凤椅,另一把龙椅倒是华贵一些,却也是檀木打底。
  远远不及太后的凤座来得威仪端肃。
  这会儿厅中已经等了十余名小宫女,各个垂眸静立,仿佛根本听不到外人的动静。
  赤珠就说:“太后娘娘在雅室,让您来了就去雅室见她老人家。”
  李令姝心里了然,太后这是需要她亲自进去请,好演一出母慈子孝的戏码。
  “这是本宫应当做的。”
  李令姝这么说着,跟着她七拐八拐,终于进了寝殿前的雅室。
  太后娘娘这雅室可不是她南华殿的雅室可比的。
  只看雅室正中摆放有玉石台面的茶桌,边上四把圆凳,打眼看就知是黄花梨的。
  茶桌之后是一排文竹,绿意盎然又素静别致,瞧着还有几分古朴。
  再旁边就是一架博古架,上面摆放的东西不多,李令姝也大多叫不出名字,可扑面而来的厚重感,却是李令姝头一次感受到。
  上面的盆景、摆件、瓶、雕,想来无一不是凡品。
  而太后就坐在另一边窗下的香妃椅上,正在阳光下读书。
  温柔春日的晨光抚慰着她艳丽非凡的面容,时光在她乌黑的鬓发间缓缓穿行,一丝痕迹都未留下。
  几日不见,太后娘娘依旧美得惊心动魄。
  李令姝见过那么多现代的美人,却发现没有任何一个有太后娘娘这般气韵。
  她不笑不动不说话的时候,只那么垂眸读书,都十分温柔婉约,让人觉得她很容易亲近。可她若是沉下眼眸冰冷凝望,却又让人手脚发凉,通身都是威仪气派。
  李令姝没见过她别的面貌,只知道这位太后娘娘她须得打起十二分精力去对付,绝对不敢掉以轻心。
  “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万福。”李令姝进了雅室,先给太后行礼。
  太后就坐在那,好似没听到她的话,伸手竟翻了一页书。
  李令姝就维持着蹲福的姿势,一动不动等在那,只太后叫起她才能动。
  气氛一下子就凝固起来,还好李令姝之前练习过蹲福,这才维持住了体面。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工夫,可能赤珠觉得这样不是很好,才上前跟太后耳语几句。
  “唉,你这孩子,来了也不言语一声,快起来吧。”太后立即抬起头,似是有些吃惊,还眯起眼睛往李令姝脸上看过来。
  李令姝没有笑,也没有怒,她很平静地起身,再次给太后请安。
  太后就笑起来。
  “好孩子,坐下说话。”
  她金口一开,赤珠就赶忙端了圆凳过来请李令姝坐下。
  李令姝便端端正正坐下,等着太后出招。
  太后眯着眼睛,上下打量她。
  这一身衣服穿在身上,气度立即就不同。
  之前李令姝便是戴着燕居冠,却也没有皇后的气度,撑不起过重的常服。可现在看来,还是衣服做得不够精细,衬不出人来。
  此刻再看李令姝,她挺直腰背坐在那,面容淡淡,脖颈修长,身姿很是端庄娴静。
  若她不言语,是很能唬住人的。
  太后倒是挺满意,原本她还想提点几句,不让她落自己的脸面,现在一看,废话就可以省下,说些正事。
  “皇后,你也知道今日为何会开赏春宴,你心里有没有什么想法?”
  李令姝一愣,太后这是问她想给自己老公纳什么样的小老婆?古代还能这么操作吗?
  不过转念一想,太后能问一句已经算是很体贴的,若不然直接先斩后奏,放到真正的妻子们身上可能更难受。
  李令姝抿了抿嘴,倒是浅浅笑了:“臣妾没什么想法,京中的许多闺秀臣妾也都不认识,想来娘娘都是见过的,全凭娘娘做主。”
  原主在家时基本上没什么出门的机会,同龄的闺秀几乎一个都不认识,所以倒也省了那份姐妹共侍一夫的尴尬。
  太后听了这话,倒是不觉得有问题,李令姝这也算是实话实说。
  “不说特指的哪个人,性子呢?”太后又问。
  李令姝不知道太后为何执着问这些,只按着她应当会喜欢的回答道:“只要人能孝顺忠心便是最好的品德。”
  这个答案中规中矩,太后点点头,没再问。
  李令姝就这么坐了会儿,看她也不言语,不知道她肚子里掂量着什么事。
  她心里面思绪万千,面上却依旧维持着唇角微微有些弧度的淡然面容,看起来一点都不急躁。
  太后几次借着翻书的工夫用余光看她,就看她表情都不带变一下,心里不由对这个她一直不太看好的皇后有了些新的认识。
  在太后看来,一个人最优秀的品质其实是耐心。
  只要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能耐着性子等待最终的那个结果,她就一定会是最后的那个赢家。
  但这位“外甥女”她到底接触不多,现在还无法分辨忠奸。
  太后眯了眯眼睛,这一次终于把书本放下,转头认真瞧看李令姝。
  李令姝这回也不能假装无事发生,只好也抬眸看她:“娘娘可有事要吩咐?臣妾洗耳恭听。”
  她的凤眼很漂亮,眼尾带着些缠绵悱恻的弧度,让人很容易心软。
  太后想:跟她那个娘长得一个样。
  “好孩子,有件事哀家左思右想,还是决定提前先跟你说清楚,”太后脸上满满都是慈祥,“你也知道,这一次赏花宴实际上是为了给皇儿选秀,为了能让皇儿早早康复,咱们婆媳两个也都得尽力。”
  李令姝:“是。”
  太后笑得特别和气:“皇儿是个清冷人,以前也不喜那些侍寝宫女之类的事,现如今身边便只有你一个皇后,确实是有些孤单的。”
  李令姝:“……”
  原来皇帝还是个处?
  不知道为什么,李令姝觉得这皇帝,真的还挺惨的。
  她莫名有些同情了怎么办!
  但这会儿太后还很严肃,她就不敢笑,只能认真听太后说,还得捧场:“娘娘说得是,说不定被喜事一冲,宫里再热闹热闹,陛下就能大好。”
  她这么说着,努力让自己看起来特别感激,也是不容易。
  太后瞥她一眼:“哀家之前瞧中了几位闺秀,都是贤良淑德的好姑娘,只是出身都很不平凡,若是她们进了宫,位份上就不能亏待,毕竟皇儿……”
  毕竟皇帝要死不活的,人家能把孩子送进宫,都是忠心护主的表现,自然不能随便敷衍。
  李令姝心下了然,兜这么大一个圈子,等在这呢?
  其实太后想封谁想让皇帝纳那哪位做皇妃,她一道懿旨下去便成,根本不用跟李令姝商量。然而李令姝手持凤印,别看她现在可怜巴巴缩在南华殿,她到底是皇帝的正妻。
  若是太后懿旨发下她不落印,那里子面子就都很难看,会闹个不愉快。
  这样将来妃嫔进宫,也是立身不正,腰板就挺不直。
  毕竟她们没有正妻的首肯,便是做妾都做得不踏实。若真如此,可不就坏了太后的大事?
  李令姝这么懂事,当然不会坏太后大事的。
  她立即道:“臣妾还以为是多大的事,对于宫中位份等事臣妾也不太懂,自然要娘娘定夺。”
  李令姝顿了顿,露出一个讨好的笑:“毕竟姐妹们进了宫,也能多陪陪娘娘,也有人能替臣妾孝敬娘娘,娘娘喜欢谁,给谁高位便是,臣妾只听娘娘的话。”
  这话说得太诚心了,太后扫了她一眼,看到那谄媚的笑,心里的警惕渐渐消散开来。
  她之前想什么呢?不过是一个贱婢生的薄命丫头罢了。
  哪里有什么皇后样子?
  作者有话要说:陛下:总觉得太后要坏朕好事,朕不想要这些乱七八糟的媳妇!
  皇后娘娘:那本宫呢?
  陛下:……也就还行吧。


第31章 
  太后一舒心,笑容就越发慈祥。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讨人喜欢?”
  李令姝抿嘴一笑,脸都跟着红了。
  她发现自己的演技还是挺好的,别的方面不知道,起码装乖卖傻她是相当纯属,就连火眼金睛的太后娘娘都没看出来。
  婆媳两个这边“和谐”说了会儿话,外面就进来一个脸生的姑姑:“娘娘,各家命妇及小姐都已经到齐,在正厅等您跟皇后娘娘呢。”
  李令姝这才知道,原来太后不是故意要跟她说话,而是她们两个必须要避开,等所有人都坐下安定再姗姗来迟。
  想来这也是宫里不成文的规矩。
  李令姝立即就起身,对太后道:“娘娘,既然人已经到齐,咱们就出去瞧瞧看看吧?”
  太后微微一笑,伸手让她扶着自己起来,然后就由着她扶着自己,两个人亲亲热热地出了雅室。
  一路上,李令姝仔细支着耳朵,都没听到正厅那边有什么响动。
  这些世家大族出来的人物,行为规范到底是没什么差错的,便就是有那么几个不上台面的,应当也会有姑姑和宫人上前制止。
  这一路看似不短,可李令姝却觉得异常漫长。
  她就这么搀扶着太后,手不能抖,腿不能软,就连走路都得是一个节奏的,不快不慢刚刚好。
  李令姝几乎大气都不敢喘,就这么扶着太后,一路憋着气进入正厅。
  厅中坐了三四十位,放眼望去,命妇们端庄持重,闺秀们清秀可人。
  待她们婆媳两个刚一进去,就看里面的命妇们立即起身,垂眸静等,动作之间,只听轻微的环佩之声,却一点都不显嘈杂。
  李令姝心里佩服,这边恭恭敬敬扶着太后坐到凤椅上。
  太后坐定之后,李令姝退后一步,在自己的凤椅前站定。
  太后就慈和道:“坐吧。”
  李令姝便轻轻坐下。
  等到上面的两位主位都坐下,赤珠才上前一步,唱诵道:“跪。”
  下面的人,齐刷刷跪下来。
  “给太后娘娘请安、给皇后娘娘请安。”
  人虽然多,声音却也挺齐的。
  李令姝头一次见这等场面,这还是她第一次,从内心里感受到古时皇室的威仪。
  皇权之下,皆是臣民百姓。
  李令姝不自觉挺直腰背,垂眸凝望,在她们每一个人的背上看过。
  太后轻轻开口:“免礼、平身。”
  等人都站起来,赤珠再道:“赐坐。”
  于是下面那一群人,就又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
  不过他们便是坐下来,也不太敢交头接耳,大多都是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膝盖,身姿倒是都很优美。
  太后就开口了。
  “近来京中大事小情不断,哀家也许久没有见过你们,倒是十分想念。”
  这说的是之前皇帝重病,因此宫中好生安静了一个月有余。
  太后继续道:“春夏之交,正是百花盛开时,哀家想着正好可以同诸位夫人小姐一同赏玩,才特地叫皇后一起操办了这场赏春宴。”
  下面的人就得接茬。
  一般这种场面,接茬的都是跟上位者关系比较亲近的近亲。
  “娘娘所言甚是,臣妇早就听闻御花园中的牡丹争奇斗艳,多谢娘娘赏赐咱们这机会,让咱们能一饱眼福。”说话的是忠勇伯夫人萧氏。
  旁边另一位也轻声开口:“太后娘娘一向慈和,臣妇时常感念。”
  这是之前李令姝见过一面的,冯坤冯首辅的夫人魏氏。
  她们两个作为太后的亲近之人说了话,后面就陆续有几个夫人也跟着说了几句,大多都是场面话。
  太后点点头,笑容越发和善,她道:“哀家是老太婆了,你们瞧着不新鲜,不过哀家身边这一位,可是正是春好时。”
  说吧,她又跟李令姝慈祥地说:“皇后,这些命妇你以前从未见过,不如让她们一一上前给你见礼,也好有些面缘。”
  李令姝知道,她这是要让命妇们领着闺秀上前,想挑挑人。
  这个说法倒是最稳妥的,李令姝心领神会:“是,太后娘娘思虑周到,多谢娘娘。”
  太后就看了一眼萧夫人,萧夫人就笑说:“娘娘同皇后娘娘真是母女情深,让人十分感动,不如就从咱们家开始吧?”
  她这么说着,就自顾自起身,看了一眼身边的李令嫣和另一个李令姝略有些面熟的少女。
  于是,这母女三人就上前给太后皇后见礼。
  李令姝仔细回忆一番,才想起来这个少女应该是忠勇伯的另一个小妾所生的三小姐,不过这小妾原是萧氏的贴身丫头,因此跟萧氏的关系倒是还算亲近。
  李令姝印象里,这位同样也是庶出的三小姐不是很爱说话,跟她也没什么交集。
  忠勇伯家的亲眷行过礼,太后勉励几句,就轮到李令姝。
  她就看到李令嫣站在那冲自己笑,显然是知道今日太后的所谓赏花宴就是选秀,心里恐怕正在得意。
  李令姝懒得理她,只笑着说:“夫人、县主、三小姐,咱们都是一家人,就不用那些虚礼,快回去坐吧。”
  于是,这令人心塞得李家人终于下去了。
  她们之后,就是开始了熟悉的认人环节。
  有几位国公夫人都是孤身前来,身边并未带适龄的小姐,李令姝看她们对太后也很客气,便知道这家是不想参选的。一直等到首辅冯坤的夫人魏氏上前,这一场赏花宴才略有些看头。
  只看她缓缓起身,领着一个约莫十七八岁的年轻姑娘上前,先给太后见礼,才转身看向李令姝。
  “臣妇魏氏携小女给皇后娘娘见礼,娘娘万福金安。”
  她行过礼,身边的少女也要行礼。
  就看她姿态娉婷地冲李令姝轻轻一福,轻声道:“臣女给皇后娘娘请安。”
  她长得也不过就是中人之姿,可声音却犹如黄鹂一般,十分动听灵巧。
  李令姝哪怕听过那么多现代的电视,也不得不承认,她的声音真是一绝。
  令人听了就忍不住追寻着瞧,甚至还有些食髓知味的效果。
  除了她,其他的命妇也都悄悄瞧过来,看样子这位冯家的小姐以前并未有过什么才名。
  今日若是太后娘娘选不中,她们家里有年轻儿郎的,也可一起相看,倒是个绝佳的机会。
  太后一听她出声,就对魏氏了然一笑。
  “这孩子的声音,可真如天籁一般,好听得紧呢。”
  冯小姐羞红了脸,低头给太后蹲福礼。
  太后就很慈爱了:“好孩子,你叫什么名儿,今年多大了?”
  冯小姐看了看魏氏,见她冲自己点点头,才开口:“回禀太后娘娘,臣女闺名婧妍,今年十七。”
  太后大笑:“好好好,声音好,名字好,年纪也很好。”
  这三个好字一说出口,厅中陡然一静,但少顷片刻,萧夫人就搭茬:“这孩子长得也很好,青青秀秀的,让人瞧了舒服。”
  冯婧妍被这么夸了一通,瞧着是整个人都不好意思抬起头,最后还是跟着魏氏一起回到座位上,坐下不吭声了。
  李令姝低头喝了口茶。
  就知道这个冯婧妍,一定是太后属意的人选之一。
  之后又上来几家,太后的夸奖都是中规中矩,于是李令姝也都是中规中矩,客客气气。
  直到兵部尚书王听风家的夫人方氏领着两位闺秀上前。
  这两位闺秀一个看起来个子很高,身形丰满圆润,另一个则是瘦瘦小小的,看起来我见尤怜。
  论说长相,现在都低着头,李令姝也瞧不清楚。
  太后就很贴心了,等人家见过礼,太后就笑着说:“说起来,夫人家中这两位闺秀爱哀家还是头回见,抬起头来给哀家瞧瞧。”
  于是,李令姝就看见那俩个少女抬起头,立即就觉得惊艳。
  她这一个多月看自己的脸早就看习惯了,现在换一个风格,并不觉得普通,还是发自内心觉得对方美丽。
  方夫人家里这两位闺秀,个高那一位长得跟她很像,都是浓眉大眼的,异常英气。倒是瘦弱的那一位看起来是弱柳扶风,长相也是小巧温婉,叫李令姝说,有些黛玉的气质。
  再一听声音,一个利落一个婉转,方夫人家里这俩个闺秀的性子一下子就清晰起来。
  李令姝余光看太后捏了一下手里的苏绣团扇,心里立即有了计较。
  估摸着这位兵部尚书,也是太后要拉拢的对象之一。
  李令姝就问:“两位小姐都很出众,不知年龄几何?闺名又叫什么?”
  这是主动替太后问的。
  这一回,却不是两位小姐自己回答。
  是方夫人直接答的:“回禀皇后娘娘,臣妇家中的俩个姑娘,高个的是长女,今岁十八,闺名红莹,矮一些的是幺女,今岁十六,闺名……小怜。”
  这名字起的,很是不太对劲。
  李令姝旁的不方便问,只笑道:“都是极好的。”
  她话音刚落下,就听外面传来一道略高一些的嗓音。
  “太后娘娘办赏花宴,怎么不请臣妇一起过来共庆?”
  李令姝眯起眼睛,好奇地往门口望去。
  只看珠帘轻起,一个身着紫红的礼服,昂首挺胸站在那。
  她个子很高,圆脸浅眉,声音却又是那么利落。
  李令姝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她是谁了。
  当今圣上的堂叔,前朝摄政王安亲王的王妃袁氏。
  安王妃就这么踏进慈宁宫正殿,理所应当地不请自来。
  李令姝余光里,太后紧紧捏着团扇,显然对这位安王妃不甚欢迎。
  “安王妃,好大的排场。”太后沉声道。
  安王妃笑起来,眉眼明媚,满眼皆是利落和洒脱。
  “排场再大,也不及太后娘娘您呐。”
  李令姝心道:这两位难道竟是不相合?
  作者有话要说:皇帝陛下:没有朕的第一天,想朕。
  昂谢谢大家的支持,难得上一回夹子,努力推一下自己的文~
  下一本预计开《我见皇后多妖娆》求收藏呀~
  舒清妩曾是官家女,一朝错落满门流放。
  她则被充入永巷成为宫奴,活成最长寿的白头宫女。
  重活一世,舒清妩发誓,一定要擦亮双眼。
  首先,就要抓住那个看似玩世不恭,花心无能的太孙殿下。
  ——
  太孙殿下(憋屈):朕知道,你就是馋朕的身子!
  舒清妩(不耐烦):是是是!
  双初恋小甜饼,1VS1,真香警告,佛系宫斗,纯架空设定=V=
  然后再求一下作者收藏,再推荐一下我的完结文:
  《我见贵妃多妩媚》《贵妃如此多娇》《宫女为后》《农女为后》《小星芒》都是小甜饼,可以尝试看看哦~


第32章 
  不管他们俩个相合不相合,也不管太后生气不生气,安王妃人都来了,就是太后真不待见,也不能把人直接轰走。
  于是赤珠只好在赶紧命宫人搬来一把椅子,放在太后左手边的陪坐前。
  安王妃就趾高气昂走过去,干脆利落坐了下来。
  她根本不等太后赐座,行为左派极为敞亮。
  李令姝微微垂着眼,她都不用看,都能感受太后那里十分不愉。
  但太后不愉快,便是烦她烦得要死,都是不会表现出来分毫都。
  李令姝就听她对安王妃开口,很是和颜悦色:“前几日听闻王妃带着世子去黄庄跑马,哀家还以为你们要玩过这个春日,故而才没下请帖。”
  这听着竟是开始闲话家常,安王妃就莫名笑起来。
  她的声音很好听,跟那冯婧妍的婉转动听是不同的,若是细细去品味,便犹如山涧落泉,叮咚作响。
  “娘娘真是慈悲,便是臣妇王府中事,也都是关怀备至。”
  这意思就有些深邃了。
  然而还不及李令姝多想,安王妃话锋一转:“说来也许久未曾去看望过陛下,待来日我们王爷忙完,一定要进宫看望一番。”
  皇帝到底得的什么病,病成什么样,到底还在不在,谁都不知道。
  宫里宫外,人云亦云,说什么的都有。
  安王妃进来正殿不过一盏茶的工夫,就说出了所有命妇都关心的话题,现场陡然一静。
  太后没说话,她突然举起扇子,轻轻扇了扇。
  李令姝坐得离她不远不近,她一动,立时就闻到一股不深不浅的柔和花香。
  初时有些茉莉的甜味,再细细品来,又带着些橘调的清香,最后的余味却是扑面而来的沉溺百合,让人久久回味,无法放下。
  这样一味香,李令姝不知是什么名字,但用在一个守寡的太后身上,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太合适。
  不过,李令姝也无暇去品评这道香,侧耳一动,便就听到太后的爽朗笑声。
  “陛下哪里有什么要紧的事?”太后顿了顿,“不过是之前政事繁忙的缘故,略有些寒症罢了,太医也是谨慎,怕陛下忧心政事不好好养病,这才叫闭宫静养的。”
  “再说了,他是晚辈,怎好让堂叔和堂婶去看望他呢?”
  太后是绝对不会松口的,谁要看陛下都不被允许,唯独李令姝可以去侍疾。
  李令姝垂下眼眸,心里却很清楚,这不是太后信任她,而是因为她太无足轻重。若是惹了事,说不得直接就被灭口,根本不足为惧。
  她跟那位依旧躺在乾元宫的皇帝陛下,在太后眼中说不定都已经是死人了。
  思及此,李令姝不自觉打了个寒颤。
  太后一门心思对付安王妃去也,倒是没看到李令姝的异样。
  就听安王妃道:“既然娘娘如此言,便也不是咱们不够诚心。”
  太后立时露出一个异常得体的笑容:“安亲王及王妃一向都很忠心,这是朝前朝后,文武百官,皆是有目共睹。”
  话说到这,意思差不多已经很足。
  因为她们俩个打嘴上交锋,弄得方夫人及两位小姐就只能站在一边,低着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十分的尴尬。
  太后敷衍完安王妃,才把目光转到方夫人身上:“瞧瞧,我们妯娌两个说起话来,竟是忘了正事。”
  她点了点那两位姑娘:“皇后且瞧瞧,都是年纪相仿的好孩子,以后也可日常请进宫来说话。”
  李令姝乖巧得很:“是,娘娘所言甚是。”
  就在这时,她突然感受到一道炽热的目光。
  不用抬头,也知道是安王妃在注视着她。
  可能是她本人就是这样的性子,看谁就大大方方看,绝对不遮遮掩掩的,叫人平白笑话。
  所以她好奇这位年轻的皇后娘娘,就那么堂堂整整的看,看得李令姝头都要抬不起来,只得佯装捏手里团扇。
  太后轻咳一声,道:“安王妃头一次见皇后?这孩子很好,体贴又孝顺,对皇儿也是一万个忠心的。”
  安王妃就说:“皇后娘娘年纪小,倒是害羞呢,抬头叫堂婶瞧瞧。”
  先帝是独子,并无兄弟,也只两三姐妹,安亲王作为堂弟,关系是最亲近的。到了李令姝这一辈,确实应当叫安王妃一声堂婶,会显得亲切许多。
  不过根据从太后那得来的经验,李令姝却是不能开口就乱喊。
  她微微抬起头,对安王妃露出一个羞涩的笑。
  整个过程,她都没说话。
  安王妃是浅浅看了一眼皇后那张美丽动人的脸,心里记下这个人,也就不再关注。
  这么连续打岔两回,太后也略显无奈,忙命人请方夫人母女三人坐下,又请了其余的命妇一一上前。
  有安王妃怡然自得坐在那,气氛就略有些怪异。
  不过,既然人都已经进宫,今日都行程必要好好走下去。
  因此只要是领着闺秀进宫的命妇,都是竭尽所能地夸赞自家的孩子,一个比一个积极。
  李令姝冷眼旁观,突然觉得她们脸上的端庄得体都不见了,剩下的只有血盆大口。
  那嘴,是会吃人的。
  大概又见过几位平平无奇的,最后领着千金上来拜见的是岭南振国将军郑英奇的夫人年氏以及她们家的三位小姐。
  这是今日进宫来,带闺女最多的一位。
  她人长得很高,嗓门也挺大,上前来就直接给太后、她和安王妃行礼,说话跟炮仗似的,一个字比一个字快。
  李令姝猜她应当一直在岭南陪着将军驻军,倒是比那些京里矫揉造作的夫人们要看着顺眼一些。
  她拜见完,自己就退后一步,把那三位小姐往前推了推。
  瞧那三个闺秀的年纪,似乎都很相仿,长相也不太相似,估计都是妾室所出。
  果然,她这么一动作,下面的夫人们就有那么几个交头接耳,一脸看好戏的表情。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安王妃,咱们郑家除了能保家卫国,生闺女也是满大越都有名,娘娘看喜欢哪个,领进宫给皇后娘娘作伴呗。”
  这话说得太粗俗,以至于许多人是想笑不敢笑,生生在那憋着。
  太后兴许是早就知道她这么个人,听了这话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只说:“家里千金多,是好福气。”
  年夫人就有点不高兴:“哪里是好福气,人口太多都不好养活。”
  太后:“……”
  安王妃“噗”地笑出声:“本王妃就喜欢年夫人这样的爽快人,有话直说最畅快。”
  年夫人咧嘴一笑:“王妃娘娘也是爽快人。”
  她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跑慈宁宫叙旧来了。
  太后略沉了沉脸,还是敲了敲扶手道:“年夫人,家里这几个孩子都叫什么名儿,多大了?”
  年夫人就把她们的名字说了,最后强调:“今年都十六,跟皇后娘娘相仿,她们一定能玩得好。”
  李令姝:“……”
  不,这位夫人,本宫觉得你想太多了。
  太后不太耐烦跟年夫人这样的人打交道,把目光在那三个小姑娘身上来回扫过,最后落在了站在最右侧的那个身上。
  李令姝记得,这一位叫郑欣芝,是郑将军家的五小姐。
  在李令姝眼中,这几位瞧着都差不多,前面的冯婧妍和王小怜都已经很出色,就显得她们几个很平淡。若说漂亮也是漂亮的,却也只是仅此而已。
  她不知道,为何太后独独看中了郑欣芝。
  她也无暇去猜测了,看完郑将军家的几位小姐,就到了去百禧楼看戏的时候,太后就看了赤珠一眼,赤珠就上前一步。
  “太后娘娘及皇后娘娘特地在百禧楼摆了戏台,早一月就叫备了大戏,请各位夫人小姐一起过去观赏。”
  话音落下,她就上前扶着太后起身,而李令姝这边,苏果也上前来,扶着李令姝跟在太后身后。
  道场得最晚到,离场却又得最早走,这规矩倒也是头一次见。
  李令姝跟在太后身后,只觉得头上发冠沉甸甸的,脖子也有些累,不过瞧着外面的暖阳,约莫再过小半个时辰就要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