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浪淘沙-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操劳留下了头疼的毛病,要不时的点点香,安神静气。
    此时,她坐在贵妃椅上,腿上搭了条胡人那边传来的毛毯,郭荣坐在她对面,听了这话,愣了下才应了声是。
    “来的,可是那边的大娘子?”
    “……是。”
    柴氏看着他的脸,见他虽然没有什么特殊表情,但眼睑微垂,肌肉僵硬,不由得心下一叹:“说起来这大娘子的胆子可真不小,这么千里迢迢竟敢就这么来了,倒真是不比一些男儿差呢!”
    柴荣一笑:“她一贯好穿男装,在他们那里,就算早先知道的,许多也忘了她是女子呢。”
    “哦,这倒稀奇,她今年也有十五了吧。早先年幼也就罢了,到了现在还能不被看穿?”这么问着,心下已经在想刘灿到底有多么的女生男相了。
    柴荣不知她已经这么想了,当下道:“过了年就十六了。她向来做事大气,英姿勃发,每每让人忽略她的身份。我想,哪怕她愿意,哪怕再过十年,也不会有人怀疑。”
    在说这些的时候,他的眉梢眼角都忍不住带出了笑意,柴氏见了心下更是一叹,忍了又忍,最终还是忍不住道:“你不要怪你阿耶,他也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说的很轻,但就像一记闷雷轰然响起,房间中的气氛一变,柴荣沉默了片刻才慢慢开口:“和阿耶没关系,是我自己的原因。我想起还有点事,母亲若没有别的吩咐,我就先去了。”
    “……你去吧。”
    他起身,对柴氏行了礼,这才离开。柴氏看着他的背影,慢慢的低下了头。早先她是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一无所有的郭威的,婚后苦了十多年才有了今天的日子,到了今天自然有很多人说她眼光好,慧眼识英雄,可与她早先,不过就是一个喜欢。在她来看郭荣是喜欢刘灿的,否则不会迟迟逗留在管城,可现在因为种种原因,现在要娶别人,她总觉得是个遗憾。只是这个遗憾现在也貌似没办法弥补了。
    她在这边纠结着,没想到郭威同样的纠结。若是没有遇到郭荣,那刘灿等人无论是在外面的集市,还是在太原城内停留两天都不是什么事,可既然遇上了,就不好不是第一时间去报道了。第二天有些匆忙,所以在第三天,刘灿和柴志坚就带着东西过来了,而她一露面,就令郭威大惊失色,回来后就不断的长吁短叹。
    “郎君这是怎么了,遇上什么为难事了?”他这么明显的变化,柴氏不可能看不到,在他再一次叹气的时候就开口问了起来。
    郭威看了她一眼,摇摇头,没有说话。
    “怎么,这是有什么连我都不能说了?”
    “不是不能说,是不好说,唉!”
    “这到底是怎么了?”
    “我今天见到郑州刘家的那个人了,若不是提前知道,我真真没看出她是女子。我早先总觉得刘成是个投机的,虽然礼数周到,也知道进退,能把赵弘殷收到麾下应该也有几分本事,可并不是太看得起他,却不想就这么误了事!”
    “郎君的意思是……?”
    郭威点了下头:“若早知刘家大娘子是这样的,我早先就该为大郎求了!那女子沉稳内敛从容大气,当然,从她好穿男装这一点来看恐怕不会拘囿于内宅,要换成别人是不成的,但咱们家大郎却能压的住,大郎对她又有情意,却是我误了事!”
    “若这么说的话,现在……”
    “胡闹!”没等她说完,郭威就道,“现在哪还能再说换人的事情?八字合了吉日定了请帖洒了,若是变卦,我郭威成什么人了?你让那刘家姑娘又怎么活?”
    柴氏叹了口气,她也知道这事是不成的,刚才不过是一时意起,此时听了郭威的话也就绝了这个念头,只是心中不免有了后悔,想着早先自己若再多坚持坚持就好了。
    不说郭家这边的纠结,刘灿等人的日子还过得不错。在现代还不太明显,但在此时,太原和郑州完全就是两种风情。太原城池高大厚实,兵员众多,外籍人士也是纷纷登场,作为曾经的导游,刘灿看的非常满意。除此之外,太原本地的特色吃食,也令她非常留恋。刀拔面、焖面、拌面,一天三顿吃面条,却没有丝毫厌倦。
    其他演武场学员,也有同样的感觉,毕竟他们是在地头蛇郭荣的带领下吃的,很多地方外部条件一般,味道却真真是好。除了这些面食,还有各种羊杂羊肉,吃的一干学员满嘴流油。虽然他们都不能说缺肉,但在这个时节,能吃肉还是很幸福的。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满意,比如赵匡胤同学就有些意见,这一天他们喝完羊肉汤,赵匡胤一边摸着嘴边的油,一边对石守信道:“石头,你说我为什么总看那个姓郭的不太顺眼呢。”
    石守信没有出声,咬着锅盔一点点的咀嚼。赵匡胤看了他一眼:“你不要不回答,我知道你也不是太喜欢他。”
    “我不喜欢是我的事,和你有什么相干?”
    “……石头你这话真伤人,但为什么我还觉得很有道理?”
    石守信冷哼了一声,赵匡胤又凑了上去:“我还不喜欢那个姓刘的,你呢?”
    石守信向赵匡胤所说的那个姓刘的人看了一眼,这个人叫什么刘承钧,自从在集市上遇上就几乎黏上了他们。郭荣出现的时候他出现,郭荣不出现的时候……他还出现!
    “他还好。”
    “什么意思?”
    石守信没有再说什么,这个刘承钧虽然也好找刘灿说话,但看刘灿的目光是不一样的。他的目光更多的是崇敬,和很多演武场的学员一样,而不是像郭荣那样。
    “都要成亲了,还做什么这种姿态!”他想着,愤愤的咬了一口锅盔,更用力的嚼了起来。
    时间就在这么吃吃喝喝看风景中一天天过去了,有郭荣在,他们也没惹什么麻烦,那麻烦也不敢找他们。而随着婚期越来越近,郭荣也越来越忙,不过再怎么忙,他每天都是会露一次面的。也许是他们正在吃饭的时候,也许是他们在看马的时候,也许是他们正在逛街的时候。有一次,他们出去逛集市,早早的到了外面,临近擦黑的时候,郭荣却突然出现了,他骑着马,脸上没有汗,但脸颊绯红,头发还有些凌乱,他们都是一惊,连刘承钧都吓了一跳,赶忙问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没有,就是来看看你们。”
    “啊?”
    “没有事吧?”
    他们一起摇头,他抿了下嘴,然后道:“那我就回去了。”
    他这么说着,也真的调转了马头,看的他们一干人都默默无语,之后的话题就变成了郭少将军匆匆赶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一些人觉得这是他对他们的情义,毕竟郭荣和他们的关系也不一般,过去也就罢了,这次他们到了他的地头自然要好生招待。不过更多人觉得郭荣一定是有什么事,不过不是太好开口,还有人撺掇流窜去问问,而对于这样的话,刘灿只是笑笑,然后就把话题转到其他地方了。
    不过这样的事多了,就连刘静都有了些疑惑,这一天忍不住来到她屋里:“阿兄,郭家大哥是不是喜欢你?”
    “小小孩子家,说的什么话?”
    “阿兄这一点最不好了,总是觉得我不懂事。”
    “你懂事吗?若是懂事,早先看到那两个契丹人的时候为什么不一箭射死,你觉得自己剑术高超,射箭迅速就一定能控制住场面了?但你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就能肯定当时就两个人?若他们中有一个是高手,死的就是你!若他们还有第三个人,死的还是你!面子、风头这种事是要在自己绝对安全的时候再去展现的,其他时候首先要保证的是自己!”
    “阿兄,这都过了多长时间了,你为什么又拿出来?”
    “我拿出来过吗?我不过是给你记下,回去一起算账!”
    刘静惨叫一声,也不再去问郭荣的事了,抱着头跑了。而在她离开后,刘灿的脸也慢慢的垮了下来……是的,郭荣喜欢她,她从来没有像这段日子似的这么肯定,她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肯定,自己喜欢郭荣。对于喜欢,她过去一直是懵懂的,不是说不知道什么是喜欢,而是,没有真真实实的体验过。上学时的朦胧,工作后的暧昧……也曾觉得某个人不错,但也就是那样了,很奇特的,总因为各种原因,她没能真正的去谈一次恋爱。她和郭荣之间也没有什么,只是知道了什么是喜欢。但是那又如何?他不可能悔婚,而她,也绝不可能去伏低做小的。她来这里,是做一个了断,一个彻底的了断,她要亲眼看着郭荣成亲,然后从此再不想起!
    
    第114章 白雪(上)
    
    活了两世,刘灿非常清楚自己的性格和习惯。她是有一股子狠绝的,但是在感情问题上有时候又会有些天真。她小时候有一个很疼爱她的姑妈去世了,因为年幼,家里人就没有让她去火葬场,于是她就总觉得这个姑妈是活着的,哪怕给她上了很多次坟,烧了很多次纸,也改变不了这种认识。
    张氏死了,从各种迹象都可以确定她死了,但因为她没有见到,所以虽然每次想到都会心痛,可还总觉得,她其实是在外面。也许哪一天,她就会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说自己早先是被匪兵掳去了,现在逃回来了。
    她知道这是人的一种应激反应,拒绝更大的伤痛,潜意识里为自己留下一块甜美的蛋糕。就像她每次想到现代,总会想到她的父母还和“她”过着快乐的生活,那个“她”也许是过去的刘灿,也许是别的什么人,更也许是那个时空的她——而现代的她,也许是突然有了现代的记忆,也许是三魂七魄中的一个穿了过来。
    她有没有想过她父母的伤痛?有没有想过现代的她真的死了?自然是有的,而且她非常清楚,那个应该更是真实答案,但她的下意识里拒绝去想那个场景。从理智上说,是因为她就算想了,除了伤心之外也别无它用,而从情感上来说,就是因为她不想接受。
    不想接受不愿意接受的答案,这可以说是人的通病,但她不想在郭荣的问题上纠缠不清,她不愿意每每想到他总觉得他还是那个红衣少年,会带了几分冷漠几分温和的冲她微笑。
    郭荣很好,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喜欢一个人没有错,喜欢一个成了亲的人就是有问题了,也许只是单纯的对其念念不忘不会伤害到谁,可那显然是和自己过不去,而刘灿不准备和自己过不去,所以她要看着郭荣成亲,以后再想起,也就不会有什么黏黏答答的事情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十一月四日,郭荣的婚期在六号,中间,只隔了一天了。这一天刘灿还没有起来,就听到刘静在那里咋咋呼呼,一推窗,她也惊住了——一地白雪。
    他们现在住的,是太原一个大户人家的别院。这院子与其说是用来自己住,不如说就是用来招待的,各处设施与其说是精美,不如说规整。典型的大唐风格,四合院的布置,中间是一个戏台。大气、浑厚,而此时白雪一裹,却有一份妖娆。
    “阿兄,下雪了!下雪了!”看她推开窗子,刘静跑过来笑道,“我们去喝羊肉汤吧!”
    刘灿一默,突然有些黑线,这两者有必然联系吗?
    “然后回来打雪仗!”
    好吧,吃饱了才有力气玩。下雪天适合煮酒赏雪吃锅子,但来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这别院自然也是有厨房的,原主人还把厨子侍女一应配齐了,不过早先他们也只是在这里吃吃早餐,这一次虽然厨房准备好了,但也不是个事,刘灿交代下去,直接把早餐改成了宵夜。这种事先前也有过,所以厨房也没什么惊奇的,不过免不了私下嘀咕两句这一伙人虽出手大方,却也够节俭之类的。
    这段时间演武场一伙几乎把太原吃了个遍,哪家羊肉汤好喝也非常清楚。这时候没什么添加剂,纯是用骨头煮出来的清汤,撒上葱花香菜,切上大块的白肉,再配着锅盔,真真吃的人满嘴流油,唯一的遗憾也就是没有辣椒,不过有茱萸配着,也算是稍稍弥补了一些。
    赵匡胤一边吃喝,一边对石守信感叹:“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算是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石守信没有理他,他更想说的是,为什么吃个早饭这个姓赵的也要坐在他身边?那边明明还有空位的好不好?
    “教官,我们下一次出行在什么时候?”对于石守信的冷漠,赵匡胤也没有在意,喝了口汤,又向刘灿开口问道。
    “什么?”
    “就是咱们这一次从河东回去后,下一次出行在什么时候啊?”
    他话音刚落,周围就响起一片笑声,不过这笑声大多都没什么嗤笑的意思,赵匡胤人缘不错,虽然也有如同石守信这样不太对付的,但大多都和他处得来。所以他一说完就有人道:“赵老二,我看你不是问什么时候出行,而是问下一次什么时候才能吃这么多肉吧?”
    “白勇你自己爱吃肉不要把我想的和你一样,虽然我也爱吃,但我更多的,是想领略这山川风光,这民俗风情,这日月景色,其实这一路上,我已经又做了好多诗呢!”
    他一说诗白勇就不出声了,诗词歌赋是高雅的东西,虽然赵匡胤做的更多的是打油诗,可他好歹做出来了,更多人是做不出来的,就像白勇,就算憋死他,也弄不出来一句。所以此时面对赵二同学的感慨,他只能瞠目瞪眼,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些不甘心的道:“还风光呢,这一路上见了多少死人?多少契丹人?”
    ……
    他这一句的声音并不大,但也不小,演武场上下都沉默了。虽然早在一年前他们就跟着刘灿剿匪厮杀,可这一路上的经历还是令他们有些难以接受。他们大多是贫困出身,早年也都是吃过苦受过累的,而且很多都经历过失去亲人。但再怎么说,管城也算是中原腹地,无论帝都是在洛阳还是开封,他们离的都不远。在战乱的时候,他们自然也要受苦,但当局势稳定,他们也是先被安抚下来的那一波。而且说到底,除非是改朝换代,他们这边一般是不怎么乱的——当然,此时改朝换代也非常频繁,不过比起其他地方却是要好太多了。
    而自刘家接管管城后,穷苦贫困吃不饱肚子的当然还有很多,可总是安稳了。而这一路呢,盗匪四起,契丹凌虐,被欺辱的民众甚至是呈一种麻木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瘦骨嶙峋的身体,痛苦的没有表情的面目,每每令演武场上下迷茫、纠结。
    热血少年……
    少年的血总是热的,因为他们还有很多梦想,他们还有很多希望,他们还会觉得天底下没有他们做不成的事。同样的情景,落到柴志坚等人最多感慨一二,但演武场的学员看到却会想的更多。
    怎么办?
    有什么办法吗?
    能把那些盗匪、契丹人都杀光吗?
    就算是最天真的学员也知道后者是难以实现的,但他们对刘灿却有一种崇拜似的相信,还真有人去问过她,而对于这个疑惑刘灿的回答是自己想,还为此把所有演武场学员都叫到了一起,当成一门功课布置了下去。演武场的学员还真想了,但都想不到什么令人满意的答案,最多也就是若圣人出世,也许能改变这一切。可圣人又在哪里?又怎么改变这一切?当然,也有人想到了刘灿刘成,这个答案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他们的命运、管城的命运都是刘家改变的,那这天下的命运,刘家也是应该能够改变的吧?
    不过这个答案报到刘灿那里,她却只是一笑:“你们可知道,这天下有多大?盗匪有多少?契丹人有多少?而我刘家,又有多少人?”
    他们都是要进军队的,一些军事知识自然也都学过,早先没有地方运用,但这冷静下来再去合计,就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太想当然了。特别是他们一路走过来,更是切身体会到了天下的广阔。
    刘家很好,刘节度很有能力,刘灿更有本事,可要说改变这天下,现在……还差了一些。这个认知更令他们难受,而同时,还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挫败。当然,这种挫败也令他们更为积极,在刘灿下命令后,他们面对契丹从不留手,对待匪患更不留情。因为刘灿还有下一句话——我们能做的,只是做我们能做的。
    这仿佛是一句废话,但演武场上下却不这么看。他们现在改变不了天下,那就能多杀一个是一个吧!
    他们一路杀来,很痛快,可也更清楚的意识到了改变这个词有多难。
    刘静一摔胡床:“白勇你什么意思,我们不是说了不再提这件事吗?”
    白勇其实也有些心虚,但他还是忍不住道:“不提就不提,但我可以不提,可那些事儿可不是没有了。”
    “你还说!”
    “好了,都坐下吧,现在先喝汤,有什么话回去再说。”刘灿开口,刘静瞪了白勇一眼,才有些不甘的坐下,那边白勇自然也是慌忙低头喝汤,不过演武场上下,都再没有早先的感觉了。
    喝完汤,一行人回到住处,刘灿把石守信和刘静叫到自己屋里:“说吧。”
    “说、说什么?”刘静有些嗫嚅。
    刘灿心下好笑:“当然是你们的约定啊,我竟不知,还有这么一回事。”
    刘静面色一红,有些接不上话,石守信道:“其实不是什么约定,只是大家……都有些不想再提那些事了。”
    “怎么说?”
    “这一路大家都很为难,来到这太原,大家就不愿意再想了,然后,就成了约定。”
    
    第115章 白雪(中)
    
    这几年演武场上下可以说是过的顺风顺水,管城是不用说了。他们穿着标准制服走到街上的时候,所受到的都是羡慕、尊敬的目光。到外面剿匪,那些匪徒就算凶狠狡诈,在他们有规划的进攻下也会很快溃散,除了偶尔有一两个不要命的外,大多都是跪地求饶。最近的一次,他们甚至到了荥阳,那么远的距离,那么陌生的环境,他们也打了下来,虽然有人受伤,结果却依然是完胜。
    一场又一场的胜利铸造了他们的骄傲,严格来说,这是一支队伍应该拥有的品德。只有骄傲的队伍才不会轻言失败,只有骄傲的队伍才会有碾压一切的气势。
    两军相逢勇者胜,若没有意外,一支骄傲的军队,显然是会更勇敢一些的。
    可他们的骄傲在这一路上遭受了严重打击,对契丹人他们依然是碾压的。可哪怕他们把前面出来打草谷的契丹人杀光烧尽,在后面,面对契丹人的询问检查他们还是要卑躬屈膝。而这,他们还是在自己的土地上!
    无论是刘静还是石守信包括演武场的大多数学员,哪怕是赵匡胤,也没多少对当今效忠的思想,他们也没有很强烈的国家的概念。但是他们知道自己是汉人,而周围那些被契丹人欺负的也是汉人。
    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受着契丹人的凌虐,哪怕他们私底下做一些反抗,也不敢声张。
    憋屈。
    窝火。
    愤怒。
    他们早先有多么骄傲此时就有多么难受,当他们终于来到河东,不用再经历那一切的时候,就都下意识的选择了逃避。
    听完石守信的话,刘灿沉默了片刻:“原来是这么回事,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以后。过两日郭家阿兄的婚礼就结束了,我们总要回去,回去的路上是可能还会遇到这种事的。”
    “那就还杀嘛。”刘静抢先道,“阿兄,我们只是现在不想想。”
    “为什么?”
    “因为想也没用。”
    “因为想了也解决不了。”
    刘静和石守信几乎是异口同声,前者说完则又瞪了后者一眼,仿佛很不瞒他竟和自己抢话似的。石守信没有表示,其实他心中也很是纳闷的,在他的记忆里并没有什么地方得罪过刘静,事实上对所有刘家人他都有一种感恩的心理,包括还没几岁的刘柱。而同刘静,更算是患难之交,可刘静就偏偏看他不顺眼,弄的他也很是郁闷。
    “想了不一定能找到办法,但不想是一定找不到办法的。我早先虽没给你们设定时间,但你们就准备这么应付我吗?”
    刘静和石守信怔了一下才想到刘灿早先布置的那个功课,石守信也就罢了,刘静却苦下了脸:“阿兄,那个功课你还真要一个答案啊?”
    刘灿一笑:“你这是什么话,既然是功课了,自然是要有答案的。”
    “可是这怎么能有答案呢?”
    “为什么不能有?又不是让你们一定去做,只是一个想法就想不到吗?”眼见刘静想说什么,她又道,“当然,这个想法要有成功的可能性,要合乎逻辑。”
    刘静还是苦着脸,而石守信则眨了眨眼,若有所思的皱起了眉。看到这个样子,刘灿让刘静先下去,而把石守信留了下来:“你怎么想?”
    “教官,我只是一个想法,还没想好。”
    “说来听听。”
    石守信沉吟了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道:“教官早先说天下很大,而刘家人太少。其实这个问题我们早先讨论过,有人说我们虽然现在人还少,但十年、二十年后必定不一样。按照现在的速度,哪怕以后我们每年只增长二百人,十年后也有两千人了,而我们,起码能带上一支两万人的队伍,更大的可能是五到十万,如果节度那边不受阻碍的话,甚至有可能是二十万。”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向刘灿,刘灿虽然笑着冲他点点头,却没有更多的表情。他暗暗的吸了口气,继续道:“那个时候,我们也就有一战之力了。但这个说法很快就被否决了,因为哪怕我们带出的队伍以一敌百,我们也不可能只针对契丹,我们的敌人太多了,不说别的,只是当今,就是最大的阻力。”
    刘灿依然没有反应,但心中已很是满意。她虽然找人教过石守信等人战术问题,但并没有对他们的战术报太大希望。因为她能找到的最好老师就是赵弘殷,老赵先生虽然非常勇猛,打仗也很用心,可要说战术素养,还真的比较一般,不说和自己的儿子比,就是和同时期的大将相比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而现在石守信等人能分析到这一层,还真有些出乎她的意料。难道这就是天生光环吗?她有些跑神的想着。却没想到这其实是演武场留下的规矩的作用。在石守信他们这一批,无论是功夫还是文化课都是成小组在一起学习的,也就是说不仅算他们的个人得分,还算他们的集体分。于是这就造成了不管他们私底下怎么样,该合作的时候还是要好好合作,特别是在和别的小组竞争的时候,那就不仅要提升自己,还要分析对手。
    这一次的功课是刘灿留给他们所有人的,他们自然而然的也就走到了一起。这其中的事情如果只让石守信一个人来想,他是怎么也想不明白的,哪怕他是未来的石大将军,现在也只是一个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少年。但集思广益,你一言我一语,哪怕很多都是不靠谱的提议,说的多了也总有靠谱的,更何况他们中不仅有未来的大将军,还有未来的宋太祖。宋朝文弱,可赵匡胤个人却是绝对的能征善战,他能一路走到柴荣面前,靠的不仅是早期的烧冷灶,更是自己的本事,毫不夸张的说,在柴荣南征北战的时候,他也是立下了偌大的功劳的。当然,赵匡胤现在也只是个少年,可有的事,真的事要看天份的。
    “单纯只靠打,是很难成功的。所以需要分化拉拢,朝中上下一直有对契丹不满的声音,这都是我们可以拉拢的对象。还有,我看百姓普通虽然怯懦,可逼急了也是会反抗的。契丹的作为已经是天怒人怨,我们只要在适当的时期,找准机会造成舆论,就有可能形成反契丹的大势,到时候就有可能把契丹驱逐出外,恢复山河!”
    啪啪啪,刘灿鼓起了掌:“你去把他们都叫过来吧。”
    “教官?”
    “让他们也来听听。”
    石守信有些晕晕乎乎的去了,片刻,演武场的学员就都过来了,因为走了一半,现在只剩下十二人,这些人挤在一个屋里,虽有些拥挤,倒也还能装的下,刘灿让石守信把他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
    众人先是迷惘,再是惊愕,听到最后都有些两眼发亮。是的,只靠刘家的力量还有些薄弱,但按照石守信的办法,是有可能成功的!只是他们知道的,不满契丹的节度武将就有好几个,而旗帜一打出来,必会有更多的人跳出来,甚至,此地的刘知远也会出面?虽然刘知远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反契丹行为,可从他们的感受上就知道他是不喜欢契丹的,隐忍不发也许只是顾忌脸面,但若是契丹人真做的太过分的话,他也不会再忍让了吧,而有他这么一个天下重镇的节度加入,何愁契丹不退?
    看他们的表情,刘灿就大概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了。其实这样的想法在几年后还真的实施了,可结果却是后晋亡国,李太后和晋出帝一起被带到了契丹。这样的想法不对吗?也不能这么说,因为在当时后晋同契丹打了三仗,赢了两仗,全国上下可以说是勒着裤子同契丹打,绝对说的上众志成城。但后晋的失败是意外吗?也不尽然。除了杨光远的叛变外,被寄予厚望的刘知远是始终都没有出手的!刘知远是一个将军不错,但他更是一个政治家,他在最合适的时机以最轻松的姿态取得了天下,其困难程度并不见得比赵二高多少。
    “除了石守信说的这些,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大多数人纷纷摇头,赵匡胤左右看看,举了举手:“我不是要补充,只是有一个疑问。”
    “你说。”
    “是这样的,我觉得石头说的很好,只是我们拉拢的那些人为什么就会听我们的?当今武将大多桀骜,也许大家能一起反契丹,可却不见得能把劲儿往一处使,到时候若有人有了其他心思,我们要怎么控制?”
    石守信沉默了片刻:“我相信教官。”
    “石头你这话说的,就和我不相信教官似的,只是,这是教官给我们布置的功课啊。”
    “我的意思是,我相信教官到时候能控制住那些人。这个功课不仅要考虑对方,也要考虑我们自己,我们个人武力高强,我们作战更容易成功,同时,我们还有教官还有赵先生,若真走到那一步,我相信他们能糅合好这些。”
    “若是不能呢?我不是说教官和赵先生能力不够,而是……总会有一些意外,若是到时候出了什么意外怎么办?”
    “若是那样,我们就再走一步,一步可以名正言顺的步骤。”
    这句话很轻,但屋中却是一窒,不过众人的脸色却不见太多异样,反而是刘灿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第116章 白雪(下)
    
    一统天下这样的话在别的地方说出来是忌讳,但在此时,还真不能算什么忌语,或者说大家都没太当回事。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