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花团锦簇-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到苏将军府亲手给苏晨戴上,过了文定写了聘书,亲事定下来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中秋,怀瑾不在家,中秋节过的都没有意思,一家人围在一起随便吃了顿饭,连月都没赏——傍晚的时候突然阴天了,还起了风,不过没有下雨。
过完了中秋谭丽娘就开始掐着日子算,算怀瑾还有多长时间到家,等啊等到九九重阳节,只等回了管事带回来的一封信,信里头怀瑾说考完试先不回家了,要在外游历几个月,路线没说,只说会在春节前回来,中间会不定时寄信回来的。
谭丽娘捏着信想骂人,最后只说了一句“儿大不由娘”,脸色很是失望。
呦呦倒是觉得挺好,拉着谭丽娘的手劝她,“好男儿志在四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再说不出去碰碰壁吃吃苦,怎么知道家的温馨娘的温柔?到时候他就后悔啦。”
怀瑾会不会后悔怀宇不知道,不过他看娘倒是被呦呦哄好了,心底也就放下心来,决定换个话题转移下谭丽娘的注意力,“十月初十是太皇太后的千秋,娘,咱们家准备什么呀?”
今年太皇太后的千秋和往年不同,今年是太皇太后的七十寿辰,古语云:六十花甲七十古稀。七十岁寿辰过完人真的是过一年少一年了,所以皇上决定大办,同时让吐蕃使臣好好领略一下大鸿的繁华实力。
说起来,大鸿和吐蕃的谈判早就告一段落了,各种割地赔款也都协商好了,皇上甚至还跟他们要了许多吐蕃才有大鸿还没有的种子,可是无论是三皇子还是使臣,没有一个提出要离开。呦呦甚至跟萧沐仁打趣说过,一定是吐蕃三皇子和使臣们喜欢上了大鸿的繁华,舍不得走了。
话说回来,谭丽娘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从年初开始,我和呦呦两个一起绣了一副千寿图的屏风,到现在还有五六个字就绣好了,我又另外单独做了一双鞋,呦呦说她又做了一道点心?”说着转头看向呦呦。
呦呦正在桌子上写东西就,是她最新想出来的集中方便面的配方,听到谭丽娘问话就点头,“我让人打了几个寿字、菊花、寿桃的模子,准备做些山药枣泥糕。”她其实想用紫薯来着,可惜这个时代居然没有。
怀宇点头,“那不用着急,还有一个月呢。”
“还不着急呐,”呦呦笑起来,“你不知道娘绣个字要几天?快的话用五天,慢的话要十天。那线分的,一根线要分成八股,我分线分的眼睛都花了。那扇屏风,就这么大,”呦呦伸手在空中比划了一个两尺见方的图形,“要绣一千个字,每个字只有这么小。”
“我知道。”怀宇笑,“你忘了那一千个字还是我写的?光找字我就找了一个月,家里的字帖都快被我翻烂了。结果抄完一遍娘告诉我,字太大了。”说完,兄妹俩一起笑了起来。
“你们俩就笑吧,呦呦不快点帮我分线,等到日子了绣不完怎么办?”谭丽娘嗔了他们俩一句。
“知道啦,这就来。”说着让人将桌上的纸笔收起来,自己洗了手擦干去帮谭丽娘分线。
十月初一那天,是花苏两家商议好的过大礼的日子。花家的请了诚国公夫人、皇上的表姑新城郡主、内阁学士曲学士的夫人、大理寺卿赵大人的夫人四个父母公婆健在儿女双全的夫人做全夫人,会同媒人白夫人,带上聘礼聘金到女方家中。
谭家的聘礼除了一百九十九两金和一千九百九十九两银、九样玉器首饰、四样糖果点心外,另外还有三十种,用玉雁代替的活大雁、代表祥和的整羊、清酒白酒、粳米黍米、卷柏蒲苇、缕缝衣五色丝……一共四十抬,全都由花易岩请的御林军里精壮的小伙子们抬着送去。
八十个精壮俊俏的小伙子抬着精心准备的聘礼聘金,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小巷,声势浩大,引来不少围观的民众,有好热闹的人跟着送聘队伍到了苏将军府,这才知道竟是新科状元郎聘了大鸿第一女将军为妻,一时间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说状元郎好胆色,居然敢娶一个母夜叉,还有人说状元和女将,一文一武天作之合。
外边人怎么说的呦呦他们并不知道,也不在乎,等送聘礼的队伍从苏将军府回来,并带回了女方的回礼后,花家大开宴席,宴请宾客,那些帮忙的御林军小伙子们每人得了五两的红包,又饱饱地美餐了一顿,都十分高兴。
过了大礼,就意味着婚事正式订立,以后两家就要以姻亲之好往来了。等到过完年怀宇十八岁了,就找个吉祥的日子成亲,又是将军府的一等大事。
纳征过后没几天就到了十月初五,各地进献给太皇太后的寿礼都陆续送进京里,放在了各省府的会馆里,等到初十那天再搬出来送到宫里。既然是进献给太皇太后的寿礼,自然都是十分贵重的,为了防止又丢失盗窃等事,京里的治安管的格外严,不止京都府衙役捕快们,就是御林军都加入巡逻队伍了。
自从花易岩任职了御林军总兵,御林军一改以往的自由散漫,变得纪律严明起来,训练强度加强了,整个御林军的的面貌都与往不同了,走在大街上十分引人注意,尤其是大姑娘小媳妇的,有大胆的还上前塞个荷包手绢什么的。
御林军一忙起来,花易岩自然也不得清闲,这些天早出晚归的,能赶上家里按时吃饭就不错了,有几天晚上甚至都不回来。虽然忙是忙了点,好在并没有出什么岔子,平安无事地到了十月初十。
寿诞典礼在寿安宫的大殿举行,未时正,寿诞典礼正式开始。首先是皇上带领皇后和皇子们磕头叩拜,接下来是一众有品阶的嫔妃叩拜祝寿,然后是亲王郡王公主们携家眷分别叩拜,最后是官员和女眷们三叩九拜贺太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皇太后受了众人的拜贺,接下来由太监唱礼,这个王爷送了什么,那个公主献了什么,这个府献了什么特产,那个府献了什么祥瑞,都一一唱喝出来。因为贺礼太多,光唱礼就唱了近一个时辰。
贺寿唱礼结束后,是自由活动时间,贵妇夫人们在寿安宫的花园里闲坐聊天。为了太皇太后的此次寿诞,宫里好好布置了一番,光寿安宫里,就摆了几百盆不同品种开的正盛的菊花,供人闲坐休息的石凳长椅上也铺了垫子防寒。
呦呦在石桌旁的一个凳子上坐下,旁边是几个其他郡王公主的孩子,见到她都热情的打招呼,呦呦也打招呼,坐下来问她们在聊什么,心里却是暗自嘀咕,不是说吃食就是说首饰衣服,反正没别的。
“我们在说洋人啊,呦呦啊,你知道吗?”大长公主家最小的郡主敏敏往她身边挪了一个位子,“你经常上街,肯定听说了吧?”
呦呦还真不知道,她最近不是坐在窗前给谭丽娘分线,就是坐在桌边研究方便面的配料,已经有一阵子没出去过了,于是就十分捧场地问她,“什么洋人啊?我最近在家帮我娘做事,有差不多一个月没出去过了,有什么新鲜事吗?”
敏敏一听连呦呦都不知道,那显然是自己最先知道的,忍不住洋洋得意,告诉呦呦始末。
重阳节之后,京城里来了一个长着黄色卷发的老头,说着含糊不清的大鸿话,信奉什么上帝,说“信上帝得福报得永生”,每天在菜市口砍头的台子上演讲,鼓吹别人跟他一起信上帝,不过京城里的百姓就看个热闹,看完到点就回家吃饭,吃完饭再来接着看,这几天把小商贩都招来了,于是就有人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热闹,跟戏台底下似的。
“那,那个洋人现在在哪儿啊?他平时吃什么?”呦呦假装好奇地问,心里却在嘀咕,洋人什么的,她见过一大把,还见过黑头发黑皮肤的人呢。
“听说被皇上召进宫里了,每天给皇上讲授天文和算学,还教洋文,大皇子跟着听过几回,说可绕舌了,管请安叫‘哈喇’,”说完大笑起来,“你说有意思吧,请安叫哈喇,哈喇哈喇,哈喇子嘛!”
几个女孩子被她的话给逗的大笑起来,呦呦也跟着呵呵笑了两声,拿了个苹果咬了一口,心底不知是同情她们还是嘲笑她们。
几个人正坐着聊天喝茶吃点心,太皇太后身边的一个宫女过来来请呦呦,说太皇太后请她过去说话。这么多女孩子,郡主县主的都在,却单单只叫了呦呦一个人,立刻有羡慕嫉妒的目光看过来。呦呦假装无所察觉地站起来,对大家点头然后跟着宫女离开。
正殿只有皇后等人在,宫女领着呦呦绕过正殿,到了东配殿。东配殿里,太皇太后靠在榻上,正闭目养神,黄姑姑站在她的身后给按摩肩膀,见到呦呦进来伏在她耳边说了句什么。
太皇太后缓缓睁开眼,对着呦呦招招手,“过来,丫头。”
呦呦走过去,屈膝福礼,“太皇太后。”
“叫皇祖母。”太皇太后轻轻笑道,“和阿毓定了亲,就得叫皇祖母。”
呦呦走过去,在脚凳上坐下拿过一旁的小锤给太皇太后敲腿,“不和阿毓定亲,也叫您祖母,外祖母!”
太皇太后听了更加高兴,“所以啊,咱们这叫亲上加亲,要更加亲近才行。”
呦呦点头,笑着答应下来,“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没事,就是找你唠唠嗑,没意思了吧?给我读会儿书吧,就那本《浮生梦》,从第八章读起。”太皇太后说完,就又继续闭目养神了。
呦呦转头找了一下,在旁边的小几上找到那本《浮生梦(三)》,打开翻到第八章,匀速地读起来。
读了一刻钟多点,外面就有宫女进来了,说时辰到了,宴会要开始了。呦呦收起书本放到一边,扶起太皇太后,由着黄姑姑帮她穿上大礼服戴上冠,搭着呦呦的手,朝正殿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这次是真的真的真的真的没有存够了。
☆、第一一七章(捉虫)
第一一七章
太皇太后的千秋宴过后; 都城里又恢复了往常的秩序; 百姓安居乐业商业繁荣昌盛。
这日福贤王“闲来无事”,在街上闲逛; 逛到了吐蕃使馆门前,“一时兴起”就进去坐了坐,顺便问了问吐蕃使者归期的问题; 吐蕃使者以“十月后西北天寒地冻路途艰难”为由; 请王爷向皇上转达容他们过完这个年再走的请求。
福贤王一脸的黑线,他都上门来问了,就差没直接下逐客令了; 居然还想过完年?你们吐蕃一行一百多人,吃喝不用钱还是人工不用费啊?这是赖上我们了是吧?
皇上听了之后倒是无所谓,“告诉吐蕃使者,在我大鸿就要一切遵守我大鸿的律法; 若是有胆敢闹事的,定严惩不殆。另外,吃喝用度什么的; 给他们记账,等吐蕃送赔款来的时候; 让他们给补上。”
呦呦听萧沐仁转述了这一段的时候,忍不住笑起来; 同他说:“这种呢,就叫做‘碰瓷’,明明是对方的错; 却偏偏要己方付出代价。不过我们要有大国气度,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反正皇上说了,会让他们补上,急什么。
萧沐仁看她睁眼说瞎话,摇摇头,然后说起他今天来的正事,“那个方便面的工厂,厂房已经建好了,就差制面机器了,”萧沐仁将一张纸铺在桌上,“这是工厂的图纸,你看看。”
呦呦拿起那张纸看都没看就叠起来还给萧沐仁了,“看图纸有什么意思,不如你带我去现场看啊?”趁机出去转一圈,之前一直关在家里,连京城里来了洋人这样的事都错过了。
“也行。”萧沐仁想了想,点头,“你确实得去看看,有些地方我和姐夫觉得不太好,又说不出哪儿不好,好像有些重要的事被遗忘了,你一向心细,去看看说不定能看出来。”
呦呦点头答应下来,吩咐丫鬟去马房安排马车,然后想起来什么似的,笑着斜睨了一眼萧沐仁,“以后别姐夫姐夫的,那是我姐夫,还不是你姐夫呢,别自来熟!”
萧沐仁嘻嘻笑道:“怎么是自来熟呢?是你姐夫,不就是我姐夫?现在还不是,早晚不得是?”
呦呦无语,这人自从定了亲就越发没脸没皮起来,蹭吃蹭喝不算,居然还开始嘴上占便宜。
恰好此时丫鬟来提醒说马车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呦呦点头表示知道了,她先回内院去跟谭丽娘说了一声,又给自己和萧沐仁一人拿了一件披风,一件桃红色一件鸭青色,鸭青色的那件是呦呦新给萧沐仁做的,正好给他。
两个人出了将军府,呦呦坐马车,萧沐仁骑马,一起往工厂去了。
方便面的工厂在出了北城门后七八里外的一处空旷之地,这块空地差不多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上面建了两排房子。房子的格局是请工部的一位官员设计的,建筑队请的是当初建造城门的建筑队,技术绝对没的说。
来接待他们的是孟家的一个外管事,姓田,是孟家经年的老掌柜了。
根绝田掌柜的介绍,其中一排房子是厂房,另外一排是工人们住的地方,宿舍在前面,厂房在后面,两个中间挖了一口井。房子周围种了一圈的松柏——是呦呦提议的,一方面松柏四季长青,另一方面没有种杨柳是因为呦呦觉得春天时的杨柳絮太讨厌,万一飞进食物里就不好了。
“我们先去看厂房吧,住的地方就不看了。”呦呦看向萧沐仁,头微微扬起——这人又长高了,虽然自己的个子也在长,可是总是追不上他,年初的时候还到他肩膀呢,现在竟然只到腋下了。呦呦无比怀念有高跟鞋的时代。
萧沐仁原本也是这样想的,住的地方都是一帮糙汉子,有什么好看的。于是两个人直接绕到后面的厂房,厂房建设的要比住房高一点,窗子也多,还开了几个天窗,都是方便通风的,因为有些设备还没运到,工厂还没开工。
这得亏还没开工,呦呦想,这要是开工了得多危险?
整个厂房占地十好几亩地,厂房里面分了好几个区域,原料区、生食区、水煮区、油炸区,一共四个,可是其中一半是危险区域。制作方便面的原料是面粉,可是距离面粉不远的地方就是水煮区,水煮区再过去就是油炸区。刹那间,她就想起来影视剧中常用的梗:粉尘爆炸——这两处可都是用火的。而且,潜在的危险不只不止粉尘爆炸这一项,这里还有油呢,虽然是荤油吧。
“赶紧,”呦呦指着靠墙边堆着的面粉袋子,“另建个仓库,把面粉和油挪到仓库里去,不要和明火放一起,面粉一个仓库,油一个仓库,别挨着。”
萧沐仁脑子一转就明白了,他们以前打仗的时候也用过这招,泼上油再点火,火烧的更旺更快。不过,“这是猪油,应该没事吧?还没听说过猪油也着的啊?还有面粉,应该没事吧?”
“不打算用猪油的。”呦呦这才想起来忘了跟萧沐仁他们说,“猪油太贵了,我打算用瓜子油,山庄里已经建好了榨油坊,等改天我用这种油做两个菜你尝尝。至于面粉,反正都要挪出去,就一起吧。”
萧沐仁对这些研究不大,呦呦说什么就是什么,对身后的掌柜点头,让他记着点。
“别的我就不知道了,我对商业不敏感的。”呦呦随便绕了一圈出来,“我就知道人多火多的地方要防火,不然一旦走水了,就很可怕了。”
田掌柜一拍大腿,“啪”的一声,“哎呀,我就说院子里那么空缺点什么嘛,水缸呀。”说完匆匆找人去安排了。
呦呦和萧沐仁相视一笑,慢慢往外走,萧沐仁让呦呦再看看这院子,要不要再添些什么。呦呦笑着说她又不会看风水,哪里知道要填些什么,然后又问萧沐仁,制面机器什么时候才会到。
既然要大量制作面条,光人工肯定不行,而且这些从兵营退役下来的大男人根本不会做面条,自然要用到机器。面条机器依然是请工部的官员给设计的,当然理念来自于呦呦,不过她连图纸都没见过,更别说实物。
“那天工部陆大人请我去看过一次,一个小型的,”萧沐仁比划了一下,“用手摇的,他给我演示过一次,压出来的面条确实不错。”萧沐仁回想了一下那台压面机,“里头有个轴能转的,然后盖是带孔的,非常非常小,压出来的面条和你家厨子抻出来的一样细。”
萧沐仁这么一说,呦呦就十分好奇了,就问他能不能带她去看看。
萧沐仁迟疑了一下,点头,“机器还在工部,我可以带你去,不知道陆大人会不会同意。”
“没关系,我们去试试,要是不让再回来。”呦呦并不是一定要去,只是好奇古代的生产能力竟然这么厉害了。
萧沐仁带着呦呦去了工部,不巧,那位陆大人不在,他的同僚说他去工部的制造厂验收去了,刚走一炷香不到。呦呦就同萧沐仁猜测会不会是去查看压面机了,萧沐仁立刻让车夫驾车往工部制造厂去。
马车走的快,很快就在制造厂的门口遇到了陆大人,陆大人一听说他们是来看机器,十分欢迎,立刻带领他们往里走。
“今天早上制造厂来人告诉我制成了,我在部里忙完就过来了。”陆大人走在前面带路,给他们介绍。
压面机就放在门口的仓库里,被防雨布盖着,陆大人将布扯掉,呦呦这才看清这台机器。这台压面机比她想象的要大多了,一个架子上头架着一个离地一米多的圆柱体,底部是出面孔,上面有转轴,把面放进去后由两个工人推动把手,面条就从底部出来了。
“现在这个还是不够简单。”陆大人摇头,“我在想,研究一个把面和水一起倒进去,能和面然后直接压出来的。”
呦呦点头,觉得这种设想还是可以有的,到时候工作效率就大多了,这样不用三年,大概两年工厂就可以盈利了——她原本是打算三年后才盈利的。
从工部制造厂出来,呦呦和萧沐仁直接回了将军府。在门口刚好遇到孟家的一位女管事,一见到呦呦就立刻屈膝福礼,“给亲家小姐请安。”
“嬷嬷请起。嬷嬷来可是有事情?”呦呦边说边请女管事往里走,“亲家伯母最近可好?头疼可有复发?姐姐最近如何?”呦呦一连串问了好几句,听起来像是十分亲近,实际话里的意思双方上是心知肚明。
女管事先回答了孟太太一切都好头疼已经好彻底了,然后停下来再一次向呦呦福礼,“恭喜姨小姐贺喜姨小姐,大少奶奶怀孕啦!”
呦呦听到她道喜的时候心底就有这种预感了,没想到是真的,当即高兴的兴奋起来,快步地往内院走给谭丽娘报喜去了。
三元看着二小姐光顾高兴,把孟家的女管事留在了原地,抱歉地对她笑笑,“嬷嬷请跟我来吧,二小姐和大姑奶奶感情好,高兴呢!”
孟家的女管事立刻摆手,“姐姐有事去忙,找个小丫头带我进去就行了。大少奶奶有姨小姐感情这样好的姐妹,我看着也高兴,太太也高兴。”
能不高兴嘛,听说就是因为姨小姐和大少奶奶,孟家得了那笔什么面的生意,才能保住今年的皇商,不然怕是要被人挤下去了。女管事心里暗自想。
两个人到了内院的时候,呦呦已经把这个消息告诉谭丽娘了,谭丽娘一听也是乐得合不拢嘴。陶陶又有身孕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孟许他俩感情好。等孟家女管事进来,详细问了怀孕几个月怀相好不好吃什么喝什么等等问题,然后才让将军府的内管家带人下去招待。
等人走了,屋里只剩下她和呦呦,谭丽娘才开口问道:“你说,我要不要去看看?”
呦呦从外头跑了一圈正渴,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咕咚咕咚喝完了,放下杯子点头,“要啊,不止要去,还要带些人生鹿茸灵芝虫草的去,不过不必急着今天,好好准备一下明天去吧。”
谭丽娘想想又有些忧心,“也不知道孟太太这回还会不会使些小心思。”
“不会了,娘放心吧。”呦呦十分肯定地说,“她要再使心眼儿,就让她‘头疼’好不了,把家交给二太太。”
谭丽娘知道她什么意思,嗔了她一句,站起来去准备明天过孟府的礼物,剩下呦呦一个人在桌边坐着,一边吃点心一边喝茶水一边想心思,玉儿才生完半年多,姐姐这就又有了,是打算三年抱俩吗?三年抱俩听起来很好,可是对女人身体的伤害也是很大的,要不要劝劝陶陶,生完这个先等等再生第三个?
等到了晚上,花易岩回来后知道了陶陶又有了,也是很高兴。他和谭丽娘的想法差不多,为夫家添丁进口是好事,而且女人孩子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尽快在夫家站稳脚跟。
呦呦听了他们的话忍不住偷偷撇嘴,孩子应该是爱的结晶,才不是为了男人为了夫家为了站稳脚跟。不过这些话她只敢偷偷想想,撇嘴也只敢偷偷撇嘴,要是被谭丽娘知道了,一定会磨叨个没完没了的。
说起来,谭丽娘最近的脾气确实不小,而且喜怒无常阴晴不定,总不会这么早就进入更年期了吧?
因为陶陶怀了二胎,谭丽娘似乎着急起来,于是就跟花易岩还有怀宇商量什么时候去请钦天监挑个好日子,准备好婚期吉日书和礼品等,好去苏家请期了。
请了期,把成亲的日子定下来,早点成亲她好早点抱孙子。一想到有一个和玉儿似的白白胖胖的小婴儿躺在自己怀里,谭丽娘就觉得干什么都有劲儿了,于是畅想的更长远了。
呦呦看了一眼谭丽娘,再看看怀宇,心说得亏现在她现在还不知道怀宇有外放的打算,要是知道的话,估计会疯,然后就是两种反应。一种是软硬兼施软磨硬泡地拦住不让怀宇外放,反正用些手段总能行的。第二种就是知道拦不住,那就压着怀宇立刻成亲,成亲后立刻要孩子,等孩子生下来,他们俩爱去哪儿去哪儿。
眼看着谭丽娘已经畅想到未来的孙子上太学要几个小厮伺候了,呦呦赶忙打岔,把两个痛不欲生的男人救下来——怀瑾在外游历还没有回来,怀信还小只知道玩,痛苦的自然只有花易岩和怀宇。
“娘,你不是说明天去孟府,都准备了什么?”呦呦开口打岔,同时接收了两道来自父兄的感激的目光。
“也没啥,包了两包燕窝两根五十年的人参,挑了两匹太皇太后赏的大环绢,让你姐给孩子做小衣服做尿布,还挑了两匹大红色的缂丝,好给玉儿做披风。”
呦呦囧了囧,先不说宫里的东西八成来自孟家的布匹生意,就说拿成匹成匹的大环绢给还是个豆芽胚胎做小衣服做尿布,就够奢侈的了。这得亏是谭丽娘自己干的事,这要是别人,一定会被说败家的。
“我听说,你今天和阿毓去工厂了?”花易岩喝完了茶问呦呦。
呦呦点头,“是去了,条件不错,比我想象的好多了,陆大人的机器也造好了,等都钦天监选个良辰吉日就可以开工了。”
花易岩点头,“御林军里最近有一批退下来的士兵,能不能去那里做工?”
呦呦没想到花易岩说这个是为了走后门,愣了一下,摇摇头又点点头,“我的意思是我不知道,工厂里招工好像有要求和标准的,我不知道姐夫是怎么定的。我只管技艺,不管经营管理的。”
“也是,这种事,应该去和你姐夫说。”花易岩点点头,然后转头看向怀宇,“你明天和我一起去找你姐夫吧。”
怀宇一愣,这种事还用带上自己吗?不过他注意到花易岩冲他眨了眨眼,显然还有别的事,就点头答应下来。
呦呦也注意到了他们之间的眼神交流,估计这爷俩怕是有什么事要背着她们,不过她也没有多问,静观其变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改BUG
☆、第一一八章
第一一八章
十月二十七八的时候; 京城终于下了第一场雪; 呦呦算了算,竟然比往年还早了些。雪是趁夜下的; 早上一睁眼,外头就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呦呦透过玻璃窗看了一眼,雪还在下似乎没有停过; 搓棉扯絮的; 地上积雪已经很厚了。
起床穿戴好后到了正院,院子里的积雪都被扫起来了,正对院门坐落着一个矮胖的雪人; 圆身子圆脑袋,头顶上戴着一个圆圆的老虎帽,眼睛是两颗冻梨,鼻子是一根胡萝卜。
怀信就站在雪人面前; 手里拿着一块鹅黄色的布,似乎想给雪人戴上。听到呦呦进院子的声音,怀信转过头来; “二姐!”
呦呦应了一声,走到他身边问他干什么呢。
“我给雪人穿衣服!”怀信扬扬手里的东西。
呦呦仔细看了一眼; 惊讶,“这不是你的披风嘛?怎么给雪人穿上啦?”呦呦伸手想要拿回来; 却被怀信躲开了。
听到声音的怀瑾从屋里走出来,他是昨天傍晚到家的。一共游历了两个月多,路线从北阳府开始一路向东; 经过直隶一直到了山东,返程时走的天津水路。除了他自己回来了,还带回了两箱子的玩意儿,东西不多,不过人人有份。
此时怀瑾从屋里出来到了院子,先同呦呦打招呼,“二姐,”然后看到怀信手里的披风也是一愣,“你不是说冷让我给你找披风么?现在这是干什么?”
“是冷呀,不是我冷,是雪人冷!”怀信指着身后的雪人,振振有词。
呦呦顿了一下,然后蹲下身问怀信,“你怎么知道雪人会冷啊?它又不会说话。”
“因为它没有穿衣服啊,我不穿衣服也会冷。”怀信说,说完继续踮脚给雪人穿披风。
怀瑾想拦下他但是被呦呦阻止了,“让二哥来给雪人穿衣服,你跟姐姐回屋吧,一会儿冻到了染了风寒还要吃药,汤药很苦的。”
小家伙迟疑了一下把披风交给怀瑾,“哥哥,你记得一定要给穿好呀,不然一会儿冻到了染了风寒还要吃药,汤药很苦的。”
呦呦和怀瑾都笑起来了,小家伙现学现卖,说的还挺溜。
不过,都说好的不灵坏的灵,不知道是呦呦乌鸦嘴,早饭过后没多久,怀信就打了几个喷嚏,一看就是凉到受了风寒了。谭丽娘赶忙让厨房煮了姜汤给他喝,不过他嫌弃姜汤辣,不肯喝,宁肯打着喷嚏流着鼻涕也不肯喝。
呦呦对自己的乌鸦嘴有点自责,就哄他不喝姜汤了。谭丽娘听到了就说不准让她惯着怀信,不喝姜汤就要喝汤药。眼看着怀信要哭出来了,呦呦赶快对谭丽娘使眼色,然后回头哄着怀信不喝姜汤,姐姐给他熬苹果水。
所谓的苹果水,其实就是把苹果切了丁,加上冰糖和姜汤一起煮,苹果的香甜和冰糖的甜意中和了姜汤的辣味,多多少少倒是能喝了半碗,剩了最后一点呦呦秉承着“浪费就是极大的犯罪”的理念,将碗底的汤喝完了。然后,就交叉感染了。
“阿嚏!”呦呦又打了个喷嚏,用帕子擦了一下鼻涕,对萧沐仁说了一遍她得风寒的缘由,然后又指了指两米外的一张椅子,“你坐那,离我远一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