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传奇-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勋睿有些愤怒,对着赵洪泉稽首行礼开口了。

“伯父在上,受小侄一拜,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伯父提出退婚之要求,清扬诚心接受,决不反悔,清扬所做的事情,心中有数,辱没了家族之名声,更是伤及伯父之颜面,总是要付出代价、承担责任的,今日这退婚之事,就是清扬应该承担的。”

说完之后,郑勋睿转向了郑富贵和马氏。

“父亲,母亲,强扭的瓜不甜,孩儿的心意已决,恳请父亲母亲成全,拿出婚约,孩儿愿意当众销毁婚约,免得贻误了伯父和赵姑娘。”

退婚绝非光彩的事情,不管谁遇见之后,都是灰头土脸的,甚至会以下犯上,忍不住发脾气,不过郑勋睿的表现,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自始至终都是彬彬有礼的,言语恭敬犀利,态度不亢不卑。

郑富贵的神色完慢慢缓和下来,赵洪泉亲自前来退婚,这对于郑家是莫大的羞辱,的确是难以承受的,不过郑勋睿的变化是更加重要的。

三个女儿都回来了,和郑勋睿相处非常融洽,都是弟弟的变化太大了,郑富贵所有的希望都在郑勋睿的身上,只要郑勋睿变好了,那就是最大的收获。

退婚的事情,郑勋睿说的是有道理的,强扭的瓜不甜,赵洪泉的看法已经根深蒂固,亲自到府上来退婚了,郑家若是哀求维持婚约,未免被赵家看不起,还不如在退婚这件事情上面主动一些。

看了看郑勋睿,郑富贵对马氏开口了。

“娘子,清扬说的有道理,强扭的瓜不甜,你去将婚约拿来吧。”

赵洪泉怀疑自己是不是来错了,怎么看眼前的郑勋睿都不是纨绔之徒,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这个时候反悔,丢的就不仅仅是面子了,还有可能是小女的尊严。

马氏轻轻叹了一口气,慢慢站起来,朝着堂屋后边走去。

婚约终于到了郑勋睿的手里。

这一纸婚约,比大明律还要起作用,它牢牢的拴住了两个人的命运。

郑勋睿甚至没有打开看婚约,当着赵洪泉的面,将婚约撕得粉碎,按照规矩,他应该是将婚约退给赵洪泉,不过退婚是对自身品行的否定,他的脾气再好,也不会伸着脸让人家随意的扇巴掌。(小说《明末传奇》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五章父子长谈

戌时,郑富贵来到了郑勋睿的卧房。

赵洪泉早就走了,没有留下来吃饭,走的时候,没有了盛气凌人的表现,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神情,倒是郑勋睿,表现很好,一直将赵洪泉送到了大门之外,始终都是恭恭敬敬的。

赵洪泉走后,郑富贵一直都在思索,他本来是准备出门去的,年关将至,正是做生意的大好时机,要不是家里出了这样的事情,他早就到北方去了。

不过郑勋睿的巨大转变,触动了他的心思。

几天时间过去,郑勋睿的表现判若两人,十四岁的年纪,就表现出来不一般的气度,这是不简单的,郑富贵走南闯北,也见过不少年轻人,有如此表现的还真的没有见过。

特别是面对退婚的事宜,郑勋睿能够不亢不卑,从容应对,他都是做不到的。

知子莫若父,尽管在家里的时间不是很多,可郑福贵也是了解儿子的。

郑勋睿应该没有如此的出色,难道是老天眷顾郑家了。

郑富贵决定和郑勋睿好好谈一谈了,他希望郑勋睿能够好好读书,考取功名,谋取到功名,才能够真正挽回退婚造成的损害。

来年六月就是县试,郑勋睿在县学也有两年时间,参加此次的县试,不敢说一定就考上了,至少能够证明学到了多少的东西,再说十四岁的年纪通过县试,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看见郑富贵进来之后,郑勋睿马上站起身来。

“父亲来了。”

“清扬,这里就是你我两人,父子之间不用那么客套,坐下说话吧。”

坐下之后,郑勋睿的神色不是特别的自然。

他是穿越之人,突然对郑富贵和马氏无比的依赖和亲热,恐怕是做不到的,好在十四岁的少年,在众人眼里已经是成年人,不能够在父母面前腻歪了,这也间接帮助了他。

沉默了半晌,郑富贵才开口说话。

“清扬,我忙于很多事情,没有和你认真交谈过,以至于你做出了一些错事,甚至遭遇退婚,这件事情传出去之后,你要忍受很多非议的。”

“父亲,孩儿已经做好了准备,能够承受任何的议论。”

“那就好,希望你能够承受,不过这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事情。”

说到这里,郑富贵长叹了一口气。

“家族的情况你是知晓的,你的大伯、二伯、三伯和四伯,一直都没有功名,我是机缘巧合,在南京国子监去读了几天的书,勉强得到了监生的资格,可惜我这个监生,在真正的读书人眼里,是不值一提的。”

“你的族兄之中,也没有特别突出之人,可以说搬迁到江宁县几百年的时间,郑氏家族没有出过什么真正的读书人。”

“祖上的教诲,我们一直牢记,荥阳郑氏是名门望族,我们不能够辱没了先辈的名声,这么多年过去,家族一直都在努力,或许是老天作弄,就是没有金榜题名的人。”

“你从小就天资聪颖,和其他的堂兄堂弟不一样,家族对你也是寄予厚望的,希望你能够出人头地。”

“你的爷爷一辈子经商,好在形势改变了,否则你爷爷就是辱没了家族的名声,我读书不行,商贾之道,倒是学的不少了,你爷爷当初为了避免我去经商,想方设法找到关系,通过捐纳,让我到国子监去读书,成为了监生,也算是改变了身份,可我知道自己的特长。”

“士农工商,这是朝廷定下的规矩,商贾的地位是最低的,若是我没有监生的资格,在家族里面是无法抬头的,这些年我在外奔波经商,辛辛苦苦,赚取银子,维持家用,我知道自己读书没有什么出息,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了。”

“秦淮河那个地方,我从没有去过,但是走南闯北的时候,听过很多的议论,不少有名望的读书人,都到秦淮河去,就连朝廷之中的一些官员,也不顾礼仪到秦淮河去,我不是真正的读书人,对这些方面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对你到秦淮河去,我不做太多的评价。”

“可是赌博的事情,是坚决不行的,赌博之人被视为赌徒,那是街上的无赖做的事情,好生生的读书人,不会去赌坊的,将来也不可能有什么出息,你从此以后不要去赌坊了。”

。。。

郑富贵说出来这些话,郑勋睿是闻所未闻,到秦淮河去**,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难以和附庸风雅攀上关系,无非是那些读书人,管不住自身的虚荣,既想着**,又想着立牌坊,所以将**说成是附庸风雅,好像能够到秦淮河,就是提高了自身的档次,其实说白了,到秦淮河去就是找女人发泄的,这是男人的本性。

至于说赌博的事情,那是绝对禁止的,赌坊永远是赢家,赌徒永远是输家,沉湎其中的结果就是倾家荡产,古今中外还没有谁是靠着赌博成为富翁的。

男女之事态度就更加需要明确了,十三四岁的年纪,过早的沾惹了鱼水之欢的事情,绝不是什么好事情,且不说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就从日后的倾向方面来说,好色之人是难以成大器的。

看来郑富贵的确是下定了决心,和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说到这么多严肃的事情,很不简单了,对于他郑勋睿也是寄予了所有的希望。

“清扬,家里的情况你都清楚,你的三个姐姐全部都出嫁了,家里就留下你和凯华,你是嫡长子,就应该要承担起来重任,凯华年纪比你小,可不管怎么说都是你的弟弟,我希望你能够多多照顾他,还有孙氏,也是你的二娘,言语态度方面,都是要恭敬的。”

“我说过家和万事兴,要是家里出现了矛盾,那是最为麻烦的事情,你的母亲性格脾气都很好,这方面我很是放心,你要向你的母亲学习,将来能够真正承担家族重任。”

。。。

郑富贵说到家里的事情,迅速引起了郑勋睿的注意。

他从秦淮河回来不过八天的时间,赵洪泉就亲自来退婚了,若不是女婿十恶不赦,赵洪泉怎么肯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不顾一切来退婚。

这说明赵洪泉知道了一切。

关键问题就是赵洪泉是怎么知道的,仅仅是秦淮河这一件事情,按说不至于导致退婚的事情发生的,肯定是所有的事情都暴露了。

如今可不是几百年之后,信息不发达,消息不可能传播那么快。

郑勋睿早就有些怀疑,他想到了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家里可能不是那么和谐,有些事情泄漏出去,可能与家里有着很大的关系。

亲兄弟之间都可能出现矛盾,何况嫡子和庶子之间。

最大的怀疑对象就是孙氏和郑凯华,一个是女人,妾侍的身份,一个是十二岁的少年,庶子的身份,他们能够从家庭的变故之中得到最大的好处,尤其是嫡子出现了问题。

家和万事兴,这一点郑勋睿是完全认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是家里的事情都搞不定,就不要说去做什么其他的大事情了。

再说郑凯华的年纪不大,不可能有那么恶毒的心理,孙氏毕竟是女人,能力有限。

郑勋睿感觉到欣慰的是,他在家里的地位是很不错的,仅次于郑富贵,因为郑富贵时常不在家,所以他说话是算数的,毕竟是家里的嫡长子,也到了十四岁的年纪了。

那就从改变家里的情况首先开始,一步步的树立起来形象。

“感谢父亲的教诲,孩儿一定会痛改前非的,明年六月就是县试,孩儿一定好好读书,取得好成绩,不辜负父亲和母亲的期望。”

郑富贵笑了,眼睛里面隐隐带着泪花,遭遇到退婚这么大的打击,郑勋睿能够平静对待,这本来就不简单了,还下决心好好读书,那就是真正的懂事了,长大了。

(新书期盼得到支持,若觉得还能够看下去,动动鼠标,收藏和推荐,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拜谢了。)(小说《明末传奇》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六章郑锦宏

一大早,郑伶俐、郑玉华和郑晓铃就来到了郑勋睿的卧房,她们的神色都不是很好,赵洪泉亲自来退婚的事情,她们从母亲那里知道了,除开陪着母亲掉泪,她们无法做其他的事情,退婚可不是小事情,打击是非常大的。

郑勋睿早就起来了,吃过早餐之后,回到卧房稍微整理一下,就准备四处转悠的,在家里好些天的时间了,憋坏了不说,让外面以为他是因为做错事不好意思出门了。

三个姐姐一起来了,郑勋睿只好老老实实陪着,不过三个姐姐小心的态度,让他很是无语,说话都是很小声的,生怕引发他不高兴或者是伤心。

说实话,郑勋睿对退婚的事情,还真的无所谓,不就是家里的声誉和自己的形象遭受到一些损失,有的是时间弥补,但三个姐姐的关心,还是让他感觉到了温暖。

见到郑勋睿的确没有什么事情,一切的表现都是很正常的,郑伶俐等人才略微放心了一些,得知郑勋睿准备出去转转的时候,她们都表示了支持。

黑子准备套上马车,郑勋睿制止了,他就是到四周走走看看,不会到很远的地方去,再说出门多走走,也是锻炼身体。

第一次出门,看见外面的情形,郑勋睿心旷神怡,天是那么蓝,空气是那么清新,带着泥土味,典型的原生态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就是舒适和清爽,几百年之后想要追求这样的环境太难了。

沿路走去,见到每个人,郑勋睿都是点头微笑,年纪大的长辈称呼一下,年岁差不多的也招呼一声,从众人的眼神之中,他看出了异样,有蔑视,也有幸灾乐祸,但那都无所谓,有一首歌唱的很好,从头再来嘛。

不知不觉转悠了接近一个时辰的时间,黑子脸色渐渐不对了。

“黑子,怎么了,是不是觉得众人的态度不好。”

“少爷,他们就是看不起人,少爷是读书人,他们是什么啊,少爷和他们说话,他们还要端架子。”

郑勋睿轻轻叹了一口气。

“黑子,大可不必,你要记住,想要别人尊重你,你就得拿出来真正的本事,自己去争取该有的地位,那才是真正有用的,其他的都是过眼云烟。”

“少爷,您的话小的没有听懂,过眼云烟是什么意思啊。”

“这个,就是得到了也保不住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说,想要得到别人的尊敬,就要有不一般的本事,让别人真正的服气。”

“少爷的意思,小的知道了,就是打赢别人的意思,别人要是打不赢你,自然就怕你了。”

郑勋睿想笑,却没有笑出声来,不能够让黑子形成谁的拳头大谁就有权势的观点,尽管说这个观点是不错,可也只能够闷在心里。

“黑子,打架厉害也算是本事,可你想想,那些当官的为什么能够有权威,为什么受到百姓的尊敬,难道他们打架特别厉害吗。”

黑子搔了搔头皮。

“少爷,他们不用打架,有人帮着他们打架。”

“对啊,那你就想想,为什么有人帮着他们打架,他们为什么不用自己动手,好好想想,一定要想明白,想明白了你就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

“少爷,小的想不明白,当官的人,都是读书人,他们的地位不一样,人家自然是要听他们的。”

“黑子,这就对了,你想想啊,知县大人要是到这里来了,大家敢不尊敬吗。”

黑子拍了拍脑袋,马上开口了。

“少爷的意思,小的明白了,少爷今后要做知县,要做大官。”

郑勋睿有些哭笑不得,就是黑子这种淳朴的认识,反映了绝大多数百信的心思,他们天生就畏惧官府,逆来顺受,若是人人都是利欲熏心的,社会早就乱套了。

往回走的时候,郑勋睿神色变得稍微严肃一些了。

“黑子,你已经十八岁了,不能够老是被叫做黑子,我帮你起一个名字。”

“谢谢少爷。”

黑子很是激动,看着郑勋睿。

“你就叫做郑锦宏,锦乃是锦绣之意,表明一生都会富贵,宏乃是宏大之意,表明今后有大好的前途,光宗耀祖。”

黑子吓了一跳,连连摆头。

“少爷,小的可没有这样的想法,小的就是想着跟在少爷的身边。”

郑勋睿的神色变得更加的严肃。

“黑子,不要这么说,今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谁知道啊,只要努力,总是会有好的结果的,你和我都是一样,看着吧,不要几年的时间,周围就会出现很多的变化,我们要是不能够做出改变,就会被淘汰的。”

黑子听的云里雾里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少爷什么时候说话这么深奥了,他想不到少爷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不管黑子是不是愿意,从这一天开始,他有了自己的名字:郑锦宏。

黑子压根都想不到,若干年之后,他这个名字在大明是家喻户晓。

回家之后,看见郑伶俐、郑玉华和郑晓铃都在收拾东西,郑勋睿知道,三个姐姐都要回家去了,能够在娘家呆上几天的时间就很不错了。

娘家强大,嫁出去的姑娘就有面子有地位。

郑勋睿有些自责,三个姐姐在婆家都有些抬不起头来,自己这名声出去了,三个姐姐遭遇的取笑肯定不少,在夫家的地位可能更加的不好。

郑富贵和马氏、孙氏等都在,趁着这个机会,郑勋睿开口了。

“父亲,母亲,二娘,大姐、二姐、三姐,黑子十八岁了,一直都没有名字,我决定给黑子取个名字,叫做郑锦宏,从今日开始,府里只有郑锦宏,没有黑子了。”

众人看着郑勋睿,感觉到愕然,黑子站在郑勋睿的身后,更是脸色通红,扭扭捏捏的。

还是郑富贵首先开口了。

“郑锦宏,嗯,这个名字不错,听着很是大气,也好,黑子日后就叫郑锦宏了。”

郑勋睿快要到县学去上课了,县学放假十五日,眼看着时间就要到了,开课的时候缺席,教谕先生要惩戒的,至于说开课之后的缺课,没有谁关心。

县学的儒学教谕先生是举人,应天府委派到江宁县担任教谕的。

江宁县教谕,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担任的,这里是京畿县,县令是正六品的品阶,比其他地方的知县足足高出两阶,那教谕也就不一般了,尽管是不入流的官员,可贵在有学问,身份尊贵,能够得到很多读书人的尊重。

应天府被称作金陵繁华之地,虎踞龙盘,历来都是贡献人才的地方,这里生员的数量,是其他地方的好多倍,能够成为禀膳生员,那是了不起的事情,学问不一般。

江宁县教谕,尽管教授的都是少年或者生员,可谁知道这里会不会出现日后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甚至是内阁大臣。

读书的事情,郑勋睿可不敢开玩笑,尽管已经是明末,可是读书依旧是唯一能够晋升的途径,他想要达到为家族争光、让三个姐姐扬眉吐气,首先就是必须在读书上面有出息,甭管采用什么样的手段,舍去这一点,得不到大众社会的认可,没有出头的机会。

这就是现实,公务员身份穿越的郑勋睿非常清楚。

尽管对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没有太多的兴趣,可他还是硬着头皮,拿起书仔细看起来了。

就连郑富贵走到门口,他都没有察觉到。(小说《明末传奇》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七章生意经

郑富贵准备出门去了,这一次是准备到山西和陕西一带去贩卖丝绸。

南方的丝绸价格不是很高,一匹丝绸价值二两银子,可是贩卖到北方去,可以卖到四两银子,这是暴利。

但是贩卖丝绸的风险是很高的,且不说一路上遭遇到的算计和盯梢,甚至是明抢,就说这联系商贾店铺的事情,都不简单,若是没有固定的店铺和商贾愿意接手,你带着丝绸到山西和陕西一带,就好比是端着金元宝的小孩子,会招来各方的眼红,人家抢你的丝绸算是简单的,厉害的直接将你杀掉,结局就是人财两空。

此外还有官府的盘查,一样是难以应对的,官府若是黑心了,你喊冤的地方都没有,直接将你关押进入大牢,丝绸没收,家里还要花银子赎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尽管贩卖丝绸是非常赚钱的事情,可真正能够做的人是很少的。

郑富贵走南闯北多年,积累了不少的关系,加上他监生的身份,做起事来方便很多,不过这贩卖丝绸是惹人注目的事情,也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要不是这一次为了郑勋睿的事情,家里开销的银子太多,他也不打算冒险贩卖丝绸。

马上就是春节了,北方的丝绸需要量会大量增加,也许价格会上涨一些的,不过这次出门,又是几个月的时间,春节都不会在家里了。

郑富贵就是准备和郑勋睿说说,然后到浙江去收购丝绸,贩卖到北方去。

看见郑勋睿认真读书,郑富贵非常高兴,进屋之后,鼓励了一番,不过他很快转到了正题上面,说自己这次出门,准备贩卖一部分的丝绸到山西和陕西,丝绸的利润很高,若是成功了,那么明年就可以好好在家里歇息一段时间了。

做生意这件事情,尽管不是郑勋睿的特长,但他的某些认识,超过如今这个朝代的任何一个商贾,要说政治经济学可不是开玩笑的,前世的郑勋睿,也经历过那个全民都去做生意发财的年代,也曾经专门研究过如何的做生意发财。

郑富贵出去做生意赚钱养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郑勋睿不存在反对,男人就是需要养家糊口的,明朝的很多读书人死读书,农活不干,也不知道挣钱,一辈子穷困潦倒,这样的悲剧比比皆是,他可不愿意老爸也是这样。

不过听到说郑富贵准备到山西和陕西去做生意的时候,郑勋睿的脸色变化了。

他记得非常清楚,崇祯元年十一月,明末的农民大起义正式爆发,陕西的王嘉胤、王佐、高迎祥、王大梁、王二等人,掀开了推翻大明王朝的农民起义的序幕。

按照时间上面推算,此时陕西的农民起义已经爆发了。

明朝末年的气候是非常特殊的,处于小冰川的时期,自然灾害频繁,被视为命根子的农业生产上面,遭受的灾荒不计其数,包括旱灾和蝗灾,还有鼠疫等等,其中旱灾尤为频繁,官府不能够很好的安抚百姓,也拿不出来那么多的银子救济,这让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造反的浪潮席卷全国。

辽东的后金也发展壮大起来,频频在辽东和北方发动进攻,闯入关内劫掠钱财人口,让老百姓的损失更加的惨重,也让大明王朝的根基动摇。

这一切,对于仅仅十四岁,尚无任何资历的郑勋睿来说,不是特别重要,可若是郑富贵准备到陕西和山西去贩卖丝绸,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郑富贵遭遇不测,这个家难以维持,自己也就要挑起家里的所有重担了。

为了吃饭拼命的奔波劳累,还有什么时间去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更是奢望了。

想到这些,郑勋睿的额头上冒出冷汗。

郑富贵刚刚说完,他就开口了。

“父亲说到商贾之事,孩儿本不应该多嘴,只是孩儿有一些看法,忍不住想说出来。”

郑富贵的脸色沉下来,他一万个不情愿,郑勋睿千万不要想着做商贾,那家里今后就没有任何的希望了。

“清扬,这不是你应该操心的事情。”

“父亲不要着急,孩儿无心商贾之事,只是在秦淮河的时候,听闻一位商贾说到了商贸之事,后来打听,才知道此人是北方最大的商贾之一。”

郑富贵的脸色稍微缓和一些,大商贾到秦淮河去,非常正常,若是没有去过秦淮河,也不配被成为大商贾,郑勋睿能够听到一些议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大商贾说了,商贸之事,两个途径最为赚钱,其一是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其二是囤积居奇。”

郑富贵脸色稍稍变化,这所谓的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他从来都没有听到过,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大商贾就是大商贾,说话都是高深的,要不然人家怎么可能赚钱那么多的银子。

“清扬,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是什么意思啊。”

郑勋睿愣了一下,才知道自己说漏嘴了,如今那里来的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的说法,不过他已经虚构出来一个大商贾,也就无所谓了。

“所谓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就是自己制造自己生产自己卖,就说这丝绸,若是能够编制出来,接着直接卖出去,就能够赚到更多的银子。”

郑富贵的神色有些黯然,这种做法的确赚钱,可惜他做不到。

“父亲不要着急,孩儿主要说到的就是第二点,也就是囤积居奇。。。”

还没有等到郑勋睿开口,郑富贵就摇头了。

“清扬,囤积居奇我是知道的,不过那是大商贾才能够做的事情,他们的银子多,我是做不到的。”

“父亲不要着急,孩儿说完之后,您就明白了。囤积居奇不一定要太多的银子,关键是要看准时机,什么东西不值钱的时候买回来,值钱的时候卖出去,这样稳当赚钱。。。”

“清扬啊,我知道这样赚钱稳当,可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不知不觉之间,郑福贵和郑勋睿说到商贸的事情了。

“父亲,大商贾喝醉之后,说出来了一个秘密,偶然被孩儿听到了,当初孩儿没有在意,现在看来,还真的是赚钱之道啊。”

郑富贵的眼睛再次睁大,那些大商贾到秦淮河之后,忘乎所以之下,有可能说出来某些商贸经营上面的秘密,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父亲可听说过玉蜀黍和甘薯。”

郑富贵仔细想想,摇了摇头,这两样东西,他的确没有听说过。

郑富贵不可能听说过,玉蜀黍和甘薯目前都在南方的福建和广东等地种植,没有流传到其他的地方,当地种植玉蜀黍和甘薯的方法不是很对,产量不好,没有受到重视,加上老百姓的观点一时半会不会改变,种了多年的稻谷小麦和粟米,对于其他的农作物是排斥的。

“玉蜀黍和甘薯,一直都在福建和广东一带种植,这两种农作物的产粮是很高的,效用和稻谷小麦粟米完全一样,都是能够吃饱肚子的,而且味道很好,若是能够引进来种植,就一定能够赚取到大量的银子。”

听说是种地,郑富贵低下头沉思了,他相信了郑勋睿的话,因为郑勋睿不可能知道玉蜀黍和甘薯这些东西,大商贾喝醉之后,说出来这些话,是很有可能的。

家里的耕地不少,开年之后就要播种了,这几年的气候不好,耕地的收成也不好,郑富贵也就没有指望地租来支撑全家的开销。

过了好一会,整个法才抬头。

“清扬,你可知道玉蜀黍和甘薯的产量是多少。”

“大商贾说了,玉蜀黍的产量是每亩三石到四石,甘薯的产量是每亩十石以上。”

郑富贵的眼睛挣得老大,满脸的震惊,十石以上的产量,那是他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江宁县稻谷的产量是不错的,也就是平均两石五斛左右。

“清扬,这不是说笑的事情,甘薯的产量真的能够达到十石以上吗。”

“这个大商贾,就是凭着这一点赚取银子的,他说他都买下了上千顷的耕地了。”

郑富贵的眼睛陡然睁大了,多年的商贾生涯,让他还是有决断能力的。

“好,那我就到福建和广东去试试,开年之后就是春耕时节,只是不知道这玉蜀黍和甘薯的种子是不是好买啊。”

“那个大商贾说了,福建的福州一带,有玉蜀黍和甘薯种子,就是需要暗地里交易。”

“这我知道,只要能够买到种子,什么都好说。”(小说《明末传奇》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八章县学

郑勋睿决心学会骑马,家里有马,再说谷里镇到江宁县,有二十多里路,骑马方便很多,以前都是郑锦宏驾着马车送去,然后在县学外面等候,一直到放学之后回来,这完全没有必要,再说骑马之术,郑勋睿也是必须学会的。

可惜家里的马是西南马。

西南马的优点是性格温顺,可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体格很小,身高不足一米二,主要是作为运输工具使用的,战场上绝对见不到西南马。

战场上的战马,最好的是马中之王阿拉伯战马,其次是乌珠穆沁马,再次是南番马,也就是后来的河曲马,最后是蒙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