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争雄-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可能全部带着兵甲入京城,一些各地调集过来勤王的军队,要在这里安营扎寨,然后等待安排。
  罗昭云只带着御林军回京,突厥俘虏也都看押在这,等待日后的调动和安置。
  “轰隆隆!”
  清一色锐甲轻骑,卷土而来,尘土飞扬,人如虎,马如龙,阳光照耀下,铁甲生辉。
  “陛下回来了。”
  满朝文武大臣在京城南大门口的队伍中,全都看到了龙旗飞舞,铁骑奔踏而来,看出是御林军的旗帜和阵型,全都喜上眉梢。
  这里面有三省六部九卿的官员,还有十二卫府的职官,但是品阶都是四品之上,不可能什么小官都过来战队。
  在甲士的外围,则是成群结队的百姓,来观看热闹,也是在迎接天子亲征归来。
  “叩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当罗昭云策马靠近,淳于婉儿与文武百官,驻守甲士、围观百姓全都下跪了。
  罗昭云走过去,伸手扶起了长孙无蓉,让她站在自己身边,然后对着文武大臣们道:“免礼,都起身吧。”
  “谢陛下!”众人哗啦啦起身,目光看到陛下的时候,大多露出兴奋之色。
  长孙无忌起身拱手道:“陛下御驾亲征,大破突厥,凯旋归来,一举解决边陲之患,功绩煌煌,天下称颂!”
  罗昭云听到长孙无忌这般夸赞,微笑道:“朕乃九五之尊,面临危难,自当挺身而出,解决倒悬之难,本是应该,如今西北稳定,突厥可汗亡于战场,此后突厥会一蹶不振,我大华没有了边陲之乱,接下来,当稳定四海,休养生息,恢复生产,百废待兴。除萧梁、杜伏威等南方一些割据势力外,其它之地,都进入无战时期,发展、安民成了第一要务,诸位卿家,要及时转变思维,为我大华繁荣兴盛出力!”
  “我等谨记陛下教诲!”大臣们听完陛下的训话,品味里面的道理,都不断点头。
  在治国理政方面,罗昭云的见解,自然要比这些文武大臣看得还要多,还要远,目前形势如何,他通过情报网的回馈,加上自己对历史的熟悉和见解,很容易认清当前的局势。
  乱后思定,经过大隋的战乱,群雄割据,流离失所,百姓们被战争、饥饿、瘟疫、灾荒等影响,人口锐减了近三分之一,大部分都是饿死病死的,因为战乱会影响农耕,大隋几个国库仓禀虽然有剩余,但都是从百姓手里搜刮上来,各地百姓家里却并没有多少余粮,一年不耕作,很可能就要饿死了。
  这是战争和乱世带来的最大灾害,就是耕作不及时,被荒废了,男丁被拉去打仗,民夫运粮,导致劳动力断缺,加上大部分逃难,很少有人从事生产了。
  罗昭云入主长安这一年来,不断颁布政令,当务之急还是稳定民心,让那些流民纷纷回到自己的乡里,当地知府、县丞们,组织分地,落实户口人数,恢复农耕,保护老百姓的收成,不能断了口粮。
  “先回宫吧,明日早朝在议事!”罗昭云让百官可以解散回家,他拉着皇后的手,走上宫廷龙撵,在大内侍卫队的保护下,沿着朱雀大街,向皇宫走去。
  沿途张灯结彩,都是一片喜庆的氛围,街道两侧人满为患,皇宫马车队经过,这些长安百姓们全都跪拜施礼,高呼万岁万万岁。
  长孙叹道:“陛下这次御驾亲征,以少胜多,打破了民间的担忧,许多速亡论、失败论,都烟消云散,这一次大战取胜,堪为用兵之奇啊,事先谁也没想到,会胜的如此漂亮!”
  罗昭云想到数万将士都战死了沙场,还有过程的惊心动魄,完全比拼耐力和胆气,稍有溃败,很可能就覆灭了,胜利的结果看似完美,其实非常的艰难。
  “不容易啊,我军大约六七万人,都战死了,这一场胜利,也是有巨大的牺牲为前提,否则,如何能抗住数十万的突厥骑兵。不过,好在大战结束,西北的突厥之患解决了,我们可以安心治国,没有后顾之忧了。”
  “接下来,还有萧梁,陛下不会再带兵出征了吧?”长孙皇后担心问道。
  罗昭云犹豫一下,叹道:“南部的几个割据政权,脚跟不稳,很难抗衡我大华的雄师铁骑,李靖专心攻打萧梁,接下来,朕会派徐世绩,从洛阳一带集合兵力南下,对付杜伏威、辅公拓、李子通的地盘,朕安心处理国事,稳定朝堂。”
  沉默了一下,罗昭云一语双关道:“立国之初,看似天下平稳了,实则暗流涌动啊,朕不能给别人做了嫁衣,朕的战场不在南国,而在朝堂上,门阀错综复杂,还会影响新政的开展,不得不提前布局了。”
  “哦,陛下圣明!”长孙皇后缄默下来,牵扯到政事,她不便过问太多了。
  罗昭云目光看着窗帘外的街道和人群,淡淡一笑,虽然大唐是历史上的盛世,但只是相对而言,这个时代百姓依旧贫乏,旱灾、黄河水灾、蝗灾、瘟疫等,在大唐也发生过多次,贫民动辄死伤数十万,百万之数,他要改变这些黎民疾苦的方面,让他的子民们能够生活的更好一些。


第0970章 团聚
  罗昭云与长孙无蓉联袂回到了皇宫,绕过勤政殿,直接来到后宫住宿之地,在宫门后,杨采玉皇后,带着其它嫔妃们,正在这里迎接圣驾。
  车辆停下,杨采玉、薛芷箐、萧依依、宁沐荷等人,福身一礼,对着车辆道:“恭迎陛下,凯旋归来。”
  罗昭云长笑一声,下了龙撵车辆,对着自己的嫔妃们,说道:“都免礼平身。”
  “谢陛下!”诸女施礼。
  罗昭云走上前两步,目光扫过这些动人女子,身材纤细,容貌清丽,每个人跟他,都有段难忘的感情经历,或炽烈,或温情,或刻骨铭心,或涓如细水。
  如今朝廷稳定了许多,诸侯平定的差不多了,战事逐渐减少,自己可以不用事必躬亲,到前线冲锋陷阵了。
  下一步该是整改庙堂,推行新政,梳理门阀势力,然后打压旧贵,扶持寒门,让中央集权更加牢固,不能让那些权贵门阀联合起来,阻扰皇权的推行,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坦白说,大隋的灭亡,绝不仅仅是因为杨广的昏聩,而是大隋的统一,是杨坚兵不血刃,通过权臣与国戚的身份,从孤儿寡母手上,宫变夺权而来,并没有改变北周时期,门阀错综复杂的根须和局面。
  而北周继承的是魏晋南北朝以来,一些政治弊端,发展到极致,形成的一种社会等级复杂的阶层区分,使得皇权并不牢固,随时都有可能别门阀篡权,或是联合拒绝推行新律和法规,成为朝廷发展的阻碍。
  “随朕回宫,这些日子,挺想你们的!”罗昭云淡淡一笑,并没有摆着皇帝的架子,对待自己的妃子们,显得从容与温柔。
  杨采玉、萧依依等人,何尝不是在宫内担忧前线的战况,怕陛下出事,半个月担惊受怕,终于得到西北大捷的消息,今日又见陛下凯旋归来,心情都是很好的,一个个笑逐颜开,美若天仙。
  诸女跟随陛下,从正门鱼贯而入,来到陛下的寝宫区域,在养心殿交谈。
  除了这些嫔妃之外,还有两个身份特殊的女子,一个是慕容紫嫣,已经受孕成功,完成了此行的目的,另一个是窦红线,最近查出了身体不适,竟然也有了身孕。
  罗昭云目光柔和,看着诸女的容颜,轻轻一笑,把战场上的事交代了一番,如何与突厥先锋交战,如何对攻,最后如何力挽波澜,大破突厥!
  诸女听后,都感到了吃惊和震撼,那个场面,光想一想,就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杀机和惨烈,投入兵力数十万,相互厮杀,战马冲撞,每一日下来,都是死伤过万计,血流成河,尸骨成堆,何其残忍。
  最后,还是陛下用了连环计策,不断出现伏兵袭击,扰乱了突厥的阵型,然后实行包围之策,还将突厥最后击溃。如果哪一环节出现了漏洞和意外,很可能就会遭遇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这一场大战,简直是一场豪赌!
  “太惊险了,如果不是陛下亲自统帅,坐镇在那里,突厥未必会那样执着强攻,说不定绕过去,让大军战略无法彻底发挥出来。”薛芷箐想到了其中的关键,忍不住叹道。
  罗昭云点点头道:“薛贵妃说的不错,突厥骑兵的最大优势,不是冲锋陷阵的硬拼,而是机动性,这是骑兵最大优势所在,抛开了机动性,那么骑兵的冲击力虽然强,但是,却非最大特长,朕在那里坐镇,集合了步兵与骑兵,使得突厥可汗舍弃了绕过步兵方阵的想法,咬住不放,非得要在那里歼灭我军,俘虏了朕,然后长安城就直接崩溃了。对他而言,这不算错,因为绕过舍弃了朕和那些精兵,他们直接突袭长安城,也会担心我们断了他们的后路。”
  “不过,如果非朕在那里,或许突厥人会分兵两路,一部分留下,滋扰步兵,也不决战,另一部分兵,直接杀向长安城,围困皇城和朕,逼迫前线兵力回撤,那就被动起来,十分危险了。”
  诸女听到罗昭云这些分析之后,都明白过来,这其中,蕴含了很深的兵法道理。
  “真是万幸,我们赢了!”长孙皇后、杨采玉、萧依依等人,全都有些激动。
  慕容紫嫣则笑着说:“陛下是我见过最猛的勇士,带兵打仗,没有人是他的对手,突厥那么多兵力,都失败了,这中原天下,无人则能阻挡大华统一的步伐!”
  草原女子最崇拜英雄,简单直接,强者为王的理念根深蒂固;所以,慕容紫嫣的说法也最为直接。
  罗昭云哑然失笑道:“看似是我用兵妥当,其实这场胜利,包含的因素很多,国力的强弱,武器的先进等,也是至关重要,如果没有黑火药,弩机,武器锋利等,这些兵力肯定无法阻挡双倍的突厥骑兵。此外,粮草的补给充裕,伙食的提升,战士们的体力得到提升,都是大战的成败因素之一。”
  “那突厥人一直吃牛羊肉长大,我们的府兵、募兵,都是吃糠咽菜长大,脸如菜色,身体虚弱,不如对方孔武有力,个人战斗力是比不过突厥人的,但是我们靠的事团队作战,彼此配合,阵法得当,才能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长孙皇后叹道:“陛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我们中原多是农耕文明,畜牧业一直是短板,鸡鸭肉过少,牛羊肉断缺,百姓连口粮都不足,更别说有足够的粮食来给牲畜吃了,除了为官权贵阶层,普通百姓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的。”
  罗昭云神秘一笑道:“这就是今后朕要解决的事情,安置流民,休养生息,恢复生产,然后轻徭薄赋,让百姓有余粮,有衣穿,有饭吃,解决温饱,不必挨饿,然后肉食、蔬菜等,都要逐渐丰富起来,国家的富强,不能单看国库粮仓和富贵阶层的财富,而是要以百姓生活为考量,如果能够改善到这一点,何愁盛世不成?”


第0971章 关心
  罗昭云与诸位嫔妃们一起谈笑,相处愉快,其乐融融,并聚在一起用午膳。在此宴席中,窦红线出现妊娠反应,作呕跑出了房。
  看到了这一幕,罗昭云嘴角露出苦笑,没想到两个月期间,这个窦红线就真的有孕了。
  如何面对她,罗昭云也有些头疼,暂时她还没有主动说出身份,是否就这样彼此装作糊涂,一起生活下去?
  当然,罗昭云也能感受到,窦红线对他也没有了仇恨,有时候相处,那目光还是变得柔和了。
  散席的时候,罗昭云拉住窦红线的手臂,温柔道:“吴妃,朕凯旋回来,得知你有了身孕,甚为欣慰,以后在宫内好生休养身子,平平安安为朕诞下子嗣,一家人和睦在宫内生活。”
  窦红线仍以‘吴小艾’的名字示人,此时听到罗昭云这般安慰,内心涌起了一股特殊的情感。
  说是喜欢,也谈不上,说是憎恨,也没有。但是,不得不承认,相处久了,窦红线对着罗昭云渐渐有一些依赖,感觉也发生变化,似乎内心深处,也有了一点点情愫。
  尤其是有了身孕之后,她的心情更加复杂,如果是以前,自己可以一走了之,也可以面对身份暴露,自己受罚,打入掖幽冷宫无所谓。但是,如今有了自己的亲骨肉,女性的母爱泛滥,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享受富贵,健康成长。
  “回陛下,妾身明白了。”窦红线微低下了头,心中有一些暖意。
  虽然两个人彼此没有太多感情,但自相识在宫廷之后,窦红线读了他写下不少的诗文,从其它嫔妃那里听闻不少关于他少年起兵、奋斗的事情,对这个丈夫,大华天子,了解更深了,那轮廓烙印在心中。
  “恩,过些时候,去你宫内看望你。”罗昭云对她特别上心一些,因为其她女子跟自己感情深厚,唯独这个窦红线,身份无法暴露出来,所以内心肯定备受煎熬,加上有孕在身,突如其来,令等会使得窦红线内心不安,情绪有波动。
  在前世,罗昭云也从许多报道看到,一孕傻三年,许多女人怀孕之后,情商变低,而且情绪不稳定,经常忽喜忽忧,耍一些小脾气,无缘无故地失落等等,需要呵护。
  在众多嫔妃面前,罗昭云主动拉住窦红线,跟她温柔关心几句,倒是令其女子都有些好奇和意外,当然也有人露出几分羡慕,觉得这个窦红线自入宫以后,倒是挺受恩宠的。
  唯有长孙皇后明白其中的深意,微微一笑,走过来道:“陛下放心,这些日子你出征在外,妾身也经常去吴妃那里走动,陪她说说话,聊天解闷,她的身子反应都挺好的。”
  窦红线点头,盈盈道:“嗯,皇后颇多照顾,妾身甚为感激。”
  “哪里的话,都是一家人嘛!尽管在皇宫,但我们全是陛下的女人,当彼此照应。”长孙皇后微笑。
  罗昭云心情舒坦不少,因为有长孙皇后这个兰质蕙心的人,总览后宫大局,往往处事妥当,后宫比较和谐,倒是省去不少烦心事。
  诸妃带着宫娥各自散去之后,罗昭云陪着长孙坐下来说话。
  皇后作为后宫之主,享受的恩宠肯定要多一些,也能跟陛下多说一些事。
  “陛下,这些日子你不在宫内,大家都很压抑,生怕前线吃了败仗,一发不可收拾。”
  罗昭云闻言后,也有些感慨:“恩,这次压力的确大,我们面对双倍的敌兵,如果依靠兵力人数,还有单兵实力,突厥占有绝对优势,能够胜这一场,非常不容易啊!”
  长孙皇后起身,站在罗昭云身后,用素手轻轻为罗昭云按摩起来,放松肩膀,手法倒是有模有样。
  “新学的手艺?”罗昭云好奇询问。
  长孙皇后轻笑了起来:“嘻嘻,是的,跟随宫娥学的推拿、按摩手法,妾身在想,陛下在前线驰骋疆场,身心疲惫,回宫之后,做妻子的,自然要亲自为夫君放松一下,让下人们做,和妻子做的,意义不同嘛。”
  “哈哈,你们做妻子的,要让丈夫放松的方式很多,不一定非按摩。”罗昭云插科打诨地调侃了一句。
  长孙无蓉脸颊一红,颇有几分羞涩神情,素手在他臂膀上拧了一下,眼波流出异彩。
  “对了,陛下打算什么时候跟吴妃摊牌,难道就这样掩盖身份下去吗?”长孙皇后有些不解地询问。
  罗昭云犹豫一下,说道:“容我与她相谈一下吧,看她是否会主动交代,如今这个假身份,如果一直不说开,恐怕吴妃也会有所煎熬,不利于养胎。其实,哪怕她说出来,朕也不会怪她,甚至不打算她公布于众,否则御史台、政事堂、吏部、内务府等,都会纳谏,徒增许多麻烦。”
  长孙皇后想了想,深以为然道:“那倒是,毕竟窦建德之女,身份过于敏感,不宜公开,一旦被满朝文武大臣知道了,肯定会担心陛下安危,认为吴妃的动机不怀好意,以此纳谏,的确是麻烦事。”
  罗昭云拉住了她的手臂,目光看着长孙清丽的双眸,叹了口气:“所以啊,这件事,难得糊涂,只要你知我知她知,就可以了,不想扩大化。”
  “明白了。”长孙皇后深明此理,自然会夫唱妇随,遵从陛下的想法。


第0972章 强求不得
  罗昭云陪着长孙无蓉说了一些话,聊天过后,他起驾先去了慕容紫嫣的宫苑,先看望一下吐谷浑的长公主。
  年前入宫求子,如今已经得了身孕,随时都可能离开长安,回到吐谷浑了。
  若不是突厥来袭,大战胜负未卜,慕容紫嫣留下来等候消息,所以没有离开,如今罗昭云归来,慕容紫嫣离着出发日子也快了。
  “紫嫣,身体感觉如何?”罗昭云关心询问。
  “嗯,很奇妙,一个生命在体内孕育着,还从没有这样的感受。”慕容紫嫣面带微笑,用手抚摸着自己稍微隆起的小腹。
  罗昭云看着她脸色的笑容,那样的自然真挚,还带着一股母性的慈爱。
  “眼下你也为人母了,既要照顾好自己,也要照顾好孩子。”罗昭云笑着伸出手臂,揽住了他的香肩,温柔地说道。
  “明白,我自然会上心。在这方面,女人可比男人更细心,嘻嘻。”慕容紫嫣轻轻一笑,心情好转不少,与初来长安时候的沉重心情,变化很大。
  罗昭云拉着她坐下来,彼此相贴,聊了一些私密话,尽管他一国之君,大华天子,但此时放下所有架子和身份,把她只当成妻子一般,温柔关心。
  一个时辰的倾谈后,慕容紫嫣被他这样哄着,非常开心。不过,她心中也明白,该说的道别,总是要说的。
  “陛下,谢谢你,这样在乎紫嫣的感受,专门过来陪妾身聊天。”
  “你是朕的女人了,来看看你,这不是理所应当吗?”
  慕容紫嫣摇了摇头道:“目前大华百废待兴,许多官吏补缺,刚刚上任;朝中大事小事需要陛下决策的非常多。而且陛下刚从前线凯旋归来,皇后和嫔妃那里,都需要你去陪同、聊天,你却第一个来到紫嫣的宫苑,我焉有不懂之理?”
  “陛下是在疼我惜我,紫嫣铭记,心中感激!但终究要离开长安,要回到吐谷浑去,前些日子没有走,是因为挂念陛下的安危。如今陛下凯旋回京,紫嫣也要早一点赶回吐谷浑的王庭部落待产了,这样诞下的孩子,才能具备王族的合法性,否则,他们还以为我随便捡一个孩子回去,以后万一要继承王族,怕是要有麻烦。”
  罗昭云有些不舍,双臂揽住她的腰肢,轻轻道:“朕舍不得你离去,也不稀罕吐谷浑的领地,朕的孩子,哪怕不做吐谷浑王,也能在中原享尽富贵,封王高爵!”
  “那怎么能一样呢?”慕容紫嫣轻叹一声,目光露出几分坚定之色道:“如果他是一个男孩,我更希望他是吐谷浑的英雄,如同他生父那样,顶天立地,依靠自己的双手,打下一片天下。而不是成为一个太平侯爷,磨掉锐气,只能在繁华的城池内,斗鹰走犬,倚红偎翠,这是紫嫣不愿见到的,也是吐谷浑女人最看不起的男人。”
  “再说,他体内除了汉人血脉,还流淌着一半吐谷浑的血,如今吐谷浑在高原苦寒之地,受到了西域、吐蕃党项的双重压制,整个民族受到了威胁,我们需要一个年轻的王,收聚民心,能够带来我们的民族,顽强地活下去,而不是完全成为附庸,成为奴隶,最后消失了,那作为王族的我,会成为吐谷浑的罪人。”
  慕容紫嫣说出了一番肺腑之言,看得很透彻,也很理性,没想到这个高原游牧部落的女子,竟然会有这般的成熟想法。
  罗昭云深吸一口气,感同身受,也能明白她的苦衷和理念,对她牢记部落使命,心中也有些敬佩之意。
  一个部落的兴衰存亡,最后重担压在一个女子身上,她不能勇武杀敌,也不能驾驭群雄,所依仗的除了信念,还有她的男人。
  罗昭云没有理由去阻止,也阻止不了,苦笑一声,唯有在背后默默支持了。
  “好吧,真的被你感化了,不再强求你留下了,相反,会尽力帮助你,保住族人的安危,争取让他们在吐谷浑,生活也能变好,有衣穿,有饭吃,寒冬不至于挨饿受冻,也不会被吐蕃等外族任意欺凌。”罗昭云做出了保证。
  慕容紫嫣闻言,娇躯一颤,双眸禁不住落泪了,不过这不是悲伤落泪,而是喜极而泣。这是她所希望听到的,也希望自己的男人能够帮忙的,如今罗昭云亲口说出来,她忽然觉得,自己很幸福。
  中原的大华天子,是她的情郎,心目中的英雄,会为她遮住半边的风雨!
  而另一半边天,慕容紫嫣希望是腹内的孩儿,长大后能够为她分忧,早一点不必被部落的事发愁,处处受制了。
  “陛下能理解紫嫣的苦衷,真是太好了。”慕容紫嫣把头靠入了罗昭云的怀内,有些情不自禁地感慨。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嘛,我们什么关系啊,朕是你的夫君,自然要为你撑腰!不过,回去了吐谷浑,可不能把你的男人忘记脑后,最好每隔一两年,你能够来长安做客,我们叙叙旧,交流一下感情。否则,长年分别,担心你这吐谷高原第一美人,到时候被别人给抢跑了。”
  “嘻嘻,陛下也会吃醋的吗?”
  罗昭云心想这可不是醋意,而是关乎男人的头顶的颜色了,要是知道有哪个男人敢打慕容紫嫣的主意,要么发兵征讨,要么暗杀行刺,肯定不会让其它男人染指,图谋不轨。
  “你说呢!”罗昭云捏着慕容紫嫣秀美的脸颊,以示惩戒。
  慕容紫嫣见到自己男人不放心她,觉得很有意思,咯咯笑道:“放心吧,陛下,在紫嫣心中,天下男人,谁又能比的上你,文采武功,治国安邦,都是人中之龙。还有,那方面也很厉害,紫嫣对其它男人,完全不感兴趣了,只希望陛下不要忘记紫嫣才好,也许有朝一日,吐谷浑稳定了,紫嫣会从此长住京城皇宫内,那时候只愿陛下能够接纳,依旧能恩宠紫嫣。”
  罗昭云听着她的告白,也有些感动,叹道:“好吧,我们立下白首之约,后半生,朕希望能在长安城看到你,与你白首不相离!”


第0973章 道出实情
  罗昭云从慕容紫嫣的宫苑走出,带着几分惆怅,内心中夹杂着一些离别的滋味。
  遥想当年,他带兵出征平定吐谷浑,与这位吐谷浑的公主结识,因俘虏了她姐弟,才会因缘际会,多出了一段情感。
  不过,慕容紫嫣的身份特殊,而且肩负部落使命,如果失去了她的支撑,吐谷浑很可能会被西域、吐蕃等瓜分部落,沦为奴隶,这个民族也可能会淡出历史舞台,从此消失了。
  以罗昭云的想法,暂时支持慕容紫嫣的决定,保住吐谷浑,等日后时机成熟,把吐谷浑划入中原的疆域,保留这个民族和文化习俗等,只是名义上属于中原王朝,这样既可以保留自己,也能不断繁衍下去。
  这是这个想法,罗昭云还不好说出来,免得慕容紫嫣多心,以为他和吐蕃一样,要吞并吐谷浑,然后把她的族人当成奴隶贩卖般,只有等吐谷浑发展极度艰难,无以继力,不得不向中原求救、归附时候,才是谈合并、融合的最佳时机。
  不光吐谷浑,连吐蕃人,西域人,罗昭云也想着日后能够纳入中原王朝,改善他们的民生和教育、医疗条件,亲近中原文化,同时削弱他们的军事实力,免得日后中原一旦出现朝代更迭、衰弱期的时候,这些番邦异族会趁机入侵、瓜分中原。
  五胡乱华,唐朝安禄山作乱,两宋时期金人蒙古侵入中原等,都是最直观的例子,对番邦的政策,需要慎重,符合时宜,才是重要的。要让各地依附的百姓,有衣穿、有饭吃,多习中原文化,削弱野蛮习俗,这样才能真正大融合,大繁荣。
  来到窦红线所在的寝宫,里面的宫女接到消息,全都跪拜迎接圣驾。
  罗昭云让宫女们起身后,在宫苑内候着,殿内只有他和窦红线交谈。
  “近来身体如何,有没有不舒服,听几位嫔妃都说,有孕之后的两三个月,都是不稳定期,也会有很大反应,要多注意身体呀,喜欢吃什么,可以吩咐御膳房的厨子,做些你爱吃的东西。”罗昭云话语温柔,拉着窦红线坐下,一脸的真挚和关心。
  窦红线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些话语,绝非虚情假意,而是自然流露,真情实意在关心她的身体,还有她腹内的孩子。
  有时候,她对于自己的处境充满了茫然,从最开始的想要复仇,到逐渐淡化恩怨,转为想着逃走,但逃走不成,反而有了身孕,这一系列的变化,让窦红线感到无助和焦虑,孩子留不留,也是她经常陷入矛盾心情的因素。
  “怎么了,吴妃,怎么盯着朕看?”罗昭云微微一笑,看出了她有些发怔出神。
  “陛下,我……”窦红线犹豫了起来,不知道该不该吐露心事,但是,又怕自己说出来,被罗昭云知道之后,会疏远她,甚至打入冷宫,夺走腹内的孩子。
  “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要跟朕说?”罗昭云神色镇定,眼神带着几分鼓励的成分。
  其实,他也不想这个秘密在二人之间,一直这样隐藏下去,有了芥蒂,许多话题需要避开,也无法做到真正的诚心沟通。
  她长辈的恩怨,如果能及时化解,对于罗昭云和窦红线,都是一种解脱和释放。
  毕竟打天下,争地盘,没有对错,只有胜负,成者王侯败者寇,窦建德战死沙场,夏国被灭,都是国战之争,无关私仇,所以,罗昭云能够坦然面对窦建德之女。
  如果换成李秀宁,那情况又不同了,罗昭云每次见她,内心多少有点愧疚之情,毕竟曾经罗昭云与李家关系不错,但是为了最后的大业,还是除掉了两个最大的障碍,都是李秀宁的胞兄。
  “妾身……妾身也不知如何开口。”窦红线眼神躲躲闪闪,心神不宁,看样子有些急促,毕竟欺君之罪可大可小,她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又有了彼此骨肉,窦红线也有些害怕就这样失去所有。因为普天之下,她没有什么可去之处,可留恋之地。
  罗昭云微微一笑,伸手拉住她的素手,发现手心里都是汗珠了,怕她胡思乱想,会影响安胎与精神状态,心忖这件事还是早些解决微妙,于是安慰道:“爱妃,自从你进入宫内,上了龙榻之后,你就是我罗昭云的妻子,尽管不时普通人家的发妻的身份,但也是朕的女人了,这是毋庸置疑的。通过这些日子接触,我对你的品行,言行举止等,都比较满意。不过,似乎爱妃有心事吧,总觉得在经常出神,像是要给自己罩上一层厚厚的茧,把自己隔绝其中,不想让人读懂看透一般。”
  “陛下……”窦红线听到他这样耐心安慰,言语真挚,自己心中的防护也一点点在瓦解。
  “说出来吧,不论什么事,朕为你做主!”罗昭云眼神盯着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