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宋末玩三国-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童贯点了点头,便开口道:“虽曰下策,到得也算妙计!敢问情形之三!”
赵良嗣便开口道:“若是不幸为情形之三,则祸事至矣!”
童贯闻言大惊,赶紧开口道:“是何祸事?”
赵良嗣摇了摇头,继续开口道:“情形之三,便是金人已识破得天祚帝身份,且已经将其擒拿于军中。此次之所以遣使南下问责,正欲要乘机赖掉南京道。”
唯有赵良嗣同耶律达鲁仇深似海,当日耶律达鲁在辽国,赵良嗣便一意灭辽;如今耶律达鲁已为金人所得,赵良嗣的态度便摇摆起来。若金人肯杀耶律达鲁,赵良嗣自然要尽力推动宋金联盟。反之若金人重任耶律达鲁,赵良嗣为了报仇,便也不得不挑动宋金互斗了。
眼下情形未明,故此赵良嗣便两头兼顾,且留下一个话尾。
童贯虽未中人之资,却也并未就此相信,迟疑得许久,便开口道:“宋金两国原本便有得海上之盟,此次我等又有密约。若按海上之盟说来,南京道并无金人之份。既是如此,金人又何来的赖掉南京道?莫非彼等竟敢悍然毁约,屯兵于此不成?”
赵良嗣便开口道:“辽国五京之中,若论繁华自是南京道为首。金人既然入关东来,见得如此花花世界,说不定便生出占为己有之意!且此地险要,实为我朝屏障。金人眼下虽无力南下,待到剿灭得内乱,情形又是一边。与其将此险地付与我手,倒不如自己掌握。”
这话有理!南京道富庶不说,又是兵家必争之地。金人为占先手,说不定便突兀生得此意。
想得一想,童贯又开口道:“仲亮方才有言,金人腹地正有辽人作乱,故此大军不得久留于外!”
赵良嗣便笑道:“金人又何须屯兵于此?只需维持南京道乱势,不令我等得之便可。”
见得童贯满脸疑问,赵良嗣赶紧解释道:“如今金人已然破得萧干,南京道一地若论兵力,除金人外便属我等。金人若擅自离去,我等自能求得朝廷遣来大军,北上尽收燕地。反之,若金人果然有此意,自当南下攻破我军,驱赶得我等归宋。宣帅二度北伐,朝廷之中尚且有不少官员掣肘。连败两次,彼等又安肯令宣帅有第三次伐辽的机会?即便宣帅三度伐辽,金人犹自可于南京道扶持得数股势力。到得此时,事情便如同当日宣帅领兵北伐,南京道正有得耶律大石同萧干一般!”
听得此话,童贯也明白了过来。
当日萧干领兵攻入宋境,朝廷便有撤兵之意。
好在自己冒险留了六千人马在此,虽然偷袭析津府失败,却也招揽得郭药师,收复得易州、涿州二地。
有得这二州在手,多少也算对朝廷有个交代。
故此朝廷虽仍然抱着撤兵的心思,却也有观望的意思在里面。
关键就看自己能不能在这里站稳脚跟。
若是自己据此二州,能北上继续屯兵燕地州县,朝廷自会出兵支持。
若自己站不住脚,退回得宋国境内,只恐再无北上之时。
金人若要控制南京道,却也十分简单。只需要攻破易州、涿州二州便可。除此之外,金人尚且可以于南京道扶持几股势力,使之内斗不已。
如此一来,金人虽不能控制南京道,自己也照样控制不了南京道,即便当地势力,也没有人能控制南京道。
如此一盘散沙,待到时机一到,金人再度南下,自然能轻易占据得此咽喉之地。
当下童贯便开口道:“若果然如此,我等又当如何行事?”
赵良嗣便开口道:“金人一旦南下,我等万不能退回宋境。当于易、涿二州占据得一险地为守。我等只需要占据得燕地一角,则输赢尚且言之过早,朝廷也必不至于强行诏令我等回兵。”
童贯想得一想,开口道:“只此二州却无十分险要之地,又当如何是好?”
赵良嗣便压低声音道:“紫荆关!”
童贯闻言大喜,便开口道:“果然绝妙!”
绝妙在何处?
易、涿二州除了几条河流外,再无可以抵挡北面兵马的天险。
事实上,紫荆关也不是用来抵挡北面兵马的关口。
这关口在易州西面,正为太行八径之一。连通易州同蔚州两地,以地势说来,正是东西走向,只能阻止敌军由蔚州而东,亦或由易州而西。
只不过宋人若能守住紫荆关,好歹便算在易州踩上了一片脚趾甲。
更绝妙的是,蔚州的飞狐等地,正是折家军把手!
而折家军的战力,不下种世道的西军!
金人万一前来攻打紫荆关,童贯就不信折家敢袖手旁观!
第375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六)
却说金人使者回得析津府,便将此事禀报于完颜斡鲁,只言童贯无耻,虽则承认得偷取辽主之事,却又言辽主已然为己军所得。
得了个毛的辽主!
若果然如此,自己顶多便攻破萧干,又何须逐州逐县前去搜人!
虽然心知童贯八成是胡说推托,只不过对方既然有得此语,当下完颜斡鲁便召集诸军将领,询问其当初入关之时,可曾擒拿得类似辽主之人。
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十天,谁还能记得清楚?且擒拿俘虏这等小事,只要俘虏身份不是十分贵重,便基本上惊动不到主帅。
故此诸将便纷纷开口,只言入关之时自有擒拿俘虏之举,其中却必无辽主此人。
完颜斡鲁便以童贯之言相告。
诸将领闻言自是大怒,只言宋人最为狡诈,想必是已然将辽主偷运入宋,却又以此无法验证的借口抵赖
其中胆大的将领已然喊出南下侵宋,攻占汴梁,夺取辽主的口号。
完颜斡鲁这才为赵良嗣坑了一把,当初明明是宋人求自己攻打萧干,结果却变成自己求宋人给机会让自己攻打萧干。
紧接着又为童贯坑了一把,这货以辽主为饵,引动自己东来,却又暗中将辽主迎取归宋,此事可是童贯亲口承认的。
到得此时,完颜斡鲁要再相信童贯这些鬼话才是真的傻了!
虽则如此,只不过金国内部的辽人之乱未曾平息,且两国有得盟约在,完颜斡鲁也不敢擅开边衅,挑动两国争斗。
思来想去之下,完颜斡鲁终于下定了一个类似儿戏的决心!
你急着要南京道,我急着要辽主。如此你不给我辽主,我便不给你南京道!
过得一日,便有童贯使者前来拜见。
见得信中犹自为以前那一套,完颜斡鲁又如何肯信?
找刘延庆同一百来名西军为证,证明辽主已为金人所得?
老子能找一百名将领,一万名金兵为证,证明辽主已然为宋人所得!
当下完颜斡鲁也不肯回信,只朝宋人使者交代道:“且回去高于你家宣帅!我不得辽主,童贯也休想要南京道!”
虽然自己为赵良嗣坑了一把,只不过各为其主罢了!此乃公事,不涉私仇!
对于赵良嗣以私人身份发来的书信,完颜斡鲁倒是作了答复,只言耶律达鲁身为辽国北院大王,身份贵重,又为此事人证。其生死实非自己所能掌控,自当遣人送于东京道,且待金主发落。书信末尾又隐隐提及一点,耶律余暏如今颇为金主重用。
待到宋人使者重回涿州,童贯闻听得完颜斡鲁“我不得辽主,童贯也休想要南京道”之语,顿时便是大惊失色!
事情果然如仲亮所预料一般!
金人既得天祚帝,又让自己从哪里再找一个天祚帝相献?
完颜斡鲁此举,便是实打实地耍赖!
金人既然不肯归还南京道,自是起了将其占为己有之心。
自己的确急着要南京道不错,只不过你们金国内部正有辽人作乱,你也急着回中京道!
既然是如此,且看看双方谁耗得过谁?
别忘了,你的粮草还掌握在我手里!
金人不肯先翻脸,童贯也不敢先翻脸。
为了让金人早日退回中京道,童贯便作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当下童贯便命使者送信于完颜斡鲁,只言河北诸路今年欠收,粮仓将尽,自己便不得不于两京路调运粮草。
唯有路途遥远,只怕粮草偶有供应不及之时。
以前三日一运粮,每次运粮三千石。如今改为十日一运粮,每次还是三千石。
如此一来,以前金人每日都能吃三餐,如今便只能吃一餐了!
若是陡然断了粮草,金人饥饿难忍,只恐必然发兵南下。
如今童贯自作主张,将金人粮草改成一日一餐,既不会将众金人饿死,也不用担心金人暗中囤积粮食,以为南下攻打易、涿二州之用。
赵良嗣这货见得完颜斡鲁书信,已知其意。耶律余暏既然为金人重用,想来待到耶律达鲁送至东京道,十之八九也死不了,还能继续逍遥!
当日里这货为了报仇,便连父母之邦都能背叛,其意图亲手剿灭。何况如今宋国、金国关自己鸟事?
赵良嗣为了报仇,正要挑动宋金互斗。虽明知童贯此举不妥,却也不肯出言阻拦,只住口不言。
眼看着宋人运来的粮草一次少似一次,底下的金兵都有人开始饿肚子了,完颜斡鲁自是大怒。
你丫得前后两次相欺,便哄得老子东来替你卖命!
卖命就卖命罢了!你竟然背后来阴得,便暗中取了辽主归宋。
取了辽主归宋便取了辽主归宋,如今竟然要断老子粮草,欲要将老子麾下大军饿死在这里?
是可忍,孰不可忍?你既然不肯给粮草,那老子亲自领兵来取。
未免擅开边衅,完颜斡鲁虽然不敢攻入宋境,打打辽国的易州、涿州的胆量还是有得。
闻听得主帅欲要领兵南下,军中也有老诚的将领前来相劝,只言宋人既肯送粮前来,虽则一次少似一次,为得却是逼迫自己大军早日回得中京道,未必便有敌对之意。
然则立马又有其余将领出来反驳,只言宋人奸诈,万不可以常理度之。宋人此举正是温水煮蛙之计。
先将粮草由三日一运改为十日一运,我军已然挨饿。大军饿得数日,战力必然受损。
到得此时,宋人自可将日期再度延长,由十日一运改为二十日一运,三十日一运,我等又当如何?
欲要开战!大军饥饿已久,必非宋人敌手!
不同宋人开战,则大军只能悉数饿死于南京道!待到此时,悔之晚矣!
与其受制如人,且不如先发制人!且宋人背约之举童贯已然亲口承认,我军已有借口南下攻打童贯!
完颜斡鲁听得此语,直呼有理!
便一边纵兵劫掠南京道,收集粮草已为军用;一边准备兵马,欲要南下攻打易、涿二州,抢劫粮草之余,且胁迫宋人交出辽主。
第376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七)
童贯如今既然正同金人赌气,为提防金人南下,早早便已经与析津府附近遣得许多斥候。
当初赵良嗣请得金人入关之时,曾与金人签订有密约。其中正有一条,便是宋人负责提供粮草,而金人便不得于南京道内行劫掠之事。
如今金人既然明目张胆地违约,此事太过异常,童贯细作见得此状,便赶紧飞马来报。
童贯便召赵良嗣前来商议。
二人甫一相见,童贯便笑道:“仲亮知否?金人如今正于析津府内行劫掠之事。”
不待赵良嗣开口,童贯便哈哈大笑起来,开口道:“金人技穷矣!南京道又非我国子民,即便金人将之劫掠一空,又干本官何事?欲以此事相要挟,本官却不上当!”
金人为了报复童贯暗中迎取天祚帝归宋,且要童贯交出天祚帝,便将已经给了童贯的析津府又夺了回去,且将童贯遣去的士卒屠杀一空。
童贯为了报复,便借故拖延了金人的粮草。
如今金人劫掠析津府,于童贯看来,不过是金人的报复手段而已。
谁料得赵良嗣闻言大惊,便开口道:“事急矣!金人当旦夕南下!恩帅可早早为备。”
童贯却不以为意,便开口道:“仲亮多虑矣!我等虽延迟得金人粮草,彼等犹自未曾到得绝尽之时,何以便肯悍然挥军南下?都不惧两国之约乎?”
赵良嗣又是一惊,便开口问道:“恩帅果然未有图谋金人之意?”
这几天赵良嗣犹自在忙亡妻的水陆道场,中间虽闻听得童贯断粮之举。只以赵良嗣看来,童贯此举不失为一条妙计,可谓进可攻,退可守,自然不会反对。
当然前提是度要把握好!威胁威胁就好了,若果然让对方开始饿肚子了,金人说不得便会有狗急跳墙之举。
童贯听得‘相图’二字,顿时愕然不语!
赵良嗣便继续开口道:“恩帅此计到也是一条妙策,唯有行计之时太过急功近利。金人领军东来,其粮草悉数由我军供给,料来其军中顶多有半月存粮。宣帅若有相图之意,自当将三日一运粮改为五日一运粮,且卑词厚礼释其疑心,如此金人或不生疑。我军渐渐延长的粮期,金人粮草必定入不敷出,只需待到十天半月,待到金人军中存粮已尽,便可一举切断得金人粮草供应。如今已入腊月,今秋之粮已然稍稍耗尽。且南京道原本便不甚产粮,加之久经战乱,如此金人即便劫掠民间,撑死也就能得半月之粮。如此说来,我军只要支吾得半月,则金人必溃!”
童贯这下已经反应过来了,便笑道:“两军虽稍有龃龉,却何谈图谋?金人索要天祚帝,我等确实未有。若果金人肯就此罢手,两军自可为盟友。如此又何谈图谋之事?”
赵良嗣闻言大惊,便开口道:“恩帅若果然未有相图之意,又如何便断其粮草?”
童贯犹自不以为意,继续笑道:“前次金人杀得我军士卒千五百人,本官犹自忍让。如今此举,不过是欲要让金人知晓本官并非可欺之人,且休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本官下限。”
赵良嗣便摇头道:“非也!只怕恩帅此举,于金人看来,便是正有相图之意!”
童贯闻言也自大惊,便开口道:“仲亮此言何意?本官借故拖延得其粮草,到底也曾尽数拨付。”
赵良嗣便开口道:“只怕于金人看来,便是恩帅欲要断其粮草。”
童贯闻言更是惊慌不已,老子就想吓唬吓唬,要挟一下金人而已,何以就弄到了这种地步。便赶紧开口道:“本官实无相图之心。此事仲亮可有妙计可为挽回?”
赵良嗣便苦笑道:“金人已为我等所惊!如今劫掠析津府,只恐正为搜集军粮。待到彼等囤积得足够粮草,要么引军撤回中京道,要么便是挥军南下攻打易、涿二州,以夺取粮草,且控制得南京道,为他日南下设下伏笔。”
童贯赶紧问道:“只以仲亮之意,金人又当如何抉择?”
赵良嗣便摇头道:“金人贪婪!”
虽赵良嗣只说了半句,然则童贯已明其意,便继续开口道:“若是如此,果然便是祸事!只我等又当如何应对?”
赵良嗣便开口道:“前次下官早有献议,金人旦夕南下,我等当弃此二州之地,走保紫荆关!”
童贯闻言长叹!好不容易才占据得易州、涿州,当初即便萧干大军南下,自己尚且拼死相守。如今却要未战先退,童贯心中自是不舍。
赵良嗣于一旁沉默不语。
自己特意放纵此事,便有得如今局面。虽则是为了报亡妻之仇,其中却也有几分对不起恩帅。
童贯沉吟的许久,便开口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如此了!我军退守紫荆关容易,只唯恐金人南下攻打河北东路。若果然如此,一旦朝廷动荡,官家必加罪本官。”
赵良嗣闻言便笑道:“恩帅且休要忧愁此事!便以如今情形说来,即便下官借金人一百个胆子,彼等也不敢南下侵宋!”
童贯稍稍放下心来,便开口道:“此话又作何解?”
赵良嗣便开口道:“金人东来许久,恩帅可曾见其援兵?”
童贯闻言摇头!
赵良嗣继续说道:“当日下官北上同完颜斡鲁相会,便已经察觉得其有异,复见得这许多日子以来,从未有金兵为后援,则此事更是有异!完颜斡鲁竟敢孤军前来,后方不置接应之师,想来便是此人擅自兴兵。”
童贯闻言点头!
赵良嗣便继续:“宋金两国已有盟约,既然未得金主许可,完颜斡鲁岂敢擅自侵宋,开两国边衅?此其一也!金人虽有得三万余众,且士卒彪悍无比,然则到底是孤师,又岂敢深入我境?此其二也!若金人果然侵宋,一开始自当势如破竹,然则终究过不得黄河天险。一旦延迟日久,待到朝廷大军纷纷赶来,金人双拳又如何敌得四手?若金人胆敢如此,只恐匹马不得北还!”
童贯闻听得此言,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谁料得临了赵良嗣却又开口了:“金人若要南侵,除非到了生死关头,便得不饮鸩止渴。”
第377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八)
二人计议已定,童贯便一面遣使往析津府而来,欲要再度解释天祚帝之事;一面又率领新招募的青壮同旧卒,收拾好行装,做好了撤往紫荆关的准备。
童贯信使到得析津府,再度递上童贯书信,然则完颜斡鲁却看也不看,直接就撕毁了!
你既然敢断我军粮草,便相当于已经拔刀出鞘;我这边已经劫掠得析津府,也算刀子拔出了一半。如今两军都要刀兵相向了,你竟然妄想一一纸书信平息此事?
当下完颜斡鲁也不回信,只托信使带回一句话:“若以辽主相献,万事可谈!”
童贯听的此语,心知此事必不能善了。
当下便连给金人十日一次的粮草也断了,只直接放弃二州,退守紫荆关。
完颜斡鲁原本劫掠得析津府,囤积得些许粮草后,却也有几分犹豫!
自己擅自出兵已经两月有余,也不知道中京道如今情形如何?
虽则已经做好了南下攻打二州的心里准备,心中却犹自有一丝不安,偶尔也会闪过领兵回中京道的念头!
如今童贯把粮草彻底断了,无疑便是推了完颜斡鲁一把!
见得童贯“图穷匕见”,完颜斡鲁也不再犹豫,又见得军中粮草只足半月之用,多拖得一日便多浪费一日了粮草。
当下完颜斡鲁克日领兵南下,便沿着当日王猛征讨涿州的路线前来。
过得两日,金人大军到得涿州城下,赫然便发觉得城门大开,宋人守军已悉数遁去。
完颜斡鲁犹自未觉有异,便领兵进得城来,欲要取民间钱粮以为补充。
于童贯而言,打肯定打不过金人,自己能制衡金人的,便唯有粮草一事。故此又岂肯于城中留下粮草字敌?
早早便已经将涿州府库搬运一空,就连民间粮草,也为这货强行征走。
打下涿州城一点油水也没有,完颜斡鲁赶紧领大军继续往易州而来。
谁料得同样的情形又在易州上演。
到得此时,完颜斡鲁已是暴跳如雷。
童贯这厮实在是太无耻了!
当初以辽主为诱饵,便骗得自己东来替其攻灭萧干。
攻灭萧干便攻灭萧干好了,自己人强马壮,不过是举手之劳。谁料得这货竟然暗中将辽主偷取入境。
自己才杀了千把宋人,欲要以此为威胁,令童贯献上天祚帝。
你不献不不献好了,竟然胆敢断自己粮草。
还好自己见机早,早早便已经察觉得这货的图谋,便劫掠了析津府,搜刮得些许粮草,以为南下之用。
谁料得到得此处,便察觉童贯这货早已经将二州之地坚壁清野!
要知道将府库钱粮运尽,将民间粮草征调一空,这些事情可不是三五日能完成的,自然是童贯这厮早早便有安排。
你早早就已经安排好了,竟然还遣使来向老子说是误会?
到得此时,若有人说童贯未曾有图谋自己之意,完颜斡鲁便打死也不肯信。
待占据得易州,完颜斡鲁军中粮草已只足五日之用。
闻听得童贯领兵撤往紫荆关,且将粮草悉数转运于紫荆县,完颜斡鲁自是不敢迟疑,赶紧领兵往紫荆关而来。
只不过待完颜斡鲁到得紫荆关前,差些许便要哭了!
这里先来科普一下紫荆关。
紫荆关,又名金坡关。汉时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又有蒲阴径、子庄关之称,属太行八陉之第七陉,后因山上多紫荆树易名紫荆关。
关城东为万仞山,千岭耸立,峭壁悬崖;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与盘石口相接;城北为拒马河,谷宽坡陡,浪高水急;城南是黄土岭,背千山万壑,层峦叠嶂。
紫荆关城就建在这依坡傍水、两山相夹的盆地内。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
古人对其地势和军事地位有一段形象描述:“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似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
于居庸关相类似,从东面往紫荆关城而来,首先便是长达二十里的十八盘。
但凡涉及“盘”字的,大多便是蜿蜒回转的羊肠小道。
何以需要蜿转?
自然是太过陡峭,极难攀爬,便不得不延长路径长度,以换取较小的坡度。
待爬完这二十里山路,这才能见到紫荆关关城。
然则关城也是险要无比!
山上尚且还有山,紫荆关关城边建立在两山山谷之间!
一线天这种天险在平地上常见,谁又在山顶上见过?紫荆关就是这样奇葩!
紫荆关关城旁边却又有一个小小的盆地,正唤作紫荆县。
县内虽只有得万余民众,却好歹还算易州治下。
如今童贯只领兵守护得紫荆关,却又占据得紫荆县,虽然是只有万把人口的小县,只不过有得此县在手,童贯尚且可以拍着胸脯同朝廷说易州尚且未曾全失。
待过得紫荆关关城,紧接着又是长达百里的山路。
只不过此地的地势正如台阶一般,紫荆关东面自然是陡峭得很,待到得紫荆关,地势却又平缓起来。
中国三级阶梯的地形,在此表露无遗。(中国地形大体呈现为三级,其中一二阶梯分界线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紫荆关就在太行山脉,正为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也正因为如此,紫荆关另外一个奇葩之处便是,从东往西要仰头爬山进攻,破关难;从西往东虽然也算险阻,却是平路进攻,如此破关自是容易。
更奇葩的是,历史上大多情形便是汉人政权掌握地势较低的紫荆关东面,却以此防守地势较高的西面敌人。
也正因为如此,一旦西面敌人破居庸关不得,便肯定转而进攻紫荆关。
历史上居庸关被攻破的记录寥寥无几,唯有紫荆关被攻破的记录却是大把。
也正因为如此,便留下了“铁打的居庸关,纸糊的紫荆关”之名!
如今完颜斡鲁到得紫荆关外,仰头看着近乎云端之上的紫荆关关城,自然是欲哭无泪!
第378章 原来坑的是金人(一)
却说完颜斡鲁领着三万大军前来找童贯麻烦,谁料得童贯这货竟然躲到“天上”去了。
见得如此险要的地形,完颜斡鲁也只能摇头乍舌。虽则如此,这货到底不肯死心,便遣得千余士卒一试。
唯有紫荆关关城便建于两山之间的山谷之中,关前连一块稍平整的广场都没有,出了关门数步便是陡峭的山路。
宋人只于关城之上以弓箭对准数步外的山路口。
一旦有得金人冒头,宋人便是乱箭攒射过去。
这千余金人士卒虽然彪悍,却为地形所妨碍,根本无法展开兵力。
只一波接一波地冒头,然后一波接一波地为宋人所射杀。
金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然则有得如此地形,金人空有三万兵马,却只能分成数人一波,数人一波地前去送死。
如此奇葩的关卡,硬生生地将金人的万人大队,拆分了成了无数小队。
待死伤的数十人马,这些“彪悍”的金人也胆寒了!
虽则如此,未得军令,这些金人也不敢擅自撤退,只一边继续送人头,一边遣人赶紧下山请示完颜斡鲁。
完颜斡鲁听得如此情形,心知由下而上攻破紫荆关断然无望,便不肯再遣人白白送死,只得传令撤兵。
待到金人兵马撤回山下,完颜斡鲁也不肯甘心就如此放过童贯。便留下五千兵马为山下关口为守,自领大军往顺州而来。
完颜斡鲁之所以如此,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一则如今军中粮草将尽,便不得不北上顺州劫掠粮草。
二来既然自东而西,自下而上攻破紫荆关不得,便只能举兵出得居庸关,绕道蔚州而来。到时候自然可以前后夹击,攻破紫荆关应当不在话下。
今年四月宋人北伐之时,据耶律大石所言,南京道便只有三月之粮。
好在南京道虽然耕地甚少,好歹也算有一些,到得七八九月,地里的粮食稍稍有了收成。再加之此地山脉甚多,山中的野果之类也渐渐成熟。
靠着这些许的田地同山中野果,辽人总算是将这次粮食危机撑了过来。
谁料得秋收已毕,萧干这货便悍然杀得天赐帝,且重新征召十万奚兵为用。
南京道当初支持萧干三万奚兵、郭药师三万常胜军,总计六万人马已经是捉襟见肘,秋收后粮草堪堪能支撑到第二年。(这也是天赐帝当初不敢过多征兵的原因。)
如今萧干兵力陡然增加至十三万,可想而知粮草消耗如何?士卒既然增加了一倍,粮草消耗自然相应地增加一倍。原本能支撑到第二年四月的粮草,便只能支撑到新年。
萧干如此行事,倒也并无不妥。
这货原本的计划便是以天祚帝献于金人后,便当单独(最好伙同金人一起)南下侵宋,夺宋国河北诸路粮草以为己用。
待得了宋国粮草,便可再于南京道征发兵马。
再将这些新征兵马投入侵宋大军之中,继续夺取粮草。
如此既不用担心军粮,又可以旬日间将大军扩充至数十万。
萧干这算盘到时打的很好!
谁料得王叶一番设计,萧干这货便被坑得裤子都当了,如今正领着数千残兵躲入山中啃树根。
眼下已是腊月,南京道各州府亦或民间,存粮都是即将告罄。
完颜斡鲁领大军北上顺州,劫掠得诸府,然则即便刮地三尺,所得粮草也是不多。
见得此状,完颜斡鲁心中也十分明白,南京道确确实实是没粮草了!
此地无粮,完颜斡鲁又不敢擅自侵宋,便只有将目光投入西京道。
米粮等物由土地产出,自然讲究一个时节。然则牛羊等物却没这个讲究,毕竟这种东西不是种出来的,不可能冬春牛羊少,夏秋牛羊多。
西京道有得大量游牧辽人,游牧部落之中又有得大量牛羊等牲畜。当初完颜斡鲁只攻破得天祚帝的青冢大营,便已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