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地主爷-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这次比赛的奖惩,新组建的部队已经全都开始暗暗较劲,谁都不肯给自己这个圈子丢脸。徐清就是乐得看到这个情况,有竞争才能有进步,至于合作,还要拉出去训练一番才是。
  回玄武门时,徐清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当初一开始到玄武门的时候,徐清发现了阴世师的尸体。而别人不知道,阴世师身上有一张藏宝图,以前徐清怕惹麻烦,轻易不出玄武门到禁苑,而最近嘛……
  某人的好奇心开始浪起来了。
  6 8:27:22|51635769


第二百四十五章 武举(13)


第二百四十五章 武举(13)
  门阀制度,便是关系制度,有关系就能当官,跻身社会上层。这关系分别是血亲之情,表亲之情,同乡之情,同年之情,师生之情。政治资源,都已经由门阀把控好了,不像后世,需要由天下百姓来竞争。在唐以前,谁来做官,基本就是由几个人糊弄任命,任人唯亲并不是犯科,整个朝堂都是如此。徐清之前拒绝那个富商的请求,一是因为脑袋中后世的思想作祟,二是因为那个人不沾亲不故,没有一丝“情份”,为了一点银子便给他官,这太掉价了。而且,任人唯亲并不可耻,但是任人为利,那就会被人耻笑了。
  徐清的上面,只有一个李渊撑腰,间接着有李渊这个集团其他人的支持。在朝堂上,徐清见到一个官便称他老哥,是为了攀同年的情谊。现在这么任考官,去落选的人里选奇能异士,便是打好师生之情和给那些人知遇之恩。这些关系,现在看着没什么用,但将来一旦要舆论支持的时候,这些力量便有着移山填海的本事。
  故而,徐清决定提拔一下同乡。
  一座徐清常去的茶楼,局促地站着几个人,徐清已经在一边观察了他许久了。但见他们几个人,恭恭敬敬,脸上虽然有些紧张,但并未有一些烦躁。徐清暗暗点头,让赵拱把他们几个喊进来。徐清在想,只要这几个同乡不是特别的没本事,只要能通过内场三科的考试合格,徐清给他们门下典仪不是难事,甚至堂堂司戈也不是不可……若是太弱了,便只能怪他们自己不争气了,最多眯着眼睛选个执戟给他们。不过,执戟一职,难以出头,对徐清将来的帮助不大。徐清本来是想让暗河的人当上执戟的,这样便可不知不觉安插进各个大官的身边。
  一眨眼功夫,那几个人都是上了楼,恭恭敬敬在徐清面前拜下,结结实实三个响头嗑在地板上,徐清听着都觉得疼。响头和磕头不同,跪拜礼哪怕是给皇上行礼,也只需要脸贴到地上,而响头却是晚辈向长辈行孝礼用的。行礼之人的意思便是“我是你儿子,或我是你孙子”,后世一般见于讨压岁钱时。
  徐清点点头,吩咐他们站起来回话,并不是徐清不让他们坐着,而是为他们考虑,他们坐着会觉得更不舒服。况且,徐清之所以喜欢这座酒楼,是因为它首先用了椅子,不知这几人会不会用。
  那几个人偷偷地相视一眼,对徐清的沉默感到害怕,一个人眼珠一转出来对徐清道:“晚生仰慕宣平侯已久,托关系找到了宣平侯,现在已经见过了,晚生等此生无憾,就不打扰宣平侯了。”
  徐清闻言笑了,作势拦了一下道:“满着,本人还想和你们叙一叙乡情呢,不知洛南近况如何?”徐清这就叫做尬聊了,在今日之前,他和二人未曾相见一面,现在却要叙叙家里话。
  那几人闻言却是大喜,这表示徐清认了他们这几个家乡人。有了徐清这份情谊,在长安也有面子了。于是拱手道:“洛南瑞雪兆丰年,开春之后,官民和睦,庄稼长势喜人,商贾流通,工匠货足。我等出发之前,喜闻徐大人敕封了宣平侯,晚生等具感荣誉。”
  徐清点点头道:“呵呵,既然官民和睦,庄稼涨势好便可,本官便无乡愁了。咳咳,你们几人已经分流完成了吧,是文将还是武将?过了马步射否?”
  其中四人都说自己是武将,一人说自己是文将,那问将便是答徐清话的人。而且武将过了马步射,文将也过了又一轮的笔试。
  徐清的便呵呵笑起来了,过了外场,内场只剩下五千不到的人,还有一部分到了文将那边。而徐清需要在这一部分人里面,选三千人补充到自己的玄武门守军中,按这个比率算,也就是说这洛南的几个人都有机会到自己的掌控之中。那几人见徐清高兴,也是呵呵的跟着笑了起来。徐清笑了陡然一收,那几个人也是把脸色一僵,不再笑了。
  徐清端起来茶喝了一口,那几个人便识趣地启禀道:“晚生告退。”他们走时,心里其实已经有了底,往后就算不能高中,也不会有不如人的下场了。
  在茶楼思考一阵今后的布局,徐清也就没了打瞌睡的心情,踱步回了玄武门。
  走进玄武门,二小也在,徐清笑了一声进去,却发现二小的脸色非常严肃,在那里安心翻书看。
  怎么回事?今天这么认真?难道觉悟了?
  “哎哎哎,今天看的什么书啊?”徐清疑惑不解问道:“怎么看见我还这么认真?”
  二小不回答,还专门摇头晃脑起来,仿佛是要以此防止徐清的干扰。
  “呃,怎么了,难道是我哪里得罪你们了?好了好了,小孩不计大人过,我向你们道歉好不好?”
  而这时,徐清的背后忽然响起声音:“徐清,朕在这里教导他们经书,你别捣乱了。”
  徐清的脸色顿时像把染色缸打破了一般丰富多彩:“吼吼吼,李大黑……不不不,李老头子,你怎么来了!”徐清心道,还好没把李大黑脸喊出来,不然今天的不敬之罪逃不脱了。
  李渊哼了一声道:“你喊朕什么?李老头子?好好好,朕今天要当着朕两个皇孙的治一治你这不敬之罪……”
  徐清忙摆手道:“臣岂敢不敬皇上,臣这时尊称啊!”
  “还敢狡辩。”李渊冷着脸道:“朕真的不该让你做朕皇孙的师傅。”
  徐清解释道:“不不不,皇上你听我解释……‘老’乃长寿的意思,万年长寿为老也。陛下作为帝王,当是万岁,天下人中唯有陛下应该称‘老’。‘头’是所有东西的首,天下万物的首领即头矣。陛下富有四海,贵比兆民,举国之首,万民仰戴,当然是头。‘子’乃圣贤之称,孔子、孟子均称子焉。呼‘老头子’乃至尊之称!”
  古代先贤拍马屁之本事真是高啊!徐清不住的心里感叹,二小听了徐清的解释,也是低着头笑了起来。只见他们的背一拱一拱,显然是又想笑又想忍住。李渊也忍俊不禁,再想提起怒气骂徐清也是不能,便道:“好吧,算你这个解释过关了。”
  徐清解释完了,赶紧拜下道:“臣不知皇上在此,冲撞之罪,还请皇上饶恕。”
  李老头子摆摆手道:“朕先路过这里,听见玄武门外面喊了几句口号,有了兴趣,这才到了这里的。”
  徐清笑着道:“臣不知练兵之法,只知道让兵卒们练出气势,但实际上是花架子,还请皇上指点。”
  “花架子?徐清啊,你在朕的面前还说这些谦虚的话干什么,朕还不知道你什么尿性?”李渊笑着道:“你的兵令行禁止,气势雄壮,而且还个个练出了肉,你这练兵之法,放在前后五百年,整个大唐的其他部队,也都是优中之优。”
  徐清拍拍袖子拱手道:“得陛下之赞誉,臣与臣之兵卒,必勠力同心,更进一步!”
  “嗯,有你这样的将领,有这种兵卒守在玄武门,朕的后背很心安啊。”李渊又道:“只是,你创造的那个阵法,的确是战骑兵的利器,要是只能守在这玄武门的确可惜了。”
  徐清当即道:“臣愿随陛下征战四方,踏平突厥!”
  李渊摆摆手,把徐清拉到另外一个地方道:“这个,徐清啊,从神策军中选出来的兵卒,有闹事的吗?”
  徐清摇摇头,表示赞赏还没有出现刺头。不过,徐清这几天不在军营里,他知道有些事情被诸葛燕压下去了。不过,既然能被压下去,那就不是大问题了。
  李渊嘱咐徐清几句,让他小心,尽量提出其中的二心之辈。徐清心里叫苦,这哪里能剔除得赶紧的?唉,尽量吧,等暗河的人进了军营,那些落选的贡士来了,徐清也就能稀释其中的人了。
  末了,徐清找到军营,把所有人聚集起来,展开了神策军人进来后的第一次比赛。赏出去的铜钱,能足足在五张桌子堆出小山。不过,这一次让玄武门的人大出了一口气。神策军的人进来之后,看到玄武门的人呢长得比较矮,还每天都练一些奇怪的东西,身体虽然长得壮士,但神策军的眼神里还是透露着或多或少的鄙视。
  这一天,除了个别的神策军士兵,其他获得赏钱的,全是徐清带的老兵。并且,徐清发现有了新兵进来之后,自己的那些老兵,偷懒的也少了。而那些神策军的士兵,对徐清举办的比赛比较敷衍,结果一个不留意,便到了辅兵队列。
  他们不乐意,诸葛燕一声“到这里来,你们要学的还多”,便把那些造反的声音压下去了。看来,诸葛燕在这军中的威望已经不小了啊。威望,并不是你凶就能建立的,而是你赏罚分明才能建立起来的。
  有了这次比赛的奖惩,新组建的部队已经全都开始暗暗较劲,谁都不肯给自己这个圈子丢脸。徐清就是乐得看到这个情况,有竞争才能有进步,至于合作,还要拉出去训练一番才是。
  回玄武门时,徐清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当初一开始到玄武门的时候,徐清发现了阴世师的尸体。而别人不知道,阴世师身上有一张藏宝图,以前徐清怕惹麻烦,轻易不出玄武门到禁苑,而最近嘛……
  某人的好奇心开始浪起来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 武举(14)


第二百四十六章 武举(14)
  往北一里,往东五里,见一巨石,往北十丈有宝藏。
  别的东西徐清不记得,但是这藏宝图,徐清是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让隋朝位极人臣的大将阴世师,临死之前都惦记着的东西,该有多么牛叉。钱财,徐清不缺,但好奇心,徐清却难以满足。
  改天,找个借口过去溜达溜达……不过眼下,还是进行武举的好。
  内场武举,罗通、徐震、裴律师三人分别负责拉硬弓,舞大刀,拿大石三项,徐清除了捡垃圾的老本行之外,还要和徐世绩一起给文将出题。
  文将,又称作谋将,常常居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料敌于先,有策反敌将之能,通间作之法。此等将领,往往有统帅之能,反而比外面的武将要爬得更高。而且,握旗中军,比带着士兵冲锋要安全得多。
  只不过,天下读书人少,读武经的就更少了。一读武经的,必然是有极大的兴趣,故而常常都倒背如流。不过,无论是武是儒,都注重一个学以致用,从纸上谈兵,到率兵致胜的距离,不是一个量的问题。
  谋将一科,只有寥寥数百人而已。《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三略》、《六韬》和《李卫公问对》共称武经七部,但《李卫公问对》是根据李世民和李靖的问答而写成的,现在还没有。谋将一科,便从前六本书中出题。分流之时,考的是帖经墨义,相当于还原原文和解释意思。
  而现在,是升级版的筛选题,计划要淘汰剩下一百人,故而就不能考那种低级的东西了。每个考生,先和徐世绩对策,探讨武经六部中某一主张的局限性与合理性。再由徐清和他两个人一起打分,合格者便进入下一轮。
  这一轮,主要是去掉只会死记硬背的人。再到下一轮,则由徐世绩出题,模拟一些战争场景,让考生出主意,率领三军进退破敌。其中的题目从大漠到丘陵,从骑射到水战,最能考研一个谋士的知识之宽广。有了比较宽广的知识面才能随机应变,出奇制胜。
  自从玄武门的守兵多了之后,徐清就发现魏冼越来越忙,经常性的不见人影。徐清想给魏冼配一个副手,他这个主簿按说是徐清军中的第三的大佬,但干的活基本和赵拱差不多,赵拱手下还几个小太监宫女,但魏冼却只是一个人忙这忙那,把徐清军中的开支各个将领的关系,调整得和和谐谐。可以这样说,魏冼现在在军中下令,既不需要徐清的印信,也不要徐清的亲笔信,下面的兵丁都会遵从。同样的,徐清也有意的在身边设置一个幕府,这些人不要和自己更亲密,但是有很大的职业性,一些险恶但又不能在台面上说的,可以和他们商量。徐清来唐这么久了,徐清也不想见个人就收入自己的贴身小弟,朋友多了,徐清发现那些队友都要自己带着才能飞,心累。
  “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四合而围我,断我归道,绝我粮草,敌人既众,粮食甚多,险阻又固吗。我欲出之,为之奈何?”徐世绩坐在演武台上看着下面五个上前对策的人问道,徐清问之,暗道一声此题甚难,这徐世绩出题太活了。这个问题,既是出自武经六部中,也根据现实情况设计了场景,说的是回去的路已经被断绝了,敌人十面埋伏,我军粮草已尽,敌人却粮草丰厚,这个时候想出去,怎么办呢?为之奈何?
  那五个人闻言,相互讨论起来了,这也是徐世绩想出来的一个办法。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群策群力,往往能趋避祸害,减少一个主张没有看见的地方。徐清尝试着想了一下,他想起了太子被围的时候,除了粮草并未尽,其他方式不就会被现在相似吗?当时徐清的办法,便是暗杀敌酋,然后在引起敌军大乱,趁机突围。如果当时的李建成,并没有人来援助呢?那岂不是也要自己想办法搅乱敌军的围攻?
  正在徐清想的时候,那几个人推出一人做代表到:“必出之道,器械为宝,勇斗为首。查明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以及无人防守的处所,乘虚而击便可突出包围。”
  徐世绩点点头:“此番乃是高论,但具体如何突围,你可有办法?”
  “看地利之不同,择机而处之,现在谈论,不太实际。”那人又道:“不过突围的部署,我却可以说一下。”
  徐世绩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让他继续说起下去。那人便拱手道:“生必让将士们拿着黑旗子,持着器械,口中衔枚,在夜黑风高的时候发动。让勇敢有力,行动敏捷/敢于冒险犯难的将士在前面为我军开道,
  车骑和老弱在阵中行走,弓弩手在隐秘的地方埋伏,沉着行动,谨慎从事,不可有一丝的慌乱。若是敌人发现了我军的突围,那就抛弃老弱让先头部队打开缺口,把骑兵放出去。弓弩兵出现,组织敌人的追击。此番,便可在弱势之中保住自己的力量。”
  此乃壁虎脱尾的计策,论统帅的缜密和将军的魄力,都属中上。徐清笑着,在一根竹片上打了一个圈,其他四根,则打点。圈便是卓越,点则是优秀,还有一等是上三角形状的尖,表示合格,一把叉便是不合格。
  徐世绩将自己打的分和徐清一比较,便笑了一声对下面的人道:“取了。”那五人先是开心的相视一眼,但又压住自己的兴奋,对徐清和徐世绩施礼答谢。
  又上来一组,徐世绩面不改色,徐清满脸疲劳好像打霜的茄子,徐世绩对下面的人道:“前有大水,我无舟楫,欲渡之,为之奈何?”
  午后,徐清到校场之内观看比赛,到处走走,挥手致意,让那些考生都看一看自己英姿勃发气宇盖世的模样。走完这过场,徐清正打算找个没人的地方溜走,这时,却见一个人影闪到了徐清面前,一声吼道:“呔!徐清休走!”
  徐清心道一声不妙,却没停住,也没看清来人是谁,头一转忙道:“快让开,快让开,本官要去林子里出恭了。”
  “大胆,竟然敢不敬本王!”那个人影再次闪动,一把抓住了徐清的肩膀:“徐清,哪里跑!”
  徐清见没地方跑了,看了一眼来人,额头上吓出了冷汗。忙准备跪下道:“臣徐清拜见齐王殿下。”
  “不用跪,本王今天来,是为了和你说点事情的。”李元吉扶住了徐清,然后道:“徐清啊,你说父皇突然让我叫他老头子,这是为什么啊?这难道是跟我说,他已经老了?”
  徐清愕然,对李元吉道:“齐王,这老头子三个字,并非是皇上说自己老了。是这么回事,那天我回玄武门,一不小心啊,就”徐清将这老头子的称呼的来历,全都说给了李元吉听了。李元吉顿时抚掌大笑道:“原来是这样,哈哈哈”
  徐清赔着笑了几句,这可是不敬人家老爷子,人家不骂徐清反而笑了起来,这份心大可不简单。只是没想到的是,徐清忽悠了那几句,李渊竟然相信,这爷俩真是一家的。李元吉笑完了,看着徐清道:“徐清啊,本王还要多谢你救了我大哥啊”
  “嗯?”
  “你就不要在本王面前装了,你带着一百龙卫去北边帮我打个突围,别人不知道你立了多大的功劳,本王还能不知?”李元吉拍拍徐清的肩膀道:“若是我是皇上,我就封你个国公了”李元吉不怕死,因为他是皇子,徐清科想活命呢。赶紧捂住他的嘴巴,让他不要说那种话。
  “齐王,你的兄弟那么多,你不仅要对你大哥好,对其他兄弟也要一般才是啊。”
  李元吉看怪物一般看了一眼徐清道:“你是想说我二哥吧,难不成我大哥没有和你说那件事情的真相?好吧好吧,也难怪了,你是父皇的人,我大哥自然不会这么吃相不雅。”
  徐清一头雾水,李元吉却笑了道:“这内场结束之后,咱俩聚一聚,满朝文武,只有你对我胃口!”
  想起上次在西市和他相遇的情景,现在李元吉的态度大变,让徐清甚是疑惑。
  五天之后,,内场武举结束,共选出来八十五位谋将,九百多三科皆是优秀或者有一科是卓异之人。其中没有选上的文将,徐清拾掇拾掇,请朝廷发下来几十个军的职位,有的远在边关,有的就在城门口,落选的文将,有志向的可以进来。但这个落选,既是没了徐世绩的选,也没被徐清看上。徐清五十个门下典仪,送出去三十多个。落选的武将,只要合格了三科的,都被徐清招收进了玄武门守军,其中若是又一科或者两科优秀的,还被徐清赐予了执戟的位子,当然了,暗河的人,也都顺利的进入到了徐清的军中,还有一部分成为执戟,被朝廷安排到了各个大人身边,成为护卫。最后一小部分,参加最后一轮的角逐,将来直接成为下层将领,徐清为他们在上面把风,使其青云直上。
  7 8:42:10|51715670


第五章 二龙(5)


第五章 二龙(5)
  秦琼走后,徐清也开始整理形状,大着燕服,带着荀雪儿直奔东宫。荀雪儿也穿着锦尚郡君的大燕服,花团锦簇,似天仙下凡一般。马车缓缓的跑着,前后跟着二十个执戟护卫,左右跟着牛吃草王山,他俩骑着高头大马。另有鸣锣开道,鲜花取福,酒除邪秽。这等规格,乃是徐清这侯爷才有的。
  魏冼也跟着来了。
  到了太极宫,众人下马,徐清一打听,今天竟然还是上朝的日子。太子不过是参加了一下一开始的礼仪,后面便被赐还东宫歇息了,当然,微微提了一下太子在北边薛延陀地区的功绩,口头表扬一下。以太子至尊,其他奖赏都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口头表扬一下,反而能彰显李渊教子之严,或者表现一下太子严于律己,有圣君之象了。
  太子回到东宫时,徐清和荀雪儿已经是到了。有李承道的接待,一切顺风顺水。不久,太子和太子妃都见过了徐清,于是太子妃去找荀雪儿玩耍,徐清则和太子在书房议事。
  “哎,雪儿妹妹啊,姐姐问你一件事情……”太子妃凑在荀雪儿面前轻声道:“唔,万贵妃宫中常有的香皂,可是你们家徐清做出来的?”
  荀雪儿笑着道:“不瞒太子妃,香皂的确是我们家的产物,不过产量不高。对了,贵妃娘娘不是说拿了自己用的吗,怎么还在宫中常见了。”
  “那个啊,是万贵妃赐予我的,只有我和秦王妃,齐王妃有一点点,其次便是李承道和李承乾两个人有了。”
  “原来如此啊,”荀雪儿提醒道:“太子妃娘娘,这香皂产量甚少,我拿出去也不好做人情,故而相托太子妃,不要将此事说出去了。”
  太子妃忙点头道:“这自然是了,我岂能不懂?咯咯咯……来来来,雪儿妹妹喝点酒吗?”
  雪儿点点头道:“我只喝甜酒的,要清的。”
  太子妃闻言笑着道:“文儿是戒了奶吧?”
  雪儿笑着道:“是了,文儿戒了快半个月了,现在每天能吃一碗饭,还喜欢吃菜叶儿。没戒奶之前,我家那个,就是不让我喝酒库,我其实也想念得很呢。”
  说话之间,一杯紫红的酒送了上来,太子妃笑着道:“这个,是你家酒厂根据西域的酒新做出来的。咯咯咯,恐怕你这主母还未品尝过吧。”
  荀雪儿惊奇地看着眼前地酒,闻了闻发现酒味不浓,还有一股十分浓郁地果香,抿了一小口道:“不错啊,这酒很香,但不知这酒是何时研制出来的,我忙着带孩子,还真不知道这酒。”
  太子妃十分自豪地道:“这酒,其实是我让监督着做出来的,好不容易从西域带回来的蒲陶,结果成了蒲陶干,我让水把蒲陶浸开,然后再下酒药的。”
  “蒲陶干?这可难得啊,在沧州得时候,我家的商队从西域带回来不少,但现在没有了。”
  太子妃和荀雪儿喝着酒,李建成也紧紧握住徐清的手,叙着往日的基情。
  “太子,你,你不要这样……”徐清挣脱李建成的手,然后道:“不知太子叫我来,是为了什么事情?”
  “哈哈哈,徐清啊,见到你孤便忍不住高兴,你真是孤的福将。”李建成笑着道:“这次叫你来,孤只是想说说战薛延陀的事情,那边设立州县,基本稳妥了,但人心难测,恐怕只要匈奴兵一到,薛延陀那些州县必反啊。”
  徐清心道,这么拐弯抹角的说薛延陀的事情,还不是就是想要我出个主意吗。别的东西我知道,因为有历史的大致演绎和千多年的先进知识,但真要处理起这些眼下的事情,我徐清还不是和乡间的农夫一般。徐清连忙摇头道:“唉,此事难办啊。”
  李建成果然一愣,看着徐清道:“这件事情你想不出办法?”
  徐清摇摇头道:“诚如太子所言,人心难测,我朝最多安抚薛延陀遗民,但归不归顺,那是他们心里的事情了,我们能打赢仗,但这人心嘛。不过,太子有一件事做得好,那就是让薛延陀的贵和平民分开了,释放了奴隶。贵族和平民分开,薛延陀人就没有办法形成统一的意见,如此,可以降低薛延陀反叛的损失。那些奴隶,怕再次成为奴隶,也必定会组织起人手帮助大唐抵御突厥人。”
  太子点点头道:“此言有理,但孤不能什么都不做吧?孤在想,能不能将其迁移到南方去,南方少马,让他们在那里养马不好?”
  “太子不可,三国时曹操与孙权战,欲迁淮南之民至淮北,此令未下,传至百姓耳中,于是淮南之民反而迁徙到了孙权的地盘。”徐清再道:“太子若想做点什么,与其防止薛延陀人的反叛,不然让突厥人不敢接受薛延陀的反叛。因此,太子不断给薛延陀人加厚重的赏赐便可。”
  “此计甚好!”李建成笑着道:“你还说自己想不出办法,这不就是办法吗?”
  徐清心里不是滋味儿,这办法哪里是这么好想的,刚才不过是灵感一动罢了。但是,这个计策不知道奏不奏效,徐清心里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个计策可能是肉包子打狗,那些厚重的赏赐,要有去无回了。
  接着,陆续有一些李建成的心腹将领前来拜会,可徐清却都没怎么听说过他们的名字。看来,李世民在除去李建成的势力时,时下了细致功夫的。谢叔方和冯立徐清是认得的,于是和他们就坐在一起。
  酒至半酣,正看着歌女跳舞呢,外面慌慌张张跑来一个人,到太子身边小声道:“殿下,刚才的朝会,皇上乾坤独断把秦王的天策大将军给撤了,只剩下尚书令一职了。”
  李建成一愣,挥挥手让他出去了,其他人诸如徐清也都看向了李建成。李建成摇摇头道:“我那个二弟啊,还真是,竟敢滞留灵州不还朝。现在已经被父皇撤掉了天策大将军一职,实在可惜。”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都露出一点不可名状的笑意。不过,徐清却沉下了脸,李建成见着了于是问道:“徐清,你对此有何看法?”
  徐清沉思着,将秦王的天策大将军撤销了,其实是李渊和太子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因为一个有着重大兵权的秦王,绝对大的并不利于最高权力的移交。可如今大将军一职被撤了,秦王就真的无力了?
  不可能,如果一个大将军的职位就能收掉秦王在军中的威望,那玄武门事变就不会发生了。
  李世民在神策军中经营了如此之久,军中从上到下,无不是李世民的势力,也就是说,哪怕李世民被贬成庶民,振臂一呼,天策军还是他李世民的。所以,这个撤掉大将军一职,最多是打了李世民一巴掌罢了。
  可是,李世民乃千古一帝的人物啊,岂能甘心忍受这屈辱的一巴掌?徐清在想李世民要是做困兽斗,连夜提神策军造反,谁能抵挡得了?
  于是,徐清对李建成道:“太子殿下,秦王和您是兄弟,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弟受罚,做兄长的,不该做点什么吗?”
  李建成一愣,其他将领也是皱着眉头盯着徐清。徐清心里摇着头,这李建成没理解自己的意思啊,于是继续道:“天策军乃是朝廷的臂膀之一,秦王带领天策军多年,也是天策军不可缺少的一个中心核,若是秦王离开,恐怕天策军会生乱啊。”
  如果这话李建成还不懂的话,那这个太子还是让给秦王算了。李建成听了,低头深思起来,忽然间,他站了起来道:“唉,孤与二弟同母而生,应当是一体的。二弟受罚,孤于心何忍,来人,摆驾,孤要去替二弟求情!”
  “太子殿下,这秦王的事情,乃是陛下下旨,殿下去求情,岂不是违背圣命吗?”
  在场的很多将领不理解,这争皇位的时候,你还顾及什么兄弟之情。秦王被撤了大将军,不是更好吗?
  李建成摆摆手道:“如徐清所言,天策军离不开二弟,朝廷离不开天策军。孤并非单单为亲弟弟求情,还是为朝廷留下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啊。”
  “太子殿下,秦王……”
  “尔等不用说了,孤意已决。”
  其实,除了徐清所说的之外,李建成还领悟到了别的东西。李渊下这个令圣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