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第一盗(雪山)-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慕华不知道自己居然会有这么光棍的时候。

他看着不动声色的佘赛花,心里一股莫名的火气就冒了上来,你是杨门女将之首,现在十万火急的时刻,你不吭声,还等什么?

谢慕华捡起那家仆手中的麻扎刀,他猛地跳上驴车,一刀斩断了拴着驴的绳子,大刀一挥,砍在驴**上。

驴一吃疼,长叫一声,带着大车,轰隆隆的就朝前奔去。谢慕华跳下驴车,也不看那蹲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侍女们,依样画葫芦,大刀连砍,一口气把那驴车放出去七八辆。

谢慕华正要跳上另一辆驴车,这头已经有几个匪徒扑了上来,明晃晃的长刀劈头砍下。谢慕华奋力举刀一挡。

他只不过是个坐办公室的小废柴,平时连跑步都懒得去跑,如何跟这些身强力壮的匪徒搏斗?虽然吃奶的力气都用了出来,可一震之下,虎口发麻,一股鲜血顺着手腕流了出来,那柄麻扎刀脱手而出,不知道飞哪去了。

“得了,今儿就要送在这了!”谢慕华看着再次当头劈下的长刀,心里念头狂闪!

唰,花枪一晃,把两柄长刀架开,跟着顺势一抹,枪尖直直捅进一人的咽喉。夺命小美女头也不回,枪尾向后一挑,撞开一人,弓步屈身,枪尖回刺,竟是杨家枪法的不传之秘“回马枪!”

杨九妹连杀数人,一把抓起谢慕华,百忙中赞了一句:“你挺有急智的啊!”

杨九妹挑起一柄长刀,把剩下的驴车一一放了出去。

外围的杨延昭趁势杀了进来,他的部下都是百战精兵,根本不需要杨延昭吩咐,一见敌人乱了阵脚,发一声喊,一阵冲杀,便汇聚到佘赛花的身边。

杨九妹柔软的小手搀着谢慕华,谢慕华无力的靠在杨九妹的身上,鼻子里呼吸的是那少女淡淡的体香,胸腹处感受着她茁壮胸部的弹力,手臂环绕着她盈盈一握的纤腰,心里不由得一荡。

谢慕华苦笑一声,暗骂自己真是色胆包天。眼下命都不一定保得住,居然还有功夫去想这些事情?

众人汇合在一起,佘赛花终于开口了:“刘继轩。想活捉老身,就自己请来吧!”

————————————

读者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请你们用手中的红票,收藏,推荐来支持笔者吧!谢谢大家啦!

【第三章 三寸不烂之舌】

将要熄灭的火堆还在噼啪作响,受了伤还未曾死去的人躺在地上不住呻吟,那些受了惊的驴车早就不知冲到哪里去了。

初夏的夜风轻轻抚过山林,惊魂稍定的残兵聚拢在一起,杨延昭和他的精锐部下站在最外围,守护着里边的伤兵,家仆,侍女……最重要的是,他的母亲和他的妹妹,就在他的身后。杨延昭可以死,但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就不能让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受到一分一毫的伤害。

被冲得七零八落的匪徒又重新组成了队伍,遥遥与杨延昭对峙。没有人去看呼痛呻吟的伤者,战场从来信奉的只是丛林法则。这一场血腥冲杀,他们人多势众,虽然也折损了不少人手,但是比起被他们包围的杨家人来说,还是远远超出。

“刘继轩,你既然已经来了,为什么不敢出来?堂堂王爷,竟然是个缩头乌龟?!”佘赛花声音清亮高亢,随着寂静的夜风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谢慕华偷眼看着佘赛花,她看起来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贵妇人,这一声喊却是中气十足。快五十岁的年纪,站的时候稳如泰山,走起路来健步如飞,果然不愧是杨门女将之首。

树林里一阵脚步声响,数十名弓箭手拥着一个高大的男子走了出来。

火光下看不清楚他的面貌衣着,他的声音却清楚的传了过来:“杨夫人,多日不见,别来无恙?没想到杨夫人目光如炬,只是略微观察,就知道是我来了。”

谢慕华不禁对这慈眉善目的老太太高看一眼,如果她真的是看着袭击的手法这些表面东西就判断出对方主将的话,就无怪能当杨无敌的贤内助了!

佘赛花缓缓向前走了几步,杨延昭急忙招呼士兵跟上。佘赛花摇了摇手制止了六郎的举动:“刘继轩,你花了这么多心思,牺牲了这么多战士,为的不就是把我这个老太婆抓去要挟我们杨家吗!”

刘继轩厉声喝道:“我大汉对你杨家怎样?杨继业这狗贼二十岁入仕,受我大汉恩典,却一直心存反叛。当初宋贼赵匡胤刚刚称帝,杨继业就上奏皇上,说要‘奉国归宋’。”

刘继轩越骂越大声:“太原何等雄城?当初柴荣来打,损兵折将。赵匡胤来犯,大败而归。杨继业不是自负无敌吗?这次为什么守不住太原,难道赵光义那个草包比柴荣还强,比赵匡胤还狠?”

“别人归降也就罢了,杨继业前脚进了宋营,后脚就封了大将军。斗大的字不识一个,要不是卖主求荣,哪来的大将军给他做?”

杨延昭勃然大怒,银枪一抖就要冲出去厮杀。佘赛花左手伸出,抓住枪杆,六郎竟然无法前进。这一下看的谢慕华只咂舌头,乖乖隆个东,这佘太君不是一般的厉害,光是论打的话,只怕现在的杨六郎都不是她的对手。

佘太君缓缓的说道:“军国大事,轮不到我等妇道人家来说三道四。是非曲直,人心自有公道……”

刘继轩大喝一声,打断了佘太君的话:“废话少说,要么你束手就擒,免得多伤人命;要么咱们就刀兵相见。念在相识一场的份上,你好好考虑考虑!”

说罢,刘继轩扭头走进了树林,那些士兵缓缓退开,却依旧把这包围圈里的百十人围得水泄不通。

“娘!”杨延昭低声说道:“孩儿殿后,九妹保着娘杀出去,今天就算孩儿死在这里,只要娘平安无事,孩儿死而无憾!”

杨九妹紧紧抓着杨延昭的胳膊:“六哥……”

佘太君微笑着摇了摇头,她一手一个,握住这一双儿女的手:“我们三人逃得性命不难,可这里都是跟随我们多年的家人部下,难道我们一走了之,留下他们在这里?”

“可是……”杨延昭脱口而出。

佘太君声音严厉了起来:“你爹说过,领军打仗,要是抛下战士手足,只顾自己逃命,就算是他的亲生儿子,也要军法论处。平时你爹怎么教训你们的?现在都忘光了吗?”

……

刘继轩的心里打的也是同样的主意,他第一次袭击的时候,以弓箭手突袭,打乱了杨家的队伍,趁机掩杀出来,为的就是活捉佘太君。

交锋之后,刘继轩才发觉,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办起来难,杨延昭、杨九妹武艺超群,手下一批精锐死士悍不畏死。如果他们真打定主意,不顾那些残兵家仆的性命,夺路而逃的话。就凭他手下这点人马还真拦不住。要是被他们跑掉,那就是后患无穷,毕竟现在的刘继轩只不过是个亡国王爷,手中无兵无权,今非昔比了!

火苗渐渐熄灭,干柴烧成了焦炭,偶尔爆出几个火星,劈啪作响。

谢慕华的脚有些发抖,刚刚生死血战的时候,他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光棍勇气,砍驴车,挡贼兵,自己都觉得很有英气。可是佘太君和刘继轩的一番话后,周遭忽然安静了下来,只有那些伤者的呻吟声,为这寂静的黑夜平添了一分肃杀之意。他却忽然害怕了,一股强烈的惧意打心底里涌了上来。

“请问阁下尊姓大名?”佘太君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谢慕华的面前,轻声问道。

谢慕华急忙答道:“我叫谢慕华!”

佘太君微微点了点头:“阁下很有急智,刚才砍驴车冲敌阵做的好。等你到了代州,我杨家定会好好答谢阁下。”

“多谢杨夫人提点!”谢慕华的腿抖的没这么厉害了,佘太君这话就是摆明了不会丢下他们独自逃生。背靠大树好乘凉啊,跟着佘太君这样的高干,安全系数始终是高一些。

只不过谢慕华的心里却没有欢喜的意思。老太君啊老太君,你是不知道,将来你老公在雁门关外挂掉,杨家几次被冤枉下狱。大宋对上辽国,那是一个胜少败多,要我跟杨六郎去军队历练?那不是要我的命吗?要知道当年大学军训的时候,我还是狂拍校医的马屁,换了张病假条出来……

眼下就是个困局,刘继轩占据主动,进可攻退可守。但是杨家这边,一来不愿意放弃家仆士兵,二来真要是硬碰硬的话,就算最终杨家三人能逃得了性命,这百十号人也得死个干干净净。

谢慕华心中狂跳,一个念头不由自主的涌上心头。

他只觉得口干舌燥,想说又不敢说,脸涨得通红。这一说,只怕是把自己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拼命了,但是不说的话,那就是坐以待毙……

“谢慕华。你是不是有话要说?”

佘太君察言观色,看谢慕华这模样就知道他的心思,干脆替他挑明。

拼了,我就不信老天爷把我送到这大宋初年,就是为了让我来旅游一圈就给挂掉。有个词叫什么来着?人品,对,哥儿们就是拼了这个人品,好歹胜过在这儿等死。

谢慕华抬起头来,直视着佘太君。这时,杨延昭和杨九妹也走了过来。

“杨夫人,我之前听九小姐说过中原人物。这刘继轩应该是大汉国主刘继元的弟弟吧。他突然现身,袭击夫人,只怕是太原沦陷,心有不甘。妄想抓住老夫人,威胁杨家……”

谢慕华看到佘太君等人的眼光都盯着自己,继续说道:“听说皇上平定太原之后,就带同曹彬,潘美等大将,挥军北上,大军沿太行山向河北路休整。在下大胆猜测,皇上只怕是对北边有意。现在山西防务都是杨将军在执掌。刘继轩只怕是想要挟杨将军……以刘继轩的身份,加上杨将军的军威……”

谢慕华知道说话要点到即止,说得太透,在这些精明强干的人物面前,倒不如少说为妙。

“那先生的意思是?”佘太君脸色凝重,隐约猜出了谢慕华的心思。

谢慕华心里一横:“在下估计,现在刘继轩是绝对不敢杀死各位的。但是就这么困着也不是办法,时间拖得越久,刘继轩就越容易乱了方寸,逼到万不得已,只怕这儿的人,能活着到代州的,也没几个了……”

谢慕华压低了声音,盯着佘太君的眼睛:“要是信得过我,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刘继轩退兵。”

佘太君没有说话,她静静的看着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

这个人虽然有点疯疯癫癫,来历不明。但是对形势判断的极为清楚,并且对大宋目前的战略方针把握的一清二楚。要知道五月二十二日,宋军刚从太原撤军,沿太行山向河北移动。

刚刚消灭北汉政权的宋军将士,还以为自己是踏上了返乡的道路。四天前,大军才抵达了河北镇州(现在的河北正定)。宋太宗赵光义还没有宣布对辽国作战,单单从宋军的动向就推测出宋辽可能爆发第一次大规模战争的人寥寥无几。

就算是佘太君引以为豪的七个儿子,也有四人认定宋军不会选择在这个阶段跟辽国开战。但是杨继业和佘太君在战火中生活了一辈子,他们两都敏锐的察觉到,宋辽之间的第一次大战在所难免。

但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居然一语道破天机。

如果他不是辽国的奸细,那就真的是天纵奇才了。她又怎么知道谢慕华比她们整整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识呢?

佘太君厉声斥道:“这些军国大事,你如何妄下判断?难不成……”佘太君脸色一寒:“你是契丹细作?”

谢慕华惊出一身冷汗,心里大呼冤枉,急忙辩解道:“在下听九妹说皇上攻下太原,直到撤军也没有犒赏三军,没有原路撤军,大军反而向河北路前进。在线大胆猜测,此乃大战前兆。老夫人万万不要冤枉了好人啊,我堂堂中华男儿,怎么能做胡虏走狗?”

佘太君心中波澜起伏,这谢慕华看似貌不惊人,但是从九妹的只言片语中就推测出这许多事情。而且佘太君这辈子阅人无数,想在她面前说谎并不容易,谢慕华言语诚恳,不像是在撒谎,难道此人真是天纵奇才?

佘太君看着谢慕华,脸上竟然泛起一丝笑意:“你去,没有说服力。这样好了,我杨家也出一个人。你们一起去,生,就一块回来。死,我保证,在杨家人没死之前,你必然不会倒下!”

“九妹!”佘太君低声叫道。

“是,娘!”杨九妹的脸色坚定无比,倒提花枪,拉着谢慕华的走便大步走了出去。

“娘……”杨延昭急忙拉着佘太君的手,跪在地上:“九妹才十六岁,是爹娘的心头肉啊。”

佘太君抚着六郎的背,说出来的话却无比坚定:“我们杨家,可从来不会让别人为自己牺牲的!”

远处,九妹那苗条的身影已经看不清楚……佘太君的眼睛竟然也微微有些湿润。

谢慕华的心止不住狂跳起来,刚才一时逞光棍,说完了想反悔都来不及。现在被杨九妹拉着就朝刘继轩那里走去,真是越走腿越软,越走汗越多。

刷,十余张弓整齐的拉开,对准了两人。

“别放箭……我……是杨府门下……和杨九妹一起求见刘继轩大人!”谢慕华结结巴巴,牙关打战的喊道,后半截话才算说的顺流了点。

树林里传来刘继轩的声音:“带他们过来!”

杨九妹拉着谢慕华正要往前走,几个士兵拦住了他。九妹傲然一笑,把花枪抛给他们,继续大步走去。

刘继轩端坐在林中的一块石头上,走得近了,谢慕华才看清楚他的脸,这人看起来三十多岁,眉清目秀,三绺长须,也算得上器宇不凡,他穿着一身银色软甲,倒是有几分武将的威风。

“杨夫人想通了?派你们来投降?”刘继轩平静的问道。

谢慕华心一横,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我这辈子算不上什么好人,拼了!

“在下自海外归国,路遇盗匪,幸得杨家搭救。今日大人和杨家不知为何刀兵相见,在下有些愚见,不吐不快。”

谢慕华斯文有礼的说道,说完这句话,便闭上嘴巴,挤出一丝笑容看着刘继轩。

“大胆!”刘继轩身边的卫士大吼一声,几个士兵刀剑出鞘,眼看就要把谢慕华乱刀砍死。

刘继轩笑呵呵的看着这个小家仆,摇了摇手:“让他说!”

谢慕华定了定神,挺起胸膛:“刘大人,你现在围着佘太君,杀也不是,抓也不是。杨继业刚刚归降,他还要受潘美的节制。要是你抓了他老婆,等于是告诉大宋皇帝,杨继业是诚心诚意投降大宋,反而把他捧得更高。”

谢慕华的语气里带上了威胁的意思:“这里怎么说也是山西,杨继业将军现在是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总管山西军务。要是他的老婆孩子死在这儿,就算挖地三尺,也得把你找出来。您觉得您逃出去的机会有多大?”

刘继轩心中微微一震,脸上却不动声音,看着谢慕华:“继续说!”

谢慕华壮了壮胆子:“在下只不过是海外之人,被盗匪抓走之时,听匪徒说,宋军攻打太原之前,大汉国主就已经杀死手下大将、吐浑军的统帅郑进、卫俦、李隐三人。”

“在下见识浅薄,吐浑军是汉军主力,接连斩杀他们的统帅,这不是逼着吐浑军散伙吗?军心散了,这仗还怎么打?我还听说,宋军打到太原城,范超、郭万超先后出城投降,就连大汉国主都投降了,杨继业还在太原城外跟宋军打生打死。直到汉主写信派人劝杨继业投降,他才投降。杨继业战至最后,这样的将军,若不是忠臣,谁还是忠臣?”

刘继轩的脸色终于变了变,这些事他也知道。只不过被这看着愣头青似的小伙子如此说来,他的心里又起了另一番变化。

谢慕华看刘继轩不动声色,心里的把握又大了几分,打蛇随棍上的道理,谢慕华当然晓得:“在下路上听杨九妹说过,大宋皇帝率军北上,我大胆猜测一句,他是想收复幽燕,完成柴荣和赵匡胤都没有完成的壮举。”

谢慕华提高了嗓门:“刘大人,大汉复国取决于宋辽之战,要是大宋取胜,自然不用说,你就算杀了杨家母子也不过是为自己多添仇人而已,大汉也复国无望;若是辽国取胜,阁下首要便是联合辽国以取山西。到那时,杨家敢不识天命?又何必纠缠于两家私仇?”

谢慕华冷冷的环视着刘继轩身边的战士,冷笑两声:“要是阁下一直执迷不悟,将来这几百好汉,只怕除了落草为寇,就是沿街要饭去了!”

一番话说完,谢慕华身上都已经被冷汗湿透,这些料是他从小到大看历史小说积累下来的全部材料了,称得上是搜肠刮肚。要是还无法打动刘继轩,那就认命好了!

“啪!”

谢慕华心头一跳,抬眼望去,刘继轩阴沉着脸,一支长箭被他折为两段!

【第四章 退敌】

长箭刚一折断,谢慕华就被一名卫士一脚踢翻在地,摔得灰头土脸,头晕目眩。耳边响起的是齐刷刷的刀剑出鞘声,刘继轩手下士兵的斥骂声。

杨九妹抢上一步,她虽然赤手空拳,但却是势不可挡,伸手一探便抓住一名卫士的手腕,轻巧的一卸,一招漂亮的空手入白刃就把那卫士的提刀夺了下来。随即横刀在胸,护在谢慕华的身前。

佘太君的话仿佛就在耳边:我保证,在杨家人没死之前,你必然不会倒下!

“住手!”

刘继轩喝道。

谢慕华仿佛抓到一根救命稻草,方才他被人一脚踢翻的时候,真是吓得不轻。想想那刀斧加身的痛苦,谢慕华就有种忍不住想呕吐的冲动。

杨延昭把谢慕华从地上拉了起来,正对着刘继轩。

刘继轩仔细打量着谢慕华,这小子乱七八糟的裹着一件家仆的衣服,头发剪得就像个和尚,灰头土脸,一点英雄气概都没有,眼珠子贼溜溜的转来转去,两只手还一直在身上摸摸索索。这样的人居然能把天下大势分析的头头是道?

“你怎敢断言赵二一定会攻打幽燕?”刘继轩冰冷的目光瞪着谢慕华。

谢慕华的心里很清楚,刘继轩已经被他的话打动了。接下来能不能活着去代州,就看自己的临场发挥了。

谢慕华拼命的搜索当年历史课本学过的内容:“我听九妹说起,当今皇上登基之前一直在开封府任职,军功不盛,而太祖皇帝却是军功赫赫,威名远扬。想让别人心服口服,就要立功。想立军功就得打仗。”

“现在能打的只有大汉和辽国,灭汉是一统中原,只不过这还不够,太祖皇帝灭的国比他多多了。所以,收复后晋献给契丹的幽燕十六州,才是他建功立业的最佳选择!”

“我还听说,皇上带领二十万精锐禁军,发动数十万民夫,河北,京东的储备兵源都要服从征调。在下斗胆推测,幽燕自古以来都是中原边陲要塞,夺下幽燕就可以据险而守,御敌于国门之外。相反,要是辽国占据幽燕,随时大军可以南下中原。自然迟早要打,皇上倒不如携平定太原之威,以雷霆万钧之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北伐幽燕。这战事一起,宋辽之间必定大乱。”

“这一仗,无可避免!”

谢慕华说的斩钉截铁,他昂首挺胸正视着刘继轩。心里却是忐忑不安,该说的都说了,你刘继轩千万不要是个二百五啊……

刘继轩沉默不语,这些天来,他带着这些忠心护卫,到处躲避宋军的搜捕,但是心高气傲的刘继轩又怎么甘心做一只落水狗呢?

正巧被他探听到佘太君等人路过的消息,立马安排下这一场伏击。

宋军的动向他也有所耳闻。赵光义没有犒赏三军,反而很奇怪的带着大军去了河北,在镇州休整。听这个什么谢慕华一说,倒是很像要跟契丹人动手。

谢慕华看刘继轩这模样,赶紧趁热打铁:“阁下雄才大略,孰重孰轻自然明白,无需在下多说……”

谢慕华闭上嘴巴不再说话,挤出一丝笑容看着刘继轩,他明白这些话已经足够打动刘继轩了。

刘继轩仰天长叹一声,从赵匡胤建国开始,便奉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南而后北,一个个消灭。反而利用北汉挡住了辽国南下的步伐,给自己腾出手脚消灭南唐等政权。刘继轩在大汉皇族中算得上是聪明才智之士,又怎么会不明白赵匡胤这个政策的厉害之处?大汉依辽国而生,以一隅之地抗击中原,能撑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

他这次袭击佘太君,一来是做个垂死挣扎,二来,也是亡国之后,心中抑郁,想找范超,郭元超的麻烦又找不到,只能去跟人家的老婆孩子撒气!

要是不拿下佘太君誓不罢休的话,六郎手下精锐豁出命去突围,自己手下这些人马实在没有把握拦得住。

眼下这个谢慕华口口声声说宋辽大战一触即发,倒不如现在赶紧潜入辽地,求见皇后萧燕燕,以萧后的聪明才智,必然能决断局势。到时候,若是大辽国肯借一支兵马,那大汉复国,就有希望了……

“罢了,罢了,你们走吧!”

刘继轩无力的挥了挥手,往后退了几步。大汉是亡国了,怨天尤人也好,杀人泄愤也好,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也许,休养生息,再图霸业,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今日放了佘太君一行,将来未必不能因此而收了杨继业的心。

外围的士兵们收起刀剑,给谢慕华杨九妹让开一条出路。

杨九妹随手把刀倒插在地上,拉着谢慕华就往回走。

谢慕华只觉得脚下轻飘飘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心里一个声音不住的狂喊:“真的?真的就靠一张嘴巴退了兵?”

他越走越快,脚下却越来越没力气,最后几乎是靠在杨九妹的身上走了回来,那柔软温香的身体也无法鼓起他的勇气……

从刘继轩的人马里走出四十多个人来,他们举着双手,示意没有恶意,走到包围圈里,找到自家的伤兵,或背或抬,将他们救回本方;如果实在伤得太重的,干脆拔出腰刀,给他们一个痛快,再把尸体拖回去。

前后不过一顿饭的功夫,先前数百人便离开了树林。

天色已经蒙蒙亮了,清晨的微风带着一丝凉意不住吹动火把,把那火把上的青烟直拉上天,残留的马匹低声嘶鸣,轻轻的踱着脚步。宽广的道路上,静悄悄的一片,说不出的萧瑟肃杀。

谢慕华刚刚走回本队,就昏迷了过去,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马车上,身上还盖着一张小薄被。

谢慕华掀开被子跳下马车,他用力的拍了拍脑袋,昨夜的一切就像一场噩梦,眼前的战场已经被收拾干净,许多士兵和家仆正拿着各种工具,奋力在路旁挖坑。有些侍女还在低声哭泣……

“你醒了?”杨九妹不知何时走到谢慕华的身边,她低叹一声,轻声说道:“现在到代州还有一段路程,天气也变得炎热了。要是带着尸体上路的话……倒不如把他们就地掩埋,将来让他们的家人来祭拜吧!”

谢慕华一时间说不出话来,这些昨天还是活生生的汉子,今天就变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人的生命真的这么脆弱吗?

“昨夜的事,多谢先生!”佘太君也走了过来。她的脸色却是很难看:“可是谢先生,昨天你与刘继轩一番言语,倘若皇上真的决心收复幽燕,那你就是为了我杨家,而泄露大宋军情,误了皇上北伐幽燕的大业了啊。“

谢慕华急忙答道:“听九妹说,此去雁门关已经不远,杨家只要加紧封锁关口,严查细作。料想刘继轩也没那么快逃去辽国。况且假如我的推测属实的话,皇上必然是想奇兵突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打幽州。那样的话,就算刘继轩去了辽国,战事早已开启,他说不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佘太君叹了口气,这谢慕华也是言之有理,心下稍微宽慰了些。

“拿来!”佘太君一伸手,两个看着很忠厚老实的中年家仆恭恭敬敬的各自递上一个红木盘子,上面覆盖着一块深红色绸布。

佘太君揭开绸布,里边放着一贯贯铜钱。

佘太君微微一笑:“大恩不言谢,这区区两百贯实在有点拿不出手,此去代州,我家相公必有重谢。还请先生笑纳。”佘太君言语诚恳,神色坦然。确实是打心眼里感激谢慕华。

谢慕华一看这铜钱心里就盘算开了,宋朝一贯钱差不多就是三百多块人民币。请人下馆子吃饭也就是几十个铜钱的事儿。一匹好马才不过十贯钱,宋初的物价更低,这两百贯钱可不是小手笔,购买力已经非常强了。

别的不说,两百贯钱在太平兴国四年,娶媳妇买房子那是足够了,还是娶个小家碧玉,在首都开封府买房子呢。

谢慕华穿越到了这儿,身无分文,举目无亲,又没有一技之长。既然来了这里,只怕也回不去后世了,安家立业处处都要用钱,这二百贯来得正是时候,简直是及时雨。

“你就不要再客气了。”杨九妹看谢慕华默不作声,以为他不好意思要钱,笑呵呵的小脸,装模作样的一板,说道:“再客气就是看不起我们杨家!”

谢慕华伸手接过了两盘铜钱,入手就是一沉。不过沉归沉,这可是钱啊。

刚才冒死去见刘继轩,等于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嘴皮都说破了,才哄得刘继轩退兵,这杨家送些钱,我也受之无愧。刚才佘太君还说了,到了代州还有重谢。既然带了个重字,想来没有个千儿八百贯的,杨继业也拿不出手。

谢慕华这钱一入手,心里就踏实了许多。本来他就是穿越而来,身无长物。现在不管怎么说,二百贯钱在手,想买地耕田也好,想打本钱做生意也好,总归是有了底气。

想到这儿,谢慕华不由得感激起佘太君来,他一整衣衫,微笑道:“既然如此,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多谢杨夫人!”

佘太君看谢慕华不矫揉造作,故作清高,也没有见钱眼开。谈吐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不禁微微一笑,心中对谢慕华又多了分好感!

“不知道先生将来有什么打算?我看先生一表人才,谈吐不凡,要是想谋个功名,实在是再容易不过了。眼下契丹胡虏虎视眈眈,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不如先生跟我面见父翁,保荐先生!”

杨六郎也是慧眼识英雄的人,遇到这样的人才,自然而然的起了招揽之意。

佘太君却轻咳了一声:“六郎,谢先生才华出众,又怎么能屈居边陲之地?等我们到了代州之后,让你爹爹好好酬谢先生,大宋国势蒸蒸日上,谢先生这样的人才必然能出人头地。”

谢慕华心里一突,这老太太可一点也不糊涂。自己来历不明,却又自称是海外归来。虽然顾着情义,佘太君还是要邀请他去代州酬谢一番,但是之后,就必然要和他撇清关系。

至于他谢慕华是不是人才,跟他们杨家有一毛钱关系?杨家一门虎将,人才还少了?

老太太一番苦心都是为了杨家着想,投降不到一个月的人,要是现在就在收揽人心,招募人才,必定会引起朝廷的猜疑。

对于自己这样身份不明的人来说,越早撇干净了越好。

谢慕华看得很清楚,所以他很郁闷。从小到大,他听过无数次杨家将的故事,却没有想到,真正和他们见面之后才发现,杨家这个忠烈之名,是不知道用多少谨慎和小心来换来的。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