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第一盗(雪山)-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孔守正大声呼喊,指挥宋军且战且退。

杨延昭的脸上难得的泛起一丝笑容,却是残酷的冷笑,斜轸啊斜轸,你一代大辽名将,这儿的几位将领无论是谁都不是斜轸的对手。但是一个谢慕华料敌机先,杨延昭改进神臂弓,呼延丕显和赵德昭坐镇中军稳定军心,倒是狠狠的算计了耶律斜轸一回!

耶律斜轸觉得有些不大对,他向来用兵一虚一实。学古带着三千皮室军进了幽州,宋军一定会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向他进攻,但是耶律斜轸早已暗地里把得胜口的驻军调了过来,埋伏在青沙河以东。

这一仗不出他所料,宋军果然趁他兵力分散之际前来搦战,斜轸不惜代价压制住宋军弓弩,就是为了给埋伏好的皮室军创造冲锋的条件,但是宋军居然如此沉得住气,铁骑军一直按兵不动,皮室军一出现,就立即撤退,后军压阵,前军且战且走,绕阵而行,不给辽军分割包围的机会,也绝不恋战……

宋军倒好像是算准了斜轸有这么一支伏兵似的……

耶律斜轸眉头一皱,手中的红旗轻轻摇晃了两下,忽然心头一震,脱口而出:“糟了,得胜口……”

…………

山风轻抚,许多宋军正打扫着战场,将一具具辽军尸体直接丢下山谷,得胜口果然不出谢慕华所料,驻军大部已经调走。这一千五百轻骑并未花费太多力气就拿下了得胜口。只不过虽然守军兵少,却是死战不降。哪怕全部战死,也没有抓到一个活口。而且更是一把火将山上的粮草辎重烧了个干干净净。什么也没留给谢慕华。

谢慕华率军轻骑赶来,所带的武器粮食并不富足,现在被守军焚烧一空,更是难以坚持。只能指望有援军到来,所幸耶律斜轸兵少,若是赵光义还算了解得胜口的重要性,就应该派遣大军来援,到那时,耶律斜轸进退不得,落败自然是不在话下,要是运气差点,说不定堂堂南院大王也会被生擒活捉……

谢慕华看着胸口那个窟窿,现在还是一阵后怕,方才攻打得胜口之时,被辽军一箭射中,若不是内里还有一层软甲,这次只怕命都没了……

杨八姐受了伤,这次再也执拗不得,杨延昭、杨延彬兄弟做主,定要九妹先送八姐回代州。临走之时,八姐偷偷找到谢慕华,打开个包袱,里边是一套极为精致的软甲。谢慕华拿在手中,只觉有四五斤重,以细细钢环连着一层极其坚固的兽皮作成。

“这软甲是我杨家家传之宝,这次出来,因为九妹最小,便给了她穿。眼下我和九妹要回代州……你贴身穿着,战场上箭矢无眼,好做防备。”

谢慕华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只得一个劲的点头。

八姐平日里冷若冰霜,这临别之际,关切之情却是掩饰不住,眼波流动,看到谢慕华的目光,俏脸便是一红:“此去代州,八姐自当闭门不出,静候……”那后面的字,谢慕华伸长了耳朵也没听见。

谢慕华捧着软甲,一时有些痴了,八姐看他这副模样,不敢多说,急忙跑了出去,远远还能听见九妹的嬉笑声。

时代变了啊!谢慕华抚着胸口,方才便是这软甲救了他。

唉,若是后世,像这样漂亮的女孩,身材相貌都是上上之选,知书达礼,文武双全,又是**,家里有权有势。追她的男生不得从天津卫一直排到北京城啊,拿脚趾头想想都能明白,轮到谁也轮不到他谢慕华啊!至少,在后世的时候,谢慕华可没敢想自己能娶山西省军区司令员的女儿……

哪像如今,唉,谢慕华忍不住又是长叹一声。若说对着八姐这样漂亮的女孩子,不动心是不可能的,但是始终少了点感觉,就是那种女孩子常说的来电的感觉。

谁叫自己非要帮人吸毒呢?这一吸,吸个老婆回来。谢慕华心里一动,眼前仿佛又看到八姐那玲珑突兀的娇躯……

“谢监军,得胜口上下已经布置妥当。留守的辽军不多,都料理了。若是耶律斜轸知道你将计就计,拿下得胜口,只怕要气得七窍生烟了!”杨延彬一句话把谢慕华从幻境里拉回现实。

谢慕华摇了摇头:“别高兴的这么早,我们只有不到两千人,这得胜口能不能守得住还是问题呢!快请皇上加派援军!”

“是!末将领命。”杨延彬重重一抱拳。

谢慕华暗忖,后世读书,知道耶律斜轸重兵在青沙河和宋军对峙,其实得胜口并没有留下多少守军,今日趁着耶律斜轸分兵进幽州之时,冒险一试,居然成功,也实在是侥幸的很。但是拿下得胜口是一回事,能不能守得住是另一回事了……

那得胜口上飘摇的旗帜,早已换成了大宋旗号,只是此时残阳如血,映照山林,来日,还会有多少将士的热血洒在这得胜口上?

得胜口!到底是谁得胜?

______________

本周推荐多多,俺也要努力码字,再请些红票鼓励哇!哇咔咔!

【第二十六章 胜机】

攻下得胜口的消息传回中军的时候,赵光义正在写诏书。听到这个消息,赵光义忍不住手一抖,一滴墨汁滴落在黄纸上,好大一片污渍。

侍立一旁的呼延赞和曹彬马上趁热打铁:“恭喜皇上,得胜口地势险要,是辽军来援的必经之路。大军据险而守,再行围城打援之法,攻克幽州指日可待。”

赵光义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他本意是要赵德昭去送死,得胜口,赵光义压根就没放在眼里,若是半个月之内宋军无法攻下幽州,那得胜口围城打援才有意义。但是二十万大宋精锐围攻只有不到两万人的幽州,若是半个月还打不下来的话,赵光义非得把领兵的大将都给斩了不可。

虽然缺乏重型攻城器械,士卒们也有些疲顿,但是大宋禁军的精锐毕竟不是幽州城里那不到两万人的京州军能抵抗的,宋军不分日夜拼命攻打幽州,幽州城尽管是北方雄城,也不可能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一直支持下去,那道三十六里长的城墙处处都要守,但是辽军兵少,防御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差,反而是宋军在赵光义的安排下,轮番攻城,好几次都差点破了城……

半个月?赵光义忍不住冷笑一声,难道那些辽国人都是神兵天将不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诸葛再生,孙武重生,只怕也无法把幽州城守住半个月。

但是赵德昭他们这一出戏唱的漂亮,居然拿下了得胜口。

之前先锋军第一次跟耶律斜轸接战,不但被打得大败,还折了左班先锋傅潛,若不是呼延丕显赶到,那赵德昭早就死在乱军中了。赵光义暗地里也恨那班辽国人实在太草包,占尽了优势也没能将赵德昭杀死。不过如此一来,赵光义就更加目中无人,什么大辽名将,南院大王耶律斜轸,不过尔尔。

想到这儿,赵光义不禁又瞥了站在一旁的曹彬和呼延赞一眼,这些太祖老将明里暗里的保着赵德昭。赵光义心底里冷笑一声,他即位不过四年,科举也才开了两届,大宋现在的官位比人才多得多,一方面赵光义还来不及把自己的亲信都提拔上去,另一方面也实在没有足够的人手来治理国家,只有待平定幽燕之后,来年再开科举选拔人才了。

北汉未平定之前,赵光义也需要借助这些老将的力量。等平定了幽州,天下一统,这班老臣难逃被赵光义一个个架空的命运。

只是赵光义没有想到,赵德昭、谢慕华他们铤而走险,再次搦战耶律斜轸,算准了耶律斜轸会把剩下的皮室军拉倒青沙河一线伏击宋军,谢慕华、杨延彬带着一千五百轻骑奇袭得胜口,那儿的守军一来人数较少,二来防备不足,竟然被他们一击得手。

虽然赵德昭等人在青沙河又被耶律斜轸打得大败亏输,先锋军伤亡过半,但是他们拿下得胜口的功绩足以抵消两次败给耶律斜轸的罪责。

赵光义心机深沉,不动声色,倒是急了一旁的呼延赞,这位老将作战勇悍,但是没有统帅之才,攻打太原时他可以亲自带军攀上太原,奋勇杀敌,可让他领一州军务就搞得乱七八糟。

呼延赞看赵光义默不作声,急忙跪在地上,俯首道:“皇上,这得胜口事关重大,谢慕华率军夺下得胜口,但是他只有区区一千五百人,若是耶律斜轸回军攻打,只怕是坚守不住,皇上,老将请命,愿领一军去得胜口驰援谢慕华!”

赵光义的心里盘算的却是另一个主意,这赵德昭、谢慕华等人立了功,就不好再对付他们,现在攻打幽州是第一要务,等着北伐战事结束之后,再慢慢收拾赵德昭也不晚,这大宋都在赵光义的掌握中,难道还怕他小小赵德昭能长了翅膀飞出去不成?援军,多少是要派一些做做样子。反正赵光义也没把这得胜口放在眼里!

呼延赞的话,他倒是一句也没听进去。

曹彬也跪了下来:“皇上,呼延将军所言极是,我军据得胜口,就可以北拒辽国援军,只需有一万守军,以我大宋禁军的精锐,弓弩的威力,必然能坚守。皇上,臣也愿领军支援得胜口!”

赵光义回过神来,微微一笑:“这得胜口事关重大,朕自有安排,就让曹翰领三千军马与武功郡王等人汇合,一同前去得胜口吧!”

呼延赞和曹彬面面相觑,赵德昭手下的先锋军基本已经被打残,两万先锋大军接连在耶律斜轸手下吃了败仗,士卒伤亡大半,士气低落,铁骑军倒还算完整,只是人数也不多,而且骑兵利攻不利守,铁骑军去了得胜口的效果未必就好。

那曹翰就不必说了,他是大宋的猛将,太原城最难攻打的就是北面,原本赵光义安排刘遇负责攻打太原北面,但是刘遇硬是把这重担推给了曹翰。

只是,曹翰是个猛将却不是智将,对付耶律斜轸这样的当代名将,大宋不能指望赵德昭、谢慕华这样的书生和曹翰、呼延丕显这样的猛将去应付啊!

“皇上!”曹彬还想再说。

赵光义却话锋一转:“大军攻打幽州,数日未曾建功。赵延进奉命督造石炮,也不知进展如何?快传赵延进觐见,朕要问问他。”

曹彬心里一凉,赵光义不怎么看重得胜口。只怕前方将士有失,曹彬还得自己想办法……

…………

赵延进搬了个马鞍坐在地上,这几日他奉命督造石炮,随军工匠都被他征集过来,军士和民夫中做过工匠的也都被调了出来,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八百门石炮最多只要七天就可以赶造完毕。

但是赵延进忧心忡忡的却是另一件事情。

一个穿着号衣的士卒快步跑了过来,一看赵延进坐在地上,急忙施礼禀告:“赵将军,我们搜寻方圆五十里,都很难找到石块……”

他的脸色有些畏缩,毕竟是主将安排下的任务,完成不了,也是问斩的罪名。

赵延进本来就心急如焚,听到这消息,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五十里找不到,就给我再走远些,一百里,一百五十里……发动所有人手去找。”

“是!”那小兵答应一声,急忙远远跑开。

赵延进索性敞开胸襟,露出盘根错节的肌肉,他年纪已经五十有三,常年的军旅生涯,身体倒很健硕,这炎炎夏日也顶得住。只是这石炮始终是扎在他心头的一根刺。

幽州方圆一马平川,地势平坦没有丘陵。想要采集石块,就要走很远的路程,但是这也是无奈之举,大军行军之时总不能随军带着几万块大石头吧,那样的话,岂不是拖慢了大军的行程?只是,现在有石炮而无石弹,这八百门石炮就算造了出来,也只是摆设。

赵延进叹了口气,他能调配的人手已经全部派了出去,工匠们为了建造石炮日夜赶工,士卒们为了寻找石块,每日要往返近一百多里,困顿不堪,所有的驴车牛车都被派了出去,士兵为了交差,甚至把废弃的房子给拆了下来,把那里的砖石拉了回来,可就算如此,也还差了不少。好在这些战士都是大宋精锐,虽然累是累了点,却咬着牙不曾叫苦。

眼下只能找到多少是多少了……赵延进无奈的摇了摇头。这次大军北伐的准备,实在是不够充分啊!

赵延进本是个极有才华的人,有武勇,有谋略,又是周世宗柴荣的连襟,一直都是柴荣的心腹。

赵延进仪表堂堂,涉猎经史,好作诗歌文章,士人也愿意与之交往。北宋开国之后,赵延进这样的前朝重臣自然不会得到太多重用,但是他的才华终究是大宋两代帝王都需要的。于是征太原,讨幽燕,赵延进都是主管军械后勤的大将。

眼前的形势,赵延进也看的清清楚楚,要说以目前军中的攻城器械就想打下幽州,也不是不可能,只是难度大了些。没有重型器械的配合,士卒们只能靠血肉之躯去攻城,牺牲很大,但是效果却很小。虽然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幽州城也坚持不了多久,不过在赵延进的眼里,这些禁军精锐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能牺牲少些就少些吧。

前天夜里,刘遇的部下夜袭幽州城,用飞钩攀城,守军箭如雨下,却依然有三百大宋勇士顶着箭雨,奋力攀上了幽州城头。

这本是攻破幽州的绝佳机会,可惜,刘遇已经六十岁了,这样的老将在夜袭战中出现了不可弥补的失误——他居然没有派出后援部队,坐看这三百辛辛苦苦攀上幽州的宋军与耶律学古的皮室军血战,最终被耶律学古一网成擒……而辽军加强戒备之后,宋军再难找到如此好的机会了。

赵延进收拾起纷乱的思绪,遥望着远处伐木,制模的工匠们,站起身来。这前方的战事,他有心无力,也许这八百门石炮才是大宋的胜机吧!

…………

双拳一抱:“各位,红票捏!”

哈哈,继续求票

【第二十七章 得胜口】

天空中散游的碎云慢慢地汇拢在一起,拼凑成一幅巨大的幕布,把苍穹遮掩的密不透缝。乌黑的云层越积越厚,天色越来越暗,一场暴雨似乎就要降临。虽然只是黄昏时分,却已是犹如黑夜,若不是那几道划破天际的闪电还能带来几分明亮的话,这样的天气足可以让人透不过气来。

山风掠过树林,带起沙沙的响声,被风吹动的树木微微摇晃,在已经非常昏暗的世界里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个张牙舞爪的魔灵。

“呱!”

一只乌鸦展开双翼,绕着树梢边划了个完美的弧线,停落在一个断裂的树桩上,这断口还很新,倒下的大树就在树桩的旁边。参差不齐的豁口像是在哀诉这棵百年古树的命运,乌鸦收起了翅膀,呱呱叫了两声,黑溜溜的眼珠左右闪动,似乎确定了周围再没有人来打扰它的早餐。

“喀嚓……”一道凄厉的闪电劈过。

乌鸦迅捷无比的伸出尖锐的喙,从树桩旁叼起一个白色的圆球,狼吞虎咽的吃下了肚,它的身侧赫然是一具血肉模糊的尸首,而它吃下的,正是那尸首的眼球。那张惨白而沧桑的脸上,只剩下一颗瞪得浑圆的眼珠惊惧的望向天空。

“踏踏踏……”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七郎,你看!”谢慕华指着地上的尸体:“这几个应该是你派出去的斥候,他们死在这儿,很有可能是和契丹人的探子遭遇。这么说来,耶律斜轸的动作够快的,七十里地,黄昏就已经赶到了!”

杨延彬仔细检查着地上的尸体,站起来点了点头:“监军大人,得胜口一直在辽军的手中,我们对这里地形并不熟悉。虽然说得胜口地势险要,却也不知道是否有其他小路可以上山……这雨……”

谢慕华抬起头看了看头顶上阴郁的天空,厚重的乌云缓缓的翻腾着,这夏日的暴雨是说来就来,低沉的雷声和不时间划过的闪电更是让人心里压抑无比。

谢慕华吩咐道:“七郎,这场雨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就算耶律斜轸已经赶到得胜口,但是马上就要入夜,又是暴雨降至,这时候开战无论是对敌还是对己都要承担极大的风险,耶律斜轸不打没把握的仗,至少今夜我们是安全的!”

杨延彬叹了口气,吩咐左右的士卒将地上的尸体就地掩埋,提起花枪跟在谢慕华的身后,继续向前走去。这天时地利人和,宋军所占的并不多,耶律斜轸在得胜口驻扎已久,地形要比他们熟的多,这场暴雨之后,想必耶律斜轸就要疯狂进攻了吧!

其实谢慕华的心里也是叫苦连天,这场暴雨的确给他们带来了暂时的安全,但是也同样阻延了援军前进的步伐,斜轸部下都是骑兵,七十里地对于他们当然不在话下,但是宋军就很难把成建制的骑兵派来得胜口,两条腿赶路,暴雨之后又是满地泥泞,想快也快不起来啊!

要是谢慕华知道赵光义只派了两次被耶律斜轸打败的先锋军和曹翰的三千人马的话,真不知道会气成什么样!

耶律斜轸铁青着脸,他本意是要一到了得胜口就立刻挥军进攻,但是这个打算被耶律重恒死死劝阻:“大王,天色已晚,夜战风险极大。看这天色,今夜还有暴雨,冒雨进攻,实在太过于凶险。料想宋军在得胜口也没多少人,过了这场雨,再做打算吧!”

耶律斜轸并没有败,他两次用伏兵袭击宋军,斩敌无数,但是没想到这次被宋军将计就计,拼着牺牲先锋军,也要趁机偷袭得胜口。这计策着实狠毒。

丢了得胜口,就算把两万宋军杀得干干净净也得不偿失。耶律斜轸暗地里也有些后悔,要是自己一开始就死守得胜口,拒不出战,也不会有今日的局面。

想到这儿,耶律斜轸又苦笑一声,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啊,要是他不领军在幽州城外顶着,又怎么能镇得住幽州城里的军民?又如何给据城苦战的韩德让、耶律学古信心?

谢慕华……耶律斜轸的眼睛眯了起来,这一路上他广派探马,搜集情报,宋军奇袭得胜口的经过了然于胸。

到底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书生算计了他。这个据说是来自大秦的书生,用计真够毒辣,用数千将士的性命换来了得胜口。算计的也太准,就好像猜准了耶律斜轸必然要把得胜口守军调出来似的。

“哼,我倒要看看这个谢慕华到底是什么人 ?'…99down'”耶律斜轸对自己还是极有信心,这一路来,他把部队分开,自己领三千皮室军直扑得胜口,务必要把得胜口夺回。其他一万多骑兵全部交给南院枢密副使耶律抹只,在青沙河至得胜口一线,层层阻击宋朝援军。

平原对战,耶律斜轸自信大辽勇士不会输给任何人。

“吩咐将士们把弓箭都给收好,快下雨了……”谢慕华有气无力的下着命令。这一下午,他都带着杨延彬等人一起在山上各处视察地形。老实说,这地形看来看去,谢慕华也没看出什么头绪,但是身为监军,如果自己躲在营帐里睡觉,叫部下们满山跑,这也说不过去。这走了一下午山路,两条腿就像灌了铅似的,又酸又疼。

杨延彬将门出身,这些事情早就已经布置下去了。他一看谢慕华这疲累的样子,急忙劝说:“监军大人,劳累了一天,你还是先歇着吧!”

“歇?”谢慕华听见这个字就生气,从穿越以来,一路快马加鞭赶到代州,就吃了两顿好饭就马不停蹄的飞奔定州,跟着就是沙河战役,好容易打完了,又被赵光义这一道命令折腾得睡也睡不着,吃也吃不下,在青沙河打了一仗,又奇袭七十里拿下得胜口,**还没坐热,就满山走了一圈。

别人穿越了就是抱美女吃大餐掌重权,要不然就找个偏僻山区开垦钻研科技招兵买马,为什么我谢慕华的命就这么苦?来了就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和辽国人拼命?

谢慕华摆了摆手,拉着杨延彬坐了下来:“七郎,这行军打仗,我实在是不行。这场雨之后,契丹人必然要舍命夺回得胜口,我们只有这一千五百多将士,能不能守得住,还得看你啊!”

杨延彬少年心性,本就心高气傲,但是在杨家,他是最小的儿子,领军打仗就从来没份。这次奇袭得胜口才算是他第一次亲自领军打下的功绩,自己打下的关隘,当然格外紧张,这功劳,别人不说,他也要给守住。

“监军大人请放心,七郎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不能让契丹人夺去得胜口!”杨延彬站了起来,双手抱拳,整个人挺得就像一杆标枪。

喀嚓一声,又是一道闪电劈过,天地之间瞬间亮的就像白昼一般,衬映着杨延彬俊秀的面庞。

谢慕华嘿嘿一笑,又把他拉坐了下来。从衬里的口袋里摸出那包所剩无几的香烟,递给杨延彬一根,自己叼了一根,随手给两人都点上,然后把空空如也的烟盒揉成一团扔得远远的,心里忽然转过一个念头,若是千年后,有人来到天寿山得胜口,发现了一个有千年历史的烟盒……那……,谢慕华忽然忍不住笑出声来,或许埃及金字塔里的电视机就是这么来的吧?

咳……咳……

杨延彬猛烈的咳嗽了几声,嗓子也嘶哑了:“大人,这什么玩意啊,呛死人了……”

说着,杨延彬就要把烟头往地上扔。

“哎……别扔,真不知道享受!”谢慕华嘟囔着把那半截烟也夺了过来,这世上只有最后两支香烟了,真是有钱都买不到,任凭你是大宋皇帝还是大辽国主,想抽烟?没门!

两个年轻人就这样并肩坐在山上,谢慕华悠悠的吞云吐雾,好像当年看过一部电视剧也是这样,两个战士一人一支烟,守在猫耳洞里,而离他们不远就是越军的阵地……

已经是午夜了,雨终于下了起来。

谢慕华贪婪的把两支烟都抽到烟**,恨不得把过滤嘴都抽下去,这才丢了烟头,望着那倾盆雨幕——雨停,天亮,血战……

“大人,辽军开始进攻了!”

杨延彬披挂整齐,提着花枪把谢慕华叫了起来。谢慕华用力揉了揉眼睛,雨后的早晨格外清爽,林间小鸟鸣叫,一片升平的景象。谢慕华喃喃道:“杀来了?哪呢?”

“大人,你看!”

顺着杨延彬花枪所指的方向,谢慕华抬眼望去,果然,山下的辽军已经排好了队伍,沿着湿滑的山路开始前进。

宋军早已集结了起来,这些都是年轻的汉子,就算是杨延彬,这些天来没日没夜的奔走,战斗,整个脸也瘦了一圈下来,脸上的轮廓就像是刀砍斧劈的一般,眼圈黑黑的,眼睛里却是红红的布满了血丝。

每一名战士都努力站得笔直,他们太需要休息了。谢慕华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已经破了皮,那不是因为缺水,而是因为上火。这支军队和他一样,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从太原到幽州,连番血战,赵光义还没有给他们犒赏,如果这不是在五代末年的战火中锻炼出来的精锐的话,很难想象,单凭意志,他们就能坚持到现在……

“弟兄们!”谢慕华的嗓音又干又涩:“我知道你们很累,但是得胜口事关我大宋北伐成败,守在这里,辽国援军就无法越雷池一步,守在这里,后方的将士就能全力以赴攻打幽州。只要我们坚守住,大宋的援军很快就到。幽燕之地已经被契丹人占了五十年,三千里锦绣河山的安危今日就在你我的手中,我谢慕华,虽然是大秦归来,但也是华夏子孙,今日我等并肩作战,誓与得胜口共存亡!”

谢慕华深吸了一口气,腰杆挺得笔直,眼神里充满了自信。

千余将士沉声应和:“誓与得胜口共存亡!”

杨延彬大声发令,一队队士卒守住得胜口险要之处,这些没有犒赏,疲劳无比的战士们脸上充满了决绝。

耶律斜轸按住马头,一队队皮室军徒步沿着还有些湿滑的山路向得胜口进发,他探得明白,山上的宋军不多,这连日激战想必也已经到了极限,耶律斜轸手下的大辽精锐,曾经踏平整个西南,广袤的土地在他们的铁蹄下颤抖,他们的马刀曾经砍下无数勇将的脑袋,他们的利箭刺穿无数敌人的胸膛……

三千,足矣!

领头的辽军队长弯弓搭箭,瞄着山上露出身影的宋军,嗖的就是一箭。箭稍稍歪了一些,并未命中。山上的宋军顿时还射起来,嗖嗖连声,羽箭在得胜口上下飞来飞去,宋军占了地利,居高临下射的较远,辽军弓箭手臂力要强,虽然以下攻上,倒也吃亏不算很大,他们掩护着大队辽军高举盾牌,挡在头上,抓紧了钢刀,猛扑上来……

蜂拥而上的辽军越来越多,箭矢,石块都无法再抵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杨延彬从岩石后一跃而起,花枪一抖,头也不回的杀入敌群,顿时喊杀震天,刀光血影,谢慕华忍不住抓紧了手中的钢刀,他的心,却又提到了嗓子眼……

_____________

看到黑票就难过。希望多给点红票吧……拜托大家!

【第二十八章 北院大王(上)】

夕阳还未西沉,漫天霞光让天地之间一片红亮,上京的街道上稀稀落落的看不到几个人。上京虽然是大辽的都城,却无法和中原名城相比。就连辽国皇帝的宫殿也无法和东京汴梁相提并论。这里看不到玲珑的假石,也看不到喷薄的泉水,但是这儿是控制着辽国北方草原的基础,是大辽的立国之本。

这儿是一城两制,南城多是房屋给汉人和其他民族居住,而北城就是帐篷,辽国人不习惯住房屋,就算是进了城,也要搭起帐篷才睡的香。如今大辽国的皇上耶律贤就居住在上京中心。

香炉里烟雾袅袅升起,在屋里略微盘旋便直直飞出窗外。

一个极为美丽的妇人侧卧在软榻上。

她把乌黑的长发很随意的披散在肩膀上,一双秋水般的眼睛,顾盼之间,一种淡淡的香艳和温柔之意,足以让任何男子色授魂与。

她披着一层淡紫色的轻纱,却掩盖不住那玲珑的曲线,绝代的风华。内里的雪白衬裙,娇弱无力的搭在她的玉臂上,分不出是衣更白,还是她更白。

虽然她娇态盈盈,看似弱不禁风,眉宇之间却有一种不加修饰的沉稳,隐隐带着杀伐决断之气,这样一个女子,别有一番风情!

尤其她侧卧在软榻上,本就玲珑突兀的曲线加倍惊艳。

“燕燕!”

门外传来一个男子低沉微弱的声音,他的声音很轻,显得有些中气不足。走进房里的男子又高又瘦,脸上泛着苍白的颜色,双眼深深的陷了下去,胡须也有些稀落。在这炎炎夏日,他还穿着厚厚的袍服,看样子,他的身体已经很差了。

那女子从卧榻上坐了起来:“皇上!”侍奉在房间里的宫女急忙跪了下来:“恭迎皇上!”那男子挥了挥手:“你们先下去吧!”

这两人正是大辽国当今皇帝耶律贤和他的妻子,后世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御驾亲征逼得宋真宗签下澶渊之盟的萧后,萧燕燕。

耶律贤咳嗽两声:“燕燕,这几天你也不舒服,不用起身了。昨夜接到南院大王耶律斜轸送来的加急军情。赵光义带领二十万大军,挥军北上,扬言要收复幽燕。沿途汉人守将纷纷投降,就连斜轸手下的渤海国部落也出降了宋国。斜轸已经率军离开得胜口,寻觅机会与宋军作战,坚守幽州。”

“他在信中言陈利害,请求支援,只是宋军兵势浩大,满朝文武议论纷纷也拿不出个办法来。燕燕,你看怎么办才好?”

萧后这些年来一直在帮耶律贤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