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第一盗(雪山)-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延进急忙跪在地上:“臣赵延进领命。这八百门石炮,必定克日完工!”

赵光义微微点头,他这次从出征太原开始就带着赵延进,就是看中了赵延进的谋略和担当。赵延进做事一丝不苟,从太原到现在,赵延进把大军的武器、器械抓得紧紧的,这八百门石炮,相信赵延进应该也不会让他失望!

幽州南城外,宋军伤亡极大,但是主将没有下达收兵的命令,将士们还得硬着头皮往上攻,空中箭矢纷飞,城上的鲜血把城垛染得殷红,原本虾蟆车填平的壕沟上堆满了阵亡将士的尸体,但是那面飘摇的大旗却始终耸立在幽州城头……

“收兵吧!”赵光义也知道这样打下去不会有很大效果,战士们伤亡太大,不如先撤下来休整。

宋偓如闻皇恩大赦,急忙传令收军……

…………

“大军今日开始攻城了!”呼延丕显遥望南方,悠悠的说了一句。

赵德昭低声说道:“呼延将军,这次连累你了,唉!”

呼延丕显急忙施礼道:“武功郡王何必如此……”

一旁谢慕华却呆呆的坐在一块石头上,沉默不语。呼延丕显和赵德昭不禁交换个眼色,自从昨天被皇上斥责一番,准他们戴罪立功之后,谢慕华就一直是这副样子,整个人不声不响,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谢监军……”赵德昭走到谢慕华的身边,轻声呼唤道。

谢慕华如梦方醒,急忙站起身来:“王爷……”

“谢监军为何事发愁?不妨说出来,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办法?”赵德昭说得极为真诚。

谢慕华苦笑一声,他心里的念头又怎么能对赵德昭说呢?

今天幽州这一仗打响,军情一直不断传来,跟历史上如出一辙,赵光义的剑舞班、大军齐射、赵延进奉命督造石炮……幽州的军情必然已经送到上京去了。

谢慕华记得清清楚楚,六月二十九日,辽主耶律贤就会接到战报。这军情送去上京用了六天……但是耶律沙和耶律休哥的大军杀回幽州也只用了六天,兵贵神速这句话被休哥这位大辽名将演绎得淋漓尽致。

现在谢慕华最关心的不是北伐大军的安危,而是他自己的安全,到时候休哥的大军一突破得胜口,首当其冲的就是他这儿的左右先锋军。

赵光义命谢慕华、赵德昭在此挡住耶律斜轸的军队,现在走也走不得,难道真的要等到休哥的大军过了得胜口,坐以待毙吗?

正思索如何应付赵德昭时,杨家兄弟和孔守正也快步走了过来,今天大军攻城,呼延丕显担心耶律斜轸有什么动作去援助幽州,或者从背后夹击崔彦进,于是把这三位将军都派去了第一线,防备耶律斜轸突然袭击。

孔守正忍不住骂骂咧咧起来:“这耶律斜轸真邪了门,今天探子说在幽州城头看到了皮室军的旗号,还说耶律学古已经进了幽州城。耶律斜轸这家伙行啊,大军把幽州城围得水泄不通,他居然能把一队皮室军塞进幽州城……”

一听孔守正的话,谢慕华眼前忽然一亮,耶律斜轸手下若是少了一队皮室军的话,也就是说只有六千乙室军,不到两千部族军,还有一小半皮室军,兵力不到一万。青沙河一线地域辽阔,他的兵越少,越是要集中起来防御,现在大家半斤八两。呼延丕显担心斜轸偷袭过来,斜轸何尝不担心宋军袭击于他?

这只怕是在休哥赶到之前,唯一能活下来的方法了,谢慕华眼前浮现过傅潛的脸,这个一生都在装勇敢的将军临死前说的话犹在耳边。现在,只不过利用傅潛的死逃过一劫而已,还有那么多事要做……

“如果耶律学古进了幽州城,那我们就立即攻打耶律斜轸!”

谢慕华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迷惑的看了过来,孔守正这憨厚汉子还想摸摸谢慕华的额头——谢慕华该不是发烧烧糊涂了吧?

谢慕华一把推开孔守正的手,走到赵德昭的面前:“耶律斜轸是大辽名将,他的一万多大军钉在青沙河,我们想要正面击溃他,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分兵一部让耶律学古带进了幽州城,那他剩下的兵力就不足以防御整条青沙河……”

捡起一块石子,谢慕华在地上画了起来:“学古本部的三千军马被我们打溃,剩下那一半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恢复战力,可以忽略不计。耶律斜轸现在手下最多的是乙室部的骑兵,但是这些骑兵在沙河被我们打得大败,先是退到清河,又兜圈子来到青沙河,这一路早已疲惫至极,”谢慕华苦笑一声:“比我们还累!”

呼延丕显接口道:“现在耶律斜轸手下最有战斗力还是皮室军,所以,他才让学古带着皮室军进幽州守城!”

谢慕华沉声道:“对,若是皮室军不分兵,我们也拿他没办法。”

赵德昭恍然大悟:“皮室军分了出去,那耶律斜轸手中的实力大减,谢监军的意思莫非是要我们趁机向对岸进攻?”

谢慕华朝赵德昭颇为神秘的一笑:“这是天把功劳送给我们!”

____________

周一的新红票,我要!

【第二十三章 再战青沙河(上)】

谢慕华搜肠刮肚的回想当年看过关于耶律斜轸的资料。这个人打仗用兵如神,虚虚实实,实在是神鬼莫测。想要打败耶律斜轸,谢慕华自问还没这么大的本事,指望呼延丕显和杨延昭暂时也指望不上。

谢慕华暗笑一声,后世许多穿越小说,主角一旦到了古代就开始大肆搜刮人才,殊不知人才也是需要环境、机遇、磨练。就像现在杨延昭,就绝对不是耶律斜轸的对手,在雁门关苦战多年之后,才可以和辽国名将一较高下。还好,谢慕华没那么傻,没以为这些人的能力就像NPC的数据一样刻在额头上。

“好,就打耶律斜轸,不趁他分兵的时候攻打,难道等他来了援军再打吗?”孔守正嗓门极大,他是极为勇敢了,可对谋略却一知半解,一直没有发表太多意见。

“孔将军所言极是!”谢慕华不动声色的说道。他的心中却是波澜起伏,如果后世的历史没有骗人,那他这把赌得可就信心百倍了。

站在一旁许久未曾说话的杨延彬此刻才开口道:“小将日前观谢监军使那神臂弓的妙法,回去之后苦思冥想,也有些新鲜想法。小将想请郡王和谢监军指点!”

谢慕华一听此言顿时来了兴致,他说提出的三队射击法,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比较先进的战法了,要知道,就算是几百年后的火枪,依旧采用的是这种三队交替射击之法,对付冷兵器军队,那是所向披靡。杨延彬只不过是看他用了一次三队射击法而已,居然就有些新鲜想法,莫非他更有什么奇思妙想?

谢慕华从来不是个气量狭小,妒忌他人的人。当下向赵德昭笑道:“郡王,既然杨将军说有新的构想,不如我们一看究竟,可好?”

赵德昭微笑颔首,众人随着杨延彬走出营帐。

杨延彬唤过两名军士,低声吩咐几句。两队士卒快步跑了过去,在二百步外左右两侧,各摆了十个箭靶。

左侧十八名战士走了过来,为首六人手持神臂弓,一十八人依照谢慕华所授三队交替射击之法整整齐齐站成三列,每排放两张神臂弓,每张神臂弓由三人协同,一人踏弩,一人绞盘,一人上箭!所有神臂弓共分三队,每一队的箭矢射出去之后,绞盘手立即动作,下一队的箭矢立即跟上。

杨延彬一拱手,对谢慕华说道:“监军大人,有劳您和孔将军、六哥共同指挥这一队神臂弓手!”

谢慕华点了点头,孔守正见监军也已经同意,只得同意,杨延昭走到谢慕华身侧,三人订了口令,向那十八名战士分说明白,便站定左侧,看着杨延彬能耍出什么花样来。

杨延彬却朝赵德昭施礼道:“有请郡王指挥这一队弓手!”杨延彬大手一招,也是十八名战士跑了过来,却是有十二人拿着神臂弓,另有六人空手站定在杨延彬身侧。

赵德昭哪里指挥过弓箭手,急忙推托道:“小王不熟军务,还是七郎你自行指挥吧!”

杨延彬笑道:“郡王,您只需说一声放箭即可!”

赵德昭见杨延彬语气诚恳,微一思索,也答应了杨延彬。

那十八名战士站在右首,却没有列成三队,而是三人组成一个三角形,一个持神臂弓的战士当前,左右身后各站一人。

谢慕华不知道杨延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问道:“可是要比试么,如何比法?”

杨延彬取出半支香来,点着举在手中:“监军大人,以这支香为限,射中各自对面箭靶更多者为胜。可好!”

谢慕华看杨延彬志在必得的样子,料想他必有妙计,但是一时间也不知道他要做些什么,又对自己的三队交替射击法相当自信,当即说道:“好,若是杨将军输了,将来回到东京,可要做东道,宴请大家!”

杨延彬笑道:“自当遵监军大人之命!”

杨延彬走上几步,将那半柱香插在地上,高声叫道:“郡王发令,便可开始了!”

赵德昭虽然老成持重,但是此时军中压抑许久,又见杨延彬胸有成竹,于是和谢慕华相视一笑,说道:“放箭!”

谢慕华、孔守正和杨延昭三人指挥三列神臂弓手,分别依照号令,箭去如流星,朝箭靶射去。

此时营帐周围已经围了不少军士,天气炎热,夏日炎炎,许多人索性光了膀子团团围着两队弓箭手,看杨延彬的妙法。

杨延彬右手边的那一队战士,一听赵德昭叫声放箭,随即踏动脚蹬,放出弩箭,只是杨延彬的战法不同,他为首的只有六名弓手,神臂弓手的身后站着两人,弓手拿着神臂弓朝冲锋而来的辽军放箭,随手将放完的神臂弓交给身后左侧的战士,跟着右手从身后右侧的战士手中接过一架已经上好箭的神臂弓……

这小小三角阵圆转如意,放箭军士几乎手不停歇,放箭的只顾放箭,装箭的只顾装箭……效率竟然比谢慕华亲自指挥的箭阵更高。

那支香快要燃到尽头,两侧箭靶上的箭不用去数,一眼就能看得明明白白,必然是杨延彬胜了。

这连环射击之法,是杨延彬在看到谢慕华用三队交替射击和三人同组一架神臂弓之后,所琢磨改良出来的妙法,大宋的神臂弓虽然是一种弩,但是为了方便使用。一直是按照一人使用的方式设计的!

若是要三人协同一张神臂弓的话,虽然快是快了,但是却浪费了人力。杨延彬天赋聪明,举一反三,看到谢慕华的妙法,顿时想到,若是能把每一名神臂弓手的能力都发挥出来,那射速、威力岂不是更大?

这改良过的战法,今日一试果然威力十足,整个神臂弓阵更为流畅的在运作,放箭的只管放箭,收过空弓的就让身后的战士装箭,而装好的箭就递给右侧的战士,保证他能把有箭的神臂弓源源不断的送到箭手的手中……

杨延彬不愧是后世称之为杨门第一将才,虽然年纪还轻,但是他对战争的领悟却是他人遥不可及的。这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改进神臂弓,就连谢慕华看到了也是赞不绝口,比起他自己提出的三队交替射击更是方便了许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依照杨延彬设计的战法,大宋的神臂弓不用再单独布置在某一面,而是随心所欲的任意转到阵地的任何一面。

谢慕华心中却更有一番想法,当年看书上说,杨家兄弟当中最有才华的当属七郎杨延彬。之前杨延彬就展露才华,这一次更是让人心悦诚服。谢慕华知道自己的本事,若不是有后世的千年见识,他在这个时代最多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科举无望,或许能做点小生意。但是杨延彬是人才,真正的人才。

尤其让谢慕华更动心的是,杨家归附宋朝前后才是两三个月的事情,哪怕是一对情侣分手,也得段缓冲时间才能去寻找新的感情吧!更何况,以忠义闻名的杨家将,归降大宋……杨继业不敢揣测,但是这年纪轻轻的杨家七郎,≮我们备用网址:。cc≯若说之前对北汉是忠心耿耿,那眼下对大宋可还真不好说呢……

这样的将才要是不收为自己的臂助,那谢慕华就太对不起自己了。既然想要在大宋建立起自己的班底,无论文臣武将,情报商业无一不需要人手。谢慕华是只恨人才少,不嫌能人多。

谢慕华想得出身,盯着杨延彬呆呆的看着,一会儿嘴角含笑,一会儿又是眉头深锁,倒叫一旁的孔守正犯了迷糊。这监军大人来自大秦,二十多岁了还未娶妻……再看杨延彬唇红齿白,眉清目秀,端的是一表人才……莫非这谢监军有什么断袖分桃之癖?

谢慕华哪里知道孔守正心中的这些龌龊念头,半晌才回过神来,当即轻咳一声,赞道:“杨将军果然是将门虎子,这神臂弓如此使用,神乎其技。谢慕华佩服佩服!”

杨延彬急忙施礼道:“七郎哪里当得起监军大人如此称赞。只盼来日我这神臂弓之法,可在战场上如监军大人之妙法一般给契丹人一个迎头痛击,教那些契丹胡虏知道我大宋的厉害!”

赵德昭也笑呵呵的走了过来,说道:“以此战法迎战耶律斜轸,定可叫他吃个大亏!”

谢慕华低声说道:“下官还有个主意。耶律斜轸此人用人虚虚实实,他既然分兵入城,就必然料到我军会趁他分兵之际进攻,以他的用兵之道,定然会将得胜口的驻军调来一部,伏击我军。”

谢慕华贴近了赵德昭:“郡王,下官请带一支兵,偷袭得胜口。”

赵德昭被谢慕华这大胆猜测吓了一跳,他只道谢慕华要偷袭耶律斜轸,没想到他的胃口这么大,居然连得胜口也要拿下来。但是先锋军中马匹不多,一支轻骑果然就能拿下得胜口么?

谢慕华自然知道赵德昭的疑虑,又进言道:“猛虎扑食必尽全力,耶律斜轸若不打垮这一支前锋军,也不敢隔青沙河与我军对峙。下官若是带同杨延彬一道出发,只需一千五百轻骑,自带三日干粮,敢保拿下得胜口。”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谢慕华又悠悠的说了一句。

赵德昭咬咬牙,下了狠心,拼了!——

呵呵,今日上了分类封推,各位读者大大不要忘记给笔者红票鼓励哇!谢谢大家1

【第二十四章 再战青沙河(中)】

在青沙河和宋军对峙,耶律斜轸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这里距离宋军大营实在太近。大宋的军队虽然骑兵不多,但是二十万大军里也是有将近五分之一的骑兵。这些骑兵都是南征北讨的善战之师,就算战斗力还无法和皮室军相提并论,也不遑多让。何况驻守幽州的军队比较驳杂,部族军,汉军还占了一多半,真要是大规模骑兵对战,大宋也不吃亏。

青沙河这儿地形并不险要,耶律斜轸唯一倚仗的就是他麾下骑兵的超强机动能力,打得过就打,战局不利就立即撤退,料想对面靠两条腿打仗的宋军也追不上他,大不了往得胜口一跑,那儿地形险要,一夫当关,则万夫莫开,坚持到大军来援就是了。

“大王,今日宋军的动向有些古怪!”耶律重恒走进大帐,他本是个做事很沉稳的人,但是现在脸上也带着诧异的神情。

“哦?有什么古怪?”

耶律斜轸在这儿待了三天,对面的宋军一直不敢轻举妄动,倒是没给斜轸可乘之机。一听耶律重恒说有古怪,斜轸顿时来了兴致。这些宋军若是结营而守,还真不好对付,但是只要他们敢动,斜轸就有把握打得他们落花流水。

耶律重恒迟疑了一下,还是走前几步,低声道:“大王,宋军今天调动频繁。我大胆猜测,他们或许会趁耶律学古将军进了幽州城,皮室军实力削减之际,对我军发动攻击。”

他抬起头看了斜轸一眼,又低下头去。

耶律斜轸是南院大王,在大辽官场十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心眼早就磨砺的七窍玲珑,看耶律重恒这样子就知道他还有话要说。斜轸微微一笑:“接着说!”

耶律重恒又走近一步,依旧是低着脑袋:“大王,汉人兵法常说,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大王用兵如神,算无遗策。只不过,若是宋军……”耶律重恒闭上嘴巴,不敢再说,抬起头来看着斜轸。

斜轸的脸上依旧挂着招牌式的笑容,耶律重恒跟了他快十年,心里想的是什么,斜轸自然明白,当即说道:“你的担心有道理,但是宋军兵多,我们兵少。派学古入幽州,就是为了弹压幽州城内的汉军和渤海军,我们在青沙河与宋军对峙,也是要给韩德让希望,让他坚持下去。前几日接连有人投敌,若是镇不住局势,整个幽州被人双手奉上,那我们在城外的坚守就没了意义。何况,像幽州这样的雄城,一旦被宋人得到,再想拿回来就难了!”

看到耶律重恒微微点头,斜轸继续说道:“学古率军进城,我们的力量也确实削减了,我思来想去,也只有这样才能迷惑宋军,若是再给他们当头一击,那幽州局势未明之前,宋军是再不敢进犯了!”

耶律重恒心中稍定,忽然帐外一阵鼓噪,卫兵在帐外禀告:“启禀大王,宋军跨过青沙河,向我军搦战。”

“来得好!”耶律斜轸大喝一声:“披挂出战!”

…………

这青沙河边,宋军还是有自己的优势,步卒的机动性和战斗力虽然不能和骑兵相比,但是他们拥有辽国所不具备的强大弓弩——神臂弓。在谢慕华的三队交替射击法之下,神臂弓的威力被发挥到最大,这种利器是辽军最为恐惧的。一万多战士密密麻麻的排成阵势,神臂弓、弓箭手各自站好方位,若是辽军冲击,便给予迎头痛击。

后方是呼延丕显的铁骑军在压阵,这些铁骑军装备要远超轻骑兵,手中多用重武器,战斗力不亚于辽军铁骑。

呼延丕显、孔守正、杨延昭在阵前耀武扬威,数十名骂手破口大骂,这几日来,这些骂手翻来覆去的咒骂契丹人,这契丹话说得是越发流利了。骂的时候压根不用去问通译,张嘴就来,简直是得心应手。

辽军在青沙河对峙,一直不敢放松警惕,宋军敢踏过青沙河,辽军就立即大举出动,只不过这不到一万辽军看起来单薄了些,毕竟,这里真正的皮室军只有不到两千人,其他的部族军、乙室部的骑兵怎么说都要比皮室军逊色不少。

耶律斜轸遥望着对面的宋军,嘴角轻轻泛起一丝冷笑,这些宋军还真敢趁他分兵入城的时候前来进攻……

“出战!”

几名辽兵吹响号角,大队骑兵山呼海啸般的冲了出去,耶律斜轸可不比学古,况且他也见识了宋军的战法,那三队交替射击之法,还有那学得不伦不类,半吊子似的驰射之法。斜轸可没打算自己上去碰个头破血流……

大队辽军兵分两路,成新月形向宋军大阵裹去,快到三百步距离的时候忽然左右分开,绕到宋军阵角,企图从侧翼攻击。

这契丹人的骑射功夫可不是宋军所能比拟的,大队辽军左右一兜从宋军阵前掠过,马不停蹄,就像一阵旋风,三百步的距离又是在神臂弓的打击范围边缘,一时间宋军倒是无可奈何,成队的弓箭手握紧的弓弦都忍不住松了下来,他们是人不是机器,手中拿的是弓箭,不是弩,体力也无法支持一直拉着弓。

耶律斜轸冷眼看着对面的宋军,他要是就是这一瞬间的松懈。三百步,以骑兵的机动性与宋军大阵保持三百步的距离,攻,又不攻。迫得宋军不得不做出防御的姿态,这辽国骑兵的机动性在耶律斜轸的手下实在是用得出神入化。

“冲!”

契丹人一声呐喊,大队人马猛然向宋军左右两翼同时发起进攻,三百步的距离只不过是四百多米,这样近距离的冲击,要不了多久时间,宋军的弓箭再度举起……

杨延昭和呼延丕显交换了个眼色,耶律斜轸果然没上学古一样的当,但是这次他还是被两位大宋将门之后算计了一道。

侧翼的队形忽然裂开,这次神臂弓手没有像对战耶律学古一样以三人为一组列在阵前。在前阵的只不过是幌子,而是布置在左右两翼。

这次神臂弓手的布阵又有所不同,每名神臂弓手的身后站着两人,弓手拿着神臂弓朝冲锋而来的辽军放箭,随手将放完的神臂弓交给身后左侧的战士,跟着右手从身后右侧的战士手中接过一架已经上好箭的神臂弓……

杨延彬就想以此战法对抗耶律斜轸,今日一试果然威力十足,耶律斜轸本来已经对谢慕华的三队交替射击之法有所防备,没想到却迎头遇到了更快更密集的箭阵,一时间措手不及,伤亡累累。

“射!”

一队队神臂弓手在将官的指挥下不停的发射,一排排夺命的弓箭飞向猛扑而来的辽军,杨延昭恨辽军毒箭伤人,把这一批箭镞上都淬上剧毒。赵德昭还想劝说几句,说这样毒箭伤人有违天和……但是谢慕华在一旁就说了一句:“辽人凶残成性,就算用毒箭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赵德昭虽然不通军务,但是不傻。这毒箭伤人是阴损了些,可谢慕华说得好:“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这句话,呼延丕显和杨延昭都是极为认同的,他们都是从小跟着父亲在军营里长大的,学会走路就开始习武,十多岁上阵打仗,用刀枪杀人是杀,用毒箭杀人就不行?难道只有辽国人能用毒箭,汉人用了毒箭就要遭天谴么?

“六郎。佩服佩服!这神臂弓如此用法,我呼延丕显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啊!”呼延丕显忍不住说道。

杨延昭依旧是那副沉稳的样子:“呼延将军过奖了,将军是没见过谢监军的妙法,他提出三队交替射击之法,一举解除了神臂弓射速慢的大问题。谢监军才是天纵之才,此法乃是舍弟受到谢监军的启发而已!”

赵德昭在一旁也是连连点头:“是啊,谢慕华胸中才华过人,常有别出心裁之想。在圣驾前,顷刻之间赋诗一首,小王也暗自佩服。”

呼延丕显连连点头,这谢慕华片刻成诗,他也曾经听人说过,不过呼延丕显是武将世家,并不觉得能作诗有什么了不起,大不了就是文采好点。那大宋开国名将党进和杨延昭的父亲杨继业都是目不识丁的人,照样也是一代名将。

如今看到眼前这连绵不绝的神臂弓妙法,呼延丕显这才对谢慕华敬佩不已,更是庆幸当日来得及时,若不然大宋就要少了好几位能人异士了!

这一番打击比上一回耶律学古收到的打击更重!

耶律斜轸却一反常态,在骑兵受到神臂弓强烈打击的情况下,居然坚持不退兵,反而迎着宋军的箭雨,展开队形,拼命向宋军冲击!

孔守正纳闷的拍了拍脑门:“耶律斜轸干什么呢?是不是嫌契丹人太多了?派他们来送死?”

契丹骑兵在左右两翼都遭到杨延彬改良之后的神臂弓阵打击,一个个战士惨呼着倒下,马儿中了箭在地上翻滚,撞倒了后面扑上来的骑兵,一排排契丹骑兵翻到在地,若不是他们早已拉开队形的话,伤亡只会更加惨重……

___________

今天成绩不错,笔者偷偷窃喜,还请读者大大继续以红票收藏支持!嘿嘿!

【第二十五章 再战青沙河(下)】

耶律斜轸阴沉着脸,他的骑兵伤亡累累,却还没能冲进宋军。

“继续吹号,我要的是,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的箭阵给我踏平……”耶律斜轸狠狠的喊道。

耶律重恒看了看南院大王,始终没有说话。

呜……呜……呜……

连绵不绝的号角声在青沙河回荡,疯狂的契丹骑兵踏着战友的尸体向宋军大阵猛烈冲击,但是就算他们冲破了神臂弓组成的箭网,迎面而来的还有密集的弓箭,一百步,就在宋军阵前一百步,那就是他们无论如何也踏不过去的雷池……

“大王,要不……”耶律重恒小心翼翼的说道。

“不行!”耶律斜轸脸色一板,两道冰冷的目光如有实质的盯在耶律重恒的脸上:“还没到时候,不行!”

“大王,前边战士的伤亡太大了!”耶律重恒满头大汗,天气本就十分炎热,他心里又是焦躁无比,身上早已被汗水湿透。

耶律斜轸一把夺过身边掌旗官手中的红色帅旗,迎风一抖,两腿一夹**战马:“冲!”

就连最后拱卫在耶律斜轸身边的一千多皮室军也都呐喊着冲了上去,辽军一看主帅亲自冲锋,顿时士气大振,双方箭如飞蝗,你来我往,辽军的铁蹄距离宋军越来越近,一百步、五十步……

赵德昭连声问道:“呼延将军,铁骑军该出动了吧?”

呼延丕显摇了摇头:“王爷,不必担忧,大军再坚持一会,便可见分晓!”

孔守正翻着眼睛,一副气呼呼的模样:“什么都是那谢慕华说的,耶律斜轸要是不按他说的来呢?我们是不是就把这一万多将士的性命都留在这儿?”

杨延昭不卑不亢的看着孔守正,冷冷的说道:“谢监军只是说可能,但是我、呼延将军,就连武功郡王都觉得这是唯一可行,也是值得冒险的办法。孔将军当时没有异议,现在又何必抱怨呢?”

孔守正一时语塞,愤愤的扭过头去。

赵德昭暗暗祈祷,谢慕华,将士安危就系于你一人之身啊……

可是,现在谢慕华去了哪里?

辽军终于冲破了宋军的阵线,挡在阵前的宋军将士举起陌刀狠狠的向马腿砍去,如林的枪阵严阵以待,挡住了辽军骑兵的步伐,但是已经杀红了眼的契丹骑士,根本不管自身的死活,哪怕尸体被几杆长枪捅出个窟窿,那座下的战马也要将枪阵冲出一道缝隙……

耶律斜轸亲临阵前,更是激励士气,南院大王手握帅旗,迎风招展,身后亲兵号角连连,契丹勇士前赴后继向宋军冲去……

“是时候了!”

耶律斜轸扭头吩咐道。

耶律重恒心头一震,终于等到这一刻了……

呜…………呜…………辽军号角忽然一变,苍凉无比,又是极为悠长。

青沙河东面,突然出现一支骑兵,打的是大辽旗号,身上皮甲铁盔,手中钢刀雪亮……那是大辽最精锐的皮室军。在幽燕之地,除了耶律学古带进幽州的三千皮室军和耶律斜轸现在身边的不到两千皮室军,就只有得胜口的皮室军了!

“杀……”

契丹人的血顿时狂热了起来,皮室军是大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赖以建国的精锐,是大辽不败的神话,耶律斜轸这一招用的实在太险,把得胜口的最后五千守军也调来青沙河,难道他是想毕其功于一役?

“皮室军……是皮室军……”赵德昭的声音有些颤抖,但是也微微带着些兴奋。

孔守正刚才还满是愤怒的脸上顿时轻松了下来。

呼延丕显心中转过一个念头:谢监军真是神机妙算……

杨延昭却毫不理会,一道道命令发布出去,宋军死死的抵抗着辽军的进攻。呼延丕显一挺枣槊,大喝一声:“铁骑军,随我来!”

这铁骑军一直被压在阵后,不得命令不许投入战斗。这皮室军一杀出来,呼延丕显立刻就动了,但是铁骑军却没有迎面痛击踏河而来的皮室军,而是做好战斗准备,牢牢的守在青沙河边!

孔守正大声呼喊,指挥宋军且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