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论穿越女的倒掉-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满院子东西都已清点核对无误。
  郑氏这才领着几个妯娌上前验看,随后众人一道打开公库,着人将祭器重新收纳保存起来。
  而后领出米布钱财,给各房分配下去。
  一应琐事处置完毕,便到山雨欲来的时候。妯娌四个神色各异,郑氏垂眸喝茶,裴氏毫不示弱,二房杜氏见有热闹看,不是很想走,三房赵氏倒是惦记着家里新剥好的荸荠,奈何上头两个嫂子都稳如磐石,她不好独自请行。
  郑氏喝足了茶水,终于开口,“你打算什么时候让秀丫头回来?”
  杜氏和赵氏的耳朵立刻就竖起来了——郑氏大张旗鼓的去云秀那儿发了一通脾气,她们当然都听说了。正苦于不明白缘由,好奇得很。
  裴氏心中暗叹,若云秀此刻在,上前委婉的将缘由说明白,杜氏和赵氏都是当娘的,哪个听了不心疼?必然替她说好话。
  但云秀不在,由她来开口,就未免就让人觉着,郑氏固然有错,但云秀把母亲的状告到婶娘面前,也不是个好相与的。
  便笑道,“我是想留她住个三天五日的。但若你想她了,我当然也不好强留。”
  郑氏冷笑一声,“我倒是想她回来,只怕她做错了事,不敢回来。”
  裴氏还真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辈,就连虐待孩子都要恶人先告状,一时无言以对。
  郑氏道,“你回去和她说,旁的东西她怎么处置的我不管,唯有一样——老太太那柄万壑松的仲尼琴,他父亲想留作传家之物,她得还回来。”
  裴氏有些听不明白了,道,“这可把我给绕糊涂了,什么东西,她怎么处置了?什么还回来不还回来的?”
  郑氏道,“她没同你说?”冷笑一声,边喝茶边缓缓道来,,“老太太去世才多久,她就将老太太的遗物尽数变卖了。我也是前日才察觉,本来不想大张旗鼓的处置,谁知不过责罚了她几句,她竟跑了。我也真是开了眼了。”


第6章 初逢(二)
  这罪名可不轻,饶是是怀着看热闹心态的杜氏,也给吓了一跳。她家里闺女比云秀还大几岁,出了孝就要议亲,这当口从小一起玩大的姊妹间出了个变卖长辈财物的贼,还有谁敢给她保媒?
  杜氏立刻问道,“大嫂,您说的可是真的?”
  郑氏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道,“从老太太去世,那屋里就住着她一个。现在东西都没了,你说是去哪儿了。”
  杜氏这才松了口气——郑氏没把话说死,可见也不是那么确定。
  原本她要接口替云秀开脱一句,然而忽的明白过来——云秀才多大?说她变卖老太太的遗物,就算她有这份愚蠢和胆量,她也得有这个门路啊。
  想通里头的曲折,杜氏下意识的瞟一眼裴氏,便老老实实的闭了嘴。面上虽还带着急切,心里却又是事不关己看热闹的想法了。
  裴氏却还没想到这么深,见杜氏不说话了,她便道,“一个十岁的姑娘,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又没什么大开销。怎么可能去变卖老太太的东西?就算东西真的丢了,也该先担心的是不是那些丫鬟婆子欺负她年幼柔弱,盗卖她屋里的东西。”
  提起来云秀屋里的人,郑氏就来气,冷笑道,“她屋里都是老太太精挑细选,百般考量后留给她的忠仆,一个个都对她心无二意。倒是有我差遣不了的,还真没见有她管不住的。”
  裴氏赔笑道,“大嫂这就是明白人说糊涂话了。这世上多的是阴奉阳违、变节改志之辈,老太太也未必没有看走眼的时候。”
  三房的赵氏也忙接口,“这话说的是,秀娘子才多大,必定是奴大欺主了。”
  裴氏又道,“若真是老太太用过,又是大哥想传家的东西,自然不能流落到外面去。所幸是一张琴,这么大的东西,断无悄无声息就丢了的道理。我看只要把伺候的、看门的丫鬟婆子传来,分开讯问,必定能问出线索和下落来。”
  郑氏杏眼一挑,道,“你觉着我想不到?”
  她毕竟是长嫂,语气一严厉,赵氏立刻就不说话了。裴氏也掂量着不能和她打起来,缓下语气来,“您已经问过了?”
  郑氏道,“问过了。”不紧不慢的垂下眉,“那些买来的丫鬟无亲无故的自不必说,家生子满门卖身契都在咱们家,昧下多少钱都能搜出来。就连老太太的陪房张氏,那也是个无子无女的,一个包袱就能把全副身家都带上。丢了的东西加起来几千贯,不在她们身上,你说在谁那儿?”
  郑氏挑眉看裴氏,裴氏凝眉沉思,杜氏竭力克制着不去看她们任何一个,赵氏则开始惦记她那盆才削好的荸荠,好白好脆好多汁啊,一看就很清甜……
  比起郑氏来,裴氏当然还是更相信云秀。
  但怎么想,郑氏都不至于拿这种事陷害云秀——毕竟是相门千金,眼看又要做到宰相夫人的人了。就算她真容不下云秀,也有的是手段和时日,根本都不用脏了自己的手。
  到底还是又替云秀辩解了一句,“这么多钱,确实没处藏。但她们这些成人尚且藏不住、带不走的东西,云秀一个小姑娘,那就更不必说了。”
  郑氏冷笑一声,道,“那可就未必了。毕竟她一个大活人,养在深闺前呼后拥的,不也是没声没息的说走就走了吗?”
  三房的赵氏乍然从荸荠里醒过来,“云秀不是让四弟妹接……”说着便明白过来,讪讪的低下声去,“去了吗……”
  话说到了这一步,裴氏当然也明白过来了。郑氏明着在说云秀变卖老太太的东西,实则一直是在说她——哪怕不是说她伙同甚至撺掇云秀盗卖老太太的东西,也是在暗示如今财物落在她手里了。
  偏偏赵氏这没心机的还真粉饰太平来了,裴氏只觉得又羞又恼。
  屋内一时静得落针可闻。
  片刻后,裴氏挺直了身子,诚恳的笑道,“云秀是跑到我哪儿了。但您说的琴也好、钱也罢,我可没见着。我也看不出她有这能耐。饿得一把骨头,跟两天没吃饭了似的,站都站不稳,您说她有力气作案?我可不信。”
  郑氏则没她这么脸皮薄,“我是饿了她两顿。本来想等着她认错,把藏东西的地方招出来就得了。谁知道她还有力气往你那跑。”
  眼看再热闹下去就要撕破脸了。杜氏忙站出来打圆场,道,“不管到底是谁的错,毕竟事情发生在秀丫头房里,按理她是该出来说清楚的。四弟妹就回去劝劝她,若不是她做的,自然要早日澄清,免得伤了名节。若真是她做的,那就更要说清楚了。你觉着呢?”
  瓜田李下,裴氏当然不能再护着云秀。只能憋着一肚子气点头,“自然。”
  杜氏又问郑氏,“大嫂您说呢?”
  郑氏当然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否则此刻在场的就不是几个妯娌了。
  总算从鼻子里挤出一个“嗯”字,算是准了。
  八桂堂。
  云秀还在老老实实的帮柳文渊抄书。
  他四叔这里多稗官野史,并且多本朝人写的稗官野史。而本朝人津津乐道的,至今仍是天宝朝的太平盛世。不管是玄宗杨妃的爱情故事,还是八方来朝时所献上的万国珍宝——是的,死在马嵬坡的杨妃实在太有辨识度了。就算书上没点明本朝国号为唐,也没出现什么能让理工科学渣也耳熟能详的人名,云秀也明白自己是穿到唐朝来了。
  当然,此唐朝非彼唐朝。就算是理工科学渣也知道天宝之乱不是玄宗他儿媳妇平定的。可见这个平行时空的历史,早就被她某位穿越女前辈给带偏了。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根据这些书,本朝确实不少人都有过仙缘。远的不说,那位平定战乱的韦皇后身旁,就有个飘然登仙去了的男配。云秀此刻抄的就是他的故事。说他年幼时有道士算命,算准他年十五岁会白日成仙而去。这种好事旁家求都求不来,他爹娘却避之如寇仇。每当空中有异香仙乐,便一大家子人迎空痛骂。待到他命定该成仙那日,笙歌在室,彩云绕庭,眼看神仙真要来接了。他家父母亲戚就抬来几大桶蒜泥,拿一柄大勺子,嗅到哪里有仙家异香就往哪里泼,终于成功熏走神仙,把儿子留在了人间……
  云秀一边抄一边就感叹,等日后真成仙了,绝不能干渡人成仙的事。身为神仙却被蒜泥泼走这种事,太伤自尊了。
  ……但果然,这个世界确实是有仙家法门的。
  云秀一面隐隐胃疼,一面热血沸腾。
  正不可自拔的时候,忽听她四叔道,“一会儿你四婶回来,什么都别问。”
  云秀回神,虽不明白为什么,但还是老老实实道,“嗯。”
  柳文渊见她明明不懂却又一本正经的模样,自己先笑出来。瞟了一眼她手里的书,道,“慢点抄,多抄几天。”
  这次云秀听懂了,便嘿嘿笑了两声,道,“嗯!”
  八桂堂是从正院儿隔出来的,门墙相连。从三才堂出来,不必出大门,直接从北边内门向里进荣福堂,穿过一个小花园,再出一道角门就是。
  老太太疼小儿子,连带着就喜欢小儿媳。虽郑氏住得更近,但自搬回老家养病后,还是留裴氏在身边儿伺候的时候更多些。
  自然,这也和柳文渊赋闲在家有关——杜氏和赵氏这两个丈夫在外地做官的,就直到老太太去世后才合家回来奔丧守孝。
  所以老太太临终时究竟有多少私房钱,是怎么分的,裴氏很清楚。
  就算给云秀的略多一些,但柳家的家底在那里,也绝对没到需要特地去算计侵夺的地步。何况给了云秀,也就相当于给了大房。
  杜氏和赵氏怎么想她不知道,反正裴氏并没将那笔钱放在眼里。
  比起钱财,她更看重的是名誉,否则早就和大房闹翻了。旁的不说——若不是柳世番从中作梗,柳文渊何至于至今赋闲在家?以柳文渊之体貌才华,未来前途未必就不如柳世番,如今却只能闲在家里读闷书。
  柳文渊赋闲,又赌气不肯领族里的差事,家中没什么进项。柳文渊在院子里开辟菜地,裴氏就亲自织布纺纱,出门换些钱粮米肉,以此贴补家用。她虽不是五姓出身,却也是堂堂世家闺秀,从小锦衣玉食。如今陪着丈夫过上晴耕雨读、甘贫乐道的日子,也没说和郑氏计较什么,反而竭力劝合柳文渊兄弟间的感情……结果郑氏倒来污蔑她盗卖长辈财物了!
  裴氏简直都要气笑了。
  故而也不从角门回家了,出院子便直接和两个妯娌一道走正门。心想着回头就把角门给封住——本来老太太都去世了,兄弟们也该分家各过各的了。
  她没马车,杜氏和她顺路,便招呼她与自己同坐。
  赵氏又好奇,又觉着自己先前说错了话很对不住裴氏,见裴氏要和杜氏同走,忙道,“我一个人走怪没意思的,二嫂也带上我吧。”
  三人便上了同一辆马车。
  关上车门,杜氏便拉住裴氏的手,安慰道,“别难过了,我们两个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赵氏还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也忙接口,“是啊是啊,我们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裴氏心里这才略好受了些。
  赵氏忍得难受,忙又问道,“就是那张琴……到底是张多贵重的琴,值得闹出这么大的阵仗?”
  裴氏道,“我也没见过,总不会是绿绮焦尾这些有来头的古琴吧。”
  ——就算是,裴氏也不觉着郑氏是如此识货、如此雅致之人。她八成只是借此发难而已。
  杜氏却摇头道,“就算不是,传到后世怕也是能比肩同列之物。”
  裴氏和赵氏都愣了一愣,忙道,“有什么来历吗?”
  杜氏道,“那柄琴原是章献皇后所用,中间有不少故事。我还是听我家老祖宗说的——我们韦杜两家一向往来亲密,你们是知道的。”
  这当然知道,“城南韦杜,去天尺五”,长安这句俗语说的就是京兆韦杜两家的富贵。同住在长安樊川道上,同是和天家辗转联姻、随着皇权更迭而沉浮变迁的家族,这两家自然关系不浅。而章献皇后便出身韦家,在中朝战乱里辅佐天子破贼,功勋卓著。本朝多女祸,也多贤后。章献皇后集二者于一身,虽争议不断,但想必后世修史,总有她浓墨重彩的一笔。
  两人点头,又问,“章献皇后用过的东西,怎么会在咱们家?”
  “咱们家老太太的祖母,就是章献皇后的亲妹妹。”
  这裴氏和赵氏还真没听过。不过这也不奇怪——她们婆婆的祖母的姐姐,这一数就上溯八十年,换了三家姓。何况章献皇后晚年颇多非议,想来老太太也不愿意攀这门亲。
  裴氏道,“就算章献皇后用过,也未必就值得传家。”
  杜氏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那柄琴原不叫万壑松,叫疏桐流响。本是玄宗皇帝的琴待诏成都雷俨斫梧桐木做成的。成都雷家素来都用松木做琴,你道何以偏偏这张琴用梧桐木?”
  两人摇头,杜氏便娓娓道来,“那是开元年间,番贼还没作乱的时候,雷俨待诏入京,路上借宿在一处民家。这家人院子里有棵老梧桐,正准备要砍掉。雷俨见那刻梧桐枝繁叶茂,十丈树身无丝毫疤痕,分明是棵好树,便问为何要砍掉。那家人便告诉他,每到月明之夜,这棵树便幽咽作响,闹得家里婴儿嚎哭不止。他们怕树老成精,会作祟主宅,所以要砍掉。”
  “雷俨是个做琴的,最擅长听音选木。主家这么说,他忙劝住,说先别急着砍,让他听听响。”
  “当天夜里就是满月,寂静无风。雷俨等到半夜也没听到树响。快交子时了,他已迷迷糊糊睡过去,忽的听见外头有清越一鸣,宛若九霄天籁。雷俨忙推开窗子,便见一只火红烈鸟自梧桐枝上飞起,尾羽长愈两丈。那鸟如星陨般一闪而逝,只留尾后一道星辉闪烁。分明就是一只凤凰。”
  “那凤凰飞走了,梧桐木便开始做响,余韵徘徊,久不消散。”
  “第二日,雷俨便向主家说明原委。那家人不信,非砍不可,雷俨便把木头买下来,做成这张疏桐流响琴。”
  她说得声情并茂,裴氏和赵氏都一时都听住了,半晌无语。
  还是赵氏先回过神来,“不是说他都睡迷糊了吗?会不会是做梦啊。”
  杜氏笑道,“我也是辗转听来的。这种事都是越传越神,谁知道一开始就是做梦,还是后来好事者编的故事。”又道,“不过后面的事,却是许多人都知道了的,应该不做假。”
  裴氏和赵氏都表示想听下去。
  杜氏便接着说,“雷俨路上花光了盘缠,入京后身上就这张琴最值钱。便当街叫卖,出价百万。”
  裴氏和赵氏都恍然大悟——雷俨百万卖琴的事她们都听过。当时雷俨还是个无名小卒,做的琴又朴实无华,因此围观的多,想买的无。那琴卖了一年还没卖出去,一度成为坊间笑谈。古代蜀国铸过“值百钱”,一钱价值一百钱,众人便戏称那张琴为“值百万琴”,专坑冤大头。
  直到后来雷俨被天子宣召,成了皇家琴匠,好事者才知道他的琴是真的好,纷纷访求他之前的成品,他的琴中绝品真有被哄抬到百万钱的。众人这才想起当初那张琴,但雷俨只笑而不语。
  裴氏叹道,“原来那张琴是被韦家买去了吗?”
  杜氏笑道,“是。”
  赵氏忙问,“真是百万钱买去的?”
  “那就不知道了——不过,雷俨成为琴待诏,还是韦家举荐的。”
  “哦……”赵氏听懂了,这是权琴交易。
  杜氏又道,“那会儿章献皇后还在闺中,有一日她在院中给父亲弹琴,弹的就是这张疏桐流响。墙外刚好有个道士路过,听见那琴声便往韦家闯。韦家家丁慌忙去拦,谁知这道士本事高妙,明明看着就在眼前,扑过去却要扑空——原来十几个家丁看到的竟都是他的虚影。眼见他就要长驱直入,进到深闺内院去了,韦家家丁忙禀报给章献皇后的父亲。章献皇后在一旁听说有这种事,便笑着对父亲说,“既然有这样的本事,必是个得道高人,为何要阻拦?父亲该亲自去迎接才对。”
  “横竖拦不住了,韦相公便起身去迎。”杜氏顿了顿,见两个妯娌都听得入迷,便笑道,“谁知这道士听见里头声音,话也不说,跟来时一样扭头就走。韦相公追出门去,一个晃神,这道士就已不见了。你们猜这道士是谁?”
  两人都摇头,杜氏便道,“罗公远。”
  两人都吓了一跳。天师罗公远,她们虽没见过,但她们的祖母辈谁不对这位玄宗朝的活神仙津津乐道?
  杜氏道,“这年八月十五,韦相公在宫中遇到这个道士,才知道他就是名满天下的罗天师。散席之后,便追问罗天师那日为什么要闯他家门。罗天师恰好后背痒,便折了根细竹枝,变作一支碧玉如意,边挠痒痒边回答,‘捉赃’。”
  裴氏和赵氏脱口而出,“啥?”
  杜氏笑道,“捉赃。地上的凤凰巢被人拆了,罗天师听到里头琴声有凤巢之音,所以进去捉赃。”
  裴氏和赵氏这才明白过来——凤栖梧。雷俨拿来制琴的那棵梧桐树,可不就是凤凰巢吗?
  “那为什么他又走了?”
  杜氏道,“因为听到了雏凤清音。凤凰自己就在里头,他去捉什么赃?”
  裴氏和赵氏都不觉一愣,“章献皇后?”
  杜氏笑着点头,“嗯。但到底是桐琴引来了凤凰,还是凤凰引来的桐琴,那就不知道了。”又道,“总之不过两三年间,章献皇后就嫁入东宫。出嫁前把这张琴留给了自家妹妹。这位韦夫人夫家长辈讳字响桐,琴名就改作了万壑松。一直传到老太太这儿,才带到咱们家来。”
  说话便已绕到了三房住的**堂,赵氏还没听够故事,但也能赖着不走。只好寒暄几句,乖乖回家去吃荸荠。
  马车调头,这才往八桂堂的方向去。
  车内只剩下她们两个人了,杜氏才对裴氏道,“故事虽是无稽之谈,但也拦不住人信。我看大嫂这次为难秀丫头和你并非为了旁的,就是想要这柄琴。”
  裴氏道,“一柄琴罢了,这么处心积虑的,莫非还能引来只真凤凰不成?”
  郑氏就看着她笑,看得她有些恼火了,才道,“可不就是为了那只凤凰吗?云岚出生前,她就梦到明月入怀,这不就是生女贵相的吉兆么。云栖寺有和尚说云岚贵不可言,她抬手就捐了一百贯香油钱。云岚才多大,出去问问,有谁不知道她命里富贵?从知道老太太有这么柄琴,她就一直惦记着呢。”
  裴氏也不能咒侄女不富贵。憋了一会儿,才道,“她真这么想要,直接和老太太说,老太太未必不给她。何苦等到今日来,闹得人仰马翻的?”
  郑氏道,“谁叫云岚小呢。她还没来得及开口,老太太就给了云秀了。”又笑道,“我看这琴若真的灵,也要先应在云秀身上。”
  裴氏摇头道,“若是真的灵,就不会给她招惹这种祸事了。”


第7章 初逢(三)
  经杜氏这么一解说,裴氏心中火气已消解了大半。
  ——女儿还没长大呢,就已经设想好要让她当皇后了。为了一柄都不知道有没有助益的琴,就不惜和妯娌翻脸、给继女栽赃,这一往无前的作风,倒是颇有些像霍光夫人霍显的风味。
  因此比起恼火来,裴氏反倒觉着好笑。
  但好笑的同时,又不免有些狐兔之悲。她二哥裴节和郑氏正是一类人,对权势永远得陇望蜀,不知餍足。只怕迟早也要败落在权欲上。
  因此回到家之后,她并没流露出被污蔑陷害后该有的羞恼来。
  见柳文渊和云秀蹲在堂前热火朝天的剥荸荠,心里反倒觉着熨帖和感动。
  尤其是云秀一抬眼看到她,便殷勤的捧了碗剥好的荸荠跑过来道,“阿婶,吃荸荠!”她一时竟想,干脆把这丫头过继来得了。
  当然也就那么一想而已。
  云秀谨遵她四叔的教诲,裴氏不说在正院儿遇见了什么事,她就一句都不问。只殷勤的逗裴氏开心。裴氏要坐,她就赶紧搬凳子,裴氏口渴,她就抢着斟热茶,裴氏怕她割了手,不让她削荸荠,她就进屋帮裴氏装了个熏笼靠着,免得裴氏削多了荸荠手冷。
  裴氏瞪柳文渊,柳文渊抿着唇,知而不言、笑而不语。
  用过晚饭,裴氏终于忍无可忍,将柳文渊堵在书房里,道,“好好的世家闺秀,你教她这些眼色活儿做什么?”
  柳文渊失笑出声,“哪有这么多规矩?阿娘在时,我们也常这么逗她开心。”顿了顿,又道,“唔……阿娘也就像你这般训斥我们。”
  裴氏哪里还恼火得起来?
  就连埋怨里都带了些温柔,“……这么一闹,我要怎么开口跟她说正事啊。”
  柳文渊抬眼往窗外看了眼,见云秀正缠着绿澜说话,便笑道,“说吧,我听着呢。”
  ……
  听完原委,柳文渊沉默半晌,多余的话也没说,只道,“……你直接去问云秀吧,不用顾虑什么。”想了想,又道,“那柄琴阿娘当年就没当宝贝,给了云秀,云秀也只道是平常。云岚若是想要,她也许就随手转赠了。但郑氏想夺,只怕她宁肯担了这个罪名,也不理会。”
  裴氏道,“她不懂事,你也不懂?这种罪名怎么能随便担?”
  柳文渊便道,“所以还要劳烦你给她陈说厉害。”
  云秀终于从绿澜手里讨来了钥匙,便抱着午后才扎好的孔明灯,爬上了小厢房顶的天台上。
  月辉清寒。
  远处万家灯火,花灯火树将街道映照得宛如明光流淌的长河。依稀可见那长河中穿梭如织的游人。
  然而离得远了,便如图画一般,有色而无声。
  云秀兀自看了很久,依旧无法觉着自己是和旁人在同一个佳节里。
  寒意侵衣。
  云秀从袖子里掏出火石,蹲下来将孔明灯里的火烛点着。
  暖光照在一方小小的白纸笼里,缓缓的升上辽阔无边的夜空。
  云秀看着那灯笼渐渐的飞远了,双手合十,静默的祷告。
  她很小的时候,老太太就爱领着她放天灯。她自己就是要修神仙的,总有一天将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她祷告个什么劲儿?
  所以还只能在老太太怀里乱挣的年纪,她就不肯老老实实的陪老太太放天灯。等能跑会跳了,只要别让她去放灯,她能逃到一切老太太想不到的犄角旮旯里躲着。被老太太捉出来,她还要狡辩,“您有什么心愿跟我说呀,我以后保证比神仙还灵。”
  可是人生能有多少团圆?天下又有几个人,能在应许之人的有生之年修成神仙?
  当初是她不愿陪老太太放灯,现在却是她想陪也没人可陪了。
  云秀从天台上下来,便得知她四叔四婶正在书房里等她。
  她便往书房里去。
  进去见她叔婶面色凝重,她略一琢磨,便猜到应该是郑氏说了什么狠话,要她四婶带给她。八成是要她“死回去”之类的。
  云秀真不想回去。
  ——回去可就要跟郑氏宅斗了呀!并且她基本上还处于打不能还手,骂不能还口的地位上。
  太憋屈了。
  因此她上前行礼时,就颇有些死到临头的悲壮,“婶儿,您有事找我吗?”
  相较而言,裴氏的语气就有些小心翼翼的。
  “嗯。”裴氏看了眼柳文渊,才攒足底气,道,“是有个东西想问问你。”
  云秀松了口气,“您只管说。”
  裴氏道,“老太太给过你一张琴?”
  云秀道,“是。”
  “那这张琴现在在哪儿,你还记得吗?”
  云秀便愣了一愣——当然在空间里。老太太留给她的大件东西就这一个,旁的可能记不住,这件怎么放的却一清二楚。
  但她不能告诉裴氏啊。
  裴氏见她犹豫——分明是知道但无法开口的模样,心里便咯噔一声。
  “没弄丢吧?”
  云秀忙道,“没。”踟躇了片刻,终于下定决心,反问道,“那张琴有什么不对吗?”
  裴氏说不出口,便望向柳文渊。
  柳文渊道,“是你母亲想要。”
  云秀听懂了。
  ——裴氏想要也就罢了,这些东西上虽寄托着眷念,但毕竟是身外之物,云秀能放得下。
  但郑氏想要,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就算抛开私人感受不说,研究了那么多毕业考试的案例,这点潜规则云秀还是懂的——在宫斗宅斗的考场上,她若真把这么珍贵的东西拱手让给恶毒女配,信不信评委立刻就能判她不及格重修?身为宫斗宅斗系的学霸,你就是应该占尽先机和便宜,让评委感到爽、爽、爽。若想把本该属于自己的好东西让给旁人,就必须在心里充分表明这件东西对你毫无价值,并且送了人能换来超乎预期的好处,否则你就是圣母,就是憋屈,就是要被弃坑。
  云秀见过太多因为一时大方而被骂得狗血喷头的前辈,实在是心有余悸。
  何况她的私人感受也是——唯独郑氏不行。
  云秀道,“……阿婆给我了。”
  裴氏叹了口气,道,“父母在,无私财。为人子女者,己身都是父母所有,何况是财物?”
  没有这么欺负人的!——云秀终于忍无可忍。
  若是老太太这么说,她还勉强能忍住不反驳,毕竟老太太抚育她一场,年纪又大了她不好当面顶撞。可郑氏何德何能?柳世番何德何能?又没生她又没养她,也敢说有权支配她的财产乃至身家?
  她冷静下来,且不急着争论。只问道,“阿婶,无缘无故的,她为何想要我的琴?”
  裴氏道,“也不知她听谁说的,这琴章献皇后曾用过,十分珍贵难得。”
  云秀道,“那她想要,总得有个说头吧?她是我的父母,老太太还是她的父母呢。老太太说了给我的——为何她的话我就非听不可,老太太的话她就可听可不听?”
  这话问到点子上了,裴氏还真不好敷衍。
  只能再望向柳文渊,见柳文渊默许,自己又仔细斟酌了言辞,才开口道,“……她说老太太房里丢了东西,怀疑是被人变卖了。又说那房里就住了你一个,想必你能知道些什么。旁的东西丢了就丢了,唯独这张琴,‘是老太太用过,又是你父亲想留了传家的’,必须得找回来。”
  云秀先是有些发懵——莫非她错把老太太房里的东西也给搬到空间里了?
  随即就觉着好笑——她绝对不会搬错,老太太留给她的东西不多,都是很私人的财物。金玉首饰都是给她戴的,笔墨纸砚都是她用惯了的,琴棋书画也多是平日里就挂在她屋里的。都是她用过的旧东西,就算要给旁人都不合适。
  想来是郑氏硬扣给她的罪名。
  她竟以为宅斗只需要准备解毒|药和金创药,可见想象力实在是贫乏。
  ——谁说宅斗只能人身摧毁的?人家直奔着她的名誉去了!
  当然,云秀好像也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