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之情深不寿-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刺头一分神,背后就有一个吐蕃兵,举着长戟就向他戳来,偏偏小刺头已经厮杀了好几个时辰,身体早就脱力了,此时他就算察觉背后的动静,也没有力气躲过这一下了!
小刺头最后摸了一下胸前的平安符,拼力回过身,举着手中的长矛就送出去,他想着,就算死也要在拉个土蛮子垫背!
就在这时,他隶属部队的归德执戟长——老乔,从三步远一个飞跃,从背后抱住了吐蕃兵,他一个翻身,将那蛮子扑倒在一旁,两人正厮杀在一起,小刺头连忙上前帮忙,逮着机会把长矛刺入了吐蕃兵的胸膛。
这真是劫后余生啊,可惜现在没时间留给小刺头缓过神来,作战经验丰富的老乔一把拉住还在那儿喘气的小刺头,就往后方跑,他们身后,是数十个吐蕃兵齐齐向他们围过来!
老乔一边跑,一边大喊:“所有人赶紧围到一起去,赶紧的!”这时候,已经不是考虑打胜仗的事儿了,他能做的只不过是保住更多战友的性命罢了!老乔的声音沙哑,可战场上兵戎相见的金属声,生生将他的呼喊压了下来,眼看着大唐的战士一个个倒下,所有人心里都知道大势已去,而吐蕃兵则杀红了眼,奋力屠杀着幸存的大唐战士!
就在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背后的城门居然开了,一阵响亮的:“杀啊~”想起在背后,小刺头抽空回身看了一眼,看见城门那儿涌出密鸦鸦的同胞,援军终于来了!
“乔哥,援军来了,援军来了,咱们有救了!”小刺头一声说的比一声响,激动地对一旁的老乔说。老乔此时早就没力气再战斗了,小刺头一身叫,反倒激起了他求生的欲望,硬撑着打开吐蕃兵刺过来的长戟,捡回一条命来!
带兵增援的自然是李清一派的部队,其实李清比李祎更早意识到古日勒的阴谋,之所以没有马上出手,也是因为他手头只有张勤的部队肯听信他的安排,而其他的部队,即使不信任李祎的安排,也对李清的能力感到质疑,根本不肯轻易听从李清的安排。
在古日勒才派出四千兵马与大唐先头部队交战的时候,李清就立马感觉不对,连忙动身前去说服那些因为保持自己观点,所以被李祎排挤,没有出战的部队。同时,李清也命令张勤开始整队。
本来,那些中立派的将军是不信任李清的,他们一边认为战况没有李清说的那么焦急,另一边,也质疑李清是否真的有能力指挥的了这场战役。可是当西门传来不好消息,以及李祎派去的李家军被围困的消息,也传到了军营里的时候,那些将军才开始动摇,认同了李清的观点。
李清急匆匆把队伍整好,带去了正城门那儿支援,可没想到却受到了李祎的阻止。
可想而知,当李祎看到李清带着不少部将,浩浩荡荡地赶来城门的时候,他的脸有多黑!李清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当场打他的脸,赤果果地是在说连个“十三岁的黄毛小子都能遇见的陷阱,他李祎还一脚踩进去”!
这样一来,李祎怎么会给李清好脸色?他一见面就指着李清的鼻子骂道:“混蛋,李清你个狗娘养的,简直不将本将放在眼里,你这是干什么?这朔方到底是你做主还是本将做主?你将人都带了出来,万一吐蕃兵突袭军营,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还不快将这些人带回去!”
李祎已经被气昏了头,不然,若是他能心平气和的想想,就不会拒绝李清的帮助,好在李清知道战况紧急,不欲与李祎多做纠缠,他率先示弱,说道:“大将军教训的是,是小子自作主张了,大将军要怎么罚,小子都没有一句怨言,但是现在战况告急,还请大将军理解大家的一片好意,让小子带来的人上战场吧!”
李清这话已经将自己的姿态摆得很低了,完全就是在给李祎搭梯子下台,可是没想到李祎把受古日勒戏弄的火,一股脑发在了李清身上,李清的示弱不但没有浇熄他的怒火,反而使他变本加厉,说什么都不让李清带来的人上战场,对李祎而言,宁可战败,都不愿承认自己不如李清!
好话说尽,李祎就是不同意李清出战,那软的不行咱们就来硬的!!
李清实在被李祎搞的一个头两个大,既然这人敬酒不吃吃罚酒,那自己就没必要对他客气了!李清一挥手,让身边的曾毅拿出玄宗赐给自己的丹青铁卷,一脸严肃地对李祎说:“信安王,本将军现在不是请求你,而是命令你,赶紧打开城门,如若不从,就别怪本将军无情,将你立斩在马下!”
李祎心里那个火啊,你什么东西,拿个丹青铁卷就敢威胁自己!自己打胜仗的时候,你李清还在吃奶呢!可是李祎他不敢赌,也赌不起啊!万一李清血性上来,真的动手怎么办,这小子拿着丹青铁卷,就算真斩了自己,都不用受罚,混蛋,自己怎么就忘了李清手里还捏着这么个大杀器!
李祎没办法,只好让出了主导位置,将指挥权交到李清手上。
由此,李清才得以派部队增援,而首当其冲出城门的,自然就是张勤的部队啦!
话说,自张勤好不容易,冒死回了朔方军营后,就受到了李祎的排挤,被压得死死的,别说上战场了,就是上校场操练,都没他张勤的份,李祎打着注意不让张勤出头,自然360度、全方位地堵死了张勤的路,恨不得把他隔离起来。
现在好不容易自己有机会上场了,而且还是在从小一起长大的、自己心中认定的主公面前表现,张勤还不得拿出十二分的力杀敌啊!
只见张勤带着麾下一上场,就像猛虎扑食一般,杀的根本停不下来!再加上后边一众队伍的配合,立马缓解了最先上场的三支队伍的压力!
这时候,古日勒才将自己保留的所以兵力都派到了战场上,此时战场上就变成了一万五的吐蕃兵对战近一万的大唐军队。
虽然吐蕃兵在人数上,还是占有优势,可是张勤这些新加入的部队,无一不是被李祎打压了很久的,就好像是饿了数天的猛虎突然被放出笼一般,个个都生猛的不行,连连杀敌,硬生生将两方人数上的差距拉了回来。
而让古日勒想不到的是,李清还命令万羌带着一小队自己的亲兵,偷偷绕过战场,潜到了吐蕃兵的大本营。
不要小看这些亲兵哦,虽然他们人数不多,可却是按照高手路线培养的,也是玄宗留给李清保命的一支队伍,这次李清要来前线送粮,这些亲兵就伪装成送粮的普通士兵跟来了。但是来的总共才五十人,这次为了确保突袭任务完成,李清命令一半的人手跟着万羌去了。
当然,李清也不会将所有希望寄存在偷袭任务上,他早在将增援队伍带过了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战术。
原来,吐蕃兵向来以作战精良的骑兵闻名,对于他们而言,马匹就是最重要的作战工具,而吐蕃的马也是出了名的灵活耐战。
可惜遇到了李清,那吐蕃兵这个最大的优势,就成了他们最致命的的缺陷。
从一开始,李清来了朔方,就开始研究吐蕃兵的作战战术,他发现吐蕃人最擅长先分散敌方军队,然后以围困的形式,将敌人一一消灭。在李清之前,几乎所有的大唐将领都认为要打败吐蕃,就必须从如何突围这方面入手,可是李清却并不这么想。
他觉得,一旦大唐军队被吐蕃兵围困,那么除非己方人数大大多于敌方,不然就算能突围成功,那己方的战斗力也大大损伤,此时再想着转过头对付消耗明显比己方少的吐蕃兵自然不易了。
既然如此,李清想着,那不如就将计就计,吐蕃兵想要围住大唐军队,就让他们围好了。
张勤他们一上战场,就按照李清的吩咐,竭力保持与己方队伍在一起,避免了被吐蕃兵冲散的情况。然后,援兵再向已经在场上的大唐军队靠近,将那部分军队也吸收到了一起。
可是等张勤他们做完这些,所有的吐蕃兵也一股脑地围了过来,将大唐的军队围在了一个大圈内。
这时候,李清嘱咐的第二个战术就派上了用场,只见大唐的军队也团成了一个圈,擅长马背作战的军人被安排在最外层,而里边的骑士则纷纷下面,和步兵一起,一遍对抗吐蕃少的可怜步兵,一遍砍吐蕃马匹的腿肚子。
这样的安排简直太危险了,至少李祎自己就没想到过用这样的方法,可是这个办法却十分有效,在外围的大唐骑兵撑不住之前,底下的步兵已经很有效率的,解决了冲在最外边的吐蕃马。这吐蕃人从在疾奔的马上狠狠摔下了,就算不死,大部分也丧失了战斗力。
至于吐蕃人想要仿造大唐的战术,也上前砍大唐的马匹,呵呵,别逗了,大唐军队现在是被困守的一放,他们根本没必要纵马狂奔的好不啦,再说了,就算你这么本事,上前砍了他们的马匹,他们身后有的是刚才下马的士兵留下的马匹,只要在摔下去之前,及时换马就好了,根本浪费不了多少功夫的好嘛!!
得知自己的战术奏效了,李清一直提着的心也微微放下了些,现在就要看是吐蕃人先撑不住,还是己方军队先撑不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某戒现在不是请求你,而是命令你:“小姐妹,可以收了这篇文不~来嘛,来嘛~快点收藏,收了人家好不啦~”
☆、石堡城大捷
此时古日勒也接到了战报,被李清这么一搅和,现在这位三皇子简直就是骑虎难下,眼看着自己的兵一个个被拉下马,两方人数上的差距被一点点缩小,古日勒立马召集麾下大将,开起了紧急军事会议。
可是一向热闹的主将大帐里,此时却渗人的寂静。古日勒自己都没有办法,怎么还能指望底下人想出招来呢?!伏骞是古日勒手下的第一猛将,是古日勒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平时也是他和古日勒关系最近,此时看到古日勒愁眉不展,他忍不住开口说道:“王子,不如派伏骞前去会会这个张勤,此人年轻,被我激几句,说不定意气用事,能让我逮到机会将他擒住,这样必定能打乱大唐的战术。”可是古日勒听了他主动请缨的这番话,却并没有出声,而是默默拿着手中的将令牌。。。。。
伏骞说的就是擒贼先擒王的意思,可是古日勒知道这个计划不一定可行,张勤不是那么冲动的人,再说了,大唐作战的主帅不是上战场的张勤,而是躲在城里没出来的李清,据探子回报,张勤是李清一边的人,而且让张勤出战也是李清的命令,依照自己这些天的分析,大唐军队的这些新的作战方式必定不是张勤或者别的什么人想出来的一定是李清这个唯一的变数起来作用。
可是,要知道如今吐蕃的大本营里,已经没有可派出去支援的队伍了!如果不赶紧破掉李清的战术,那战败只是早晚的事。
古日勒出兵大唐本来就是为了给自己攒军功,好争夺王位,现在要是败给了小小年纪的李清,而且还是在人数压制大唐的情况下败的,他别说攒军功了,没被他爹直接扔到西北放羊;就已经是万幸了!
可是要想赢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古日勒能想到的,只有将西门那儿的神射手调回了这一招了。他现在只盼望着莫林他们已经被自己的神射手收拾的差不多了,不然一个不小心被莫林反扑,自己更加讨不了好。
至于撤兵,古日勒根本没想过,这时候撤兵根本就是变相地承认自己输了,即使将战场上的部队都撤回来,他们也已经失去了对付大唐的机会。要知道,与大唐这个庞然大物相比,吐蕃的整体实力根本不够看,要是不能快战快决大胜,等大唐源源不断的人丁和资源补给一到,自己就只有夹着尾巴逃的份!
所以古日勒果断下达命令,令西门的神射手快快赶回了,趁着大唐军队还在己方的包围圈下,将他们射杀!
可惜,古日勒这招瓮中捉鳖到底没能得逞,盖因为莫林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将,一察觉不对劲,即使已经被吐蕃兵绊住了,也还是立马想办法脱围。如果与他对战的不是一帮神射手而是普通的士兵,根本没办法成功拖住他!
而此时的莫林,早就不如一开始在城里那个干净干练的样子,他已经浑身是血,连脸上也是血迹斑斑。他胸前的战甲也平添了不少或深或浅的划痕,手上的剑刃也已经开卷了,更不用说他头上绑头发的冠帽早就被敌人射落,头发垂了下来,将满是污秽的脸遮住了一般。
莫林站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猛地一用力,将手中的剑刺进了最后一名活着的吐蕃兵的胸膛。他没有急着拔剑,反而依靠着剑身的力量,单膝跪地,好好地吐出来一口气。
能走在李祎身边,莫林自然不是等闲之辈,这个放在人群里你几乎找不到的普通男人,其实早就在生死关挣扎过不知道多少次,可是这又现在这场战斗,让他感觉到心累。
怎么会这样呢?大概是李祎的不败神话在这里破灭,这让一直以李祎为首的莫林无所适从吧!
开战之前,莫林也向其他李家军一样,都以为这次的事万无一失,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相信李祎,然后给敌人最后一击。可是事实证明,李祎这面挡风墙根本没有相信中那么可靠,也是,这儿可是战场,哪里有随随便便就能赢的道理?此时的莫林才看清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可笑,再想想是李祎暗地里催发了这场战争,他突然觉得是时候再择良主了!
莫林在那儿思考着自己的出路,而他手下的兵也没闲着,已经开始扫荡战场,重整队伍了,这时候,他们发现了前来报信的,古日勒的信使。
士兵们将这名信使压到了莫林的面前,还将从信使身上搜到的信件递给了莫林。
这封信,自然就是古日勒命令神射手转头支援的凭证,莫林一看,就知道是正城门那儿形势一片大好,才会急的古日勒没办法,要将这里的人手都掉过去。他略略一想,就有了主意,虽然不知道李祎是怎么用极少的人数压制住了古日勒的大军,自己现在赶过去怎么也能分一杯羹。这么想着,莫林立马带着自己的队伍朝正城门赶去。。。。。
至于古日勒看到赶来的不是自己的神射手,而是李家军,那脸有多黑,那就只能呵呵了~
吐蕃兵到底还是没扛过死守的张勤,被张勤用这种放血的打怪模式整到最后,他们基本已经丧失斗志了,而就在这时候,前去偷袭的万羌也顺利完成了任务,趁着古日勒他们不注意,一把火烧了吐蕃仅存的大粮仓,再趁乱潜了回来。
等吐蕃兵看到自家阵营里冒出的冲天火光,个个如丧考妣,连忙撤回去救火,再被后赶来的莫林一阻击,啧啧,反正古日勒这次是摔了个大跟头,每个三五年是起不来了~~
而在后面看吐蕃兵笑话的大唐军队则乘胜追击,最后成功将吐蕃人逼得拔营而逃!张勤直接带着部下收回了沦陷的石堡城!
古日勒此时已经换上了小兵的衣服,逃出了城,他回头看了一眼战场上堆积的吐蕃兵的尸体,狠狠地说:“李清,你坏我两次好事,害的本王多年心血白费,本王与你势不两立,你等着本王回来收拾你!”随即转过头带着三四随从逃命去了!
石堡城一战终于以大唐最后胜利为结局结束了,虽然大致结果和李祎一开始想象的没什么不同,可惜,这次的风头全部被李清占了去,自己反倒沦为了他人的陪衬,这让他如何甘心的了?!原本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可到最后,自己只得了一个庸碌无能的名声,李祎是越想越怄气,只能躲在自己的帐篷里发泄,不愿参加军中举办的庆功宴。
和李祎的惨况相比,李清却是过得如鱼得水,先前被李祎故意引导的坏名声早就没有了,反倒是原先别人越觉得他无能懦弱,如今越觉得他是大智若愚,有胆有识,全军上下无不在称赞这位才十三岁的怀化将军,就算是一向最忠于李祎的李家军,也出现了支持李清的声音。
庆功宴上,李清最为身份最尊贵,功劳也最大的人物自然是坐在了首位,他整个晚上都在举碗与将士们敬酒,此时早就喝的半醉了,军中的就最是醉人,更何况大家还都是拿着大海碗喝的,一来一回,自然就有不少黄汤进了李清的胃,弄得他神智已经开始模糊了。
李清坐在首座,因为醉酒,就将手臂支在桌子上,撑着自己的脑袋,朦胧的灯光打在他的脸上,显得他那双凤眼越发修长,他本来就是难得一见的好相貌,如今这么一醉,更是让人惊艳。
坐在老远的小刺头悄悄起身,偷偷钻到主座这边,就为了看一眼就他们一命的怀化将军到底长的什么样,结果就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我滴个乖乖”小刺头低喃道:“救咱们的还是个美人呐~”
刚说完,小刺头脑海里不自觉就浮现出白日里那一群群吐蕃兵倒在地上被砍死的样子,那温热的鲜血溅在自己脸上,那感觉,小刺头到现在都不敢忘,一想到就是眼前这个美人出了那样的注意,他们才有机会灭了吐蕃军,小刺头哪里还敢调侃李清的面貌,心里只剩下对这位将军的崇拜了:还好,还好,这样一位人物,是咱们大唐的皇子殿下!
小刺头兴冲冲跑回来座位,就看见同一个队的战友已经再找自己了,小刺头一见到这几位同从战场活下来的同胞,就忙不及兴奋地开口说道:“快猜猜我看到谁啦!!快猜猜!”说完也不等别的士兵真的开口猜,他立马嘴皮子一啰嗦,就全抖了出来:“我看到那位怀化将军啦!”
此话一出,满座惊然!怀化将军只是个军衔,朔方军营里就有好几位这样的将军,可是小刺头这么一说,大家就都知道是在说李清这个皇子将军,场面瞬间就沸腾了,这些底层的士兵虽然见不到李清,可是对李清也是敬在心中,此时大家纷纷将小刺头围住,催促他不要再卖关子了,赶紧说,那殿下到底长啥样?
小刺头这是表现的就像是知晓了天大的秘密一般,老神在在地说:“你们是不知道啊,刚才我溜到了前边,好不容易才看到了咱们将军的真人,那家伙!哎~”
这死东西还非要卖个关子,吊吊大伙儿的胃口,被身边的老乔一个脑瓜崩,叫他别得意,感觉跟大伙儿说说,他这才肯开口继续说:“反正我小刺头这辈子就再见过比将军还好看的人啦,那美的,没法形容,恐怕这世上没有哪个女子能配的上咱们将军那副长相。不过你还别说,这张脸长在别人脸上还没有咱们将军那气质呢,到底是能指挥千军万马的人物,往那一坐就没人拿压得住将军身上那股子气。我小刺头可算是服了,这样的人物,说是仙人下凡我都信,以后将军指哪儿,我小刺头就打哪儿,全听咱们将军的!”
小刺头正在那儿滔滔不绝地赞美他家男神殿下呢,却不料他身后冷不丁冒出一句:“你说的可是真话,真是我指哪儿,你打哪儿?”
作者有话要说:
☆、渣男毒妇可还配
小刺头正在那儿滔滔不绝地赞美他家男神殿下呢,却不料他身后冷不丁冒出一句:“你说的可是真话,真是我指哪儿,你打哪儿?”
。。。。。。
一下子,世界就静了下来,只有篝火爆开火花的声音提示着大家时间没有静止。你妹啊,背后说人真是要不得啊!小刺头此时拼命在回忆刚才自己到底说了些什么,不会冒犯到自己的男神吧!!
而站在众人身后的李清,看着这群明明大不了自己几岁的小兵,齐齐像中了定身术一般,呆愣着看着自己,忍不住就笑了。
李清在前边喝多了酒,就想着出来走走透透气,没想到刚走到这儿,就看到好多士兵围在一起,走进一听,人家讨论的还是自己,忍不住就开口接了一句。
他这一句话可是把整个场面都镇住了,小刺头愣了好一会儿,才不好意思的上前对李清行了个军礼,说:“启禀将军,小人说的自然是真的。”这小子平日里大大咧咧地,从来没个正型,旁人哪有机会看到他如此正经的一面,没想到碰见李清这个比他还小上几岁的将军,他反倒正经了起来,可见他是真的认可了面前这个少年将军。
李清也对这个机灵的士兵很看好,他觉得小刺头身上有种灵气,粗一见面,就让人觉得这就是个猴儿,心思活络,还好小刺头眼神干净,就算有些小心思,本质也不坏,看着就讨喜,李清自然不会怪罪他私下议论自己的事,反而和这群士兵一起坐在了篝火旁。
不过李清也只是和士兵们说了几句话,就走了。他走的路线从来就不是亲民路线,更不用说用着一个十三岁的身体,和一群比自己大的军人说话,那感觉真的很奇怪好不啦。李清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英伟”的形象,就因为一次交谈就倒塌了,所以他也只是调侃了小刺头几句,就回去了。
火光在身后慢慢变小,李清独自走在会大帐的路上,一转弯,绕过了一个军帐,李清便看到了漫天的星空。
星空真的很美,很震撼,这是种在现代看不见的美景,此时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悄然产生,李清觉得整个人都像是要被星空吸进去了一般,他突然觉得心很安定,他今年才十三岁,他还有大好的年华去挥洒,去筹谋,他不用急,不用慌,只要稳稳的来就好。
李清又想到了崔玉媖,她的脸仿佛出现在了星空中一般,她那明亮的双眼就好像是夜空中最亮的两颗星。这个女孩是他喜欢的,是他选择的,这一刻,他好想她在自己身边,好想他可以陪着自己。。。
——————————————————————————————————————————
朔方打了胜仗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长安,满朝上下都在为这封捷报欢喜,这几□□堂之上一直在议论该怎么给有功的将领封赏。这里边头一份,就是李清这个怀化将军。
坦白说,要是让玄宗自己做主,他一定会封个王爷之位给李清,可是之前封怀化将军的时候,李清就已经太引人注目了,现在如果让他直接当上王爷,那让还只是个皇子的李浚情何以堪?
这一夜,注定是个不眠夜,不止御书房和德福宫通夜灯明,就是太子东宫还有三皇子住所,也是久久没能熄灯。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李浚一定不会让李清得到这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可惜这世上没有重来这回事。李浚下朝回来,就将自己关进了书房,午膳晚膳都没有用,书房的门也一直没有开过。三皇子妃韦氏担心李浚的身体,便让人做了些宵夜,自己挺着大肚子给李浚送了过来。
“扣扣” ,韦妃叩响了书房的门,隔着门在外边对李浚说:“爷,爷你已经半天没有进食了,妾身担心爷的身体,特地做了鸡汤面给爷送过来了,您开门尝几口吧!”
书房里半天没有声响,韦妃都要失望转身走了,却听见里边响起了李浚的声音:“娴卿进来吧。”
韦妃大喜,连忙在侍女的搀扶下进了书房的门。
“皇子爷吉祥”韦妃艰难的行了一个礼,李浚顾忌她的肚子,连忙让她起身,还亲自上前扶着韦妃坐下。
李浚又对在摆膳的侍女说:“行了,将东西放下就退出去吧!”他这是有话要对韦妃单独说。
等侍女们都退了出去,李浚就在韦妃身边坐下,拉着她的手,深情地说:“娴卿你怀着本殿下的孩儿,怎么还亲自过来,要是着凉了怎么办?”
韦妃对李浚这样假惺惺的温情还是很受用的,虽然她嫁给李浚已经三年多了,早就摸清楚了李浚唯利是图的个性,她当然明白要不是自己娘家还能给这个男人带来些助力,李浚是绝不会多看自己一眼的。
但是韦妃知道归知道,到底还是拒绝不了丈夫的柔情,所以即使知道丈夫接下来的话可能自己不爱听,她也还是没有抽出被李浚握着的手。
果然,李浚一温情完,就开始切入正题,他对着韦妃说:“娴卿,若不是你还怀着我俩的长子,浚如今真是连支撑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眼看着十八弟就要凯旋回朝了,我恐怕就要失宠于父皇了,到时候外边必定有不少的闲言碎语,娴卿你多担待些吧!”
要不是早就知道李浚的真面目,韦妃恐怕还真要以为他是个只想着妻子,一心开导自己的好男儿呢~
可惜韦妃很清楚李浚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不就是想要韦家人站出来帮他说话嘛!哎~你李浚还真是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啊!出了事才想到我韦家,你就是只白眼狼~
韦妃心里明白,可脸上还是陪着李浚演戏,她温柔地说:“爷别说了,妾身都明白,妾身必定会好好约束后院的妹妹们,不让别人在这时候看咱们三皇子府的笑话,只是,莉妹妹那儿还要爷亲自交代一声才好,免得妹妹误会妾身故意针对她!”
得儿,这位也不是省油的灯,韦妃的话就是要告诉李浚,想要他们韦家站出来也不是不可以,可是你后院那些小妾我看不顺眼,你若是不让我满意,那就别想韦家帮你!
李浚听了韦妃的话,眼神不由暗了下来,这韦妃怎么这么不懂事,就会拿后院的事在自己面前闹,现在连大面上的事都弄不灵清了,简直就是个妒妇!可是谁让自己还有求于人家呢!
李浚平生最是会忍了,他压住自己的火气,依然用那种腻死人不偿命的语气对韦妃说:“娴卿多虑了,本殿下的后院只有你一位女主人,那些姬妾你尽管管教就好,浚信得过娴卿!”
韦妃于是顺势让李浚抱住了自己,书房里,这一对外人看来亲密无间的夫妻,此时却是各有各的心思。
韦妃得了李浚的承诺,很快就和娘家取得了联系,所以第二日,韦妃的哥哥韦坚就出手了。
韦坚是个中兴之臣,因为自己在水利方面非同寻常的见识,而得用与天子,但是韦坚自从妹妹嫁给李浚之后,就是个坚定的三皇子党,所以玄宗虽然看中他的才能,却并没有表现的和他很亲近,玄宗是在告诉韦坚:“你韦坚做好本分的事便好,至于朕的家事,你一个臣子就不要插手了!”
可惜韦坚就是个死硬派,或者说他仗着自己过人的才华,坚信玄宗不会轻易冷藏自己,所以胆大地屡次顶风作案,每每都在李浚地位受到威胁的时候,站出来给这个妹婿说好话。
这不,韦坚这日又在朝堂上大放厥词了,只见他施施然站出来对玄宗说:“禀陛下,臣有本要奏,小臣认为,十八殿下押运粮草有功,确实要奖,可是十八皇子到底还是年幼,十三岁的少年,说是立了这么大的军功,传出去实在不可信,不如陛下就赐些珠宝财物便可,臣认为,这真要说谁对大唐有功,头一份的还应该是三皇子和太子这两位殿下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