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第一军阀-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加上日本被中国打趴下了,以及北海道、半个库页岛成了中国的‘镇夷省’,中国自己也需要大量商船。

没有商船的话连本国海运都保障不了。

同时英国佬的商船被大量击沉,使得世界远洋贸易商船吨位大量下降,大量的海外市场就像是熟透的桃子一般等着中国去采摘。

自己有商船之后,首先把大量商品运输了出去,然后把世界各地的原材料运回国内。

也因为商船吨位的不断下降,很多国家的原材料都快堆成山了,运不出去就一文不值,结果被中国捡了死鸭子,本来价格不断上涨的原材料却被中国以低廉的价格运走了。

中国上下因为这场战争赚钱赚得乐翻天,不仅财团因为这场战争赚到了大量的黄金,以及大量海外不动产,那些民间民族商人和民间资本商人也大赚了一把。

就像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突然成为了亿万富豪一样,完完全全的一大片暴发户。

财团是暴发户第一梯队,民族商人是第二梯队,民间资本商人则是第三梯队。

第197章 让小日本去欧洲战场送死

作为第一梯队的军阀寡头财团,手上的财富已经高得吓人,光是花不出去的现金就有近两百亿元。

这让江渝终于是体会到了什么叫有钱花不出去的痛苦。

不是没有花钱的项目,而是现在中国的先进生产力还未彻底普及,钢铁产量不够,工业人才也不太够的原因。

这都需要时间。

中国现在的发展就是和时间赛跑,教育机构正开足马力,在这样的民族发展紧急时期,一切的人才培养都是以快为主的。

有些技术学校的课程从早上排到晚上,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去不去上晚上的课,只要这些学生通过了考核,马上就能拿证上岗。

夜校、技校、成人学校、师范学校成立了一大片。

那些民族商人现在的身家也一天天都在增长,不过他们的产业基本上都有财团参股,大部分都是财团控股,但又这些民族资本商人负责经营。

至于那些民间资本商人,则是属于被围剿的对象。

但是有一些民间资本商人在这场盛宴中也表现出了极强的经营能力,其产业发展得十分不错。

于是财团就出来收购其股份,同时把他们吸纳进华东商会,使他们成为新的民族资本商人。

但对于那些口碑不好,素质不高的商人,却是被拒之门外,想进华东商会是不可能的。

对于吸纳进华东商会的成员,华东商会有时甚至会动用军情局的力量去他们进行摸底调查。

以防止败类进入华东商会。

军情局的反商业间谍的重点也是放在华东商会内部,以防止华东商会被他过特工渗透。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使得财富开始源源不断的转移到中国的手上。

“两百亿的现金啊!黄金储备也用不了两百亿,这笔钱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花出去。”江渝不由感叹道。

“我们之前花不出去的那些钱还在工人们手上,等战争结束之后,还将有大把的钱流回财团,现在老百姓手里都有大把的钞票。”周子跃说着不由感慨道:“谁能预料到,战前我们欠了一屁股债,现在却有了如此巨富。”

“呵呵!其实钱放在手上就是一堆废纸,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钱在战后花出去,并形成不断的循环,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江渝面对这样的庞大财富也有些不淡定的兴奋了。

“却不知道这样的黄金时期还能有多久,而且这一次结束后,也不知要等多少年才有这样的好光景。”周子跃惆怅的说道。

“确实是好光景。”江渝也有些感慨,历史上的中国由于没有在一战前崛起,没有抓住一战这个绝好的时机。等开放过后三十年多年,却也从未碰上像如今这样的机遇了,08年四万亿天量贷款放下来,那一年经济很景气,之后就又挫下去了。

这样的好光景,确实是难得一遇。

好在江渝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硬生生靠先进技术和庞大的人口把这个国家给顶上去了。

这样的机会未来已经不多了,但只要赚到了足够黄金,以后玩内部循环就能让这个国家彻底崛起了。

不说别的,就是中国不再发展啥的,以现在的底子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能保持不败,毕竟中国是有四亿人口的。

此时的中国如果参加同盟国,就算是同盟国完蛋了,中国也依旧能保持不败。

只不过这个民族太需要时间来好好发展一下民生了,同时参战的话也将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

首先对外贸易就将中断。

中国赚了这么多钱,自然是要花出去的。这么多钱能买多少原材料啊!通过进口原材料的方式,等于是利用了其他国家的生产力,等于是不仅六亿人在建设这个市场。

当然中国未必要靠现在赚到的钱来购买原材料,由于中国从德国那里获得了大量技工,同时中国在高端产品的研发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未来的中国,只需要靠出口高端产品,就能换回大量农产品和原材料,同时资本海外市场的运作,也能带回大量财富。

从本质上来说,这个时代是一个技术等于财富的时代。

黄金这个东西,本身不能吃。

设想如果没有技术,现在中国手上这么多的黄金,什么都要进口的话,那么用不了多久就会全部花光。

要想进口更多的东西,同时不使财富外流,就得有靠技术,有了技术就有了高端产品,别人无法制造的高端商品,就能用一个人的劳动产品,从其他国家那里换来需要十个一百个人才能创造才出来的低级劳动产品。

等于说这个国家除了自身的那些国民在建设外,还有大量海外劳动力在帮助建设。

如此一来又何愁不发达?

发达国家实际上就是这样出现的。

德国之所以一战、二战都失败了还能是发达国家,就是因为德国有技术。

德国人靠技术就能成为欧洲的经济大国。

中国落后于世界,同样也是一个机遇,这让中国在拥有先进技术后可以迅速发展起来。

“现在欧洲人已经打了差不多三年了,不过协约国却是被无限制潜艇战给大幅度削弱了,而同盟国却因为中国向同盟国提供了军事技术和出口了物资给他们而增强了许多,依旧还有不少元气。既然美国就要参战了,那为什么不能用暗中向同盟国提供援助的方法来延长这场战争呢?”江渝心里却是不断的琢磨着。

“如果战争能够延长一年的话,中国就多了一年的发展时间,而美国参战后将比中国晚一年发展。”

江渝想到这里,不由十分的心动。

援助同盟国一些粮食之类的物资是完全可以的,中国现在的粮食产量已经能够大量出口了。

特别是新增了9。2亿亩耕地之后,这些耕地大部分都是处于热带的物产丰富地区,种稻谷一年三季都完全没问题,前提是要有拖拉机等农机,否则农民忙不过来。

总的来说,现在中国的粮食,让四亿国民吃到撑都足够了。

这些粮食的生产成本本来就很低的,多援助一些给同盟国,同盟国也就能支撑得更久。

一战期间德国工人罢工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损失了大量士兵,同样也是民生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人民在物质匮乏的状态下忍受能力已经消耗到了极限程度。

同时中国的援助也能让同盟国看到希望,就算是无法赢得战争,也能保持不败的希望。

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希望!

就算是援助同盟国损失点钱,但只要能够把战争延长一年,让中国多一年时间进行战后的布局,那么中国就是赚了,而且是大赚。

因为这能让美国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晚一年对产业进行更新升级,而中国多年对先进生产力进行普及。

这会使中国在战后能够更加轻松的对抗欧美资本。

德国之所以在18年以投降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争,也是因为国内的劳动力不够了,而很大的原因就是美国猪流感的蔓延。

中国完全可以在疫苗方面给与德国援助,使德国保留更多的兵员,而协约国那时候实际上也快撑不住了,只是因为美国的参战而获得了大量兵力。

“哈哈,那我们就想办法让好光景多持续几年吧!”江渝想到妙处顿时哈哈一笑,拿起茶杯抿了一口。

周子跃一看就知道自己的少东家又有主意了,两人惬意的坐在园林的亭子中品着茶,算是百忙之中偷的一闲。

……

很快江渝就赶到了军部大楼,在会议室召开了一次高层会议。

蒋方震、唐汉民、周正业三大参谋都到场了,这是一场只有四个人的高层会议。

“现在我们有多少运输机了?”江渝在会议开始时便直接询问道,蒋方震也没去翻文件,直接回答道:“现在一共有五百三十六架巨鸟1型运输机,巨鸟1运输机的生产能力已经扩充到每年一千架的程度了。”

“五百三十架,一次能够向同盟国投送五千三百吨物资。”江渝心里估算了一下,貌似也差不多。

江渝回过神,说道:“美国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参战了,我们却是不可能参战的,那么美国的大量兵力一旦投入到欧洲战场上,那么这场战争就很能要结束了,同盟国可能撑不过18年。”

“不错,同盟国现在看起来占据上风,但毕竟无法调用什么海外殖民地力量,仅靠中欧那点地盘是消耗不过协约国的。”唐汉民点头道。

“所以我们现在要想办法延长这场战争,今年协约国的财政也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而且我们又不向协约国赊账贷款,加之我们赚的钱也足够多了,那么18我们的战争物资出口将大幅度下降。到时候我们就能够将力量放在内部建设上,而且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内部建设。只要我们把战争延长一年,我们就比美国多一年的建设时间。同时还能通过加强同盟国的方式来削弱美国人,让美国佬加大损失。所以我决定援助同盟国,不仅要在物质上的援助,还要在兵员上援助他们。”江渝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蒋方震却是吃惊的问道:“我们向同盟国派遣兵员?”

“现在的欧洲就像是一个火坑,那不是跳进去送死吗?”周正业也纳闷不已,“而且我们和英国签有协议,不能倒向同盟国。”

“是说我们派自己人去,不是还有小日本吗?”江渝却是笑了起来,“我们把小日本派到欧洲送死好了。”

第198章 感动无比的威廉二世

“至于那个协议,是我们中华民国和英国签订的,又是日本和英国签订的,我们可以让小日本成立雇佣军,以雇佣军的名义把小日本投送到欧洲战场上,让他们好好体验一下什么叫绞肉机。”江渝一脸坏笑的说道。

“呃……这个好像有点不道义。”蒋方震不由感觉有些过意不去,呐呐的说道:“貌似我们已经耍了英国佬三次了。”

“好像是有两次了,第一次我们以参战为威胁,获取了中东殖民地,并以此为跳板打开了与同盟国的贸易通道。第二次,我们用战争为威胁,让法国佬让出了中南半岛殖民地。第三次,我们还是用战争来威胁,让英国佬割出了二十三万平方公里的边境土地。”唐汉民不由掰着手指历数道。

江渝却是不屑的说道:“你们在德国留过学还不知道吗?西方人是不讲道义的,他们讲的是规则。而规则又是由西方人自己制定的,只要符合规则什么都可以搞,西方人制定的所有规则,本质上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

“也就是说,利益才是西方人看重的东西。日本雇佣兵也不违反规则嘛!”江渝一脸的奸笑,就算是中国和英国签订了协议,但那其中的规则可以钻的空子太多了。

就像当初列强不让中国在天津驻军,袁世凯把军队换成警察的名义开入天津一样。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为官之道嘛!

对于中国这种老油条来说,西方人跟中国讲规则,那还不知道该怎么死法呢!

也就只有脑子转不过弯来的那些洋人,才会傻乎乎不的去遵守什么规则。那些欧美人大部分确实都很……很单纯,说不好听点就是有点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不过那些财团的脑子却是很好使,因为犹太人的脑子是很聪明的,所以古代犹太人能够通过天主教控制欧洲,近代以来却能够用资本来控制世界。

“如果是这样的话,协约国确实拿我们没办法,毕竟现在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把中国彻底的推到同盟国阵营里。只不过就算把小日本推到欧洲战场上打拳击,小日本说不定只会出工不出力,那样的话也起不到什么效果啊!”周正业担忧的说道。

“我们可以给小日本一点奔头!我们可以向日本许诺,只要日本用心的帮助同盟国打仗,就给与日本与暹罗一样的地位,并且废除《二十一条》当中的某些限制。”江渝却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那么这样一来代价就有点大了。”蒋方震有些顾虑的说道,“一旦让日本挣脱《二十一条》的牢笼,终究是个隐患啊!”

“这只是许诺而已,我们也可以不兑现的。”江渝很坦然的说道,蒋方震他们三人皆是一愣,突然间感觉江渝对待日本太无耻了,简直无耻到无下限的程度了。

但他们三人接着都不由笑了起来,对待日本就是要这么无耻才行。

唐汉民笑了两声,经过之前一番的分析也有了思路,说道:“大帅,我们其实也不用那么露骨,国家信用还是要尽可能的维护的。我们可以给一个前提,那就是日本帮助同盟国赢得这场战争,并且向日本暗示,中国也将加入这场战争。许诺方面,我们可以不用许诺太多《二十一条》里面的东西。日本不是想要向外扩张吗?我们就用协约国的殖民地给日本画一张吃不到的大饼,承诺战后给与日本一块海外殖民地就行了。”

“不错,我们还能许诺一些小的利益给日本,例如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中国就会多给日本一些产业进行发展。一旦日本意识到我们不可能参战从而消极怠工的时候,就以取消这个许诺为威胁。”蒋方震这时也建议道。

果然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经过蒋方震他们的补充,一个十分完善的计划就出现了。

对同盟国的援助计划也很快的确定了下来。

……

在1916年初,法金汉强行发动凡尔登战役,希望能够造成2:1的伤亡比例,逼迫法国耗尽力量。但是,在付出25万人死亡的代价后(他也因此被称为“凡尔登屠夫”),这个战略目的未能实现。法金汉因此被解职,兴登堡继任总参谋长。

此时的德国为了从中国那里进口作战物资,已经花掉了许多黄金,这使德国的黄金储量不断下降。

这时候的德国,迫切的希望中国能够参与到战争中来。

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世界有目共睹的了,这个拥有四亿人口的国家,拥有无比巨大的战争潜力。

昔日的列强都已早有先见之明,纷纷保持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和武器禁运,对日本那样的小岛国则没什么警惕性。

但那位耀眼的远东年轻将军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状况。

他使曾经的无比落后的中国奇迹般的发展了起来,而经过近三年的坐山观虎斗,此时的中国成为了最大的战争赢家。

如果此时中国能够参战,眼前的协约国又算得了什么呢?

到时候一起瓜分世界不是很好吗?

尽管之前德国人并不想和中国一起瓜分世界,但随着战争的愈加焦灼,心理底线也正在逐渐的降低。

德国驻华大使不得不再一次前往游说,只不过,中国依旧不想参与到这场战争当中。

但德国驻华大使还是带回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中国愿意直接援助德国100艘先进的潜艇,以及许多的鱼雷。

同时中国还愿意向同盟国援助大批的粮食、药品和纺织品等物资。

并且中国还决定,用日本人组建雇佣军,然后派遣到欧洲战场支援德国的西线作战,雇佣军暂定为五十万人。

这个消息传回德国,顿时让威廉二世喜出望外。

之前威廉二世已经逐渐意识到中国并不想参加这场战争,德国很大程度上被中国当枪使了。

中国借着德国的手,把美国的商船炸沉到海底,使美国对欧洲出口大量减少,而中国则趁机大量出口物资给战争双方。

不过被当枪使唤也没办法。

这场战争德国必须要坚持下去,能多削弱一分协约国的力量都是好的。

而当得知中国将暗中援助德国,并且组织日本雇佣军的时候,德皇威廉二世之前的感觉顿时动摇了。

现在看起来,中国这个小兄弟貌似还是很不错的,这让威廉二世心里顿时有点感动了。

只是德皇威廉二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中国依旧是在把德国当枪使,这一次是打算给同盟国援助以使协约国遭受更大的损失。

针对目标就是美国。

美国此时想要参与战争,一是看到这场战争中美国在坐山观虎斗之中躺着也中枪,在出口上争不过中国。

另一方面也是想尽快击败同盟国以从德国手上捞取战利品。

战争过后的德国虽然没有什么黄金之类的,但是德国手上有技术啊!

就如机床制造技术,此时的美国只能用次一级的钼钻头,而德国的钨钻头技术却始终没有被美国掌握。

然而中国却掌握了钨钻头的制造技术。

对于中国机床制造工业在钨钻头方面取得的突破,德国人一开始也很惊讶,要知道那是德国严密封锁的工业技术。

但中国却自己研发出来了。

自此让德国明白,中国人的研发技术是很强悍的,就说江渝在德国期间,他的实验室就研发出了不少新技术。其后,德国与中国的技术交换也变得频繁起来,德国也不再保留这些技术。

美国看到这种工业技术差距却是有点坐不住了。

此时美国的机床制造技术并不先进,同时产业规模也不大,就连英法都是如此。欧美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德国的机械设备输出。

现在美国工业的设备都普遍属于蒸汽时代的产物,相对之下在战争中崛起的中华民国的工业设备普遍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要想不被中国在工业上超越,美国就必须尽快获得新技术,这样才能够在与中国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不落下风。

江渝决定援助同盟国,就是为了投入一块钱,能让协约国损失两块钱,甚至是十块钱,这个还是比较容易能够实现的,因此这买卖是很划算的。

德皇威廉二世却以为这是中国要参战的前奏了。

尽管此时中国跳出来参战,有点捡死鸭子的嫌疑,但对德国来说这样是再好不过了,此时的德国也想结束战争,但却有不得不把战争进行下去的坚挺理由。

而在日本方面,大正倭王得知中国想组织日本雇佣军投入欧洲战场时却是大喜过望。

要知道《中国对日二十一条》当中规定,日本不得参与任何对外军事行动,这是对日本的一个具大约束。

现在中国要日本参与欧洲战争,那么也就说明这一条款将有所松动,甚至将被日本挣脱。

同时中国表现出了一种将会参战的暗示,同时许诺日本在帮助同盟国赢得则韩正之后,中国将为日本谋取一块海外殖民地,这让是让倭王大正的内心燃起了熊熊的战意。

派个五十万人算个啥!日本现在没工作的人多得去了,如果五十万人能够换来日本的咸鱼翻身,那么为什么不行动呢?

第199章 美国参战丑剧

正当中国开始积极援助同盟国的时候,美国也参战了。

3月中,美国船舶“孟菲斯城号”和“伊利诺斯号”被击沉,又死了不少人。于是,威尔逊召开了国会特别会议,认可美德之间的战争状态。两天后,参议院以八十二票对六票通过了参战的决议,4月6日,众议院以三百七十三票对五十票,作了类似的表决。

接着美国向德国正式宣战,同时与奥匈帝国断交。

美国参战之后,美国远征军的指挥权被授予约翰·潘兴,他于1916年开始受到公众的注意,那时他率领一支远征军出击墨西哥的潘乔·比利亚,以对他们袭击哥伦布、新墨西哥和开枪射击一些美国人进行报复。

潘兴选拔詹姆斯·哈博德少校为他的参谋长,哈博德不是西点军校出身,而是从士兵升上来的。潘兴带了六十名参谋官员、六十七名士兵和三十二名战地办事人员,于1917年6月29日乘上班轮“波罗的号”,从纽约启航。这位指挥官于7月4日到达巴黎。

而美军的战争准备也在进行。

只不过这其中出现了许多让人非常无语的现象。

首先是美国的陆军只有十五万,其中七万多人为正规军,其他的则是美国各地的国民警卫队。

军事装备不是过时,就是没有。没有单独的空军,陆军的五十五架飞机是通讯兵的一部分,连执行侦察任务也是不牢靠的。用马刀劈砍的骑兵部队是陆军就算是精锐部队了,甚至连造辆战车的蓝图也没有考虑过。军事首脑不了解军、师或旅的组织。自南北战争以来,陆军仍保持其团的建制。

美国陆军内外,没有一个人曾受过堑壕战的训练。西线固定战线的战术,根本不同于以前的战争,此时战争是辅之以机枪、手榴弹和白刃战的使人丧魂落魄的可怕消耗战。

美国加入协约国后不久,数百名英法军官横渡大西洋,去训练新兵的攻守方法,但美国人到达法国,才是真正训练的开始。

威尔逊在强烈的反对声中,说服国会对每一个二十一岁至三十一岁的体格健全者实行征兵制,后来年龄改为十八岁至四十五岁。将有四百多万人在陆军服役,八十万人在海军服役。潘兴重建他的部队,决定每一个美国师应包含二万八千人,约两倍于相应的英法部队。他的命令证实了一个普遍的欧洲人的观念,即美国人做什么事情都是大手大脚的。

美国佬一搞就是480万兵力,这也让中国军方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要知道美国才九千万人口人。

相当于是二十个人当中抽一个人投入到欧洲战场去。

相比之下,此时的中国陆海空的兵力加上地方警察、武警等人员也才勉强上四百万罢了。

相当于是一百抽一。

美国作为一个远隔重洋的国家,竟然为了这场战争抽出如此巨大的兵力投入欧洲作战。

“美国人民在财团眼中不过也都是工具而已,送到欧洲战场去送死不稀奇。再则美国把大量劳动力抽调去参军,也意味着美国在出口上已经赚不到太多钱了。”江渝分析道,此时中国在出口方面同样也拿不到什么大订单了。

协约国和同盟国都快打没钱了。

欧洲的普通民众没钱了,政府也没钱了,出口方面正在逐渐下降。

这并不是说欧洲人穷了,实际上罗斯柴尔德财团才是这场战争当中赚钱最多的,因为罗斯柴尔德财团掌控了欧洲60%的财富,大量有价值的不动产、工厂都掌控在罗斯柴尔德财团手里。

就连德国也是如此。

同时罗斯柴尔德财团还掌控着美国的金融、工业。

这也就意味着,不管是协约国还同盟国,他们打仗首先是在国内向工厂采购军火,首先赚得一塌糊涂的就是罗斯柴尔德财团,不管美国出口了多少物资给协约国,对于罗斯柴尔德财团来说,都是他们赚大头。

因此这场战争,让欧洲的财富大量集中在罗斯柴尔德财团手中,政府的钱、民众的钱。

现在双方都已经打得差不多精疲力竭,罗斯柴尔德财团已经没什么钱赚了,加上德国开始在国内向那些战争中发了战争财的资本家们增加税收,这更是触动了罗斯柴尔德财团的利益。

这个时候,罗斯柴尔德财团打出了美国这张决定战争走向的王牌,就是要一举结束战争。

同时,现在美国这张王牌也是罗斯柴尔德财团收刮财富的对象。

从美国军方采购的物资当中就能看出来。

美国陆军不断的大手大脚的挥霍着战争经费,美国骑兵仅仅才八万多人,结果美国陆军却采购了一百万条马毯,二百万只饲料袋,九十四万五千副马鞍和二百八十万个马笼头。订购了二千多万顶蚊帐,但在法国从未需要过。

之后在法国的几英里方圆的货栈,堆满了各式各样无用的东西,这对潘兴将军来说是太难堪了。他通知陆军部停止装运浴缸、书橱、地板蜡、割草机、办公桌、活梯甚至是痰盂。

从这里可以看出,美国人打仗当旅游的传统真是源远流长。

而在战车方面更是如此,美国军方向美国汽车公司订购了四千五百辆战车,历史上这些战场真正投入战场的只有一百辆。

这些战车的性能相比中国的战车来说可谓极差,但这一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些‘名目’公然贪污美国政府手里的钱。

现在协约国当中,只有美国政府对财团来说还有利润可言。

至于飞机之类的,美国飞机制造业发展得很晚,都还比不上欧洲的飞机制造业,更加比不上中国的飞机。

不过美国陆军还是大量采购飞机、大炮,不过却是在英法工厂采购,对于罗斯柴尔德财团来说,在美国采购还是在英法境内采购都是差不多的,因为工厂都是他们的。

只要以战争的名义压榨掉政府手上的最后一毛钱都是好的。

因此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一个充满了阴谋的战争,财团在其中充当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欧美财团的阴谋之外,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以中国做为大本营,却是逍遥于这场阴谋之外。

当然,此时的江渝也加入了这场阴谋。

“欧美财团想要结束这场战争,我偏偏不让你们如意。”江渝冷笑着观察着欧洲战争的发展局势。

江渝立即拿起电话,分别给周子跃、蒋方震、宋教仁等人打去电话,做了一番指示。

首先调整发展路线,中国的军用物资出口开始削减,集中更多的钢铁用于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将钢铁倾向于造船业,中国要尽快多造些船,以保障战后抢占全球远洋运输业。

削减的军工生产能力高达50%,剩下的50%的产能协约国买就买,不买就援助给德国人。

中国之前通过军工业赚到了大把的钞票,现在就算是把军火白送给德国人也没什么,毕竟黄金不会外流,只是给工人支付工资而已,结合之前的军工利润,依旧不会亏。

而且只要钱还在中国境内,那么这些钱早晚会流回财团手中。

另外财团把注意力调整到巩固海外市场上,昔日英国的海外市场的倾销商品主要是煤炭、钢铁、纺织品,同时把海外原材料运回英国生产。

煤炭、矿业、纺织品这些东西中国完全有能力占领,钢铁方面目前只能说是无能为力了。

而在德国的外销商品的药品、染料、机械设备方面,药品、染料等方面也是有能力占领的。

在民用商品方面,此时中国轻工业的规模足够牢牢占领缅甸、印度、澳大利亚、中亚、非洲市场。

在机械设备制造业方面,简单的机械出口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