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第一军阀-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时机的问题,如果晚上十几二十年,中华民国就很难再形成财团了,就算是在二战时期形成财团,也只能是二流财团,或许勉强可以不受盘剥。
但此时中华民国形成财团,而且是强大的民族主义财团,这结果就不一样了。现在谁敢来招惹中国?
就算是中华民国一时拿着没办法的美国,面对中华民国的问题时也要小心再小心。
民众游行陆续出过了五十多辆彩车,主要是中华民国的省份比较多,每个省一辆彩车,就几十辆了。
第076章 巨大影响
这场阅兵式与民众大游行,让那些受邀前来参观的外国嘉宾们都震撼了一把,特别是对中华民国的军事实力和十年发展以来所获得的巨大成就。
朝鲜、日本、暹罗、越南、琉球、南华共和国、波斯、阿富汗、半岛北部六国、埃塞尔比亚、纳米比亚,以及特邀前来的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国王、总理之类的首脑人物,普遍都被这次庆典所展现出来的军事力量给震撼了一把。
当然,朝鲜国王袁克文倒是淡然得很,他本来就是中国人,自从当了朝鲜国王后,一年当中有半年时间要跑回北京来,因为他在朝鲜那地方根本就待不住,对中华民国的变化清楚得很。
不过军事技术的发展,确实也让袁克文有些惊讶。他不是军方的人,很多这次展露出来的军事装备并不了解。
另外还有一些欧美国家,多数也都派了一些政客过来观看阅兵仪式,但他们的观光团当中,倒是安排了很多军事观察员。
他们普遍被中华民国的军事装备的发展感到震惊,不过中华民国的军事技术,自成立以来就很多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第一个制造出并使用轰炸机的国家,第一个将战车投入战场的国家。
战后各国证实,是中国人向德国提供了白磷弹、毒气炮弹技术,也是中国人向德国提供先进战斗机技术。更是中国人给德国制造先进潜艇的。
这亏是吃大了,但是却是个哑巴亏。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利益,那些所谓正义,只是胜利者的东西。
所以中华民国有先进军事技术倒是不奇怪,让那些欧美军事观察员们更担忧的是中华民国的军官素质的提升。
对于军队来说,军官就是灵魂。
在大规模战争中,新兵都是没打过仗的,这时候就需要那些有战斗经验的基层军官对新兵进行指导,并教会这些新兵如何作战。
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军队素质都无法提升,那么就算是有再强大的武器也是扑啊!
在这些欧美国家的眼中,中国士兵的战斗力是很强的,军体上超过欧洲士兵,而且吃苦耐劳,只要练练枪法,基本上就是最好的士兵了。这在昔日这些军事观察员评价北洋军的时候就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当时那些军事观察员们并不认为中国军队有多强的战斗力,因为军官素质普遍有待提高。
但是现在的中华民国不同的是,经历了与俄国、日本的战争后,已经具备了战斗经验。同时战场也是个筛子,没能力的下去,有能力的上去,经过几次战争之后,已经提拔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士兵。另外军校体制的建立,让这些提拔起来的普通士兵,也受到了系统性的军校教育。
作战经验,也是军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经验的国家,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军事人才。
中国显然都具备了这些条件。
军事人才的不断增多,加上中国的人口太恐怖了。更加让人担忧的是,日本人和尼古拉二世那群流亡俄国人都听命于中华民国。
这让中华民国的战争潜力变得更加巨大。
不过他们现在意识到也已经晚了,中华民国已经发展起来了,再想扼杀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中国像古代一样,自己把自己玩死。
但这个时代的通讯信息这么发达,一个有效体制的形成,想要把国家玩残玩废,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们有五亿人口了,这么多的人口,如果进行动员的话,可以动员多少士兵?按照欧洲国家的动员力度,他们可以动员5000万名士兵。而按照美国的动员比例,他们可以动员2500万士兵。整个欧洲现在只有不到4亿人口了,而且还分散在各个国家,还要刨除俄国的人口,就算加上美国的那一部分人口,也没有中国的人口多。而且欧美国家数量多,根本不可能把所有国家都团结在一起。”英国的观光团当中,军事观察员约翰悲观的写下了自己的观察报告。
“他们不仅有人口上的优势,而且在军事技术也存在优势。就亚洲而言,这是一个绝对的霸主。如果中国人想攻占印度、缅甸和马来西亚,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大英帝国根本就毫无胜算,甚至是连最起码的抵抗能力都比较缺乏。另外,中国人掌控了阿拉伯半岛,他们能够从那里进攻非洲,也是一个让人沮丧的事实。而且他们在东北非拉拢了埃塞尔比亚,在西南非扶持了纳米比亚,都可以在那里进行驻军。如果中国人要攻占非洲的话,基本上也是没有任何办法阻止的。”
法国军事观察员,同样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已经几乎不可遏制,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受中华民国的威胁非常大。
美国军事观察团则认为,中国当前的军事力量,还不太可能威胁到美国本土的安全,因为中间隔着太平洋和大西洋呢!
不过美国军事观察团认为,中国当前在大力发展海军,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另外,如果欧洲被中国给打爆的话,美国将难以独善其身。
中国位于世界岛上,版图面积比美洲大得多,资源也更丰富,人口也更多。一旦被中国称霸世界岛,美国基本上就被世界给彻底孤立出去了。
跟随着一起来的还有美国财团的人员,在听了美国军事观察员的报告后,也让美国财团代表感觉到了极大的忧虑。
现在国际市场被中国及其附属国占据了大部分,让美国财团的出口变得很艰难,几乎除了矿石、煤炭这些原材料之外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与亚洲商品的竞争就是一场艰难的战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战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夺取利益,而商业也是为了夺取利益。
但商业无法夺取到利益的时候,则用战争来夺取。
显然中国战争潜力如此巨大,美国不可能用战争来夺取国际市场,用战争手段是不切实际的。
曾几何时,美国还想进军东北呢!
历史上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就想收日本为小弟了,为此双方还进行了接触,签订了一个协议,美国计划进入中国东北。
结果日本撕毁了协议,不执行了。
双方由此开始结怨。
美国佬心高气傲,按照他们的想来,只要他们抛出橄榄枝,日本人就得哈巴哈巴的跑过去。
结果小日本在一战过后也形成了自己的资本,同时还是一个民族主义资本,怎能容许美国染指东北亚?
二战爆发后,美国就有意识的对付日本,不打掉日本,美国就永远无法进入亚洲市场,更无法经济殖民亚洲。
所以美日太平洋战争,实际上也是一场必然爆发的。只是两个强盗在互掐,没有所谓正义。
当然,二战也让美国如愿以偿,收服了日本这只哈巴狗,染指了台湾、朝鲜、泰国、印尼,以及印度。
现在日本这头哈巴狗投降中国了,本来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已经和日本达成协议了,只要日本撑住,美国战后就会对日本进行援助了。
结果日本没撑住,投降了中国。
一头哈巴狗就这样与美国彻底失之交臂了,连染指亚洲的希望,也随着中美菲律宾战争而彻底破灭了。
中国构筑的亚洲现在就像是一个铜墙铁壁,除了英国人还占领的殖民地之外,其他地盘是欧美资本所无法大规模进入的。
中亚地区,也基本上被中国所掌控了。
非洲地区的市场则不大,一群黑人的消费能力很低。国际市场的争夺焦点,实际上也就是欧洲和南美、加拿大这片区域。
这两个区域是中美商品竞争的焦点,南美洲本来是美国的后花园的。
但随着中华民国对南美国家的拉拢,这让南美国家都看到了好处,就算不是真正倒向中华民国,也不会与中华民国做对。
而此时还在进行的上海世界博览会,让中国商品和其附属国产品一下打开了国际市场。
这更是加剧了美国商品出口的难度。
美国苦心经营的美洲后花园这块肥肉都被中国分走了一块,而欧洲市场的问题显然更加严重。
欧洲的那些小国家,可不管你那么多,谁的商品便宜,谁的商品质量更好他们就买谁的。
商品的性价比方面,显然还是亚洲商品更高。
那些小国家又不是什么东西都能自给自足,他们每一个都需要进口很多种商品,因此亚洲商品成为了这些欧洲小国的首选目标。
在他们看来,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殖民世界,称霸全球,压制亚洲发展什么的,统统都和他们无关。只要他们不去招惹中国人,中国人自然也不会去招惹他们。
对于这些小国家来说确实如此,中华民国就算是与欧洲开战,只要这些小国家保持中立,基本不会去动他们。
至于欧洲那些大国,英法德,此时都在进口亚洲商品。
英法是因为消除贸易逆差协议的签订,进口中国商品不会使他们的财富外流,所以进口中国商品显然更划算。而且还能拉高他们的就业,消除他们的内部矛盾。
德国则是与中华民国有暗中的一定程度的联合,他们不买美国和英法的商品,那是因为中国商品首先在性价比上更高,另外也是不愿意看到英法美国继续发展,从而扼杀掉德国重新崛起的集会。
于是亚洲商品开始泛滥世界,中国及其附属国的农产品更是肆虐国际市场。美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农产品出口被急剧挤压,在美国出现了大量农民破产的现象。
美国财团从这次阅兵式中也看到了,中华民国在军事上是占了上风的,武力摧毁是完全行不通的。
这就变成了无解的问题了。
世界各国的记者在观看了这次庆典之后,纷纷冲向电报局,或是自己携带了电报,然后将写好的报道以最快速度发回各自的报社。
这次中华民国的庆典有报道价值的东西太多了。
不仅军事上的发展,还有中国人在生产力上的发展,简直就是让人震撼。
不久之后,欧美报纸纷纷以‘中国已彻底崛起’、‘黄种人逆袭世界’、‘令人吃惊的中国发展速度’等标题对这次中华民国建国十周年庆典进行了报道。
欧美白种人世界当中,很多人还以为中国人还是留着辫子的。而当他们看到这些报道后,都很是难以置信了。
这也使白种人的自信受到了打击,特别是欧洲人,在经历了这一场战争过后,都在怀疑欧洲的科学体系是不是存在什么问题,工业体系的发展是否真的是进步,自信心本身就受到了较大打击了。
……
参加这次庆典的中国国民,则看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祖国,一个个成就让他们即振奋也为之自豪。
自从打败了俄国和日本,并在工业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大汉民族已经逐渐找回了昔日的自信,一种能够泰然面对一切敌人的自信心。
从这时起,中华民国不再是落后国家,反而是先进国家。而且军事强大,在亚洲根本就毫无敌手。
中国在战后,以亚洲霸主的地位,出现在了世界的面前。
阅兵式和民众大游行的录像带也复制了一大堆,送到了全国各地的电影院、广场进行播放。
电视台也播放了这次庆典。
刚成立几个月的‘华夏电视台’,是中华民国首个电视台。而黑白电视机则迅速卖出了一大堆。
特别是那些高收入群体,基本上都买了电视机。中产阶级,也很多买了电视机,只不过当前电视机的价格比较贵。小小的黑白电视,却卖得老贵,简直就是超级暴利。
这种暴利是奇货可居的因素居多,但却是很好的回收钞票的手段。
电视机用户短短几个月中,就突破了三十万户。
民众在节假日期间,为了观看这次庆典,也大量的涌入了电影院,广场人太多了看不清楚,还不如花点钱到电影院去看。
这次庆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全国国民在看了庆典之后,都为中华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振奋不已。
日本大正倭王,此次也来参加了这次庆典,但是他连城楼都没资格上去,只是在下面的看台上安排了座位。
这让他很憋屈,更憋屈的是,他在这场庆典上,彻底的沦为的大反派,成为了人家荣耀的垫脚石。
但是让他泄气的是,中国的军事力量越来越强大了。
日本现在连枪炮都不能造,更别说是什么飞机战车了,中国人的飞机越来越先进,战车性能越来越好,日本此时却只能苦逼做代工和生产低级产品,完全就像是中国人的奴隶一般。
但是,反抗的下场就只有死路一条。
“我们大和民族要想生存,确实只能依附于支那人了。”大正倭王心里泄气的想,庆典结束后便垂头丧气的回酒店去了。
那边朝鲜国王袁克文却是拉着一群文人雅士谈笑风生,这次文化界的大师们基本上都来了,让他倒是高兴得乐不可支。
袁克文当朝鲜国王以来,朝鲜财政赤字连续增长。基本上,他都不管朝鲜发展,财团借款要签字的时候就签个名字下去,非常的轻松。
朝鲜政府也是负载累累了,每年要被中华民国盘剥一大笔利息。
不过朝鲜的财政赤字下,也不是没有效果。因为大量资金的投入,朝鲜的经济持续发展。
财政赤字的增长,不意味着乱花钱。
那些钱都投入到了朝鲜的各种建设当中,朝鲜的工业发展还是比日本要高级一些的,一些工业虽然低级,但会形成一些还不错的战争潜力,所以这种产业就不适合交给日本去发展了,朝鲜倒是很适合。
安南王、暹罗王两人则在观看了庆典之后,更加坚定了紧跟上国脚步的基本国策,只要跟着上国走,他们就能永享荣华富贵。
至于安南和暹罗欠下了多少钱,按是政府的事,不是他们王室的问题。
就算他们的国家被压榨得再厉害,他们依旧还是有钱进账。而且上国越强大,他们的地位就越稳固。
对于他们来说,现在的江山是稳如泰山。上国如此强大,没有什么列强再敢入侵亚洲。他们要钱有钱,要女人有女人。
暹罗国王拉玛六世也彻底的打消了脱离中华民国掌控的念头,两个国家紧挨着,想摆脱也摆脱不了,要想保住荣华富贵,就得抱紧大腿。
波斯和阿富汗两国王室则被中华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吸引,也希望能够按照中华民国能够在他们各自的国家投入更多的资金,从而将他们的国家发展起来,这样把蛋糕做大了,就可以像朝鲜、越南、暹罗皇室一般,不仅中国赚到钱,他们也能赚到钱,而且在物资丰富下,还不用民众造反,更不需要为国家安全而担忧。
第077章 屠龙计划
十年庆典期间的中华民国,各地方政府也纷纷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全国上下的节日气氛比春节还要热闹。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全国各地中产阶级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国家强盛,不仅收复了丢失的领土、附属国,还开疆扩土。
所以全国民众都对当前的民国政府非常满意,民众们对政府极为拥戴,也对政府非常信任。
经济发展的结果就是闲钱比较多了,各地方的庆祝活动也经费充足,民众参与热情极高。
十天的假期当中,全国旅游业发展迅速。
旅游业这个产业,是这些年刚兴起的一个产业,昔日的中国哪有人到处去旅游,顶多是读书人到处游历。
现在不同了,中产阶级多了。他们在政府、企业当中工作,能拿到稳定和较高的收入,而且还有假期,全国的交通也方便了许多,自然也就有大批人开始旅游了。
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也是针对高产、中产阶级,是一次财富再分配的产业,所谓财富再分配,就是中产阶级、高产阶级在满足了各种消费项目之后,钱不断的在积累,这时候要想办法让他们把钱消费掉,这样钱才能流动起来,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钱。
换个说法就是财团在回收钞票。
交通方面的方便,主要是汽车的出现所造成的。
铁路方面,中华民国此时已经拥有二十万公里铁路,这样的铁路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并不多。
德国那么小的一个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经拥有了八万公里的铁路,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才拥有二十万公里。
当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还不够普及,没有汽车,工厂全都要靠铁路运输什么的,这也造成了德国有八万公里的铁路。
中华民国的铁路却不需要像德国那样修得那么多且密集,因为汽车在中华民国大量使用,公路成为了很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分摊掉了铁路的运输压力。
另外空运的出现,虽然成本比较高一些,但也解决了一部分运输。
中华民国又把低级产业分包给了附属国,铁路运输压力进一步的降低。这二十万公里的铁路,除了客运之外,就是主要运输大宗货物了。
财团此时正在不断的修建矿山铁路,由于那些矿山只开采设计产量的一部分,所以那些铁路的回报率很低。
但是财团如果不建设这些铁路的话,国家显然也没这个必要去建设,民资更不会去建设,因此负担是落在了财团头上。
公路发展则是非常迅速的,中国公路增长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总长也是最大的。大量的公路的修建,为汽车运输进一步的铺平了基础。
交通的方便,让民众旅游成为了现实。
很多家庭是自己开着汽车去旅游的,家庭汽车在高产阶级和中产阶级当中已经比较普及了。
这一时期的旅游,以短程旅游为主。
也有一些人做飞机、铁路到比较远的地方去旅游,但数量不是太大。
十天假期的消费也是非常疯狂,老百姓在十年国庆的消费很爽快,大量的商品在十天长假中卖了出去。
特别是汽车、电器、商品房,销量一路猛涨。
在经济发展方面,基本上已经不需要江渝操心了,中国经济已经走上了发展轨道,财团模式又比较简单,操作起来也不复杂,所以不需要他事事过问,下面的人才们自然会把财团管好,他只要负责抓好大方向。
江渝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俄武力干涉方面,经过军部的商定,武力干涉将在明年开春进行。
“三个月内结束主要战役”,这一目标是这次武力干涉的核心内容。
“我认为不需要三个月,我们一个月内就可以击溃红色毛熊的正规军了。”唐汉民在军事会议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红色毛熊的装备落后,完全挡不住我们的飞机战车。”
“太乐观是很危险的,一个月内是绝对肢解不了这头蛮熊的。首先巷战就是一个问题,另外丛林战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俄国北部可是有大片的森林,只要他们往里面一躲,我们的机械化部队就只能停下来了,所以我们得做更长久的打算。”江渝却不认同一个月能解决红色毛熊的观点,一个月能解决的话,德国还不早把红色毛熊给干翻了。
“如果我们不能在三个月内解决主要战场上的战斗,那么就会拖累经济发展了,所以我们的快速,快速,再快速。用最快的速度,用闪电一般的速度,把红色毛熊给肢解掉。但三个月,并不足以消灭红色毛熊。所以我们的目标,更主要的是在平原地带帮助沙俄复国,从而盘剥俄国人。”
江渝这时宣布道:“另外,我决定施行‘屠龙计划’,你们有异议吗?”
众人神色不由一动,‘屠龙计划’是中华民国军方最高机密之一,蒋方震发言道:“我同意屠龙计划的施行。欲灭俄国,必然要先断其气运,否则骨头太硬。”
“我也支持屠龙计划。”
屠龙计划,也仅仅只有在场的几个人知道。这个计划制定下来已经有些年头了,中华民国曾经秘密派人前往乌拉尔山脉探查了几十次。
俄国是一个龙脉不多的国家,也就只有一个乌拉尔山脉,这条野龙因为没有竞争,东西两边都是平原等地形,所以才造就了俄国庞大的领土版图。
但这条龙脉并不是太强,历史上沙俄一直想要继续扩张。向东,无法压服中国龙脉。向西,欧洲大陆的阿尔卑斯山脉的龙脉也干不过。
结果沙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把自己玩死了。
红色毛熊时期,北欧龙脉也干不过,入侵芬兰没成功,被芬兰人打回去。
这条野龙是肯定要斩掉的,不斩掉这条野龙,俄国人的反抗将非常剧烈。龙脉这东西,不仅表现为其领域内的人骨头很硬,气候上也有力量展现。
就如日本侵华,抗日战争当中,为阻止日军轻易的渡过黄河南下作战,黄河八年未曾封冻,中华主脉依然有力。
刘伯温奉旨斩龙已经过去了五百多年,华夏大地的龙脉,基本上该复苏的也都复苏了。
正是因为龙脉的存在,抗日战争当中,中国政府才始终未曾投降。
如果不斩掉乌拉尔野龙,中国要想灭掉红色毛熊,那基本上是要掉进战争泥潭里的,没有侥幸的可能。
所以这场战争的核心,不是为了彻底消灭俄国,而是让沙俄复国,并且占领西伯利亚以及斩灭乌拉尔野龙。
……
此时的红色毛熊,刚从饥荒中缓过气来,这一年秋天,俄国终于是大丰收了。当然,丰收是丰收了,但是农业严重萎缩,俄国民众还是只能半饱半饿,只是没有再饿死人了。
旱灾的停止,让红色毛熊有大片的土地用来发展畜牧业,畜牧业需要投入的劳动力比较少一些。
在这样的半饱半饿中,俄国人在列宁的发动下,到处都在修建战争基础设施,以及大力发展工业。
大部分的劳动人口,都被调去建设重工业了,俄国人的生活水平严重下降,甚至是死了那么多人之后,还比不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沙俄帝国。
但是俄国的工业基础太差了,本来还不错的,年产钢量差不多有五百万吨,但是工厂被中华民国给拆了大部分,使得俄国的产钢量悲剧的下降到了八十万吨,经过一年多的恢复,俄国的产钢量勉强恢复到了四百万吨的规模,其恢复速度还是很快的。
也正是恢复速度太快了,让中华民国感觉到了威胁。
红色毛熊的这种制度,基本上时时刻刻刻都在为了战争而建设,这样的国家简直就是心腹大患。
……
罗斯柴尔德财团在中国阅兵式举办之后,也感觉到了来自亚洲的强大威胁,而罗斯柴尔德财团要想成功的阻挡中国人入侵欧洲,那么就得有一个强力的盾牌。
恰逢此时红色毛熊正好跳出来,要求欧洲国家给与其援助。
一开始让红色毛熊沮丧的是,欧洲国家对于援助他们没有丝毫兴趣,现在他们都缺钱呢!谁来援助他们?
结果在中国举办了阅兵之后,罗斯柴尔德财团突然跳了出来,秘密的和苏联谈起了援助的事项。
援助无非就是物资加技术,罗斯柴尔德财团很是大方,战车技术、飞机技术,给!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没打掉的军火,给!
人才?
也给!
只求红色毛熊能够尽量加强自身实力,从而抵挡中国向西推进。罗斯柴尔德财团甚至幻想着,在中国和俄国之间,复制一场欧洲战争。
如果这场战争能够把中国推向深渊的话,那么他们做梦都会笑醒了。
当双方签订下协议后,罗斯柴尔德财团的代表笑着伸出手,和红色毛熊军方高层托洛茨基握手说道:“祝我们合作愉快。”
“我也希望合作能够很愉快。”托洛茨基非常高兴,到欧美找援助是他提出的,现在终于是完成了任务。
第078章 战争气氛
协议签订后,意味着红色毛熊将获得更先进的工业技术,同时也还能获得先进的军事技术和一大批军火。
罗斯柴尔德财团这次是在赌博,他们也想过,一旦红色毛熊发展起来,只要他们调准矛头,完蛋的很可能就是欧洲了。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
起码现在的中国对红色毛熊的威胁更大,连沙俄救国军都组建起来了,估计双方是有一场战争要打。
若是欧美能够抓住这个机会缓过气来,那么中国人的很多优势都将被追赶,甚至是赶超掉。
“我们有共同的敌人,合作一定会很愉快的。”
“为了打倒共同的敌人,干杯。”
双方说着喝了一杯葡萄酒,气氛非常的融洽。
协议签订后没几天,罗斯柴尔德财团就开始准备对红色毛熊的援助了,工厂设备、飞机大炮、技术人才,以及各种物资,还有粮食。
这些援助,让红色毛熊大大的缓了口气。
罗斯柴尔德财团这种暗中援助红色毛熊的行为,也已被中国军情局获知,消息传回中华民国后。
中华民国军方,则制定了反制措施。
立即向华东飞机制造厂,增加了轰炸机订单。一个国家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工业。只要把红色毛熊的工厂给炸了,他们顶多就只能搞搞小米加步枪那种人民战争路线了。
可那种模式,在平原那种简单地形上,是很难有什么竞争力的。俄国人如果没有工业的话,游击战是没什么用的。
平原简单地形的游击战,不可能给敌人多大的杀伤。只有城市与丛林,可是帮助沙俄复国,可以选择不进丛林。
至于城市,沙俄和小日本上吧!而且可以先围起来再打,或者干脆先避开不打。
德国打红色毛熊之所以没成功,主要就是没有战略轰炸机,炸不到红色毛熊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工厂。
中华民国却是俄国全境都能炸到,只要炸掉了毛熊的工厂,毛熊基本上翻不出太大的浪花出来。
主要一个原因还是俄国佬的龙脉不强,有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模样。或者说是毛熊的龙脉,双拳难敌四手。
如果是中国,中国龙脉那么多,谁敢入侵?到处都是战场。
毛熊不同,一条山脉,其他多是平原,可任由装甲师部队驰骋。
所以中华民国只需要增加轰炸机部队的规模,就能够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了,此时罗斯柴尔德财团就是给红色毛熊再多的援助,也改变不了大局。
“我们空军目前的战略轰炸机部队,是600架雄鹰轰炸机,以及1200架天火轰炸机,基本上足够应对俄国的战事了吧!”
“不够,俄国那么大,开战后必然有战损,所以必须增加数量。”空军司令刘景龙连忙叫了起来,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空军如果不争,怎么能有更多的飞机。
“这样,让飞机制造厂,再制造几百架出来。另外,把野马战斗机装备空军,让空军战斗机群可以对战略轰炸机进行护航,这样一来战损就能够大幅度降低了。”江渝决定道。
“这倒是不错的法子,战略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