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闺房里的铜镜成精了-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只喜欢看你羞。”
他朗声大笑,拾起地面的衣物穿戴好,沉声朝门外喊:“让太医进来给皇后请脉。”
隔着帐帘,太医在屏风后为薛盈悬线诊脉,薛盈并无大碍,太医叮嘱道:“还请陛下节制,不可大力。”
盛俞淡淡“唔”了一声,待宫人送走太医,转身钻进被窝里搂住薛盈:“好好睡。”
“我想沐浴。”
“天冷,明日再说。”
“不沐浴我睡着不适。”
盛俞无奈:“浴室的灌水管子烧水该需要些时辰吧,我用热水给你擦拭一下,好不好。”
薛盈点头:“那让白湘端来,我自己擦拭。”
白湘须臾端来热水,盛俞却不让薛盈再动,他亲手拧干巾帨帮她擦身。薛盈十分羞窘,盛俞勾起薄唇问:“你我像不像寻常夫妻。”
薛盈颔首:“沧海一粟,你我本就是寻常夫妻。”
一切忙完,盛俞搂住薛盈道:“睡吧。”他轻轻吻在她眉心,声音无比柔情,“快闭眼睛。”
薛盈觉得,她是天下间最幸福的人。
……
新春宴会上,宫中百官携带妻眷入宫赴宴,宗正寺今日也收到东朝的朝贡,正向薛盈一一禀报数目。
薛盈身穿凤袍,她嫌沉重而未戴凤冠。她朝许捷道:“本宫已知,此事由宗正寺清点,呈报陛下,归入国库吧。”
许捷应诺退下,魏锦岚命宫人与各司安排,宣布宴会开始。
薛盈与盛俞端坐殿上,放眼望着殿中四处守卫,两人举杯相视一笑。今日殿中的守卫都是魏锦岚一手安排,薛盈未曾过问半句。
宴上歌舞升平,百官齐声恭祝国泰民安。
宴会快进行到末尾,薛盈朝盛俞示意,起身离开了殿。
今日她与盛俞约好,她先离宴,测试魏锦岚与盛秀的野心。那殿内虽都是魏锦岚夫妻安排的人,但盛俞早有防备。
薛盈并不担心盛俞,由宫人搀扶行至别处。
她立在一片花林前,临着宫灯眺望眼前一片茂林。今夜月光澄明,不远处白雪皑皑,视线里都是纯洁的世界,仿佛不容一丝玷污。
江媛为薛盈系上狐裘披风,安静里渐渐传来一道脚步声。
有请安声打破这宁静:“妾身拜见皇后娘娘。”
薛盈听着身后这熟悉的声音回头:“平身。”眼前之人是薛淑。朱宁伯府的大公子吴炳权回京休沐过年,带着薛淑这个正妻入宫一同参加宴会。
薛淑垂眸,瞧不清神色。薛盈只能依稀见她依旧是白皙年轻的模样,她道:“夫人用不着拘礼,抬头跟本宫说话吧。”
薛淑抬起头,目中清冷,眼睑下被厚重脂粉遮盖,却仍透出一片青色。看来她过得并不好。
薛淑道:“今年春节是妾身过得最不舒心的一个年,妾身母亲不在了。皇后娘娘的母亲也未归来,仍在甚州留守驻任,守着田地,真是大义。娘娘生母不在,娘娘该是与妾身一般想念母亲的吧。”
薛盈道:“你的母亲是有罪之人,被陛下赐死谢罪,在宫里,夫人还是莫要提及的好。”
薛淑唇边勾起一丝讥讽,她似乎已学会隐忍情绪,并未再如从前那般跋扈放肆。
她将目光投向薛盈方才望的方向,那是一片茂密树林:“这是梨树,被司农特意修剪,在春日能开出茂盛的白花。”
薛盈淡笑:“你如今倒是知晓些农理。”
“自然,嫁给一个农夫,多少耳濡目染一些。”薛淑渐渐勾起红唇,“梨花色白,香纯净,文人雅士都喜欢,皇后也是喜欢的吧。”
薛盈不言。
薛淑仍径自说笑:“妾身曾见过人将血与梨花染在一起,你说怪不怪。”
白湘与江媛听罢已蹙起眉,江媛比白湘急躁,已不能忍:“吴夫人,皇后娘娘身怀龙裔,切莫拿此等不敬之话冲撞皇后娘娘。”
“这如何是不敬了。”薛淑笑,“妾身还未说完呢,那人将梨花攥在手心里,爱若至宝,吐了好几口鲜血都舍不得放手。此等爱梨花至痴之人,不知道世间还有几人了。皇后也是这般爱梨花么,不知圣上可会如那人一样,这般爱梨花爱到吐血。”
“深宫之内禁狂妄之言。”白湘沉冷出声,“吴夫人虽是四品官员之妻,也不能在皇宫里口出狂言。”她道,“请吴夫人向皇后娘娘请罪。”
薛盈从始至终都未开口,如今的身份,她不需要亲身躬行便有人替她解决。只是她并不明白薛淑话中的意思。
薛淑道:“妾身给皇后娘娘赔礼道歉,妾身常日憋闷,见故人不免忆起旧事,情绪失控,请皇后娘娘恕罪。”
薛盈转身离开,薛淑待她本如仇人,她多出现一刻,薛淑的恨便应更深。
第46章
回到长秋宫。白湘伺候薛盈梳洗; 江媛从外边回来道:“皇后娘娘,一切平安。”
薛盈波澜不惊; 今夜是魏锦岚与盛秀二人最佳的机会; 既然今夜平安,那之后盛俞应该不会再疑心这个弟弟了吧。
江媛道:“陛下在太后处; 太后留了恭亲王与王妃今夜在宫中歇息,陛下稍后便回来。”
“知道了; 今日是喜庆的节日; 你与白湘拿着这些赏赐分给宫里众人,让大家去歇着吧。”
“皇后娘娘宅心仁厚; 奴婢们这就去办。”
两人在庭院中分派赏赐; 薛盈听着宫人们的欢笑; 也不禁抿起唇角。不过今日各地的监馆司与贵女们都回京休沐守岁; 监馆司呈上的奏报里说了女学馆的情况,女子们都求学若渴,思想有所改变; 喜欢新的女则,但身边家人与友人往往不能接受这份新事物。
薛盈想到这些还睡不着,披了一件狐裘披风去书房,她近日不爱提笔; 只信手翻阅起架子上的书籍。
随手拿起一册长京巡守记事录; 她看了没多久盛俞便回了长秋宫,亲自寻到书房。
“怎没宫人伺候你,这帮宫人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
“今日是个好日子; 是我让大家休沐半日。”
盛俞走到薛盈身前,握住她肩看她:“你不冷?”
薛盈摇头:“恭亲王今夜留宿在宫里了?”
“嗯,明日还有家宴,母后便将他夫妻二人留在了宫里。”他瞧着薛盈手里的书,“这是京城巡守记事录,你瞧这个做什么。”
“女学一事还是鲜被世人接受,尤其是出了长京城。刚刚在等你,这本是我随手翻的。”
盛俞拉过薛盈的手:“那便不看了,这事儿慢慢来,今后配合朕的政令一起施行。”他要牵她回寝宫。
薛盈起身时袖摆拂过几页纸,她眼角余光处掠到几字:承启十二年。
翌日。
许太后在朔阳宫摆了家宴,入宴之人都是皇室的王爷与公主等家眷们。薛盈用过膳后回了长秋宫,见江媛在打扫书房,她想起昨夜里未看完的书。
“皇后娘娘,案头的书是您昨夜看的?”江媛见她走进书房,笑问,“娘娘怎么看起这书了。”
“你识字?”
“奴婢识得的字少,全是白姐姐近日里教我的。”
薛盈淡淡一笑,坐下准备阖上那本书。忽然之间,她的手指略有僵硬,视线凝结,她一动不动端坐在椅上,在江媛喊了好几声后才抬头问:“何事?”
“奴婢去给娘娘煮红枣桂圆茶,娘娘要放蜂蜜么?”
薛盈摇头:“不放。”
江媛俯首离开,只剩书房门口两名宫女值守。这安静里,薛盈瞧着书上的字一时失神。
承启十二年,冬,永宁街东口现盗徒,受青衣卫制,后逃,遗血与足迹,脚长约二尺,不知踪。是日夜,长宁寺亦现此象。
这是一本关于长京城内大小事的记事录,薛盈只是随手翻起,可脑中却惊起一团迷雾。她想起云姑曾经告诉她的,外祖父曾派人回京来接她与温氏,她曾提及时却被温氏严厉地打断,警告她绝无此事。
如今书中所言当不得假,薛盈匆忙将书合上,起身放置在书架最高处。
幸好昨夜里盛俞来时没有瞧见。
光阴弹指,冬辞春临。
这个春日阳光晴好,整个皇城春花盛放,满宫飘香。
宫里甚少有梨树,江媛在一处宫苑发现几株梨树,忙小跑着回宫来禀报给薛盈。
薛盈刚刚吃过安胎药,她眼下已是接近六个月的身孕,腹部隆起日益,听闻江媛的话问:“你如何得知我喜欢梨花。”
“娘娘忘记了,迎春宴会上那位吴夫人提到了一回,奴婢就记下了。”
薛盈这才忆起,失笑:“如今我常常嗜睡,倒是忘了许多事。”
白湘笑:“皇后娘娘要去瞧瞧么,您也好几日未走动了。”
薛盈点头:“那便去瞧瞧吧。”
江媛安排轿辇,薛盈制止,自己走了过去。
梨花开在一片略偏远的宫殿,未近树下,便闻清香。
薛盈很喜欢梨花,却从不曾提起。因为封恒曾经得知,曾说今后会为她种满梨树。那时薛盈将此事当成了秘密,从那后再也没有提及过自己喜欢梨花。
她在树下坐了许久,微风吹时,有细小的花瓣拂满她衣裙。
盛俞在长秋宫不见薛盈,来时便瞧见这样一幅景致。他促足在宫门前,眼前的女子年轻温柔,玉肌花容与纷纷梨花之下是美人惊鸿。她倚在椅上,手臂托着腹部,慵懒地沐浴在阳光与花瓣下,就这般闲闲地闭上眼睛。
盛俞放缓脚步走上前,在薛盈身后覆住了她的眉眼。他偏头示意白湘。
白湘愣了片刻,忙笑道:“皇后娘娘,你猜猜是谁?”
薛盈翘起红唇:“江媛,小心挨打。”
“娘娘,不对。”
薛盈不再猜,只笑。
盛俞这才略有失望地叹道:“是朕。”
“我知道是陛下,我闭上眼时,远远便闻到你身上的龙涎香。”她是故意逗他的。
盛俞这才朗笑出声,低头瞧她隆起的肚子,怜爱地抚。摸着道:“乖孩儿,今日可有想父皇。”
薛盈莞尔。
盛俞微微失神,喜欢薛盈此刻低眉含笑的模样,温婉娴静,双眸剪水。
他搂着她:“此处风大了,你怎来这般偏远的地方。”
“这里难得看到梨花开。”
“你喜欢梨花?怎未曾听你提过此事。”盛俞回想,是了,薛盈好像在孩提时经常拿着梨花做香包,及笄后才未再做过。他道,“朕记起来了,你喜欢梨花香囊。”
“陛下怎知我喜欢?”薛盈心内吓了一跳,香囊?还这般详细!
“朕……”盛俞淡然自若,“应是听云姑提过一回吧,记不得了。”他编起谎话来神态如常。
薛盈半信半疑,盛俞搀扶她:“走,回宫,今日想吃什么?”
“都可。”
薛盈每日就在这般宁静的时光里安然度过,她虽晋升为皇后,孕期这段时日却不曾忙碌,将宫中一切事务都交由司宮台打理。
她自孕后十分喜欢食酸,一连着吃酸梅到盛夏。新的酸梅成熟时,盛俞命人快马加鞭从梅孚城运送过来。四杰上次难得集聚在京,在望江楼上瞧见快马飞尘,便作下一首《酸梅美人赋》。薛盈听白湘说来,当成笑料笑了好几日。
时光倏然而过,到今日薛盈的胎已八个多月,她腹部高高隆起,太医每日来请脉,只道胎儿发育得十分健康。
太医叮嘱薛盈不要常静坐,她便偶尔会在院中由白湘搀扶着走动。
宫中有一处早莲开得正盛,薛盈命人寻到最早的一株莲蓬,剥了莲子给盛俞送去。
她坐着轿辇,又走了段路,亲自送到勤政殿时将盛俞惊了一跳。
“你怎自己过来,你派人传话给朕便好。”盛俞大步上前握住薛盈的手。
她抬眸浅笑:“你不是爱吃莲子么,我来给你送新鲜的莲子了。”
“这些让宫人送来便是,若伤了你怎么办。”
“你怎么不说伤着胎儿。”
盛俞凝笑看她:“这小儿哪有你要紧。”他褐色的眸底深处氲着一轮月,一汪情深。
殿上闵三与白湘噗嗤一笑。
薛盈见盛俞一直盯着自己瞧,忙用手半遮着脸:“我……这脸浮肿了许多,双眼皮都肿成内双了,眼也变小了。”她托着肚子的手移向腰际,哪还有腰。她抬起头与他四目相对,有些委屈地噘嘴,“我,憔悴矣。”
自古女子皆爱美,薛盈一时有些愁眉不展。盛俞看在眼里,只觉得她此刻像个稚子般憨萌。
“你在我眼里是最好看。”
“陛下——”殿外忽然传来请安声,将这份温馨打断。
闵三宣人入殿,是薛子成。
薛子成入内朝二人请安,目光落在薛盈腹部,不由慈爱笑起。
盛俞道:“子成有何事。”
薛子成瞧了一眼薛盈,面上之意略有不便。
“无妨,你直言。”
“陛下,此事……不如臣单独禀报。”
薛盈松开盛俞的手:“那我回宫去吧。”
“不碍事。”盛俞拉住了薛盈,“等朕片刻,朕稍后便亲自送你回长秋宫。”他示意薛子成说下去。
薛子成迟疑一瞬,只能道:“东朝暗探来报,请陛下过目。”他没有当着薛盈的面直言,呈上了一份匣盒装入的奏报。
盛俞看完,眸色大喜。他抑制不住唇边的喜悦,“此事还有谁人知晓?”
“卫修茂与胡驭广知道,臣方才持奏报来时,在紫云梯撞见了司农少卿吴炳权,匣盒落地,被他拾到,但他自是不敢看的。”
盛俞颔首,笑道:“那便无事。子成留在建章宫,陪你姐姐一起用午膳吧。”
薛子成遵旨。
建章宫内,三人正当用膳时有臣子觐见,盛俞便临时回了趟勤政殿与大臣议政。
薛盈朝薛子成问道:“你方才与陛下所言何事。”她一向不过问政务,但既然盛俞的表情是喜事,她便随口这样一问。
“朝中机密,恕弟弟不能告诉姐姐你了。”薛子成笑,“娘给我寄了信,给你寄的信也快到了吧,你宫中的信鸽这两天可有收到?”
薛盈明白这是薛子成岔开了话题,她便未再提这事。
第二日里,许太后身边的宋嬷忽然来长秋宫,要请薛盈明日里前去归宁寺为周朝与盛俞祈福。
薛盈微有诧异,白湘请示宋嬷道:“这是太后的旨意么,皇后娘娘正值紧要关头,怕不能远行……”
“归宁寺离宫不过一个时辰不到,马车驶得稳妥些,并无大碍。”宋嬷道,“太后说,从前他怀陛下与恭亲王时也曾在临盆前夕随先帝奔劳。此次是方丈大师亲测,要我周朝皇室亲眷与命妇齐心拜佛,才能求得庚辰日的开光金佛。”
自去岁岁末里许太后礼佛后,便常与归宁寺主持多次举办法会。听宋嬷说来,许太后这次应是极其看重这场法会才邀请她也前去。
薛盈道:“明日本宫会准时随行,宋嬷回去照顾好母后吧。”
宋嬷俯首离开。白湘与江媛有些担心,江媛道:“娘娘眼见就要足九个月,不妨等生下小皇子后再去祈福,让陛下去告诉太后一声,太后不会怪罪的。”
薛盈摇头。她虽成为皇后,身怀龙裔,但许太后对她的亲近还是没有对魏锦岚深。薛盈不欲盛俞为难,吩咐道:“明日在我身边多派护卫随行,安排两名太医随行便可。”
夜里盛俞得知,并不放心薛盈前去。薛盈不想他与许太后之间生出隔阂,笑道:“我就去两三个时辰便回来,你不必担心。”
盛俞没有劝动她,只能严加命令队伍要护龙裔与皇后周全。
……
翌日。
已修葺扩建为皇家寺院的归宁寺佛光森严,处处雕塑绝妙。薛盈随许太后步入寺中,参天古树下香火盛兴。魏锦岚与众位公主王妃紧随在她与许太后身后,薛盈此行不便在佛前下跪,便燃香作揖,由方丈领去一间禅房向佛。
说是向佛,实则也是留她歇息。
江媛瞧着佛前燃烧的香,请示薛盈:“娘娘,您闻着舒服么,若是不习惯咱们可以去后院看看。”
薛盈点头:“我闻着胸间憋闷,这香不能断火,还是由我出去吧。”
宫人们忙拥簇她去了后院。
薛盈立在古树树荫下,能见众位命妇与品阶低下的女眷们一路跪在了院中,随殿内许太后与宗亲们祈福。
她透过灼灼烈日瞧见一抹熟悉的身影,应是大舅母王氏。顺着视线,薛盈竟也瞧见了薛淑跪在人群中。
她有些诧异,淡声问:“吴夫人为何会在此处。”
江媛道:“娘娘容奴婢去打听一下。”
江媛跑出须臾便归来道:“皇后娘娘,是那司农少卿重病缠身,留京休养,不便赴任常州,故而此次才请到了吴夫人。”
薛盈未再作声,她再待了些时辰,殿内众人已颂完经,许太后入殿随主持去开金佛,众女眷们得了片刻休息。
薛盈欲回内院,身后忽有人唤她:“皇后娘娘。”
这声音是大舅母,薛盈含笑回身。
王氏领着女儿温知宛朝薛盈行礼:“妾身拜见皇后娘娘。”
“大舅母不必多礼。”
王氏目中慈爱,瞧着她隆起的腹部道:“难为娘娘今日前来,娘娘可还撑得住?”
薛盈刚欲回答便瞧见王氏身后那道身影。
薛淑步态闲恣地行到她们这处,朝薛盈施礼:“妾身拜见皇后娘娘。”
薛盈不欲置会,朝王氏道:“大舅母随本宫入内院歇息片刻吧。”
王氏应诺,上前小心护着薛盈。
“皇后娘娘,妾身有个消息想告诉您。”薛淑再次唤住薛盈,但薛盈并未回身,她遂加重笑意,“您不听可是会后悔的。”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作者太忙没有更新,在评论区请假了,会抽个时间补回来~
第47章
薛盈甚觉好笑; 她回身。
“本宫对吴夫人所言并无兴致。”
她想起薛淑曾在街头也这般叫住她,企图用什么她想知道的秘密换取婚姻自由。薛盈不欲理睬; 走向内院小舍。
“他死了。”
薛盈脚步一顿。
薛淑笑:“他死了; 你知道是谁么。”
薛盈僵硬着回身,望见薛淑眸中的轻笑与讽刺。能让薛淑这般说出口的人; 一定只是关乎于薛盈。薛盈脑中忆起昨日在勤政殿上薛子成带来的那份奏报,她似乎明白了什么; 可却不愿相信。
“你应该知道是谁; 对么。”薛淑道,“这消息让你的婢女听到不妥吧。”
薛盈顿住; 吩咐:“白湘; 江媛; 你二人带着宫人去屋里开开窗透气。”
“皇后娘娘……”白湘不放心; 踟蹰道。
“本宫闻那香烛胸闷,你去吧,有温夫人陪本宫。”王氏闻言忙扶住了薛盈。
众人走后; 薛淑更加恣意:“皇后娘娘,你眼下的态度让妾身觉得妾身果然没有看错人。你虽母仪天下,但少时情怀总归是最纯粹的,你说是不是。”
薛盈在这瞬间轰然一震; 真的是封恒么; 封恒……死了?
王氏听到“少时情怀”,忙吩咐温知宛:“宛儿去殿里瞧瞧夫人们都在做什么,去吧。”她知晓那件事; 连忙支走了女儿。
薛淑昂头哈哈大笑起来。
薛盈险些站不住脚,她在这一刻才觉得自己并不希望封恒死。她握紧王氏的手:“你疯言疯语,本宫不想听你胡言下去。”
“皇后娘娘要走?你话都没有听完呢。”薛淑道,“我夫君告假多日,昨日入宫面圣请罪,他捡到了从东朝传回的奏报,上头写着,豫王封恒薨。”
薛盈直视着薛淑的猖狂:“你告诉本宫有何意义,此乃国事,司农少卿敢私下窥视已是大不敬之罪。”
“那你下旨把我那夫君处死吧,反正他病成那般模样,也没个几年活头了。”
薛盈不欲再逗留,薛淑瞧出她的反常,继续笑道:“现在妾身就告诉皇后娘娘你,我告诉你有何意义。那可是你的情郎——”
“你放肆。”
薛盈的薄怒没有打断薛淑,她仍恣意道:“你知道他的一双腿是如何断的么?你不知道吧,让我告诉你,承启十二年冬,雪花飘得飒飒响,将绍恩侯府合欢树的枝丫都压断了,我听着声音,还听到了青衣卫的巡视。那声音在打斗,一点都不寻常,我去了后院的偏门,你猜我瞧见什么了。”
薛盈的心突突直跳:“……你瞧见了,什么。”她声音已暗哑。
“娘娘,你莫轻信此人所言。”王氏要扶薛盈走,薛盈立定不动。
薛淑道:“我瞧见雪地里,你的情郎被青衣卫一刀刺中,卫兵首领的马车疾驰驶来,从他双腿上生生碾过。哈哈哈他疼得闷闷地喊了一声,我听到骨头断的声音,咔擦——”
薛盈腹中倏然一痛,她死死扶住王氏的手。
“东朝的质子封恒,他平白无故出现在了永宁街东口,那里就是咱们府上的偏门,那里就是你去岁得知要嫁给吴炳权时打算逃出府的地方。他为什么在那里,因为他来找你啊。他的护卫把他从雪地上抱走,他瞧着地上那个香囊,和咱们府的后门,你知道你的情郎当时是何眼神么。”
薛淑笑得狂妄:“他的眼睛里应该流眼泪了吧,他差一点就把你接走了,只差了咫尺。那年你十七岁,等了他两年。薛盈,你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不会难受么,我可是知道东朝的质子回国后是从血雨腥风里走出来的。他拼了命回到周朝来带你走,可是被咱们的青衣卫所制,青衣卫隶属皇室,青衣卫的主子就是你现在的夫君!他们害他没了双腿,你那般慈悲善良的人,你就不觉得对不住他么。”
薛盈脸色苍白,她茫然地望着薛淑,她再也听不到四周的声音,好像寺中敲响了钟声,她却觉得那样缥缈空荡。她仿佛只能听到去岁的雪夜里,她被困在山林间,耳边只有封恒轮椅滑行的声音。木头摩擦在地面,那样沉闷,那样地无能为力。
“你没有亲眼瞧见,白茫茫的雪地上都是他的血。我看到青衣卫捡起那个香囊,听到他们检查说那是梨花。我瞧见他们拿出几支风干的梨花,那上头沾了血,花瓣碎在了地上。”薛淑勾起红唇,“皇后娘娘,你要感谢我,若非我告诉你,咱们的父亲也不会跟你提这件事的,他会瞒着你一辈子。封恒人都死了,你已经是圣上的女人,还怀着圣上的骨肉,那个质子再爱你,也都回不来了。”
腹中的痛令薛盈脚步一软,她轰然瘫倒在王氏怀里。
“皇后娘娘——”王氏大惊,连忙喊,“快来人,快来人!”
薛盈借着王氏站稳脚步,她死死望着薛淑:“司农少卿之妻,出言忤逆皇后,即刻关押廷尉寺牢内。”
薛淑恶狠狠道:“你敢要我死,我便有法子让天下人都知道当今皇后曾与东朝豫王有染。你以为我怕绍恩侯府出事么,那个爹畜生不如,我一点都不怕牵连谁。”
“你敢让天下人知晓此事,本宫便下旨让柳氏一族随你陪葬。”
薛淑一震,面如死灰,被赶来的护卫押解走。
王氏搀扶着薛盈,紧张问:“皇后,你不能信她的话,你身子还好吗?”
“大舅母。”薛盈握紧王氏手腕,“承启十二年的冬天,长宁寺附近也出现了这件事,对不对?”
她记起昨日看见的那本记事录,有泪滑出薛盈眼眶,“他说,我为什么没有等他;他说,我不信他。原来他都做到了,他不仅来接了我,还知道娘与云姑受苦,要一同接走她们。”封恒从来不屑与侍女接触,从前他与侍女亲密,一定只是在她身前演戏,他一定有着苦衷。
承启十二年,冬,永宁街东口现盗徒,受青衣卫制,后逃,遗血与足迹,脚长约二尺,不知踪。是日夜,长宁寺亦现此象。
薛盈回想起昨日在记事录里瞧见的这句话,脚长约二尺。那不是盗徒,而是东朝人,是封恒的护卫。记事录里为了顾及时政,常会隐去不必要的隐患。温氏说的没有错,外祖父早无势力,不可能再回京来接走她们,否则怎会没有保护小舅母的能力,还让小舅母病重无医而逝呢。
她太傻,年少青春,一点都不相信封恒。
白湘与江媛赶来薛盈身侧:“娘娘,你哪里不适?奴婢去宣太医!”
许太后已得知薛盈身体有异,忙下令众人护送薛盈回宫。
马车不敢驾得太快,薛盈一路未曾开口说话,白湘担心询问:“娘娘,你腹中可有不适?”
“我无事。”方才的阵痛已经过去,李兴戌检查过,是薛盈急火攻心所致。
“奴婢让太医上车随行,再帮娘娘照看一二,娘娘看可好。”
薛盈点头。
江媛下车去请李兴戌,李兴戌上车后多有不便,垂首道:“皇后娘娘腹中龙裔重要,回京还需些时辰,臣只能唐突……”
话未说完,车厢外忽然响起一道急促马蹄声,江媛掀开车帘望去,前行的道路被漫天黄沙笼罩,日头已敛,阴云蔽日,天空乌沉沉,暗得似欲落下疾雨。有队伍冲出黄沙,直朝她们奔来,来人服饰难辨,杀气随之逼来。
薛盈已经惊得坐起身眺望,黑压压一片人马,听声势后面还有强大的队伍紧随!
白湘已经惊慌道:“来者不善,那是谁人有这么大的阵势!”
“调转马头,回寺中,去太后身边!”薛盈沉声吩咐,“派人先去寺中告诉太后,恭亲王叛变了——”
白湘呆住,江媛忙朝外传达薛盈的旨意,两名护卫领命策马而去。
白湘忙问:“娘娘怎知是恭亲王叛变,他可是陛下的弟弟啊!”
薛盈来不及解释,身后的队伍声势汹汹,能有这般实力者除了盛俞一直怀疑的盛秀还能有谁。盛秀迟迟没有动手,就是在寻找今日这样的机会。
许太后突然唤她来寺中,让她与盛俞遥遥分隔,若盛秀在宫中失败,还能控制住她以要挟盛俞。
“来不及了,调转马车去山路。”薛盈急声下令。
车厢外忽然传来护卫的沉喝:“小心箭,保护皇后娘娘!”
李兴戌连忙护上前,想用身体挡下袭击。
“眼下可如何是好……”白湘已失了分寸。
薛盈抬眸时望见江媛清亮的眼眸,江媛仿佛读懂了她。
“皇后娘娘,把您的披风与帷帽给奴婢吧!”
“若乱箭射中了你,或许你就没命了……”
“奴婢的命都是娘娘救的,能护下娘娘与腹中的小皇子,奴婢就是功臣了。”江媛朝薛盈绽起笑,目中热泪涌出。
李兴戌忙道:“不如让臣去。”
“我已感觉腹中不适,李太医必须留在我身侧。”薛盈在这颠簸里只是一直忍着不言,她知道自己如果再这般颠簸下去会支撑不了多久。
外边的利箭传来嗖嗖声,护卫正在竭力保护薛盈。薛盈脸色已有苍白,她护着高高隆起的腹部,咬牙命令:“将马车驶入山上,着一人随我与李太医下车。”
这危急关头,薛盈脑内竟思绪清明,没有自乱阵脚。她不知她此刻是因为封恒的事太过震撼,还是历经几次危险,已经练就了心智。
白湘要与江媛抢着穿薛盈的斗篷,江媛力气大,一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