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佛系侍女上位记-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就是在这种满院飘香的时候,目标明确的走到了新棠旁边,顺带着捞了一把她因为手滑而差点摔到地上的碗。
  新棠从他手中接过那只碗放回到炉子旁边支着的小桌子上。太子顺着她莹白的手望过去,那小桌上还放着不少食材,花样多,分量却极少,太子挑了挑眉,看来这顿饭似乎和他关系不大。
  这个边炉是在长叶三番五次的念叨中架起来的,自然只是为了饱一饱长叶的胃口,连新棠这个出力的人都只是陪客。
  新棠手上正忙着,便没顾得上和太子说话,只用长长的木筷夹了一些肉片放进了烫了一小会儿,然后放到了长叶碗里,催促她,“锅子要趁热吃才够暖够热,发什么呆呢。”
  长叶想哭的心都有了,太子一个冷面大活人杵在这里,摆明了一幅“这桌子上的菜很合我胃口,身边的人也很合我胃口,闲杂人等还不快快退去”的样子,给她一百个胆子,她也不敢跟太子抢东西,口腹之欲算什么,她可以忍的。
  她吞了吞口水,强行解释道,“我突然想起来,医馆说我最近肝火旺,不能吃这么热气的东西,那什么,我去厨房看看有没有其他吃的。”
  说完,不顾新棠愕然的眼神,一溜烟跑了。
  太子适时的在她身边落坐,拿起她的筷子夹了一片肉放进嘴里慢慢咽了下去,他见新棠一直望他,侧眼睇了她一眼,不紧不慢道,“看我做什么,可是这菜不合胃口?”
  说着,一片肉已经到了新棠嘴边。
  新棠张嘴,含住那片肉嚼了嚼,味道果然不错,难怪有人不请自来。太子只吃了第一口,后来便一直颇为积极的投喂新棠。
  最后,新棠摸着滚圆的肚子,无力的靠在身后的柱子上,懒懒道,“殿下,您有话直说吧。”( ?° ?? ?°)?最( ?° ??  帅( ?° ?? ?°)?最高( ?° ?? ?°)?的( ?° ?? ?°)?侯( ?° ?? ?°)?哥( ?° ?? ?°)?整( ?° ?? ?°)?理( ?° ?? ?°)?
  太子接过应缓递来的热巾子,拉过新棠的手仔细擦完,复擦了自己的。擦完之后,他慢慢道,“耿自忠今日在幽州城外眼目睹了李献淮与中原的粮商碰头。”
  新棠忍住打饱嗝的冲动,迟缓的点了点头,“哦,蛮夷缺粮食了?”
  不止蛮夷缺,现在的幽州也缺,军宫里也缺。
  太子看她脸色红润的坐在那里,把到了嘴边儿的话又咽了回去,就算缺粮,也不能饿着她。
  他点点头,“不错,但是两方没谈拢。”
  新棠终于来了点精神,“李献淮这么穷了?”
  她不知道想到哪儿了,好奇的看向太子,“李献淮是不是在蛮夷人那里失宠了。”
  太子的手微微一顿,“为何这么说?”
  新棠掰着手指头分析给他听,“商人重利,谈不拢就是银子没给够。这蛮夷人让他一个敌国皇子出来采买粮食与商人交道本就不太合理,这是一。其二,采买就采买,又不给够银子,这明显是不想让人痛痛快快的办事,一堵再堵嘛,这哪像是在宫里的时候,那般耀眼的三皇子呀。”
  太子微微笑了笑,这理由分析的倒是清奇,但是得出的结论却和他所想的不谋而合。
  若是在前厅,有人能说上一说,他也不必开大了窗,让他们醒醒脑子了。


第102章 
  太子只是来看看新棠; 并未多坐; 待下人来把残羹冷炙收拾好后; 便起身去了前院; 前院还有许多人在等着他。
  新棠想在午后小睡一会儿; 便起身往屋内走,本来正犯困,没成想这短短的几步路走下来; 不知不觉就清醒了。躺在床上后,一时没了困意; 脑子里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太子刚刚的那些话。
  略一琢磨,总感觉话里有哪些不对劲儿,想了又想; 突得灵光一现,立马翻身下床,披着一件厚衣裳去找长叶。后院里找了一圈,最后在厨房的灶台前找了她。
  新棠奇了,“怎的还赖在这儿不走了?”
  长叶用那种委屈的目光看向她; 看得新棠一阵心软,“好了好了; 改天再重新做; 我保证这次躲起来,反正殿下白日里也不会往后院来。”
  其实她说得有些心虚,今天这白日里,殿下不也是照样来得潇潇洒洒。
  长叶挺好哄的; 得了新棠的允诺又再次开怀起来。新棠趁机把她拉了起来,“好久没出将军府了,今日趁着还没下雪,我们出去逛逛吧。”
  出了府之后,新棠没去别的地方,就带着长叶在街上随意的走走停停,看得长叶摸不着头脑。眼见着又错过了一家首饰店,长叶终于按捺不住了,扯扯她的袖子,“新棠,我们已经走过好几家首饰店了。”
  之前两人出来的时候,新棠见到这种饰品铺子总是会逗留一会儿,把里面的东西都一一看完了,才会拉着她满意的出门,有时遇到了合心意的小玩意儿,便会一下子买好多,而今天却连着错过这么多家。
  新棠拉着她继续走,解释道,“今天我们不看首饰,看粮食。”
  这一条街是幽州城内最为繁华的街道,为数不多的几家粮商铺子就藏在其中,不甚惹眼。
  一进门,里面静悄悄的,账房柜台那里连个人影都没有。新棠站在那里打量了片刻,才抬手敲了敲门,“咚咚咚”的三声过后,从里面打着呵欠走出一个人来。
  那人见立在门口的是两个俏生生的姑娘,勉强收敛了一下脾气,但还是能隐约听出一点不耐烦,“都说过多少遍了,没有粮食了,烦请往别家看看吧。”
  新棠没有在意这人说话的态度,客气的一笑,缓缓开口道,“掌柜有所不知,我们正是从别家过来的,但是其他家生意红火,未曾像您家这般,安静得有些不同寻常。”
  长叶跟在新学身边这么久了,听着新棠这么睁眼瞎话忽悠人,也已经习以为常,站在那人对面也挂上一副看不出情绪高深莫测的表情。
  那人听完新棠的话,不甚在意的摇摇头,“姑娘可别懵我,如今这幽州城内缺粮的紧,米铺粮店都只剩个空架子了,哪里还会有生意红火之说。”
  店家的话证实了新棠心中猜测,看来战时倍受节制的军晌事宜终于还是发生了。
  两人从粮铺里出来,没急着回将军府,沿着街边走边看。其实两人现在的心思都没放在那些花花绿绿的街边商品上,新棠沉默的走在前面,一幅生人勿近的样子,让跟在后面的长叶,又是担心又是忐忑。
  “新棠,你怎么了?”
  忍了又忍,长叶终于还是小心翼翼的问出口。
  新棠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起先没听到她的声音,直到长叶拉住她的路,在她眼前挥手,她才停了下来,像是猛然间醒过了神儿似的,安抚的笑了笑,“没事,别担心。”
  幽州城里都成这样了,怕是军粮也紧缩了,眼下这天气,除非蛮夷和南岐两方相安无事,否则,缺粮就如同一把开了刃了刀,高高的悬挂在众人的头上,随时都有可能命丧刀下。
  出来逛街就要有逛街的样子,路过一家糕点铺的时候,新棠进去看了眼,指了几样点心让店家包了起来,顺便捏了一块流苏糕喂进了长叶嘴里。
  美食能忘忧,长叶鼓着嘴不忘点头,说出的话也断断续续的,“新棠,你惯喜欢吃咸口的点心,这个一定要多买点。”
  咸口点心还得追溯到两人同住行安殿偏殿的时候了,厨房做的点心,向来都是以甜为主,只有太子跟前得脸的人去厨房的时候,食盒里才会一半甜一半咸。糕点一般,新棠都只咸的,长叶爱甜,是以每每两人分食都分得分外默契。
  新棠觉得在这里吃到合心意的东西确实不容易,就多了几包。两人到了后院,正看见太子在院中闲坐,长叶把糕点把新棠手上一塞,自觉的退下去了。
  新棠不动声色的轻轻抬步过去,站在他身后。太子感官敏锐,还有五步远的时候,头也不回的温声开口道,“怎么这么早就回了,没有多逛会儿。”
  说罢,转过身边,浅笑着看着她。
  新棠莞尔一笑,转移了话题,“殿下今日怎的如此清闲,竟有功夫在这后院闲坐着吹冷风,也不怕染了风寒。”
  太子目光微微探究的在她脸上扫视了片刻,可惜新棠面色无懈可击,还殷勤的拿过糕点,邀功似的奉到他面前,“难道是殿下早知道我会从外面带了好吃的回来,所以早早的等在这里吗?”
  面前的糕点是北境特有的流苏糕,香味和颜色都极为出挑,看的让人食指大动。
  太子的视线停留了一会儿,伸手拿起了一块放在嘴里尝了尝,点点头,不吝夸赞,“确实不错。”
  中午离开后院之后,太子觉得自己在新棠面前说得有点多,他担心以她的玲珑心思察觉出点什么来,便在商议完事情不久后,又回到了后院,果不其然,人不在。
  其实粮晌不足这事儿,太子在北境之前心中预料到了,只不过国库空的厉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说,北境的情势又危急,权衡之下,只能冒险先行。
  这一切都是箭在弦下,不得不发,只是他却不想让新棠担忧。慧极必伤,太通透的人容易伤心神,有时候他宁愿她笨一点,这样就可以活得更开心。
  新棠见太子吃一块糕点都能吃得心神宁,心下微恸,酸酸涩涩的,看来这军中的情形比她想象还要严峻些,想来是太子瞒她良久了。
  原本以为,太子成功掌了权便是他出头之日,可谁知,接手的却是这满目疮痍的山河、各怀心思的大臣和空空如也的银库。
  新棠也拿了一块流苏糕尝了尝,入口芝麻咸香,油而不腻,不负盛名。
  她咬了一口,唇齿辗转间,又放下了,低了低头,略微不满,“北境的糕点真是奇怪,竟会是咸口。”
  太子一顿,“不喜欢?”
  新棠托腮叹气,“我还是喜欢吃扶临城里的点心,甜香甜香,苏爽可口。”说着,她动了动嘴唇,凝目望向他,“殿下,我想回扶临了。”
  不知为何,太子听完她这句话,心里沉沉的却又松莫名松了口气,这感觉如此复杂,倒让他没能说出别的话来,只单单一锤定音,“我让杨千护送你。”
  新棠目光闪了闪,应了下来,“好。”
  启程在五日后,和来时的轻装简行一样,回去也不过小小的两个包袱。杨千带着一队人护送在马车前面,车里是不愿意离开新棠而执意要和她一起回扶临的长叶。
  新棠是想让长叶留下的,她掀开帘子一眼便看见站在太子身后的长秋,虽是掩饰的极好,但崩着微微翘起的脚尖却出卖了她的内心。
  太子站在离马车三步远的地方,见新棠撩开了帘子,便抬步上前,长秋刚刚伸出的欲扶着太子的手,就如这天气一样,冷冷的搭在那里。
  新棠弯了弯唇,淡淡的冲她笑了笑。
  太子冷着脸挡住了她的视线,“扶临的糕点就这般好吃,还未启程就这么高兴。”
  想让她离开是非之地,又想让她陪在身边的这种矛盾心情,让太子的情绪不怎么高。
  新棠不顾大庭广众之下,从小窗里伸出手拉着他的嘴角往上提了提,待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微微有了些笑意,才满意的松了手,“殿下,别不开心,说不定哪天我又来了呢。”
  黛色清冷,不多时,马车已成为眼中的一个小点。
  刚出了城,新棠便叫了停。
  杨千打马过来,隔着车壁道,“姑娘,可是累了?”
  长叶撩开帘子,坐在里面的新棠递出来一封信,面容十分严肃,字字清晰,“杨副将,这封信,请务必帮我找个可靠的人送到扶临。”
  本就是要回扶临的,杨千不疑有他,接了信,匆匆的去了。
  在新棠的要求下,回程极慢,几乎是赶路一个时辰就要歇一歇。新棠有银子,路上的干粮备得充足,杨千一行人吃得倒比在幽州城里还要好,就是行程慢了点,不知道何时才能到扶临。
  晚上到了客栈,长叶顺带着把话问了出来,“新棠,杨副将他们都是上过战场的,这点脚程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的,若是不想在路上耽搁太久,我们得加快赶路了。”
  新棠定定看她一眼,“不必赶路,今日起就在这里客栈住下来。”
  长叶一口包子卡在嘴里不上不下,愣是没反应过来这句话的意思。
  新棠索性让她去把杨千叫来。杨千不一会儿就到了,新棠当着两人道,“我本来就没打算离开北境,回扶临只是骗殿下的托词而已,今日起所有人就在这里先住下来,不可让殿下知道我们在此,杨副将,你可以做到吗?”
  杨千和长叶对视了片刻,迟疑着点点头,“姑娘这是要?”
  他们自出了城,赶路极慢,眼下也才刚刚出了幽州的地界,杨千本来就心存疑虑,新棠这么一说,他心里的那块石头反倒落了地。
  新棠点了点桌面,“我自有打算。”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跑了马拉松,季军。嘻嘻嘻


第103章 
  与此同时; 太子那边也遇到了个棘手的问题。
  蛮夷人长期居北; 地形地势以及气候对他们本就严苛; 粮食供应不上这件事; 之于他们的威胁胜远远小于南岐; 如同家常便饭一般。对比之下,那奇那支精锐部队的损失对他们来讲要比没有粮食这件事更受打击。
  蛮夷的皇子一边让给李献淮施压,记其想办法解决粮食问题; 一边下令加快河桥的进度。现在时期刚刚好,横跨两国边境的奇峰河正是结冰之时; 那冰极厚,到了夜间更是如同坚硬的平地一般,万人踏足也断不会有掉入水中的可能。
  南岐人现在动弹不得; 双方这暂时的平静足以让他们悄无声息的把这道百丈余宽的天堑,变成通途。没经受过风霜雨雪的南岐士兵一旦断了粮,便如同拔了牙的老虎,想动也动不起来,到时蛮夷铁骑一旦踏河入境; 就算那个太子的心思再如何巧妙,也为时已晚; 弄死他便如同踩死一只蝼蚁那般容易。
  太子这几日正联合王衍一起商议军粮的事情; 现下若是寄信去抚临给临安王,时间上一来一返也需许多时日,根本来不及,更何况当初出征的时候; 已经搜刮了那些大臣的家产一遍,若是再集一次银子,怕是要激起百官的反抗了,更重要的是,现在都城不能乱。
  太子不在扶临,案上却有京中的来信,临安王虽是帮他压住了蠢蠢欲动的朝臣,可他们彼此都清楚,这只是一个暂时的稳定,若是北境这边再不解决,太子再不回朝,扶临也是要乱一乱的,人人都想争着做乱世枭雄,有江山可抢,谁还在意这皇权本该姓什么。
  王衍被人告知说太子有请,回了府连官服都没换便马不停蹄的赶来了。屋中现在只有两人,耿自忠这阵子住在军营没回来过,他在军中素有威信,太子派他去军中坐阵,以安抚将士们的情绪,借以稳定军心。
  “殿下,您找臣。。。。。。”
  他还未说完,太子便示意他落坐。
  王衍寻着一处椅子,坐了下来,其实他心里已经知道太子找他商议的必定还是军粮的事情,可是眼下实在无能为力,若是向临州的百姓买粮,手上又没有银子,这样的情况,想破了脑袋也变不出来粮食。
  他只好坐在那里,等着太子发话,他已经想好了,今日怕又是没有结果的一天。
  太子把王衍的情绪尽收眼底,心内一哂,此时倒希望王衍是个贪官,这样若是就地抄家,或许还能抄出银子来救救急。
  太子话少,沉默的时候话更少,连情绪都甚少外露,说实话,若不是因为耿自忠自上军营,王衍是绝不愿意独自来面见太子的,他身上那种威严的气势总会让人忍不住脑尖冒汗、如坐针毡。
  眼下似乎到了死局,王衍只得没话找话,企图让自己放松一点应对太子。他努力在脑中搜索着太子感兴趣的东西,可惜幽州地小荒僻,竟没让他想出什么东西来,反倒是一脑子的百姓民生。
  他悄悄抬眼,坐直了身子,“殿下,幽州虽然离蛮夷极近,却并未沾染上蛮夷人的野蛮习俗,百姓大多都是良善而勤劳的。”
  太子抬了抬眼,目光放在王衍身上,那视线没什么温度,也没什么暗示,王衍头皮一麻,只得继续道,“幽州的土地贫瘠,所以粮食一直不怎么富余,不瞒您说,臣早前刚上任的时候,也是天天吃不饱饭的。”
  王衍心中一凛,瞧瞧他在说什么,哪有在掌权者面前,说自己当官吃不饱饭的,那不是明晃晃的打太子的脸吗?
  好在太子并未在意,换了个姿势,缓缓问道,“那王将军是如何挨过来的呢?”
  王衍想到当年初至幽州的那些苦日子,一时间有些动容,也顾不得羞赧,如实道,“不瞒殿下,臣当时还年轻,带着百姓一起去挖过草根,捉过河里的鱼,到了冬日里,更是领着他们一起上山打猎,有话说,靠山吃山,现在想来,这幽州的山,竟也是对臣有恩的。”
  太子微微提了兴趣,“现在这天气,河里还能捞到鱼?”
  这天气自然是不能的,王衍笑道,“殿下,您有所不知。幽州自来有两样宝,一是夏日的火,二是冬日的冰。幽州多产瓜果,每到夏日,雨水少,太阳大,百姓几乎都会种各样的果子,甘甜爽口,经商人一转手,能卖到各地,再换回来各种粮食和其他物品,夏日即使是不种粮,百姓也能活得安稳富足。”
  每每到六月,后宫中总是有各种冰镇的瓜果,太子宫中自然也是齐全的,当时只以为是宫中采买,没想到却是从幽州运来。
  王衍见太子凝了心思,继续往下说道,“这冬日的冰,说的是便是现在。雪一落地,经过一晚上的时间,到了第二日,便会凝结成冰,北境的冬雪不到来年四五月份,是不会化的,源源不断的雪一层一层覆盖下来,再经过几日严寒,那坚固的程度堪比幽州的城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前阵子下的雪,到现在还堆在路上,硬硬的,一踩上去容易摔跤,为了安全起见,院子里的雪早已让下人铲除了。太子望着干干静静的庭院,眼神毫无波动,只这王衍,他的一言一行,倒对得起幽州百姓的爱戴。
  王衍其实想说的是河里的鱼。
  “殿下您别看这冰厚,其实那水里的鱼最喜欢不过了。河面结了冰,冰上面的人捅不破冰面奈何不了那鱼,冰下面的水又是暖和的,所以鱼在这个时候是最肥的。只可惜现在的河面坚硬如铁,若是可以凿洞,那河里的鱼倒是可以解一解燃眉之急。”
  太子听完他的话,问道,“为何不可以凿洞,一条河里总不会处处无懈可击,若是找一个突破口,剩下的事情又有何难。”
  王衍一时语塞。
  太子已不给他再说的机会,吩咐道,“集一队人马,带几个百姓一起去河边探探情况,现在这个关头,有什么方法总要试一试的。”
  总不能指着吃食自己长腿跑过来。
  太子和王衍领着一队人马去了河边,百姓听闻王将军有要事办,都十分配合的主动要求跟来。一行人来了阴阳山背后的那条河,抬头往上看,上次蛮夷夜袭军营搭建的桥还有部分的绳子吊在上面,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些绳子已经被冰雪封在了两边的石壁上。
  这条河很宽,森森冷意扑面而来。太子站在岸边看着王衍同百姓一起站在河里准备工具,眉头一皱,可下一秒便见跟随的一个孩童坐在冰面上肆无忌惮的滑起了冰,而那孩子的家人竟动都没动,还笑着让他不要跑远。
  他定定的看着这河,想起了当初在宫里的时候,暗卫传回来的那张图。这张图一直在他的一块心病,以至于在初至北境的时候,他立时沿着图上的位置找到了地方,才会有后来的瓮中捉鳖,他没记错的话,这条河叫奇峰河。
  太子飞身,轻轻落在了河面上。这河面光滑如镜,站在上面远眺,竟有种天地之间如此广阔之感。他微微发力,往前走了几步,脚下的冰面未曾有丝毫裂缝,看来果真如王衍所说,坚不可摧。
  他庆幸,早早的发现了蛮夷人的诡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王衍那边的指挥着人带着刀铲不遗余力的往下深凿,百生手无缚鸡之力,可那些跟来的士兵是有功夫的,几个人轮着凿了一刻钟,只听得“咔擦”一声,岸边的冰面上起了一块裂纹。
  紧接着就容易了许多,冰面下果真藏着许多鱼,个个肥壮有力,且都是聚成团的,一抓一个准儿。几个士兵都是第一次见识这种“捡鱼”,兴致高昂的捞个不停,只想着今日终于可以加个餐了。
  另有人还是有些担忧,“这见这河面已经破了一个口,怕是承不住这许多人,要不还是先上岸吧。”
  旁边的百姓胆子也大,知道这些士兵是保护幽州的,因此并不惧怕,只以为他们个个都是将军,“将军有所不知,这河坚固的很咧,不妨事的,只管放心。”
  捞到近天黑,收获颇丰,及至要返程时,却突然听人急道,“阿毛怎么不见了!”
  阿毛正是刚刚那个在河面滑冰的小孩儿。
  放眼望去,除了面前几人,宽宽的河面上竟是连个孩子的影子也没见着。
  孩子的父亲忙放下手里的东西,沿着河岸往下跑去,他身后紧紧跟着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叫着孩子的名子,只是没跑几步,便身子一软,往地上栽了下去。
  王衍急忙让人跟了上去把人抬了回来,又指了两个跟着周围找。
  这陡然的变故让人的心情跟这天气一样冷寂,太子面冷如冰,吩咐王衍道,“把这些鱼运回去,我去这周围看看。”
  太子看着往下走的一群人,顿了顿,转身顺着冰面往上走去。
  直觉告诉他,这河的上面,有异。


第104章 
  天即将被黑夜笼罩; 王衍左右看看; 终究还是不放心太子; 一转身跟着太子往上游去了。他功夫没有太子好; 但是他对这里的环境熟悉; 有他在身边,或许比太子一个人更为便利。
  太子听着后面急促的脚步声,因声识人; 知是王衍跟了上来,也没回头; 等脚步声近了,眯着眼睛看着周围渐起的雾气,低声道; “你可知这奇峰河源头在哪儿?”
  天地间一片苍茫,太子的声音在这过分冷寂的河面显得有些深不可测。
  王衍生生打了个激灵,待清醒过来听到太子所问何事之后,忙道,“回殿下; 这河虽广,却只是奇峰河的一个支流; 真正的奇峰河主河道还要往前走上约小半炷香的时间。”
  “带路。”
  王衍不知阿毛失踪之事与这河有什么关系; 但太子的吩咐没有他置喙的余地,便抬脚往奇峰河的方向走去,没一会儿,连身后百姓寻人的呼喊声也听不到了。
  “殿下; 前面便是奇峰河了。”
  两人停了下来,眼前已不再是平稳如地的冰面,而是静静流淌的河水,不远的前方依稀能听到水流声。
  王衍稍稍侧了一下身,好让太子看得更为真切。
  眼前的地势与一线天有异曲同工之妙,两岸夹山高耸入去,一眼看不到尽头,像是两个随时会压倒众生的巨人,藐视着脚下的一切。这里的一线天没有穿缝而过的空气,有的只是奔腾倾泄的河水,细细一柱,却如利剑,把阻挡它奔流的两岸夹山生生劈出了一个凹槽。
  奇峰河水便从这里穿山而出,形成了他们沿岸而上的那个支流。
  太子打量了一下周遭,目光落在前方的凹槽处。
  王衍顺着太子的目光看过去,心下一凛,忙道,“殿下,这里极其危险,地势险要且常有野兽毒虫出没,那凹槽处更是极其狭隘,被水冲出了嶙峋怪石,是过不了人的。”
  太子目光不变,只问道,“这山的那面是哪里?”
  山的那面自然是奇峰河的源头了。可从未有人来过,因此王衍也不敢说山那面离源头还有多远,只道,“奇峰河从丛山中流出,这里又是北境地势最高的地方,虽说蛮夷与南岐以此山脉为界,但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道天堑,从来没有人能跨越这座奇峰山,殿下大可放心。”
  王衍想劝太子往回走,毕竟太子若是在这里出了什么事儿,他一万个脑袋也不够掉的。但太子显然没把他喂过来的定心丸吃下去,淡淡道,“王大人,不亲眼看看山那边的样子,我心里不安心,眼下蛮夷和我南岐的处境都如烈火烹油,你说谁能掉以轻心?”
  王衍听完太子的这一席话,觉得脸上火辣辣的,顿了顿,诚恳道,“殿下必是明君,心载百姓而无畏,臣汗颜。”
  这处地势被群山环绕,尤其显得封闭,但又因水源充足,这里的野草长得分外的茂盛。脚下的路已经到头,剩下的全是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的杂草,看不清这草到底是长在土里的,还是从土里延伸出来弯在河边上的,王衍每走一步,都觉得下一秒自己就会落入这深不见底的奇峰河中。
  太子走在了前面,目不斜视,甚至连脚下的声音也未曾发出一点儿。
  王衍跟着太子的步子,一步一步的往前,待踏过其中一块地的时候,突然间踩空,就要往下坠的时候,太子疾速转身,一把拉住他往里推了几步。
  这大冷天里,王衍的头上生生被吓出了冷汗,河边的水静静的流,深得像是食人兽的嘴,他腿有些打颤。
  太子原地站了会儿,提醒道,“靠里走,别踩着我的步子。”
  说完,松了手,继续平稳的向前。
  王衍看着他从容的背影和稳健的步子,蓦然惊觉那草在他脚下连腰都不曾弯过,这轻功好生厉害,怪不得明明是空空的地方,他竟能如履平地。
  没多久,那凹槽处的一线天已近在眼前。
  近了王衍才发现,这里也并不像外面所传的那般不可通人。流水冲出的嶙峋怪石巧妙和搭起了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石阶,只不过因着临近这宽阔而深谧的河,无人敢踏足罢了。
  太子一脚踩了上去,弯了弯身子,从中穿行而过,很快消失在王衍眼前。
  “殿下?”
  王衍叫了一声,忙紧随其后。
  他出来的时候,不知道太子站了有多久了,只见他刚冒了头,便被太子一把推了回去。还未来得及出声,便听太子几乎是从嗓子里发出了声音,“趴下!”
  王衍立时照做。
  这一紧张之下,便听得前头似有窸窸窣窣的声音,虽然极小,但是也能分辨出来。
  太子已经松了手,五衍扶了扶衣服,没有半点形象的伸出头去,眼前所见却让他一下子又跌坐回去,那奇峰河对面的岸上,竟是有密密麻麻的蛮夷铁骑!
  他立时侧头看向太子,却见太子崩紧了下颌,周身的气势如同离弦之箭,但那手,却是微微颤动的。
  这一刻,王衍脑子里闪过许多念头,这般别出心裁的计谋,蛮夷人的野心昭然若揭。但他什么都没说,他相信有太子的能力,现在这个场面或多或少心里都有了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