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668章 不孝
县衙里面上下人等都急着筹备粮草救灾,这等时候,他还能阻拦许家借钱给官府救灾不成?
印信很快被拿到眼前。
方若华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更没给许家邀功,把账册交给大老爷过目,说了些一定把粮草用在刀刃上之类的场面话,拿上印信转头就走。
钱风却不禁一笑,再一次肯定自己的想法,许家确实有聪明人。
就在不远处人群里,全神戒备,身带兵器的几个人,对视一眼,都放松下来。
为首的一个年轻汉子,低声道:“我们先走。”
后头有两个小子不怎么愿意:“不救人了?六爷怎么办?”
“先盯着,我看许家这次是有惊无险,不过损失了钱财而已。”
为首的沉吟片刻,轻声道,如今这种情况,人活着就是万幸。
他们也是没办法,如果现在劫人,那除非把许家人都带走,要不然许家肯定要受牵连。
但就他们几个,怎么可能拼得过禁军?根本不可能带走这么多人,就是带走军师一个,也没有十足把握。
禁军统领钱风在江湖上没有什么名气,可他的功夫绝对不比那些成名十多年的高手差。
领头的这人也不禁有些后悔,早知道许家要出事,他绝对早早地把六爷带去北疆,不掺和龙王岛的事,龙王岛上三爷、四爷那伙人固然该死,还想打北疆粮草的主意,可到底没打成。
一伙海匪而已,实在不值得六爷在南安城待这么长时间。
许家被关在囚车上的几个大男人面面相觑,心里到都多了几分希望。
许大福实在没想到,自家那位六弟妹不光手段厉害,眼光厉害,还讲点情义。
别人不明白,他却清楚,方若华口中什么运粮食需要他的印信,都是屁话,支银子的时候,固然需要他同意,可是粮食都买到手了,许家落到如今的田地,还需要个什么印信?
这些话,不过是六弟妹想当着满街老百姓的面说一遍,落实他们许家倾力救济灾民的善行。
许家老六趴在囚车上,眨了眨眼,目送自家娘子远去,心里有点难过,娘子大约已经拿到了那份他托人费尽心思写出来的和离书。
不知道其中的遣词用句,有没有显出自己的文才和豁达,更重要的是,她应该能理解自己的心。
娘子虽好,奈何时机不好。
哎!
方若华不知还有别的人盯着这边,也不知许大老爷对她的钦佩感激之心,更不知道许六爷的心思,至于和离书,她到是扫了一眼,看出一点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的意思来。
抛下许家的这些人,方若华缓慢地移动脚步,上了马车,渐行渐远。
接下来她还要安排不少事情。
要在民间传扬许家的善行和善心,却不可过分,也要选择好时机。
轻重拿捏上必须谨慎。
“去独秀山庄。”
方若华吐出口气,按了按酸痛的手臂,轻声道。
独秀山庄目前在方若华的名下,这一回到是没被抄没,但是许家发生这么大的事,外面时不时有兵丁窥探,南安城的权贵们,也不知道有没有心思和精力再来独秀山庄消遣。
不过,方若华如今也算了解人性,人贪图安逸享受的心一日都不会死,享受过了独秀山庄的娱乐节目,在这个娱乐匮乏的时代,怕是少有能戒掉。
她的独秀山庄以灯光秀扬名天下,可是灯光秀不是日日都有,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得到,可别的节目,到是只要来喝上一杯清茶,就能看一看的。
方若华最近一段时间,也是为了给夜姑那一群小姐妹找点事情做,拉来直播间里的水友做编剧和导演,给她们编排了诸多的大型舞台剧。
要热血有热血,要煽情有煽情,还都是特别符合这个时代的特点,经过市场考验,十分受欢迎。
连带着夜姑等人,也有些后世娱乐圈明星的风头,受到诸多权贵追捧。
这里面自然少不了各种麻烦,方若华却很是护短,以她在南安城力退海盗的名声,也暂时还护得住。
但不得不说,夜姑这些人的适应能力比现代人恐怕还要强上许多,手段也很出色。
都不必方若华提供太多的助力,她们就能手段圆熟地周旋于各色人等之间,把自己等人塑造成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绝代佳丽。
别说,她们的姿态放得越高,反而越发受人追捧,名声也越大,到也是一桩怪事。
方若华指挥着夜姑一行人,不着痕迹地宣扬许家人的名声。
这方面还没什么成效,南安郡王却已经被递送京城,王府的一干下人也被发卖。
南安城里的大户人家,大多行为谨慎,没人愿意在这等时候,还和南安郡王扯上关系,他们府里发卖的下人,自然也是少有人愿意要。
以至于那些年轻漂亮,在王府里虽为下人,却不比外头小姐差的婢女,大部分都没落个好下场。
何夜姑看着那一串被贱卖的女孩儿,还有两个女孩子不甘受辱,刚一被卖,就趁人不注意一头撞墙上,尸体被破草席卷起,不知扔到何处去。
她心里也不禁有点不是滋味:“我曾经觉得,在郡王府做婢女,也是极体面的事。”
方若华沉默,半晌叹道:“我们救不了所有人。”
南安郡王府,连同各个受到牵连被抄没的人家,发卖的下人加起来恐怕要成千上万。
方若华一人之力,便是出钱去赎买,又岂能赎得了所有人?
她也无法让自己倾家荡产地去做出这等事。
还有许多人要靠她吃饭,靠她活命。
再说,这世上几乎每时每刻都有这等事发生,她总不能碰上一次,就救一次。
隔日,教坊司的秀姑姑就带着几个花魁到了独秀山庄,前些日子夜姑联系了教坊司,想让这些花魁们帮忙宣扬下这回许家在救灾事宜上卖的力气。
最近一段时间,夜姑一直和花魁们合作,推广独秀山庄新研发的胭脂水粉和化妆技术,双方相处愉快,关系也很好。
按照方若华的想法,独秀山庄吸引的客人,可不只是男人,而是男女老少,人人皆爱才好。
南安城的流行风尚,通常都是青楼妓馆的花魁们先带起来。
别看那些妇人,通常鄙夷这些人,但对这些人的衣着打扮,那是非常关注。
如今的花魁,也不是后世那些风尘女能比,个个面上都是端庄矜持,不给自己贴上冰清玉洁,一笑值千金的金子招牌,那根本不可能做得了花魁。
在妆容上,衣饰上的投入,也比寻常千金小姐还要多得多。
这些人,个个都是时尚达人,时尚教主一流的人物。
教坊司的头牌,那更是其中魁首,全是和达官贵人打交道的,在各个方面都得胜出别人一筹。
独秀山庄那日表演灯光秀,夜姑一身龙女的打扮,还有入水不乱的妆容,一传扬出去,便先入了这些花魁的眼,自然找上门来。
双方合作,算是合则两利,夜姑还有顾忌,怕方若华觉得总与这些打交道,容易招来闲话。
方若华到不在意。
就连那些官宦人家,平日请到教坊司的头牌到家里待客,也只觉荣耀,她担心什么。
今日教坊司的花魁们到山庄这边,方若华虽是有事要托付,明面上却是为了几个新款的口红。
这东西还是水友里面两个时尚达人的发明,她们两个以前上学的时候,曾经开直播教人自制可食用口红等化妆品,如今别以前写的方子贡献初来。
方若华都没有管,只是负责翻译了下方子,从准备各种材料,到安排人手制作,都是夜姑和金二麻子两个人负责,月余时间,独秀山庄自制的化妆品就风靡南安城了。
教坊司的人都是人精,夜姑稍一暗示,她们心里就明白,这点小事,与自己等人无碍,她们也愿意让独秀山庄欠自己的人情。
双方商量完,教坊司那边留下五个十四五岁的丫头,跟夜姑等人学化妆,其他人便告辞而去。
方若华也见了见这几个丫头,样貌都很寻常,年纪又不小,再一问,果然人人都有绝活,有人擅长做饭,做出来的清粥小菜能比山珍海味。
还有一个家里世代调香,她也是个中高手。
另外一个,郡王府出来的,竟是个可百步穿杨的能人。
方若华打量了眼郡王府出来的,一眼就看出她是那日在王府门前,被人充作小郡主的丫鬟。
这小丫头显然也认出方若华来,微微瑟缩了下,没有吭声。
没想到,她被卖到了教坊司。
夜姑到是很喜欢她,说这小丫头肯吃苦,也肯卖力气。心思灵活,上手比别人都快。
她的手上疤痕多,粗糙,其实不适合做细致活,花魁们个个养了一身的好肌肤,给她们化妆的人,手粗糙了也不合适。
但她愣是凭着比别人画的都精细,都好,手还快得很,十分讨人欢心。
夜姑瞧着她聪明,就不免多有关照,小丫头却是知恩图报,平日里端茶倒水嘘寒问暖,没过几日,到与夜姑和亲姐妹也差不多。
这丫头也没个名字,说是在王府里都是随主人叫,换了两任主人,叫过翠红,也叫过柳绿,现今出来,她便给自己取个名——明月。
一个名字而已,她愿意叫什么就叫什么,也无人去管。
明月想脱籍,而且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就是教坊司的教习都看出来,心下可怜这伶俐孩子,没多说什么,只是苦笑:“谈何容易!”
官妓可比私妓都不自由,私妓有钱尚能赎身,官妓除非傍上有权有势的靠山,否则哪有自由可言?
想落籍,想从良,那得是官府的人出面给她们销籍。
即便明知艰难,那丫头也不气馁,与夜姑也说,但凡有一点希望,她也想努力一把,反正千古艰难惟一死,最近就是死了。
方若华到不讨厌这孩子的聪明劲,当今这世道,缺的就是这等有叛逆心和上进心的女孩子。
只要不是心不正,没有不能用的道理。
这日正好有闲暇,小丫头替夜姑做了个扇套送来,方若华也在,闲聊一般问起:“你既然不乐意进教坊司,当初就把自己当做那位小郡主,进了京城说不定还有另一番机遇,怎么就如此不乐意?”
明月一愣,低下头咬了咬嘴唇,到底没有撒谎:“奴只是不想死。”
“奴扮作小郡主随她们进京,在路上就会被杀掉,要是不杀掉奴,肯定很容易露馅,王妃已经和蔡嬷嬷商量好了。”
“他们派人抓了奴的父母家人,说奴不从,她们就杀了我爹、娘和弟弟。”
明月苦笑,沉默半晌才道,“可奴不是个孝顺女儿,奴也不是好人,比起听后娘的话,由着后娘随意折辱打骂我的亲爹和后娘生的弟弟,奴更看重自己的命。”
“当初在王府,爹想把我送给李管事当小妾,好换一个轻松的差事,李管事最喜欢折磨女人,我有一个小姐姐做了他的妾,三个月就死了。”
“奴实在不甘心,就偷偷绣了扇面,荷包一类,卖钱换酒,想办法交好了个王府侍卫,还跟他学射箭,奴自小臂力就不比男儿差,眼力也好,能学这些男人才学的东西。”
“靠着侍卫师父的关系,奴进王府厨房做了丫鬟,什么粗活累活奴都做,花了一年,从三等丫鬟升到二等,因为做的点心讨了王妃的欢心,还得以去伺候小郡主。”
这丫头也许是憋得久了,也或许是知道眼前的几位都是善心人,多少有一点卖惨的心思,并无隐瞒。
“小郡主并不难伺候,虽然时不时打骂下人,并不把下人们当人,可这样的主子多得很,也没什么。”
明月的神色平常,“奴还指望等年纪大了,讨好小郡主和蔡嬷嬷,想办法被放出来嫁人,总比在王府里提心吊胆好,可才做了二等丫头,没多久王爷就坏了事。”
“我们王爷、王妃只有小郡主一个嫡出女儿,向来疼她,比疼几个儿子还多,便想着无论如何,得让她有一条生路。”
“蔡嬷嬷见我身形与郡主像,又说我机灵,就逼我扮郡主,否则会弄死我爹他们。”
说着,明月平静的神色终于起了一丝涟漪,有一点郁愤,忧闷浮现出来,也有些迟疑犹豫。
“他们要我做出选择,亲人们的命重要,还是我自己的命重要?”
明月嘲讽一笑,“呵,可惜,我真没他们想象中那么孝顺。”
第669章 纷杂
“我爹给了我这条命,人人都觉得我该为他去死,可要让我为我亲娘死,那我到是心甘情愿,死一千次一百次也愿意。”
“我娘知道心疼我,会拿碎布头给我补衣服,缝得特别好看,还会给我煮糖水喝,很甜。”
“但让我为我爹死,我就不愿意,说我大逆不道,那就大逆不道了,反正不愿意。”
明月面无表情,破罐子破摔一般地道,“我甚至都不怎么记得他的模样,他卖掉我,和卖掉家里的鸡鸭一样顺手,我又凭什么为他去死?”
“至于后娘和我那弟弟,他们的死活,我更不关心。”
明月停了停,一低头,掩盖目中的一丝忧虑,“我不知道他们现在如何,我也不在意……不在乎。”
她一连说了两次不在乎。
房间里一片寂静。
这些话放在外面,让人听见非说这孩子大不孝,激进些的指不定治她个不孝之罪。
可屋子里的人,却都没说什么。
方若华轻轻一叹,只道:“好好活下去。”
如此想不肯认命,如此想活好的女孩子,该有一个前程。
明月这孩子,比夜姑还惨。
夜姑虽也是贱籍,但好歹是自由身,方若华走了薛平生薛将军的关系,让她在南安城落户,脱了贱籍,如今也是良民。
明月却入了教坊司,入乐籍,想脱籍就难得多。
其实就算许家如今被抄没,但方若华的独秀山庄里,很多客人都有官府的门路,让她脱籍也不是不能做到。
但方若华不觉得应该这般着急。
既然教坊司的教习喜欢她,让她待在教坊司,受教坊司的庇护,好好学点东西,也并无不可。
再者,给她脱籍,也着实得找机会,求对了人,若是她能学些琴棋书画,有一点才名,那些达官贵人们也容易因为怜悯之心,许给她自由之身。
只这般一想,方若华就有一点烦躁,眼下这个大周朝,处处是条条框框,把所有人都锁在格子里,不能越雷池一步,置身其中的人或许不觉得有什么,但她却着实是憋屈得很。
明明以前在古代待了那么多次的。
许是以往即便到了古代,也没有真正落到社会底层过,宋时开放,她又直接与最高统治者皇帝拉上关系,自是过得畅快。
后来到奇怪的聊斋,身为男儿身,社会制度又因为妖魔鬼怪众多,同样显宽松,她也没感觉有什么。
再者,那时候她是绝对的强者,金手指,金大腿,各色外挂,要什么有什么。
一直到今朝,终于感受到那些穿越女们的难受了。
“哎!”
果然还是要有强大的力量才行。
方若华又交代了夜姑几句,叮咛她仔细观察明月的品性。
若是品性不坏,才能大用。
夜姑一笑:“六奶奶放心。”
方若华点头,便让她的小姐妹们盯着赈灾之事。
自己准备去船厂检验进展。
等建起船厂,拥有了十艘,百艘的巨船,纵横海上河流,进可攻退可守,才算拥有一定的自保之力,之后想做什么,以后再说。
……
南安城县衙大牢的狱卒们,最近一段时间过得日子都不坏,油水十足。
牢里最近关了一票,在南安城跺一脚就地动山摇的大人物。
这些人固然被关押,未来不知如何,可是即便如此,指头缝里露出点琐碎,就足够他们吃香喝辣好一阵。
狱卒们面对他们,看银子的面上,也是好言好语,把这些人当半个大爷供着,不过这两天,他们十分假恭敬里到多了三分真。
这两天码头那边搭起了长排窝棚,灾民里头,老弱妇孺能一日免费食两碗粥。
虽说粥不算好,大部分都是劣质的,里面还混了各种草根,野菜,可到底是比较浓稠,不是清汤寡水,算是半干的粮食,喝到肚子里就能活命。
青壮免费的粥只有一碗,但是能以劳力换银钱或者粮食,多劳多得。
听说要坐船去一个岛上干重体力活的,每天卯时一刻去,初更归。船接船送,每天不光能吃干饭,还能吃饱,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佐餐的虽然只是些鱼虾,却是烹饪的不坏,没那种闻不惯的腥臭味。
偶尔甚至有两块肉。
别说那些个灾民,就是牢头家两个小子也偷偷摸摸去蹭到船上干活。
一开始人家因为他们年纪小,还不肯要,可后来见他们认识几个字,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牢头看两个小东西没饿着没渴着,活蹦乱跳,精神气十足,也就随着他们去,所谓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两个小讨债鬼吃得饭比他还要多上些许,如今能省下一天的伙食也没什么不好。
给灾民们吃的这些个粮食,可有大半是许家耗费家财远赴重洋弄回来的。
听说为了这些个粮食,许家的船员们还和南洋那边的蛮子干了一仗,死伤了不少人。
就为了这个,也该对关在里头的老爷们好些。
更何况,南安城的百姓们前些日子制作了真正的万民伞,感激朝廷对百姓的救助,上书给陛下。
没准陛下一高兴,会对在南安城声望越来越高的许家,网开一面。
上面的官老爷似乎也没有很为难许家的意思在。
说不定什么时候,许家的老爷们就都能放出去。
县衙的老头老李正胡思乱想,抬头就见一身黑色官服的钱风从牢房的方向走出。
他一声不吭,弯着腰向前带路。
老李有点怕这位,到是按理说比这位品级更高的那位大老爷,还更平易近人。
至少那位大老爷身上不会有这股子浓郁的,让人沾染上洗十遍热水澡也洗不掉的血腥味。
孙连安停了停脚步,扔给老李一吊钱:“许家老太太年岁高,你给她每天多上些热茶热水,别让她吃冷食。”
老李连忙说了几句大老爷心善之类的话,保证道:“老爷您放心,小的们绝不敢故意作践人的。”
钱风也懒得理会自己这个临时搭档,又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好心。
刚才在牢里,看到那位年过六旬的老太太一脸慈祥,身在牢中也并不抱怨,反而很是关心儿孙,时常安抚儿孙们的情绪,他就动了恻隐之心。
想必孙连安递送给陛下的折子里,一定会不着痕迹地说一点许家的好话。
他们这些文人的笔杆子可是厉害的紧。
钱风嗤笑一声,他看得出来,这位许大老爷是真的完全不知道南安郡王做得那些事。
就算有点牵连,也不过是为了巴结王爷被人利用了一番。
但是许家也不无辜,他们家赚的银子,肯定不算干净。
不过,他何必做坏人?
比许家更该千刀万剐的人家,也照样活得很是滋润,许家既然愿意花银子买命,他也不去故意结仇。
再说,别人也就罢了,路重那个路家的公子哥也向着许家。
别看路重在路家的地位,没有大公子路衡那么高,可也是路家人。
钱风只认陛下一人的命令,陛下看重自己的母家,他自然要对路家要恭敬些,抿了抿嘴角,对许家的关注也就是片刻。
片刻过后,钱风便重新把精神放在依附南安郡王的官员名单上去。
钱风二人一走,牢头就自然而然地翻出两壶药酒,又拎了一个食盒,溜溜达达送到大牢东边的牢房内。
牢房并不肮脏,打扫得干干净净,虽然不是高床软枕,里面也是柔软的茅草铺地,还有一些松软的被褥。
桌子擦得干干净净,也没有太严重的异味。
环境是略有些阴森,可至少与以往那令人绝望的监牢大不相同。
牢头把酒递给至少瘦了两圈的许大福,照例笑眯眯说了些外头的新鲜事。
比如说许家的粮食都运到了,朝廷在港口东边设了粥棚,救济灾民。
至于怎么下发救济粮,还得等新任知县到任之后再说。
再比如,南安城几十万灾民给陛下上了万民伞和万民书,里面肯定提到了许家的功绩。
“大爷,您就安心吧,连我这个粗人都瞧出来了,过不了多久,您一家子都能放出去。”
许大福也是精神一振,被关起来这小半个月,除了头几天心里担心,受了罪,再之后,他固然还是七上八下的,到还不至于绝望。
这人一落难,最怕的不是忍耐,是什么消息都不知道,两眼一抹黑。
他那位六弟妹却是深谙人心,隔三差五就把自己在外头做了多少努力,进展如何,哪一步顺利,哪一步尚在观望,不知效果如何,都清清楚楚地写成条子,递给他看。
并不是只报喜不报忧。
许大福看了人家的种种应对措施,即便看出里头的难处,也不禁觉得,幸亏在外头操持这些事的,是他六弟妹。
要是换了他自己,他除了搜刮余钱,给各方面都拼命赛银子,托关系,求情之外,哪里能想得出这么多的招数?
可到了要抄家灭族的份上,求情又能有多大的用?他再托关系,还能托到皇帝老儿头上去?
许家又没有深受宠爱的嫔妃,给皇帝吹不了枕头风?
到不如像六弟妹这样,好生拍拍龙屁,扮扮可怜,表表忠心。
许家不过小人物一个,皇帝稍微有点关注,底下的人自然就会揣摩圣意,把他们轻轻放过。
许家老太太的精神状态比许大福还要好些。
她是老人,钱风没有刻意为难。
牢头也怕把人熬坏了,不好交代,再与人结怨。
再者,许家的儿媳妇们都脱了身,如今虽明面上说自己不是许家妇,其实都没把和离当真。
女人们各自走了娘家的关系,打点到位,即便在牢里,许家人也并没有太受罪。
又过了三天,南安城新任知县即将就任,听说是陛下钦点,当朝太傅左右清之子,左怀。
据传,这位是奉了陛下的旨意,专程下来整肃南安城局势的。
这南安城虽说是偏远小城,但既有港口,经济也不坏,还与属国毗邻,再加上海盗横行,朝中还真不能不重视,就是皇帝也要过问。
夏日雨更多。
南安城里三天到有两天半在下雨。
南河泛滥不至于,这黏黏糊糊的环境确实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南安城这位新任县太爷进城门的时候,就坐了一辆驴车,身边除了二十个只知道闷头赶路的护卫,只跟着一个老伴当。
到不是他装寒酸,他从京城出来的时候,也是马车十辆,带着两个美妾,手脚灵便的侍从小厮数十人,美貌的丫鬟也有好几个。
结果没出京城十里,就让他亲爹把那些人都给追了回去。
按照他爹的说法,他一路南行,自有他爹那些门生故旧照应,再加上些护卫,在安全上没有问题。
南安城乱得很,多带护卫应该,其它的都免了,他去是给陛下办差,又不是去享受。
等安定下来,自是要给他娶一房妻室,让他收收心好好过日子。
左怀也没法子,只能认命,没办法,他前一阵子和朝中那位相爷家的外甥起了冲突,在京城有点待不住,正好陛下要用人,他便自告奋勇,到了这南蛮之地。
一路上艰难的很,南安城这好山好水,在他眼里也显得憋屈。
“看来要过一阵苦日子了。”
左怀叹气。
其实这位太傅家的公子,到也算不上纨绔子弟,南安城如今形势复杂,皇帝能在这时候委以重任的,肯定是得用的人才。
他左怀二十二岁上中进士,一甲探花郎,固然有父辈余荫在,自身也不是没有才华,翰林院三年,第一次外放,就是陛下钦点,在那些官二代里面,算是起点不低的。
不过,到底是年轻公子,家境显耀,左怀和大部分公子哥一样,都有点嗜好,他一好排场,二好烈酒,三好美人。
在翰林院三年,这位是没少带着一帮翰林眠花醉柳,吃香喝辣,更是在无数场文会上留下美名,是不知多少青楼名妓的座上宾。
当初会和那位相爷的外甥起冲突,也是因为美色,两个人都想争夺名妓花惜月,唔,到不是左怀争输了,纯粹是还没争到底,就让他爹逮回去一顿竹笋炒肉。
左怀也是倒霉,美人没吃到嘴,反而挨了一顿惨烈的板子。
此时此刻,看着南安城斑驳的城墙,再看一看护城河浑浊的水,骨瘦如柴的灾民和乞丐,左怀按了按眉心,收摄心神:“千头万绪,差事不好做。”
“左兄!”
忽然有熟悉的声音喊了一声。
左怀抬头一看,脸上就带出一点一言难尽的神色。
第670章 消遣
路重骑着高头大马,身上紫色的袍服又轻又软,透亮极了,趁得他眉眼疏阔,相貌清隽。
左怀身上又是水又是泥,脸上因为赶路曝晒黑了一圈,还带着一点红肿。
两个人的模样一对比,那真是天差地别,让人都没眼看。
路重显然很高兴,大笑道:“他乡遇故知,难得难得,走,请你喝酒。”
左怀:“……”
对了,这货确实是一早来了南安城。
“难为你在这等荒僻之地,居然还过得不坏?”左怀有点不是滋味地哼了哼。
不知道为什么,他今天就觉得自己在小伙伴面前有点丢面子。
以前在京城,他左怀才是场面上的人物,身份比他高的,学问没他好,学问比他好的,没他年轻,没他俊美,样样都不差的,也没他讨女孩子欢心。
就说这路重,论身份,两个人相差不大,路重论起来是陛下的娘家人,就算身份比他高一点好了,可他不大喜欢读书,到是会画两笔画,也有人夸赞他说,有名风范士。
但那都是小人拍马的说法,哪里及得上自己这正经科举出身的探花郎!
若是比一比受女郎欢迎的程度,整个京城年轻一代的贵公子,能胜得过他的寥寥无几,至于路重,暗恋一姑娘七年,还让人家入了他大哥的怀抱,切!
左怀一路腹诽,嘴角抽抽地与路重见过礼,这才举目远眺,神情略有些凝重。
南安城临水而建,本来是很繁华的城市。
看得出来,建筑精致,花木也繁茂,只是灾民增多,显出一种颓废和乱象。
又因为海盗总是侵扰,各处都留下些许战火的痕迹,让人心里不安。
乞丐们灰白着脸,神情麻木,众多灾民三五成群地凑在一处,目光呆滞。
他不自禁有些胆寒,忍不住问了句:“南安城有多少灾民?”
路重耸耸肩:“这我可不知道,你去县衙问县丞去。”
左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