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外大明-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西南的动荡并不是他最担心的,而是随同这个消息一起到来的——在南洋满刺加之南那样的不毛之地,竟然有汉人立国了。
这让本就疑心病甚重的他更是重重疑虑,这个汉人政权是谁建立的?有什么企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是汉人,就该心向大明,在没有得到我这大明天子的允许下,他竟敢海外称王?!虽然留有余地只敢称王,但这样的行为仍然是无君无父的行为,我倒要看看他得到了谁的允许!
幸好……朱棣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来人,传我的旨意,户部加拨二十万两白银,督促郑和加快进度。”
就在朱棣发出这道指令时,时任内官监大太监的郑和正在工地忙的不可开交。
作为一名立下赫赫战功的太监,郑和一直深得朱棣的信任,甚至拥有被皇帝赐姓的崇高荣耀,但在他心中,这一切其实并不是他想要的。作为一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没有沿着祖辈、父辈的旧路前去麦加圣城一直是他心中巨大的缺憾。
但现在这一切都有了机会,在年初时,他就被派往福建长乐一代,早在朱棣登基之初就开始了筹备,迁沿海能工巧匠聚于福建,开始营造起庞大的舰队来。此刻郑和在监工的,就是等待着船队的最终成型。
大明帝国从来不缺技艺高超的匠人,从元人、陈友谅手中得到的先进造船工艺,让一种从未出现于世上的超级巨舰有了诞生的基础。而郑和,此刻就是正为这已经被命名为宝船的巨舰在辛勤劳作着,这也是为了他自己——皇帝已经下了出航南洋西域的决心,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只要自己坚持,直接扬帆前往麦加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刻作为旗舰的宝船龙骨已经铺设完成了,船身也一步步的搭起来,相信不出半年,这艘宝船就能下水远航,而……极目远眺,沿着蜿蜒的海岸线,这个浅水湾中长长的一片连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大小几十艘船在建造着,有的已经基本建成下水,正在试航,有的则刚开始拼接龙骨,上万人同时劳作的场面,每个人都只是一只辛勤的蚂蚁。
“报,京里的特使来了!”一名校尉上前向郑和禀报道。
又有什么旨意来了么,郑和匆忙从工地上返回自己在此处临时的住宅,一名小黄门正坐在堂中喝茶,身后侍立了几名锦衣校尉。见是郑和回来,忙不迭的放下茶杯,上前问安道:“郑公公,皇上有旨。”
自有手下人备好香案,一应礼节做全后,郑和跪侯旨意。
“……特加拨二十万两白银,着内官监郑和严加督办,务必在年内完成宝船建造,钦此。”
郑和听得旨意,心中激荡不已,看来皇帝更等不及了,宝船也就意味着舰队,宝船一成,这支前所未有的舰队就将成军,前往烟波浩渺的大海,也将承载着自己去完成自己的梦想。
“臣领旨,谢主隆恩!”
郑和上前恭谨的接过圣旨黄绫,少不得又和宣旨的小黄门寒暄了几句,对这些皇帝身边人来说,郑和也是他们面前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山,有机会自然得讨好一番。
朱明不知道,朱棣也感觉不到,因为南洋华人国度的建立,更加刺激到了朱棣那颗因为刚坐上龙椅不久而不安的心,他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个所谓的南洋国度,究竟是什么人建立的。
而原本在朱明心中,那场永乐三年中才能出航,最早也要永乐四年前后才会到来的船队,此刻竟然在皇帝的严旨催促下,进程大大的加快了起来。
郑和在舰队未成的情况下已经开始从沿海卫所选拔精兵良将,出航物资也从各地云集福建道。
一场轰轰烈烈的时代变数,即将到来了么。。。。。。
(郑和终于快来了,作者也不想和南洋猴子一直打交道啊~~~)
第一卷 东南风乍起 第一百一十章 纷纷扰扰
就在北方那支庞大舰队紧锣密鼓准备的同时,朱明虽然并不知情,但他也并没闲着。
现在劳动力极度匮乏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了,在近十万移民迁往爪哇岛进行开拓后,现在整个苏门答腊岛都显得是地广人稀,一些稍差的土地或是原始森林,根本就无人开发,任其野草蔓延。
林唤之是叫苦好几次了,要求北边来的流民匀一些到苏门答腊岛上来,但是都被朱明拒绝了。
现在马来半岛虽然没什么空地了,但是各类作坊的生产一直在扩大着,北边过来的很多是华人,甚至不少都经过简单的文化或是算术教育,这么好的劳力不放在这些工厂作坊里,让他们去苏门答腊搞什么开荒才是暴殄天物。
朱明也不是没考虑过郑和船队在南洋有着这样和历史不一样的变化后,出航时间会不会有什么变化,但现在对于朱明来说,郑和船队就像一杯香甜可口的毒药,明知喝下去会死,但不喝又实在接受不住诱惑。只有和郑和的船队接触,自己的政权才能真正走上正轨。
想必朱棣对我这个南洋政权充满了怀疑吧,该来的总是会来的,朱明也不害怕什么,他心中并没有多少武力对抗的想法,武力对抗扛的了一时,但万一激怒了朱棣,他暂时放弃对北边蒙元残余力量的清剿,全力对付南边,中原强大政权的压力不是黑水明国这小小的初生政权能抵挡的,而且朱明自身对于内斗也没有任何兴趣,那些无聊神仙不过就是想看看自己是不是比朱棣一脉的人强么,还有一大半的地球空着等待自己去证明这个问题呢!
在心中打定主意郑和到来后只能以礼相待,相机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而且郑和的船队到来对朱明政权来说也有巨大的好处,有先进的技术尤其是造船方面的工艺被带来,而且从此名正言顺的与中原王朝挂上了联系,兴许人口的问题也可以随着南北两个汉人政权心结的解开而一并解决呢!现在一切问题的焦点就是如何解开朱棣因为建文帝的失踪而造成的心结了。
轻嘘了一口气,今年内是不会有问题了,好好宣扬一番中原文化,让郑和船队到来后感觉这里是同文同种的兄弟之邦,可能对于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好处。朱明在心中又考量了一番。
自由城现在虽然没有围墙,但是治安反倒比起许多高墙耸立的城市来的要好,刑罚的严格执行让所有人都自觉遵守,而都能吃饱穿暖让刚脱离苦海的众人心中都是安定了下来。
这和教化的盛行也不无关系,黄昏时总是会在街头定点的地方来上一段的说书人嘴里的内容也都是忠君爱国,惩恶扬善的故事。虽然随着社会发展逐渐丑恶面会渐渐浮现,但这都是不可避免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国主,玻璃厂那边说按照你给出的原理图,千里眼的试制似乎有些眉目了。”下午当朱明正在书房中思绪纷飞时,王铜亲自来向他报告了一个好消息。
听到这点朱明立马来了兴趣,这些被中原士子视为奇巧淫技的东西其实也是自己日后的一个筹码,越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科技实力,就越会让北方强大的帝国投鼠忌器,双方也就多了一丝和解的机会。
否则你弱小犹如蝼蚁,被人家随意一脚也踩死了。
带着卫队来到玻璃厂,玻璃厂的督造立马迎了出来,望远镜就是小小的一只,此刻已经被他带在了手上,立马双手恭谨的呈上给了朱明。
朱明接过一看,只见一只小巧的木制单筒上,前后各镶了一块透镜。要说这望远镜之前一直都做不出来,主要还是卡在透镜上了,高纯度的石英矿筛选出来后,玻璃的透光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做点后世类似玩具的望远镜是没有太大困难。
但就是玻璃制成圆片后,此时可没有什么热压成型之类的高端技术,都是工人用手工打磨,这样的方法不光是镜片无法保证焦距焦点,而且镜片表面的打磨也极为困难,最后用粗、细砂分别打磨后,还专门委托造纸厂生产了一种表面略有粗糙,韧性极好的纸张,用这种纸张做最后的表面抛光,才最终得以完成这一副成品。
朱明把望远镜举到眼前,单眼微眯,一眼看去,远处原本小小的东西瞬间变大了不少,虽然因为透光率还是不行看着东西都有一层雾蒙蒙的感觉,但相对于裸眼观察来说,看的已经远了不少,估计放大倍数应在三倍左右了。
按照朱明的预期,只要透镜的工艺再加强一番,按照这种物镜凸透镜目镜为凹透镜的布置,应该获得五倍左右观察效果,而且不会因为人体自然的晃动而影响到观察效果的望远镜是完全有可能的。
那么如何继续改进工艺,还得这些工匠好好摸索一番了,透镜的焦距也需要细细的摸索,朱明还记得当时中学课本中的成像法来测试透镜焦距,也一并都教与了工匠,一番试验确定焦距后,再行排列组合,应当能出个好的结果。
“还有,你可以试着把这单筒望远镜做成是两段,一段大一段小,可以伸缩活动,这样可以按照具体的情况来调整成像,你们回去试试。”朱明又交待了一番,这个时候单筒望远镜就够奢侈了,如果能投入量产,比起用玻璃的高手欧洲也提前了两百年,这样在军事上运用潜力巨大的技术,多多益善。
再次勉励了一番工匠众人后,一个消息又报告到了朱明这儿,真是不让人有半分钟的消停。
消息也挺让朱明吃惊的,满者伯夷王国要求和了,而且求和使者的船就停在船村港外,没有得到入港允许的他们正在海上漂着呢。
朱明吃惊的不是满者伯夷王国求和,毕竟实力在这摆着,现在胜利的天平已经越来越向着朱明倾斜,朱明吃惊的是他们竟然不和赵庆先行接触而是直接跑到自己大本营来求和了。
估计是赵庆的铁血政策杀寒了爪哇人的胆,让他们觉得和这个侩子手没什么好谈的,就求到自己这来了。赵庆这个恶人可作的真足啊。
“让他们先靠岸,直接赶来自由城吧,我设宴款待他们。”不管是什么使者,伸手不打笑脸人,朱明这点风度还是有的,先见见再说吧。
夜幕很快降临了,灯火辉煌的王宫中,一行人款款的进入了大殿,没有在意使团详细人员的朱明坐在为首的主位上,看着进门的这一行人,刚喝下去的水差点一口喷出来。
只见在侍卫引导下进入大殿的众人,除了为首的一名猥琐老者外,其他的都是身形窈窕的女人,虽然穿的严严实实,而且都有薄纱遮面,但那一抹挡不住的风情,顺着大门口带入的风飘来的还有一抹淡淡的幽香。
“哈哈哈,哈哈哈!”朱明失声笑了起来,想不到,想不到,太有意思了,以往在史书上看到的懦弱王朝所作所为的一幕幕在朱明心头划过,他们敌不过或是认为不值得去费劲抵抗,就把自己的女人送出去以此来获得短时间的太平。
今天这一幕在自己这儿也上演了,不过角色易位了而已。想到这里,朱明就有股迫切的冲动想要知道,满者伯夷王国到底在这次和谈上压了多少筹码。望着眼前这一水的六名女子,难道全是满者伯夷公主?那这家伙也太能生了。
虽然这一切都不可能改变朱明的既定政策,但每天被纷扰的政务缠绕,好容易来了个这样的乐子,不借题发挥一下,那真是连自己都对不起了。
想到这,朱明站起身来:“各位贵客,请入座,来人,上酒菜!”
……
(还有读者纠结于内战问题,关于南北的关系,小贾还是在文中再说明了一次,现在不是朱明想要开内战,而是朱棣的疑心病作祟,他为了把持自己的皇权,对于一切有威胁到的人或物都是宁杀错无放过的。现在就是朱明努力强大自己,日后争取到谈判的筹码,否则对方连谈的机会都不给你那还怎么继续?各位也要有信心,一旦南北得到和解后,得到巨大人力资源支持的南洋黑水大明是不可阻挡的,请各位继续关注,朱明是有知识有理想的新一代好青年,怎么会扩大内战做些人神共愤的事情呢~)
第一卷 东南风乍起 第一百一十一章 杀意
在朱明的邀请下,众人刚坐定,那猥琐老者便站了起来,躬身拜道:“尊敬的黑水明王,我们这次带着无比的诚意到来,希望还民众们一个和平和宁静。
声音竟然又尖又利,朱明仔细看去,这老者黑皱的面皮上,竟然干净无须,顿时明白了,这是一名公公,想不到南洋也流行宦官的吗?还是中原的影响力辐射太大,让这些南洋小国也效仿起来。
“免礼请起,不知贵使团这次带来和谈的诚意是什么啊?”朱明明知故问道。
“来人,把礼物端上来。”这名公公吩咐道,在侍卫的允许下,两名力士端上来了一口大箱。
箱子翻开,在灯光的映照下,反射出一片温润流转的光来。好一匹玉雕奔马。
“这是我王最珍贵的收藏,用磨盘大的玉石整雕而成,玉乃石中君子,而马,奔腾万里志在四方!”
哼哼,朱明心中冷笑,想用两句话就挤兑到我,你个黑公公,言辞倒是挺犀利,不过不管我是不是君子,想要志在四方,不把面前你这块肥肉吃掉,怎么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呢!
“礼物过于贵重啊~”朱明假装叹道。
“呵呵,大王说笑了,真正贵重的是这。”老者示意了一圈六名女子,“这是我国希望与大王通婚联谊的诚意。”
“这位是苏玛尔丹公主,是我王的亲妹妹,另外这五位也都是我王族女子,身份尊崇。希望能在贵国挑选到合适的夫婿。”
原来如此,不是光对我一人使用美人计,还想拉拢我的手下人,朱明心中好笑,像王铜他们都已经娶妻生子,自己算是唯一的大龄剩男了,估计你这如意算盘要落空。
“公主身份何等尊崇,就算是联姻也该我们带着聘礼上门拜访才是啊。”朱明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你这公主巴巴的跑到我这来,一点矜持都没有,和街头卖笑的不是没有多大区别了?蛮夷之地就是蛮夷之地。
双方又客套了一阵,那几名女子倒没说话,只是露出来的黑眼睛不时滴溜溜的在朱明和众人身上瞟来瞟去。
“来来,我先敬远来的客人一杯。”避开和谈的话题,朱明端起了酒杯说道。
黑公公的话题被转移,也只得端起酒杯来跟着一饮而尽。
“哈哈哈,不如叫公主们给大伙跳个舞吧!”粗嗓门响起,正是唯一留守的二军团统领花都大人,他百无禁忌的大声喝道。
连朱明都感到脸面有些挂不住了,别人好歹也是贵为公主,你难道想把人家当成舞女使唤么。不过心中也隐隐有一丝期待,不知道对方将如何应对。
那称作苏玛尔丹公主的女子盈盈站了起来:“若是大王欲一观,小女姐妹几人就一同为大王献舞又如何。”
说完几人就走到了宴会大厅中间的空地上,而那猥琐老者也尖着喉咙说道:“我看黑水明王殿下并无鼓乐优伶,不如由在下击缶伴奏!”
不知怎的,看到这场景朱明瞬间只觉得背后汗毛一炸,他瞬间想起了鸿门宴来,可是这是在自己的地盘啊!看向了下首坐着的几人,朱明虽然脸上没有什么异常,心中已是拉开了思绪,这群人真的只是来求和么。
他们也只有满者伯夷国的外交文书,但并不能证明座下这些女人就是什么金枝玉叶,是用来麻痹自己?抑或是想……
朱明环顾一圈,殿中环立了二十几名带刀侍卫,都是最忠于自己的力量,过来作陪的臣子只有王铜和花都二人,其余的就是这七名不明不白的满者伯夷使者了。
“叮~咚~叮~咚”清脆的杯碗敲击声响了起来,六名女子在殿中偏偏起舞来,这些蛮夷的舞蹈并没有太多繁复的动作,但是简单的几个动作几人一起做起来却如行云流水一般,加上几女薄纱遮面,衣裙飘飘,多出几分出尘的味道来。
朱明目不转睛的盯着几女,生怕这几人突然从身下抽出什么利器冲上来,敌人狗急了跳墙也并不是不可能。朱明暗自戒备着,幸好身上的金丝甲一刻未曾离身。
不光是朱明,殿中王铜、花都,二十几名侍卫,甚至刚为朱明倒完酒的金珠也都是死死的盯住在场中央旋转舞蹈的几人。
他们的思绪,都没有放在一旁那猥琐老者身上,而就在所有人注意力转移了的时候,不知不觉,那老者的手已经停下了敲击,只是空空的举着,身子都有些挪开了座位。
但是碗碟的敲击声仍然在不停的悦耳响鸣着,所有人都有着惯性思维,没有往老者这边多瞟上几眼。
这老者竟是一名如此高超的口技高手,碗碟杯盘敲击的声音被他模仿的惟妙惟肖,以至于大家都以为老者还正在认真地敲击着碗筷。
就是现在,老者眼中历芒闪过,为了消除满者伯夷王国遇到的最大危机,为了满者伯夷王国能重现昔日雄霸南洋的荣光,原本给他的指令是相机而动,此刻他决定豁出自己拼上一把。
身子贴近地面向着朱明窜了几步后,终于有侍卫眼角余光发现了不对。大声的示警之下,老者也是猛然暴起,抬高的身躯突的向朱明冲去。
在这电光火石之间,他从耳中掏出一小团棉来,棉中裹着一枚小小的针,遍体蓝澄澄的,一看就喂有不知名的毒药。
朱明也看到了这一幕,这可不是刀枪,随便在皮肤上划破哪里就有可能致命,金丝甲也没有任何作用。
朱明提起面前只用普通木料做成轻飘飘的案桌,双手一抬就向这老者丢去。
老者速度丝毫不减,一掌劈下案桌就变成了两半。而场中舞蹈的六人也瞬间变了颜色一起向着朱明冲杀而来。
殿中人的反应也不可谓不快,花都也是拎起了桌案直接把一名靠近他的女子砸倒在地。
朱明向后暴退着,侍卫围了上来,朱明正后悔在自己家吃个饭没把佩剑带在身上时,几声咻咻的破空声传来。
还是暗处的那些弩手给力,这样的利器作为刺客是绝对带不到朱明面前的,这就是不对称的优势啊。
被弩箭所干扰,老者的身形一窒,与朱明拉开了差距,但冲着老者而去的弩箭也被他一拨拉就偏离了方向。
天,徒手啊!朱明心中感慨,难道世上老太监都是绝世武功高手吗?!难道真是有葵花宝典?还是他们实在丧失了人生的乐趣穷极无聊只能每天磨练武艺所以才获得如此成就?
这些只能成为朱明自己心中的疑问了,随着双方距离的拉开,各个方向上的弩手更好射击,几名女子很快就各中了几箭倒在了地上,只有老者仍在拨开弩箭的同时奋力前进着。
长枪手已经冲入了殿中,朱明已经被带刀侍卫重重围住,刺杀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了。
老者唯有叹息,一声长啸,冲门外逃去,几支长枪向他刺去,只见他堪堪避开几支,双手一手抓住一支,只一扭就把长枪折断,冲门外夺路而逃,无数弩箭咬着他的后背射了出去。
但那老者出了门只几个纵越就消失不见了。
王铜和花都都是铁青着脸,满者伯夷国竟然还敢来这些阴招。朱明倒是十分洒脱,这就更去了自己的心结,满者伯夷王室既然敢这么做,那他们就要准备好面对自己的怒火。以往自己对被征服者也是足够宽容,这次看来不行了。
“命令全城大索吧。”朱明淡然吩咐道,现在自由城城墙都空了一大块,要跑估计也拦不住,只能是消除隐患,避免这老者还藏身在城中罢了。
但朱明不知道的是,这老者逃出城后不久,面色的潮红久久没有消退,整个人也委顿了下来。“天星蜘蛛的毒素果然于激发潜能有奇效啊,但是副作用也确实是不可承受。”
老者虽然逃了出来,但也是命不久矣,不过是为了让朱明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死了,而一直有一分顾虑,现在,就是找个隐蔽的地方让自己静静死去而已。
此刻大殿中,死去女子的尸体已经被清走,虽然不是国色天香,但能选来做女刺客,一个个也是貌美如花,可惜就这样香消玉殒,若是自己表现的急色一些,也许他们还会把刺杀的时机推迟到床上时吧。
这些思绪在朱明心中一闪而过,现在他心中再无半分魔障,爪哇岛,势必要经过一番血洗。
“把工匠头领都传来,我这边有新配方想要他们去试验。”朱明最后吩咐完便返回了寝宫。
接下来的爪哇岛,会变成更加残酷的所在。
第一卷 东南风乍起 第一百一十二章 烈火焚城
朱明招来工匠,既然满者伯夷王国完全撕破了脸,那自己也没什么可和他好客气的了,要说到武器,自己还有百八十种法子没有弄出来好好炮制他们一番呢。
攻城器具现在都已十分完备,不管是火炮冲车还是攻城塔,应有竟有,而现在首先朱明想要增加一点点攻城的法子。
应为有火炮的存在,击破城墙效果更为明显,导致现在投石车并不受重视,实际在这个时候投石车的抛射弹道还是有其独特的用处的。
现在黑水明国石油资源丰富,经常有报告说某处地裂渗膏,色黑可燃,这就是天然的石油了。不过朱明记得以前是没有太好的石油提炼方法,而且那时候对于这东西的利用,也不过是停留在燃烧这一点上,所有原本还没有引起朱明的过多重视。
但是朱明心中很清楚,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猛火油是多么厉害的杀人利器,早在五代十国纷争之世就有了广泛的应用,后世的一些个导演拍到什么大片是也老爱用这个东西来做点缀,用它引发的火势汹涌而持久,水浇而不灭,实乃居家旅行杀人灭口之良伴。
南洋气候潮湿,普通的纵火方式并不好使,若是使用猛火油,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原本不欲纵火的朱明此番是动了真怒,就算把一切烧光,此番也要让满者伯夷亡国灭种。先把工匠叫来,好好思索一下火油的装运方法和抛射方式,同时也需要派几名工匠直接去赵庆那边,现在要么直接火油投入城中再用火箭点燃,要么就直接点燃后抛射入城,那是最直接的方法。
不过不管哪一种,若是用量大,城中房屋密集,这火势一燃烧起来就无休无止,无处奔逃,杀孽极大,但现在也无所谓了。
军国大事乃第一等的要务,工匠们回去后立马就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来,曾文雨算是对火药颇有研究之人,现在也转到猛火油的运用上来,都是玩火,也让他同时激发了一丝丝的灵感,若是将这火油的结块研磨后掺入火药之中,会不会再收到什么奇效呢?
这样工匠们边用边试,不到十天功夫就给朱明送来了初步的结论:以苏门答腊岛东南端出产的猛火油燃烧最为迅猛持久,使用效果最好。
于是乎,一大船猛火油还有装载的坛坛罐罐,加上几名选派的工匠,一并杀往了爪哇岛。
爪哇岛军队也早就得到了准备全面攻击麻喏巴歇城的指令,结束了在西半岛的助剿土著任务后,所有的部队都向着麻喏巴歇城汇聚而来。
说起来不过是十分简单的调动和布置,实际在其中近万人为之做出了努力。原本队伍基本没有配备投石机,现在重新装备,猛火油用细口陶罐充装,罐口用木塞棉布堵住,投射之前点燃等等……
赵庆已经收到了朱明的指令,此次进攻,不用在意杀戮和人口问题,以破城为优先条件,现在朱明只想要土地,至于冥顽不灵的人,随他去也罢。
队伍毕竟有一些损失,虽然在后期从各处迁来的移民中进行了一定的补充,现在三个军团还是均未满员,现在战斗部队大约在三千七百多人,对于麻喏巴歇城中云集的万人大军来说确实是有些少了。
但是麻喏巴歇城中军队缺乏必要的装备,尤其是缺乏训练,此刻蛮族的常备军也就酋长身边的部分亲兵而已,大部分都是战时征召,素质可想而知,原本就节节败退,国内两大势力东王和西王争夺不休,谁知外来的黑水明军一来,立马把原本一直颇为凶悍的西王势力完全粉碎,让所有人都胆战心寒。
此刻能够困守在麻喏巴歇城而没有全盘溃退,已经是努力压制,兼且赵庆确实也做了不少屠杀之事,有了这双重的因素,这些土著士兵才能坚持住,每天还在城墙上例行的巡视个几圈,否则队伍早就散了,大家回去还是打猎耕种,有什么不好。
之前城池的围已经解开,大胆的民众和商人已经敢于出城去做些营生了,麻喏巴歇城的平民们天真的以为战争就这样结束了,也许,渡海攻过来的那些人占领一半岛屿他们就满足了呢。
但是城中的大佬们心里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而已,刺杀的队伍是他们铤而走险下派出的,也让他们最为信任的老者带着“使团”出发,这些个大王当年做王子时就是那位老者看着长大的,所以也给予了那老者便宜行事的指令。
只是他们想的太简单了,一击不中,朱明的怒火岂是他们可以承受的。此刻迟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他们心中已经都清楚,刺杀行动看来是失败了。
而周围绝对的平静让他们十分的不安,西面他们只是偶然才会派出斥候探查,而且被精锐的黑水明军剿杀之下,斥候的损失也不小,所以派出的频率也是越来越小,此刻他们都不清楚对面的军队到底在做些什么。
这时在远离麻喏巴歇城的密林中,一颗颗大树被砍倒,经验丰富的工匠指导着士兵把木材组装在一起,一辆辆简易的投石车拼装了起来。
这不是要发射千斤巨石的超级投石机,不过能将火油罐子射入城中就可以,所以制作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一辆辆投石机量产一般的被制造了出来。
猛火油足足运来了五万多斤,也是在苏门答腊东南发现了一处能渗出黑油的所在,才能迅速的搜集到如此大量的火油。
四五十斤一大坛的分装好后,按照预定的方案,要从城池的至少两面同时发起抛射,将这千坛猛火油一股脑的倾泻到城中去,要让守军完全猝不及防。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投石车的数目当然不能少,全军三千多人加上民夫和左近的几个移民部落,全部动手赶制了近十天,才做出来八十来家合格的简易投石机。
准备妥当的赵庆命令三军拔营,向着麻喏巴歇城发起最后的总攻。
牛拖马拽,肩扛手提,这八十多辆笨重的投石车随着大军一起向着麻喏巴歇城靠近。
这日清晨,当城中的守军从梦中醒来,望向城外时,发现城外西面和南面围上来了一圈部队,中间还稀稀拉拉但是又四处都存在着的点缀着一些车。
“敌袭,守城!守城!”城头各个地方都响起了凄厉的喊叫,无数人被惊醒后,衣服也顾不得穿,抄起武器就爬上了城墙。
极目望去,眼前的军队似乎并没有多么的雄壮,人数也并没有到遮天盖地的程度,但还是让麻喏巴歇的这些守军脚下有些发软:敌人很长时间没有这么大阵仗的过来了。
城下,投石机进入到城墙百步多距离后,若是城上的弓箭有心,也勉强能够得到自己了,而且城头也有类似的投石机武器,一切都要抓紧时间。
工匠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